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社会力量呼唤中观管理

办学社会力量呼唤中观管理

一、社会力量办学呼唤中观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沈雁婷[1](2020)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自大学诞生以来,学科就与大学相辅相成。学科是大学的重要构成,大学也结合学科专业来进行人才培养,并在与学术研究的互作用下促进学科的发展、分化与相融。这说明了在学术专门化发展的今天,大学将特定分类的知识作为一门专门的科目来进行教学的原因。在界定“学科”一词时,既强调知识的分门分类,又无法忽视学科的研究成果以作为学科发展载体的事实。在把握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对学科领域内的着作和学术文章进行文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阶段特征,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前,许多着名的大学校长在办校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管理进行了一些思考,政府和学校也进行了许多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但总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起点十分落后,既无专业的研究队伍,也没有组织系统的研究,更没有关于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论文和着作。是这些寓于办学实践中的思想,开启了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实践探索之路。改革开放后,随着各学科的恢复与重建,全国各地研究性组织也不断建立并开展有序的研究活动。1985年柳州会议的召开掀起了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的热潮,学科意识的萌发促使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这个时期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着作呈现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互相配套,初成体系的特点。学者们不断吸取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的有益经验,把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经验系统化、逻辑化,并升华到理论层面,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逐渐成为一门“学科”。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上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不断地传播到国内,带来了新的学科理念和科研方法,促进了国内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在这个时期,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视野聚焦于学科建设和基本理念的构建和辨析,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着作也由单一的经验体系转变为几种模式并行发展,此时研究者们也试图从新的方向来探究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从属学科,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迈入21世纪后,面对新的时代和社会挑战,使得紧密联系现有问题为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迫在眉睫。所以该时期的着作在延续上阶段体系脉络的基础上聚焦现有问题的研究,通过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和现实问题的大量分析,确定了渗透至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各关键环节的学科研究范式。同时,高等教育管理学专业研究人员队伍的建设也实现重大突破,使得该学科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态势。作为一门尚在成熟的学科,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学科理论概括性不强,学科体系缺乏规范性、以依赖接受为主,缺乏反思和质疑、研究方法缺乏创新等缺陷。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将更进一步更新观念,呈现出更多新的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管理学也会在不断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姜汪维[2](2020)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将文艺工作纳入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总体事业,借助文艺工作载体,发挥文艺作品教育、感召和激励人的作用,帮助人民群众形成革命和建设事业所需的信仰、情感和意志,进而转化为实际行动,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面。那么,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文艺最能代表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要求?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人从客观世界中去寻找,有人从主观世界中去寻找。无论选择哪条路向,其回答始终脱离了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因而是片面的。由于这一问题只存在于人的世界当中,所以,文艺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文艺与人的关系问题,即文艺为什么人以及如何为人的问题。换言之,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决不是由文艺本身所决定的,它来自于现实的人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就这样把对文艺本质的追问转换成了社会历史问题,将其置于人的现实社会及其历史运动之中来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艺和文艺工作置于我国和世界大势中来审视,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文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就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要求是什么?本文认为,“以人民为中心”即是对这一问题的明确回答,这也正是习近平关于文艺和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既坚持了党关于文艺工作的人民立场,又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和现实意义,同时还与其个人文化素养、从政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以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为研究对象,形成全文的总体框架:绪论部分主要就本选题的问题缘起、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等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文献梳理与理论评析,明晰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相关概念、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进行了必要的阐释。第一章主要阐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产生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它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深入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与无产阶级革命、列宁关于“艺术属于人民”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论述的精髓。这是全面分析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逻辑前提。第二章主要讨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产生和形成所基于的历史经验、时代条件及其形成过程。这一理念不仅汲取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历史经验,而且是时代条件、个人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孕育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萌芽于正定任上文化为民的初步实践、发展于福建从政期间对人民“摆脱贫困”过程中文化作用的集中探索、基本形成于浙江任职期间关于建设文化大省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之中。党的十八大之后,该理念以成熟的、完整的、系统的形式进一步深化发展。第三章主要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其他关于文艺和文化的相关论述为基本文献依据,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以人民伟大事业需要文艺的繁荣兴盛为主要内容的地位论;二是以社会主义文艺本质是人民的文艺为主要内容的本质论;三是以中国精神是人民文艺的灵魂为主要内容的灵魂论;四是以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创新论;五是以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组织论。第四章主要从文艺与市场、文艺与历史、文艺与价值这三对关系讨论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问题指向及其理论贡献。针对文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的问题,习近平明确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提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等理念,为正确解决文艺与市场的矛盾关系指明了方向;针对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习近平明确反对并坚决制止,提出“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等主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总体思路;针对文艺“价值观缺失”、“去价值化”等问题,习近平提出要以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求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独特作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正是以当前文艺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导向,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认识和分析问题,才形成了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理论的最新成果。第五章主要从深化文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推动优秀文艺走出去三个方面探讨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实践意义。首先,激活文艺发展和创造活力,需要深化文艺体制机制改革,才能不断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文艺产品和服务。这其中的关键是改变工作思路,完成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到政府、市场和社会在文化领域的协同共治的转变。其次,建立健全现代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共享文艺发展成果。这需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提高文艺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精准供给,化解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最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文化市场,推动优秀文艺走出去。这需要依托“一带一路”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结语部分对全文总体思路与逻辑脉络进行了简要回顾和总结,反思了当前研究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探索的方向。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应进一步思考“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机制和演进规律,将诠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和激活这一理念的实践意义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文艺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这一研究。

李宝庆,魏小梅[3](2017)在《新高考改革的风险及其规避——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思考》文中提出新高考改革进程中隐含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钟摆现象"、普通高中学校办学缺乏特色、高中学生自主发展异化等风险。风险社会理论为分析新高考改革面临的风险提供了分析框架。通过整合贝克、吉登斯、鲁曼、拉什等学者的风险社会理论,将新高考改革风险归因于新高考改革决策者与专家的结盟、高中学校自我生存的利益驱动、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足等因素。为规避新高考改革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树立改革风险意识与呼唤风险决策伦理;探索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与管理模式;建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张娜[4](2016)在《衡水市社会力量办国学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新世纪,尤其十八大以来,国学热遍及全国各地。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曲阜时发表关于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随即,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党和政府的号召,使得民众掀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高潮,北方小城衡水市概莫能外。近年来,城区出现了几家社会力量举办的国学班,影响力较大的,如青少年国学夏令营、立人国学苑、明德学堂、如一学堂、俊德学堂,等等。这些国学班组织一系列的国学讲学、志愿者公益演出活动,广场诵读经典、带领家长孩子徒步捡拾垃圾等,让优良的传统文化重新进入家庭、社会和课堂,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阜城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组织者在教学实践中较好地把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养,给孩子树立了榜样,从点滴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对于孩子形成完善的人格至关重要。本文以衡水市社会力量办国学班的教学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力量办国学班在教学目标、教学地位、教学师资、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家长参与、教学评价、教学成效的基本现状,试图揭示出社会力量办国学班教学管理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问题,提出如何进行改进以提升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除了引言和结论外,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衡水市社会力量办国学班的教学现状。首先,阐述国学师资队伍的构成。选择国学师资队伍的条件包括:一是能认同儿童读经学国学教学,二是家长也可以是推广儿童读经的师资,三是热衷儿童国学教育的社会力量。其次,阐述教师国学教育的理念,包括:教师对国学教学目标的理解,教师对国学教学地位的理解和国学教师理念的转变。再次,阐述国学教材的选择。选择的条件:考虑儿童的接受程度,加强人格品质的教材和强调立身处世的道理。复次,阐述国学教学的方法。主要有:以教师领读为主,活泼多元的读经方式,善用奖励。第五,阐述家长参与国学教学。具体有:家长认同国学教学的理念,家校配合更能促进儿童学习和尽量不引起家长的困扰。最后,阐述国学的教学评价。包括:多用背诵的方式来评价,多强调过程性表现和多由教师、家长与学生的三方评价。第二部分梳理总结衡水市社会力量办国学班教学的成效。一是读经搭配德育教学营造出尊重生命的态度:二是语文能力得到提高;三是儿童的感知能力与身体形态的改变。第三部分,分析衡水市社会力量办国学班教学管理的特点。例如,教师以兼职居多、教学用书多元、教学资源有限和缺乏独特的评价手段。第四部分,提出提升衡水市社会力量办国学班教学质量的对策和建议。从国学读经班教师、师资培养机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家长方面四个层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一是对国学读经班教师的建议。包括:强调德行的建立与陶冶、当做语文课补充教材、寻求相关读经资源协助、利用零碎时间国学教学、重视学习动机的引导和不追求短期读经的成效。二是对师资培育机构的建议。包括开展好儿童读经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和举办儿童学国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三是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包括把学国学读经典列入小学语文补充教材或弹性课程,把儿童学国学读经典视为多元学习的一个环节,以政府职能部门身份举办儿童学国学的研习活动。四是对家长的建议。包括:家长要提高对孩子学习国学认识,家长要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和为孩子学习国学创造良好环境。

王小芳[5](2016)在《高师院校"全科型"教师培养机制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世界各国一直把基础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教师教育成为高师院校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基础教育面临着优秀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这严重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小学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高师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着手培养卓越的全科型教师。本研究通过对地方高师院校培养小学师资的现状出发,以全人教育、整体主义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相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来探讨全科型教师培养中宏观层面的政策调控机制、微观层面的学科专业机制与教学运行机制,中观层面的学校教学管理与保障机制、资源协同育人机制、质量评价机制的现状,分析全科型教师培养机制所反映出的问题及其原因,针对现存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建构符合小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全科型教师培养机制。总的来讲,地方高师院校全科型教师的培养重视小学教育发展需求,秉承全人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综合能力培养。但在调查中发现以下问题: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高校的教学管理与保障制度有待完善;高校与其他培养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缺失;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缺乏多元化标准;忽视跨学科专业的设置;课程与教学运行缺乏实践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着力构建全科型教师培养机制,从宏观层的政府调控机制、中观层的学校教学管理和保障机制、资源协同育人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微观层的学科专业优化机制与教学运行机制三个层面来建构新型的全科型教师培养机制。

董立均[6](2015)在《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首先是生物科学和环境地理学萌生的概念,它是指在自然界相对特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统一整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概念已经超越了生态学的基本学科框架,并衍生至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域,甚至成为了人们全局性、普遍性、联系性地认识、阐释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以生态的概念与基本原理认识教育,也就形成了“教育生态”的概念,它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教育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等通过物质、信息循环和能量交换构成的教育生态单位。基于此,可以说,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即是留学生教育这一实践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各个事件及其与系统外部所发生信息交流、能量交换等构成的生态系统及其所呈现的样态。历史地看,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全球化进程中教育交流的客观产物,其历史缘起是中国主动纳入世界体系以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努力。近代以来,留学现象实际上是多种异质文明、政治体制学习以及经济发展道路想象等多种综合因素作用所形成的规模效应,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政治与经济所交织的世界文明交流的缩影。从1950年至今,来华留学生教育展示了从其作为“政治外交”到“文化交流”、“国际理解”等的强大价值魅力,而在当前中国战略性崛起中也被赋予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性选择与改革背景中凸显了出来,不仅成为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途径,也构成了中国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重要手段,这是辨认将近70年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历史生成与价值变迁的客观镜像。在当代,来华留学生教育在规模、质量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忽略的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也出现了诸如结构失衡、功能缺位和质量失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甚至可能对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乃至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产生一系列的风险。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树立“生态思维”与强化“生态治理”正是破解来华留学生教育问题的两个基本路径。前者是要从教育发展观上明确来华留学生教育变革的价值观念,后者则要求以“生态治理”来实现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优化。具体包括:(1)以“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协同进化”、“教育节律”等生态学基本规律为依据,坚持整体性、开放性、多样性等原则;(2)强化来华留学生的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大力优化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内外部环境;(3)提高资源整合,形成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多个主体协同治理、多方联动的机制;(4)强化质量监控,建立风险化解、生态预警与结构优化的保障系统。

崔珂琰[7](2015)在《中国百年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以来有多个族群共同生活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多元一体”是这些族群历经千百年逐步演进形成的民族格局的特征。在由儒家文化构建的“天下”中,这些不同文化传统、心理特征的族群在“华夏一四夷"的传统秩序模式下相斥相容。清末民初,由儒家伦理价值体系构建的文化主义“天下”在西方“一民族一国家”的民族主义思潮冲击下逐步解体。儒家文明不再是各族群的精神高地,“大一统”与“正统”观念形成的文化向心力瞬间消失,在新的民族国家中如何构建“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是中国人在近代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少数民族教科书作为重建“认同”的工具应运而生。从晚清到民国,直至新中国的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政策以促进民族教科书文化整合与政治整合功能的释放。有些政策不仅令少数民族开蒙智识,也起到了良好的整合作用,而有些却事与愿违,撕裂原本就存在隔膜的民族关系。究竟政府要制定怎样的管理政策才能让民族教科书,这样微小的却型塑中华民族成员与现代国家公民的读本发挥最佳效用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本研究抛却族群整合、国家建构等宏大叙事,通过查阅大量尘封己久的文献、书籍等资料,并对搜集整理的清末至新中国800本左右的民族教科书实物进行研究比对,细致梳理了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百年的发展历史。本研究的论证以历史为纵轴,以公共政策分析(政府为什么这么做、政府做了什么、政府这么做产生了什么影响)为横轴搭建了研究过程的框架。在具体的研究中以民族学、教育学的视角考察了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教育背景下,不同政府制订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目标、过程及内容,重点对教科书的编审政策、印行政策、经费支持政策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各个时期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特点,并对其政治整合及文化整合的功能影响进行了评价。在基于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百年发展历史过程及教科书实物研究的实然基础上,从现代公共政策理论及教科书理论研究的应然性角度,本研究认为;第一,在政策目标上,百年民族教科书政策继承了古代文教政策的认同整合思想,以建构政体一统和共同文化为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目标;百年民族教科书见证了少数民族教育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型,奠定了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并以此为目标进行文化整合。它以政策本体和教科书文本两种方式建构和重构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族群认同,各民族同胞在民族教科书中从态度、行为和经历三个方面重构了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它以形成国家认同为目标进行政治整合,通过建立编审、印行、经费制度回应少数民族文化权利诉求,以公共政策进行教科书利益的分配,奠定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与忠诚的基础。第二,在政策过程中,百年民族教科书政策具有非连续性的特征。政策制定者的主观价值取向存在“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两种倾向,并且由于两种倾向在不同历史时期各自占据主要地位,造成了民族教科书政策过程的断裂,从而客观上影响了民族教科书功能的发挥。其次,政策生长的客观环境,尤其是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压力左右了民族教科书政策中的利益分配,当国家面临外部侵略势力的挤压、内部分裂势力的威胁而压力骤增时,中央政府强化统治权威的倾向使民族教科书的“专门化”发展路径严重萎缩。而当政局稳定,内外部环境宽松时,国家制定民族教科书政策时则更能站在公平、正义的角度进行族群文化利益的分配。因此,在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下,应以“和而不同”为主观价值取向建构中华共同文化,使各民族文化平等绽放各自风采;政策的决策主体要从有利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角度对外部压力做出反应,协调民族教科书政策中的利益分配。第三,在政策的结构与内容上,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民族教科书在编审、出版、发行各个环节中形成了稳定的政策结构,积累了丰富的政策经验。但同时也存在忽略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特殊性所造成的编写“单一化”、审定“复制化”的问题。因此,国家需要以少数民族文化的实际特点为基础,建立多样化的教科书自编审定制度,以政策引导出品高质量的民族教科书。其次,政府要注意审时度势的对民族教科书“专门化”和“普通化"政策倾向予以调整,以免影响族群的自然整合;最后,政府要在经费政策与印行政策上予以专项支持,以提高教科书政策政治整合功能的释放。

赵祖地[8](2014)在《高校德育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居于高等教育核心部位的高校德育,在全面完成高等教育根本任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注和研究高校德育评估是高校德育的理想诉求、高校德育评估实践的呼唤,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本研究以高校德育评估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手段与方法,借鉴教育评估及德育学的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对高校德育评估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探讨高校德育评估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以何实现;分析与审视当前高校德育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源”入手,依次对高校德育的评估本源、评估理论、评估方法、评估应用等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为建构高校德育评估理论体系添砖加瓦。针对当前高校德育评估理论与实践实际,本研究对德育评估的本源与逻辑起点进行梳理与研究,着力追溯德育评估的理论本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评估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德育评估思想是德育评估的指导思想,中国传统德育评估思想、西方德育评估思想是德育评估思想资源,德育价值论、教育评估论及其它相关学科理论是德育评估的理论基础。高校德育评估理论建设是高校德育评估研究的核心。在探索“德育评估的一般原理”的基础上,对德育评估的系统及特征、德育评估的要素与结构等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认识与把握德育评估的本质与规律,以期构建高校德育评估理论之内核。高校德育评估系统是为了实现高效德育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各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它包括德育评估的主体、德育评估客体、德育评估介体等要素,是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高校德育评估结构包括过程结构、要素结构及要素关系等。高校德育评估本质是一种认识、是一种价值判断、是评估客体的对象化反映。高校德育评估的规律包括德育评估系统外适律、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德育评估量质统一律等。探索切实可行的、可重复的、科学的高校德育评估方法是高校德育评估研究的重要任务。充分运用数学理论、教育统计学原理,着力在德育评估方案的制定、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德育评估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德育评估结果检验与结果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丰富德育评估理论。德育评估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是德育评估方案制定的重点;高校德育评估标准的编制与量表、高校德育评估指标的权重与权集是高校德育评估的指标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高校德育评估信度、效度、可靠度检验是德育评估结果检验的核心;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诊断、德育评估结果的反馈是德育评估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最后环节。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具体的、生动的德育评估实践。德育评估是对德育过程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无论是德育各个工作环节的过程,还是德育终端的结果,都在实践领域。因此,必须根据德育评估的对象领域,分别从学校层面,院系层面,年级班级层面,学生个体层面的德育评估进行研究,以真正认识与把握高校德育评估规律。最后,从学科的视角,观照和审视高校德育评估,提出了高校德育评估的学科构想。“高校德育评估”有自身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领域与研究对象;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即德育评估的概念、原理、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有自身的研究方法,即德育评估“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初步具备作为“高校德育评估”独立学科的要素条件。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能否顺利“产生”并得到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意义,取决于它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价值,取决于它对未来教育科学、德育科学体系完善的贡献。

杨文革[9](2013)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十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学生数量,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时代的到来,教育质量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提高教育质量使之与规模扩张趋势相适应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所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使得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面对人才市场,要保质保量的实现这一目标,对高职院校来说,就要实施教育质量管理,向管理要质量,通过提高教育质量管理水平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教育质量管理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思路及方法、创新与不足等相关内容。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及教育质量管理的概念进行了探讨,然后重点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了作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内涵之一——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还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我认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没有建立科学的质量观,需要创新教育体制,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建立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即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来达到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目的。

宋艳梅[10](2012)在《示范高中规范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南阳市省级示范高中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高中教育承上启下,担负着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使命。高中教育不但会带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还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示范高中作为高中教育的风向标和标杆,其规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因此,对示范高中规范问题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等相关理论和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教育叙事法等方法。以河南省南阳市省级示范高中为例,对示范高中的内涵、失范现象、失范原因和规范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阐述与论证。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回顾了示范高中的发展历程。指出其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改革、辐射带动等方面对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其规范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之完善,学校管理之科学,校园文化之丰富,教师教学之生动和辐射带动之全面。第二,扫描了示范高中的失范问题。通过问卷、访谈和教育叙事法等方法,对示范高中存在的失范问题进行了扫描。其主要表现为:素质教育理念、教育公平理念、示范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和培养目标上的不规范。教师管理上,奖惩、评价和科研机制挫伤了部分教师积极性,教师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学生管理严管重罚,课业负担沉重,身体健康被忽视。财务欠债比较严重,教育乱收费。一些教师教育观念滞后,合作精神淡漠,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精神追求单一,道德现状忧人,心理问题丛生;教学理念偏向主知主义;目标偏离素质;科目设置过于倾向高考;每周课时安排不均匀;方式单一封闭;内容偏难偏旧;评价分数挂帅。第三,透视了示范高中失范的原因。传统性影响上,官本位思想影响到示范高中发展的主动权和自觉性、教育理念和师生管理。社会本位思想使示范高中成为传承社会价值观念的工具,教学中灌输为主,训练和控制成为必需。专制思想使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天经地义。教条主义压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现代性的陷阱和危机上,功利主义影响到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各个层面并凸显教育负功能;控制思想使学校管理重权威、轻民主;科学主义使工具理性合理化,部分师生精神文化失范。招生考试体制导致重学历并影响教育教学;社会用人制度加剧了示范高中之间的比拼和一考定终身;重点学校制度的遗风影响教育理念;经费投入和保障不力引起学校负债和乱收费;法律制度不健全助长了不规范。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实的地域差别阻碍了示范。校园文化上,偏重物质建设滋生学生的享乐主义;管理制度不完善及执行过程中的漏洞挫伤了部分教师积极性。教师素质中的教育观、学生观、知识观、师德修养、教学哲学和业务能力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素质上,示范高中生抵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差,意志和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加上青春期的困扰以及人性复杂性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增加了学校管理难度,降低了教学效果。最后,提出了示范高中进一步规范的思路与对策。从政府、社会和示范高中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了示范高中规范发展的应对策略。政府层面上,应改革考试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为示范高中发展搭建平台。社会层面,应转变用人观念和对示范高中的评价意识,重视育人质量;警惕失范效应扩展,扩大其规范引领作用;多种形式并举,普及高中教育;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从示范高中自身层面,应端正素质教育和示范发展理念,完善教师管理的奖惩、评价和科研机制,提高管理方式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学生管理上应科学评价学生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精神文化上,以师德建设促进教师精神文化建构,营造和谐的师-校,师-师,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标准的物质文化,建设规范的制度文化;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学习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师教学上,树立知能结合的教学理念;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握其难易度;推行多元多维学生评价。

二、社会力量办学呼唤中观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力量办学呼唤中观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高等教育、教育管理与高等教育管理
        2.高等教育管理学
        3.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管理学
    (四)文献综述
        1.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2.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构建
        3.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前学科时期:办学实践与改革中的探索
    (一)清末民初的中西合璧
    (二)辛亥革命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缓慢发展
    (三)革命战争时期的去糟取精
    (四)政策指导下的经验总结
二、面向恢复与实践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萌芽(1978-1986)
    (一)重获正常学术环境:走出歧途的人才培养
    (二)以实践为线索的的体系初创期
    (三)政策阐释下的经验总结
        1.关于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
        2.关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研究
        3.关于高等学校管理的研究
三、实践与理论的并行: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探索性发展(1987-1999)
    (一)学科体系探讨的前奏:研究团队基础的奠定
    (二)几种模式并行的体系形成期
        1.着作的特点
        2.着作的理论体系
    (三)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1.关于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
        2.关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研究
        3.关于高等学校管理的研究
四、机遇与挑战: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突破性发展(2000-2019)
    (一)改革开放深化:人才质量的提升
    (二)向问题和案例转变的体系完善期
        1.着作的特点
        2.着作的理论体系
    (三)繁杂问题的理论探索
        1.关于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
        2.关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研究
        3.关于高等学校管理的研究
五、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发展的总结与展望
    (一)经验总结
        1.前学科时期:对学科建立的呼吁
        2.萌芽时期:学科逐步形成
        3.探索时期:学科初具规模
        4.突破发展时期:学科内涵式发展
    (二)问题与思考
        1.理论与实践无法紧密结合
        2.学科理论概括性不强,学科体系缺乏规范性
        3.以依赖接受为主,缺乏反思和质疑
        4.学科研究方法还需创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产生的思想基础与理论渊源
    第一节 理论根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与无产阶级关系的论述
        一、唯物史观:考察文艺与无产阶级革命关系的哲学基础
        二、文艺的历史使命:反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第二节 历史借鉴:列宁关于“艺术属于人民”的理论与实践
        一、文艺的“党性原则”:文艺人民性的思想政治保证
        二、“艺术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文艺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的根本要求
    第三节 一脉相承: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的论述
        一、文艺为人民大众
        二、人民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
        三、人民大众是文艺的评判者
    第四节 直接依据: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的论述
        一、邓小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江泽民:“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
        三、胡锦涛:“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放歌”
第二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所基于的历史经验、时代条件及其形成过程
    第一节 党领导人民发展文艺工作的历史经验
        一、正确认识文艺的地位与作用,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立场
        二、科学把握执政党在文艺建设中的角色,形成政府与市场、社会良性互动的合力
        三、正确处理一元指导与文艺多样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保证文艺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提出的时代条件
        一、经济条件:为人民享有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物质基础
        二、政治条件:为人民享有文化权利提供制度保障
        三、文化条件:为人民文艺的发展厚植文化自信的土壤
        四、社会条件:为人民享有文化成果、建设文化民生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第三节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形成过程
        一、准备期(1969—1975):梁家河“大学问”蕴含为民服务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二、萌芽期(1982—1985):文化为民、惠民、兴民的初步实践
        三、发展期(1985—2002):对人民“摆脱贫困”过程中文化作用的探索
        四、成型期(2003—2007):“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初步成型
        五、深化期(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深化发展
第三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地位论:人民伟大事业需要文艺的繁荣兴盛
        一、文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艺的繁荣兴盛
    第二节 本质论:社会主义文艺本质是人民的文艺
        一、社会主义文艺来源于人民
        二、社会主义文艺服务于人民
        三、社会主义文艺由人民评价
    第三节 灵魂论:中国精神是人民文艺的灵魂
        一、文艺塑造民族精神
        二、文艺反映时代精神
        三、运用文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节 创新论: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两创”是基于唯物史观对文化继承与创新关系的科学回答
        二、正确处理两大关系,科学把握“两创”的思路方法
        三、从历史阐释到实践应用,探索“两创”的具体途径
    第五节 组织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以文艺评论引领文艺高峰建设
    余论
第四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问题指向及其理论贡献
    第一节 文艺与市场:服务人民还是服务资本?
        一、资本增殖与文艺发展的历史交集
        二、三个不平衡:文艺与市场的矛盾及其实质
        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二节 文艺与历史:尊重历史还是虚无历史?
        一、历史虚无主义在文艺领域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二、历史虚无主义向文艺领域渗透的原因分析
        三、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谬误
        四、坚持唯物史观,按照艺术规律呈现艺术化的历史
    第三节 文艺与价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还是“去价值化”?
        一、文艺“去价值化”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二、“去价值化”文艺观的理论谬误
        三、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价值构建
第五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的实践应用
    第一节 深化文艺体制机制改革,为文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效及启示
        二、文艺体制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三、提升文艺工作治理水平,进一步释放文艺发展活力
    第二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共享文艺发展成果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刻变化
        二、人民公平享有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目标
        三、人民需求与文化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结构性矛盾
        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侧改革
    第三节 推动优秀文艺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推动文艺走出去:国家对外战略要求与文艺内在规律的有机统一
        二、文化走出去的成绩与大国地位不相匹配:文艺走出去的现状与困境
        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文艺走出去的内容建设和价值目标
        四、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平台,进一步推动文艺走出去战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3)新高考改革的风险及其规避——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新高考改革的多重风险
    (一)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钟摆现象”
        1. 素质教育的“人文主义”弱势
        2. 应试教育的“科学主义”强势
    (二) 高中学校办学缺乏特色
        1. 固守文理二分办学模式
        2. 依赖规范化学校管理模式
    (三) 高中学生自主发展异化
        1. 弱化非选考科目学习
        2. 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
三、新高考改革风险原因解析
    (一) 新高考改革决策者与专家的结盟
    (二) 高中学校自我生存的利益驱动
    (三) 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足
四、新高考改革风险的规避策略
    (一) 树立改革风险意识, 呼唤风险决策伦理
        1. 树立新高考改革的风险意识
        2. 呼唤新高考改革风险决策伦理
    (二) 探索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与管理模式
        1. 个性化育人模式
        2. 建立精准信息管理系统
    (三) 建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1. 建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体系
        2. 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与职业体验

(4)衡水市社会力量办国学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衡水市社会力量办国学教学现状
    一、国学师资队伍的构成
        (一) 能认同儿童读经学、国学的人
        (二) 家长也可以是推广儿童读经的师资
        (三) 热衷儿童国学教育的社会力量
    二、教师国学教育的理念
        (一) 教师对国学教学目标的理解
        (二) 教师对国学教学地位的理解
        (三) 国学教师理念的转变
    三、国学教材的选择
        (一) 考虑儿童的接受程度
        (二) 加强人格品质的教材
        (三) 强调立身处世的道理
    四、国学教学的方法
        (一) 以教师领读为主
        (二) 活泼多元的读经方式
        (三) 善用奖励
    五、家长参与国学教学
        (一) 家长认同国学教学的理念
        (二) 家校配合更能促进儿童学习
        (三) 尽量不引起家长的困扰
    六、国学的教学评价
        (一) 多用背诵的方式来评价
        (二) 多强调过程性表现
        (三) 多由教师、家长与学生的三方评价
第二章 衡水市社会力量办国学班教学的成效
    一、读经搭配德育教学营造出尊重生命的态度
    二、儿童的感知能力与身体形态的改变
    三、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章 衡水市社会力量办国学班教学的特点
    一、教师以兼职居多
    二、教学用书多元
    三、教学资源有限
    四、缺乏独特的评价手段
第四章 提升衡水市社会力量办国学班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对国学教师的建议
        (一) 强调德行的建立与陶冶
        (二) 当做语文课补充教材
        (三) 寻求相关读经资源协助
        (四) 利用零碎时间国学教学
        (五) 重视学习动机的引导
        (六) 不追求短期读经的成效
    二、对师资培育机构的建议
        (一) 开展好儿童读经的课程与教学研究
        (二) 举办儿童学国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三、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
        (一) 把学国学读经典列入小学语文补充教材或弹性课程
        (二) 把儿童学国学读经典视为多元学习的一个环节
        (三) 以政府职能部门身份举办儿童学国学的研习活动
    四、对家长的建议
        (一) 家长要提高对孩子学习国学认识
        (二) 家长要培养孩子对国学的兴趣
        (三) 为孩子学习国学创造良好环境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5)高师院校"全科型"教师培养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 研究缘起
        2.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 国外全科型教师培养机制研究
        2. 国内全科型教师培养机制研究
    (三)核心概念界定
        1. 全科型教师
        2. 人才培养机制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之处与关键问题
        1. 研究创新之处
        2. 关键问题
一、全科型教师培养机制理论基础
    (一)全人教育
    (二)整体主义教育
    (三)人的全面发展
二、全科型教师培养机制现状研究及结果分析
    (一)现状调查
        1. 问卷调查设计
        2. 访谈调查设计
        3.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二)结果分析
        1. 全科型教师了解情况
        2. 学科专业建设情况
        3. 教学运行现状
        4. 管理保障状况
        5. 资源协同现状
        6. 质量评价状况
三、全科型教师培养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1. 全科型教师培养的法规不健全
        2. 全科型教师培养的资金不足
    (二)学科专业建设不健全
        1. 高校专业设置缺乏规划性
        2. 跨学科专业资源整合不足
        3. 学科专业建设力量较薄弱
    (三)教学运行方式单一
        1. 培养目标片面化
        2. 课程内容零碎化
        3. 教学方式单一化
    (四)管理保障不完善
        1. 招生与就业不均衡
        2. 师资整合力度不够
        3. 校园文化建设
    (五)资源协同体建立不完善
        1. 高校与小学缺乏共生发展理念
        2. 高校与政府间缺乏协作与沟通
        3. 政府与小学缺乏投入力度
    (六)质量评价不全面
        1. 缺乏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2. 缺乏对教师的全面性评价
        3. 缺乏日常监督性评估
四、全科型教师培养机制构建策略
    (一)全科型教师培养机制体系
    (二)加强宏观政策调控机制
        1. 完善全科型教师培养相关政策
        2. 保障全科型教师培养经费充足
    (三)优化学科专业机制
        1. 增设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
        2. 设置交叉学科试验新区
        3. 丰富学科专业建设资源
    (四)构建教学运行机制
        1. 目标——“三角色+四领域”
        2. 课程——“6 平台+12模块”
        3. 方式——实践性教学
    (五)健全管理与保障机制
        1. 创建招生-就业新体系
        2. 建立协同性师资队伍
        3.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六)打造资源协同育人机制
        1. 构建高校培养全科型教师的引领机制
        2. 构建政府培养全科型教师的主导机制
        3. 构建小学培养全科型教师的参与机制
    (七)建立质量评价机制
        1. 探索全科型师范生综合评价制度
        2. 改革教师教学评价体系
        3. 建立高校长效监督考评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基于国家文化战略建设的时代背景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价值转型与改革的诉求
        (三)化解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危机的迫切性
        (四)建构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理论的学科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教育生态研究的基本主题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维度及其核心议题的研究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考察
        (四)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梳理
        (五)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问题及其破解策略的研究
        (六)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环境及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
    四、研究的基本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研究立场与方法选择
    五、立论基础与总体思路
        (一)论文立论的理论基础
        (二)论文总体思路的说明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
第一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理论阐释:内涵、要素与功能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基本内涵
        (一)来华留学生及相关概念界定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内涵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生态指标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核心要素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人口要素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环境要素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文化要素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质量要素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系统功能
        (一)人才培养的功能
        (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三)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历史生成性与生态价值的发展变迁
    一、缘起与视角:中外交流史中的“留学生”及作为教育问题的叙述
        (一)中外交流史视野中的“留学生”与“留学生教育”问题
        (二)遣唐使、传教士与来华留学生:留学生教育的不同面相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历史镜像:建国以来的政策、管理与内容设置
        (一)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二)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来华留学生管理变化
        (三)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课程设置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生态价值变迁:从“政治外交”到“文化理解”
        (一)作为“政治外交”的来华留学生教育:1950—1977年
        (二)作为“文化交流”的来华留学生教育:1978—1989年
        (三)作为“国际理解”的来华留学生教育:1990年至今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现实剖析:主要问题及其表征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结构失衡”问题
        (一)教育规模:增长迅速,但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二)国别结构:来源单一,社会主义性质国家为主
        (三)层次结构与类型:本科学历为主,学历型上升但绝对比重仍较低
        (四)科类与专业结构:呈现多元化,但“文科”与“理科”选择失调
        (五)总结: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结构失衡”的表征及其实质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质量失调”问题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观”的工具化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不协调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缺乏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功能缺位”问题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人才培养功能的错位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缺位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的优化:原则、策略与国际经验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优化的规律依据
        (一)“整体关联”规律
        (二)“动态平衡”规律
        (三)“协同进化”规律
        (四)“限制因子”规律
        (五)“耐度最适度”规律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优化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多样化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
        (四)差异性原则
        (五)动态性原则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优化的总体策略
        (一)政策改进:建立彰显法治、规范化及执行力的政策体系
        (二)资源配置:建立校际、学科间以及社会各方的联动机制
        (三)质量控制:建立风险化解、生态预警与结构优化的保障系统
        (四)文化建构:建立促进异质文明交流与理解的学习共同体
        (五)环境优化:建立动态平衡与可持续运行的良性生态环境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优化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经验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经验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中国百年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少数民族教科书文本的研究
        二、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及框架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视角和路径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历史溯源:中国古代民族文教政策
    第一节 民族文教政策背景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形态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内涵
    第二节 民族文教政策的形态
        一、政策目标:以“德化”促多元民族文化的沟通与融汇
        二、政策过程:因俗而治、平等怀柔、互学兼收
        三、政策内容:和亲通婚、移民实边、和平结盟、设学开科
    第三节 民族文教政策的功能
        一、以“大一统”与“正统观”的思想建构政体认同
        二、以“核心辐射”与“多元互动”的方式承续中华文明
第三章 萌芽: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1904~1926)
    第一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背景
        一、政治环境的变革:“部族帝国”走向“民族国家”
        二、文化思潮的变革:“民族”的建构与想象
    第二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产生过程及内容
        一、统整: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教育的近代转型
        二、分化: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教科书的产生
        三、导向: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的萌芽
    第三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特点与影响
        一、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特点
        二、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的影响
第四章 成型:南京国民政府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1927~1949)
    第一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背景
        一、政治环境的变化:从分裂到统一
        二、民族观念的演化:从“五族”到“国族”
        三、教育背景的转化:从“民族教育”到“边疆教育”
    第二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产生过程及内容
        一、南京国民政府民族教科书的产生过程
        二、南京国民政府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结构与内容
    第三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特点与影响
        一、南京国民政府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目标及特点
        二、南京国民政府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特点
        三、南京国民政府民族教科书政策的功能影响
第五章 发展:新中国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1949~至今)
    第一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背景
        一、政治环境的变化:民族身份从“遮蔽”到“凸显”
        二、民族观念的演化:从“政治”化到“文化”化
        三、教育背景的转变:从社会主义改造到现代化发展
    第二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产生过程及内容
        一、新中国民族教科书政策的产生过程
        二、新中国民族教科书政策结构与内容
    第三节 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一、新中国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目标及特点
        二、新中国民族教科书政策的特点
        三、新中国民族教科书政策的功能影响
第六章 中国百年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的反思与启示
    第一节 政策目标政治整合与文化整合的一贯性
        一、百年民族教科书政策继承了古代文教政策的认同整合思想
        二、百年民族教科书政策以民族教育现代化为目标进行文化整合
        三、百年民族教科书政策以形成民族“集体记忆"为目标进行族群整合
        四、百年民族教科书政策以形成国家认同为目标进行政治整合
    第二节 政策过程的非连续性影响目标的达成
        一、百年民族教科书政策过程非连续性的原因
        二、民族教科书政策过程一贯性实施的建议
    第三节 政策内容与结构影响政策功能的释放
        一、民族教科书“单一化”、“复制化”的编审政策影响其教育功能的释放
        二、民族教科书“专门化”或“普通化”的政策导向影响其族群整合功能的释放
        三、民族教科书经费与印行政策影响其政治功能的释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高校德育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 高校德育的理想诉求
        (二) 高校德育评估实践的呼唤
    二、研究综述
        (一) 高校德育评估相关问题研究
        (二) 高校德育评估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构架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构架
        (二)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德育评估现实反思
    一、高校德育评估及相关概念之厘清
        (一) 高校德育及价值的辨识
        (二) 高校德育目标的审视
        (三) 高校德育评估涵义的把握
    二、高校德育评估价值之追问
        (一) 高校德育评估何以必要
        (二) 高校德育评估何以可能
        (三) 高校德育评估如何实现
    三、高校德育评估问题之探寻
        (一) 高校德育评估总体情况
        (二) 高校德育评估存在的问题
        (三) 高校德育评估问题之根源
第二章 高校德育评估本源追溯
    一、中西德育评估思想
        (一) 中国传统德育评估思想
        (二) 西方德育评估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德育评估思想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评估思想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德育评估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一) 认识论
        (二) 价值论
    四、现代教育评估理论
        (一) 教育测量理论
        (二) 教育评估描述理论
        (三) 教育评估判断理论
        (四) 教育评估建构理论
第三章 高校德育评估理论探析
    一、高校德育评估的一般原理
        (一) 高校德育评估的过程与特点
        (二) 高校德育评估的原则
        (三) 高校德育评估的功能
    二、高校德育评估的系统
        (一) 系统与高校德育评估系统
        (二) 高校德育评估系统的基本特征
        (三) 高校德育评估体系统的地位与作用
    三、高校德育评估的要素
        (一) 高校德育评估的主体
        (二) 高校德育评估的客体
        (三) 高校德育评估的介体
    四、高校德育评估的结构
        (一) 高校德育评估的过程结构
        (二) 高校德育评估的要素结构
        (三) 高校德育评估的要素关系
    五、高校德育评估的本质
        (一) 德育评估的本源性探索
        (二) 高校德育评估内涵的辨识
        (三) 高校德育评估的本质规定
    六、高校德育评估的基本规律
        (一) 高校德育评估系统外适律
        (二) 高校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
        (三) 高校德育评估量质统一律
第四章 高校德育评估方法求索
    一、高校德育评估方案的设计
        (一) 高校德育评估方案
        (二) 高校德育评估方案的设计步骤
    二、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一) 高校德育评估指标及体系
        (二) 高校德育评估体系标准及编制
        (三) 高校德育评估指标的权重与权集
        (四) 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形成
    三、高校德育评估信息的搜集与运用
        (一) 高校德育评估信息的特征
        (二) 高校德育评估信息的搜集
        (三) 高校德育评估信息的处理
    四、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检验
        (一) 高校德育评估信度的检验
        (二) 高校德育评估效度的检验
        (三) 高校德育评估可靠性的检验
    五、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处理
        (一) 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检验
        (二) 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诊断
        (三) 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反馈
        (四) 高校德育评估结果的正确对待
第五章 高校德育评估实践运用
    一、学校层面德育评估
        (一) 学校层面德育评估的特点
        (二) 学校层面德育评估指标及体系
        (三) 学校层面德育评估的实施
    二、院系德育工作评估
        (一) 院系德育工作评估内容
        (二) 院系德育工作评估指标要素
        (三) 院系德育工作评估的实施
    三、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
        (一) 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实现条件
        (二) 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的功能
        (三) 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的内容与指标体系
        (四) 班级与年级德育工作评估的组织与实施
    四、学生品德评估
        (一) 学生品德评估的原则
        (二) 学生品德评估的内容
        (三) 学生品德评估指标要素及标准
        (四) 学生品德评估的施行
结束语 走向学科的高校德育评估
    一、高校德育评估的学科观照
        (一) 高校德育评估研究对象的观照
        (二) 高校德育评估知识系统的观照
        (三) 高校德育评估研究方法的观照
    二、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构想
        (一)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基本内涵
        (二)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逻辑起点
        (三)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理论借鉴
        (四)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研究任务
        (五) 高校德育评估学科的前景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分
    2.2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
        2.2.1 教育质量的概念
        2.2.2 教育质量与教学质量的区别
        2.2.3 高职教育的特征
    2.3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涵义
        2.3.1 质量管理
        2.3.2 教育质量管理
第三章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情况分析
    3.1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需求分析
        3.1.1 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3.1.2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3.1.3 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需要
        3.1.4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3.1.5 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需要
    3.2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的现状
    3.3 陕西C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管理分析
        3.3.1 陕西C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3.3.2 陕西C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3.4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1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4.2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5 解决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6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
        3.6.1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现状
        3.6.2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发展趋势
第四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示范高中规范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南阳市省级示范高中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示范高中
        1.3.2 规范
        1.3.3 规范问题
        1.3.4 示范高中规范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规范引领:示范高中示范诠释
    2.1 示范高中创建的必要性
        2.1.1 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1.2 中国教育发展的需要
    2.2 示范高中的演变历程
        2.2.1 重点高中政策
        2.2.2 “重点”“示范”并行
        2.2.3 示范高中政策
    2.3 示范高中应起的规范引领作用
        2.3.1 理念规划之完善
        2.3.2 学校管理之科学
        2.3.3 校园文化之丰富
        2.3.4 教师教学之生动
        2.3.5 辐射带动之全面
第3章 规范失衡:示范高中失范现象扫描
    3.1 教育理念重功利
        3.1.1 素质教育理念模糊
        3.1.2 教育公平理念不公
        3.1.3 示范发展理念竞争
        3.1.4 规划目标重进线率
        3.1.5 办学目标重短平快
        3.1.6 培养目标表里不一
        3.1.7 办学质量效益不高
    3.2 学校管理重控制
        3.2.1 行政管理依赖评比
        3.2.2 教师管理机制扭曲
        3.2.3 教师负担过于沉重
        3.2.4 学生管理严管重罚
        3.2.5 学生课业负担沉重
        3.2.6 学生健康不受重视
        3.2.7 举债发展违规收费
    3.3 精神文化重实用
        3.3.1 一些教师教育观念滞后
        3.3.2 一些教师合作精神淡漠
        3.3.3 一些教师体罚变相体罚
        3.3.4 一些学生精神追求单一
        3.3.5 一些学生道德现状忧人
        3.3.6 一些学生心理问题丛生
    3.4 教师教学过重高考
        3.4.1 教学理念偏向主知主义
        3.4.2 教学目标偏离素质要求
        3.4.3 科目设置过于倾向高考
        3.4.4 每周课时安排不均匀
        3.4.5 教学方式单一封闭
        3.4.6 教学内容偏难偏旧
        3.4.7 教学评价分数挂帅
    3.5 正确认识示范高中失范现象
        3.5.1 失范现象的诸类型
        3.5.2 失范现象的普遍性
        3.5.3 失范现象的特殊性
        3.5.4 失范现象的动态性
第4章 难言隐痛:示范高中失范原因透视
    4.1 传统思想影响
        4.1.1 官本位与片面追求政绩的影响
        4.1.2 社会本位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影响
        4.1.3 专制主义与“一言堂”的影响
        4.1.4 传统的教条主义影响
    4.2 现代陷阱危机
        4.2.1 功利主义冲击教育
        4.2.2 控制思想影响学校
        4.2.3 科学主义垄断教学
    4.3 制度体制机制
        4.3.1 招生考试体制的缺陷
        4.3.2 社会用人机制的漏洞
        4.3.3 重点高中制度的失误
        4.3.4 经费保障机制的不足
        4.3.5 法律制度的不够健全
    4.4 地域差别
        4.4.1 经济发展水平失衡
        4.4.2 教育发展状况不匀
    4.5 校园文化
        4.5.1 物质文化有些过分
        4.5.2 制度文化有些迷失
        4.5.3 精神文化有些欠缺
    4.6 教师素质
        4.6.1 教育观念有些陈旧
        4.6.2 师德修养有所欠缺
        4.6.3 教学哲学有些无奈
        4.6.4 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4.7 学生素质
        4.7.1 部分示范生自身缺点
        4.7.2 青春期困扰未排除
        4.7.3 个别差异性未受重视
    4.8 主要原因关系探析
        4.8.1 主要次要原因
        4.8.2 内部外部原因
        4.8.3 直接间接原因
        4.8.4 多果以及多因
第5章 真正示范:正视失范规范发展
    5.1 政府职责:从效率到公平
        5.1.1 改革考试制度
        5.1.2 减政放权松绑
        5.1.3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5.1.4 搭建学校发展平台
        5.1.5 从重效率到重公平
        5.1.6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5.2 社会责任:从功利到合理
        5.2.1 警惕蝴蝶效应发生
        5.2.2 大力普及高中教育
        5.2.3 科学评价育人质量
        5.2.4 形成尊师重教风尚
    5.3 示范高中:从失范到规范
        5.3.1 端正办学理念
        5.3.2 转变培养目标
        5.3.3 完善教师管理
        5.3.4 转方式提效能
        5.3.5 完善学生管理
        5.3.6 引领精神文化
        5.3.7 推进素质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社会力量办学呼唤中观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研究[D]. 沈雁婷.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2]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文艺理念研究[D]. 姜汪维.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3]新高考改革的风险及其规避——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思考[J]. 李宝庆,魏小梅. 教育发展研究, 2017(12)
  • [4]衡水市社会力量办国学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5)
  • [5]高师院校"全科型"教师培养机制构建研究[D]. 王小芳. 长春师范大学, 2016(02)
  • [6]来华留学生教育生态及其优化研究[D]. 董立均.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6)
  • [7]中国百年少数民族教科书政策研究[D]. 崔珂琰.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 [8]高校德育评估研究[D]. 赵祖地.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 [9]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及发展趋势研究[D]. 杨文革. 西北大学, 2013(05)
  • [10]示范高中规范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南阳市省级示范高中为个案[D]. 宋艳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办学社会力量呼唤中观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