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加入WTO后的员工培训

谈中国加入WTO后的员工培训

一、浅谈入世后的职工培训(论文文献综述)

陈诗达[1](2006)在《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文中研究表明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能有效地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针对浙江省存在的问题,根据对“十一五”教育培训的趋势分析,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9.4.1 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聂爱霞,周彬[2](2006)在《我国入世后的就业形势与失业治理》文中研究指明失业问题是国内外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治理失业问题是各国中央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入WTO后,劳动者失业风险加大,失业与就业问题将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关键性因素。因此,遏止失业的蔓延,实现持续就业增长,是中国政府当前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

王君毅[3](2005)在《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入世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产业和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地位显得更加突出。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是培养建设行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专业特色,铸造专业品牌。当前,国内外对高职院校专业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多个领域、深入到了较深层次,但存在的一个严重缺陷是:没有把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放到与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研究,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因而也无特色可言。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尚有薄弱环节,老牌专业虽仍在发挥余热但未适时整治优化形成特色,建设类专业结构不合理,新兴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智能化楼宇与管理、城市园林、城市给水排水、社区文化与社区管理等专业的建设还几乎是一片空白,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正是为了解决我省建设类高职院校处于前所未有黄金发展期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讲,旨在分析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为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借鉴和参考,使这项研究的成果对专业特色建设这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从实践上讲,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还为数不多,而且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拓发展的重要关头,传统观念在蒙蔽着双眼、小本经营在束缚着手脚、脱离现实在阻碍着发展。通过研究,力求引导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抓住机遇,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结构,打造专业特色,创建学院特色,使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真正成为培育千百万“建筑湘军”的黄埔军校。 本课题重点运用调查研究的手段,综合运用科学实验的手段,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资料法:借鉴省内外、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模式和高职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有关经验;(2)比较研究法:对比省内外不同经济社会环境下高职专业的演变情况和特点,

沈琴琴[4](2004)在《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向与工会的应对措施》文中提出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示范效应明显增加。工会应认真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力争有效地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术转换为工会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张维平[5](2004)在《WTO框架下我国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文中提出十六大报告指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那么 ,WTO框架下入世初期对我国就业机会有哪些影响 ,如何探索 WTO框架下就业问题的对策 ,WTO框架下政府要做哪些主要工作 ,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薛梅[6](2004)在《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国拥有众多人口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的就业问题既涉及到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又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同时,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又是跨世纪的难题,既有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又有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既有类似体制转轨国家出现的富余人员问题,又有类似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引发的新的竞争环境与原有的就业困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摆在我国人民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研究就业问题,既是一项经济任务,又是一个政治课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理论和其他相关知识,在学习、借鉴学术界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对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做出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全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理论。分别阐述了主张就业问题完全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的传统就业理论,主张依靠国家干预经济、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的近、现代就业理论,以及面向市场经济的我国就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部分:入世对我国城镇就业的的影响分析。以祥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分析了入世对我国就业总量、就业结构及就业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以便我们能清楚认识:加入WTO会从多方面影响我国的就业,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共存,机遇与挑战同在。 第三部分:入世后我国城镇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的对策。通过对当前我国就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明确我国就业问题包括的内容;介绍学术界治理失业的措施,从而提出我国入世后城镇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的对策。

王德君[7](2004)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在这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由技术、资本己转向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提升。人力资源(HR)不仅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最有价值的一种资产,是主导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焦点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国家必须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为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加大投入,增强全民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意识。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是指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而形成的特有竞争能力。国际化的现代企业,必须要有新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必须从创新型、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重构其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实际上是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其地位已提升到空前的高度,诸如企业关系的改革与调整、激励制度、管理体制以及资本市场中的风险投资制度等,都是围绕着如何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精神及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设计与安排的。因此,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的研究,对于我国加速知识经济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丰富但总体质量差,人均自然资源水平低的大国。而长期以来中国较满足于世界最庞大的人力资源数量优势,忽略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其数量优势逐渐变成质量劣势,总体人力资源竞争力(主要指人力资源总量与人均人力资源知识结构、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明显偏低,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经济进一步腾飞的瓶颈。为了保证21世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应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加以战略考虑、优先开发和利用。中国应强化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集约型模式的转换。因此,面对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则成了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博取当代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精华,在进行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灵活采取比较研究手段,深刻剖析发达国家在提升人力资源竞争战略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深层次地研究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的路径及对策。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战略

李宁[8](2004)在《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为东北地区的振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新契机。东北地区的新一轮发展有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其中最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失业与再就业。它已成为时下“东北人”关心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对东北地区的就业现状做出了初步、客观的诊断和评价。与广大农村相比,东北地区的城市就业压力更显严峻,所以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的出路主要在城市(产业)。而东北地区的城市同样面临着各种问题,如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市、中小城镇不发育等等,因此存在着能力的空间差异和能力建设问题。在对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增长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及产业经济学中相关的就业理论与分析方法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炼出了衡量地区就业能力的影响因子。进而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作者以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相关的区域与空间理论及分析方法为基础,在系统论思想及指标与指标体系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衡量地区就业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35个地级市一级的行政区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量化指标的对比与分析,确定其就业能力的区域分异及所反映出的地域结构特征和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变规律。针对研究结果所反映出的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强弱及存在的症结,本文设计策划了相应的提升城市就业能力的建设方案,并提出了相对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区域就业调控政策与措施。

李成[9](2003)在《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股份制改革探讨——以“石家庄化医进出口公司”为例》文中提出在赋予机遇的同时,入世也给我国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股份制改革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迎接入世挑战的必要之举。本文对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进行了背景分析,回顾了有关股份制的一些基础理论及国企股份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并且在此基础上,以颇具代表性的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石家庄市化工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的“改制”作为案例,深入探讨了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股份制改革中的策略性和方法论的问题,文中根据该公司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建议对于其他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的“改制”工作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惠亚爱[10](2003)在《入世后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电信产业在世界电信全球化的浪潮中进行兼并与重组。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必然成为新世纪的主旋律,而竞争的关键则是人才。国外电信公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长期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在人才争夺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这将导致中国电信运营企业人才的大量流失,怎样才能“人尽其才”?怎样才能使人才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怎样才能留住人才?这一问题是电信企业及其管理者正在深思的问题。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经过公司制改造以后,其人力资源管理虽然正在由传统的人事管理逐步向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远远缺乏力度和深度。本文就是想通过对我国电信运营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来尝试入世后在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建立一种新型的激励制度的思路与方法。本文首先对研究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其次,对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及其入世后所面临的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对其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入世后的新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员工激励机制的设计思想:一是改革现有的分配制度,对员工实行物质激励——薪酬制度设计;二是对员工进行精神激励,主要包括目标激励、成就激励、晋升激励、授权激励和关怀激励。三是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激励,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文章的最后,对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作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和探讨。全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电信运营企业的激励制度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二、浅谈入世后的职工培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入世后的职工培训(论文提纲范文)

(3)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专业设置对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意义
    2.1 专业设置对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意义
    2.2 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3. 入世对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
    3.1 旺盛人才需求市场的形成奠定了专业设置的新平台
    3.2 产业结构和岗位结构的变化打开了专业设置的新视野
    3.3 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专业设置的新动力
    3.4 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提供了专业设置的新保障
4. 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研究
    4.1 市场导向性原则
    4.2 岗位针对性原则
    4.3 适度超前性原则
    4.4 主次协调性原则
    4.5 相对稳定性原则
    4.6 实践可行性原则
5. 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
    5.1 拓宽专业视野
    5.2 提高适应程度
    5.3 加大创新力度
6. 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湖南建设类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对高职教师管理的启示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4)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向与工会的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世纪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态势
二、企业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变动趋势
三、工会的应对措施

(5)WTO框架下我国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WTO框架下我国就业现状
    (一) 短期来看, 就业机会有可能减少
    (二) 长期来看, 每年将增加300万个就业机会
    (三) 农业就业机会较大幅度减少
    (四) 工业就业机会增减相抵, 就业总量增加
    (五) 服务业就业机会有望大量增加
二、WTO框架下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
    1、资源重组。
    2、发展劳务市场。
    3、兴办第三产业。
    4、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多渠道解决农村流动劳动力就业问题。
    5、调整所有制结构, 增强社会吸收就业的能力。
    6、劳务输出。
三、WTO框架下政府应该做的主要工作

(6)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前言
一、 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理论
    (一) 就业概述
        1 、 就业的国际标准
        2 、 劳动就业的性质
        3 、 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就业的因素
    (二) 我国就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2 、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就业问题的内涵
        3 、 立足国情,建立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就业模式
    (三) 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西方就业理论
        1 、 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2 、 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3 、 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二、 入世对我国城镇就业的的影响分析
    (一) WTO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
        1 、 体制环境变化带来的就业创造效应
        2 、 资源再配置所带来的就业创造效应
        3 、 市场开放带来的就业创造效应
        4 、 CDP增长的就业创造效应
    (二) 入世对我国城镇就业数量的影响
        1 、 从长期看,入世会增加我国就业机会
        2 、 从短期看,入世会导致就业矛盾尖锐化
    (三) 入世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影响
        1 、 从长期看,入世会促进我国就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优化
        2 、 从短期看,入世必然引起我国经济更大规模的结构调整
    (四) 入世对我国就业体制的影响
        1 、 入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2 、 入世对我国就业体制所带来的变化和提出的要求
        3 、 我国现行劳动就业体制难以适应入世的要求
三、 入世后我国城镇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的对策分析
    (一) 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的形势与问题
        1 、 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形势越来越复杂
        2 、 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存在的问题
    (二) 理论界有关失业治理的政策
        1 、 主动的失业治理的政策
        2 、 被动的失业治理的政策
    (三) 入世后我国城镇治理失业和扩大就业的对策
        1 、 保持适度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
        2 、 树立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观
        3 、 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以适应就业的要求和变化
        4 、 加快多元城镇化进程,改善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接纳力
        5 、 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劳动参与率
        6 、 清除体制性就业障碍,强化就业服务,推进劳动力结构性转移
        7 、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力的流动创造条件
        8 、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劳资关系
        9 、 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机遇,大力发展境外就业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一、相关基本概念辨析
        (一) 人力资源的涵义
        (二) 人力资源的特征
        (三) 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 主要内容及结构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二章 人力资源及其竞争理论演变及评述
    一、人力资源理论基础
        (一) 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二) Z理论
        (三) 价值理论
    二、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理论及模型
        (一) 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二) 波特的竞争战略
        (三) 人力资源战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理论模型
    三、理论评价
        (一) 产生的背景
        (二) 重要意义
        (三) 今后的课题
第三章 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
        (一) 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日益成为世界性的课题
        (二) 人力资源发展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三) 人力资源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资源
        (四) 提高质量是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的关键
    二、人力资源是国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一) 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二) 人力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 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协调
    三、国内外新经济环境的挑战
        (一) 知识经济的呼唤
        (二) 全球化的影响
        (三) 入世的要求
第四章 发达国家提升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特征
    一、日本:“以人为本”,劳资协调的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一) 人性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二) 劳动力市场有限入口和内部提拔机制
        (三) 长期雇用、弹性工资和劳资关系的协调性
    二、美国:市场化、制度化的人力资源竞争战略
        (一) 人才提拔“快车道”战略
        (二) 人力资源调剂的市场化
        (三) 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
    三、评价与未来趋势
        (一) 共性
        (二) 差异性及基础
        (三) 人力资源竞争战略模式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现状
    一、中国人力资源现状
        (一) 数量过剩
        (二) 质量较低
    二、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 人力资源结构与现代产业结构背离
        (二) 人力资源投资与收益非对称
        (三) 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
        (四)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非同步
    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性缺陷
        (一)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缺陷
        (二) 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缺陷
    四、人力资源流动悖论
        (一) 人力资源流动模型
        (二) 中国人力资源流动的特征
        (三) 人力资源流动存在许多障碍
第六章 提升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战略抉择
    一、政府制定长期发展的前瞻性的人力资源战略与制度安排
        (一) 确定人力资源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
        (二) 培育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制度环境
        (三) 建立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四) 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企业制定发挥自己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战略
        (一) 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特殊技能
        (二) 培育团队导向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 实施人力资源系统化管理
        (四) 确立以人才为本的企业竞争优势
    三、适应全球化策略:人力资源竞争战略走向国际化
        (一) 外企人才本土化战略——国际竞争本土化
        (二)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战略——本土竞争国际化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后记

(8)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 录 绪 论 第一章 东北地区就业现状诊断
第一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及滞留经济代价
    一、农业劳动力剩余的规模及省际差异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的经济代价及省际差异
第二节 城镇就业压力巨大
    一、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失业率逐年攀升
    二、国有企业显性失业与隐性失业叠加
    三、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大
第三节 国民经济劳动就业效应小
    一、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力弱
    二、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依存度逐渐降低
第四节 劳动力流动性差
    一、劳动力产业间流动缓慢
    二、劳动力区域流动量不大 第二章 就业一般理论与就业影响因子
第一节 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就业的根本性因素
    一、经济增长的劳动力需求效应
    二、投资率变动的劳动力需求效应
    三、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进一步探讨
第二节 非公有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一、 非公有经济发展对解决就业增量和存量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二、 非公有经济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
第三节 第三产业:缓解失业压力的重要出路
    一、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与就业
    二、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理论分析
    三、 发展第三产业对拓展我国劳动就业的重要意义
第四节 人力资本:经济发展与就业的源动力
    一、 人力资本的界定
    二、 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
    三、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及劳动就业的作用
    四、 失业的人力资本诠释
第五节 城市化:经济发展与就业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 城市化促进就业的几个重要环节
    二、 低度城市化对就业的不良影响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聚类分析
第一节 指标与指标体系的一般理论
    一、 指标的内涵
    二、 指标的类型
    三、 指标的功能
    四、 指标体系理论
第二节 地区就业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一、测度地区就业能力的指标体
    二、主成分分析法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数量分析
    一、 Princomp程序设计及运算结果
    二、 基本结论与相关分析 第四章 东北地区提升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调控
第一节 国有经济集中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
    一、 焦点问题一: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问题
    二、 焦点问题二: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问题
    三、 焦点问题三:对外开放与就业目标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
    一、开发接替产业,实行集约型的发展模式
    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三、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
    四、对资源性城市实行特殊的政策扶持
第三节 边陲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
    一、 积极引导边境贸易的良性发展
    二、 促进旅游业态创新与就业空间开拓
    三、 积极开展对外劳务输出
第四节 低度城市化城市就业能力的提升
    一、 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扩大农业内部就业
    三、 有重点地建设县(区)城区和中心镇,推进城市化进程
    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就业
第五节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人力资本政策
    一、 减少劳动力供给
    二、 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三、 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结 语
一、写作手法
二、基本结论
三、主要贡献
四、遗留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致 谢

(9)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股份制改革探讨——以“石家庄化医进出口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改制”背景分析
    1.1 “入世”的意义和对我国总体经济的影响
    1.2 入世后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1.3 入世背景下我国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的处境与对策
2 股份制基础理论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2.1 股份制基础理论
    2.2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3 石家庄市化工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改制”案例研究
    3.1 石家庄市化工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概况
    3.2 化医公司改革历程回顾
    3.3 化医公司“改制”的背景分析
    3.4 化医公司“改制”方案简述
    3.5 “改制”后凯发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3.6 管理制度的配套改革
    3.7 “改制”后的效果
4 化医公司“改制”案例对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启示与建议
    4.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必须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4.2 治理与管理双管齐下,企业改革才能有真正的效果
    4.3 股本结构问题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4.4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探讨与分析
    4.5 股份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特殊性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入世后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差距
    1.3 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1.4 本文研究的重点及基本结构
第二章 我国电信运营企业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入世后的新特点
    2.1 我国电信运营企业概况
    2.2 中国电信与WTO
    2.3 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现有激励机制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2.4 入世后我国电信运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特点
第三章 入世后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员工激励制度的设计构想
    3.1 有关人的动机和激励的理论
    3.2 国外电信企业员工的激励实证研究
    3.3 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员工激励制度的设计构想
第四章 入世后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研究
    4.1 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的探讨
    4.2 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经营者实行股票期权制的探讨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浅谈入世后的职工培训(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A]. 陈诗达.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 2006
  • [2]我国入世后的就业形势与失业治理[J]. 聂爱霞,周彬. 统计与决策, 2006(08)
  • [3]入世后湖南建设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D]. 王君毅.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9)
  • [4]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向与工会的应对措施[J]. 沈琴琴. 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2004(06)
  • [5]WTO框架下我国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 张维平.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02)
  • [6]入世后我国城镇就业问题研究[D]. 薛梅. 西南师范大学, 2004(03)
  • [7]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人力资源竞争战略研究[D]. 王德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1)
  • [8]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D]. 李宁.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4)
  • [9]中小型国有外贸企业股份制改革探讨——以“石家庄化医进出口公司”为例[D]. 李成. 南京理工大学, 2003(04)
  • [10]入世后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激励机制研究[D]. 惠亚爱. 西北工业大学, 2003(01)

标签:;  ;  ;  ;  ;  

谈中国加入WTO后的员工培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