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绩

巴中市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绩

一、巴中市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绩(论文文献综述)

张璟[1](2021)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 ——以巴中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具有独特性、实用性、趣味性以及相对稳定性,是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资源。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则能加强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及爱国爱乡情怀的培养。深度教学一直以来是较难达到的教学高度,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深度教学。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于地理教学的不同阶段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能够发挥不同的教学作用,进而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下潜藏地理意义的理解。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并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搜集和实地考察,从巴中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基础、分类应用以及教学案例梳理三个方面对巴中市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作了整理与分析。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深度教学分为理解性教学、探究性教学和回应性教学三个教学阶段,并针对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作了相应的教学分析。通过处理和分析巴中市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和学生所做调查问卷可知,目前巴中市深度教学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存在乡土地理要素未成体系、乡土地理信息处理能力有待加强、乡土地理情感培育遭到忽视三个方面的问题。基于这三方面又将其细化成了具体的六点:缺乏完善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体系,师生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了解程度低;受应试教育制约,乡土地理教学缺乏实施空间;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形式单一,缺乏野外实践及科学实验分析;教师忽视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学生乡土地理信息处理能力差;乡土地理知识考察频次低,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检验;教师注重讲解教材知识,忽视对学生乡土情感的培育。针对调查中出现的六点问题,研究从加大乡土地理知识挖掘力度、提升乡土地理信息处理能力、重视乡土地理信息情感培育三个方面给出了几点应用策略:第一,加强乡土地理教材开发与编撰,构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体系;第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实施空间;第三,丰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形式,引导学生将地理视角由课内转向课外;第四,以教材地理知识为出发点,重视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第五,加大乡土地理知识考察力度,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六,贯彻深度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乡土情感的培育。最后,本文分别从设计导学案、开发教学案例、编制课后习题三个方面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作了示例。

田嫒[2](2021)在《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既刺激了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又使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约束趋紧、环境污染逐渐扼喉的困境,迫切要求农业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GTFP)驱动转型。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四川省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四川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riculture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AGTFP)的研究,对推动四川乃至全国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和文献,对AGTFP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以“经济—资源—环境”分析框架为起点,分析四川农业发展现状,并基于EBM-GML指数模型测算1999-2018年四川AGTFP及其构成项指数,分析四川AGTFP变化的时空特征;进一步通过建立面板回归模型识别相关因素对四川AGTFP及其构成项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四川农业进一步发展面临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高素质农业劳动力流失、化肥和农业机械的使用进入“瓶颈期”以及农业环境污染依然较为严峻的困境;(2)四川AGTFP年均增长1.10%,对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为24.77%,增长表现为技术进步单驱动型,相对技术效率恶化抑制其增长;AGTFP增长地区差异显着,成都平原经济区最快(1.94%),川东北经济区最慢(0.02%);AGTFP年均增速(1.10%)略高于传统ATFP年均增速(0.98%);(3)财政支农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及工业化水平对四川AGTFP增长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且财政支农效应发挥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而人力资本、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经营规模产生了阻碍作用;各因素对四川AGTFP的影响效应主要源自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贡献。基于上述结论,提出要提升四川AGTFP,必须以“发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双轮驱动作用”为引领,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农业人力资本投资、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为抓手,以“健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体系”为保障,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为原则推动各地构建协调、可持续、绿色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农业面源污染和碳排放同时纳入非期望产出,将水资源消耗纳入投入要素,并以农业用水量作为衡量指标,AGTFP测算指标选取更为精准;以综合考虑了径向和非径向的EBM模型定义方向性距离函数,以GML指数构建全局生产可能集,AGTFP测算方法更为精准。

陈玉琴[3](2021)在《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脱贫攻坚的延续和更高层次的升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密切的衔接关系。本研究以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秦巴山区达川区、恩阳区、高原藏区理塘县、大小凉山彝区普格县为研究单元,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基于贫困与反贫困、农村发展、空间贫困以及区域发展等理论,从微观视角构建区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测度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水平各指标权重,然后利用综合水平指数模型得出各贫困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综合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各调研贫困村的耦合协调度,提出两大战略的耦合衔接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在脱贫攻坚成效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落实状况以及“两不愁三保障”指标对脱贫攻坚成效水平影响较大,而权益保障和帮扶满意度指标对脱贫攻坚成效影响则相对较小。在乡村振兴水平方面,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对乡村振兴水平影响较大,而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乡村振兴水平的影响则相对较小。(2)四川集中连片特困部分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已实现初步协调,但存在空间差异,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做好统筹衔接。通过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三个区域已实现初步协调,衔接已有一定基础,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秦巴山区的贫困村属于初级衔接和勉强衔接,高原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的贫困村则属于衔接濒临失调和衔接轻度失调。由于这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民族习俗等存在差异,导致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因此,要因地制宜做好统筹衔接。(3)通过研究构建了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机制——主体共融机制、内容共通机制以及不同区域层面的重心发展机制。为实现二者的有机衔接,可以从多元行为主体出发,构建主体共融机制;从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向产业兴旺衔接,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扶贫政策向生态宜居相衔接,教育扶贫、职业技能培训向乡风文明相衔接,干部领导+村民参与向治理有效相衔接,各项民生扶贫工程向生活富裕相衔接这五大方面构建内容互通机制;从不同区域层面构建区域重心发展机制,促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机衔接。

杨角[4](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高雪荣[5](2020)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实例研究 ——以花包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贫困问题发生了深刻改变,贫困人口数量大量减少,取得的减贫成效举世瞩目。但部分地区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至今仍未摆脱贫困,当前我国的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精准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提出的新见解、新思路,内涵丰富,是新时代我国扶贫工作的行动指南,对于消除中国社会的贫困问题,实现乡村振兴进而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扶贫理论为基石,结合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历史背景,总结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体系,并以四川省花包村为研究实例进行论证。充分认识花包村在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扶贫实践的成果、经验,进而提出精准扶贫的发展思路,为我国其他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思路借鉴。本文主要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进行考察,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扶贫思想中探寻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从社会主义本质出发,结合新时代我国扶贫攻坚工作实践,考察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以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论述为依据,对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与发展思路进行概括分析,将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基本内容与总体要求两个部分,并进一步考察精准扶贫的发展思路。第三部分考察四川省花包村的精准扶贫的实践情况,简要介绍花包村的基本情况,总结花包村精准扶贫的主要思路和经验,并指出花包村扶贫工作目前仍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对花包村扶贫实践情况的分析进一步探究乡村精准扶贫的发展思路。第四部分总结花包村扶贫经验,针对目前我国扶贫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制度、产业、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的发展思路。

刘稀玉[6](2019)在《新时代扶贫报告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艺术》文中指出为响应国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对外宣传思想的号召,满足精准扶贫政策的传播需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告文学家走进贫困地区,走近贫困户和扶贫人物,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走访,创作出了不少在叙事及内容上都值得一读的精准扶贫报告文学作品。在距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仅不到一年的今天,研究真实性、文学性、政论性相结合的扶贫主题报告文学十分具有时效性及现实性。本文以精准扶贫主题的报告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讲好中国故事”理论及叙事分析等方法,首先分析了报告文学与“讲好中国扶贫故事”间的内在关系,并梳理了扶贫报告文学的发展脉络;其次,从叙事学角度出发,阐述了精准扶贫报告文学作品如何以叙事视角上的转换视角、叙事结构上的传统逆时序结构与全景式结构为主、叙事话语模式上的以直接引语为主,及非叙事话语上的背景介绍多、分析深入、抒发自然与揭示具有深度的叙事艺术手法来呈现中国精准扶贫面貌的;最后,在对其产生的社会现实效应作出简要的总结评价的基础上,从作家层面、叙事手法、内容创作及传播手段四个层面论述了报告文学如何“讲好中国精准扶贫故事”,更好地呈现扶贫面貌。研究发现,报告文学作家唯有坚持深入扶贫地区,开展田野调查、新闻采访,仔细查询史料;根据所需合理安排叙事视角与叙事结构,运用丰富的叙事话语与非叙事话语,刻画好扶贫人物形象;迎合数字化阅读趋势,坚持传统媒体报道及新媒体营销结合的传播方式,才有可能做到“讲好中国扶贫故事,传播好中国扶贫声音”。

龚桂莉[7](2019)在《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以南江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旅游扶贫开发研究文献较多,但有关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的文献数量却略显不足。与大众旅游相比,生态旅游除了一般的旅游功能外,还具备环境保护功能、社区发展功能和生态教育功能。这说明,一方面社区扶贫是生态旅游与生俱来的固有义务和重要任务。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扶贫比普通的旅游扶贫更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论文即以世界现代生态旅游扶贫理论为指导,进行秦巴山区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以期获得最大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指导意义。秦巴山区既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又是全国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同时还属于限制与禁止开发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它既扮演着自然生态保护区的角色,又承担着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重担,这在客观上决定了秦巴山区如何选择既能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特色优势,又能带来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发展之路,即如何找到实现秦巴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扶贫发展之路和开发模式,意义重大。广义的秦巴山区涉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河南、湖北六省交界的山地区域,论文以狭义的秦巴山区(涉及四川片区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广安等)为重点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国内外生态旅游扶贫现状及进展,分析秦巴山区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紧紧依托秦巴山区作为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的特色和作为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山区的特点,以生态旅游扶贫理论为指导,结合山地经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秦巴山区贫困现状、贫困成因及区域发展历程,确定了秦巴山区旅游扶贫开发的最佳途径——生态旅游扶贫。在此基础上,通过旅游扶贫基础条件和扶贫开发环境分析,结合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战略和目标,提出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和旅游商品型三种旅游扶贫开发路径。最后,以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生态旅游资源最富集、生态旅游发展前景较好的南江县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南江县不同功能区域(集镇、乡村、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思路及模式,研究了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受益保障、资金保障、政策保障和人才保障机制。

邓浩月[8](2019)在《农业产业集聚的经济与生态效应研究 ——基于四川省面板数据的实证》文中认为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新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向农村地区的集聚不断加速推进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土地流转的持续推进促进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了农业生产经营粗放、细碎的发展模式,农业产出效益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形成,引领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产业集聚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其力度的大小受到正、负两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发挥正外部性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而负外部性则会导致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产生累积效应,对经济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可见,关注产业集聚是与建设美丽乡村息息相关的重要课题,农业经济发展是两方面的发展,既要实现经济增长,又要体现绿色发展。四川省农业资源丰富,在发展农业方面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然而农业生产活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其中农业种植污染就是一个突出问题,农药农膜等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严重破坏了土壤环境,还会危及农产品安全和饮水安全,与绿色发展相悖。因此,在农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道路进程中,改变粗放式资源消耗,践行生态绿色理念,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发展显得尤为迫切。论文结合农业产业集聚有关的研究成果,以四川省21市(州)为研究样本,考察农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首先,采用区位熵对四川省10种农作物2006-2016年间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算,从时序上考察了10种农作物的产业集聚度的动态变化趋势,发现除糖料和烟叶作物以外,四川省其他农作物的产业集聚度在不断提高,并呈持续稳步上升趋势。在地理分布上,特色农产品往往存在区位优势,如茶叶、烟叶以及糖料等作物。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集聚的正、负外部效应为视角,从理论上分析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以及生态污染的影响机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最后,使用GMM分析法和改进的STIRPAT模型对文中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以探究农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论文实证结果表明:就产业集聚度的经济效应而言,四川省不同农作物的农业产业集聚度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不同的曲线关系。其中,粮食类、棉花、油料、麻类、蔬菜、烟叶这6类农作物的集聚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糖料和茶叶这两类农作物的集聚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呈U型的非线性关系;药材和水果这两类农作物的集聚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同时,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自我强化机制,滞后一期的经济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后期的经济增长。就产业集聚的生态效应而言,不同农作物的产业集聚对不同生态污染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在农药污染方面,棉花、油料以及蔬菜等作物的生态污染效应呈倒U型特征,而糖料、茶叶和水果等作物则与生态污染效应呈U型特征,粮食类、烟叶和药材作物则呈线性关系,而麻类农作物与农药使用污染的关系不显着;在农膜污染方面,棉花、油料和药材作物的产业集聚度与生态污染之间呈明显的倒U型关系,糖料作物则与生态污染之间呈显着的U型关系,粮食和蔬菜作物则与农膜使用呈线性关系,此外,麻类、烟叶、茶叶、水果等4类农作物与农膜污染的关系不显着;在化肥污染方面,烟叶作物与化肥使用量之间呈倒U关系,茶叶作物与化肥使用污染呈U型关系,且21个市(州)都处于集聚度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阶段,油料作物与化肥使用污染呈线性正相关,而粮食作物、棉花、麻类等7类农作物与化肥使用污染的关系不显着。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刚性约束,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地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代价。如何平衡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厘清产业集聚对两者的影响机制有助于为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决策参考。根据论文研究结果,提出以下主要政策建议: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四川省农业现代化经营模式,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推进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性调整;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和农产品生产,适当扩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建立健全农村种植污染防治机制,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提升群众的环保参与力度,进一步牢筑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

吴圆圆[9](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陈立[10](2019)在《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所面临的贫困问题仍然是最突出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不断深入,成效显着,但仍存在忽略整体共同富裕、返贫现象严重等问题,而易地扶贫搬迁在解决贫困人口共同富裕和减少返贫问题上更具优势,研究这种扶贫模式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中国“十三五”期间,全国仍有约1000万人需要实施扶贫和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中国精准扶贫措施“五个一批”中实施最困难,最具政策性的扶贫方式,为精准扶贫注入一针强心剂,有力加快贫困地区的小康化进程。巴中市位于大巴山的米仓山南麓,全市人口总数406万,其中贫困人口众多,且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较高。因为巴中市贫困地区具有山区特色和贫困典型性,研究该地区的地方扶贫和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对促进我国的扶贫开发进程,增强扶贫动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巴中市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使农村面貌改善,产业发展成效初显,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社会和谐发展。2017年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2018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均在巴中举行,巴中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获得国家领导人肯定。本文通过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的案例研究,主要选择搬迁决策要素、搬迁政策因素、产业支撑因素三个方面仔细研究分析。搬迁的决策要素主要从巴中市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在明确责任主体、科学前期规划、公正科学决策几方面进行分析。搬迁政策因素分析主要从政策执行压力、政策执行偏差、政策执行结果几方面进行分析。产业支撑因素主要从发展客观环境、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发展带动效益几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搬迁决策要素、搬迁政策因素、产业支撑因素三个方面调查研究和分析,得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几点启示:一是政府部门应当以人为本,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扶贫搬迁工作之前,做好调研工作,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公正;二是在制定政策时,政府部门必须考虑到执行政策时的压力情况以及偏差情况,政策的制定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三是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扶贫搬迁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结合当地的条件,开发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依仗当地的特色优势进行产业建设。

二、巴中市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中市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绩(论文提纲范文)

(1)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 ——以巴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是地理课程标准改革的必然要求
        1.1.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开启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钥匙
        1.1.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对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1.4 巴中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一定优势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深度教学研究进展
        2.1.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2.1.3 小结
    2.2 核心概念界定
        2.2.1 深度教学
        2.2.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2.2.3 深度教学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关联
    2.3 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2.3.3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三章 巴中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3.1 巴中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基础
        3.1.1 巴中市概况
        3.1.2 巴中市自然地理资源
        3.1.3 巴中市人文地理资源
    3.2 巴中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类应用
    3.3 巴中市乡土地理教学案例梳理
第四章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的深度教学应用分析
    4.1 深度教学理念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分析
    4.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理解性教学分析
    4.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探究性教学分析
    4.4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回应性教学分析
第五章 巴中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5.1 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现状调查
        5.1.1 调查目的
        5.1.2 调查方法
        5.1.3 调查对象
        5.1.4 调查内容
    5.2 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5.2.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5.3.1 乡土地理要素解读未成体系
        5.3.2 乡土地理信息处理能力有待加强
        5.3.3 乡土地理情感培育遭到忽视
第六章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案例
    6.1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6.1.1 加大乡土地理知识挖掘力度
        6.1.2 提升乡土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6.1.3 重视乡土地理情感培育
    6.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设计
        6.2.1 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设计导学案
        6.2.2 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案例
        6.2.3 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编制课后习题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件

(2)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1.3.2 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1.3.3 关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1.3.4 文献简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1.3 规模经济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传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2.2.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2.3 小结
3 四川省农业发展现状
    3.1 农业经济增长现状
        3.1.1 农业产值持续增加
        3.1.2 农业产值在第一产业占比先降后升
    3.2 农业资源约束现状
        3.2.1 耕地面积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乏力
        3.2.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业用水量居高不下
        3.2.3 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整体素质不高
        3.2.4 化肥、农业机械的使用进入“瓶颈期”
    3.3 农业环境污染现状
        3.3.1 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量先增后减,排放强度降低
        3.3.2 农业碳排放总量先增后减,排放强度降低
    3.4 小结
4 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分析
    4.1 测算方法
        4.1.1 建立环境生产技术边界
        4.1.2 构建EBM方向性距离函数
        4.1.3 构建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4.2 测算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4.2.1 指标选取
        4.2.2 数据说明
    4.3 测算结果分析
        4.3.1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动分析
        4.3.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4.4 小结
5 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因素的选取及指标说明
        5.1.1 人力资本
        5.1.2 财政支农力度
        5.1.3 农业结构调整
        5.1.4 农业经营规模
        5.1.5 农业基础设施
        5.1.6 工业化水平
    5.2 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2.1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5.2.3 面板单位根检验
        5.2.4 模型设定及参数估计
        5.2.5 回归结果分析
        5.2.6 稳健性检验
    5.3 小结
6 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提升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6.2.1 发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的双轮驱动作用
        6.2.2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2.3 加大农业人力资本投资
        6.2.4 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
        6.2.5 健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体系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可能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反贫困理论
        2.1.2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理论
        2.1.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理论
        2.1.4 空间贫困理论
        2.1.5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脱贫攻坚与可持续脱贫
        2.2.2 乡村振兴
        2.2.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3 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3.1 研究区选择原则
        3.1.1 地理位置独特性
        3.1.2 致贫原因复杂性
        3.1.3 脱贫成效借鉴性
    3.2 研究区概况
        3.2.1 地理区位
        3.2.2 自然环境状况
        3.2.3 社会经济状况
        3.2.4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概况
4 数据处理与指标构建
    4.1 数据来源和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问卷设计
        4.1.3 调研方法及问卷回收
    4.2 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脱贫攻坚指标的选取
        4.2.3 乡村振兴指标体系选取
        4.2.4 权重的测算
5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测度
    5.1 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水平
        5.1.1 脱贫攻坚成效指数
        5.1.2 乡村振兴水平指数
    5.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分析
        5.2.1 耦合度分析
        5.2.2 耦合协调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5.3.1 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水平测度结果
        5.3.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度结果
        5.3.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结果
6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构建
    6.1 主体共融机制
        6.1.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6.1.2 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发挥多元行为主体作用
    6.2 内容共通机制
        6.2.1 推动产业扶贫、生态扶贫与产业兴旺衔接
        6.2.2 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建设等扶贫政策与生态宜居衔接
        6.2.3 强化教育扶贫、职业技能培训与乡风文明衔接
        6.2.4 推进干部领导、村民参与与治理有效衔接
        6.2.5 聚力各项民生扶贫工程与生活富裕衔接
    6.3 不同区域的重心发展机制
        6.3.1 秦巴山区以产业为主导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
        6.3.2 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以生态为基础、以人才为动力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建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贫困户调查问卷
    附录2:村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3:产业业主访谈提纲
致谢
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实例研究 ——以花包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
    2.1 精准扶贫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2.1.2 中国共产党人的扶贫思想
    2.2 精准扶贫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2.2.1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2.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2.2.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
第三章 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容
        3.1.1 扶贫理念精准
        3.1.2 扶贫手段分批分类
        3.1.3 阶段化扶贫目标
    3.2 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
        3.2.1 精准识别是前提
        3.2.2 精准帮扶是关键
        3.2.3 精准脱贫是目标
    3.3 精准扶贫的发展思路
        3.3.1 制度创新扶贫
        3.3.2 产业开发扶贫
        3.3.3 基础设施扶贫
        3.3.4 社会保障扶贫
        3.3.5 注重精神扶贫
第四章 花包村精准扶贫实践概述
    4.1 花包村基本情况
        4.1.1 人口及自然环境状况
        4.1.2 经济发展状况
        4.1.3 基础设施状况
    4.2 花包村精准扶贫实践思路
        4.2.1 坚持机制创新
        4.2.2 实施产业扶贫
        4.2.3 完善基础设施
        4.2.4 注重扶智育人
    4.3 花包村精准扶贫主要成效
        4.3.1 帮扶到位,对象识别精准
        4.3.2 因地制宜,项目安排精准
        4.3.3 阳光扶贫,资金使用精准
        4.3.4 对症下药,扶贫措施精准
        4.3.5 知人善任,驻村帮扶精准
        4.3.6 扶危济困,脱贫成效精准
    4.4 花包村精准扶贫存在的不足
        4.4.1 产业发展有待加强
        4.4.2 生态旅游规划利用率低
        4.4.3 公共服务建设有待完善
        4.4.4 基层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实践路径探索
    5.1 调整扶贫政策,因地制宜脱困
        5.1.1 创新工作机制
        5.1.2 完善考核机制
        5.1.3 合理设置目标
    5.2 注重产业扶贫,带动经济发展
        5.2.1 挖掘地区优势
        5.2.2 规范产业管理
        5.2.3 优化产业结构
    5.3 重视文化扶贫,激发主体积极性
        5.3.1 健全文化扶贫机制
        5.3.2 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5.3.3 提高地区教育水平
    5.4 社会保障兜底,助力全面脱贫
        5.4.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4.2 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5.4.3 健全就业创业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新时代扶贫报告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相关理论及概念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章 “中国扶贫故事”与报告文学的内在渊源
    第一节 “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要求
    第二节 “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的时代使命使然
    第三节 报告文学书写中国扶贫面貌
第二章 新时代扶贫报告文学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视角转换与话语的巧妙运用
    第二节 叙事结构的合理安排
    第三节 非叙事话语的丰富运用
第三章 报告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第一节 深入基层:呈现真实的扶贫
    第二节 叙事话语:凸显温度和深度的扶贫
    第三节 多角度塑造:全面立体的扶贫
    第四节 数字化出版:延续中国扶贫好声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以南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进展与评述
        一、国外生态旅游扶贫研究
        二、国内生态旅游扶贫研究
        三、国内外生态旅游扶贫研究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厘定
        一、贫困与反贫困
        二、旅游扶贫
        三、扶贫开发战略
        四、生态旅游扶贫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生态经济学理论
        二、山地经济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旅游乘数理论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章 秦巴山区贫困现状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贫困现状及特征
        一、贫困现状
        二、贫困特征
    第二节 贫困成因与战略产业选择
        一、贫困成因分析
        二、秦巴山区战略产业选择
第四章 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基础条件分析
    第一节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一、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
        二、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第二节 生态旅游扶贫有利环境
        一、良好的生态旅游发展条件
        二、良好的旅游扶贫开发前景
第五章 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战略及路径
    第一节 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战略
        一、生态旅游扶贫原则
        二、生态旅游扶贫战略思路
        三、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目标
    第二节 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路径
        一、实施景区带动型扶贫开发
        二、实施乡村生态旅游型扶贫开发
        三、实施生态旅游商品型扶贫开发
第六章 案例分析: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
    第一节 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概况及条件
        一、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概况
        二、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条件
    第二节 生态旅游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旅游扶贫认知模糊片面
        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
        三、生态旅游配套设施及保障机制不健全
        四、生态旅游特殊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五、生态旅游经营模式不成熟,社区参与不足
        六、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缺乏标准
        七、扶贫精准度不够,扶贫监管未形成常态
    第三节 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思路及模式
        一、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思路
        二、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第四节 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保障机制
        一、受益保障机制
        二、资金保障机制
        三、政策保障机制
        四、人才保障机制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8)农业产业集聚的经济与生态效应研究 ——基于四川省面板数据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聚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2.2 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2.3 产业集聚的生态效应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四川省农业产业及生态发展现状
    3.1 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1 四川省大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2 四川省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3.2 四川省农业产业集聚度的现状分析
        3.2.1 产业集聚的测度
        3.2.2 四川省21 个市(州)的农作物产业集聚度评价
    3.3 农业生态污染现状分析
        3.3.1 农业生态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3.3.2 四川省县域生态环境状况
第4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
    4.1 产业集聚对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4.1.1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机制
        4.1.2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机制
        4.1.3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机制
    4.2 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
        4.2.1 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的正向影响机制
        4.2.2 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的负向影响机制
        4.2.3 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机制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
    5.1 产业集聚经济增长效应的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5.1.1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5.1.2 方法选择
        5.1.3 实证结果分析
    5.2 产业集聚生态效应的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5.2.1 模型构建与检验
        5.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实证结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10)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支撑理论
        1.3.1 生态贫困理论
        1.3.2 人口迁移理论
        1.3.3 社会适应理论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易地扶贫搬迁的历史进程及巴中市典型性分析
    2.1 易地扶贫搬迁发展历程及现状
        2.1.1 易地扶贫搬迁起因与历程
        2.1.2 易地扶贫搬迁发展现状及成效
    2.2 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困惑及现实困境
        2.2.1 易地扶贫搬迁贫困面大
        2.2.2 部分贫困群众搬迁意愿不强烈
        2.2.3 易地扶贫搬迁民众社会适应能力差
    2.3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的典型性
        2.3.1 巴中市贫困的典型性
        2.3.2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环境的典型性
        2.3.3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做法得到上级政府认可推广
第三章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案例描述
    3.1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背景
        3.1.1 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3.1.2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背景
    3.2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措施
        3.2.1 选择的主要模式
        3.2.2 实施的主要政策
    3.3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取得的成效
        3.3.1 有效解决部分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面貌
        3.3.2 有力推动了巴中市扶贫开发工作
        3.3.3 巴中易地扶贫搬迁案例入选《脱贫攻坚·新发展理念案例选》
    3.4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关键因素分析
        3.5.1 科学决策
        3.5.2 政策执行
        3.5.3 产业支撑
第四章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决策要素分析
    4.1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公共决策重要性分析
    4.2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公共决策主要做法
        4.2.1 明确责任主体
        4.2.2 前期规划调研
        4.2.3 决策过程合法公正
    4.3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公共决策可取之处
        4.3.1 充分的前期调研和论证
        4.3.2 以人为本的决策依据
第五章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因素分析
    5.1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重要性分析
    5.2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5.2.1 政策执行压力分析
        5.2.2 政策执行偏差分析
        5.2.3 政策执行结果分析
    5.3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可取之处
        5.3.1 政策制定结合客观实际
        5.3.2 政策制定要保障可持续性实施
        5.3.3 政策制定要兼顾移民社会适应
第六章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支撑因素分析
    6.1 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支撑重要性分析
    6.2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发展分析
        6.2.1 产业发展客观环境分析
        6.2.2 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6.2.3 产业发展带动成效分析
    6.3 巴中市产业发展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可取之处
        6.3.1 因地制宜做好扶贫产业选择
        6.3.2 积极培育龙头产业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6.3.3 发挥旅游产业带动作用
第七章 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案例研究的启示
    7.1 易地扶贫搬迁前期要完善科学决策过程
    7.2 为易地扶贫搬迁制定客观且可持续的发展政策
    7.3 通过产业发展助推搬迁移民安居乐业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到巴中市走访调研部分问题提纲及问答

四、巴中市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绩(论文参考文献)

  • [1]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深度教学中的应用 ——以巴中市为例[D]. 张璟.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2]四川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 田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机制研究[D]. 陈玉琴.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5]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实例研究 ——以花包村为例[D]. 高雪荣. 南京财经大学, 2020(08)
  • [6]新时代扶贫报告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艺术[D]. 刘稀玉.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7]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以南江县为例[D]. 龚桂莉.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4)
  • [8]农业产业集聚的经济与生态效应研究 ——基于四川省面板数据的实证[D]. 邓浩月.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10]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案例研究[D]. 陈立.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巴中市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