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技术经济探讨

交流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技术经济探讨

一、交流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技术经济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保卫[1](2020)在《新建或扩建工程项目节能报告中节约电能的概念性设计与要求》文中指出对新建或改扩建工程项目节能报告编写过程中,涉及节电方案的分析、比选等环节,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及节电措施进行了论述;就电力负荷计算、电机选型及节电方案、变压器选型及节电方案、照明灯具选型及节电方案进行了探讨。

刘庆[2](2020)在《工业泵用高压大功率无刷双馈电机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工业制造领域,数量最多,分布面最广都集中在大功率风机水泵类负载,其运行方式为节流调节变负荷运行,而深入挖掘定速风机和水泵的节电潜力就显得尤为关键,目前最为普遍的调速方式为全功率变频调速,对于调速范围(30-50)%风机泵类负载并不完全适用,势必会造成系统效率低及投资成本的增加。无刷双馈电机可实现低压变频调速装置控制高压电动机,小容量变频控制装置调节大容量电动机转速的效果。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高压大功率无刷双馈电机设计原理与绕组分析,以及绕组设计方案和控制方法研究,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出最优设计方案。阐述了高压大功率无刷双馈电动机技术的应用背景,介绍了国内外无刷双馈电机开发现状,并对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概述。对无刷双馈电动机基本结构和原理进行了分析,具体研究了无刷双馈电动机的常用定、转子结构,论述了无刷双馈电机基本运行原理,介绍了高压大功率无刷双馈电机调速原理,电机等效电路分析、运行方式,对电动机能量转换原理分析。对高压大功率无刷双馈电动机设计与控制进行计算分析。通过电机设计参数及选型原则,对定转子槽配合计算选取;通过电机输出额定转速对高低压绕组极对数进行设计;依据负载实际运行工况转速的需求变化范围计算确定定子功率绕组和调速绕组的极数;通过电机调速范围确定功率绕组和调速绕组的功率分配,设计变频器容量,特别对转子绕组系数用齿谐波法进行计算并分析验证。最后完成高压大功率无刷双馈电机整体电气参数和机械结构设计。通过实验平台对高压大功率无刷双馈电动机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对变频绕组切入过程中产生的电流突变现象进行分析,提出电流突变的解决方案,提升无刷双馈电机运行稳定性。并对样机现场实际运行效果进行节能效益分析,课题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论述。

马天银[3](2020)在《Matlab环境下交流机车变频调速过程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列车牵引交流传动控制系统作为电气传动控制的一个独立分支,在交通运输牵引传动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一个非线性、变量多和强耦合的系统,能量传递通过变流器完成交-直-交的转换,将转换后的交流电传输到异步电动机中完成传动。整个过程它以牵引电动机为控制对象,通过开环或者闭环控制系统对牵引电动机转速参数的实时控制,来达到对驱动对象控制与调节的目的。实际传动系统的构建相当细致与复杂,并且影响运行稳定的因素众多,其中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谐波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比较严重,这些谐波主要来源是IGBT开关元件工作时导致的尖峰电压所产生。为了使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本文针对谐波这一问题,主要开展了Matlab环境下交流机车变频调速过程仿真分析并做系统改进的工作,主要包括:研究了列车牵引交流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了解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谐波的主要原因,然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完成仿真并分析结果;研究了滤波电路的相关原理,针对谐波问题对仿真电路进行改进,改进方案是在逆变器输出端的电路中加入设计的三相滤波器电路,并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仿真,再根据仿真实验结果与改进前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牵引传动系统中,变流器在完成交-直-交的能量转换时,由IGBT元件关断产生的谐波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有明显影响,表现在异步电机的输出相电流与转矩的波形出现不稳定情况,说明系统的稳定性受谐波影响明显;系统中搭建的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将异步电机的转速作为反馈信号,进行一系列的转化输入到逆变器中完成反馈控制,反馈效果显着,达到实验预期。针对谐波问题的验证,在仿真系统中加入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案,在变流器输出端加入设计好的三相滤波电路。对改进后的系统仿真进行调试运行,将改进前后的仿真结果对比发现,异步电机的输出转矩与电流的波形图变得相对稳定,说明与预设情况一致,系统运行的不稳定就是谐波问题导致,此方案提出合理,符合预设情况。因此提出的设计就有了理论支撑,并对实际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进而说明此方案对谐波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吴迪[4](2020)在《典型非线性冲击负载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及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电能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非线性冲击负载接入电网对电能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破坏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因此国家针对电能质量规定了严格的标准指标,包括电压偏差、频率偏差、三相不平衡度、公用电网谐波、电压波动和闪变、暂时过电压和暂态过电压等。若出现电能质量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解决办法和治理措施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本文基于灰色聚类算法对非线性冲击负载进行分类,将非线性冲击负载分为三相平衡负载和三相不平衡负载,并分别选取一个典型非线性冲击负载进行仿真模型建立和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灰色理论中的灰色聚类算法对典型非线性冲击负载进行分类,选择PCC容量、频率偏差和三相不平衡度、电压波动为分类指标,将非线性冲击负载分为三相平衡负载和三相不平衡负载。(2)选取分类结果中的典型三相平衡负载风洞负荷,搭建风洞负荷变电站仿真模型,对风洞负荷电压的波动、电压的闪变和谐波分别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提出治理方案和完成滤波器参数设计。(3)选取分类结果中的典型三相不平衡负载电气化铁路负荷,并以牵引站V/v接线方式构建了新的电气化铁路仿真模型,提出一种在负荷母线接入SVC和相间加电容器混合的方法治理电气化铁路造成的三相不平衡问题。

毛永强[5](2019)在《基于能循互馈平台的风力发电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环境污染严重、能源紧缺等问题的加剧,以风力发电为核心的新能源发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更好地对风力发电进行研究,实验室通常搭建模拟实验平台。而作为交流传动试验系统的代表,能循互馈平台不仅可以研究电机控制策略以及发电并网等技术,还可以为研究分布式能源、油田抽油机以及风力发电等馈能性负载提供模拟平台。因此,本论文利用能循互馈平台进行模拟风力发电技术研究。风力发电技术效率较低,成本较大,因此研究风力发电最大功率追踪技术(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对保持整个风能利用率最大、提高系统发电效率意义重大。在传统的模拟风力发电过程中,因为模拟风力机的电动机存在空载转矩等损耗,导致模拟风力机输出转矩精度下降,并且当风速变化时,如果电机的转动惯量较大,会存在转速加速度较低、发电机恢复最大功率追踪时间较长等问题。为缩短风速变化时刻的最大功率追踪时间,提高能循互馈平台的模拟风力机精度,实现了一种基于功率估计的改进型最优转矩MPPT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基于转矩差值的改进型最优转矩MPPT控制方案,并通过小信号分析证明了其稳定性。能循互馈平台联合控制策略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为提高能循互馈系统中电机对拖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能循互馈平台的间接矢量联合控制策略,保证模拟平台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利用软件MATLAB/Simulink搭建了基于能循互馈平台的风力发电仿真模型,其中包括四象限变流器、风力机模型以及间接矢量控制的双逆变器-电机部分,同时,对基于转矩差值的改进型MPPT控制方法以及基于功率估计的改进型MPPT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证明,该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弥补异步电动机模拟风力机的转矩误差,更能提高风速变化时刻的风能捕获效率,比传统最优转矩MPPT方案效率更高。完成了能循互馈系统中双逆变器-电机的硬件设计以及软件编程,并对间接矢量联合控制方案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了联合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为模拟风力发电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异步发电机基于最优转矩给定最大功率追踪实验,证明了基于能循互馈平台进行风力发电研究的可行性。本文为实验室提高模拟风力机精度和风能捕获效率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改进方案,对于风力发电技术的推广具有借鉴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肖洋[6](2018)在《大型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建模与电磁设计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大型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具有运行效率高、支持变速运行、运行工况多样等特点,能够实现灵活的功率控制、快速的功率响应、电力系统稳定器与经济运行等功能,是一种适应于现代电力系统的变速大型储能(发电)机组,在储能电站与水力发电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是我国在大型发电装备领域急需掌握的关键技术。目前,对于大型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关键设计技术的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在电机分析模型、电磁计算与电机优化设计方法等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本文针对大型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的建模与电磁设计分析中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围绕电机数学建模、参数计算、电磁计算与优化设计等主题开展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电磁分析方法与优化设计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与对比验证证明了其可行性与优越性。建立了基于螺旋矢量的大型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数学模型,解决了该类电机稳态、瞬态与谐波分析模型不统一的问题。研究了双电气端口谐波源与转速波动所产生的稳态电流谐波响应特性,明确了谐波响应特性与谐波源相序、频率等特征及电机运行转速之间的关联性,指出了危险谐波源的特征。研究了考虑谐波影响的电机稳态功率特性,建立了功率分量与运行工况的对应关系,明确了各功率分量来源的物理本质。提出了电机模型参数的有限元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电机详细漏电感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析取计算不同工况下的详细电感参数,从而弥补新型电机参数解析计算因为缺乏试验修正而造成的误差。分析了电机模型参数的灵敏度,明确了在精确模型中需考虑参数漂移现象的模型参数。基于三相短路电流表达式的推导,提出一种结合有限元与数值拟合的瞬态参数解析计算方法,能够考虑瞬态过程中磁路饱和程度变化的影响,提高了瞬态参数计算的精确性。建立了对大型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可能采用的绕组结构特别是非常规绕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气隙磁势函数解析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许-克变换和基于静电场有限元计算复数相对磁导函数的两种快速精确计算方法,并通过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在精确性与计算时间上的优势。建立了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电磁激振力波与电磁振动的解析计算模型,提出了定转子双边叠片式开口槽电机表面附加损耗的解析计算模型与有限元计算方法,形成了完备的大型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电磁分析与设计方法体系。建立了大型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转子变频器的输出谐波特性及电流谐波对电机运行特性的影响,并明确了电流谐波的抑制措施。将电机运行点在设计运行域内的变化通过运行状态予以参数化表示,分析了运行状态变化对电机运行特性的影响。提出了考虑电流谐波与运行状态变化影响的电机设计方法优化措施。开展了不同型式的绕组产生的绕组磁势谐波特性的分析。系统分析了不同的定转子绕组选型与匹配所产生的电磁力波特性,明确了可能产生危险电磁振动的电磁激振力波与产生电磁力波的气隙谐波磁场分量,特别是与绕组磁势谐波相关的电磁激振力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机定转子绕组选型与匹配的优化设计方法,降低电机电磁振动风险。分析了保持齿槽尺寸恒定时,气隙长度变化对电机电磁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帕累托前沿双目标优化的气隙长度优化设计方法。采用磁性槽楔降低磁导谐波的影响,并将该优化设计方法应用于了一种通过磁性槽楔选型与减小气隙长度联合优化电机经济性的优化设计。优化了电机运行效率,降低了变频器容量需求,提高了电机系统的经济性。

乔红垒[7](2016)在《建筑配电提高功率因数方法分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大量增加,社会对用电量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然而,我国电力能源的供应却越来越紧张,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电力能源缺口。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大量功率因数低、非线性电气设备的使用,导致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较低,使得电力能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通过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措施,可显着提高电力用户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线路中无功功率的输送,减少电能的浪费,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对电力系统的绿色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建筑配电系统电气设计的角度出发,以建筑配电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为课题,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主要内容为:首先,依据功率因数的基本理论,对导致配电系统功率因数降低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了提高功率因数对输电系统、配电系统及电力用户的意义,并总结出了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这两种目前提高配电系统功率因数的基本方法。其次,在分析建筑配电系统电气设备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提高变压器及异步电动机的负载率、减小配电系统导线感抗、合理选择其他节能设备等提高配电系统自然功率因数的具体方法及措施。然后,研究了目标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方法,分析了配电系统中无功补偿的方式的种类及其选择方法,并根据各基本无功补偿装置及TSC+SVG/APF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各装置的基本性能、补偿效果及适用场合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了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方法,并得出TSC+SVG/APF装置既能取得良好的补偿效果又较为经济的结论。最后,以一实际工程的配电系统设计为案例进行分析,对其配电系统采取合理的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措施及采用TSC+APF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优方案,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该建筑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方案的模型,并对其仿真效果及该无功补偿方案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无功补偿方案的经济性与合理性。通过对工程案例采取本文所分析的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措施及无功补偿方案,并通过Matlab软件对所采取的无功补偿方案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所研究的提高建筑配电系统功率因数方法的有效性、可靠性及经济性。

李嘉伦[8](2016)在《风机与异步电机功率互补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燃煤火力发电为主,火力发电量占到了我国总发电量的八成左右。降低火电厂厂用电的损耗是火力发电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一种小汽轮机驱动风机与异步电机的功率互补可调节能方案。此节能方案是在保持小汽轮机汽门开度不变的条件下,风机和异步电机作为一对功率互补器件,风机负荷需求的变化通过异步电机的吸收或输出功率来进行调节,减少了小汽轮机汽门开度随着风机负荷变化而经常改变引起的能量损耗。作为分析的基础,本文阐述了本节能系统的工作运行原理,建立了风机和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并指出本功率互补系统并网运行对厂用电网冲击电流和无功吸收等影响,是否会造成电压波动和电能质量劣化等安全性影响。继而通过小容量系统实验和Simulink软件仿真对功率互补节能方案进行可行性和安全性论证。首先实验验证了风机和异步电机功率实现完全自动调节,异步电机由风机负荷调节自动切换与电动机和发电机状态,论证了本节能系统功率互补的可行性。然后对本节能系统对电网的安全性影响进行研究,进行了本功率互补系统并网投入运行时负荷突然切除对电网的暂态影响仿真,论证了异步电机发电并不会对电网电压波动造成额外影响;异步电机突然切除对电网的暂态影响仿真,论证了异步电机切除波动电压和电流有限;异步电机并网对电网的暂态影响仿真,论证了合闸冲击不会造成电网电压大幅波动。综上所述,本功率互补节能系统不会对电网造成安全性影响。

姜玖志[9](2013)在《抽油机拖动装置电控一体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抽油机实际运行时电机平均负荷率很低,低负荷的运行造成功率因数降低,效率降低,电能浪费增大;并且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提出,国际油田对于产品要就的提高,传统的抽油机向着节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市场急需要抽油机及其节能拖动装置的整套产品,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既能满足抽油机重载启动又可使电动机运行在经济负荷区的一体化拖动装置。一体化拖动装置结构上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将电控箱安装在电机的接线盒处,使电机和配电箱成为一个整体。其优点在于电控箱小型化设计,降低了成本:运输和安装时只需要考虑电机即可,无需考虑配电箱,节约了运输和安装作业成本;对电机和电控箱进行整体维护,降低用户的维护成本。论文分别设计了基于永磁电机、双功率电机及高转差双速双功率电机的抽油机一体化装置总体方案,针对不同电机研究可行、有效的节能方法和措施,增强电机的节能效果。对于拖动装置主电路的设计不但能保证电机正常运行,而且还能提高电机功率因数,提高节能效果。控制电路则保证了控制的逻辑关系无误,以及主电路的工作稳定。对于一体化拖动装置的结构设计则既保证了防护和连接的可靠性又注意了柜体的美观性和安装的方便性。

方永旗[10](2010)在《夹马口灌区泉杜泵站电机选型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在介绍泉杜泵站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技术性能参数、运行管理维护费、设备造价等方面优缺点的分析比较,确定采用鼠笼型感应式异步电动机,不仅满足电网和泵站运行要求,并具有高效节能、构造简单、操纵容易、运行安全可靠、造价低廉等优点,较泵站规范规定的同步电动机更为合理。

二、交流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技术经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流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技术经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建或扩建工程项目节能报告中节约电能的概念性设计与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电力负荷的计算
2 电动机的节电技术
3 变压器的节电技术
4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与节电
5 照明节电
6 结论

(2)工业泵用高压大功率无刷双馈电机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主要研究内容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无刷双馈电动机结构及原理
    2.1 电机定子和转子结构
        2.1.1 常见定子结构
        2.1.2 常用转子结构
    2.2 无刷双馈电机的基本运行原理
        2.2.1 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原理
        2.2.2 无刷双馈电机等效电路
        2.2.3 无刷双馈电机运行方式
        2.2.4 无刷双馈电机能量转换原理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刷双馈电机设计与分析
    3.1 无刷双馈电机铁心设计
        3.1.1 定子绕组极数选择
        3.1.2 槽配合选择
        3.1.3 无刷双馈电机冲片设计
    3.2 无刷双馈电机绕组设计与分析
        3.2.1 磁动势谐波与绕组系数分析方法
        3.2.2 绕组容量分配
        3.2.3 绕组结构方案
        3.2.4 定子绕组设计与分析
        3.2.5 转子绕组设计与分析
    3.3 无刷双馈电机参数确定及机械结构设计
        3.3.1 参数设计
        3.3.2 电机机械结构设计
    3.4 无刷双馈电机参数与性能分析
        3.4.1 无刷双馈电机参数计算
        3.4.2 无刷双馈电机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刷双馈电动机试验研究
    4.1 无刷双馈电机试验平台
    4.2 无刷双馈电机专用变频器设计
    4.3 无刷双馈电机试验研究
        4.3.1 控制绕组投励试验研究
        4.3.2 基本性能试验结果
    4.4 节能效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Matlab环境下交流机车变频调速过程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电力机车及交流传动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1.2.1 电力机车及交流传动系统的发展
        1.2.2 电力机车及交流传动系统的国内外现状
        1.2.3 电力机车及交流传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变频调速系统的理论分析
    2.1 异步牵引电机的调速方式分析
        2.1.1 异步牵引电机基本原理
        2.1.2 恒磁通调速原理分析
        2.1.3 恒功率调速原理分析
    2.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原理
    2.3 牵引变流器工作原理
        2.3.1 四象限脉冲整流器原理分析
        2.3.2 PWM控制技术的原理分析
        2.3.3 中间直流储能环节的原理与计算
        2.3.4 逆变器原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仿真系统的搭建与结果分析
    3.1 软件介绍
    3.2 驱动信号模块的组成与仿真搭建
        3.2.1 闭环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建立
        3.2.2 PWM信号的生成
        3.2.3 PWM信号的仿真运行结果
        3.2.4 PWM信号结果分析
    3.3 仿真系统的搭建与结果分析
        3.3.1 仿真系统的搭建
        3.3.2 仿真的运行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滤波电路的设计与计算
    4.1 滤波电路的原理分析
    4.2 滤波电路的设计与计算
    4.3 本章小结
5 仿真模型的改进与仿真结果分析
    5.1 改进模型的仿真结果
    5.2 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4)典型非线性冲击负载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非线性冲击负载国内外发展概况
        1.2.1 电气化铁路国内外发展概况
        1.2.2 大功率变频感应电机国内外发展概况
    1.3 非线性冲击负载接入电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基于灰色聚类算法的非线性冲击负载分类
    2.1 聚类分析方法
    2.2 非线性冲击负载的分类
    2.3 灰色聚类算法对非线性冲击负载的分类
        2.3.1 灰色聚类算法
        2.3.2 灰色聚类模型构建
        2.3.3 非线性冲击负载灰类确定
    2.4 分类结果
    2.5 本章总结
3 典型三相平衡负载模型建立及治理
    3.1 风洞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2 风洞模型建立
        3.2.1 仿真工具介绍
        3.2.2 风洞负荷模型
        3.2.3 模型校验
    3.3 电压的波动和闪变计算和分析
        3.3.1 电压的波动计算
        3.3.2 电压闪变的计算
    3.4 谐波的计算和分析
    3.5 治理措施的选择
        3.5.1 滤波器的原理
        3.5.2 滤波器的设计
    3.6 仿真治理结果分析
    3.7 本章总结
4 典型三相不平衡负载模型建立及治理
    4.1 电气化铁路组成及研究现状
    4.2 三相不平衡影响及标准
        4.2.1 三相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4.2.2 三相不平衡定义的标准
    4.3 电气化铁路模型建立
        4.3.1 电气化铁路三相不平衡模型建立
        4.3.2 模型校验
    4.4 电气化铁路三相不平衡治理机制
    4.5 治理措施的选择及结果分析
        4.5.1 治理措施的确定
        4.5.2 仿真治理结果分析
    4.6 本章总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能循互馈平台的风力发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能循互馈系统发展历程
        1.2.1 能量消耗型
        1.2.2 能量反馈型
        1.2.3 能量互馈型
    1.3 风力发电研究现状
        1.3.1 风力发电系统结构现状
        1.3.2 模拟风力发电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异步电机风力发电基本理论
    2.1 风力机的基本特性
        2.1.1 风力发电介绍
        2.1.2 风力发电能量转化过程
        2.1.3 风力机特性分析
        2.1.4 最大功率追踪控制的基本原理
    2.2 最大功率追踪控制技术
        2.2.1 基于功率曲线法MPPT策略
        2.2.2 基于最佳叶尖速比法MPPT策略
        2.2.3 基于最优转矩法MPPT策略
    2.3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2.3.1 异步电机三相坐标系数学模型
        2.3.2 三相异步电机α-β系数学模型
        2.3.3 三相异步电机d-q系数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能循互馈平台建模与控制
    3.1 四象限变流器的建模与控制
        3.1.1 四象限变流器数学模型
        3.1.2 四象限变流器控制方案
        3.1.3 四象限变流器仿真分析
    3.2 双逆变器-电机联合控制方案
        3.2.1 连轴器模型
        3.2.2 间接矢量控制
        3.2.3 双逆变器-电机矢量控制仿真分析
    3.3 基于能循互馈平台模拟风力发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力发电MPPT优化控制
    4.1 两种优化最大功率追踪控制方法
        4.1.1 改进最优转矩MPPT控制思路
        4.1.2 基于功率估计改进型最优转矩MPPT方案
        4.1.3 基于转矩差值改进型最优转矩MPPT方案
    4.2 基于转矩差值改进型最优转矩MPPT仿真分析
        4.2.1 仿真模型搭建
        4.2.2 仿真结果分析
    4.3 三种MPPT方法对比仿真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能循互馈平台硬件设计
    5.1 能循互馈平台硬件介绍
    5.2 控制部分硬件设计
        5.2.1 数字输入单元模块
        5.2.2 AD 采样电路
        5.2.3 PWM 缓冲模块
        5.2.4 CAN通信模块
        5.2.5 编码器测速模块
        5.2.6 IGBT驱动电路
    5.3 电机控制反馈量测量部分设计
        5.3.1 电机相电流测量
        5.3.2 直流母线电压测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验分析
    6.1 系统数字定标
    6.2 软件程序设计
        6.2.1 外部输入控制程序设计
        6.2.2 故障保护程序设计
        6.2.3 间接矢量控制程序设计
    6.3 能循互馈系统实验及分析
        6.3.1 系统程序调试及分析
        6.3.2 四象限变流器实验及分析
        6.3.3 双逆变器-电机间接矢量控制实验及分析
        6.3.4 模拟风力发电实验及分析
    6.4 本章总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大型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建模与电磁设计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研究现状
    1.4 大型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的特点与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2 电机螺旋矢量数学建模及谐波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螺旋矢量理论与电机的螺旋矢量建模
    2.3 计及电气与机械谐波源的电流谐波响应
    2.4 考虑谐波的稳态功率特性分析
    2.5 小结
3 电机参数的有限元计算与灵敏度分析
    3.1 引言
    3.2 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模型参数的有限元计算
    3.3 模型参数对运行状态影响的灵敏度研究
    3.4 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瞬态参数及其有限元计算
    3.5 小结
4 气隙磁场及其谐波影响计算方法
    4.1 引言
    4.2 气隙磁场计算的基本假设与坐标系
    4.3 气隙磁势函数通用解析计算模型
    4.4 气隙复数相对磁导函数计算方法
    4.5 气隙磁场、电磁力波与径向电磁振动计算方法
    4.6 附加高频表面损耗的解析与有限元计算方法
    4.7 分析与设计工具
    4.8 小结
5 电流谐波影响及其抑制方法
    5.1 引言
    5.2 典型转子变频器的输出谐波特性
    5.3 转子变频器谐波对运行特性的影响
    5.4 运行状态对运行特性的影响研究
    5.5 谐波影响抑制措施与设计改进措施
    5.6 小结
6 绕组磁势谐波对电磁振动的影响与优化设计方法
    6.1 引言
    6.2 绕组磁势谐波对电磁振动的影响
    6.3 绕组型式与绕组匹配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6.4 小结
7 气隙磁导谐波影响及优化设计方法
    7.1 引言
    7.2 气隙长度对电磁特性的影响
    7.3 气隙长度的优化设计方法
    7.4 导电磁性槽楔的应用与电机设计优化
    7.5 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附录3 论文算例中涉及的样机

(7)建筑配电提高功率因数方法分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功率因数的基础理论
    2.1 功率因数的定义
        2.1.1 功率因数的基本概念及理论
        2.1.2 功率因数的分类
    2.2 功率因数降低的原因
    2.3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2.3.1 提高功率因数对输电系统的意义
        2.3.2 提高功率因数对配电系统的意义
        2.3.3 提高功率因数对电力用户电费支出的意义
    2.4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2.4.1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2.4.2 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配电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措施的分析
    3.1 建筑配电系统电气设备特征的分析
    3.2 合理选择与使用变压器
        3.2.1 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
        3.2.2 合理选择与使用变压器的台数
    3.3 合理选择与使用电动机
        3.3.1 合理选择异步电动机的容量
        3.3.2 异步电动机的降压运行
        3.3.3 同步电动机的使用
        3.3.4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同步化运行
        3.3.5 异步电动机空载控制设备的使用
    3.4 合理选择配电系统导线
    3.5 其他节能设备的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配电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方法的分析
    4.1 目标功率因数及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
    4.2 无功补偿方式的选择
    4.3 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
        4.3.1 静态无功补偿装置
        4.3.2 动态无源无功补偿装置
        4.3.3 动态有源无功补偿装置
        4.3.4 混合型无功补偿装置
        4.3.5 无功补偿装置的性能比较及其选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案例工程概况
    5.2 案例工程提高功率因数方案分析
    5.3 无功补偿的仿真分析
        5.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5.3.2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5.4 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经济效益的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风机与异步电机功率互补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火电机组制粉系统运行优化
        1.2.2 汽轮机代替电动机驱动给水泵系统
        1.2.3 风机变频调速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小汽轮机驱动风机与异步电机功率互补系统的方案设计及工作原理
    2.1 引言
    2.2 小汽轮机
        2.2.1 小汽轮机类型
        2.2.2 小汽轮机运行方式
        2.2.3 小汽轮机驱动与电动机驱动风机的比较
        2.2.4 本设计方案中小汽轮机的工作情况
    2.3 风机
        2.3.1 风机类型
        2.3.2 各类风机比较
        2.3.3 风机工作原理
        2.3.4 本设计方案中风机工作情况
    2.4 异步发电机
        2.4.1 各类发电机比较
        2.4.2 异步电机运行状态
        2.4.3 本设计方案中异步电机工作情况
    2.5 本功率互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运行方式
        2.5.1 工作原理
        2.5.2 运行方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功率互补系统的数学模型
    3.1 引言
    3.2 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的数学模型
    3.3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3.3.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3.3.2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异步发电机并网对厂用电电网的影响
    4.1 引言
    4.2 异步发电机的并网方式
        4.2.1 直接并网方式
        4.2.2 准同期并网方式
        4.2.3 降压并网方式
        4.2.4 可控硅软并网方式
    4.3 异步发电机并网冲击电流对电网的影响
        4.3.1 异步发电机并网冲击电流的产生机理
        4.3.2 并网冲击电流对电网的冲击
    4.4 异步发电机并网吸收无功对电网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汽轮机驱动风机与异步电机功率互补系统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小容量功率互补系统实验概述
        5.2.1 小容量功率互补系统实验方案
        5.2.2 小容量功率互补系统实验设备
    5.3 异步电动机拖动风机运行实验
    5.4 直流电动机拖动风机实验
    5.5 直流电动机拖动风机与异步电机实验
    5.6 异步电机不同工况下的电流波形
        5.6.1 异步电机从电动状态切换到发电状态时的电流波形
        5.6.2 直流电机突然切除时异步电机的电流波形
        5.6.3 异步电机不同转速下合闸并网的电流波形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小汽轮机驱动风机与异步电机功率互补系统仿真
    6.1 引言
    6.2 仿真软件概述
    6.3 Simulink仿真模型的建立
        6.3.1 仿真模型系统图
        6.3.2 仿真系统元件
    6.4 厂用电负荷变化对母线电压的稳态影响仿真
    6.5 突然切除部分厂用电负荷对电网的暂态影响仿真
        6.5.1 突然切除部分厂用电负荷对电网的暂态影响仿真模型
        6.5.2 切除负荷前后系统均向电网输出功率
        6.5.3 切除负荷前系统从母线吸收功率,切除后系统向电网输出功率
        6.5.4 切除负荷前后系统均从母线吸收功率
        6.5.5 进一步的研究:异步电机不发电以及无异步电机情况下切除负荷仿真
    6.6 异步发电机突然切除对电网的暂态影响仿真
        6.6.1 异步发电机突然切机对电网的暂态影响仿真模型
        6.6.2 母线向电网输出功率情况下切除异步发电机
        6.6.3 母线既不输出功率也不吸收功率情况下切除异步发电机
        6.6.4 母线从电网吸收功率情况下切除异步发电机
        6.6.5 进一步的研究
    6.7 异步电机合闸并网对电网的暂态影响仿真
        6.7.1 异步电机合闸并网对电网的暂态影响仿真模型
        6.7.2 同步速下异步电机合闸并网
        6.7.3 不同转速下异步电机的合闸并网
        6.7.4 不同用电负荷下异步电机的合闸并网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某电厂厂用10.5KV母线一次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9)抽油机拖动装置电控一体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抽油机的电动机节能技术
        1.2.2 抽油机拖动装置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经济指标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设计指标
第二章 研究设计方案中电机的选取及介绍
    2.1 异步起动永磁电动机
        2.1.1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组成
        2.1.2 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2.2 高转差双速双功率电机
        2.2.1 高转差率电机节能原理
        2.2.2 高转差双速双功率电机特点
    2.3 双功率电机
        2.3.1 双功率电机结构原理
        2.3.2 双功率电机节能原理
    2.4 交流电动机节能调速方法
第三章 一体化拖动装置电控设计
    3.1 油田抽油机一体化拖动装置的优势
    3.2 抽油机拖动装置节电技术
        3.2.1 配电变压器节电技术
        3.2.2 驱动电机节电技术
    3.3 一体化拖动装置电控原理
    3.4 一体化拖动装置电路设计
        3.4.1 控制电路设计的可靠性原则
        3.4.2 永磁电机一体化拖动装置电控电路设计
        3.4.3 高转差双速双功率电机一体化拖动装置电控电路设计
        3.4.4 双功率电机一体化拖动装置电控电路设计
    3.5 一体化拖动装置结构设计
    3.6 一体化拖动装置防窃技术性能
第四章 主要元件电气选型计算
    4.1 塑壳式断路器
    4.2 交流接触器
    4.3 熔断器
    4.4 电线电缆
    4.5 无功补偿
第五章 应用情况、效益分析及市场前景
    5.1 现场应用情况
    5.2 效益分析
    5.3 市场前景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四、交流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技术经济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建或扩建工程项目节能报告中节约电能的概念性设计与要求[J]. 李保卫. 节能, 2020(08)
  • [2]工业泵用高压大功率无刷双馈电机设计与研究[D]. 刘庆.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3]Matlab环境下交流机车变频调速过程仿真[D]. 马天银.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典型非线性冲击负载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及治理研究[D]. 吴迪. 沈阳工程学院, 2020(02)
  • [5]基于能循互馈平台的风力发电系统研究[D]. 毛永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6]大型交流励磁发电—电动机建模与电磁设计分析研究[D]. 肖洋.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7]建筑配电提高功率因数方法分析与应用研究[D]. 乔红垒. 长安大学, 2016(02)
  • [8]风机与异步电机功率互补系统的研究[D]. 李嘉伦.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9]抽油机拖动装置电控一体化设计[D]. 姜玖志.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5)
  • [10]夹马口灌区泉杜泵站电机选型优化[J]. 方永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0(09)

标签:;  ;  ;  ;  ;  

交流异步电动机无功功率的技术经济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