圆通镇住宅区规模布局分形研究与规划

圆通镇住宅区规模布局分形研究与规划

一、元通镇居民点规模布局的分形研究与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邹秀平[1](2020)在《基于韧性理论的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结构认知研究 ——以崇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下的空间结构优化需求,乡村空间资源、乡村价值的结构性认知刻不容缓。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社会生态巨系统,具备城市所无法替代的农业生产、乡土生活、乡土文化、乡土景观等多元功能价值。其构成要素的规模、配置、布局等空间格局特征,是人们对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社会经济不断磨合、协调之后,历经演化积淀而形成的,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适应不确定性冲击扰动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结构具有构建韧性的天然优势,对外部冲击扰动表现出较强的吸收能力和适应能力。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脆弱性日益显着,乡村建设空间无序蔓延,景观格局破碎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空间资源粗放利用等严重削弱了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韧性。韧性作为当下城乡规划领域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可为城乡发展提供了一个响应不确定性及脆弱性的新视角,使其能够应对不确定的社会、经济及环境变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基于韧性理论视角,将乡村人居空间结构同稳健性、自组织性、自适应性等韧性特征进行关联,并以“空间结构-空间格局-空间形态”的耦合关联作为前置条件,从规模、功能、布局三个维度定性描述土地、设施、建筑等形态要素对乡村人居空间结构韧性水平的影响,从而构建乡村人居空间结构韧性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人居空间结构韧性指标体系,并以崇州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乡村人居空间结构韧性情况调查,进而检验本文构建的乡村人居韧性空间结构认知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首先,论文对空间结构、空间格局及空间形态的耦合关联进行定性描述,结果表明:空间形态主要以三维的空间形象表征来表达,空间格局主要以二维的空间指标来表达,空间结构主要以概括内在的规律来表达,三者之间存在自下而上的表征关联,以及自上而下的驱动关联。对空间结构的研究可以从空间格局的规模、功能、布局三个维度,去分析形态要素的内在关系,揭示空间结构的内在规律。其次,论文总结梳理了韧性理论研究现状和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相关研究现状,在乡村人居空间结构与稳健性、自组织性、自适应性等韧性特征关联的基础上,分析了韧性理论视角下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即对空间形态要素的认知、空间格局因子的表征及其要素内在关联的分析,重点强调规划干预情景下对空间格局因子和空间形态要素的优化调控作用,从而提高空间结构韧性水平。其中,空间格局因子包括规模、功能及布局,空间形态要素包括土地、设施及建筑。基于此,论文从“空间结构(韧性水平)-空间格局(空间测度)-空间形态(规划指标)”三个层面构建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韧性框架,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人居空间结构韧性指标体系。最后,论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崇州市乡村人居空间结构韧性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规模、功能、布局等格局因子及其对应的空间形态测度指标对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韧性水平进认知分析。本文希望从韧性理论视角构建起乡村人居韧性空间结构的“空间结构-空间格局-空间形态”层级分析框架,并构建定量测度乡村人居空间结构韧性水平的指标体系,以此来丰富乡村韧性理论的研究内容,深化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理论认知,进一步探索空间资源要素配置的基础依据。

薛广召[2](2020)在《成都历史建筑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建筑景观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承载了一座城市繁华背后沉甸甸的历史,也记录着属于城市特有的记忆。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政策导向功能、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是需要探索与总结经验的过程,更需要加强对类型学、空间分布等基础性科学问题的探讨。在此背景下,城市历史建筑景观空间分布特征是城市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选取成都市十五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为研究对象,在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核密度分析、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和缓冲区分析等空间计量方法,揭示历史建筑景观的空间分布规律,从海拔高程、河流水系、城市发展、政策制度方面探讨空间驱动过程,提出历史建筑景观的保护性利用对策。主要认识与结论如下:首先,成都历史建筑景观划分为7大类,包括居住建筑、政权及附属设施建筑、宗教礼制建筑、商业与手工业建筑、科教文娱建筑、工业遗址及附属设施建筑和市政建筑。其中,数量最多是居住建筑,占比45.41%,数量最少的是市政建筑,占比3.06%。其次,成都历史建筑景观总体呈现中部集中、周边零散分布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多种类型历史建筑景观空间分布与总体分布格局一致,在成都市中心5城区集中明显。成都历史建筑景观名录前4批均分布于成都中心5城区,其他县市区在之后的批次中逐渐有历史建筑景观入选,筛选过程呈现由市中心逐渐向外扩展的趋势,目前已遍布成都所有县区。标准差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差距也逐渐变小,表明整体分布逐渐趋于平衡状态。计算平均最近邻指数0.770544<1,P值为0<0.01,表明聚集分布模式特征显着。莫兰指数大于0(Moran’s I=0.420),表明成都历史建筑景观空间上呈相关性。通过核密度和局部自相关分析,表明成都市中心5城区历史建筑景观集聚程度更高,绘制LISA集聚图可知锦江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和青白江区呈现高-高集聚特征,表明了这些区域有较强的均质性;新津县呈现了高-低集聚特征,表明新津县与周边县区空间差异化明显。再次,成都历史建筑景观多分布地势平坦,海拔较低的地带,并且在河流3000m缓冲区内。城市发展中湖广填川、洋务运动和抗日战争等重大事件的发生,以及现在对历史建筑景观保护利用的政策制度,都对成都历史建筑景观空间分布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后,根据成都历史建筑景观空间分布特征,梳理与天府广场、历史文化街区、特色风貌街道等要素空间关系,形成历史建筑景观联动发展格局;并通过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将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拟为成都城市会客厅的最优选址;根据历史建筑景观空间集聚特征实施分区保护,为优化历史建筑保护名录遴选对象提供参考;在类型划分和空间分布的基础上重视活化利用,构建历史建筑景观空间叙事体系。综上,通过揭示成都历史建筑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探讨空间驱动过程,提出历史建筑景观的保护性利用对策,有望为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与城市规划,特别是为保护名录遴选对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均衡与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邢美玲,梁彦庆,黄志英,蔡兴冉,王松涛[3](2019)在《基于乡(镇、区)尺度的平原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以河北省深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剖析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向,可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平原区村庄整治和布局调整提供指导。应用分形理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以典型平原区河北省深州市为例,通过测算2009、2015年农村居民点集聚维数、Zipf维数、边界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分析乡镇尺度下农村居民点的分形特征并提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全市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集聚效应显着,集聚维数达1.165 5。(2)各乡镇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集中、分散几近各半,其中9个乡镇农村居民点Zipf维数下降,分布趋于集中;7个乡镇农村居民点Zipf维数上升,分布趋于分散;2乡镇Zipf维数基本不变,分布趋于均衡。(3)各乡镇农村居民点形态呈现复杂且不稳定趋势的占多数,其中11个乡镇农村居民点边界维数上升,稳定性指数下降,空间形态更复杂且呈扩张不稳定趋势;6个乡镇农村居民点与其相反;1个乡边界维数和稳定性指数未发生变化,空间形态相对稳定。(4)基于各乡镇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提出了稳步城镇化型、快速城镇化型、加速集约化型和特色产业化型4种模式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

金鑫[4](2019)在《成都市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点是农业生产者居住和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的形成和发展往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在西部区域占据着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同时,成都市作为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第一批试点城市,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十余年来,成都市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边界不断拓展,打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格局,城乡差异正在进一步减小,农村居民点的演变速度加快,出现了明显的布局形态变化。本文运用泰森多边形与景观格局指数法对成都市农村居民点演变的时空特征、景观格局和演变规律进行研究,揭示居民点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探究其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最小阻力模型对居民点建设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乡村振兴规划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也为类似地区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2017年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点规模主要受城市化以及地形地貌的的影响,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从主城区到近郊到远郊呈逐渐增加,主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农村居民点占全市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比例依次为2.64%、34.21%、63.17%;农村居民点规模普遍较小,小规模(0.04-0.4公顷)的数量占比约78%、中等规模(0.4-4公顷)的数量占比约21%、大规模(4公顷以上)的数量占比不足1%;农村居民点的分布集聚度在中心城区和西北山区的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以及大邑县呈现分布不均匀或分布较不均匀,其他各区县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均呈现分布均匀或分布较均匀。(2)2010-2017年农村居民点的演变特征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点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共计减少了1867.56公顷;农村居民点的规模总体趋于适度集聚,7年间,小规模的居民点大量减少,而大规模的居民点仅有少量增加,居民点规模由小规模向中等规模适度集聚;农村居民点Voronoi图Cv值略有下降,Voronoi图多边形的平均面积在农村居民点数量有所减少的背景下略有上升,说明市域农村居民点的分布更趋于均匀,但各区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均匀程度差异较大。(3)基于前述分析,成都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受到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经济状况的强烈影响。本文进一步从海拔、坡度、河流、道路、城镇、耕地、农业人口、农民纯收入和农业总产值等因素具体分析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和经济状况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过80%的农村居民点分布于海拔300-600米、坡度小于于6°的平原地带,在海拔大于700米,坡度大于15°的区域农村居民点仅有零散分布;区位条件影响方面,在距河流、道路、城镇2000m内及距耕地100m内,农村居民点分布面积最大;农村居民点的数量与农业人口数量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展加快,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在减少,表现出与人口变化相一致的城增乡减趋势;此外,新农村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因素也对农村居民点的分布造成一定影响。(4)在农村居民点演变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最小阻力模型测算出农村居民点布局阻力值,并且把全市的阻力值分为5个等级区,然后将阻力结果与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约90%的农村居民点处于最小阻力或者较小阻力区,主要分布在市区中部以及龙泉山脉以东的地区;中度阻力区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平原与山地过渡带;较大和最大阻力区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在西北部的龙门山山区。(5)根据成都市农村居民点在不同阻力区的分布情况以及成都市的总体发展布局对不同阻力分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提出适宜自身具体情况的布局优化建议。

王寒冰[5](2019)在《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川西平原“茂林修竹,小桥流水”的聚落空间结构正在不经意间发生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林盘聚落的空间形态,对优化川西平原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推动新农村平稳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虽然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现有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已有的文献成果主要聚焦在定性研究上,而客观的定量数据研究数量较为稀少。论文首先结合农村聚落地理学理论以及空间形态量化理论与方法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川西平原林盘聚落进行大量实地调研考察。通过调研,实地调研,建立林盘聚落空间形态的认知模型。其次,笔者基于已有的文献综述以及实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平面形态与空间结构切入研究,从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地理空间结构分析和聚落内部空间结构分析两个层面对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形态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通过一定量的样本聚落的量化总结,归纳出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并且结合各个样本聚落的自然本底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林盘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与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环境的关系规律:1、聚落的分布特征与地形地貌与水系的耦合关系。2、单个聚落选址类型的多样类型与空间特征。3、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结构类型特征以及路网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4、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特征以及内部建筑朝向特征。再次,基于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试图从聚落的分布、选址、结构、空间、边界形状等角度提出新建聚落的形态优化原则和设计策略。最后,运用总结出的新农村住宅功能设计的原则及策略,结合设计实践——成锦江绿道万家筏子林盘改造设计,综合研究这些设计策略的实践意义,最终期希最终的成果能够为川西平原新的定居点的规划提供借鉴和帮助。

申月静[6](2017)在《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居民点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主要载体,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是新农村建设及人地关系研究的重点。在大榆树镇的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点长期缺乏系统的规划引导及监管,同时受农民自发选址的传统观念和建造房屋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农村房屋容积率小于1、新建不拆旧,建新住宅占用耕地等一系列问题。科学技术手段引入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节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成本。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发生转移,造成农村人均居住用地不断增加,村庄空心率上升的现象。作为人类活动的聚集地,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口稳定,同时有效保护耕地,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发达、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生活中的用地矛盾及农村居民点布局问题越来越明显。通过上述研究基础,对三江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三江平原腹地—富锦市大榆树镇为研究区,选取其68个农村居民点图斑作为研究对象,在GIS的技术支持下,采用多种定量研究方法,分析大榆树镇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分布模式,划分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类型,探求待撤并的农村居民点的迁并范围与方向,最后拟定大榆树镇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空间统计和加权Voronoi图方法,从农村居民点现状和分布特征分析,确定农村居民点的卫星式、块状式和自由式三种分布模式。大榆树镇的人均建设用地超标,土地利用方式较粗放。另外,建制镇、地表水源和交通道路综合影响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2)从农村居民点发展基础、生活条件、生产条件和生态条件四方面选取22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大榆树镇农村居民点结节性指数的评价并划分四个等级。(3)根据居民点结节性指数分级结果,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划分为中心村,基层村,迁并村和零星村4种居民点布局类型,对应的居民点分别有13、20、22和13个。从整治居民点空心化和新农村发展角度出发,结合大榆树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现状,将农村居民点的调整模式划分为优化发展型、控制发展型、迁移整理型、重点整治型4种类型。(4)利用Arc Objects二次编程划定13个优先发展居民点的空间影响势力范围,同时利用空间点格局分析和两步移动搜索法,其中以空间点格局分析的方法得出的2500 m为迁移半径;利用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各保留村的空间可达性,确定迁并村的迁并范围和方向,同时结合零星居民点的迁移方向,最终确定大榆树镇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调整后,居民点数量由原来的68个逐渐演变为31个,居民点总面积减少到860 hm2,居民点密度降低到8.09个/km2,平均居民点面积增加到25.30 hm2。

孙方,王炜,廖聪,张文新[7](2017)在《乡镇居民点规模—功能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借鉴耦合理论,建立了乡镇居民点规模-功能耦合系统,以潼南区为案例,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评价和空间集聚分析等方法,对2014年潼南区22个乡镇居民点规模-功能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经济规模是乡镇居民点规模的主要决定因素。第三产业是影响居民点生产功能的主要因素,教育医疗则是影响生活功能的主要因素,建成区绿化面积是影响居民点生态功能的主要因素。潼南区乡镇居民点规模-功能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单核结构特征,区域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大部分乡镇规模-功能耦合处于拮抗状态,规模滞后状态,规模、功能建设发展都处于低水平状态。应当积极培育县城以外的区域次级增长中心,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村镇居民点的规划中,应重视居民点经济规模的地位与作用,以求更为合理的预测居民点规模,并规划建设居民点功能。

代雍楣[8](2017)在《村庄压煤山丘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居民点建设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居民点细碎分散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改善的成本,并且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土地资源处于闲置和浪费状态。尤其是在村庄压煤山丘区,由于长期受到采煤过程的影响,耕地损毁、房屋塌陷、地下水枯竭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探索与区域资源与环境条件相匹配的农村居民点布局模式具有难以估量的理论价值与举足轻重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晋城市长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研究:(1)按照国民经济部门分类计算的方法,对研究区社会经济现状下的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测算;(2)通过分析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空间聚集性,确定了其村镇体系;(3)运用分形理论定量描述各个因素对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影响程度,并运用证据权模型定量评价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4)综合适宜性评价结果与资源承载富余水平,划分农村居民点类型,并由此确定其布局优化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长河流域基于经济人口的资源承载力为63626人,其中建制镇和工业型的村庄主要依靠第二、三产业承载人口,而传统的依靠农业发展的村庄则主要凭借第一产业发展;(2)通过分析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与资源条件下的13个影响因子对居民点体系分形特征的影响,得出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分维数值与高程、坡度呈负相关,社会经济条件与资源条件中除了农村人口密度,其他相关因素与居民点维数变化趋势均保持一致;(3)运用分形理论模型对比分析了实际人口与资源承载人口这两种人口下的zipf维数,得出基于资源承载人口下的村镇规模体系,更符合当地的资源特征与发展,并通过测算各个村的半径维数确定了研究区的村镇体系;(4)通过引入证据权模型定量评价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结果显示高度适宜农村居民点仅占总面积的10.28%,说明研究区总体自然环境较差;(5)根据评价结果与资源承载富余情况,确定了四种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类型,并制定出了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

代雍楣,师学义,段文杰[9](2016)在《基于分形理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定量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作为农村居民点自主演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以很好地反映其发育情况及空间占据能力。以晋城市长河流域为例,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主要影响因素的分形分析,探讨了农村居民点分维与其之间的关系,并引入证据权模型量化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晋城市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分维数值随着高程和坡度的增加总体呈降低趋势,农村居民点分维数值显着高于交通维数与水系维数,长远来看,农村居民点与交通维数将会升高,而在采煤的影响下,水系维数则会降低;(2)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直接影响居民点维数值,且与居民点维数变化趋势一致;(3)用证据权模型计算出的各指标影响程度排序为:坡度>道路>高程>水系>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居民点占地面积,研究结果与分形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具有一致性。该研究可为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与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李玉华[10](2016)在《重庆山地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了更好的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概念,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要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的载体,是农村人地关系的核心,农村居民点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我国农村居民点具有单个规模小,分布零散、缺乏规划等诸多缺陷,但农村居民点总规模较大,全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达到24798万亩,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214m2,在地形复杂的丘陵山区表现得更加突出。主要是因为山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区域间海拔差异显着,使得居民点分布更加零散、受地形条件限制,居民点的建设规模更加大小不一,且区间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环境差异大,使得居民点空间布局十分不合理。目前已有学者针对丘陵山区居民点布局优化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研究的尺度比较单一,区域代表性不显着,普适性不高。因此,针对丘陵山区开展不同生态类型区、不同尺度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形特征、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居民点优化布局研究,以期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同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丘陵山区耕地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重庆丘陵山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形理论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县域、镇域尺度开展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研究,得出了农村居民点分形规律。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在Clue-S的支持下,对不同生态类型区镇域尺度居民点变化驱动因子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不同驱动因子对居民点变化的贡献程度。借助引力模型、潜能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支持下实现了不同生态类型区镇级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随高程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其分布规律不一致。浅丘平坝区80%以上的农村居民点都分布在海拔300m以下区域。低山丘陵区45%以上的居民点都分布在300-500m之间。中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300-500、500-800m之间,两个高程段居民点个数比例均在35%左右。高海拔山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300800m之间,研究时段内的个数比例均在42.5%左右,其次是800-1200m之间的农村居民点,个数比例均在30.5%左右。坡度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具是有规律的,不同生态类型区其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浅丘平坝区35%以上的居民点分布在615°坡度段,低山丘陵区35%以上的居民点分布在1525°,中山丘陵区25%以上的居民点分布在615°,33%左右的居民点分布在1525°,高海拔山区37%以上的居民点分布在1525°,615°上面的居民点个数比例在30%左右。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615°、1525°这个两个坡度上。农村居民点的分形特征体现了显着的区域差异性和内部差异性,揭示了不同生态类型区居民点空间占据能力的强弱程度,从侧面反映了各生态类型区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经济越发达、自然环境越好,其分维数值越高。其中浅丘平坝区潼南县的居民点分形维数值最高,均在1.6以上,高海拔山区彭水县的居民点分形维数值最低,均不到1.47。低山丘陵区巴南的分维数值均在1.58左右,中山丘陵区涪陵的居民点分维数值均在1.59左右。各镇居民点分形特征:浅丘平坝区最高1.563,最低1.41,各镇的分形特征差别较小。低山丘陵区各镇最高1.579,最低1.213,各镇的分形特征差距较大。中山丘陵区各镇最高1.552,最低1.152,高海拔山区各镇最高1.409,最低1.110。农村交通分维数值亦存在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但分维数值低于农村居民点分维数值,交通分维值的年际变化程度也低于居民点,表明所有生态类型区各镇的交通发展都不均衡,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点的实际需求。其中中山丘陵区交通分维数值最高1.3742,最低1.3538,分维数值逐年增加。低山丘陵区最低1.3282,最高1.3444。高海拔山区分维数值1.2643。浅丘平坝区最低1.2583,最高1.2613,逐年增加。各镇交通分形特征:浅丘平坝区分维数值介于0.881-1.999之间,低山丘陵区介于0.166-1.317,中山丘陵区介于1.063-1.322之间,高海拔山区介于0.869-1.22之间。与居民点、交通相比,农村水系分维数值的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最大的,从侧面反映了不同生态类型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其中最好的中山丘陵区,其分维数值均在1.4537以上。浅丘平坝区的水系分维数值均为1.3983。低山丘陵区介于1.3484-1.3602之间,高海拔山区最小1.2579。各镇的水系分形特征:浅丘平坝区最高1.366,最低0.778,低山丘陵区最高1.498,最低0.797,中山丘陵区最高1.536,最低0.588,高海拔山区最高1.252,最低0.728,水系分维数值与研究区的水资源丰富程度基本一致。(2)重庆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分析构建了重庆市不同生态类型区镇级农村居民点基础数据库,含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土壤、基本农田、耕地级别、基础设施、地形等,对数据库属性进行了补充完善,对数学基础和数据格式进行了统一。通过分析镇级尺度农村居民点基础数据库,发现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基础条件各不相同。如浅丘平坝区、中山丘陵区的农村居民点平均面积最大,其单个居民点面积最大的为7.96hm2,最小的不足0.001hm2。浅丘平坝区、中山丘陵区地类面积最多的是耕地,低山丘陵区和高海拔山区地类面积最多的是林地。4种生态类型区的土壤质地差别大,浅丘平坝区以红石骨夹泥土、夹泥田、半沙半泥土为主,低山丘陵区棕紫色水稻土、棕紫泥为主,中山丘陵区以夹沙土、沙田、大眼泥田为主,浅丘平坝区以矿子黄泥为主。中山丘陵区基本农田最多5065.75hm2,高海拔山区最少2524.08hm2。浅丘平坝区耕地等别最多的是7级,低山丘陵区耕地等别最多的是6级,中山丘陵区耕地等别最多的是4级,高海拔山区耕地等别最多的是10级。中山丘陵区基础设施最好,高海拔山区最差。农村居民点综合变化、增加、减少均是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共同驱动的结果,但内部因子的wald贡献值高于外部因子,不同生态类型居民点的变化均遵循这一规律。如浅丘平坝区其综合变化的驱动因子有高程、地均第二产业值、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总量、距离道路距离、距离城镇距离、距离水系距离7个,其中有4个是内部因子,距离道路距离wald统计达到了1496.450,中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增加受高程、距离道路距离、距离城镇距离、距离水系距离、地均第二产业值、有效灌溉面积6个因子的影响,其中有4个内部因子,高海拔山区农村居民点的减少受坡度、距离道路距离、距离城镇距离、有效灌溉面积4个因子影响,内部因子有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因子的个数不一致,随着生态类型区的变化呈单一变化。从居民点综合变化、增加、减少三种变化来看,浅丘平坝区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因子个数是最多的,其次是低山丘陵区、再次是中山丘陵区,最少的是高海拔山区,说明经济发展条件越差、自然条件越不好的生态类型区,引起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因子越单纯。此外,同一驱动因子对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的wald贡献值不一致。如距离道路距离在浅丘平坝区的居民点综合变化中的贡献值为1496.450,而在中山丘陵区、高海拔山区居民点其贡献值分别为107.407、40.081。农村居民点变化影响因子分析受尺度影响。在县域层面随着高程、坡度的变化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有规律的变化着。随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农村人均面积亦增加,二者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但在镇域层面高程对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的贡献值不是最高的,高程在中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综合变化中并未作出达到统计尺度的贡献。说明在不同尺度下,同一因子对居民点变化驱动作用方式是不一致的。(3)重庆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引力值存在差异,随着生态类型区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越是经济发达,自然条件好的生态类型区其居民点被城镇吸纳的引力计算结果越高。其中浅丘平坝区的引力值计算结果聚类介于0.602-1之间的居民点,城镇对其吸引力较大,划分为城镇化型居民点,引力值介于0-0.602之间的居民点则划分为非城镇化型。低山丘陵区居民点引力值标准化结果在0.540-1阈值范围内的,划分为城镇化型,结果介于0-0.50之间的居民点划分为非城镇化类型。高海拔山区的居民点引力值标准化结果介于0.490-1之间的居民点归为城镇化型,0-0.490阈值范围内的划分为非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潜能及其影响因素在布局优化的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较为复杂,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不同生态类型区同一潜能因素聚类结果不同,同一生态类型区内不同潜能因素聚类结果不同。潜能因素聚类结果分为好、一般和较差三个级别,其中浅丘平坝区发展基础的阈值分界点是0.21、0.35,生产条件的分界点是0.23、0.48,生活条件的分界点是0.38、0.45,生态环境的分界点是0.18、0.37,综合潜能分界点是0.26、0.47。低山丘陵区发展基分界点是0.45、0.61,生产条件的分界点是0.22、0.64,生活条件的分界点是0.17、0.61,生态环境的分界点是0.38、0.58,综合潜能分界点是0.16、0.35。高海拔山区发展基分界点是0.37、0.59,生产条件的分界点是0.43、0.69,生活条件的分界点是0.46、0.73,生态环境的分界点是0.42、0.63,综合潜能分界点是0.16、0.630。根据引力和潜能分析的结果,实现了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浅丘平坝区优化统计结果中就地城镇化型居民点62个,重点发展型388个,控制扩建型2105个,迁移合并型91个。低山丘陵区的就地城镇化型居民点183个,重点发展型950个,控制扩建型1391,迁移合并型442个。高海拔山区的就地城镇化型居民点149个,重点发展型278个,控制扩建型453个,迁移合并型302个。所有生态类型区的计算结果显示,控制扩建型的农村居民点个数是最多的,而城镇化型和迁移合并型均是最少的。

二、元通镇居民点规模布局的分形研究与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通镇居民点规模布局的分形研究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韧性理论的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结构认知研究 ——以崇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理论问题
        1.1.2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脆弱性现实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可行性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可行性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韧性理论及其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韧性概念及理论模型
        2.1.2 韧性系统的本质特征
        2.1.3 韧性城市研究
        2.1.4 韧性乡村研究
        2.1.5 研究评述
    2.2 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述
        2.2.1 及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结构
        2.2.2 区域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2.3 国外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2.4 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2.5 研究评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人居韧性空间结构认知逻辑
    3.1 韧性理论遵循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客观规律特征
        3.1.1 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稳健性
        3.1.2 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自组织性
        3.1.3 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自适应性
    3.2 乡村人居韧性空间结构的内涵
        3.2.1 空间形态要素
        3.2.2 空间格局因子
    3.3 乡村人居韧性空间结构的认知维度
        3.3.1 规模
        3.3.2 功能
        3.3.3 布局
    3.4 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韧性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人居空间结构韧性指标体系
    4.1 指标选取原则
        4.1.1 目的性原则
        4.1.2 可操作性原则
        4.1.3 普适性原则
    4.2 指标选取参考
        4.2.1 乡村规划的相关规范标准
        4.2.2 相关文献中的指标
    4.3 测度指标的遴选与解释
        4.3.1 表征规模的指标及其测度方法
        4.3.2 表征功能的指标及其测度方法
        4.3.3 表征布局的指标及其测度方法
    4.4 指标体系的构成
        4.4.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4.4.2 指标体系的构成
        4.4.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流程及方法
        4.4.4 指标数据处理说明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崇州市乡村人居空间结构韧性调查分析
    5.1 崇州市基本概况及其选择依据
        5.1.1 区位概况
        5.1.2 自然地理环境
        5.1.3 社会经济发展
        5.1.4 城乡发展与建设
        5.1.5 选择依据
        5.1.6 本次研究范围
    5.2 崇州市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现状问题识别
        5.2.1 外部环境冲击
        5.2.2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5.2.3 政府调控对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影响
    5.3 韧性视角下崇州市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再认知
        5.3.1 研究思路及数据来源
        5.3.2 乡村人居韧性空间结构的格局特征分析
        5.3.3 乡村人居空间结构的韧性水平测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结果对乡村规划中资源要素配置的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成都历史建筑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景观空间分布
        1.2.2 历史建筑景观
        1.2.3 研究区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关键问题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关键问题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势地貌
        2.1.3 河流水系
        2.1.4 生态环境
    2.2 历史沿革
        2.2.1 城市名称
        2.2.2 建制沿革
        2.2.3 着名人物
    2.3 行政区划
    2.4 城市交通
    2.5 社会经济
第3章 城市历史建筑景观系统
    3.1 数据来源
    3.2 类型划分
    3.3 赋存现状
        3.3.1 居住建筑
        3.3.2 政权及附属设施建筑
        3.3.3 宗教礼制建筑
        3.3.4 商业与手工业建筑
        3.3.5 科教文娱建筑
        3.3.6 工业遗址及附属设施建筑
        3.3.7 市政建筑
第4章 城市历史建筑景观空间分布及驱动因素
    4.1 分布格局
    4.2 分布演变
    4.3 分布模式
    4.4 聚集特征
    4.5 驱动因素
        4.5.1 地势地貌
        4.5.2 河流水系
        4.5.3 城市发展
        4.5.4 政策制度
第5章 城市历史建筑景观保护性利用对策
    5.1 梳理空间关系,形成历史建筑景观联动发展格局
    5.2 延续城市文脉,助力城市旅游目的地会客厅选址
    5.3 实施分区保护,优化历史建筑保护名录遴选对象
    5.4 重视活化利用,构建历史建筑景观空间叙事体系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成都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3)基于乡(镇、区)尺度的平原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以河北省深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集聚维数
        1.2.2 Zipf维数
        1.2.3 边界维数
        1.2.4 稳定性指数
    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村居民点规模结构分形特征
        2.1.1 全市空间结构分形特征
        2.1.2 各乡镇规模分布分形特征及对比
    2.2 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分形特征
        2.2.1 深州市空间形态分形特征
        2.2.2 各乡镇空间形态分形特征及对比
    2.3 深州市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
        2.3.1 稳步城镇化型
        2.3.2 快速城镇化型
        2.3.3 加速集约化型
        2.3.4 特色产业化型
3 讨论与结论

(4)成都市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村居民点布局演变特征
        1.2.2 农村居民点布局演变影响因素研究
        1.2.3 农村居民点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
        1.2.4 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研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1.3 土地利用现状
    2.2 数据来源
3 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特征分析
    3.1 农村居民点数量与规模演变特征分析
        3.1.1 农村居民点数量变化特征
        3.1.2 农村居民点规模变化特征
    3.2 基于Voronoi图的演变特征分析
        3.2.1 成都市农村居民点Voronoi图
        3.2.2 农村居民点分布集聚度分析
        3.2.3 农村居民点分布集聚度演变分析
    3.3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法的演变分析
        3.3.1 景观指数选择
        3.3.2 景观格局分析
        3.3.3 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4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因素
        4.1.1 海拔对农村居民点的影响
        4.1.2 坡度对农村居民点的影响
    4.2 区位条件
        4.2.1 河流对农村居民点的影响
        4.2.2 道路对农村居民点的影响
        4.2.3 城镇对农村居民点的影响
        4.2.4 耕地对农村居民点的影响
    4.3 社会经济条件
5 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及优化建议
    5.1 成都市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
        5.1.1 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5.1.2 设定阻力系数
        5.1.3 确定指标权重
        5.1.4 最小阻力评价
    5.2 农村居民点发展阻力分析
    5.3 成都市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层面的界定
        1.3.3 研究内容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小结
    1.5 研究方法与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总结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川西平原
        2.1.2 林盘聚落
        2.1.3 空间形态
    2.2 农村聚落地理学理论
        2.2.1 农村聚落地理学理论概述
        2.2.2 农村聚落地理学理论指导川西平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的意义
    2.3 空间形态量化理论与方法
        2.3.1 空间形态量化理论与方法概述及本文中研究步骤
        2.3.2 空间形态量化理论与方法指导川西平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的意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分布及选址特征分析
    3.1 川西平原自然条件
        3.1.1 宜人的气候
        3.1.2 地势平坦
        3.1.3 水系丰富
        3.1.4 移民文化
        3.1.5 风水思想
    3.2 川西平原林盘聚聚落分布特征
        3.2.1 量化研究方法
        3.2.2 样本选择
        3.2.3 量化分析
        3.2.4 量化统计
        3.2.5 地形地貌与水系对聚落分布影响数据分析
    3.3 单个聚落选址
        3.3.1 平坝区域
        3.3.2 水系区域
        3.3.3 山丘区域
    3.4 小结
第4章 川西林盘聚落的空间形态结构分析
    4.1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结构分析
        4.1.1 乡村聚落空间构成要素
        4.1.2 结构特征
        4.1.3 路网结构
    4.2 川西平原林盘落边界分析
        4.2.1 量化分析方法阐述
        4.2.2 典型案例选取的科学依据
        4.2.3 边界的设定
        4.2.4 川西传统聚落边界形态的量化分析
        4.2.5 聚落形态数据分析
        4.2.6 川西平原传统聚落边界图形的特征
        4.2.7 小结
    4.3 空间结构量化分析
        4.3.1 聚落空间
        4.3.2 聚落建筑密度数理分析
        4.3.3 庭院空间数理分析
        4.3.4 公共空间的数理分析
        4.3.5 聚落建筑朝向分析
        4.3.5.1 川西平原聚落建筑朝向影响因素分析
        4.3.5.2 川西平原聚落建筑朝受地形地貌影响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构建川西林盘聚落空间结构特征
    5.1 川西林盘聚落分布特征
    5.2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聚落边界形状特征
        5.2.1 形状特征
        5.2.2 破碎度特征
        5.2.3 地形地貌对于聚落形态的影响
    5.3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选址特征
    5.4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结构空间特征
        5.4.1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结构秩序研究
        5.4.2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交通结构
        5.4.3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的聚落密度特征
    5.5 聚落建筑朝向特征
        5.5.1 建筑朝向与风环境和日照环境的关系
        5.5.2 川西平原聚落建筑朝受地形地貌影响分析
第6章 基于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形态特征的优化设计策略
    6.1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6.1.1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分布规划策略
        6.1.2 川西平原林盘聚落形态边界策略
        6.1.3 川西平原聚落结构设计策略
        6.1.4 川西平原聚落空间设计策略
    6.2 设计策略应用—以锦江绿道万家筏子林盘改造为例
        6.2.1 基本概况及目的、方法、步骤
        6.2.2 多维并举的设计策略
    6.3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6)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安排
2 相关基础概念及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农村居民点
        2.1.2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优化
    2.2 农村居民点布局相关理论
        2.2.1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2.3 断裂点理论和加权空间分割理论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准备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4 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概况
    4.1 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现状
    4.2 农村居民点分布模式
    4.3 空间分布特征
        4.3.1 研究方法
        4.3.2 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
        4.3.3 统计数据变异系数分析
    4.4 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
5 农村居民点类型划分
    5.1 农村居民点结节性指数评价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2 评价指标图层建立和数据标准化
        5.1.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1.4 农村居民点结节性指数评价
    5.2 居民点类型初步拟定
        5.2.1 基于变异系数的分析
        5.2.2 基于直方图分析
        5.2.3 居民点类型初步划分原则
        5.2.4 农村居民点类型微调
6 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6.1 调整模式评价及结果
        6.1.1 调整模式评价
        6.1.2 大榆树镇农村居民点调整模式
    6.2 优先发展居民点的影响范围
        6.2.1 加权Voronoi空间扩展断裂点模型
        6.2.2 加权Voronoi图结果分析
    6.3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6.3.1 农村居民点撤并方向
        6.3.2 布局优化结果
        6.3.3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乡镇居民点规模—功能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居民点规模-功能耦合系统构建
    1.3 研究方法
        1.3.1 熵权法
        1.3.2 耦合协调度评价
        1.3.3 ESDA-GIS方法
    1.4 数据来源
2 潼南区乡镇居民点规模-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状态评价
    2.1 因子权重与子系统得分分析
    2.2 规模—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状态评价
    2.3 规模–功能耦合协调发展度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3 结论与讨论

(8)村庄压煤山丘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基础概念与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农村居民点
        2.1.2 农村居民点空间优化布局
    2.2 相关理论
        2.2.1 乡村聚落地理学理论
        2.2.2 田园城市理论
        2.2.3 分形理论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土地利用现状
        3.1.4 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
    3.2 数据预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4 长河流域资源人口承载力测算
    4.1 关键指标选取
    4.2 基于土地经济关系的人口承载力
        4.2.1 第一产业人口承载力分析
        4.2.2 第二产业人口承载力分析
        4.2.3 第三产业人口承载力分析
    4.3 小结
5 长河流域村镇体系布局分形研究
    5.1 农村居民点布局影响因素分形分析
        5.1.1 地理条件对农村居民点分维的影响
        5.1.2 社会经济条件对农村居民点分维的影响
        5.1.3 资源条件对农村居民点分维的影响
    5.2 村镇等级—规模的分形特征
        5.2.1 村镇规模结构的分形模型
        5.2.2 村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研究
    5.3 农村居民点空间聚集性分形分析
        5.3.1 农村居民点空间聚集性的分形模型
        5.3.2 农村居民点村镇体系空间布局分形研究
6 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单元的确定
        6.1.2 评价方法的确定
        6.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 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6.3 长河流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6.3.1 农村居民点优化思路
        6.3.2 农村居民点类型划分
        6.3.3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基于分形理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准备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过程
    3.1 影响因子选择
    3.2 农村居民点分布分形特征定量研究
        3.2.1 高程变化与坡度对农村居民点分维的影响
        3.2.2 水系交通对农村居民点分维的影响
        3.2.3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分维的影响
    3.3 基于证据权法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定量研究
4 结论与讨论

(10)重庆山地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研究
        1.1.1 分形特征研究
        1.1.2 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1.2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变化研究
    1.3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研究
    1.4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1.5 展望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2.1.1 选题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3.1 重庆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
        2.3.2 重庆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分析
        2.3.3 重庆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2.4 技术路线
    2.5 研究区概况
        2.5.1 研究区概况
    2.6 基础数据准备
        2.6.1 县域尺度基础数据
        2.6.2 镇域基础数据
第3章 重庆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思路
        3.1.2 数据来源
        3.1.3 研究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农村居民点地形分布特征
        3.2.2 农村居民点分维数值
        3.2.3 农村交通分维数值
        3.2.4 农村水系分维数值
        3.2.5 高程对农村居民点分维数值的影响
        3.2.6 坡度对农村居民点分维数值的影响
        3.2.7 经济人口对农村居民点分维数值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重庆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研究思路
        4.1.3 数据来源
        4.1.4 研究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农村居民点基础数据分析
        4.2.2 居民点综合变化驱动力分析
        4.2.3 居民点增加驱动力分析
        4.2.4 居民点减少驱动力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重庆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思路
        5.1.2 数据来源
        5.1.3 研究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居民点引力计算结果分析
        5.2.2 居民点潜能测算及评价
        5.2.3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元通镇居民点规模布局的分形研究与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韧性理论的乡村人居环境空间结构认知研究 ——以崇州市为例[D]. 邹秀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成都历史建筑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薛广召.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3]基于乡(镇、区)尺度的平原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及布局优化研究——以河北省深州市为例[J]. 邢美玲,梁彦庆,黄志英,蔡兴冉,王松涛. 江苏农业科学, 2019(12)
  • [4]成都市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金鑫.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5]川西平原林盘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王寒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D]. 申月静.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3)
  • [7]乡镇居民点规模—功能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区为例[J]. 孙方,王炜,廖聪,张文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5)
  • [8]村庄压煤山丘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D]. 代雍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9]基于分形理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定量研究[J]. 代雍楣,师学义,段文杰.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6)
  • [10]重庆山地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李玉华. 西南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圆通镇住宅区规模布局分形研究与规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