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一、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论文文献综述)

张妍[1](2021)在《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实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原则。物理是一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涉及的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同时,物理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物理更是以实验为基础。如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选择学生知道或接触过的生活中的现象、事物和器具,使他们感受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让物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如何将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深思的问题。鉴于此,笔者选择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实例为课题进行研究,期望能为同行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法、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在收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简介了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现状;初步界定了教具和生活化教具的概念;叙述了生活化教具制作和运用必须遵循的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等原则;简述了指导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自编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基础上,对淮阴中学新城校区的部分初中学生及物理教师实施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基本了解了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具的现状,并总结归纳了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一线教学的实际,探索并提出了生活化教具设计与制作,应当体现出直观性、趣味性、廉价性、针对性、灵活性等特征;总结了生活化教具具有的功能,一是适当弥补当前学校教具的不足;二是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知识建构;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五是深化教师职业情感,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新课引入、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和课外实验等四方面,介绍了由本人探索制作的三十多个生活化教具的具体实例,其中每个实例都包括生活化教具所需要的制作材料、实验过程及其实验现象和实验特点等。最后,还利用学生访谈的方式,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效果进行了解和分析。本研究的实践表明,初中学生很欢迎生活化物理教具,其不仅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李小婕[2](2021)在《非常规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各环节中的实践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更加重视实验,尤其是重视利用身边容易获得的材料来进行实验。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目前以传统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仍占主流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实验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忽略了学生身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忽视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导致学生不能够将物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相结合,动手实验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理的动机越来越弱。鉴于此,本文拟将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希望能够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实践探究能力。本研究以探究非常规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课题,以文献研究法、调查法(问卷、访谈)和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内外非常规物理实验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基于目前非常规物理实验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不足,本文对非常规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首先,本文对非常规物理实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与之接近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的区分,并简要介绍了对本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与情境认知理论。其次,利用学生问卷调查当前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学生对非常规物理实验的态度以及非常规物理实验在教学中应用的情况,并通过教师访谈了解本校教师对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认识和非常规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并对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非常规物理实验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学生希望教师能在教学中多运用非常规物理实验,但由于教师普遍对非常规物理实验缺乏了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开展得都比较少。在这个基础上,立足于物理教学,笔者提出了非常规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教学策略,即分别从课前预习、新课引入、课堂教学、家庭作业和习题讲解等五个方面利用非常规物理实验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等。为了验证笔者提出的教学策略是有效的,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笔者对两个成绩没有显着差异的班级进行了一定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对照班采用常规物理实验教学,实验班采取相关教学策略进行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结束后用SPSS软件分析两个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得出实验班的成绩显着高于对照班。在此期间,笔者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学习兴趣、习惯和动手实践能力等都明显提高,充分说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非常规物理实验是卓有成效的。这一教学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等。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得出了研究的几点主要结论: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非常规物理实验是行之有效的;2.教师必须明确非常规物理实验的内涵和优势才能在教学中用起来得心应手。此外找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做出展望。本课题的研究希望可以为初中物理教师实施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提供相应的思路和一定的借鉴。

陈桠娜[3](2021)在《“掌握学习”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物理学习持消极情感,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累积的未掌握的知识点增多,在后续学习中更难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从而导致学习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减弱。且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只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能学好物理抱有期望,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加上持续的不理想的学业成绩,从而更加坚定自己很难学好物理。Bloom的“掌握学习”理论可有效改善上述情况,“掌握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坚定的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学会掌握的潜能,并通过及时的反馈与矫正,帮助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学业成绩。“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一旦教师对学生形成某种期望,学生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迎合教师的期望。因此,当教师坚定的信任每位学生都能学好,学生就会朝着教师的期望而努力。本文在上海市某一中学的初二和初三年级实施“掌握学习法”教学,选择学生水平相似的两个班分别作为“掌握学习法”教学下的实验班,以及传统教学形式下的对照班,通过对比两班的学业成绩及学生的学习情感因素,研究“掌握学习法”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学习情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初二、初三年级产生的效果的差异。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分别是第一方面从“掌握学习”理论的由来、基础、实质、基本原则、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掌握学习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做理论准备;第二方面是制定掌握的标准、矫正形式以及矫正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本文采取集体矫正、分组矫正、结对矫正、个别矫正四种矫正方式,其中集体矫正的效率最高,但不易兼顾到每位学生,个别矫正的效果最好,但耗时最长。;第三方面是“掌握学习法”在初二、初三年级的“光”单元、“压力与压强”单元的具体实施,分析形成性测验中学生的答题情况获得反馈信息,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矫正,并且在矫正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对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情感教育,初二年级学生主要是培养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信心,初三年级学生更多的是鼓励教育;第四方面是“掌握学习法”教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学习情感方面的效果反馈。“掌握学习法”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对提升学业成绩效果的研究,本文不仅研究了“掌握学习法”教学下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情况,也分析了在学习情感因素方面产生的效果,同时也发现“掌握学习法”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在最后总结了研究的结果,以期对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唐心懿[4](2021)在《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如今国内外的发散性思维研究较为热门,教育者们强调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研究物理核心素养的学者也很多。但是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出培养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策略以及实践研究较少,所以将其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和二部分主要把发散性思维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在研读物理核心素养的内容基础上,对现阶段关于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的内容进行总结,总结当前发散性思维的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三和四部分是对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以上海市JDYZ的高一(3)班和高一(4)班学生和全体物理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学生物理发散性思维的现状,以及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程度。通过教师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教师培养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现状以及教师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看法。再结合第三部分的调查和访谈结果,提出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相对应的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策略。第五部分是本人利用在上海市JDYZ三个月的教学实践期,将第四章提出的教学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并且以“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应用”、“静摩擦力”、“共点力的平衡”五个高一典型课程进行与策略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并开展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实践。根据数据结果发现学生在学业成绩、物理学习兴趣以及物理发散性思维水平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第六部分是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和不足之处。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的培养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了其有效性。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温缙云[5](2021)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新高考制度“3+1+2”模式下,物理学科选考率大幅度下降,但从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看,物理的需求量只增不减,出现了明显的需大于供,物理选考率急需得到提高。物理学科对其它学科具有重要支撑地位,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理。新时代要求学生具备核心素养,物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分析了在新高考制度“3+1+2”模式下物理学科所面临的挑战,从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它在新高考的选考率上可以看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是明显低于是教师们的期待值的,但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从它对其它学科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看出,学习好物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兴趣则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以学习兴趣为主体,对国内外兴趣和物理兴趣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并总结其优点和不足。本文采取三种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在分析了国内外学习兴趣的研究历史、现状后,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对本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首先对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物理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产生机制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别是物理学科本身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社会因素。从知识量、理论性、综合性、系统分析了高中物理的特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并提出男生女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水平不同。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思政教育的缺失方面对学生本身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教师的自身形象、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语言和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阐述了教师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从社会的陈旧观念、消极的社会现象以及不正确的价值观分析了社会因素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第三章主要呈现了笔者的调查研究。笔者从生活、实验、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物理历史等方面设计了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教师访谈题目和学生座谈题目,并对三个地方的三所学校分别进行了调查问卷、教师访谈和学生座谈,并进行了对应的数据分析。第四章提出六个提高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对策。分别是提升教师执教能力、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探索小组式合作学习方式、有效利用和开发现代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从教师、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资源、课外活动、教学评价六个方面对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提升。第五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以及基于本研究的展望。总结六个提升对策的优点以及对学生能力提升的侧重方向。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帮助学生制定人生规划、进一步融入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三点展望,以达到让更多学生拥有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

黄丽萍[6](2020)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文中认为素质教育提出的教育理念是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所以,“学生参与”一词也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热点讨论话题。目前,高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例如:许多学生在上课时沉默寡言,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很低,学生只是在行为上参与了课堂教学,但是思想上并非真正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贵州处于中国西部地区且少数民族较多,人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与其他地方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论文以贵州省铜仁市四所高级中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情况进行研究。首先,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基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根据高中物理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概念、特点及其理论依据,结合学生特点、学科特点设计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用于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建议。其次,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然后,笔者借鉴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教授的观点,将“学生参与”分为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一级维度的方式设计问卷,随机选取了铜仁市第二中学总计160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的试测对象,利用Excel软件和SPSS20.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数据表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使用标准。随后又随机选取了铜仁市内两所中学和市外两所县城中学的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分析了当前贵州省高中物理课堂学生参与的特点和学生参与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内部因素(性别、学习兴趣、物理成绩)和外部因素(父母文化程度背景、家庭住址、班主任学科背景)对学生参与的影响。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参与现状特点:(1)学生参与整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学生的认知参与水平普遍偏低。(2)学生的钻研力度不足、学习依赖性较强、学习物理的焦虑感较大。(3)学生的成功感较高、学生对物理的厌倦程度不深。2.学生参与一级维度之间均存在显着性相关,其中行为参与维度与认知参与维度呈显着正相关,部分二级维度之间呈显着负相关。3.内部因素是影响学生参与的主要因素,外部因素是影响学生参与的次要因素。内部因素:(1)性别在成功感和厌倦感维度差异性不显着,其余维度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男生的学生参与整体情况较好。(2)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成功感维度差异性不显着,其余维度均存在显着性差异。(3)学生的物理成绩在学生参与各个维度均存在显着差异。外部因素:(1)父母文化程度对学生的行为投入以及认知深度影响较为显着。(2)家住城市的学生总体情况较好,尤其是在行为参与和积极情感投入两个方面。(3)班主任学科背景为物理,学生的行为投入以及消极情感方面的得分情况较好,其余维度的差异性不显着。根据以上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笔者为高中物理教学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认知参与意识;二是改善学习策略,降低学习的依赖性;三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避免学生出现“形参而神不参”的现象;四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学习焦虑感;五是控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吴金艳[8](2020)在《促进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生参与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中学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目前,研究者们一般把学生参与分为三个维度,即行为参与、情感参与以及认知参与。此外,每个维度都会有相应的观察变量。学生学习参与的水平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学习参与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如果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水平太低,会产生很多不利于教学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本研究从物理学科角度出发,以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中等生为研究对象,分析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中等生学习参与的现状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本文首先对学生参与进行文献研究,阐述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参与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然后在孔企平(2003)的三份学生参与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修改,得出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的调查问卷,并对中等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分析了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中等生学习参与存在的问题之后,发现学生整体的物理学习参与度不高。三个维度中,学生砸行为参与维度的表现最好,情感参与维度和认知参与维度表现均不乐观,其中情感参与方面的情况最不理想。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提出了促进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的具体策略。接着,我结合教学策略和中等学生的学习特点进教学设计。然后将教学设计付诸于实践,以检验教学策略的应用效果。最后我对实践结果进行研究,发现所提出的策略能提高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水平及学业水平。此外,本文也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方便以后的继续研究。

林枝梦[9](2020)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高原现象”的成因与教学干预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基础学科教育是强国之本。当前,我国高中教育正面临全面的改革,高考即将改变多年来的模式,采取必选+选考的模式。课程标准也从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也变为“强基计划”。这些改变都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基础学科的人才。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学对于社会、科技发展无疑有重要作用。因此,让学生学好物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停滞不前的状态,有学生在自我调节后能够度过这个阶段,但大部分学生却因此一直原地踏步,甚至失去信心后反而出现倒退的现象。这种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成绩暂时停滞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经过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可能出现在学生学习的任一阶段,高一至高三都有学生出现物理学习的“高原现象”,导致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学生自信心受挫,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下降,出现焦虑、烦躁、敏感等不良情绪,若不及时进行调节和干预,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都将造成严重影响。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高原现象”是学习的四个阶段之一,只有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高原现象,并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有效的干预策略,缓解学生的心理负担,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克服学习的高原期,提高学习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应对“高原现象”的方法,并采取有效的教学干预策略,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渡过物理学习的高原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高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对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总结归纳;第二部分,对高中生物理学习和教师的物理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选择适合的学生进行访谈交流等,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了解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和对物理学习的认识等信息,信息归纳后对高中生物理学习中高原现象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三部分,对当前学生“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第四部分,根据“高原现象”的成因,提出教学干预的原则,通过调查问卷研究,分别总结出教师方面的教学干预策略和学生方面的应对策略的探索方向;通过上述研究,总结出相应的教学干预策略后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干预策略,总结出有效的干预策略;最后一部分,对本课题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

韩煜[10](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014年,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性理念,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作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笔者通过在中学教育实习期间的考察和调研发现:高中物理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比初中提高了许多,使得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遇到了台阶性的困难。那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下,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其困难、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是许多物理教师需要应对的新问题。鉴于此,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调查与研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首先,笔者阅读了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调查,以了解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而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确定其具体研究内容。其次,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等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论述了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基础。再次,结合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编制了问卷和访谈提纲,并分别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对其结果的分析归纳,总结了在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方面其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与核心素养培养之间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思维方式、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等五个方面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笔者以高中物理中的《功》和《欧姆定律》两节课为例,将提出的相关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中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实践。最后,笔者对课题的研究情况和结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论文提纲范文)

(1)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实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
    1.4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
        2.1.1 教具
        2.1.2 生活化教具
    2.2 生活化教具制作和运用原则
        2.2.1 科学性原则
        2.2.2 教育性原则
        2.2.3 启发性原则
        2.2.4 经济性原则
        2.2.5 实用性原则
        2.2.6 安全性原则
    2.3 理论基础
        2.3.1 认知学习理论
        2.3.2 杜威的教育思想
        2.3.3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第3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现状调查和分析
    3.1 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3.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3.1.2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3.1.3 问卷调查的实施
        3.1.4 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教师与学生访谈
        3.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3.2.2 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
    3.3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具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新课程理念尚未完全落实
        3.3.2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合理的培训体系和评价机制
        3.3.3 教师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亟待提高
第4章 生活化教具的特征和功能
    4.1 生活化教具的特征
        4.1.1 生活化教具具有直观性
        4.1.2 生活化教具具有趣味性
        4.1.3 生活化教具具有廉价性
        4.1.4 生活化教具具有针对性
        4.1.5 生活化教具具有灵活性
    4.2 生活化教具的功能
        4.2.1 生活化教具可以适当弥补当前学校教具的不足
        4.2.2 生活化教具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4.2.3 生活化教具可以转变学习方式,促进知识建构
        4.2.4 生活化教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4.2.5 生活化教具可以深化教师职业情感,提升教师职业技能
第5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实例研究
    5.1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实例
        5.1.1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新课引入的实例
        5.1.2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实例
        5.1.3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实例
        5.1.4 生活化教具运用于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实例
    5.2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的效果分析
        5.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5.2.2 访谈内容的整理与分析
第6章 结束语
    6.1 研究的收获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教师用)
    附录二: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学生用)
    附录三: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访谈提纲(教师用)
    附录四: 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访谈提纲(学生用)
    附录五: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具运用效果的访谈提纲(学生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非常规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各环节中的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顺应当代社会对教育的迫切要求
        1.1.2 落实新课标理念的要求
        1.1.3 改善当下脱离生活的教学现状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提升学生的自信
        1.3.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3 促进学生的发展
        1.3.4 为初中物理教师提供思路和借鉴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法
        1.4.3 行动研究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
        2.1.1 实验
        2.1.2 物理实验
        2.1.3 菲常规
        2.1.4 非常规物理实验
        2.1.5 非常规物理实验与自制教具实验的区别
        2.1.6 非常规物理实验与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区别
        2.1.7 教学环节
    2.2 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自我效能感理论
        2.2.3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第3章 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实施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3.1 学生问卷调查的统计
        3.1.1 学生问卷的编制
        3.1.2 学生问卷的信度检测
        3.1.3 问卷调查的实施
        3.1.4 问卷调查的统计
    3.2 教师访谈的实施
        3.2.1 教师访谈提纲的设计
        3.2.2 访谈记录的整理
    3.3 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章 非常规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案例
    4.1 利用非常规物理实验预习新课案例
    4.2 妙用非常规物理实验引入新课案例
    4.3 善用非常规物理实验进行课堂教学案例
    4.4 运用非常规物理实验设置家庭作业案例
    4.5 巧用非常规物理实验进行习题讲解案例
第5章 非常规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5.1 实践内容
    5.2 实践案例
        5.2.1 课前预习
        5.2.2 引入新课
        5.2.3 新课展开
        5.2.4 课后作业
        5.2.5 习题讲解
    5.3 结果及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生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掌握学习”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掌握学习”的由来
    2.2 “掌握学习”的基础
        2.2.1 Carroll的学习模式
        2.2.2 Washburne和 Morrison的教学实践
        2.2.3 Skinner的程序教学
    2.3 “掌握学习”的实质
    2.4 “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
    2.5 “掌握学习法”教学过程
第3章 教学策略
    3.1 “光”单元的教学策略
        3.1.1 分析单元特点
        3.1.2 制定掌握标准
        3.1.3 设计教学流程
    3.2 “压力与压强”单元教学策略
        3.2.1 分析单元特点
        3.2.2 制定掌握标准
        3.2.3 设计教学流程
    3.3 矫正形式
        3.3.1 集体矫正
        3.3.2 分组矫正
        3.3.3 结对矫正
        3.3.4 个别矫正
    3.4 矫正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第4章 教学实践
    4.1 “掌握学习”理论在“光”单元的具体应用
        4.1.1 形成性测验
        4.1.2 获得反馈信息
        4.1.3 矫正教学
        4.1.4 平行性测验
        4.1.5 矫正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4.2 “掌握学习”理论在“压力与压强”单元的具体运用
        4.2.1 形成性测验
        4.2.2 获得反馈信息
        4.2.3 矫正教学
        4.2.4 平行性测验
        4.2.5 矫正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第5章 教学反馈
    5.1 学业成绩的效果反馈
    5.2 学习情感效果反馈
        5.2.1 对物理课情感态度对比
        5.2.2 课堂注意力情况对比
        5.2.3 对待错题的态度对比
        5.2.4 对物理学习自信心的对比
        5.2.5 物理学习兴趣对比
        5.2.6 对待未理解知识点的态度对比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初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情感、兴趣的调查问卷(A)
附录 B 关于初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情感、兴趣的调查问卷(B)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理论
    2.2 发散性思维
    2.3 物理发散性思维
    2.4 物理核心素养
第三章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问卷的编制
    3.3 调查方法
    3.4 调查对象
    3.5 三份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3.6 对物理教师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培养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的策略
    4.1 建立物理观念中培养发散性思维
    4.2 训练科学思维中培养发散性思维
    4.3 开展科学探究中培养发散性思维
    4.4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中培养发散性思维
    4.5 注重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相结合
第五章 培养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的实践与研究
    5.1 实验研究目的
    5.2 实验研究假设
    5.3 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
    5.4 教学案例分析
    5.5 实践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的现状调查
附录二 发散性思维量表(前测)
附录三 物理发散性思维量表(后测)
附录四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附录五 教师培养发散性思维培养现状调查
附录六 教师访谈内容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素养
        2.1.1 核心素养定义
        2.1.2 物理核心素养
    2.2 学习兴趣
        2.2.1 物理学习兴趣
        2.2.2 学习兴趣发生机制
    2.3 兴趣影响因素
        2.3.1 学科因素
        2.3.2 学生因素
        2.3.3 教师因素
        2.3.4 社会因素
    2.4 理论基础
        2.4.1 以建构主义探索情境化教学模式
        2.4.2 以行为主义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2.4.3 以人本主义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热情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及结果分析
    3.1 问卷调查
        3.1.1 问卷的设计
        3.1.2 问卷的发放
        3.1.3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3.1.4 结果统计与分析
    3.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3.3 学生座谈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4.1 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4.2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4.3 探索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
    4.4 有效利用和开发现代教学资源
    4.5 丰富第二课堂
    4.6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总结
    5.2 基于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致谢

(6)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缘由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步骤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学生参与研究现状
        2.1.2 国内学生参与研究现状
    2.2 相关的概念界定
        2.2.1 参与
        2.2.2 学生参与
    2.3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
        2.3.1 内部因素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2.3.2 外部因素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孔子教育理论中的学生参与思想
        2.4.2 杜威的“新三中心”理论
        2.4.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3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参与问卷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课堂观察结果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2 问卷的科学性检验
第4章 学生参与现状及相关性分析
    4.1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4.1.1 问卷样本分布情况
    4.2 学生参与现状的统计分析
        4.2.1 学生参与的整体分析
        4.2.2 学生行为参与二级维度的统计分析
        4.2.3 学生认知参与二级维度的统计分析
        4.2.4 学生情感参与二级维度的统计分析
    4.3 学生参与各维度间的相关性问题分析
        4.3.1 行为参与与认知参与相关性分析
        4.3.2 行为参与与情感参与相关性分析
        4.3.3 认知参与与情感参与相关性分析
    4.4 研究小结
第5章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分析
    5.1 内部因素对学生参与的影响分析
        5.1.1 性别对学生参与影响分析
        5.1.2 学习兴趣对学生参与影响分析
        5.1.3 物理成绩对学生参与影响分析
    5.2 外部因素对学生参与的影响分析
        5.2.1 父母文化程度对学生参与影响分析
        5.2.2 家庭住址对学生参与影响分析
        5.2.3 班主任学科背景对学生参与影响分析
    5.3 学生参与影响因素分析总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调查问卷
附录 B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情况观察表
致谢

(8)促进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理论研究
        2.1.1 学习参与概念界定
        2.1.2 学生参与理论基础
    2.2 教学策略概念界定
    2.3 中等生概念界定
第三章 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现状的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教师访谈
    3.4 问卷调查
        3.4.1 调查目的
        3.4.2 问卷的编制
        3.4.3 调查对象的选择
        3.4.4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3.4.5 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促进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的教学策略
    4.1 物理学习准备阶段教学策略
        4.1.1 基于新课标、学情及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4.1.2 兼顾个体及班级,强化学习动机
        4.1.3 创设和谐生生、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4.1.4 学习方法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4.2 知识获取与加工阶段教学策略
        4.2.1 问题导向型教学,降低高中物理学习台阶
        4.2.2 重视课堂生成性问题,培养探究性思维
        4.2.3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4.2.4 重视课堂总结,理清知识脉络
    4.3 评价反思阶段教学策略
        4.3.1 重视课后作业及测试,保证及时双向反馈
        4.3.2 丰富评价内容和方式,促进物理核心素养发展
        4.3.3 灌输元认知策略,培养反思性思维
第五章 促进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5.1 实践的目的
    5.2 实践对象的选择
    5.3 实践的总体过程
    5.4 实践案例
    5.5 实践结果分析
        5.5.1 物理知识掌握情况及分析
        5.5.2 后测问卷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高中物理学习中“高原现象”的成因与教学干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相关研究综述
    1.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高中物理学习中“高原现象”的现状调查
    2.1 高中物理学习中“高原现象”的现状分析
    2.2 高中物理学习中“高原现象”的现状分析总结
3.高中物理学习中“高原现象”的成因分析
    3.1 从心理学上分析
    3.2 从认知能力上分析
    3.3 从教学实践中分析
4.针对“高原现象”的教学干预策略及实践探索
    4.1 教学干预策略研究
    4.2 课堂干预策略实践探索
    4.3 课后干预策略实践探索
5.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10)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现状
        1.2.1 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2.2 物理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2.3 核心素养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阐述
        2.1.1 素养的概念
        2.1.2 核心素养的概念
        2.1.3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2.1.4 物理教学
        2.1.5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2.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与教学理论
        2.2.4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第3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理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4 调查问卷的实施
    3.2 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2.1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3.2.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3.2.3 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3.2.4 核心素养情况分析
    3.3 教师访谈结果统计与分析
        3.3.1 访谈目的及对象
        3.3.2 访谈提纲的设计
        3.3.3 访谈结果分析
    3.4 调查的总结
        3.4.1 对学生调查问卷的总结
        3.4.2 对教师访谈情况的总结
第4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
    4.1 初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上的策略
        4.1.1 深入学习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课程要求上的差异
        4.1.2 积极组织初高中物理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了解教学要求上的差异
        4.1.3 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的认识,提前做出准备
    4.2 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上的策略
        4.2.1 寻找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点,建构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
        4.2.2 注重物理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4.2.3 补充必要的数学知识,数理结合,降低初高中物理的衔接难度
    4.3 初高中物理思维方式上的策略
        4.3.1 渗透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3.2 注重科学推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3.3 引导学生质疑批判,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
    4.4 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上的策略
        4..4.1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4.2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积极的科学态度
        4.4.3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4.4.4 利用物理学史和STSE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4.5 初高中物理学习方法上的策略
        4.5.1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5.2 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5.3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5章 教学设计与实践
    5.1 教学案例一:《功》
        5.1.1 教学情况分析
        5.1.2 教学目标确立
        5.1.3 教学过程设计
        5.1.4 教学反思
    5.2 教学案例二:《欧姆定律》
        5.2.1 教学情况分析
        5.2.2 教学目标确立
        5.2.3 教学过程设计
        5.2.4 教学反思
第6章 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总结
    6.2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活化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实例研究[D]. 张妍. 扬州大学, 2021(09)
  • [2]非常规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各环节中的实践探究[D]. 李小婕. 扬州大学, 2021(09)
  • [3]“掌握学习”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桠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高中生发散性思维的实践研究[D]. 唐心懿.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学习兴趣对策研究[D]. 温缙云.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1)
  • [6]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D]. 黄丽萍. 河南大学, 2020(02)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促进高中中等生物理学习参与的教学策略研究[D]. 吴金艳. 苏州大学, 2020(02)
  • [9]高中物理学习中“高原现象”的成因与教学干预策略[D]. 林枝梦.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策略研究[D]. 韩煜. 扬州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