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钩针刀治疗儿童扳机指

改良钩针刀治疗儿童扳机指

一、改良勾型针刀松解治疗小儿扳机指(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亮,戴敏,李开平,解建华,许华宁,陈青松,孙晓迪,傅海扬,连晓阳,曹雅娜,原萌谦,徐天成,孙建华[1](2019)在《超声可视化针刀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探索》文中研究指明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能够保证了针刀治疗的安全性,有效降低针刀治疗的不良反应率,提高了靶点定位治疗的精准性及针刀的疗效,减少治疗点及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既往针刀疗法主要病种集中在筋膜软组织疾病和肌肉关节疾病,未来可能与外科内窥镜下微创治疗相交叉和融合。在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改善痉挛畸形状态,而超声可视化结合则可实现神经调节技术来治疗瘫痪类疾病,其临床价值极大。

华德军,神兴勤,王峰波,高学柱[2](2018)在《小针刀微创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小针刀微创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刀微创治疗,n=35)与对照组(局部封闭治疗,n=35),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4、48 h,两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组间、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肿、水肿、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68.57%(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86%和11.43%(P>0.05)。结论在手术技术成熟、严格筛选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小针刀微创治疗可有效缓解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高。

景亚军[3](2018)在《常用针具局部松解对骨骼肌损伤效应的组织形态与病理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针刺是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一直被视为一种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及毒副作用小的“绿色”治疗方式。长期以来,以毫针为代表的多种针具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临床康复治疗,并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近几十年来,在毫针基础上研发的各种新型针具不断涌现,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劳损性肌筋膜炎及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然而有关新型针具的相关基础研究却未能齐头并进。新型针具相关基础研究十分薄弱,且这些针具的具体治疗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基于《灵枢·刺节真邪》“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的文献记载,在介绍其治疗机制时,多是以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和疏通经络来阐述其作用机制。而使用针具实施局部软组织松解作为一种有创性和侵入性治疗方式,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探讨和观察这些新型针具局部松解治疗是否对松解局部组织造成损伤及松解后局部组织的病理变化。因此,明确使用这些针具进行局部松解治疗后局部组织的组织形态变化及病理变化转归十分重要。故本课题选用小针刀、刃针、铍针、松筋针、银质针及长圆针6种常用针具开展动物实验研究,以为新型针具临床使用提供组织形态学及病理学依据。研究目的1.在大体水平,肉眼观察使用小针刀、刃针、铍针、松筋针、银质针及长圆针6种常用针具模拟实施局部松解对大鼠松解局部肌组织的影响;2.在组织水平,光镜与电镜下观察使用以上6种针具模拟实施松解对大鼠松解局部肌肉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3.在组织水平,光镜与电镜下观察使用以上6种针具模拟实施松解后不同时期松解局部组织的病理变化及转归。研究方法1.动物分组与操作:将10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松筋针组、银质针组、长圆针组、小针刀组、刃针组及铍针组6组,每组18只。正常饲养,恒温、恒湿,自由饮水、饮食。适应性饲养1周后,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50mg/kg质量)麻醉,仰卧位固定于操作台,去毛、备皮、消毒。术者分别参照松筋针、银质针、长圆针、小针刀、刃针及铍针人体松解操作方法,于大鼠两侧腓肠肌肌腹中部同一部位实施模拟松解(刺入深度0.5~0.8cm,松解2~3次),操作时要求术者松解力度、范围及时间尽量保持相同,术毕用无菌棉球按压术区2~3 min,无菌创可贴包扎。此外,松筋针组、银质针组、小针刀组及铍针组各预留1只大鼠实施局部松解大体观察。2.实施大体观察:松筋针组、银质针组、小针刀组及铍针组每组各取1只实验大鼠麻醉后,打开胸腔,暴露心脏;将灌注针从左心室前壁刺入到左心室,用生理盐水灌注,同时剪开右心耳,让生理盐水从右心耳流出,肝脏变白则停止。换用4%多聚甲醛固定液进行灌注内固定,待后肢变硬后,选用松筋针、银质针、小针刀及铍针4种针具于大鼠腓肠肌肌腹实中部模拟施松解干预。出针后肉眼观察局部损伤情况,并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余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后第3天、7天及15天时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50mg/kg质量)麻醉后,无菌条件下打开术区皮肤,解剖显微镜和肉眼大体观察各时间点局部组织形态变化并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3.组织形态及病理变化观察:每组大鼠分别于干预后3天、7天、14天、21天及30天过量麻醉处死。解剖分离腓肠肌,并于低温下快速切取干预部位肌组织1~2cm,经生理盐水漂洗干净后,投入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4℃条件下固定24小时以上。经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后,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 staining)、Mallory三色染色(Mallory trichrome staining)及Ⅰ/Ⅲ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光镜下观察松解后局部肌组织的组织形态及病理变化过程。采用cellSens-Entry1.15软件采集图像(tiff格式),使用Image Pro-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处理所有图片并计算较远纤维相对面积和Ⅰ/Ⅲ型胶原积分吸光度值(intensive optical density,IOD)。并进行炎性细胞计数、成纤维细胞计数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计数分析。4.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每组解剖分离腓肠肌后,低温下迅速至于PBS缓冲液中漂洗2~3次,低温条件下将漂洗后的组织切成2mm×2mm长条状,迅速投入盛2.5%戊二醛固定液的培养皿中1~2分钟。待组织稍固定后,将其切为1mm3大小的组织块投入2.5%戊二醛固定液4℃下固定4小时。超薄切片,醋酸铀-柠檬酸铅双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松解局部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研究结果1.大体观察:肉眼大体观察可见带刃型针具针刺局部出血较多,渗血持久;圆钝型针具针刺局部基本无出血,渗出较少。这可能与针具的锋利程度有一定的关系。生理盐水与多聚甲醛灌注后针刺,出针后可见局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空洞样创区。针刺后第3天,打开针刺部位皮肤,肉眼可见针刺局部不同程度的细胞外分泌物堆积,解剖镜下可见局部胶原纤维与皮部粘连。第7天时肉眼可见针刺局部创区分泌物增多,高于局部组织平面。第15天,可见创区局部分泌物基本吸收,解剖镜下可见仅有少量纤维与局部皮肤粘连。2.组织形态及病理变化观察:HE染色、Mallory三色染色后,光镜下局部组织形态及病理变化观察:干预后第3天,光镜下可见肌纤维溶解、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第7天,炎性细胞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肉芽组织增生;第14天,局部胶原堆积伴肉芽组织大量形成;第21天,胶原减少,肉芽组织机化;第30天,光镜见局部组织瘢痕化。Mallory染色可见,干预后局部胶原纤维呈现从形成至增加,再逐渐缓慢下降趋势变化趋势与HE染色观察结果基本一致。胶原相对面积比较,不同时间、不同直径和类型针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具类型与直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3.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干预后各时期松解局部均存在I/III型胶原纤维,I/III型胶原着色区域显示为棕黄色,I其在局部瘢痕早期分泌量较多后期沉积较多,而III型胶原纤维逐渐减少,最后表现为I/III型胶原比例倒置。两类针具干预后,MVD、成纤维细胞计数及IOD值变化呈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趋势,第7d达到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同一时间,同类针具不同直径间MV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类针具不同直径间成纤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类针具不同直径间IO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针具不同时间点间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针具不同时间点间成纤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针具不同时间点间I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电镜观察:正常骨骼肌肌纤维排列整齐,Z线清晰,线粒体分布均匀,排列规则。长圆与刃针干预后3小时,电镜下可见部分肌原纤维紊乱、断裂、溶解,Z线模糊不清,线粒体肿胀及空腔化,线粒体嵴变短或消失;第3天,两组均可见活化的肌卫星细胞,细胞质一极或两极形成细胞质突起和延伸。细胞核周围有许多肌丝形成,提示损伤的肌原纤维进行修复;第30天,可见肌原纤维溶解灶及溶酶体,间质中尚有成纤维细胞且胶原纤维大量增生。结论1.大体观察表明,这些针具对局部肌组织有一定的损伤性;带刃型针具较圆钝形针具更易损伤局小血管及神经组织。2.镜下观察表明,这些针具对局部组织有一定的损伤效应,损伤后局部组织尚不能完全修复而瘢痕化;统计分析表明,针具类型与直径均是其损伤效应的决定因素;同类型针具,直径较大者其损伤效应更加明显;相同直径的针具,圆钝型针具损伤性大于带刃型。3.病理变化观察,这些针具局部松解干预后,局部肌纤维断裂、溶解及坏死;产生异常炎性反应,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活跃及胶原蛋白等过度分泌,最终导致局部组织不可逆性损伤。4.基于以上结论,临床治疗时应避免选择直径较大针具实施局部松解治疗,以免造成局部组织不可逆性损伤;其次,同一部位应避免短期内反复实施松解,反复松解可导致局部持续性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纤维化。

王宝剑[4](2018)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超声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Trigger finger,TF)的的病理特点,为其诊断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超声下测量并总结A1滑车及其周围组织的形态和位置,规范针刀操作流程;通过本研究系统评价超声定位下针刀治疗TF的临床疗效。方法: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门诊纳入患者60例(69指),首先观察并记录患指A1滑车及其附近组织的病理变化。再测量并记录病变滑车(A1环状韧带)的位置、厚度、宽度及其距离指两侧指动脉的距离,并予以体表标记。然后行针刀松解术1次,再统计分析比较术前、术后24h、2w后、1m后的VAS评分、Quinnell分级。最后在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其疗效。结果:1.超声下病变特点:①79.71%(55/69)患指表现为肌腱梭形膨大,可被腱鞘挤压成葫芦状,活动受限。②94.20%(65/69)患指可见腱鞘增厚(>1mm)和回声减低,其厚度最大值可达2.6mm。③34.78%(24/69)患指局部见薄层液性暗区,厚0.8-4.1mm。④5.80%(4/69)患指有钙化灶表现,腱鞘及周围见强回声光点、光斑。⑤15.94%(11/69)见局部少量血流信号。⑥2.90%(2/69)未见明显病理变化。2.A1滑车及其周围组织的形态和位置:①测得健侧A1滑车厚度为0.2-0.8mm(0.45±0.21mm),对应患侧A1滑车厚度为0.6-2.6mm(1.54±0.16mm),健侧与患侧A1滑车厚度相比较P<0.05,有显着差异;②健侧指屈肌腱厚度(前后径)为2.1-4.6mm(3.40±0.52mm),对应患侧指屈肌腱厚度(前后径)为2.2-5.7mm(3.98±0.24mm),健侧与患侧指屈肌腱厚度相比较P<0.05,有显着统计学差异。③A1滑车宽度分别为:拇指5.4±1.4mm,食指6.8±1.3mm,中指7.1±2.0mm,环指7.2±1.1mm,小指6.5 ± 0.9mm,平均宽度6.7mm。④各指A1滑车近缘与掌横纹距离:拇指处距掌指横纹远端3±0.1mm;食指处距掌中间横纹远端5±0.2mm;中指处距掌远侧横纹远端3±0.1mm;环指处距掌远侧横纹远端3 ±0.2mm;小指距掌远侧横纹远端2±0.1mm,平均距离3.2mm。⑤A1滑车中线距两侧指动脉的距离:拇指9±0.1mm,食指8±0.2mm;中指8±0.1mm,环指8±0.2mm;小指6±0.1mm,总体均数8mm。3.疗效评价:治疗前、治疗后24h、治疗后两周、治疗后一月,分别使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统计分析,发现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和Quinnell分级均有显着差异(P<0.05)。最后,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其疗效:治愈19例,占31.7%;显效25例,占41.7%;有效11例,占18.3%;无效5例,占8.3%;其治愈率为31.7%,总有效率为91.7%。结论:1.超声下A1滑车增厚和肌腱膨大的病理改变对于TF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诊断价值。2.松解A1滑车时,进针点平均距离掌横纹3.2mm,向远端切割长度6.7mm、深度1.5mm,保持与两侧指动脉8mm,为相对规范的针刀操作方式。3.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TF定位精准、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王宝剑,时宗庭[5](2017)在《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指(trigger finger,TF),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疾病,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松解狭窄的A1滑车。针刀疗法作为一种中医微创技术,既能切开狭窄的腱鞘、松解局部黏连,又能避免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的缺点,近年来在治疗TF方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随着国内外经皮微创松解术的不断探索研究,中医针刀松解术在更新器具与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日趋成熟与完善。本文从针刀治疗TF的传统操作方法及其弊端、传统针刀操作方法的改良、针刀综合疗法的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针刀治疗TF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陈智凤[6](2017)在《“推拿结合小夹板”治疗小儿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推拿结合小夹板固定及推拿结合好及施外敷2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小儿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效果,评价其在临床上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并初步了解高频超声显像在狭窄性腱鞘炎进行诊断以及评价疗效的意义,为其应用的可靠性及可行性提更好的方案选择。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收集60例(60指)小儿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病患并随机分为两组并各治疗3周,治疗组(n=30)采用"推拿手法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n=30)则采用"推拿结合好及施外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腱鞘厚度积分改变、手指肌腱功能评定结果,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推拿结合小夹板固定"组、"推拿结合好及施外用"组腱鞘厚度分别为(0.51 ±0.28)mm、(0.7±0.38)mm,两者的腱鞘厚度改变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推拿结合小夹板固定组疗效优于推拿结合好及施外用组。2.治疗后"推拿结合小夹板固定"组、"推拿结合好及施外用"组ATM功能评定结果优、良、中、差例数分别为21、6、2、1和12、7、6、5,二者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推拿结合小夹板固定"组疗效比推拿结合好及施外敷组疗效更确切。3."推拿结合小夹板固定"组的痊愈率为70%,好转率为26.7%,无效率为3.3%,总有效率为96.7%;"推拿结合好及施外用"组的痊愈率为40%,好转率为43.3%,无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小儿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小儿骨科多发病、常见病,大多数非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而推拿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确切且明显优于推拿结合好及施外用组治疗。2.推拿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方法是吸取传统中医正骨手法的优点与结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纠正及恢复手指正常生理屈伸,松解肌腱和腱鞘之间的粘连,缓解局部水肿对腱鞘的压迫。推拿能缓解肌腱与鞘管壁的摩擦力、松解腱鞘与肌腱的粘连,小夹板固定不但能矫正畸形,促进炎症的吸收,并且有一定的制动治疗作用。3.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有特定的超声显像,尤其在腱鞘厚度上有特定的声像,其对疾病的诊断以及评价疗效的有重要意义。4.推拿结合小夹板固定是治疗小儿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较佳方法,并在治疗手段方面开辟新的领域,以提供操作简单、效果显着、无创伤、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张继伟[7](2016)在《小针刀和封闭治疗手指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比较小针刀和封闭在治疗手指狭窄性腱鞘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治疗组和封闭治疗组,小针刀术组:采用平口小针刀或钩刀切割腱鞘狭窄部位,松解狭窄,以扳机征消失为准。封闭治疗组用曲安奈德(确炎舒松-A)加2%利多卡因溶液充分混合后作局部鞘管内注射,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小针刀组优良率达95.35%;封闭组优良率为8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82,P<0.05)。手术患者无感染、无复发、无瘢痕形成,封闭治疗患者优2例治疗无好转,后来转为小针刀手术治疗,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小针刀水平刀法治疗手指狭窄性腱鞘炎有效率较封闭治疗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蔡材梁[8](2011)在《水针刀与激素封闭治疗扳机指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扳机指是影响中老年人手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病因,虽然目前对其病因研究较清晰,治疗方法亦较多,但临床上各疗法的应用较为混乱,仍缺乏一显效、低廉、并发症少的治疗手段。激素封闭治疗是治疗的首选,但往往适用于轻症患者,且复发率高,患者的依从性差。药物口服治疗只能缓解其症状,对病情发展改善不明显。夹板固定治疗时间长,疗效难以保证。手术松解治疗创伤较大,费用及并发症高。微创松解A1部滑车,以彻底去除病因,是下一步治疗的重点及方向。本课题以激素封闭治疗作为对照,前瞻性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以系统评价水针刀微创治疗扳机指的疗效,以期找到一最佳的治疗方案。目的探讨水针刀治疗扳机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找到针刀与激素封闭治疗两者干预治疗扳机指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医院骨科门诊扳机指符合纳入标准,无排除标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水针刀治疗组、激素封闭治疗组、单纯针刀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一次,治疗于门诊手术室实施。术前及术后1周、4周、12周随访时均使用扳机指严重程度Quinnell分级标准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定法所得的患指治疗前后分数进行疗效评定。临床疗效分类评价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三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12周,患指Quinnell分级标准、VAS疼痛评分量表评定均有所改善,P<0.05,有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随访1、4、12周后,患指Quinnell分级标准、VAS疼痛评分量表评定,水针刀治疗组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与激素封闭治疗组及单纯针刀治疗组相比,均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3、激素封闭治疗组与单纯针刀治疗组治疗后1周随访患指Quinnell分级标准、VAS疼痛评分量表评定下降幅度相近,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4、12周随访单纯针刀治疗组Quinnell分级标准、VAS评分较激素封闭治疗组下降明显,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水针刀、激素封闭、单纯水针刀治疗扳机指,均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指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水针刀治疗板机指远、近期效果明显,比激素封闭及单纯针刀治疗板机指效果更优。

何惠萍[9](2010)在《改良针刀治疗重度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改良针刀及局部封闭2种不同治疗方法对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效果,为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方案选择。方法:根据研究筛选标准,筛选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骨科门诊及广东省中医院骨科门诊2009年8月-2010年2月的符合标准的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病例,告知患者针刀及封闭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之处,并由患者自行作出治疗方案的选择,分为针刀组及封闭组。治疗后1周及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患指疼痛、弹响、绞锁、硬结的改善程度,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与疗效对比。结果:1、两组患者是否曾经作治疗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曾经接受治疗,但症状仍然持续的患者更倾向于选择针刀治疗。两组患者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布及数值的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患指绞锁及硬结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选择针刀治疗的患者疼痛程度、绞锁及硬结情况较重。2、治疗后1周,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针刀组的疗效高于封闭组。两组对疼痛、弹响、绞锁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针刀组对疼痛、弹响、绞锁的疗效高于封闭组。两组治疗硬结的有效率均为0,硬结均存在。3、治疗后3个月,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针刀组的疗效高于封闭组。两组对疼痛、弹响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针刀组对疼痛、弹响的疗效高于封闭组。两组对绞锁的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对绞锁的疗效有差异。两组患者的硬结均存在。两组患者均无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病情加重或复发。结论:1、曾作其他治疗,病程较长,疼痛程度、绞锁及硬结情况较重的患者,倾向于选择针刀治疗。2、针刀组患者症状改善率较封闭组高,针刀组疗效比封闭组高。3、两组对硬结的疗效尚不明确,硬结均未消失。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均未出现加重或复发病例。局部封闭及改良针刀疗法安全可靠。

李发东[10](2010)在《小针刀联合局部封闭、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局部封闭、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为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将门诊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3例采用小针刀联合局部封闭、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对照组33例采用小针刀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治疗2周、4周、8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8周后试验组33例疗效:治愈2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3例疗效:治愈17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经统计学处理2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局部封闭、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较小针刀联合局部封闭更好,简便、安全,临床值得推广。

二、改良勾型针刀松解治疗小儿扳机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良勾型针刀松解治疗小儿扳机指(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可视化针刀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声可视化针刀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 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在各类疾病中的应用
3 超声可视化针刀神经调节技术治疗瘫痪及其机制
4 讨论

(3)常用针具局部松解对骨骼肌损伤效应的组织形态与病理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新型针具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常用针具对骨骼肌损伤效应的大体形态学观察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常用针具对骨骼肌组织损伤效应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常用针具局部肌肉松解后肌组织的病理变化与转归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小结
    本研究的创新点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认识
        1. 发病率
        2. 局部解剖学
        3. 病因与病理
        3.1 病因学说
        3.2 病理变化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4.1 诊断
        4.2 鉴别诊断
        5.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5.1 休息制动、外敷药物
        5.2 鞘内注射
        5.3 经皮微创松解术
        5.4 传统外科开放手术
        6. 超声在TF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6.1 超声在TF诊断中的应用
        6.2 超声在TF治疗中的应用
        7.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认识
        1. 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认识
        1.1 病因病机学说
        1.2 气血理论
        1.3 痹症理论
        1.4 经络理论
        1.5 脏腑理论
        2. 以中医针刀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2.1 传统中医针刀操作
        2.2 针刀配合鞘内药物注射
        2.3 针刀配合手法
        2.4 针刀配合中药外治等理疗
        3.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分期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1.7 剔除及脱落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技术路线
        3. 超声检查方法
        3.1 设备选择
        3.2 检查方法和内容
        4. 治疗方法
        4.1 针具及药物
        4.2 针刀治疗方案
        4.3 注意事项
        4.4 疗程及随访
        5. 评价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6. 统计学处理
        7. 安全性评价
    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完成情况
        1.2 性别、年龄及患指分布
        2. 超声下腱鞘炎的病变特点
        2.1 正常掌指关节超声影像表现
        2.2 超声下TF病变特点
        3. 超声下所测腱鞘及肌腱等数据
        3.1 A1滑车及肌腱厚度
        3.2 A1滑车宽度
        3.3 A1滑车体表定位
        3.4 A1滑车中心线与两侧指动脉的距离
        4. 疗效分析
        4.1 总疗效评定结果
        4.2 各阶段VAS评分比较
        4.3 各阶段Quinnell分级比较
    讨论
        1. 发病率及机制
        2. 超声引导使T诊断更具客观性
        2.1 超声下TF的5种影像特点
        2.2 超声下TF的病理分期
        2.3 超声下TF的鉴别诊断与注意事项
        3. 超声引导使TF的针刀治疗趋向标准化
        3.1 准确定位病变滑车
        3.2 针刀松解术操作规范
        4. 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TF的疗效分析
        5. 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TF的安全性分析
        6. 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TF的优点与缺点
        7.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CRF表
附录2 针刀治疗知情同意书
致谢
个人简历

(5)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刀治疗TF的传统操作方法及其弊端
2 传统针刀操作方法的改良
3 针刀综合疗法的临床应用
    3.1 针刀配合鞘内药物注射
    3.2 针刀配合理筋手法
    3.3 针刀配合中药外治和理疗
4 小结

(6)“推拿结合小夹板”治疗小儿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中医学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的研究现状
        1.2.1 屈指肌腱的生物力学及解剖结构
        1.2.1.1 肌腱的生物力学
        1.2.1.2 屈指肌腱及腱鞘解剖结构
        1.2.2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B超显像
        1.2.3 THFT的病因病理
        1.2.3.1 解剖因素
        1.2.3.2 先天因素
        1.2.3.3 肌腱本身的病变
        1.2.3.4 肌腱生物力学因素
        1.2.3.5 慢性劳损
        1.2.3.6 病理改变
        1.2.4 西医治疗
        1.2.4.1 小针刀治疗
        1.2.4.2 局部封闭治疗
        1.2.4.3 手术治疗
        1.2.4.4 局部外敷及内服药物治疗
        1.2.5 中医治疗
        1.2.5.1 中药外治
        1.2.5.2 针灸治疗
        1.2.5.3 手法推拿
        1.2.5.4 物理疗法
        1.2.5.5 外固定疗法
        1.2.5.6 综合疗法
    1.3 评语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终止临床试验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的确定
        2.2.2 病例分组
        2.2.3 治疗方法
    2.3 观察方法
        2.3.1 观察指标
        2.3.1.1 屈指肌腱腱鞘厚度的客观评定
        2.3.1.2 手指肌腱功能评定
        2.3.1.3 治疗结束时观察两组的有效患指数,计算其有效率
        2.3.1.4 安全性指标
        2.3.2 疗效标准
        2.3.2.1 疗效判定标准
        2.3.2.2 TAM系统评定(totala Ctivemovement,TAM)标准
        2.3.3 高频超声检查
        2.3.4 观察方法
    2.4 统计方法
    2.5 研究结果
        2.5.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对照
        2.5.1.1 两组患者性别比例比较
        2.5.1.2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的比较
        2.5.1.3 两组患者治疗前患侧腱鞘厚度的比较
        2.5.1.4 两组患者患指数分类比例比较
        2.5.1.5 两组患者治疗前TAM评定结果比较
        2.5.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2.5.3 两组治疗前后腱鞘厚度积分比较
        2.5.4 两组治疗前后TAM评定结果比较
        2.5.5 安全性指标观察
        2.5.6 疗效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3.1 小儿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病因素
        3.1.1 解剖因素
        3.1.2 先天因素
        3.1.3 肌腱本身的变性
        3.1.4 肌腱生物力学因素
        3.1.5 慢性劳损因素
    3.2 推拿结合小夹板固定的作用原理
        3.2.1 推拿的中医学原理
        3.2.2 推拿的现代医学原理
        3.2.3 小夹板固定原理
    3.3 B超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意义
    3.4 研究结果分析
    3.5 研究问题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手指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及测量方法
附录Ⅱ 患指治疗前后腱鞘B超显像
附录Ⅲ 英文缩略语
附录Ⅳ 样本量估计方法
附录Ⅴ 随机分组方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小针刀和封闭治疗手指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入组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评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水针刀与激素封闭治疗扳机指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指屈肌腱腱鞘及滑车系统的相关解剖
        (一) 指屈肌腱腱鞘的解剖结构
        (二) 指屈肌腱鞘滑车系统的解剖结构
    二、发病原因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标准及分期
    五、扳机指的治疗
        (一) 非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
        2.局部封闭注射
        3.针刀治疗
        (二) 手术切开治疗
    六、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实验设计
        (一) 研究方法
        (二) 理论分析、计算、实验方法和步骤
        1.理论分析
        2.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设计方案
        6.疗程及随访
        7.疗效评定
        8.统计方法
        9.中止和退出临床试验标准
        10.监察制度
        11.试验设计流程图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样本同质性比较
        1.性别构成比较
        2.年龄构成比较
        3.发病持续时间比较
        4.疼痛部位比较
        5.治疗前Quinnell评分比较
        6.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二) 疗效分析
        1.治疗后1周随访Quinnell评分比较
        2.治疗后1周随访WAS分级比较
        3.治疗后4周随访Quinnell评分比较
        4.治疗后4周随访WAS评分比较
        5.治疗后12周随访Quinnell评分比较
        6.治疗后12周随访WAS评分比较
        (三) 安全性评价
讨论
    一、疗效结果分析
    二、不良反应
    三、注意事项
结语
    一、结论
    二、存在问题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改良针刀治疗重度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祖国传统医学对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认识及其治疗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外研究现状
    四、针刀疗法与曲安奈德封闭疗法的研究现状
        (一) 针刀疗法研究现状
        (二) 曲安奈德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研究资料
        (一) 研究对象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一般资料
        (二) 治疗方法
        1. 治疗组
        2. 对照组
        (三) 疗效评定标准
        (四) 观察指标
    三、统计方法
    四、结果
        (一) 患者对治疗方案选择的比较
        (二) 治疗1周后随访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的比较
        (三) 治疗3月后随访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的比较
        (四)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一、患者对治疗方案选择的倾向性
    二、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的比较
    三、治疗方案选择的探讨
    四、微创治疗进展
    五、改良针刀的治疗特色
    六、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小针刀联合局部封闭、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方法
    2. 随机方法及分组
    3. 研究对象
    4. 技术路线
    5. 诊断标准
    6. 病例选择
    7. 实验药品及设备
    8. 治疗方法
    9. 观察指标
    10. 疗效判定标准
    11. 质量控制
    12. 不良反应
    13.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改良勾型针刀松解治疗小儿扳机指(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可视化针刀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探索[A]. 吴晓亮,戴敏,李开平,解建华,许华宁,陈青松,孙晓迪,傅海扬,连晓阳,曹雅娜,原萌谦,徐天成,孙建华. 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 2019
  • [2]小针刀微创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 华德军,神兴勤,王峰波,高学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12)
  • [3]常用针具局部松解对骨骼肌损伤效应的组织形态与病理变化研究[D]. 景亚军.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1)
  • [4]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D]. 王宝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5]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研究进展[J]. 王宝剑,时宗庭. 中医正骨, 2017(09)
  • [6]“推拿结合小夹板”治疗小儿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D]. 陈智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7]小针刀和封闭治疗手指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 张继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04)
  • [8]水针刀与激素封闭治疗扳机指的随机对照研究[D]. 蔡材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9]改良针刀治疗重度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探讨[D]. 何惠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10]小针刀联合局部封闭、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发东.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改良钩针刀治疗儿童扳机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