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聪先生收藏文物告示

马思聪先生收藏文物告示

一、征集马思聪先生文物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闫树军[1](2021)在《档案揭开共和国国徽历史本真》文中认为国徽的诞生为何晚于国旗、国歌国徽是代表国家的徽章,是国家的象征之一,也是民族的象征。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国都、纪年、国歌和国旗4个决议案。1950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发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徽诞生晚于国旗、国歌,缘于当时的应征作品均未能达到要求而不得不推迟。

王珊珊[2](2021)在《上海《广播歌选》研究(1949-1958)》文中研究说明

孟昭庚[3](2019)在《五星红旗诞生记》文中提出一国旗代表国家的尊严,是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与新中国一道诞生的五星红旗,也有她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新政协)筹备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推选毛泽东为常务委员会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李维汉为秘书长。筹备会决定成立6个工作小组,指定第六小组负责制定和评选新中国国旗、国徽和国歌词谱等项工作。

李岩[4](2017)在《粤乐唱响上海滩(下)——从文化变迁视角论广东音乐驻沪成因(1867—1949)》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新知、已知资料及未入学界"法眼"的夏利柯钢琴作品《粤调》(1931)为立论之基,论粤乐何以在上海唱响并形成风潮的历史之"因";该题以"唱"表述"粤乐"响于上海滩,其"唱"含"奏"义,并进一步质言:其亦包含演、表、创,并与粤剧、粤曲多有联带而形成一体四面(唱、奏、演、创);由于粤乐曲目创作年代、唱片灌录时刻等历史讯息年深日久,尤其沪上粤乐团体到底有多少已成谜团,但这是面对此题必须解决而至今未能解决的问题。文章重点:1.自夏氏创作出《粤调》,开钢琴国乐风先河,却淡出抑或根本无人理会,形成学界一大怪;2.为何浙江嵊县人任光创作出粤乐风《彩云追月》?其人在沪,又会携带出哪些上海风?3.粤乐文化整体迁移上海滩后的增容、变容,是为文章的重中之重。

杨华丹[5](2017)在《民国期刊《乐风》研究》文中指出在历史的演进中,音乐刊物作为一种媒介在音乐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音乐编辑学近三十年的学科研究成果来看,以音乐期刊为对象的研究占有一定的比重。1906年李叔同的《音乐小杂志》开启了国人创办音乐期刊的先河,而民国时期可谓是音乐期刊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中国音乐期刊文化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民国时期的音乐期刊《乐风》(1940.1-1944.6)为主要研究对象,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民国时期的音乐期刊发展概述,从宏观上对整个民国时期音乐期刊做梳理,以文化思潮的变化为主线,兼顾政治格局变化将期刊划分为四个阶段,最后结合重庆作为“陪都”的历史大背景,着重对《乐风》期刊做介绍。第二章《乐风》的办刊缘起,乐风社作为《乐风》期刊的编辑单位,通过对乐风社的隶属关系梳理,挖掘《乐风》期刊办刊的创办过程;第三章《乐风》的编辑实践和编辑特色分析,利用音乐编辑学的学科视角,以音乐期刊《乐风》从1940年到1944年6月出版的25期文本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归纳概括、计量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期刊的文本材料做详细分析,同时对主要编辑者的编辑实践过程、编辑思想做论述,最后结合栏目设置、内容编排、整体设计、办刊理念等方面对期刊的编辑特色做总结。第四章《乐风》的历史作用和意义,主要论述期刊对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贡献,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支撑以及它所带来的历史价值。目前国内对于民国时期音乐期刊的相关学术研究留有很大的空白,这些被人忽视的文化载体不仅仅承载了期刊编辑者的思想,更多的是字里行间隐藏着那个已将逝去的时代,活生生的历史原貌。

徐星[6](2016)在《《人民音乐》1950-1965年办刊研究》文中认为以1946-1949年及1950-1965年《人民音乐》出刊的文本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归纳概括、计量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从音乐编辑学、音乐史学的角度分析刊物的出刊背景、稿件来源、栏目设置、内容编排等,分析编者、作者、读者与刊物的关系。1946-1949年在东北佳木斯市创办的《人民音乐》与新中国建立以后创办的《人民音乐》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吕骥、向隅等人创办的以发表歌曲创作及音乐评论为主的音乐刊物,二者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机关刊物,《人民音乐》从1950年9月创刊伊始便集中传达党和国家的文艺思想,反映中国音乐界的社会活动、学术动态,并组织学术交流、介绍外国音乐文化,普及、发展音乐事业。中国音乐家协会通过《人民音乐》在新中国早期音乐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导、促进了我国音乐事业在专业音乐领域、社会音乐文化等方面的发展。1950-1965年的《人民音乐》是集政治属性、学术属性、社会属性于一体的音乐刊物。

王鹏[7](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胡志刚[8](2014)在《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文中指出梁思成是近代中国最着名的建筑学家之一,其学术实践活动涉及建筑史研究、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史研究等多个领域,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堪称一代宗师。1930年代,梁思成以中国营造学社为学术平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实践之中,在开创性的古建筑调查与研究中,逐渐理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其多项研究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新中国成立前后,梁思成积极参与新政权创建工作,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审定国歌、国旗方案,组织设计国徽,这些活动不仅使梁思成得以充分发挥其学识和能力,而且赢得了新政权的信任。进入1950年代之后,梁思成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在北京城市规划、文物建筑保护、探索建筑的民族形式实现路径等领域表现出了一名学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前瞻意识,并努力构建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北京旧城保护及未来发展范式,但由于其观点不被新政权所认可,其学术思想亦受到质疑与批判,学术实践屡遭挫折,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与学术批判中逐渐失去学术话语权,亦失去学术研究的活力和创造力。1955年之后,梁思成基本上再未开展大的创新性的学术实践。梁思成一生还创办了两个大学的建筑系,即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是近代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其对建筑教育的理解和改革,对中国建筑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1928年至1955年期间梁思成的学术实践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5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研究,研究重点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的关系,中国营造学社转型的过程及典型做法,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在古建筑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二是梁思成与近代中国的高等建筑教育,研究重点是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建国前后梁思成的建筑教育理念变革及实践;三是梁思成与新政权的创建,研究重点是梁思成对新政权的选择及其政治参与意识的转变,梁思成与新中国国歌、国旗方案的审定和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四是梁思成与新中国的城市建设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重点是梁思成与北京城市规划及北京文物建筑保护;五是梁思成与建国初期的建筑民族形式问题,研究重点是梁思成“大屋顶”建筑理念的转变。

王晶[9](2013)在《《文艺月刊》(1930-1941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文艺月刊》(1930年——1941年)为研究对象,这份创刊于南京,停刊于重庆的具有国民党背景的期刊杂志,是右翼文艺阵营中持续时间最长,版面内容丰富,影响力较大的一个刊物。《文艺月刊》创刊于文学期刊非常活跃的三十年代文坛,第一章里选取1930年这个年度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期刊进行比较,突出《文艺月刊》远离商业化,在与左翼文学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吸引争取中间作家,努力淡化党派政治色彩,注重文学的本体性,是右翼文艺期刊中独具特色的一份刊物。第二章首先考察《文艺月刊》的主办者中国文艺社的基本情况,并借此厘清刊物的主要编辑、历史面貌、撰稿人群、资金筹措和出版发行等多方面的情况。通过对中国文艺社的历史考察,试图呈现国民党不断强化期刊出版业控制的过程;对不同时期的主编的考察,是为了探究不同群体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以及对刊物的相关影响。第三章介绍了《文艺月刊》的文学创作情况,在“民族认同”和“人文关怀”两大主题之下,涌现出一些文学史上少有人提及的优秀作品,这个部分对其进行文本的分析挖掘。第四章描述《文艺月刊》的文学批评世界,该刊在理论方面没有一个主流强势的声音,基本上处于杂陈拼盘的状态,在整体概貌做出了解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王平陵和韩侍桁的文艺批评。《文艺月刊》杂志主要聚合了共同关注民族国家命运的非左翼作家和广大文学界,使右翼文学呈现了一种大气兼容的势态,是国民党政府建构“国家民族文学”的一种具体范式,呈现了现代期刊传媒在政治、经济、文学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丰富面貌。

舒延[10](2013)在《马叙伦: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文中指出1970年5月,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马叙伦先生与世长辞。1985年4月27日,中共中央隆重召开马叙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座谈会,习仲勋同志代表党中央讲话,对马叙伦先生的一生作了极高的政治评价,称他是着名的教育家、坚强的民主战士、忠诚的

二、征集马思聪先生文物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征集马思聪先生文物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档案揭开共和国国徽历史本真(论文提纲范文)

国徽的诞生为何晚于国旗、国歌
国徽图案设计之争
    清华大学的国徽设计方案
    中央美术学院的国徽设计方案
    两个设计组对其国徽设计方案作报告
    中央美院设计组提交的国徽图案设计修改方案
    清华大学设计组提交的国徽图案设计修改方案
    清华大学设计组的国徽图案设计方案被选中
高庄披肝沥胆塑国徽
全国各地统一悬挂国徽
国徽被悬挂于天安门城楼

(3)五星红旗诞生记(论文提纲范文)

(4)粤乐唱响上海滩(下)——从文化变迁视角论广东音乐驻沪成因(1867—1949)(论文提纲范文)

粤乐精义
    1.陈铁笙
    2.吕文成
杜鹃啼血
似是而非
相当时髦
曲作有名
上海风
结语:口耳之福
附录上海各粤乐团体

(5)民国期刊《乐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构架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国时期国内音乐期刊发展概述
    第一节 民国时期音乐期刊发展状况
        一、五四以前的音乐期刊发展
        二、二十年代的音乐期刊发展
        三、三十年代的音乐期刊发展
        四、四十年代的音乐期刊发展
    第二节 40年代重庆“陪都”的音乐期刊发展
        一、陪都的确立
        二、《新音乐》与《乐风》的对比
第二章 《乐风》的办刊缘起
    第一节 《乐风》的“官办”身份
        一、乐风社隶属关系梳理
        二、乐风社对《乐风》办刊的影响
        三、《乐风》期刊“官办”身份的优势与局限
    第二节 《乐风》创刊的文化基点
        一、音乐文献供不应求
        二、新音乐运动的影响
第三章 《乐风》的编辑实践和编辑特色分析
    第一节 《乐风》的编辑实践分析
        一、编辑对象分析
        二、编辑主体分析
        三、作者群体的分析
    第二节 《乐风》的编辑特色分析
        一、《乐风》的类型
        二、《乐风》的期刊定位和读者群体
        三、《乐风》的整体设计
        四、《乐风》的办刊理念和编辑风格的形成
第四章 《乐风》的历史作用与意义
    第一节 对中国早期音乐教育体系的贡献
        一、学校音乐教育
        二、社会音乐教育
    第二节 对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支撑
        一、西方进步音乐思想的宣传和普及
        二、中国早期传统音乐文化的革新
    第三节 历史影响和社会意义
        一、对战时重庆音乐文化的影响
        二、“文艺统战、音乐救国”的时代标志
        三、音乐历史的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人民音乐》1950-1965年办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撰写 1946-1949年《人民音乐》缘由
    三、国内研究状况
    四、研究方法及理论意义
第一章 1946-1949年《人民音乐》的编辑实践分析
    第一节 1946-1949年《人民音乐》办刊情况
        一、创刊背景
        二、出刊情况
    第二节 1946-1949年《人民音乐》的办刊内容
        一、刊物定位
        二、内容介绍
    第三节 编者与《人民音乐》
        一、编委与《人民音乐》
        二、吕骥与《人民音乐》
第二章 1950-1965年《人民音乐》的编辑实践分析
    第一节 《人民音乐》缘起
        一、中国音乐家协会
        二、《人民音乐》创刊背景
        三、1950-1965年《人民音乐》基本情况
    第二节 1950-1965年《人民音乐》编排介绍
        一、稿件来源
        二、栏目设置情况
    第三节 1950-1965年《人民音乐》主要内容分析
        一、歌曲创作
        二、专号
        三、政策、社会运动文论
        四、评论
        五、理论建设
        六、音乐教育
第三章 1950-1965年《人民音乐》的编者、作者、读者
    第一节 编者与《人民音乐》
    第二节 作者与《人民音乐》
    第三节 读者与《人民音乐》
        一、刊物对读者的重视
        二、读者对刊物的关注
第四章 1950-1965年《人民音乐》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宣传文艺方针,紧跟政治运动
    第二节 关注院校建设,促进全面发展
    第三节 组织音乐活动,报导音乐动态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7)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8)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梁思成研究的历史分期
        二、梁思成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三、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注意选题的创新
        二、注意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三、注意史料的考证和档案文献的整理使用
第一章 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第一节 东北大学建筑系的创建与梁思成的学术兴趣
    第二节 梁思成的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
        一、全盘学习与构建“学院派”教学体系
        二、以清华同学和宾大校友为核心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梁思成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四、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及实践的不足
    第三节 梁思成早期的建筑设计及古建筑调查实践
        一、成立“梁陈童蔡营造事务所”
        二、开始调查古建筑
        三、学术研究的初步成果
    小结
第二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上)
    第一节 朱启钤与中国营造学社
        一、刊行《营造法式》
        二、成立中国营造学社
    第二节 专心古建筑研究:梁思成的职业选择
        一、最初的拒绝
        二、选择中国营造学社
    第三节 从传统到近代: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
        一、偏于研读古籍:成立初期的中国营造学社
        二、内部机制与研究方法的双重变革: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
        三、朱梁刘组合:中国营造学社的转型核心
    小结
第三章 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下)
    第一节 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古建筑研究,积极开展野外调查
        一、抗战前中国营造学社的古建筑调查
        二、从独乐寺到佛光寺:梁思成古建筑调查的代表性成果
    第二节 与实物相印证,整理解读古建筑文献
        一、强调由近及远、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方法
        二、编纂中国古代建筑的“文法课本”
    第三节 提出系统的古建筑保护思想,积极参与古建筑修葺保护
        一、历史的记载者:对古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的阐述
        二、与时间赛跑:对古建筑保护的紧迫性的认识
        三、科学的保护:系统提出古建筑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四、发挥专家作用:积极参与古建筑维修工程
    第四节 研究与育人相结合,着力培养古建筑研究人才
        一、努力构建富有学社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言传身教,育人于调查研究实践
    第五节 抗战时期支撑危局,继续学社研究事业
        一、抗战期间中国营造学社面临的困局
        二、梁思成及中国营造学社应对困局的举措
        三、组织开展西南地区古建筑调查
        四、坚持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服务社会
    小结
第四章 从建筑到营建:梁思成与清华大学建筑教育
    第一节 回归清华:战后重建与梁思成的责任意识
        一、执教清华与中国营造学社之结束
        二、梁思成的教育理念与清华建筑系的创办
    第二节 从建筑系到营建系: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一、把握现代建筑教育的新趋势:访美的收获与思考
        二、梁思成的新思维与教学改革
    第三节 政治改造运动中的自我批判与自我否定
        一、从反思到自我否定
        二、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的调整与转变
    小结
第五章 愉快的合作:梁思成与新政权创建
    第一节 编制文物建筑保护目录
        一、抢救平津学人与梁思成的选择
        二、与中共的初次合作
        三、编制全国文物建筑目录
    第二节 主持国徽设计工作
        一、筹建新政权与国旗、国徽、国歌方案拟定任务的提出
        二、梁思成的自豪感与国歌的确定
        三、梁思成与国旗方案的论证
        四、梁思成与国徽设计
    第三节 崭新的自我:建国前后梁思成从政态度的转变
        一、加入革命队伍:梁思成的新角色
        二、诚邀建筑人才:梁思成的人才意识
        三、全身心建设新政权:国徽设计过程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第四节 梁思成、林徽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
        一、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及主要的设计分歧
        二、梁思成的意见及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对民族形式的成功体现:林徽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小结
第六章 规划新北京: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定都北京与无序使用:古都规划问题的提出
        一、古都风貌依旧:解放之初的北平城
        二、古都保护与规划:梁思成及学术界同仁的初步讨论
        三、从建新城到以天安门为中心:北京市政府的态度转变
    第二节 保护旧城与发展新区:“梁陈方案”的提出
        一、梁思成与苏联专家的分歧与争论
        二、“梁陈方案”的提出及其动机分析
        三、“梁陈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第三节 学术争鸣与非学术决策:关于“梁陈方案”的思考
        一、“梁陈方案”的历史命运
        二、关于“梁陈方案”的争论
        三、政治决定规划:关于“梁陈方案”命运的反思
    小结
第七章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文物建筑保护
    第一节 保护北京城墙:梁思成的文化情怀与失落
        一、城墙的危机:从民国到新中国
        二、从宏观到具体:梁思成的城墙保护思想
        三、各方的博弈:关于城墙存与废的争论及城墙的拆除
    第二节 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牌楼的保护
        一、北京的城市发展与牌楼危机
        二、从讨论到交锋:政府与学者的不同见解
        三、幕后的决定因素:拆除牌楼的原因及政府的决策风格
    小结
第八章 从积极到无奈:梁思成与“大屋顶”建筑
    第一节 政治的需要:关于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
    第二节 彰显民族性:“大屋顶”建筑的兴起
    第三节 从反感到接纳:梁思成的转变
    第四节 学人的悲剧:梁思成的再次转变
    小结
结语 梁思成的学术人生及其古都保护范式
    一、抛物线式的学术人生
    二、梁思成的古都保护范式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梁思成着述情况统计表
    二、《城市的体形及其计划》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文艺月刊》(1930-1941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创刊发行的背景
    第一节 1930年代的文艺期刊出版
    第二节 1930:“左”“右”对峙的新期刊
    第三节 1930:“左”“右”之间的新期刊
第二章 中国文艺社的《文艺月刊》
    第一节 主办者中国文艺社
    第二节 不同时期的主编
    第三节 作者稿源和出版发行
第三章 《文艺月刊》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政治和历史语境中的民族认同
    第二节 民生苦难和社会批判中的人文关怀
第四章 《文艺月刊》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平衡:王平陵个案研究
    第二节 现实认识与艺术表现的统一:韩侍桁个案研究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王平陵主要文艺活动年表
    附录二 《文艺月刊》主要作家作品一览表
    附录三 《文艺月刊·战时特刊》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马叙伦: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论文提纲范文)

与中国共产党的情缘
酝酿建立中国民主促进会
投身筹备新政协
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
严于律己的楷模

四、征集马思聪先生文物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档案揭开共和国国徽历史本真[J]. 闫树军. 党史博览, 2021(12)
  • [2]上海《广播歌选》研究(1949-1958)[D]. 王珊珊. 哈尔滨音乐学院, 2021
  • [3]五星红旗诞生记[J]. 孟昭庚. 世纪风采, 2019(07)
  • [4]粤乐唱响上海滩(下)——从文化变迁视角论广东音乐驻沪成因(1867—1949)[J]. 李岩.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7(04)
  • [5]民国期刊《乐风》研究[D]. 杨华丹. 西安音乐学院, 2017(01)
  • [6]《人民音乐》1950-1965年办刊研究[D]. 徐星. 西安音乐学院, 2016(08)
  • [7]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8]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1928-1955)[D]. 胡志刚. 南开大学, 2014(04)
  • [9]《文艺月刊》(1930-1941年)研究[D]. 王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4)
  • [10]马叙伦: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J]. 舒延. 民主, 2013(02)

标签:;  ;  ;  ;  ;  

马思聪先生收藏文物告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