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夫之的教育理念

论王夫之的教育理念

一、论王夫之的教育哲学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林青[1](2020)在《王夫之气论研究》文中认为对“气”的强调是王夫之哲学思想的重要特点。本文从探究王夫之气论的思想来源出发,重点研究其本体论、宇宙论、人性论等哲学思想。王夫之气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易学哲学思想,二是张载的气论思想。王夫之认为,《易》揭示了世界的“生生不息”,宇宙万物是一个有机整体,万物都处于生化流行之中,这个世界是“动”的,这个“动”就根源于形成天地万物的“太虚”本体是运动不止的。这样,王夫之就把朱熹所说的不动的“理”的形上世界,统归于一个健动不息的“动”的世界。王夫之认为,张载的思想不仅指明了万物起源于太虚本体,并由此进一步说明了万物生灭、人之生死问题。在本体论上,王夫之以“太极”为本体。在王夫之看来,“太极”并非是如朱熹所说那样只是一个纯粹的“理”,而是阴阳未分、理气浑沦之实体。作为气之“本体”的太极虽虚而无形却是实有。他以之为理论依据,对老庄的“无中生有”和佛教的“空无”“寂灭”之论展开了批评。王夫之从“体用相胥”思想出发,以“气”的“实有”扭转了程朱“贵理贱气”的观点。他认为,理为依附于气之理,必需要在气上见理。王夫之看重气对形上之道与理的开显作用,即形上之道、理虽然对形下的气与器有着制约和约束作用,但如果没有气的存在,也就没有具体的凝聚为人的道德理性的仁义道德的存在。质言之,道、理都必须需经由气与器来呈现及彰显其实际价值,所以,理气不离,道器不离。在气化宇宙论上,王夫之以万事万物为形上本体之发用流行。太极虽虚却能化生万物而周游不碍,故又可称之为神。天地之化,是太虚之理的神妙,故而,王夫之把气之化又称之为“神化”。就气化宇宙论而言,万物都发生于太极阴阳二气变合之后,因此,就道器、理气、性气的关系而言,道、性、神必须在气上才得显现。在气化人性论上,王夫之认为,性从本源上看,源于形上太虚之气,从性的实现上看,则是要气化以后才能落实,故而,不能脱离气言性。王夫之从气化论出发,认为性即是气之理,形上的太虚絪缊虽然理气俱备,但其无形无象,只有在气化之后,理气才能为人所见。而这个气化过程,实际是太和絪缊之气“一本化万殊”的过程。即是说,人与万物之质都是有限的、具体的气,其中的性也是因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换言之,“性”意味普遍的“天理”分凝于万殊之质中所成,而具体的形质也预示着气的限定,所以万殊不可复归于一。王夫之不同于程朱将人之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重人性论,而是通过“继善成性”和“性日生日成”的思想,力图将人性中形而上的超越成分建构在现实的气质之中。

张梦[2](2020)在《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王夫之是明清之际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史学家。面对当时社会的动乱、人民的疾苦,王夫之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责任与良知使其孜孜不倦身体力行地寻求社会和谐发展之路。他从经济角度探讨伦理问题并用伦理思想指导经济理论研究,形成了颇为精湛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促进人们思想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地作用。本文立足于历史,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论,从伦理学的视角切入,通过大量的阅读文献和搜集资料,在全面了解王夫之思想的前提下,提炼出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观点,不仅从核心理念上对其进行解读和阐述,也进一步从实践运用方面进行剖析其经济伦理思想中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王夫之的经济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义利并重”的义利观、“均天下”的分配观、“天下交相灌输”的自由贸易观和“俭奢有度”的消费观。在义利观上,王夫之坚持“义利并重”,反对重义轻利,提倡义利兼顾;关于农民和土地问题,王夫之提出“均天下”的经济社会理想,主张兼顾公平和效率,使贫富不致过于悬殊,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因贫富两极的严重分化而导致的社会动乱,也能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在经济贸易方面,王夫之提出“天下交相灌输”的自由贸易观,反对贸易壁垒,主张经济的自由往来;关于消费问题,王夫之在前人消费观的基础上进行批判继承与改造,反对“崇俭黜奢”,提出“俭奢有度”“絜矩之道”的消费观,倡导经济消费应在正确的伦理价值评析范围内,鼓励正常消费,拒绝过度吝啬和奢侈浪费。王夫之具有巨大历史感责任感和人道情怀的经济伦理思想无疑是社会的精神财富,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来源。研究王夫之的经济伦理思想,分析其中蕴含的意义与价值,不仅能使我们从历史的思想资源中开拓视野,推进思考,获得更多的精神动力,更能丰富完善我国经济伦理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提供支持与方向。

陈天锋[3](2019)在《王夫之德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时期的着名思想家,他提出的德育思想极具特色,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对于当代德育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立足于当前对王夫之德育思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方的文献收集和材料分析,试图厘清社会背景和各种思想理论对于王夫之德育思想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剖析王夫之德育思想内容的独到见解,并且从中找寻对于当代德育的启示意义。本文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章:王夫之德育思想的产生。这部分通过阐述王夫之所处的特殊社会背景,即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思想文化的发展变迁和由明至清的朝代更替,并且结合孔子和孟子思想理论对于王夫之德育思想的影响,从而一步步厘清王夫之德育思想的产生脉络。第二章:王夫之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这部分首先对于王夫之德育思想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包括了王夫之人性论、理欲观、义利观和知行观。接着,进一步对王夫之“正志为本”的德育目标、“因人而进”和“进在自悟”的德育原则、“渐进有序”和“教必躬行”的德育方法等进行深入的剖析。第三章:王夫之德育思想的评价及当代启示。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王夫之德育思想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之处,其一是从知行观中体现出来轻视道德理论教授的嫌疑,其二是过于强调德育环境对德育对象产生的作用。尽管如此,他在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等方面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王夫之德育思想对于当代德育的启示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培养具有远大志向的人,全面提高教师德育水平,充分尊重德育对象地位,注重加强德育实践力度。

付欢欢[4](2019)在《瞿菊农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民国时期,西方自然科学、思想文化的传入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普通教育、实业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都有较大的改变,对比城市教育的迅速发展,相较而言,乡村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此时,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为使中国农民摆脱愚昧,为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瞿菊农便是乡村教育改革的一位积极参与者。作为我国近现代时期的着名教育家,瞿菊农素有“蜜蜂使者”的美誉。1930年,他积极响应“教育救国”的号召,扎根农村数十年脚踏实地搞教育,倡导建教合作、知行合一,主张“力”的教育和“活”的教育,衡山乡师和中国乡建学院的创办更是我国乡村教育变革的成功典范。本文通过对瞿菊农教育哲学思想的产生背景、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和实践活动、及其乡村教育思想的特点和意义三个方面的研究。首先笔者参考档案资料和相关传记、回忆类文章,对他的人生脉络和教育事业进行梳理,了解其在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形成及发展变化。其次,整理解读瞿菊农发表的一系列教育哲学类的文章,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解读,尤其考察其在平教会期间(1930—1950)的农村教育工作,从20世纪那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去窥探一个爱国教育家的所思所为。最后,希望通过对其教育思想的研究,从理论认识到实践生活,追随其教育足迹,取其乡村教育思想的可行之处,以推动当今乡村的文教事业之发展。虽然其教育目的和理论基础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作为近代杰出的乡村教育家,瞿菊农穷其一生真心诚意地为着中国农民的利益和希望奋斗,其“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王志华[5](2017)在《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船山,尽管对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他自觉地继承了宋明道学的思想遗产。这种继承的自觉性首先源于他所处的特殊时代。“明末清初”看上去与以往的王朝更替相比并没有显示出很大的特殊性,①然而对士大夫却有着极为深刻的刺激,而且这种刺激的程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船山曾将这一时代的特色概括为“海徙山移”,既凸显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也反映了他本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层忧虑。能使船山对“礼”进行深入的关注,除时代背景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明道学的理论资源。与作为清初三大家其他两位的黄宗羲、顾炎武相比,船山对于宋明道学的阐发使得他的特殊性得以彰显。船山对自朱子以来地位就已经超过“五经”的“四书”给予了很高的重视,②不仅在对经典进行诠释的方法上有所表现,在整个义理层面的回归上也有所体现。可以说,船山对于时代问题的关注,已经转化为他对道学的继承与发展。正是对道学基本问题的重新解读,才为时代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其实,在对宋明道学基本问题进行新的阐发过程中,就已经贯彻了船山思想的主旨,即对功夫践履之“实”的关注。在哲学层面上他对张载“气学”进行了新的考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他自己的“实”的观念。理论上对“实”的重视,反映到现实中,必然要反对、拒绝那种空灵、虚幻、不实的风气。能够起到对这种风气进行矫正的作用,最有效的媒介便是“礼”。“礼”所具备的践履实在性,在现实层面上可以直接革除明末尚虚夸所带来的风气弊病;在理论上又可以上承儒学的基本精神,对宋明道学的理论缺陷与不足进行补正。对于“礼”的重视,使得“礼”在船山的思想体系中具有一种枢纽性的作用,从而将宋明道学所重视的“存(天)理”转化为他自己的“遵礼”系统。换句话来讲,他因为要提倡“礼”的践履性与实在性,这就直接决定了“遵礼”体系的产生。对这一包含多个层面、多个环节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复杂的转化过程的呈现,便形成了他的“遵礼之道”。受道学思维模式的影响,船山对“遵礼”系统的考察是从哲学层面开始的,即他所继承张载思想中的“气”,用道学家的术语来说,就是“(气之)天理”。然而,与道学家不同的是,船山并没有一味地强调“以理胜气”,而是将“理”的作用落实到了“气”的优越性上。也就是说,他不再像道学家那样过分、片面地强调“理”对于“气”所具有的合法性,而是将这种合法性转化落实到“理”对于“气”的有效性的考察上。而“理”的有效性问题就是现实中“礼”的践履性问题。这就直接决定了在整个“遵礼”的系统中,哲学形上层面的考察不再具有独立性的地位,必须被放到“礼”的伦理背景中来加以考察才能得到把握与理解。“气”的实在性根基就是为了奠定“遵礼”的践履过程能够得到有效运转的基础。在这一前提下,船山进一步展开了对“遵礼”体系的考察,分别从理由理据、贯彻原则、德目条件、实践措施、价值指向五个方面进行了阐发。船山所处明清之际的特殊社会背景,对其思想有着极为深刻的刺激作用。这就直接导致了他要对现实社会问题进行一种理论上的反思,从而提出了“遵礼”辨人禽、防夷夏的主张,以此实现挺立人道的目的。“遵礼”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功能与效果必然要体现在多个层面。如何使得遵礼可以在容纳多层面的同时还能保持其整体的统一性,这就需要有一贯的原则贯彻其始终,以作为遵礼运作进程中的指导方针。为了确保礼在现实践履过程中的有效性,船山对遵礼原则进行了讨论。对于“礼”的践履而言,其可能性与必要性还在于遵礼主体有一定的内在德性基础。只有具备一定道德自觉感与道德意识的人,才可能主动地践履“礼”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使“礼”成为生命状态得以表达的一种形式。对遵礼策略的考察,其实也就是对遵礼实践路径的解决,为遵礼的现实践履提供措施上的保障。遵礼体系最终所要归向的价值与意义,构成了对遵礼旨归的讨论。可以看出,“遵礼”系统内部的五个环节之间实现了有机的协调,这将有利于促进“遵礼”在从个体心性修养到社会风气转变再到国家政治治理的整个践履进程中逐渐展开。充分地显示出“遵礼”系统所具有的伦理价值。对船山“遵礼之道”的考察,实现了学术界现有研究船山礼学思想的视角转换,在“遵礼”的视阈中将礼的理论价值转化为动态的实践价值。对船山遵礼之道的探究,超越于以往的抽象思辨活动,从理论考察上升为一种实践智慧,从理智德性转化为实践德性,使哲学的探讨能够转化为对现实世界的把握。传统对船山礼学思想的考察侧重于伦理的理论层面,遵礼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了伦理实践的品格,从静态的考察提升为动态的实践运用。此外,重视在研究方法方面的两个结合,即固有文献资料与文化诠释的结合,哲学形上的构思与道德形下的建构相结合,更加重视在道德建构视阈中的理解与解读。船山遵礼之道研究的展开,从理论层面上来讲,有助于开拓礼学思想研究的新转向,进一步发掘礼的独特价值,丰富并发展船山礼学的研究内涵,拓宽礼学研究的新视野。从现实层面上来讲,可以避免现代社会只强调法制的预防与约束而忽略道德的引导与提升的缺陷与不足,为现代公民人格的塑造与形成提供一种传统的借鉴标准。同时还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方针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以挽救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与道德失范。

刘勇[6](2016)在《王夫之蒙学教育观与小学语文教学》文中研究表明王夫之作为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生耕耘不辍,着作颇丰。在江山易主,社会变革的时代,王夫之“坐集千古之智”,在哲学、教育等方面都有别开生面的思想理论建树。其教育思想中的蒙学教育观在继承总结传统蒙学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植于博大精深的哲学、教育思想,并提出一些反映时代潮流的新思想。同时,在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有诸多值得反思改进的地方。王夫之的蒙学教育观亦能对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传统价值滋养和借鉴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王夫之蒙学教育观产生的历史条件及思想基础。其蒙学教育观产生的历史条件,主要从当时新旧交替的经济发展、风云激荡的社会时局以及处于转折蜕变中的思想文化等三个方面进行概述,同时介绍了其蒙学教育观产生的思想基础,主要包括蕴含丰富哲学教育思想的人性观、知行观和德育观等三个方面。其次,重点论述了王夫之蒙学教育观的内容。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在深度研读挖掘王夫之蒙学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着重从注重童蒙早期教育、重视发展童蒙自然天性、强调教师自身素质、全面有序的童蒙教学内容及系统完备的童蒙教学原则等五个方面来全面解读王夫之蒙学教育观。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王夫之蒙学教育观对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第二,合理有序安排教学内容;第三,调动儿童学习主体能动性;第四,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以此通过对王夫之蒙学教育观的探析来反思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并对此提出有益启示。同时,通过访问小学一线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案列,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使内容更具实际参考价值和意义。

张天明[7](2016)在《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教学思想是中国教学论的文化根基。对这一文化根基的研究,是基于文化传承进行的与时俱进的诠释和探索,是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基础研究。而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是指从学术史角度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进行的梳理与审视,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教学改革立足“本土根基”的实践需要,是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应然选择,是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百年中的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只是进行了较为零星地探讨。为此,有必要从学术史视角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百年研究的变化沉浮展开系统梳理,总结其中的利弊得失,以便为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未来研究和现代转换提供基础与参考。百年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经历了三大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12-1949年的“沉寂与兴起”时期。该时期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在“全盘西化”、“文化本位”、残酷战争等因素影响下先后经历了沉寂、兴起、微弱延续三个阶段。该时期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于三个维度:一是专题研究初步兴起。传统教学目的研究阐释了“闻道”和“育人”,但较为零散;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研究整体相对繁荣,学法研究初步显现;有关传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机、考试等其他思想研究有所涉及,但论述不多。二是比较类研究处于“表层对比”层次。虽出现了许多比较类的研究,但主要是追求民族教学自信下思想本身的对比。三是研究视角上史观多样。研究开始运用了实证史观、进化史观、实用史观、唯物史观等史学观点,不过,史观之外的其他视角非常缺乏。虽然该时期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如下问题不得不让人思考: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基本藏匿于教育思想研究之中;研究主要在教育史领域中展开,而极少进入教学论的学科视域;研究多为解读性研究,缺乏真正的实践教学运用;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与外国教学理论研究呈现出难以融合样态。第二个时期为1949-1976年的“缓行与异变”时期。该时期的研究在“全盘苏化”、“中国化”、“革命化”等因素影响下先后经历了冷落、缓行、异变三个阶段。整个研究时期,相关论着不多,进展缓慢。该时期出现了学而不厌、启发教学、师生关系、闻道与行道、教学活动史等方面的研究专文,首部传统学习思想研究专着问世,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初步独立。但是,该时期传统教学思想批判性“研究”铺天盖地,比较类研究集中于儒家教学思想与法家教学思想之间的对比。经过对这段时期的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该时期的研究在发展态势上处于踟蹰状态,研究总体“下沉”,但以潜隐的方式继续前行;研究性质逐步走向了异变,在文革时期达到高峰;研究主体的整体学术心态呈现出鲜明的“纠结”特征。第三个时期为1977-2014年的“恢复与发展”时期。该时期研究在“拨乱反正”、“国学热”、“本土化”等因素影响下逐步从恢复走向发展,进而达到相对兴盛。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研究总体上走向独立化与体系化,出版了多部传统教学思想的相关学术着作;二是专题研究“百花齐放”。传统教学目的研究兼有整体与细微,开始延伸到“自然”层面;传统教学过程研究出现多种阶段论,其本质观也渐受重视;传统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细化,出现总体概述和纵向梳理,阴阳学教学内容受到重视;传统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研究全面繁荣,古代读书法备受关注;教学艺术日渐受到重视,出现了禅宗教学艺术的专门研究;教学主体研究上,教师研究集中于社会地位和德能素质,师生关系研究主题和视角有所拓展。此外,其他方面的专题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三是比较类研究涉及更多主题与人物,开始深入到文化内层。该时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看上去非常繁荣,但这种“繁荣”却令人担忧:其研究论着数量的飙升只是相对于以往研究绝对性的数字增长,这些论着在研究内容上内含大量重复,其所谓内容之丰富并非完全真实,而是具有一定的虚假性,且其研究话语的表达西方化,缺少中国自身话语的运用。纵观百年,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呈现出“高-低-高”的起伏态势,研究从“教育藏匿”走向“教学独立”,研究从重于“教学”走向偏重学习,研究从重于事实叙述转向重视问题评论,研究从思想本身走向文化内层。百年里,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重复性研究较多,许多主题未能拓展细化;研究地位边缘化,传统教学思想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研究材料挖掘不够,原始材料与外延材料忽缺;研究视角与方法依然狭窄,难以对传统教学思想做到客观审视;研究话语他者化和政治化,非科学性显着。鉴于此,我国传统教学思想未来研究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注重已有成果的学术梳理,挖掘原始典籍之教学本意,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话语,加强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多维运用,强调中外教学思想的融合创生。

李卯[8](2014)在《性—道—教:《中庸》的生命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生命与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面对当下生命及其教育所遭遇的诸多问题,生命教育引起了理论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但人们大多是移植、借鉴甚至照搬西方生命及其教育理论,试图以此来解决我国的生命教育问题。西方生命及其教育理论由于其文化教育的差异性不一定适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文化教育土壤,难免存在南橘北积、水土不服的现象。另外,在一些标榜生命教育的实践中,往往缺乏科学的、本土的生命教育理论指导,大都停留于经验的、实践的具体操作层面,难以抵达生命及其教育的深层。因此,迫切需要一套适合本土文化土壤的生命教育理论来指导我国当下的生命教育实践。中国是否拥有自己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通过深入发掘,我们发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儒家经典之一《中庸》的生命及其教育思想就丰富而深刻,它从生命教育的原点和归宿,生命教育的真谛和规律,生命教育的实践模式及其生命教育目的、生命教育内容、生命教育过程、生命教育实践等方面阐发了独具特色的生命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宝贵的借鉴与指导价值。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生命及其教育的关系作了阐发。关于生命的本质,本文从生物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角度作了详尽阐述。关于生命与教育的关系,本文一方面认为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与归宿,从起点上讲,教育源于人之生命的需要;从过程上讲,教育要尊重生命的自然本性;从归宿上讲,教育要以生命成长发展为目的。另一方面,教育是生命的重要实现方式,这主要体现在教育对生命后天发展方向的引领;教育能为生命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教育能够激发生命发展的潜能等方面。接着,本文从本质观、目的观、内容观、过程观、方法策略等方面对《中庸》的生命教育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中庸》关于生命教育本质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个系统连贯的方面以及“诚明”与“明诚”两个目的一致、相辅相成、内外统一的模式和路径上。“天命之谓性”从本原上回答了《中庸》生命教育的原点在于生命,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率性之谓道"体现了生命教育的规律,生命教育要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激活生命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展现生命本有的自有天性;“修道之谓教”则阐明了“自诚明”(内发型)、“自明诚”(外铄型)、“诚明合一”(内外结合型)三种相互作用的生命教育实践模式。在生命教育目的上,《中庸》用“成己”与“成物”表达了这样几层意思:教育的个体目的在于发展、完善和提升个体生命,这是“成己”;教育的社会目的在于成就群体生命(化育万物),这是“成物”;教育的目的还在于促进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和谐共生,在成就自我生命的同时成就他者生命,这是“成己”与“成物”的结合。《中庸》的生命教育目的既不是个人本位论,也不是社会本位论,而是主张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本文对《中庸》的生命教育内容思想进行了阐述。《中庸》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是“道”。在《中庸》看来,道是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是自然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统一,与人之生命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文中进而从“德性”和“知识”的角度,对《中庸》“三达德”、“五达道”、“九经”等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中庸》“德知统一”的知识内容观。论文具体分析论述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中庸》生命教育过程。文章认为,《中庸》论述了生命教育过程的本质、结构、特点等问题,就过程的本质而言,《中庸》生命教育过程的本质具有多元性、多重性、整合性等特征。即是由认知、情意、实践、群己等本质构成的过程整体;结构上,五个环节一贯生成、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过程的生命认知规律;《中庸》生命教育过程观具有内外交织、尊道互动、情知共振、知行共孕、个群统一等特点。文中最后从“尽性”、“内省”、“好学”、“力行”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庸》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尽性”即要充分发掘、发展、发挥生命,是一种开发生命的策略,包括“因其材而笃”、“循序渐进”等具体策略;“内省”与“慎独”策略即感悟生命的策略,主张重视生命的自我体验性,发掘生命的自觉性;“好学”是一种激发生命的策略,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力行”则是一种实践生命的策略。《中庸》字里行间凸现着强烈的生命主体意识,呈现的是一套完整的本土生命教育理论体系。本文经过深入发掘和系统研究,力图揭开《中庸》生命及其生命教育思想的神秘面纱,发现《中庸》生命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经过现代创造性转化,完全可以为建构本土生命教育理论、指导当代生命教育实践服务。

纳秀艳[9](2014)在《王夫之《诗经》学研究》文中指出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思想家。他治《诗经》,博采众长,却不墨守陈规,勇于打破传统经学研究的模式,独立思考,见解深刻。他的《诗经》学在研究方法、诗学观、美学观等方面均有建树。尤其是他于《诗经》研究中所阐发的思想,在《诗经》学史、乃至思想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他对清代《诗经》学的振兴以及新学风的开创,具有筚路蓝缕之功。目前,学界对于王夫之《诗经》学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尚有不足。本文力图对王夫之《诗经》学展开较全面的探讨,尝试对王夫之《诗经》学所蕴含的诗学观、美学观、方法论以及思想内涵,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发掘其《诗经》学在学术思想方面的重要价值,以期对王夫之《诗经》学研究领域的拓展,以尽绵薄之力。本文除绪论外,由六章构成,主要内容简括如下:第一章介绍王夫之《诗经》学产生的文化背景。其一,丰富的《诗经》学成果。《诗经》学自先秦诞生以来,绵延数千年,成就卓越。王夫之汲取《诗经》学的养分,融入时代精神和个性特质,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鲜明的《诗经》学特色。其二,易代之际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思潮。明代自中期以来,政治腐败,社会风气衰退,士风不振,加之心学末流的影响,学术界出现虚浮现象,王夫之以经典研究为阵地,以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纠正不良之风。满清贵族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实施了一系列压制汉民族的政策,激起了强烈的反抗情绪,清初严酷的文化氛围,是王夫之《诗经》学极富批判性和思想性的原因之一。第二章探讨王夫之《诗经》学的宗旨。王夫之于《诗经》研究,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为宗旨,立足经典,探究《诗经》的文学特色,阐发深刻的思想,于《诗经》研究多有开创性意义。本章从精神实质、文化渊源及其《诗经》学的创新等方面,论述其《诗经》学的宗旨。第三章总结归纳王夫之研究《诗经》的基本方法。王夫之以不主常故为学术旨趣,在别开生面的学术研究中,能够融通文史,探索了一些有益的治学方法,主要有专题研究式、科学归纳、以诗解《诗》等。这些方法的运用,使他的《诗经》学独具特色,且成就卓越。对王夫之《诗经》学基本方法的探究,不仅有益于《诗经》研究,也有益于其他学科的研究。第四章阐述王夫之《诗经》学的诗学观。主要对“诗际幽明”与“诗以道情”两大诗学观展开论述。“诗际幽明”是王夫之基于《诗经》祭祀诗歌的研究,提炼出的诗学观,即“诗者,幽明之际也”,在这一诗学观的指导下,他对《诗经》的祭歌进行深入研究,揭橥《诗经》迥异的诗歌特色,展示《诗经》独特的魅力。“诗以道情”是王夫之诠释《诗经》抒情性的诗论,他结合文本,从多层面论述情感在诗歌中的地位和对诗人达情的要求。第五章论述王夫之《诗经》学的美学思想。主要对“诗乐合一”和“兴观群怨”两大美学观展开论述。王夫之在研究中,提出了以律度为本的美学观,并对“诗乐合一”予以全新的阐释,展示《诗经》独具风貌的音乐美。“兴观群怨”是一个古老的美学命题,王夫之基于横向与纵向的再讨论,认为“兴观群怨”是表现人类情感的基本方式,也是四种情感类型,这是对传统阐释的新突破。第六章探讨王夫之《诗经》学所表现出的生命情怀。立足于《诗广传》,剖析蕴涵于其中的忧怀家国的情感指向、重视人格的精神取向、重建秩序的美政理想等,充分论述王夫之在《诗经》研究中,寄予的情感诉求。这王夫之《诗经》学最富魅力之处,也是与众不同之处。

张瑞元[10](2014)在《《正蒙》清代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载所着《正蒙》是其一生的学术总结,也是理学最重要的经典着作之一。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为《正蒙》作注者,《正蒙》清代注本有十六种。从出现时间看,这些注本中的绝大多数,出现在尊崇程朱理学的康熙朝,以康熙对理学的提倡为背景。从注者地域看,这些注者大都来自文化繁荣的江南、直隶地区,或者濂洛关闽等有理学传统的地方。李光地、张伯行、华希闵、王植等人的注本,是《正蒙》清代注的重要代表。张载的宇宙论、人性论、工夫论等方面,是清代注者关注的焦点。清代理学有清初康熙朝的繁盛期和清末同光中兴期,《正蒙》清代注正好出现在这两个时期。康熙皇帝尊崇朱子学,极力提高朱子的地位,为理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正蒙》清代注者李光地、张伯行等,都是理学群体的成员。《正蒙》清代注,是在清代理学的氛围下出现的,这些注者都属于理学群体,《正蒙》清代注正是清代理学发展的组成部分。十六种《正蒙》清代注,散佚五种,现存十一种。散佚五种注为:胡宗绪《正蒙解》、汤俨《正蒙注解》、刘绳武《正蒙管见》、朱久括《正蒙句解》、吴士品《正蒙集注》;现存的十一种注为:王夫之《张子正蒙注》、李光地《注解正蒙》、张伯行《正蒙》注、华希闵《正蒙辑释》、王植《正蒙初义》、冉觐祖《正蒙补训》、张棠、周芳《正蒙注》、李文炤《正蒙集解》、杨方达《正蒙集说》、李元春《正蒙释要》、方潜《正蒙分目解按》。总体上看,这些注本大都以程朱理学为宗,注者既有官员,也有普通士子。总之,《正蒙》清代注是注者们以理学为学术认同,朝野互动,共同推动的结果。李光地的《注解正蒙》,表现出了“以程朱解释张载”的倾向。作为清初朱子学的领袖人物,李光地在注解张载《正蒙》的时候,不少地方以程朱之说为最终准则,来评判张载的学说的价值。李光地认为张载“以和言道”,准确地道出了张载“太和”范畴的实质。他受朱熹影u响把张载的“太虚”理解成气,又用朱熹的太极理气说,诠释张载的宇宙论哲学。李光地还把“性”看作宇宙论哲学的最高范畴,并用此解释了张载的性论。在人性论方面,李光地主张性出于天,彰显了张载人性论中的诚、仁智、人心道心、安死顺命等观点。在修养工夫论上,他着重阐发了张载重视立志、遵守礼法、重视学习的一面,对张载的《东铭》推崇备至。李光地还阐发了张载重视德治、不“恃法制禁令”的社会政治论。张伯行在福建刊刻《张横渠集》时,对《正蒙》作过编辑和注释,这些注和王植《正蒙初义》所引内容一致。所以,张伯行确实注释过《正蒙》。张伯行用朱子的理气关系,解读了张载的宇宙论哲学。在人性论方面,张伯行既受程朱“性即理”的影响,也认同张载对“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分,他吸收“性即理”说注释了张载的人性论。张伯行赞赏张载对“自明诚”和“自诚明”两种修养工夫的区分,也认同张载所选择的“自明诚”的渐进性修养路线。以此之故,他十分认可张载“以礼为教”的作法,认为这与二程的“主敬”工夫互为表里,既能培养人的道德敬畏感,也能够移风易俗。张伯行的《正蒙》注解,重视与周敦颐、二程、朱子观点的融通,是以程朱解释张载的力作。华希闵出生在明末理学家高攀龙的家乡无锡,受到高攀龙学说的巨大影响。《正蒙辑释》是为了使高攀龙的《正蒙集注》流传更广泛而刊刻的。华希闵与同时代的理学家张伯行也有密切交往。华希闵的学术宗旨,尊朱子而不斥阳明。他认为《正蒙》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相为表里。他区分了气与太虚本体之别,准确地理解了张载的宇宙论哲学。他诠释张载的人性论时,主张通过变化气质,恢复人的天地之性。在修养工夫论上,他认同张载所做的学者、大人、圣人三个层次的区分,并且特别重视笃实践履的工夫。受高攀龙影响,他的工夫论重视“复性”。华希闵的注释,也体现出一定的尊朱特色。王植曾受学于李光地的弟子杨名时,可算是李光地的再传弟子。他曾写信给张伯行,认为其《濂洛关闽书》选录张载《正蒙》篇幅太少。王植的这些交游都表明,为《正蒙》作注释者,是一个声气互通的理学群体。王植的《正蒙初义》共汇集了明清九种《正蒙》注本,是《正蒙》注在古代汇集注本的着作。《正蒙初义》最大的特色是把张载《正蒙》的核心范畴“太虚”分成三层,并以此贯穿《正蒙》首尾两篇。这对现代学者研究张载以“太虚”为核心范畴的宇宙论哲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人性论和修养论方面,王植主张穷理尽性与存理遏欲。王植在《正蒙初义》中说“吾党解书必以考亭为不易”,这是其《正蒙》注尊朱特色的最好概括。清代是《正蒙》注的总结期,具体表现在注本数量多、集注体例多两个方面。以朱子学为标准诠释和评价张载哲学,是《正蒙》清代注最显着的特点。现存的《正蒙》清代注,能够为现代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参照系。

二、论王夫之的教育哲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王夫之的教育哲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王夫之气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关于中国传统气论的研究
        (二)关于王夫之气论的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写作难点
第一章 王夫之气论的理论渊源
    1.1 中国文化中的气论传统——宏观背景
        1.1.1 气为万物之本
        1.1.2 气分阴阳
        1.1.3 气含道德、生命
    1.2 王夫之气论与易学哲学——直接理论渊源之一
        1.2.1 王夫之的易学观
        1.2.2 王夫之易学理论的主要特点
        1.2.3 王夫之气论与其易学哲学的关系
    1.3 王夫之气论与张载哲学——直接理论渊源之二
        1.3.1 天与性一也
        1.3.2 性者,神凝于人
        1.3.3 存神以尽性,复健顺之本体
        1.3.4 贞生死以尽人道
        1.3.5 王夫之对张载哲学的继承与发扬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气与本体论(一)
    2.1 太虚
        2.1.1 “太虚”概念的发展
        2.1.2 王夫之从体用论上对佛老的批判
        2.1.3 以“显隐”代“有无”
    2.2 太和、太极
        2.2.1 太和
        2.2.2 絪缊本体
        2.2.3 太极
        2.2.4 太极与显隐
        2.2.5 太极本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与本体论(二)
    3.1 气与天
        3.1.1 对理之天的批评
        3.1.2 天者,资始万物之理气也
        3.1.3 天无体,用即其体
        3.1.4 由用见体
    3.2 道器与理气
        3.2.1 显隐皆有
        3.2.2 道与器
        3.2.3 理与气
        3.2.4 道理有别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与宇宙论
    4.1 气与神化
        4.1.1 理、气、神
        4.1.2 神与道
        4.1.3 气与诚
    4.2 气之屈伸
        4.2.1 气之屈伸而成万物生死
        4.2.2 阴阳有别
        4.2.3 阳为主导
    4.3 气化与心知
        4.3.1 气化与神知
        4.3.2 气化与成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与人性论
    5.1 性乃气所固有
        5.1.1 性气合一
        5.1.2 一本万殊
        5.1.3 性以质殊
    5.2 性者,天人授受之总名
        5.2.1 理凝成性
        5.2.2 理欲皆性
        5.2.3 性日生日成
    5.3 气与善恶
        5.3.1 宋儒论气与善恶
        5.3.2 王夫之善恶论
        5.3.3 继善成性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产生
    第一节 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个人背景
        一、尚儒守节的家庭背景
        二、颠沛流离的乱世遭遇
    第二节 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时局动荡不安与民族矛盾突出
        二、封建经济衰败与商品经济萌芽
        三、程朱理学僵化与阳明心学渐衰
    第三节 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对孔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二、对程朱理学的批判与改造
        三、对实学思潮的接纳与融合
第二章 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义利并重”的义利观
        一、对传统义利观的继承与超越
        二、坚持义利并重
    第二节 “均天下”的分配观
        一、主张均天下,关注民生
        二、反对行政权力过多干预生计
    第三节 “天下交相灌输”的自由贸易观
        一、反对政府对大贾的剥削与压迫
        二、坚持自由贸易原则
    第四节 “俭奢有度”“絜矩之道”的消费观
        一、倡导“俭奢有度”的消费观
        二、提出“絜矩之道”的消费规则
第三章 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特征和评价
    第一节 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具有民生关怀
        二、具有思想启蒙
        三、提倡经世致用
    第二节 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评价
        一、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积极影响
        二、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第三节 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有利于正确认识人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
        二、有利于解决民生,实现社会公平
        三、有利于深化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四、有利于树立理性合理的消费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王夫之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一、关于王夫之德育思想产生的研究
        二、关于王夫之德育思想内容的研究
        三、关于王夫之德育思想的评价及当代启示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王夫之德育思想的产生
    第一节 王夫之德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二、思想文化的发展变迁
        三、由明至清的朝代更替
    第二节 王夫之德育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孔子思想理论的影响
        二、孟子思想理论的影响
第二章 王夫之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王夫之德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王夫之的人性论
        二、王夫之的理欲观
        三、王夫之的义利观
        四、王夫之的知行观
    第二节 王夫之的德育目标
        一、立志是前提
        二、正志是核心
        三、持志是关键
    第三节 王夫之的德育原则
        一、教育者“因人而进”的原则
        二、受教育者“进在自悟”的原则
    第四节 王夫之的德育方法
        一、“渐进有序”的方法
        二、“教必躬行”的方法
第三章 王夫之德育思想的评价及当代启示
    第一节 王夫之德育思想的评价
        一、王夫之德育思想的积极方面
        二、王夫之德育思想的局限之处
    第二节 王夫之德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培养具有远大志向的人
        二、全面提高教师德育水平
        三、充分尊重德育对象地位
        四、注重加强德育实践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瞿菊农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三、思路、资料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瞿菊农教育哲学思想之生成与内涵
    第一节 教育哲学思想之生成
        一、家乡的启蒙教育
        二、北京求学从教
        三、赴美采蜜归国酿
        四、平教会工作时期
        五、任职联合国与北师大从教
    第二节 教育哲学思想之内涵
        一、瞿菊农发表的教育哲学论文
        二、中国传统教育观
        三、东西方教育哲学观
        四、对平民教育的认识
        五、对乡村教育重要性的认知
第二章 瞿菊农乡村教育思想内容与实践
    第一节 从文字教育到乡村建设
        一、乡村学校的识字教育
        二、导生传习制
        三、传习处设置办法
    第二节 “活”的乡村教育
        一、平民化教育
        二、生产化教育
        三、生活化教育
    第三节 “力”的教育与培养
        一、自信力
        二、团结力
        三、建设力
    第四节 开展民众组训
        一、切实训练干部
        二、培养基层领袖
        三、强化基层政治
    第五节 乡村师范教育思想
        一、社会本位的教育观
        二、乡村教师的任务与训练
        三、“请科学下乡”
        四、倡导服务意识
第三章 瞿菊农乡村教育思想的特点及价值
    一、学术与实践结合
    二、中西文化的糅合
    三、爱国为主,建教合作
    四、教育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本文的学术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 针对性研究综述
        (二) 相关性研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内容
    四 思路方法
    五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气化流行:原船山遵礼之形上学基础
    第一节 以气为体:气之化生万物
        一 “太虚者,气也”
        二 “气化者,气之化也”
        三 “人者,取精于天”
        四 小结
    第二节 言道者必以人为归
        一 “阴阳之外无道”
        二 “道不虚行,存乎其人”
        三 “人极立,(则)赞天地而参之”
        四 小结
    第三节 人礼同气:体天地之化而有人之礼
        一 “人之所得具众理”
        二 “人之所凝以为性”
        三 “(人)心尽之而体全”
        四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遵礼之理:审船山遵礼之现实依据
    第一节 礼辨禽狄:辨人禽、严夷夏
        一 礼辨人禽
        二 礼别夷夏
        三 小结
    第二节 人欲失礼:去人欲崇天理
        一 天(理)人(欲)合于“一本”之“理”
        二 “礼即理之节文”——“礼”“理”相通
        三 以礼主欲
        四 小结
    第三节 弘人之道:贞天道尽人道
        一 道因人显而以载道(天理人礼因人以显)
        二 礼本天地以贞天道
        三 先立其大以尽人道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遵礼原则:究船山遵礼推行之原则
    第一节 中和(道)原则:遵礼之道展开的价值规约
        一 遵礼之用须以中和为贵
        二 遵礼以求人心之和而允
        三 小结
    第二节 经权原则:遵礼之道展开的灵活变宜
        一 “经”、“权”之提出
        二 船山之经权观——遵礼须贯彻经权原则
        三 小结
    第三节 于俭原则:遵礼之道展开的内在持守
        一 遵礼需以守俭为尚
        二 于俭当守情理之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遵礼德性(守德遵礼):掘遵礼主体的德性要求
    第一节 仁者爱人:遵德守礼的道德内蕴
        一 全心德之仁以遵礼
        二 本仁乃可行诸于礼
        三 达仁义之德方行礼
        四 小结
    第二节 崇尚道义:遵德守礼的道德正义
        一 “义”乃心之制、事之宜
        二 守“义”德以遵礼:义立方行礼
        三 小结
    第三节 恭敬辞让(虔敬恭让):遵德守礼的道德情操
        一 恭敬乃礼用之所以然
        二 致恭敬则能率礼而行
        三 遵礼需敦敬
        四 小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遵礼策略:究船山遵礼之实践路径
    第一节 神道设教:因幽明之道而信仰
        一 “神道设教”的传统
        二 “神道设教”的展开
        三 “神道设教”的归趣
        四 小结
    第二节 垂范劝喻:官方垂训与坊间劝善——以对《坊记》的考察为线索
        一 官方垂训
        二 坊间劝善
        三 小结
    第三节 教育熏习:学校教育与师长教化
        一 学战并行
        二 育德谦敬
        三 化民易俗
        四 小结
    第四节 礼乐并进:礼以规约与乐以浸润
        一 礼、乐何以并进
        二 礼、乐相参相辅
        三 礼、乐成德化俗
        四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遵礼旨归:明船山遵礼之价值取向
    第一节 遵礼以存心养性
        一 遂心而存德
        二 养性而畅情
        三 小结
    第二节 遵礼以挺立人道
        一 主修身
        二 达人和
        三 致政兴
        四 小结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术论文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王夫之蒙学教育观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王夫之蒙学教育观产生的历史条件及思想基础
    (一) 王夫之蒙学教育观产生的历史条件
        1. 新旧交替的经济发展
        2. 风云激荡的社会时局
        3. 转折蜕变的思想文化
    (二) 王夫之蒙学教育观产生的思想基础
        1. “日生日成,继善成性”的人性观
        2. “知行有别,相资互用”的知行观
        3. “理欲合一,身任天下”的德育观
第二章 王夫之蒙学教育观的内容
    (一) “蒙以养正”:注重童蒙早期教育
        1. 深知其心,授之以教
        2. 蒙知之始,正之其始
        3. 立志为学,正行修身
    (二) “顺乎其性”:发展童蒙自然本性
        1. 培养兴趣,使心乐为
        2. 自觉乐学,主动自强
        3. 自修自悟,善学自得
    (三) “自明躬行”:重视教师自身素质
        1. 热爱教育,恒其教事
        2. 明人自明,博学详说
        3. 以道相交,躬身践行
    (四) “立教有序”:完善童蒙教学内容
        1. 全面有序,教事习文
        2. 童蒙渐长,授以六艺
        3. 读书作文,兼之德业
    (五) 系统完备:丰富童蒙教学原则
        1.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 循序渐进,有序不息
        3. 学思结合,致知之途
        4. 教之必豫,适时施教
第三章 王夫之蒙学教育观对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 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1. 尊重儿童发展个性
        2. 重视儿童道德教育
        3. 注重儿童习惯养成
    (二) 合理有序安排教学内容
        1. 儿童视角,儿童化教学
        2. 循序渐进,全面施教
        3. 注重基础,德业并举
    (三) 调动儿童学习主体能动性
        1. 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儿童兴趣
        2. 尊重儿童差异,创新教学形式
        3. 倡导知行结合,开展实践教学
        4. 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环境
    (四) 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
        1. 转变观念,从儿童发展着眼
        2. 教学相长,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3. 行为世范,以言行影响学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一) 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学术研究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 我国教学改革立足“本土根基”的实践需要
        (三) 中国特色教学理论构建与形成的应然选择
        (四) 中华民族教学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的基本现状
        (一)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的发展概况
        (二)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的内容梳理
        (三)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沉寂与兴起:1912-1949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沉寂--兴起--微弱延续
        (一) 清朝晚期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开端
        (二) 1912-1927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沉寂
        (三) 1928-1942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兴起
        (四) 1943-1949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微弱延续
    二、研究的主要进展:专题研究初兴·表层对比·史观多样
        (一) 传统教学目的研究:零散性地阐释“闻道”和“育人”
        (二) 传统教学原则方法研究:整体相对繁荣与学法研究初步显现
        (三) “边缘化”教学专题研究:简要探讨中潜含着较大发展空间
        (四) 比较类研究:追求民族教学自信下的“表层对比”
        (五) 研究视角:史观解读的多样与其他视角的缺乏
    三、研究初步兴起之反思
        (一)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基本藏匿于教育思想研究之中
        (二)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主要在教育史领域中展开
        (三) 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大多为解读性研究
        (四) 传统教学思想与外国教学理论研究难以融合
第三章 缓行与异变:1949-1976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 1949-1955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冷落
        (二) 1956-1965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缓行
        (三) 1966-1976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异变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专题研究细化·首着问世·儒法比较
        (一) “元素性”研究状况:从“整体观照”走向“专题细化”
        (二) 研究初步独立的标志:首部传统学习思想研究专着问世
        (三) 研究异变集中表现:传统教学思想批判性“研究”铺天盖地
        (四) 比较类研究之转向:儒与法教学思想比较“研究”最受关注
    三、研究缓行异变之省思
        (一) 研究发展之基本态势:踟蹰
        (二) 研究性质之变化状况:异变
        (三) 研究主体之学术心态:纠结
第四章 恢复与发展:1977-2014年的传统教学思想研究
    一、研究的发展脉络:恢复--发展--兴盛
        (一) 1977-1983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恢复
        (二) 1984-1996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发展
        (三) 1997-2014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兴盛
    二、研究的主要进展:独立化·百花齐放·文化内层
        (一) 研究走向独立化与体系化,多部研究着作诞生
        (二) 教学目的研究兼顾整体与细微,延伸到“自然”层面
        (三) 教学过程研究出现多种阶段论,教学本质观引起注意
        (四) 教学内容研究深入细化,出现纵向梳理和阴阳学研究
        (五) 教学原则与方法研究全面繁荣,读书法备受关注
        (六) 教学艺术日渐受到重视,出现禅宗教学艺术专门研究
        (七) 教学主体关系研究视角拓展,教师地位和德能颇受重视
        (八) 比较类研究涉及更多主题与人物,开始深入文化内层
    三、研究兴盛繁荣之忧思
        (一) 总体繁荣景象之简要描绘
        (二) 数量飙升之思:绝对与相对
        (三) 内容丰富之思:真实与虚假
        (四) 研究话语之思:西方与中国
第五章 特点与趋势: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之总体论析
    一、纵向观照: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嬗变的主要特点
        (一) 研究呈现出“高-低-高”的起伏态势
        (二) 研究从“教育藏匿”走向“教学独立”
        (三) 研究从重于事实叙述转向重视问题评论
        (四) 研究从重于“教学”走向偏重学习
        (五) 研究从“思想本身”走向“文化内层”
    二、横向反思:百年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重复性研究普遍,许多主题未能深入细化
        (二) 研究地位边缘化,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
        (三) 研究材料挖掘不够,原始和外延材料忽缺
        (四) 研究视角与方法依然狭窄,难以客观审视
        (五) 研究话语他者化与政治化,非科学性显着
    三、未来展望: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发展的应然趋势
        (一) 清思待进------注重已有成果的学术梳理
        (二) 返璞归真------努力挖掘材料的教学本意
        (三) 话语重构------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话语
        (四) 立体透视------加强视角方法的多维运用
        (五) 融合创生------强调中外思想的有机结合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性—道—教:《中庸》的生命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生命及其生命教育思想越来越被关注
        二、弘扬、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考虑
        三、现实教育中诸多非生命教育现象的存在所引发的思考
        四、建构本土生命教育理论并指导生命教育实践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一) 中庸
        (二) 生命
        (三) 生命教育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 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
        (二) 有关《中庸》教育思想的研究综述
        (三) 关于《中庸》生命教育思想研究的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论文的基本框架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生命及其教育概论
    第一节 生命的多维解读
        一、生物学之生命
        二、社会学之生命
        三、哲学之生命
        四、心理学之生命
        五、教育学之生命
    第二节 生命与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原点与归宿
        二、教育:生命的重要实现方式
第三章 性—道—教:《中庸》的生命教育本质观
    第一节 “天命之谓性”——生命教育的基础
        一、“天”、“命”与“性”
        (一) 天
        (二) 命
        (三) 性
        二、“天命之谓性”阐发的生命思想
        (一) 生命的本源性
        (二) 生命的普遍性
        (三) 生命的目的性
        三、“天命之谓性”——《中庸》生命教育的立教本原与归宿
        (一) 生命教育的本原
        (二) 生命教育的归宿
    第二节 “率性之谓道”——生命教育的规律
        一、“道”
        (一) “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
        (二) “率性之谓道”之“道”的诠释
        二、“率性”:生命教育之“道”
        (一) 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
        (二) 激活生命内在的主观能动性
        (三) 展现生命本有的自由天性
    第三节 “修道之谓教”——生命教育的实现
        一、“修道之谓教”的基本内涵
        (一) “修”与“教”
        (二) 《中庸》之“教”的诠释
        二、“修道之谓教”:生命发展的重要活动
        (一) 自诚明,谓之性
        (二) 自明诚,谓之教
        (三)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第四章 成己与成物:《中庸》的生命教育目的观
    第一节 教育史上三种教育目的观以及《中庸》的观点
        一、个人本位论
        二、社会本位论
        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四、三种教育目的观在《中庸》中的反映
    第二节 成己:教育的个体目的
        一、尽人之性
        二、明诚
        三、成仁
        四、成智
    第三节 成物:教育的社会目的
        一、尽物之性
        二、合群己
    第四节 成己与成物: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和谐共生的教育目的
        一、致中和
        二、位育
第五章 尊德性与道问学:《中庸》的生命教育内容观
    第一节 作为生命教育内容的“道”
        一、天道
        二、人道
        三、天道与人道的合一
    第二节 德性与知识
        一、德性之知
        二、问学之知
    第三节 德性与知识的统一
第六章 学问思辨行:《中庸》的生命教育过程观
    第一节 生命教育过程的本质
        一、认知本质
        二、情意本质
        三、实践本质
        四、群己本质
        五、生命教育过程本质的整体观
    第二节 生命教育过程的结构
        一、博学之
        二、审问之
        三、慎思之
        四、明辨之
        五、笃行之
        六、一贯生成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生命教育过程的特点
        一、内外交织
        二、尊道互动
        三、情知共振
        四、知行共孕
        五、个群统一
第七章 尽性与内省:《中庸》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尽性——开发生命的策略
        一、尽性即充分发掘、发展、发挥生命
        二、尽性策略的具体表现
        (一) 因材施教的策略——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二) 循序渐进策略——符合生命的规律性
    第二节 内省——感悟生命的策略
        一、慎独策略——发掘生命的自觉性
        二、内省策略——重视生命的自我体验
    第三节 好学—激发生命的策略
        一、好学的内涵与价值
        二、好学策略:激发生命
    第四节 力行——实践生命的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9)王夫之《诗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选题意义及思路方法
第一章 王夫之《诗经》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历代《诗经》学的发展
        一、《诗经》学的学术积淀
        二、《诗经》学的时代要求
    第二节 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
        一、明末社会风气与思想动态
        二、清初政治环境与学术思潮
第二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宗旨
    第一节 “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精神实质
        一、“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内涵
        二、“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学术意义
    第二节 “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渊源
        一、文武名世的家学渊源
        二、充满险阻的人生磨难
        三、归去故园的生命诉求
    第三节 王夫之《诗经》学的创新
        一、抒情写志的“广传”
        二、独具一格的“稗疏”
        三、别有性灵的“诗绎”
第三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不主常故的学术旨趣
        一、超然世外的研究心态
        二、独立自主的学术品格
    第二节 融通文史的研究方法
        一、出入文史 贯通古今
        二、专题研究 以呈全貌
        三、旁征博引 科学归纳
        四、以诗解《诗》 探究诗意
第四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诗学观
    第一节 诗际幽明
        一、诗际幽明的哲学基础
        二、诗际幽明的诗学内涵
        三、诗象其心的诗学意义
    第二节 “诗以道情”
        一、“诗以道情”的提出
        二、“诗以道情”的基本内涵
        三、对传统诗学观的补充与修正
第五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美学思想
    第一节 对“诗乐合一”的新阐释
        一、“诗乐合一”被淡化的原因考察
        二、“诗乐合一”的经典意义
        三、声情合一的美学观
        四、视域融合中对“诗乐合一”的阐释
    第二节 对“兴观群怨”的再讨论
        一、历代对“兴观群怨”的阐释
        二、王夫之对“兴观群怨”的发展
第六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生命情怀
    第一节 忧怀家国的情感指向
        一、以孤心书家国之忧
        二、以经典释遗民之恨
    第二节 重视人格的精神取向
        一、对圣人之德的仰慕
        二、对君子人格的追求
    第三节 重建秩序的美政理想
        一、对君主制的批判
        二、以民为本的君道
        三、进退有度的臣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正蒙》清代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重要术语界定
第二章 《正蒙》清代注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崇文右道:清政府对理学的提倡
        一、休戚与共:张载之学的兴衰与宋元明程朱理学的兴衰的关系
        二、清代的学术分期及理学的两个兴盛期
    第二节 升朱子为十哲之次:康熙帝对朱子学的尊崇
        一、康熙对朱子学的推崇
        二、康熙对陆王心学的批判
        三、《张子全书》与程朱理学着作的大量刊刻
        四、《正蒙》注释与清代科举功令
    第三节 以理学家为核心的《正蒙》注者群体
第三章 《正蒙》清代注概览
    第一节 《正蒙》清代注亡佚五种
        一、胡宗绪《正蒙解》
        二、汤俨《正蒙注解》
        三、刘绳武《正蒙管见》
        四、朱久括《正蒙句解》
        五、吴士品《正蒙集注》
    第二节 《正蒙》清代注存世十一种
        一、冉觐祖及其《正蒙补训》
        二、张棠周芳合注《正蒙注》
        三、杨方达及其《正蒙集说》
        四、李元春及其《正蒙释要》
        五、方潜及其《正蒙分目解按》
        六、李文炤及其《正蒙集解》
        七、选择李光地等四家注作个案研究的说明
第四章 李光地《注解正蒙》研究
    第一节 李光地学思历程及其《注解正蒙》
    第二节 “虚者,其本体”的天道论
        一、“以和言道”
        二、“太虚”与“太极”
        三、“性者,理之总名”
    第三节 “性出于天”的心性论
        一、“诚者,天德也”
        二、“仁智一而圣人之事备
        三、“性出于天”
        四、“人心皆化为道心”
        五、“安死顺命”
    第四节 “养而完之,以复其初”的修养工夫论
        一、立志与守礼
        二、“学”以去蔽而复吾之良能
        三、“养而完之,以复其初”和“以德胜气”
        四、诚敬和乐以养其德性
        五、对《东铭》修养工夫的诠释:进学本于诚与持重改过
    第五节 不可“恃法制禁令”社会政治论
        一、不可“恃法制禁令”
        二、劝善沮不善
        三、潜见与出处之宜
第五章 张伯行《正蒙注》研究
    第一节 张伯行及其《正蒙注》
        一、张伯行学行述略
        二、张伯行“编释”过《正蒙》
        三、张伯行《正蒙注》及其《濂洛关闽书》中对《正蒙》的注释
    第二节 以理气观解读张载的宇宙论哲学
    第三节 “天命我以性,必待修道之教而后有复性之功”
    第四节 “在明诚分上,'穷'与'尽'字煞有工夫”
    第五节 以程朱解张载
第六章 华希闵《正蒙辑释》研究
    第一节 华希闵的学思历程及其着述
        一、华希闵的家学渊源与师承
        二、华希闵与高攀龙的渊源及其注解《正蒙》的动因
        三、华希闵与张伯行的交往
        四、华希闵的学术宗旨
        五、华希闵的着述
    第二节 “气有聚散,而太虚之体无聚散”
        一、《正蒙》“与(周敦颐)《太极图》相表里”
        二、“气是形而下,道是形而上”
    第三节 “变化气质,则不离乎气质而天地之性全矣”
    第四节 “除恶为复性之基,省察又其先务”
        一、工夫的“学者、大人、圣人”三层次
        二、学者工夫
        三、圣人“穷神知化、存神过化”工夫
        四、“复性”工夫
        五、工夫论的笃实特色
    第五节 尊朱倾向
第七章 王植《正蒙初义》研究
    第一节 王植其人其学
    第二节 太虚“宜以三层概之”
        一、气之本体——太虚第一层涵义
        二、气化之道——太虚第二层涵义
        三、物散为气——太虚第三层涵义
    第三节 穷理尽性与存理遏欲
        一、“离气以言性,与即气以为性,皆不知性也”
        二、“充道心而遏人心者,惟恃乎学而已矣”
    第四节 “吾党解书必以考亭为不易”——尊朱的注释取向
第八章 《正蒙》清代注的地位、特点与价值
    第一节 清代是《正蒙》注的总结期
    第二节 《正蒙》清代注的特点
    第三节 《正蒙》清代注的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论王夫之的教育哲学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夫之气论研究[D]. 林青. 河北大学, 2020(08)
  • [2]王夫之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 张梦.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王夫之德育思想研究[D]. 陈天锋. 深圳大学, 2019(09)
  • [4]瞿菊农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 付欢欢.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1)
  • [5]王船山遵礼之道研究[D]. 王志华. 湖南大学, 2017(07)
  • [6]王夫之蒙学教育观与小学语文教学[D]. 刘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7]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研究的百年沉浮(1912-2014)[D]. 张天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8]性—道—教:《中庸》的生命教育思想研究[D]. 李卯.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8)
  • [9]王夫之《诗经》学研究[D]. 纳秀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10]《正蒙》清代注研究[D]. 张瑞元.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论王夫之的教育理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