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效率视角下的居民收入分配

公平效率视角下的居民收入分配

一、从公平和效率看居民收入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唐磊[1](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价值追求,是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尺度,对公平的向往是人类追求幸福的需要,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实现社会公平一直是各国政府的不懈追求,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必须正视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是要以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发展为目标,从而激发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前进;就是要始终把全体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离不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为理论指导。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为研究主题,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相关概念,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践路径,认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对西方资本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以及其重要意义。全文除导论外共有六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公平、公平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开启了本文的研究。第二部分是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公平观为理论直接来源、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平观为文化土壤,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三部分是总结、概括、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和实践路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对解决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科学化、系统化思考的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以“中国梦”为目标方向,为公平地实现全体中国人民梦想搭起了舞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铸就公平的信念;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着力点,推动社会公平达到新的高度;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战略部署,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本质要求,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具体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在推动社会公平的实践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以发展眼光、全局视野、战略思维规划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社会公平的蓝图,以点带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全面落实,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社会更加公平的期盼。第四部分是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和意义。本文通过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与新自由主义公平观、社群主义公平观、民主社会主义公平观进行对比性研究,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是全方位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公平观的中国方案。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意义,从理论角度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社会公平的样板;从实践角度看,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有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梁苍霞[2](2020)在《公平视角下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实施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学税收公平理论,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公平为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实施效果,指出了个人所得税改革公平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的、方向及改革的内容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并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同时阐述了对个人所得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第二章是理论分析章节,一是论述了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理论,即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功能,征收对象、办法和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二是运用公共管理学税收公平理论,从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角度,分析怎样的税收才能实现社会公平,并提出了税收公平的原则和标准。第三章从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可以合理减轻个人税负、其税制模式体现横向公平、并促进税收征管现代化等方面阐述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实施效果。第四章总结了个人所得税改革公平缺失的原因,即税收总量不够、费用扣除额缺乏弹性、税率结构不合理、税收征管效率低等。第五章结合我国实际,从扩大征收范围、健全费用的弹性机制、调整税率结构、完善征管体系等方面提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设想。

赵雪娟[3](2020)在《公平视角下居民个人所得综合征税问题研究 ——基于新个人所得税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居高不下。采取有效措施缩小贫富差距,改善收入分配不公的现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18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在实施税收公平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新个人所得税将传统的分类征税模式转变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征税模式,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费用,调整了税率层级,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克服了原有个人所得税的许多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然而,在实施税收公平方面,混合征税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新个税仍然存在很多亟待改革和完善的地方。本文以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为研究对象,从税收公平的视角,研究我国个人所得税未来的改革方向。文章从征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税率层级设置和税收征管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家庭为单位综合征税的设想。本文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阐述了税收公平理论、最优税收理论与收入分配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我国新个人所得税制进行公平性分析。首先介绍我国个税改革的历程和新个税的主要内容,然后以新个税改革为切入点,利用CFPS数据,选取基尼系数、MT指数和P指数等不均等指标,在整体上分析新个税改革前后收入分配状况,同时模拟综合征税模式下的收入分配情况。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新个人所得税在总体公平效应上优于分类征税模式下的个人所得税,再通过模拟综合征税的模式,寻找我国个税未来的改革方向,为我国个税从混合征税模式向综合征税模式转变提供实证支持。第四章在税收公平视角下,从征税模式、费用扣除、税率层级和税收征管四个方面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具体分析居民个人所得综合征税改革内容。研究表明,现有的综合与分类征税模式,只是将与劳动相关的四项所得综合征税,涉及范围小,存在很大的筹划空间,也破坏了税收公平原则;在税目设置上采取正列举的方式无法涵盖各类所得,使有些本应该缴税的所得成为漏网之鱼;费用扣除没有考虑个体差异、地区差异,存在“一刀切”的情况;在税率层级上出现了劳动性所得与资本性所得税负倒挂的现象;在税收征管方面存在信息化手段使用不完善,个人信息网络建设有待加强,纳税人纳税意识薄弱等问题。第五章在第四章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公平视角,提出了居民个人所得综合征税改革的具体设想。在征税模式上,以家庭综合征税为未来改革的方向;费用扣除应以家庭为单位采取指数化的扣除标准;在税率层级方面,应减少税率层级、扩大税率级距、降低边际税率;在税收征管方面,应完善使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纳税人电子档案等。文章的最后是总结,梳理了文章的整体思路和观点,并指出本文有待完善之处。

曹瑞瑞[4](2020)在《安徽省税收质量的测度与经济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税收质量反映了税收的真实性和成长性,不仅影响税收可持续性发展,而且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增长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已经从对增速的外在需求转变为对质量的内在需求。这一转变向税收质量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税收不再只强调“税收数量”的增加,还必须强调“税收质量”的优化。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向税收质量提出高要求的背景下,安徽省紧随中央税制改革步伐,实现了税收稳步增长,但税收质量的提升却受到约束,对于税收质量的优化极为迫切。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特点,本文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出发,认为高质量的税收就是在总量、速度、结构、效益四个层面实现税收公平与税收效率的发展和均衡,公平分配税收负担,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安徽省税收实情,从四个层面构建税收质量评价体系,对安徽省税收质量进行测度与经济效应分析。本文对税收质量总指数及其分类指标进行的详细测度。测度结果发现:安徽省税收质量提升,但速度缓慢,同时安徽省在不同发展时期对税收质量的优化的重点不同。安徽省最先从总量与速度提高税收质量,随后利用结构调整优化税收质量,再通过释放效益促进税收质量,实现安徽省税收质量的提升。本文选取安徽省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指标,实证检验税收质量总指数与分类指数对安徽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从整体层面分析,安徽省税收质量提高,对促进安徽省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从总量、速度、结构、效益四个层面分析,税收质量在结构层面以及效益层面对于经济效率产生消极作用,从而导致税收质量对于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积极作用存在差距。现阶段安徽省税收质量在总量和速度层面实现较好的稳定增长态势,而对于结构优化的内在需求和效益整合的深层次需求极为迫切。因此,结合统计分析与实证结论,从税收质量结构与效益层面,分别提出调整税收结构、降低税收负担的政策建议;从税收质量总量与速度层面,提出稳定税收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的政策建议,优化安徽省税收质量,促进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陈文林[5](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地位、发展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应对社会公正新情况、新问题的行动指南。它对于有效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和有力克服在公正问题上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形成新时代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开创和谐文明公平正义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毛泽东公正观以及西方社会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理论基石、理论准备和有益借鉴。中国传统公正观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防止两极的中庸思维方法、“民本,”、“均平”、“抑高举下”等重要思想,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科学合理成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强调要从生产方式本源来认识社会公正,应当把保障人民平等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把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根基。毛泽东公正观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和制度及其在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的平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准备。西方社会公正观重视个人权利,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在实现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方面也有不少合理成分,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有益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与理论内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经历了从形成到丰富、再到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不断推进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四重基本内涵,即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人民民主、按劳分配和适度平衡是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形成。江泽民、胡锦涛逐步把公平正义提升到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历史任务和本质要求层面,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主张通过建设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反腐败、治党、保护人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极大丰富。习近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既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和结构,又在实践中通过整体性战略谋划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和方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实现了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论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即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理论系统。从公平正义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西方对公平正义的定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责任。从公平正义的目标看,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提出了公平正义的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公平正义的规则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经济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作为处理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这两个社会主义重大任务关系的基本原则;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三位一体”视为公平正义的运行性规则;并以共享规则、短板规则和兜底规则的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促进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从公平正义的覆盖领域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和政策已经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领域全覆盖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条件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体制机制。从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看,引导人民形成公平正义共识,以改革为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理性、有序、渐进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了方向。

朱晓慧[6](2019)在《中国教育机会不平等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双向作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始终是经济学研究中不变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是居民收入差距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根据以往的研究,收入差距扩大不仅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严重的贫富差距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探求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成为当务之急。在影响收入分配的诸多因素中,教育分布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科教兴国的社会背景之下,我国的教育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随之而来的教育机会分配不公平现象却不容忽视。本文旨在探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收入差距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双向作用关系,既能够扩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保障教育机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此外,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公平意识,推动社会公平制度的建立,长期来看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借鉴了 Roemer的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将影响个人教育成就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性别、城乡背景、职业类型、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阶层等个体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另一类是个体可控的努力因素。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CGSS)2003、2005、2006、2008、2010、2011、2012、2013、2015年的微观数据,借鉴Ferreira and Gignoux(2011)提出的机会不平等的参数测度方法,将教育不平等分解为省级层面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指数。测度结果显示,绝对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在样本期间内均有上升的趋势,但是从二者的相对值来看,教育机会不平等在整体不平等中的比例增加,而教育努力不平等的比例有所下降。在分别介绍了教育机会不平等与居民收入差距相互影响的理论之后,本文对改进的Golor和Zeria理论模型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证明在初始财富分配不均的条件之下,不仅在短期内会造成教育机会分配不均,在长期内还会形成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最终恶化社会中的收入分配状况。为了实证检验我国教育机会不平等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宏观经济变量与微观数据相结合,基于上述测度的分省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指数以及各省的宏观经济数据,考虑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收入差距的内生性,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双向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收入差距之间的确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其中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都会扩大收入差距,而收入差距会反过来作用于教育机会分布,扩大个体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在不存在外界干预的情况下,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会陷入恶性循环。除此之外,本文证实了教育扩展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倒U型关系,即在教育扩展初期收入差距扩大,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扩展最终会缩小收入差距,而且教育扩展也能起到缩小教育机会不平等的作用。但是政府的教育投入却没能够有效改善教育机会分布不平等的现状。另外,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收入差距均具有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会扩大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改善收入差距的作用。与以往对教育不平等和收入差距的研究相比,本文没有使用受教育年限的标准差或教育基尼系数作为教育不平等指标的衡量,而是将教育不平等进行了环境-努力二元因素分解,突出了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考察;另外,相关文献大多从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单向的考察,忽视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从公平正义的角度分析了教育不平等中的非合理因素——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刘娟[7](2019)在《税收公平视域下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研究》文中提出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作为课税对象的税种。1在西方,素有“罗宾汉税”之称的个人所得税肇始于英国,随后美、德、法等国家纷纷效仿。19世纪末20世纪初,个人所得税逐步发展成为欧美国家的主体税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日趋复杂,逐步从分类所得课税模式向综合所得课税模式或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演变。与此同时,人们对个人所得税制的关注重点也开始从如何实现税收效率逐渐转移到如何选择更能体现税收公平正义价值的课税模式上来。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时间相对较晚,但课税模式的改革问题历来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2018年8月31日,我国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的第七次修订,将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作为本轮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中之重。但仅仅从立法形式上对课税模式进行改革,显然是一种狭义的形式意义上的改革。要实现课税模式实质意义上的改革,理应将课税模式的改革作广义的理解,并将其视为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客观而言,就此次修法的具体内容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故而,在税收公平原则的指导下,探寻适合于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改革路径,俨然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正式颁布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沿用分类所得课税模式。但时至今日,随着经济的纵深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过大、税负分配不公、税收流失严重等现象却日益凸显。归根结底,这与我国个人所得税长期以来实行的分类所得课税模式不无关联。此次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对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进行了首次改革,实现了过去20多年一直想解决但却没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可见,实行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是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对传统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弊病进行理性地纠偏,是国家深化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和实现现代税制的必然选择。此次修法旨在体现个人所得税制的公平与正义价值,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缩小贫富差距的调节功能。因而,以税收公平为研究视角,在检视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课税模式公平价值的基础上,打开思想的藩篱,对我国此番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改革进行通盘考虑,试图从实现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法律逻辑路径、税制要素路径、配套改革路径着手,注重个人所得税立法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制度设计,以提升个人所得税税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以期抛砖引玉,为推进我国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顺利实现提供有益的见解。

郭媛[8](2019)在《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国家逐渐重视资源保护与节约。资源税是调控资源环境领域的重要制度规范,它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节俭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源税也能够增加资源使用成本,使资源使用者注重资源节约,体现资源使用的代际公平。2011年以来,资源税在计征方式、征收范围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政策优化与改革,主要是围绕以上目标设计的。资源税及其改革在影响生产者行为的同时,也必然通过成本传导和税负转嫁,影响消费者行为,进而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影响。资源税的历次改革却很少考虑该税种改革对居民收入的分配产生的影响,但这一问题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本文以近年来资源税计征方式的改革为出发点,利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比较研究了计征方式改革前后资源税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有关资源税下一步优化改革的相关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整理并分析了国内外学者撰写的有关资源税以及税收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文献,并说明了文章的研究思路以及使用的研究方法。其次,分析了有关税收调节收入分配所依据的相关理论基础、调节方式及衡量方法,具体包括对这一调节过程中所追求的结果即税收公平理论的整理,说明了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税制要素的设计以及税制结构的设置来影响收入分配,同时根据税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对资源税影响收入分配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说明了资源税是如何影响收入分配的,即资源税负的传导路径,阐述了本文所利用的衡量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的效应大小的方法和指标。本文还分析了目前资源税的主要功能,并梳理了该税种在我国自开征起至现在的改革历程。然后,文章分析了资源企业的成本传导能力,依据相关税负转嫁理论,选取物料成本传导模型,通过测算CTC指数分析了开采资源的企业转移税收负担的能力,结果显示资源型企业转移税收负担的能力很强。基于以上研究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利用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税务年鉴提供的数据以及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微观调查数据,测算出了资源税改革前后居民的税负变化进而测算了城镇居民家庭基尼系数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使得城镇居民家庭的基尼系数变大,MT指数下降了0.0000880,表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以及通过对国际上征收资源税的国家进行借鉴,提出了深化资源税改革的对策,并对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了展望。

张丽伟[9](2019)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文中研究指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现代化经济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其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论文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这个主题,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与比较相关照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指导、指标体系,深入研究微观经济、中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三个层面的高质量发展问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方针,处理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先富与共富、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短期增长与长期发展、国内与国际经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等若干重大关系。在高质量思想理论指导下,根据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积极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重点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评价体系、中观评价体系和宏观评价体系建设,其中,从产品、市场、企业、创新四个最重要方面探讨微观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经济、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国际经济四个最重要方面探讨中观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国民分配、绿色发展、调控能力四个最重要方面探讨宏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微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研究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微观经济体系中,产品是微观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最终价值的标的物;市场是商品交换、价值实现的场所与机制系统,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使用的价值实现过程;企业是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发展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全社会最终产品的产出、效率、效益与资源配置水平;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微观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高质量推进产品质量治理、市场体制机制、企业公平制度、创新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中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战略议题。中观经济体系中,产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价值链系统,其体系分工、协调、升级的质量水平决定着整个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质量水平。城乡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空间分布之一,其体系分布、融合、协同的质量水平影响着国民经济质量水平。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空间分布之一,其体系协同、相互作用的质量水平影响着国民经济质量水平。国际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空间分布之一,其体系分布、融合、交换的质量水平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全球化质量水平。推进中观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高质量推进产业经济、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国际经济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微观经济和中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表现,也是保障微观经济和中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宏观经济体系中,宏观均衡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其均衡水平、程度、状况本身也是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整体表现。国民分配质量是实现宏观经济均衡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强国的重要议题,公平分配是经济善治的核心,是通往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代表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绿色发展质量是所有微观经济活动与行为的最终外部结果,是最终决定人类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标的物。调控能力质量是政府全部经济管理活动的宏观效能总和,其制度体系、政策手段、管理能力等的建设水平直接决定着全部经济活动的质量水平效能。推进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高质量推进宏观经济均衡、国民分配、绿色发展、调控能力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丁述磊[10](2019)在《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及其传导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工转移到城市。农民工的转移为中国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他们多数以非正规就业的方式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相比正规就业群体,非正规就业人群不仅面临远离家乡,长时间不能和家人团聚的问题,而且他们的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工资收入水平低并且缺乏社会保障,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阻碍了他们的社会融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难以融入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要努力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由于非正规就业阻碍了居民的社会融入程度,进而不利于社会融合的最终实现,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系统研究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该研究对健全完善中国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实证支持,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有利于为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有利于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健康的社会心理动力源,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和2006-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系统研究了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及其传导效应,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第一,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居民社会融入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第二,从工资水平、健康状况和主观认知(主观公平认知和主观幸福感认知)三个层面解释了非正规就业降低居民社会融入程度的原因。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文五个核心章节,即第三章是居民社会融入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四章是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影响的实证分析,第五章是非正规就业的工资效应分析,第六章是非正规就业的健康效应分析,第七章是非正规就业的认知效应分析。以上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三章是居民社会融入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根据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一个包含8个一级指标,涉及20个指标层的居民社会融入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显示,影响居民社会融入的一级指标共有八个,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级指标为就业状况,权重为0.150。这表明就业状况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就业质量相对较差,显然会降低居民社会融入程度。第四章是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CLDS(2016)数据,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计量回归结果显示,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显着为负,而且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性别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在居民社会融入程度的所有分位点上,非正规就业对女性居民社会融入程度造成的损失显着大于男性居民。地区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非正规就业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同样存在异质性差异效应。第五章是非正规就业的工资效应分析。基于2006-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方程进行估计并对工资差异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非正规就业的工资水平显着低于正规就业。相比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教育收益率低,性别歧视更为严重,随着工资分位数水平由低到高性别歧视程度增强。分位数分解结果表明,随着工资分位数水平的上升,特征差异的解释能力越来越强,而系数差异占比越来越小。同时,随着工资分位数水平的上升,工资差异逐渐缩小,符合“黏地板效应”,而不是“天花板效应”,这表明中国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工资差异主要是由工资分布低分位数水平上的差异造成的。正规就业与异质性的非正规就业工资差异分解结果表明,在代表性分位数上,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受雇者工资差异最大,而正规就业与自我经营者工资差异相对较小。第六章是非正规就业的健康效应分析。基于CLDS(2016)数据,利用有序Probit回归方法分析了非正规就业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正规就业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着为负。非正规就业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差异效应,即非正规就业对女性居民健康状况造成的损失大于男性,对户外工作者健康状况造成的损失大于室内工作者。非正规就业对东部地区居民以及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也是显着为负的,而且由东到西非正规就业对居民健康造成的损害逐渐增大。以BMI指标和躯体疼痛作为健康的代理指标,非正规就业在1%水平上显着增加了居民身体过度肥胖或过度消瘦的概率,同时也在1%水平上显着增加了居民躯体疼痛的概率。对于工伤变量作为健康的代理指标,非正规就业会增加发生工伤的概率,这一结果却不显着。第七章是非正规就业的认知效应分析。在这一章节中,基于CGSS(2013)数据,将主观公平认知和主观幸福感认知作为主观认知的代理变量,考察了非正规就业的认知效应。以主观公平认知作为代理变量时,首先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定量检验了非正规就业对居民主观公平认知的影响,然后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角度考察了非正规就业影响居民主观公平认知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非正规就业会显着降低居民对社会总体公平程度的主观评价。非正规就业对男性居民主观公平认知造成的损失大于女性,对城镇居民主观公平认知造成的损失大于农村居民。传导机制分析结果显示,非正规就业通过降低居民权利公平认知、机会公平认知以及规则公平认知,进一步降低了居民对社会总体公平程度的认知。以主观幸福感认知作为代理变量时,研究发现非正规就业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如果居民从事非正规就业,那么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会显着降低。非正规就业市场上更为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显着降低了女性主观幸福感。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通货膨胀率上升,对居民主观幸福感造成的损失也会显着增加。此外,受教育年限变量对女性和中西部地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显着为正。本文尝试从社会学角度为做好非正规就业的服务和管理提供实证依据,能够客观地评价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融入状态。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构建的一个包含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的居民社会融入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全面的测度居民社会融入程度。从工资水平、健康状况和主观认知三个层面解释了非正规就业降低居民社会融入的原因,得到了一些符合国情的研究结论,为健全完善中国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实证支持,研究结果对经济学和社会学交叉领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此同时,本文也存在一些内容、方法和数据方面的不足之处。其一,本文在构建社会融入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由于部分变量的可得性,如性格特征变量,没有纳入指标体系。其二,本文仅从工资、健康、主观认知三个角度,分析了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影响的传导效应,然而,社会融入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影响居民社会融入的因素有很多。其三,由于部分变量在调查问卷中没有持续追踪,文章多数章节采用的是截面数据,时间变化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今后我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研究,更加细致地探讨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影响的传导效应,引入混合截面数据,进一步扩大样本容量,同时尝试比较不同微观调研数据的回归结果是否存在差异,试图得到更多符合国情的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二、从公平和效率看居民收入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公平和效率看居民收入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概念释义
    2.1 公平
        2.1.1 公平的概念辨析
        2.1.2 公平的重要作用
    2.2 公平观
        2.2.1 公平观的类型
        2.2.2 公平观的特点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
        2.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内涵
        2.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特征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观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
        3.1.2 列宁的公平观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公平观
        3.2.1 毛泽东思想中的公平观
        3.2.2 邓小平理论中的公平观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公平意蕴
        3.2.4 科学发展观中的公平意蕴
    3.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平观
        3.3.1 儒家的公平观
        3.3.2 道家的公平观
        3.3.3 墨家的公平观
        3.3.4 法家的公平观
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
    4.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背景
        4.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4.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4.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思想基础
        4.2.1 汲取历史经验
        4.2.2 立足客观事实
        4.2.3 尊重科学规律
    4.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逻辑理路
        4.3.1 历史现实逻辑
        4.3.2 价值演变逻辑
        4.3.3 理论发展逻辑
    4.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性质
        4.4.1 人民性
        4.4.2 民族性
        4.4.3 实践性
        4.4.4 开放性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内容
    5.1 目标方向:中国梦
        5.1.1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条件
        5.1.2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由之路
        5.1.3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指路牌”
    5.2 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2.1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底蕴
        5.2.2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5.3 着力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5.3.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公平的阶段目标
        5.3.2 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公平的不竭动力
        5.3.3 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公平的法治保障
        5.3.4 全面从严治党是社会公平的政治保证
    5.4 战略部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5.4.1 以经济建设奠基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
        5.4.2 以政治建设铸造社会公平的根本基石
        5.4.3 以文化建设构建社会公平的理想信念
        5.4.4 以社会保障体系编织底线公平
        5.4.5 以生态文明建设维护代内、代际公平
    5.5 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
        5.5.1 公平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
        5.5.2 公平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遵循
        5.5.3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6 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
        5.6.1 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5.6.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践路径
    6.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总体规划
        6.1.1 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起点公平
        6.1.2 以社会主义法治保障过程公平
        6.1.3 以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促进结果公平
        6.1.4 以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6.2 以点带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具体落实
        6.2.1 实施精准扶贫兜牢社会公平的底线
        6.2.2 严明党规党纪锻造推动社会公平的主体力量
        6.2.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平
        6.2.4 深化法治改革提供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
        6.2.5 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社会公平
        6.2.6 以“中国方案”促进国际公平
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和意义
    7.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对西方公平观的本质超越
        7.1.1 对新自由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7.1.2 对社群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7.1.3 对民主社会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7.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意义
        7.2.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7.2.2 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
        7.2.3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社会公平的样板
    7.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现实意义
        7.3.1 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氛围
        7.3.2 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7.3.3 有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附录 A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公平视角下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的和方向
        1.1.2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主要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
        1.6.2 不足
第二章 个人所得税公平的理论分析
    2.1 个人所得税基本理论
        2.1.1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2.1.2 个人所得税的功能
        2.1.3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及办法
        2.1.4 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2 税收的公平理论
        2.2.1 税收公平的含义
        2.2.2 税收公平的原则
        2.2.3 税收公平的标准
第三章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实施效果
    3.1 合理减轻个人税负促进社会公平
        3.1.1 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群体负担
        3.1.2 与个人实际经济负担更相匹配
    3.2 税制模式改革更体现横向公平
    3.3 促进税收征管现代化建设
        3.3.1 促进税务机关征收方式的现代化
        3.3.2 有利于纳税人纳税习惯的养成
第四章 基于公平视角的个人所得税改革不足分析
    4.1 个人所得税占比偏低引起的不公平性
        4.1.1 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例分析
        4.1.2 个人所得税对高收入的调节效果偏弱
    4.2 征税范围偏窄引起的不公平性
        4.2.1 个人所得税分项目收入占比分析
        4.2.2 征收列举法不适应个人收入的多元化
    4.3 税收优惠减免引起的不公平性
    4.4 费用扣除缺乏弹性引起的不公平性
        4.4.1 未考虑地区经济差异因素
        4.4.2 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4.4.3 未考虑人力资本折旧因素
    4.5 税率结构不合理引起的不公平性
        4.5.1 税率结构复杂
        4.5.2 边际税率设计不够合理
    4.6 税收征管存在的漏洞引起的不公平性
        4.6.1 征收系统不够够完善
        4.6.2 征管制度不够健全
        4.6.3 对高收入者的征管执法不够严
    4.7 未考虑以家庭为主体的整体税收负担
第五章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建议
    5.1 适当扩大税收征收范围
        5.1.1 合理扩大税基
        5.1.2 规范税收减免
    5.2 进一步健全费用扣除的弹性机制
        5.2.1 逐步将地区经济差异因素纳入扣除体系
        5.2.2 建立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与物价指数的联动机制
        5.2.3 将人力资本折旧纳入费用扣除范围
    5.3 进一步优化税率结构
        5.3.1 简化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
        5.3.2 统一边际税率
    5.4 完善征管体系
        5.4.1 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代扣代缴单位的责任意识
        5.4.2 压实税务机关征管责任和提高征管效率
        5.4.3 建立全国统一共享的税收征管平台
        5.4.4 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精准征税力度
        5.4.5 强化奖惩机制的引导作用
        5.4.6 探索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主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公平视角下居民个人所得综合征税问题研究 ——基于新个人所得税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不足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2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税收公平、最优税收与收入分配理论
    2.1 税收公平理论
        2.1.1 受益原则
        2.1.2 能力原则
    2.2 最优税收理论
        2.2.1 所得税的公平分析
        2.2.2 最优所得税分析
    2.3 收入分配理论
第3章 我国新个人所得税制及其公平性分析
    3.1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发展变化
    3.2 新个税的主要变化
    3.3 我国新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分析
        3.3.1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3.3.2 MT指数的测算
第4章 公平视角下居民个人所得综合征税改革分析
    4.1 居民个人所得征税模式的研究
        4.1.1 个人所得税征税模式的基本类型
        4.1.2 我国现行混合征税模式及问题
        4.1.3 居民个人所得综合征税的国际经验借鉴
    4.2 居民个人所得综合征收模式下的费用扣除
        4.2.1 我国新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问题
        4.2.2 费用扣除国际经验借鉴
    4.3 居民个人所得综合征收模式下的税率层级
        4.3.1 我国新个人所得税税率层级的问题
        4.3.2 税率层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4.4 公平视角下居民个人所得综合征税对税收征管的要求
        4.4.1 新个人所得税法下征管制度的缺陷
        4.4.2 综合征收模式下税收征管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5章 公平视角下居民个人所得综合征税的设想
    5.1 我国居民个人所得综合征税模式的设想
    5.2 我国居民个人所得综合征税模式下费用扣除的设想
        5.2.1 指数化费用扣除标准
        5.2.2 以家庭为单位设置费用扣除额
    5.3 我国居民个人所得综合征收模式下税率层级的改革路径
    5.4 综合征税模式下税收征管的完善
        5.4.1 完善使用信息化手段,增强纳税服务意识
        5.4.2 建立纳税人档案及相关电子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安徽省税收质量的测度与经济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
        一、国外关于税收质量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税收质量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或有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税收质量的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税收质量的内涵以及表现形式
        一、税收质量的内涵
        二、税收质量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税收质量的理论依据
        一、税收质量的公平与效率内涵
        二、税收质量的经济效应理论分析
第三章 税收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指标的选取
        一、总量指标
        二、速度指标
        三、结构指标
        四、效益指标
    第二节 指标权重的赋值
第四章 税收质量测度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第一节 二级指标的变动情况
        一、总量指标的变动情况
        二、速度指标的变动情况
        三、结构指标的变动情况
        四、效益指标的变动情况
    第二节 总指标和一级指标的变动情况
    第三节 税收质量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一、经济公平效应分析
        二、经济效率效应分析
第五章 优化安徽省税收质量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构层面税收质量的优化
        一、调整制造业结构
        二、引导规范房地产业发展
        三、鼓励第三产业创新
    第二节 效益层面税收质量的优化
        一、降低非税收入负担
        二、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三、降低居民税收负担
    第三节 总量与速度层面税收质量的优化
        一、夯实人才基础
        二、转变税收征管方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1.1.1 选题理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1 历史的方法
        1.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1.4.3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1.5 基本概念
        1.5.1 公正
        1.5.2 公正观
        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
    1.6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问题指向
    2.1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巨大成就
    2.2 社会各领域的不公正问题
        2.2.1 区域、城乡、行业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2.2.2 腐败问题
        2.2.3 民生问题
        2.2.4 生态正义问题
    2.3 思想领域的错误公正观
        2.3.1 平均主义的公正观
        2.3.2 效率至上的公正观
        2.3.3 个人权利至上的公正观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思想来源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
        3.1.1 中国古代公正观
        3.1.2 中国近代公正观
        3.1.3 中国传统公正观评析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基础
        3.2.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批判性思维
        3.2.2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3.2.3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逻辑进路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准备
        3.3.1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
        3.3.2 权利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
        3.3.3 按劳分配、利益兼顾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重要借鉴
        3.4.1 批判视域下的新自由主义公正观
        3.4.2 借鉴视域下的社群主义公正观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历史发展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4.1.1 经济依据
        4.1.2 制度依据
        4.1.3 文化依据
        4.1.4 社会依据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题的变化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内容的变化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
        4.3.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前提
        4.3.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和目标
        4.3.3 人民民主、按劳分配、适度平衡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4.3.4 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丰富
        4.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4.4.2 从严治党、保护人权、民主法制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大举措
        4.4.3 实现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4.4.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新发展
        4.5.1 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理论剖析
        4.5.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探索
        4.5.3 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结构
    5.1 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
        5.1.1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论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
        5.1.3 中国共产党执政责任论
    5.2 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
        5.2.1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党认识公平正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武器
        5.2.2 远期目标论
        5.2.3 阶段性目标论
    5.3 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
        5.3.1 发展经济论
        5.3.2 效率公平统一论
        5.3.3 “三位一体”论
        5.3.4 共享论
        5.3.5 短板论
        5.3.6 兜底论
    5.4 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
        5.4.1 城乡区域公平
        5.4.2 收入分配公平
        5.4.3 教育公平
        5.4.4 社会保障公平
        5.4.5 公民权利公平
    5.5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
        5.5.1 党的领导保障论
        5.5.2 制度保障论
        5.5.3 法治保障论
    5.6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
        5.6.1 共识论
        5.6.2 改革论
        5.6.3 环境论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意蕴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价值
        6.1.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6.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价值
        6.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凝聚力量
        6.2.2 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6.2.3 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中国教育机会不平等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双向作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教育不平等的度量
    2.2 教育不平等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2.3 居民收入差距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研究
    2.4 文献述评
3 理论基础
    3.1 收入差距对教育机会的影响
    3.2 教育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3.2.1 教育影响收入的理论
        3.2.2 教育机会不平等影响收入差距的途径
    3.3 理论模型
        3.3.1 模型假定
        3.3.2 初始收入分配与短期均衡模型
        3.3.3 初始收入分配与长期均衡模型
    3.4 理论假设
4 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测度
    4.1 理论基础与方法介绍
    4.2 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4.2.1 数据来源
        4.2.2 变量选取
        4.2.3 模型设定
    4.3 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测度结果
        4.3.1 模型估计
        4.3.2 结果分析
5 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双向作用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
    5.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5.2.1 变量说明
        5.2.2 数据来源
        5.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实证分析
        5.3.1 单位根检验
        5.3.2 联立性检验
        5.3.3 模型估计
        5.3.4 回归结果分析
        5.3.5 稳健性检验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7)税收公平视域下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缘由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实质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愿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社会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主张实行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研究现状
        (二)主张实行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研究现状
        (三)主张实行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利弊的研究现状
        (二)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三)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选择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首要原则:税收法定原则
        一、税收法定原则的溯源
        二、税收法定原则的涵义
        三、税收法定原则的作用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核心原则:税收公平原则
        一、税收公平原则的溯源
        二、税收公平原则的涵义
        三、税收公平原则的作用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的辅助原则:税收效率原则
        一、税收效率原则的溯源
        二、税收效率原则的涵义
        三、税收效率原则的作用
第三章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划分与比较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一、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一)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概念
        (二)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内涵
        (三)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特点
        二、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一)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概念
        (二)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内涵
        (三)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特点
        三、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一)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概念
        (二)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内涵
        (三)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特点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划分的理论依据
        一、区别定性说
        二、支付能力说
        三、二元课税说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比较
        一、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比较
        二、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比较
        三、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比较
第四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公平价值的评判
    第一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发展历程
        一、 “三税并存”时期(1978 年-1993 年)
        二、 “分类统一”时期(1993 年-2018 年)
        三、 “小综合+多扣除”时期(2018 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各时期的主要特征
        一、“三税并存”时期课税模式的特点
        二、“分类统一”时期课税模式的特点
        三、“小综合+多扣除”时期课税模式的特点
    第三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公平价值的缺失
        一、纳税单位公平价值的缺失
        二、税基公平价值的缺失
        三、税率公平价值的缺失
        四、费用扣除公平价值的缺失
        五、征管方式公平价值的缺失
        六、税收优惠公平价值的缺失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国外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发展历程
        一、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第一次转型
        二、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第二次转型
    第二节 国外个人所得税不同课税模式的特色
        一、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特色
        (一)黎巴嫩课税模式的特色
        (二)也门课税模式的特色
        二、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特色
        (一)美国课税模式的特色
        (二)德国课税模式的特色
        三、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特色
        (一)英国课税模式的特色
        (二)日本课税模式的特色
    第三节 国外个人所得税不同课税模式的启示
        一、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启示
        (一)纳税主体分为居民和非居民
        (二)依据分类所得进行课税
        (三)采用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四)费用扣除项目有限
        (五)税收抵免范围较窄
        (六)采取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制度
        二、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启示
        (一)纳税主体分为居民和非居民
        (二)依据综合所得进行课税
        (三)采用超额累进税率
        (四)费用扣除项目宽泛
        (五)税收抵免范围广泛
        (六)采取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制度
        三、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启示
        (一)纳税主体分为居民和非居民
        (二)依据分类所得和综合所得分别课税
        (三)采用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四)费用扣除项目较多
        (五)税收抵免范围较广
        (六)采取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制度
第六章 推进我国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实现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 推进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实现的构想
        一、明确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目标
        (一)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体现个人所得税的公平价值
        (三)切实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二、实行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必要性
        (一)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是实现税收公平的有效手段
        (二)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是我国个税改革的政策导向
        (三)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三、实行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可行性
        (一)经济层面的可行性
        (二)法律层面的可行性
        (三)征管层面的可行性
        四、实施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步骤
        (一)初始阶段的步骤
        (二)巩固阶段的步骤
        (三)提升阶段的步骤
    第二节 实现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法律逻辑路径
        一、尽快制定《税收基本法》以夯实税制改革的法律基础
        二、深入细化《个人所得税法》以推进个税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完善《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促进个税改革的公平正义
    第三节 实现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税制要素路径
        一、重新界定个税纳税单位范畴
        二、适时扩大综合所得计征范围
        三、优化调整个人所得税率结构
        四、合理规范费用扣除申报制度
        五、改革完善个税征收管理方式
        六、规范健全个税税收优惠政策
    第四节 实现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配套改革路径
        一、设立个人财产登记制度
        二、实行纳税申报激励制度
        三、加强税务稽查处罚机制
        四、搭建协税护税网络平台
        五、积极推行税务代理制度
        六、切实完善税收救济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采用的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与方法
    2.1 税收公平理论
    2.2 税制要素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2.3 税制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2.4 资源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2.5 税收收入分配效应的衡量方法
        2.5.1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2.5.2 MT指数法
        2.5.3 平均税率法
第3章 资源税功能定位与税制改革历程
    3.1 资源税功能定位
        3.1.1 调节级差收益
        3.1.2 保护资源环境
        3.1.3 调节代际资源分配
    3.2 资源税的改革历程
        3.2.1 资源税设立初期(1982-1994)
        3.2.2 分税制改革时期(1994-2010)
        3.2.3 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2010-2016)
第4章 资源税税负转嫁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4.1 税负转嫁概述
    4.2 成本传导能力模型设定
    4.3 数据选取与处理
    4.4 实证分析结论
第5章 资源税从价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5.1 投入产出模型的设定
    5.2 数据的选取与测算
        5.2.1 实际税率与有效税率测算
        5.2.2 居民家庭收入支出数据取得与税收负担的测算
    5.3 实证分析与结论
        5.3.1 居民税收负担的测算
        5.3.2 资源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测算
第6章 对策建议
    6.1 深化资源税改革的建议
        6.1.1 合理设置税率
        6.1.2 适当扩大征税范围
        6.1.3 提高立法层次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基本概念的词义与内涵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词义辨析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关于经济发展的词义辨析
        一、经济:定义、内涵、特征
        二、发展:定义、内涵、特征
        三、经济发展的词义辨析
    第二节 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词义辨析
        一、质量:定义、内涵、特征
        二、经济质量:定义、分类、关联
        三、经济发展质量的词义辨析
    第三节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综述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意义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词义内涵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二章 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理论指导建设
    第一节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理论指导
        一、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二、坚持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享发展
        四、坚持用发展新理念统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经济发展方针
        二、构建创新驱动的发展动力模式
        三、推动城乡区域国际经济协调发展
        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处理好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重大关系
        一、处理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二、处理好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相互关系
        三、处理好政府作用与市场决定的相互关系
        四、处理好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相互关系
        五、处理好经济数量与经济质量的相互关系
        六、处理好短期增长与长期发展的相互关系
        七、处理好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相互关系
        八、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第一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
        一、国内相关研究思想观点借鉴
        二、国外相关研究思想观点借鉴
        三、评价体系的框架选择与基本遵循
        四、加速构建三层多维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节 微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一、微观经济理论研究要义
        二、微观质量评价四大问题探析
        三、微观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研究
    第三节 中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一、产业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城乡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四、国际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四节 宏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一、宏观均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国民分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绿色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四、调控能力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四章 微观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第一节 产品质量治理建设
        一、我国产品质量治理建设历程
        二、我国产品质量治理面临挑战
        三、产品质量治理建设对策建议
    第二节 市场体制机制建设
        一、现代市场结构体系建设
        二、现代市场机制体系建设
        三、市场价格机制建设
        四、市场竞争机制建设
    第三节 企业公平制度建设
        一、坚持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推进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建设
        三、推进国有企业现代制度建设
        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制度建设
    第四节 创新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
        二、正确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心
        三、高质量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五章 中观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第一节 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一、产业经济高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加快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建设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四、加快服务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三、推进新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重点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机制
    第四节 国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一、牢固树立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思想
        二、推进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
        三、推进国际投资高质量发展
        四、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建设
        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建设
第六章 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
    第一节 推进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
        一、坚持宏观均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二、构建供需均衡型经济发展格局
        三、高质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二节 构建高质量国民收入分配体系
        一、推进国民收入分配高质量建设
        二、推进初次分配公平效率建设
        三、推进二次分配公平效率建设
        四、推进三次分配公平效率建设
    第三节 推进资源生态环境高质量建设
        一、充分重视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的深刻重要性
        二、推进资源节约治理高质量建设
        三、推进能源发展与治理高质量建设
        四、推进环境保护与治理高质量建设
        五、推进生态多样性高质量建设
    第四节 构建高质量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一、全面提升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二、推进政府调控思想与体制机制创新建设
        三、推进宏观调控政策体系高质量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10)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及其传导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1.2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2.1.3 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
        2.1.4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
        2.2.2 社会融入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居民社会融入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数据来源
    3.2 指标选取
    3.3 因子分析
        3.3.1 KMO与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3.3.2 公共因子的特征值与贡献率
        3.3.3 因子旋转与旋转后的载荷矩阵
    3.4 本章小结
4 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模型选择与变量描述
        4.1.1 数据来源
        4.1.2 模型选择
        4.1.3 变量描述
    4.2 实证分析结果
        4.2.1 OLS回归结果
        4.2.2 分位数回归结果
    4.3 分样本回归结果
    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非正规就业的工资效应分析
    5.1 工资差异分解方法
    5.2 数据来源、模型选择与变量描述
        5.2.1 数据来源
        5.2.2 模型选择
        5.2.3 变量描述
    5.3 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
        5.3.1 工资方程的OLS回归结果
        5.3.2 工资方程的分位数回归结果
        5.3.3 异质性非正规就业工资方程的分位数回归结果
        5.3.4 工资差异分解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非正规就业的健康效应分析
    6.1 数据来源、模型选择与变量描述
        6.1.1 数据来源
        6.1.2 模型选择
        6.1.3 变量描述
    6.2 非正规就业对居民健康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有序Probit结果
        6.2.2 性别和工作场所分样本回归结果
        6.2.3 地区分样本回归结果
    6.3 稳健性检验
        6.3.1 内生性处理
        6.3.2 替换变量
    6.4 本章小结
7 非正规就业的认知效应分析
    7.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7.1.1 数据来源
        7.1.2 模型选择
    7.2 非正规就业的主观公平认知效应分析
        7.2.1 变量描述
        7.2.2 全样本实证结果及分析
        7.2.3 分样本实证结果及分析
        7.2.4 稳健性检验
        7.2.5 传导机制分析
    7.3 非正规就业的主观幸福感认知效应分析
        7.3.1 变量描述
        7.3.2 全样本实证结果及分析
        7.3.3 稳健性检验
        7.3.4 分样本实证结果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从公平和效率看居民收入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D]. 唐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公平视角下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实施效果研究[D]. 梁苍霞. 广西大学, 2020(07)
  • [3]公平视角下居民个人所得综合征税问题研究 ——基于新个人所得税的分析[D]. 赵雪娟. 上海海关学院, 2020(07)
  • [4]安徽省税收质量的测度与经济效应分析[D]. 曹瑞瑞.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2)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D]. 陈文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中国教育机会不平等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双向作用关系研究[D]. 朱晓慧.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8)
  • [7]税收公平视域下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研究[D]. 刘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 郭媛.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2)
  • [9]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略与制度建设[D]. 张丽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及其传导效应研究[D]. 丁述磊.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公平效率视角下的居民收入分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