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视域下包头市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

西部大开发视域下包头市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

一、从西部发展看包头市蔬菜生产的现状及发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柔木亦[1](2021)在《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村镇聚落与人们生活保持最直接紧密的联系,伴随着自然基底、地形特征、民族文化历史等不同,在聚落布局和景观表现反映中也有所不同,所以当地景观特征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展示了这种独特性。本文以乌梁素海湖区及周边受四种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的湖区聚落为研究对象,着重梳理当地湖区聚落形成过程并总结规律,对构成湖区聚落的自然基地、农田、水利等受自然与人文多方面共同作用下的弹性复合系统进行分层解析,为保证研究的真实合理,本文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图解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样本取样方式对研究区域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究研究地区聚落景观的形成模式与空间分布格局,为乌梁素海湖区的生态保护,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提供依据,挖掘湖区聚落景观,具体而言分为以下三部分:首先,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乌梁素海湖区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传统聚落形成的原因与发展过程。同时,文章针对影响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因素进行分层论述,探究其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聚落景观空间布局依据。其次,从中观的角度,针对影响聚落形成的内在动因——自然山水基底、水利系统、农田格局三大动因进行分层论述,揭示各个因素之间内在联动性,总结对传统聚落发展的影响,反观之,湖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也逐渐影响聚落结构组成因素。最后,从微观的角度,根据自然基底与水利分区治理体系对聚落进行分区研究,从聚落单元布局和典型聚落案例的角度分析不同聚落的形成原因与内在变化机制,通过实地调研和个案分析,总结各区域聚落空间格局特征。总结得出传统人工干预自然的实践经验,从中学习到聚落空间格局的营建智慧,并对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特征保护提供思路。

刘宏伟[2](2020)在《景德镇市财政扶贫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贫困和消除贫困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且扶贫对于实现共享发展和缩小三大差距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景德镇市扶贫工作对于全市的影响甚大,分析其扶贫现状和扶贫绩效,一方面可以印证该区域的扶贫工作状况,另一方面可以总结好的扶贫经验,为今后的扶贫工作打下基础。本文以景德镇市扶贫工作作为切入点,构建精准识别层面、精准帮扶层面、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层面、基础设施效果层面和精准考核层面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以期为景德镇市扶贫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文中首先介绍了财政扶贫绩效评价的研究意义,阐述了本文在指标体系和研究领域的创新。其次,借助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结合熵值法对各项绩效进行综合评定,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景德镇市积极探索并实施的“产业+金融”扶贫工程、健康扶贫工程、旅游扶贫工程与贫困人口的减少及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呈正向相关的关系,其中,“产业+金融”扶贫工程对扶贫效果影响最大。(2)产业扶贫率是影响扶贫成果最大的指标,驻村干部帮扶比例是影响扶贫成果最低的指标。(3)景德镇市财政扶贫成效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资金投入是影响扶贫效果最重要的指标。最后,根据实际对景德镇市扶贫工作提出以下建议:要坚决贯彻执行扶贫政策方针这条主线,加强优化财政资金的分配与投向,以实现财政扶贫工作绩效效益的最大化。

郝伟明[3](2020)在《包头市农村发展质量的评价与分析》文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着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之后,国家开始对农村发展政策倾斜,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援农村。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中就可以看出,国务院组建农业农村部,不再保留农业部。“农村”二字并非简单加入,组建农业农村部是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农业产量逐年提升,而农村地区发展质量的含义不仅于此,更应重视数量和质量同时发展的过程,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等多方面的同时发展。由于农村地区之间各种条件相差较大,农村地区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习近平同志关于农业方面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鼓励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农村部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布局、土地利用、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谋划,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足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在提高农村发展质量上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村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指标还包括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上所列都是农村发展质量比较重要的方面。文章以包头市9个旗县区为例,以时间为轴进行纵向比较、地区之间进行横向研究,希望对促进农村地区发展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政府部门针对农业方面作出有效政策提供一定的帮助。文章从当前包头市农村发展状况出发,对农村、发展质量以及农村发展质量的含义进行深刻剖析,从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农业生产水平、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四个方面比较系统的构建了农村地区发展质量指标评价体系。选取包头市农业发展10年的指标数据进行纵向分析,得出包头市农村发展质量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又选取包头市9个旗县区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结论为包头市农村地区发展质量存在着区域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整体来看,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地势平整,农牧业资源丰富,拥有大面积的天然草牧场和耕地,以及包头市的固阳县、青山区、昆都仑区、东河区农村发展质量较高,其他旗县区农村发展质量较低。通过对农村发展现状分析,找出影响包头市农村发展质量的因素,为包头市农村地区以及和包头市农村地区类似的农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乌云[4](2019)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文中指出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化过程改变了中国内陆边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个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北部屏藩到抗战边疆,再成为现代国家的边境,如今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桥梁的使命,互通世界。本文以民族学为视角、历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选择乌拉特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全面梳理了内蒙古边境地区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疆到边境、再从无国界线到最终确定边界的历史,探究了新的国际格局下中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以期还原真实的边境历史。而这一历史并不仅限于“政治型”的大历史,也关乎不同边境群体的小历史,为人们展现更全面的边疆画卷,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意义所在。乌拉特地区历史变迁是近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条约下与各国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为止的百年文明复兴历程,由弱变强,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最现实写照。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史料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面对外蒙古宣布独立、中苏交往以及日本侵略战争等不同历史危机与挑战,采取的立场和发挥的历史作用。二,建国初在同盟阵营下的中蒙“蜜月”期,内蒙古边境地区从传统边疆转变为现代边境地区,经历了看似和睦、并伴随了人畜越境、移民涌向边疆等不同的过渡状态。三,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下,随着中蒙两国边境矛盾的加深,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成为主要战备区之一,促进了边界的确定,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边境制度的形成。四,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中蒙开启全面开放时代,双方互设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内蒙古边境地区又变成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合作区域,也成为了不同政治实体和社会文化接触的主要场域。五,进入21世纪,中蒙开启战略伙伴关系,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有了新局面,口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成为了跨界民族的聚居地。结论部分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开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的新局面。而内蒙古边境地区作为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带来了中蒙两国发展的新机遇。

赵福顺[5](2019)在《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未来几年,是中国决战、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实现城乡关系融合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标志着我国城乡之间已进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但理论和实践表明,当前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和阻碍城乡关系融合发展的因素。因此,中央和内蒙古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财税政策,为更有效地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内蒙古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路径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空间、生态、文化、经济等宏观方面的融合,更是城乡之间市场要素的自由、融合发展。城乡政策实施成效如何,政策应如何加以完善都是应研究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在不断摸索中前进,根据实际情况逐渐优化、完善现行的财税政策。本文在上述研究背景下,立足内蒙古地区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相关数据的整合、分析,发现现行财税政策在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成效显着,并且文中运用一系列数据、图表从城乡经济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城乡居民生活、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对显现的成效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在梳理和总结相关财税政策的基础上,建立了财税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将体系划分为1个目标层、3个中间层和17个决策层;其次,通过因子分析法筛选出每个子系统主要影响因子,并结合熵值法计算出内蒙古12盟市在城乡经济、城乡社会事业、城乡生活三方面及综合的融合指数,进而对城乡融合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内蒙古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均衡,农牧民收入有待提高,农牧民医疗卫生、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这反映出了现行实施的财税政策在扶持区域均衡发展、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政策的契合度和力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进行。因此,根据实证分析和政策梳理所得结果,因势利导,以国外发达国家实施财税政策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及启示为基础,从完善区域均衡发展财税政策、加大城乡融合财政扶持力度、提高政策的契合度和力度等方面对现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进行完善。为构建更加适合内蒙古实际的、更有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王欢欢[6](2019)在《西部民族地区再生性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再生性资源型城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一种类型,其转型发展关乎我国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对再生性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梳理了再生性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并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再生性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基本思路。其次,对我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做了总体分析:地理分布、基本特征做和存在问题,以及实践中总结出的转型模式。然后,以西部民族地区再生性资源型城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分析了当地的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转型特征,总结阿坝州产业转型的国家和地区保障政策。以此作为基础,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续产业进行选择,并且提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转型模式与政策建议。

杨佩卿[7](2017)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城镇化高歌猛进,城镇化率持续飚升,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15年的56.10%,实现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快速稳步发展。然而,在城镇化发展整体辉煌成就的背后,困难问题也层出不穷,既往的城镇化道路已然难以继续,亟需调整发展模式,向新型城镇化转型。不唯如此,我国各区域城镇化发展情况差异较大,2015年,中、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已高达52.17%和64.95%,而西部地区仅为48.74%。西部地区不仅城镇化率滞后于中、东部地区,还存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陷入了重物轻人,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始终不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始终较弱的困境,更为迫切地需要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嬗变。同时,西部地区城镇化特殊的演进历程和复杂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其新型城镇化不可能照搬照抄其他区域的既有模式,而必须根据自身区情,探索一条适宜自身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可见,西部地区是我国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最低、推进难度最大的区域,其城镇化进程是否顺畅关乎国家整体城镇化、工业化,乃至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和研究。鉴于此,本文从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融入西部特色,坚持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根本命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11个省区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测度,进一步地,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促使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在外生力量和内生力量的协调驱动下,兼顾“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可持续推进,从而日渐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丰富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而且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现实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顺序,沿着“文献梳理与评述——理论层面阐释——历史与现状分析——实证评价研究——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首先,本文在对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剖析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出现问题的根源,从而构建了涉及生活宜居化、要素市场化、产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五个维度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体系,以及涵盖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了理论探析。其次,本文通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回顾,从宏观上把握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演变的总体脉络与总体特征,并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对其已取得成就和尚存在问题作了归纳概括。再次,本文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绩效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测度,进一步地,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并对东、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作了比较分析。最后,本文在理论阐释、历史与现状分析、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西部地区的特殊区情,提出了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分析了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陷入困境的根源。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之所以陷入困境,固然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累积的结果,但究其主要原因,本文认为,在于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的缺陷,即“经济增长至上”的单一城镇化发展目标,以及以政府外生力量为主导的、过于行政化的、失衡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第二,设计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本文秉承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设计了由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生态化、要素市场化、生活宜居化五个维度构成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体系;从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理论剖析。从而试图以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消除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出现的种种弊端与问题,以期推动其新型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发展。第三,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本文在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于实证层面构建了涉及生活宜居化、要素市场化、产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五个维度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涵盖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进一步地,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实现了理论层面阐释与实证层面评价的逻辑统一。

刘婷[8](2017)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移民城镇空间结构研究 ——以内蒙古阿勒腾席热镇为例》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开始由“外延式”的发展向“内涵式”的发展转变,由传统城镇化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移民”政策在我国西部区域已经实施了20余年,近年来它的任务和目标从以前纯粹的异地扶贫和因生态环境恶劣异地搬迁,转变为西部地区“助推城镇化”的特殊手段。生态移民将乡村并入城镇,人口短时期内聚集,城镇作为承接转移人口的载体,其空间结构亟需优化重组以满足新群体的需求。阿勒腾席热镇(下文简称阿镇)是西部地区典型的生态移民政策下的城镇,同时也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下文简称伊旗)政府所在地,是伊旗行政、金融、文化中心。自2003年,阿镇已不是单纯的伊金霍洛旗政府所在地,它成为鄂尔多斯城市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阿镇大部分已形成的老城区和移民聚集的新城区空间布局混杂,建设标准档次较低,与隔河相望的鄂尔多斯市政府所在地康巴什新区的“高标准、现代化”形成较强烈的反差。城市区划给阿镇发展到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考虑阿镇空间结构现状存在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提出对阿镇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以便对城镇的发展建设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通过总结国内外城镇空间结构相关理论和城镇空间规划实践案例,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然后采取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农村牧区人口转移与阿镇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关系进行解读,以及分析阿镇空间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遵循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原则,提出阿镇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可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及城镇空间结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同时希望能为阿镇城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丁莉[9](2016)在《青海省大通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之一。“十三五”时期是青海省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要求的关键时期,应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通过中等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使青海省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是青海省大通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本论文主要以青海省大通县中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探究大通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实际发挥的作用。青海省大通县中等职业教育在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存在诸多问题诸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严重缺乏;师资缺乏;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等等。存的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数量有限,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质量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校企合作难度大等。如何在中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找到青海省省大通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以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本文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青海省大通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配置;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招生宣传,以“就业”促“招生”,改革招生批次,扩大招生范围;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加强与市场的有机联系,扩大就业渠道,形成立体就业联动机制,建立市场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培养模式。从而有效的促进青海省大通县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效、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满足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不同教育层次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刘欣[10](2015)在《内蒙古对外开放效应及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连接中国“三北”的北部边疆地区,有4261公里的边境线,19个对外开放口岸,是国家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是我国与蒙古国和俄罗斯区域经济合作的门户,更是拓展我国与中亚国家经济联系的重要陆路通道。进入21世纪,内蒙古自治区抓住对外开放加速的历史机遇,迅速崛起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高地,但是对外开放仍然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短板。201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8万亿元,增长7.8%,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19万亿元,增长15.7%。而进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只有145.53亿美元和39.77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不到5%。开放程度与其它地区差距仍很大,因此内蒙古自治区需要立足当前对外经贸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对外开放的效应,把握未来发展形势,进一步扩大开放,完善同俄罗斯、蒙古国合作机制。抓住内蒙古被国家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内蒙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进行对接,打造中俄蒙经济走廊”中的重要作用,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出贡献,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基于此,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探讨作为沿边省份、少数民族地区的内蒙古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围绕内蒙古自治区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国际经济合作、口岸建设等对外经济活动,分别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选取对外开放中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国际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几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实证检验评估内蒙古对外开放的效应;探讨内蒙古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面临的环境和机遇,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深化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二、从西部发展看包头市蔬菜生产的现状及发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西部发展看包头市蔬菜生产的现状及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六)创新点
一、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溯源
    (一)汉代至隋唐——聚落萌芽期
        1.“河南地”的设制与“通渠灌溉”
        2.“移民屯垦”与“兴修水利”
        3.“五原屯田”与“通渠灌溉”
        4.河套灌溉体系形成与湖区西北部聚落开发
    (二)唐末至清末——平原广泛垦拓与发展期
        1.大规模社会开发
        2.河网体系与沿渠聚落繁荣
    (三)近现代时期——现代水利系统完善与沿渠聚落繁盛期
        1.水利农田全面治理与城镇化建设
        2.人境共荣的生态和谐思想
    小结
二、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布局形成的环境要素
    (一)背山面水的自然环境基础
        1.湖区地形地貌
        2.随山就势的河湖水系
        3.气候宜人的气候条件
        4.畜牧草原
        5.原隰衍沃的土壤植被
    (二)“因形就势,干渠合流”的水利系统
        1.水利系统的构成
        2.河网水系的运行
        3.水利系统分区特征
    (三)“东牧西农”分界线下的地形分类与聚落选址依据
        1.农田分类与分布
        2.平田
        3.山田
        4.丘陵地形
    (四)文化环境基础
        1.河套水利文化
        2.岁时节令
        3.文学艺术
    (五)聚落景观空间格局布局依据
        1.顺应水势地形的范式选择
        2.亲湖而居的适应性抉择
    小结
三、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特征
    (一)向山取田——冲积平原地区聚落景观空间
        1.丘陵地形影响下的水利农田格局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 “向山取田”聚落空间特征——扇形排布、隔湖护田
        5.向山取田区域现存问题——历史与现代生活差异影响下的传统景观风貌消失
    (二)城镇兴起——经济中心为主的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1.水利农田格局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 “城镇兴起”聚落空间特征——排布规整、文化盎然
        5.城镇兴起区域现存问题——现代水利农田建设对景观风貌的改变
    (三)以农立本——河套平原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1.水利农田格局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 “以农立本”聚落空间特征——干渠纵横,安居乐业
        5.以农立本区域现存问题——村落扩张对空间格局的影响
    (四)田园牧歌——游牧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1.畜牧草场与中心洼地空间格居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田园牧歌”聚落空间特征——边缘模糊、景色渐没
        5.旅游消费驱动下的传统景观资源利用不合理
    (五)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空间特征总结
        1.营建——顺应自然,保护为主
        2.规制——因势利导,布局巧妙
        3.整合——整体运营,弹性控制
    小结
四、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发展保护与利用
    (一)湖区聚落景观及空间格局问题的对应之策
        1.保护聚落总体形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2.保护水网农田格局体系与农田景观特色
        3.“古今相承”源于传统而适用当下
        4.多因驱动、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二)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
        1.延续传统干预方式
        2.留存聚落景观文脉
        3.提升当地居民保护意识
    (三)聚落的营建智慧及当代价值
        1.对生态系统的维护
        2.组建和谐的文化景观
        3.构建地方性认知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设计效果展示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景德镇市财政扶贫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内容
        1.3.4 研究框架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财政扶贫项目绩效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扶贫
        2.1.2 绩效
        2.1.3 扶贫绩效
        2.1.4 绩效评价
    2.2 相关理论
        2.2.1 绩效相关理论
        2.2.2 扶贫绩效相关理论
        2.2.3 扶贫资金绩效分析相关理论
第3章 景德镇市扶贫工作现状
    3.1 景德镇市扶贫工作的成效
    3.2 景德镇市贫困人口特征及扶贫工作主要模式
        3.2.1 景德镇市贫困人口特征
        3.2.2 景德镇市扶贫工作主要模式
    3.3 景德镇市扶贫工作的经验
    3.4 景德镇市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3.5 景德镇市扶贫资金投入情况
第4章 景德镇市财政扶贫绩效分析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4.1.2 指标选取方法及选取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扶贫指标体系构建
        4.2.1 层次分析法原理
        4.2.2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4.3 基于熵值法扶贫综合绩效分析
        4.3.1 数据来源
        4.3.2 指标客观权重的确定
        4.3.3 评价结果
第5章 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优化财政资金的分配与投向
    5.2 持续巩固“5+1”模式全覆盖
    5.3 持续推进“四个一”工程
    5.4 积极探索脱贫机制
第6章 结束语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包头市农村发展质量的评价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综述小结
    2.4 概念界定
        2.4.1 农村地区的界定
        2.4.2 发展质量的界定
        2.4.3 农村发展质量的界定
3 包头市农村发展现状
    3.1 包头市区域概况
    3.2 包头市农业基本情况介绍
    3.3 2018年包头市农村发展质量与内蒙古其他盟市的比较
    3.4 2009年-2018年包头市农业发展水平
    3.5 2016年包头市9个县旗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情况
4 农村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农村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3 数据选取
    4.4 数据处理及评价方法选择
        4.4.1 数据标准化处理
        4.4.2 评价方法选择
5 包头市农村发展质量情况
    5.1 包头市农村发展质量评价:十年的动态情况
    5.2 包头市9个旗县区农村发展质量评价
6 包头市农村地区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自然禀赋与历史背景
    6.2 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
    6.3 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情况
    6.4 政策的倾斜
7 结论及建议
    7.1 相关结论
    7.2 相关建议
        7.2.1 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提高农业生产力
        7.2.2 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确保公众分享发展成果
        7.2.3 重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升农业用地使用效率
        7.2.4 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
        7.2.5 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让农村地区经济结构产生质的变化
    7.3 本文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一)边疆、边境与边界的概念界定
        (二)边疆与边境的地理范围
        (三)国际关系与边界意识
        (四)时间范围的确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中国北部边疆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边疆、边界、边境的研究
        (三)国际关系研究
        (四)乌拉特相关研究
    四、基本史料
        (一)民国时期史料
        (二)建国以后的史料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1911—1949)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一、清朝的覆亡与“外蒙古独立”
        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三、民国前期的乌拉特草原与中苏交通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一、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二、成为抗战前线的内蒙古地区
第二章 同盟阵营下的和睦边境(1949—1962)
    第一节 同志加兄弟般的和睦边境
        一、友谊边境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 边境轶事
        一、借境放牧
        二、越境事件
    第三节 建国初的边疆移民
        一、边疆移民
        二、知识青年支援边境地区
第三章 对立时期的中蒙边境(1963—1989)
    第一节 中苏关系与中蒙边境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二、中蒙边界的最终确定
    第二节 中蒙边境线上的乌拉特中旗
        一、中蒙冷淡时期的边境
        二、乌拉特中旗境内的边界线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一、巴彦淖尔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
        二、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第四节 边境检查制度的雏形
        一、民兵组织
        二、武装放牧点和堵卡站
        三、“净化边境”
        四、会晤站
第四章 全面开放的中蒙边境(1990—2004)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概况
        二、甘其毛都口岸发展现状
        三、口岸与园区一体化模式
    第二节 口岸与边境社区的联系——以图古日格嘎查为例
        一、边境社区——图古日格嘎查
        二、口岸建设中当地牧民的生活变迁
第五章 战略伙伴时期的中蒙边境(2005—2014)
    第一节 中蒙关系演变与对外贸易发展
        一、中蒙关系及其演变
        二、中蒙对外贸易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边境地区的新格局
        一、口岸贸易发展对乌拉特中旗经济的影响
        二、边境城镇化的驱动因素
        三、新兴口岸城市——甘其毛都镇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1.1.2 城乡融合发展是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由之路
        1.1.3 财税政策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4 研究技术路线、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创新点及不足
        1.5.1 本文可能创新点
        1.5.2 本文不足之处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肇始与界定
        2.1.1 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融合发展
        2.1.2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2.2.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2.2.2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2.3 城乡融合理论
        2.2.4 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及其显现的成效
    3.1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出台的背景
        3.1.1 中央政策出台的背景
        3.1.2 内蒙古政策出台的背景
    3.2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3.2.1 中央出台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3.2.2 内蒙古出台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3.3 财税政策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显现的成效
        3.3.1 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3.3.2 城乡社会事业全面提升
        3.3.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3.3.4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4.1 财税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城乡融合度的测定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4.1.4 评价方法
    4.2 实证结果分析
        4.2.1 相关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
        4.2.2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4.2.3 实证结果分析
    4.3 现行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财税政策暴露出的问题
        4.3.1 扶持区域均衡发展的财税政策不完善
        4.3.2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4.3.3 政策的契合度和力度不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借鉴
    5.1 国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5.1.1 美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5.1.2 德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5.1.3 日本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5.1.4 韩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5.2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的启示
        5.2.1 政策实施要长效化
        5.2.2 支农支牧政策要立法化
        5.2.3 城乡公共产品要实现均等化
        5.2.4 财政资金的扶持要实际化
        5.2.5 政策实施要动态化
        5.2.6 融资渠道要多元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完善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6.1 完善扶持区域均衡发展的财税政策
        6.1.1 完善调节事权与财力的财税政策
        6.1.2 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6.1.3 有效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
    6.2 加大城乡融合财政扶持力度
        6.2.1 增加支农支牧投入力度
        6.2.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6.2.3 提高城乡“交融”程度
    6.3 提高政策的契合度和力度
        6.3.1 政策定位“准”
        6.3.2 政策设计“精”
        6.3.3 政策执行“严”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西部民族地区再生性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
        1.3.2 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资源型城市
        2.1.2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
        2.1.3 产业转型
    2.2 基本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2.3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3 我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的地理分布与基本特征
    3.1 我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地理分布与产业状况
        3.1.1 地理分布
        3.1.2 资源类型
        3.1.3 产业状况
    3.2 我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3.2.1 基本摆脱对资源的依赖
        3.2.2 积极开发第三产业,形成综合型城市
        3.2.3 城市空间结构分散
    3.3 我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3.3.1 矿产资源枯竭,亟需发展接续产业
        3.3.2 难以转变固有产业结构,经济转型难度较大
        3.3.3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3.3.4 轻工业发展水平低
    3.4 我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
        3.4.1 无依托型资源型城市
        3.4.2 有依托型资源型城市
        3.4.3 两种类型城市转型模式
    3.5 西部民族地区再生性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4 阿坝州产业发展现状和转型环境分析
    4.1 阿坝州产业发展现状
        4.1.1 阿坝州经济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4.1.2 阿坝州各县市资源状况与产业基础
        4.1.3 阿坝州第二产业中主导产业的判断
        4.1.4 阿坝州产业结构转型发展进程分析
    4.2 阿坝州产业转型的外部保障环境分析
        4.2.1 国家政策环境
        4.2.2 区域政策环境
    4.3 阿坝州产业转型的内部基础环境分析
        4.3.1 阿坝州自然地理环境
        4.3.2 阿坝州资源与文化环境
        4.3.3 阿坝州社会经济环境
        4.3.4 阿坝州生态环境问题
5 阿坝州接续产业选择与转型路径研究
    5.1 阿坝州接续产业选择与发展
        5.1.1 阿坝州接续产业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5.1.2 阿坝州各县市文化旅游景观区的建设
        5.1.3 阿坝州接续产业选择的约束条件
        5.1.4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阿坝州文化旅游业分析
    5.2 阿坝州接续产业开发思路与发展模式
        5.2.1 接续产业开发思路
        5.2.2 接续产业开发模式
    5.3 阿坝州接续产业转型路径及基本对策
        5.3.1 确立“优先发展文化旅游”的战略
        5.3.2 确立“藏羌阿坝熊猫故乡”的品牌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2.1 概念辨析与界定
        2.1.1 城市化与城镇化
        2.1.2 新型城镇化
        2.1.3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2.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2.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3.1 城镇化发展目标的一般理论
        3.1.1 经济发展目标
        3.1.2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3.2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3.2.1 产业结构转换动力机制
        3.2.2 比较利益动力机制
        3.2.3 制度动力机制
        3.2.4 政府行为动力机制
    3.3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目标
    3.4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动力机制
        3.4.1 政府外生力量主导
        3.4.2 市场内生力量促动
    3.5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困境及其根源
        3.5.1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的困境
        3.5.2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困境的根源
    3.6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3.6.1 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城镇化
        3.6.2 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
    3.7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3.7.1 产业发展动力
        3.7.2 市场环境动力
        3.7.3 外向经济动力
        3.7.4 政府行政动力
    3.8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动力机制的相关关系
    3.9 个结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演进与特征分析
    4.1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回顾
        4.1.1 古代西部地区城镇的发展
        4.1.2 近代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4.1.3 现代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4.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特征
        4.2.1 行政力量推动的城镇化
        4.2.2 国家战略推动的城镇化
        4.2.3 资源开发推动的城镇化
    4.3 小结
第五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5.1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效
        5.1.1 城镇化水平日趋提高
        5.1.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5.1.3 城镇数量空间显着扩张
        5.1.4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渐趋完善
        5.1.5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有所好转
    5.2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不足
        5.2.1 城镇化水平依然相对滞后
        5.2.2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5.2.3 城镇化发展不协调
        5.2.4 城镇功能建设有待完善
        5.2.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仍需提高
        5.2.6 资源环境问题严重
    5.3 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6.1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2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6.2.1 评价方法选择与说明
        6.2.2 研究对象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6.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4 2012—2015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排名变动情况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分析
    7.1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7.1.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7.1.2 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7.2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7.2.1 测度方法选择与说明
        7.2.2 研究对象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7.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4 2012—2015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评排名变动情况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8.1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8.1.1 研究方法说明
        8.1.2 研究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8.2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 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5 2012—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3 小结
第九章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9.1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9.2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9.2.1 优化政府行政动力
        9.2.2 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9.2.3 培育市场环境动力
        9.2.4 提升外向经济动力
第十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0.1 主要结论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移民城镇空间结构研究 ——以内蒙古阿勒腾席热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与创新点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的创新点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4.1 国外城镇空间结构研究概述
        1.4.2 国内城镇空间结构研究概述
第2章 相关理论辨析及移民城镇空间规划案例分析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新型城镇化
        2.1.2 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生态移民)
        2.1.3 移民城镇
    2.2 相关理论辨析
        2.2.1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2.2.2 区域经济理论
        2.2.3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2.4 新都市主义理论
    2.3 移民城镇空间规划案例分析
        2.3.1 深圳空间规划
        2.3.2 大连空间规划
        2.3.3 包头空间规划
        2.3.4 攀枝花空间规划
    2.4 移民城镇空间特征分析
        2.4.1 更注重“空间需求”的匹配
        2.4.2 向关注移民人口生活、工作和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
        2.4.3 强调城镇发展特色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2.4.4 城镇建设从增量扩展到存量更新转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村牧区人口转移与阿镇空间结构研究
    3.1 阿镇发展概况
        3.1.1 阿镇区位及上位规划
        3.1.2 城镇发展历史
        3.1.3 自然地理概况
        3.1.4 社会经济概况
        3.1.5 城市建设
        3.1.6 阿镇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3.2 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研究
        3.2.1 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目的与意义
        3.2.2 农村牧区人口转移过程研究
        3.2.3 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现状
        3.2.4 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存在的问题
    3.3 阿镇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研究
        3.3.1 阿镇空间结构演变阶段划分
        3.3.2 阿镇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3.4 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对阿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
        3.4.1 人口转移促成了阿镇空间结构体系的形成
        3.4.2 人口集聚为阿镇空间发展提供源动力
        3.4.3 人口转移加速了阿镇空间结构的调整
    3.5 阿镇空间结构定量分析
        3.5.1 紧凑度分析
        3.5.2 城市扩张分析
    3.6 阿镇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3.6.1 总体用地空间对比分析
        3.6.2 总体空间结构分析
        3.6.3 居住用地空间现状分析
        3.6.4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现状分析
        3.6.5 交通设施用地空间现状分析
        3.6.6 绿地与广场用地空间现状分析
        3.6.7 产业用地空间现状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阿镇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及空间优化策略
    4.1 阿镇空间结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用地布局混乱,用地结构不合理
        4.1.2 空间扩张速度快,土地开发强度低,浪费严重
        4.1.3 人口城镇化落后于土地城镇化
        4.1.4 道路交通不成体系,绿地广场不成系统,绿地严重匮乏
        4.1.5 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4.1.6 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急需调整
    4.2 阿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原则
        4.2.1 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
        4.2.2 因地制宜的原则
        4.2.3 区域整体性原则
        4.2.4 以人为本的原则
    4.3 新型城镇化对城镇空间结构的要求
        4.3.1 强调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
        4.3.2 强调城镇空间(土地)集约利用
        4.3.3 强调产城融合发展
        4.3.4 强调发展城镇特色产业
    4.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阿镇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4.4.1 阿镇空间发展战略
        4.4.2 阿镇发展定位
        4.4.3 阿镇总体空间结构优化
        4.4.4 阿镇产业空间优化
        4.4.5 阿镇居住用地空间优化
        4.4.6 阿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优化
        4.4.7 阿镇道路交通体系优化
        4.4.8 阿镇绿地景观系统优化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青海省大通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相关研究
        (二) 国外相关研究
    三、概念界定
        (一) 职业教育
        (二) 中等职业教育
    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理论依据
        (一) 人力资本理论
        (二) 教育公平理论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青海省大通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青海省大通县基本情况介绍
        (一) 青海省大通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二) 青海省大通县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青海省大通县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三、青海省大通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 大通县两所职校基本情况
        (二) 大通县两所职校调研情况
第三章 青海省大通县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队伍建设难度大
        (一) 师资缺编严重,教师数量不足
        (二) 师资队伍建设缓慢,“双师型”教师紧缺
        (三) 职业学校缺乏教师补充机制和激励机制,职业倦怠严重
    二、招生难且生源质量差
        (一) 生源数量有限
        (二)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三、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设备严重缺乏
        (一) 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资金缺乏
        (二) 学校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忽视实训设备的投入
    四、专业设置不尽合理
        (一) 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完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二) 专业设置缺乏企业有效参与
        (三) 县域内职业学校之间缺乏沟通,专业设置重复
    五、课程与教学未能突显职教特色
    六、学生管理难题不断
        (一) 职校学生生源质量差,素质不高是造成学生管理问题凸显的主因
        (二) 学校管理机制不完善,学校各部门、人员协调性、统一性不够,缺乏学生管理的整体系统
        (三) 学校缺乏学生及时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科室应有的心理教育辅助功能缺失
        (四) 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不够深入
    七、就业问题不容忽视
        (一) 社会各界对中职生存有偏见
        (二) 学生就业面窄,就业渠道不畅
        (三) 中职生就业期望值高,就业态度不端正
第四章 青海省大通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建议及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配置
        (一) 建立职业学校教师补充机制
        (二)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 完善师资管理、绩效考评激励机制
    二、扩大招生宣传,提高招生质量,建立覆盖少数民族生活区域的招生网络
        (一) 以“就业”促“招生”,吸引学生入读职校
        (二) 改革招生批次,使职业学校招牛与普通高中招生同步
        (三) 多渠道宣传,扩大招生范围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合理设置教学设备
    四、深化专业改革,建立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专业体系
        (一) 优化专业结构设置
        (二) 学校积极建立与企业的有效沟通、推进联合办学
    五、深化课程改革,建立有地方特色的职业课程体系
        (一) 统筹优化课程设置
        (二)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宽严相济,系统而又灵活的管理方式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
        (二)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德、法制教育,提升学生素质修养
        (三) 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培育健全人格
        (四) 建立评价考核、激励机制
    七、扩大就业渠道,形成立体就业联动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内蒙古对外开放效应及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实际和理论意义
        1.1.1 有利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1.1.2 有利于推进国家周边外交战略
        1.1.3 有利于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1.1.4 有利于深化与俄、蒙的产业合作
        1.1.5 有利于创新沿边开放发展模式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国内外关于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研究
        1.2.3 国内外关于对外开放效应的研究
        1.2.4 国内外关于对外开放战略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1.8 数据资料及可行性分析
    1.9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内蒙古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2.1 资源禀赋理论
    2.2 地缘经济学说
    2.3 地域相互依赖理论
    2.4 沿边开放势差论
    2.5 边境效应论
第三章 内蒙古对外贸易分析
    3.1 内蒙古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沿革
        3.1.1 改革开放前内蒙古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3.1.2 改革开放后内蒙古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3.2 内蒙古货物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3.2.1 出口商品结构
        3.2.2 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3.3 内蒙古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3.3.1 内蒙古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3.3.2 内蒙古服务贸易发展的现存问题
        3.3.3 内蒙古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第四章 内蒙古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析
    4.1 内蒙古利用外资现状
        4.1.1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4.1.2 外商直接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但仍以能源类为主
        4.1.3 利用外资国家(地区)不断增多
    4.2 内蒙古利用外资问题分析
        4.2.1 总体规模小,发展速度慢
        4.2.2 利用外资的地区结构存在较大反差
    4.3 内蒙古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
        4.3.1 制定有助于吸引跨国公司进入内蒙古的宏观经济制度
        4.3.2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及领域
第五章 内蒙古对外经济合作分析
    5.1 内蒙古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5.1.1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5.1.2 投资经营主体多元化
        5.1.3 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投资市场多元化
        5.1.4 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投资领域多元化
        5.1.5 形成以呼包鄂和呼伦贝尔市为依托的主要境外投资来源地
    5.2 内蒙古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概况
        5.2.1 对外承包工程和设计咨询
        5.2.2 对外劳务合作
    5.3 内蒙古对外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
        5.3.1 缺少跨国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走出去”具有短期性和盲从性
        5.3.2 信息不对称,政策不到位
        5.3.3 投资规模小,企业自身实力不够,抗风险能力差
        5.3.4 企业经营机制不灵活,对国外环境的适应性差
        5.3.5 缺乏适应国际竞争的经营者人才
        5.3.6 已有的境外投资行业和内蒙古优势产业关联度较差
        5.3.7 我国驻外使领馆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不够
    5.4 内蒙古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
        5.4.1 要制定出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宏观政策,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政策指导
        5.4.2 明确、培育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主体
        5.4.3 应选择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路径
        5.4.4 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
        5.4.5 建立与对外直接投资相适应的人才市场机制
        5.4.6 按照国际惯例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
第六章 内蒙古口岸经济分析
    6.1 内蒙古口岸设置概况
        6.1.1 总体情况
        6.1.2 内蒙古与蒙古国边境口岸设置概况
        6.1.3 内蒙古与俄罗斯边境口岸设置概况
    6.2 内蒙古重点口岸发展现状
        6.2.1 满洲里口岸
        6.2.2 二连浩特口岸
        6.2.3 策克口岸
        6.2.4 甘其毛都公路口岸
    6.3 内蒙古发展口岸经济的优势
        6.3.1 经济的快速发展
        6.3.2 独特的地理区位
        6.3.3 口岸开放优势
        6.3.4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3.5 国家战略及政策
    6.4 内蒙古口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4.1 口岸定位不明确,相互竞争激烈
        6.4.2 口岸基础设施设资金缺口大
        6.4.3 口岸功能有待完善,特色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6.4.4 口岸管理体制不顺畅,人员编制不足
        6.4.5 企业经营主体规模小,投资能力弱
        6.4.6 周边国家政策不稳定
    6.5 加快发展内蒙古口岸经济的政策建议
        6.5.1 科学定位口岸功能
        6.5.2 提高口岸通关能力
        6.5.3 加快口岸各类园区建设,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
        6.5.4 推动沿边经济带建设
        6.5.5 加快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6.5.6 大力发展边境贸易
        6.5.7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6.5.8 开展多领域经贸合作
        6.5.9 增强口岸经济人才建设,提供智力扶持
第七章 内蒙古对外开放效应评估
    7.1 效应评价模型说明
    7.2 选定样本及数据来源
    7.3 研究方法
    7.4 主成分分析
    7.5 效应分析
    7.6 结论及分析
第八章 内蒙古沿边开放发展的前景及措施建议
    8.1 内蒙古对外经贸形势判断
        8.1.1 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稳定外需难度较大
        8.1.2 国际贸易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呈蔓延趋势
        8.1.3 国内政策调整将对出口起到进一步支撑作用
        8.1.4 向北开放呈现好形势
    8.2 内蒙古对外经贸发展前景分析
        8.2.1 对外贸易总体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8.2.2 对外贸易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8.2.3 利用外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8.2.4“走出去”前景不明朗
        8.2.5 口岸货运量将稳步提升
    8.3 内蒙古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及政策建议
        8.3.1 加强中俄蒙贸易服务体系建设
        8.3.2 统一领导综合规划,完善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8.3.3 确定口岸主要功能,发挥各自口岸突出优势
        8.3.4 加大跨境运输网络建设
        8.3.5 完善毗邻地区经贸合作法律体系,建设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8.3.6 深化境内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8.3.7 完善境外投资体制建设
        8.3.8 创新双方合作模式,建立中俄蒙边境自由贸易区
        8.3.9 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四、从西部发展看包头市蔬菜生产的现状及发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D]. 柔木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景德镇市财政扶贫绩效研究[D]. 刘宏伟.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3]包头市农村发展质量的评价与分析[D]. 郝伟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5]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赵福顺.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2)
  • [6]西部民族地区再生性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D]. 王欢欢. 江苏师范大学, 2019(12)
  • [7]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D]. 杨佩卿. 西北大学, 2017(06)
  •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移民城镇空间结构研究 ——以内蒙古阿勒腾席热镇为例[D]. 刘婷. 吉林建筑大学, 2017(10)
  • [9]青海省大通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丁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10]内蒙古对外开放效应及战略选择[D]. 刘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视域下包头市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