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气象信息市场

大力培育气象信息市场

一、大力培育气象信息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闽政办[2021]3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7月16日福建省"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重庆市人民政府[2](2021)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中认为渝府发[2021]22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8月24日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朱鸿亮[3](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邓彩霞[4](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蔡洋[5](2020)在《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作为典型高气象敏感性行业之一,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从气候变化影响的角度切入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以南京市旅游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了不同气候变化影响因子对旅游业的影响,提出了影响旅游的三种极端天气类型,并据此提出了旅游应对极端天气的三种途径,实现了气候变化定量分析与旅游管理定性化归纳的对接。本文还构建了包括旅游、气候、环境、经济和社会指标在内的五维绿色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为分析气候变化影响旅游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尝试,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1)基于灰色理论的研究表明,气温变化对南京市旅游业的影响程度最大,风速变化次之,降水变化再次之,相对湿度变化最小。气温、风速、降水、相对湿度变化与旅游业收入序列曲线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97、0.97、0.52、0.76,与旅游业人数序列曲线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为0.93、0.99、0.60、0.74。另一方面,剔除节假日后,人体舒适度指数和旅游人数存在协整关系。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旅游人数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印证了旅游业是高气象敏感性行业。(2)极端天气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不愿去”极端天气、“不能去”极端天气、“不敢去”极端天气。“不愿去”极端天气主要影响人体舒适度、“不能去”极端天气主要影响旅游交通、“不敢去”极端天气则属于剧烈的易导致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极端天气,对旅游景观、旅游设施和旅游者具有破坏性影响。(3)采用能源消费法对南京旅游业碳排放进行测度发现,2006-2014年南京市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由2006年的157.93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569.7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5.32%。并且同期南京市旅游业关联行业的碳排放量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南京市旅游业的碳排放主要是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旅游碳排放所带动的,并且其在南京市旅游业碳排放总量中的比重仍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4)构建了包括旅游、气候、环境、经济和社会指标在内的五维绿色旅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据此对南京旅游业“绿度”进行了纵向和横向评价。纵向评价结果发现:2006-2016年南京旅游业绿色旅游综合程度持续增强,综合指数从2006年的0.17大幅上涨到2016年的0.82;横向评价结果发现:在国内40座旅游城市中,南京绿色旅游综合发展程度位列第16,排名位居中游偏上水平。基于南京旅游业的“绿度”评价结果,南京发展绿色旅游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同时进行:培育绿色理念,推行绿色标准,实行绿色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开展绿色经营。

李洪斌[6](2019)在《中国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气象服务的属性入手,运用公共物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多中心理论,分析论证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必然性。分析回顾中国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历史,并将之划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和加速阶段三个阶段。从政府部门、市场力量、社会组织三个方面分析中国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现状。梳理出气象服务供给主体结构失衡、发展活力不足、不能充分满足需求等三个方面十个问题,即政府介入过多、私人部门介入不足、社会组织力量薄弱、政府部门服务创新能力不强、国企市场开拓能力不足、民企发展疲软、社会组织独立性不强、常规气象服务供过于求、个性化定制服务供不应求、气象服务可靠性有待提高。从法律政策、市场环境、科技人才等三个方面六个角度分析中国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即立法不适应多元化发展需求、引导和鼓励性政策不足、市场开发不充分、市场开放不到位、科研管理体制落后、人才短缺与浪费并存。在充分借鉴国外气象供给模式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政策,规划设计了中国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力量和基础保障。即政府气象部门和社会气象服务组织从事无偿公益气象服务及成本补偿性公益气象服务,国有气象服务企业和民营气象服务企业从事商业气象服务。充分发挥政府气象部门基础性、公益性作用,发挥国有气象服务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龙头引领作用,发挥民营气象服务企业在开拓气象服务市场中的积极作用,发挥社会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的有益补充作用。政府气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做社会气象事务的安排者、基本气象服务的生产者、多元供给主体的培育者、气象服务供给的监督者。深化国有气象服务企业改革、彻底实现政企分开、提高国企核心技术能力、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放宽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孵化培育扶持民营气象服务企业发展。正确处理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改善社会组织运行的政策环境,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强化中国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保障,制定多元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引导政策,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强化气象服务科技创新,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建立多元化投资管理政策与税收优惠政策,构建多元化发展的监管约束机制。

亓军红[7](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8](2018)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修订本)的通知》文中提出宁政发[2018]3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按照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已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将《纲要》(修订本)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

阿荣[9](2017)在《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文中认为区域空间差异揭示了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因地制宜是地理学在实际应用服务领域发挥自身价值的核心理念。通常情况下,区域发展追求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空间配置模式,这往往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存在忽略区域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问题。空间均衡状态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空间配置及其空间组合,即区域空间开发与空间保护供给能力匹配状态。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是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状态,是区域发展追求的最终期望。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是根据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评价空间承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适宜程度。关于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已经成为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关注的核心领域之一。区域空间差异基本规律及空间差异形成的基本机理是什么?区域空间开发不平衡状态如何及驱动机制有哪些?甚至如何缩小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以上问题已经成为地理学,尤其是经济地理学重点关注的学术问题。随着区域空间开发失控与无序竞争等问题日益突出,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与实践命题,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是研究解决命题的重要基础。锡林郭勒盟位于蒙古高原南段,是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草原生态生态环境系统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干扰,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同时,锡林郭勒盟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煤炭资源大部分适合以露天形式开采。锡林郭勒盟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生态安全”战略并存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与大力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均具有必要。忽略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进行不合理开发甚至过度开发,导致工业低效―农牧业停滞―生态环境更差的恶性循环,影响草原牧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研究,实现了在空间均衡视角下,探讨了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及工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空间配置组合,试图回答锡林郭勒盟地区在哪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哪里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真正意义上实现区域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匹配?等问题。本文以锡林郭勒盟为主要研究靶区,分析区域发展空间差异和地区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的空间匹配和协调状态,通过研究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状态的空间匹配与关联分析,判断区域空间匹配程度,并探索空间不匹配的原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空间均衡视角下的锡林郭勒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模式及其路径选择。全文共6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交代了文章主要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对人地关系理论、空间均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内外关于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空间开发适宜性、空间开发强度及资源城市发展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模式及路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交代了锡林郭勒区域开发理论框架的构建,对空间均衡、区域开发强度及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等相关概念的辨析,并说明了主要内容结构和基本逻辑框架。第三章:锡林郭勒区域发展基本概况及其空间差异性分析,包括锡林郭勒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第四章: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的空间匹配度分析与评价。首先构建生态敏感性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全盘评价研究区生态敏感水平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其次,通过确定研究区生态敏感性与空间开发强度、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的空间组合特征来分析两者的空间耦合关系;最后,从狭窄的资源环境价值观、政府绩效考核及开发和保护职权分离不够明确等三个方面探讨区域发展空间失衡的根本原因。第五章:锡林郭勒盟地区空间开发适宜性发展模式及其路径选择,首先,总结国内外典型地区开发模式实践借鉴,得出区域空间开发模式的重要启示,为锡林郭勒盟空间适宜性开发模式与路径研究奠定实践基础;其次,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锡林郭勒盟地区空间适宜性进行评价;最后,对区域空间适宜性进行分区,并探讨如何实现不同类型地区的空间均衡发展问题。第六章:结论与展望,从主要结论、研究特色和主要创新点、以及文章不足之处与展望等方面对全文进行了汇总。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一)锡林郭勒盟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未出现资源诅咒现象,但缺乏产业支撑,未能有效带动城镇化的质量提升。(二)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草原植被和传统文化等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三)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开发强度整体水平较低,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东部高、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特征。(四)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整体上较高,分布规律为从东向西由轻到高过渡排列的特征。(五)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失匹配现象明显,其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而制度安排是空间失匹配的根源因素之一。(六)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较低,需要限制开发甚至禁止开发。(七)要实现区域空间均衡状态下的空间适宜性开发模式,则需要区域促进以工业化开发为主导的政策制度向以注重可持续发展主导特征的发展制度安排转移。

赵莉[10](2015)在《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政府等公共部门在履行公共任务过程中积累了海量信息资源,包括经济信息、科技信息、社会信息。这些信息是海量大数据的一部分,蕴含巨大的经济价值。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已经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在逐步推动公共部门信息相关的产业发展。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培育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及地区都已经形成成熟的模式,也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与国际上的差距仍然巨大。本文在调查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产业发展的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培育模式,构建了培育机制的框架,并建议从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机制、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机制、市场需求激励机制及政策引导机制四个方面完善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培育机制。第一章对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进行了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对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与相关概念的辨析,进一步明确了本文所讨论的客体范围;然后,分析了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特征,指出该产业的培育应当区别于传统产业,充分考虑产业特征;最后,借助产业形成与发展路径原理、产业生命周期原理、产业创新原理和信息增值原理分析了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的理论依据,指出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培育应当以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利用为基础,以推动产业成长与产业创新为目标,通过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共同实现。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本章首先对产业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概述,包括产业规模、产业主体构成、市场需求、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政策体系,进而指出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整体上还处于形成期,地理信息产业则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接下来,对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利用及相关产业发展进行了实证调查,指出公共部门信息供给不足、企业信息增值开发与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市场需求不足、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是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对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本章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影响因素的识别;然后,构建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和理论假设,并通过规范的实证研究,对模型和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公共部门信息的供给、企业增值信息开发与创新能力、需求条件以及政府政策是影响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为后文构建产业培育机制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四章对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进行了系统构建。本章首先分析了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路径,指出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是在市场需求拉动和政府政策推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培育应当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来实现;然后,对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进行了界定: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构建并分析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的框架。第五章探讨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的供给机制,指出公共部门基础信息属于公共物品,因此,公共部门的信息供给应充分考虑这一特性,从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模式、收费模式和法律保障体系三个角度展开讨论。同时,通过对欧美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机制及其实践效果的比较分析,文章提出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的供给模式和收费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供给的法律保障体系。第六章从提高企业信息增值开发与创新能力的视角,探讨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的增值开发机制。本章首先分析了国际上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的两种模式,即欧盟的公共部门主导模式和美国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模式;其次,通过比较,分析了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指出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应采用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模式,鼓励公众对公共部门信息进行商业性和公益性增值开发;接下来,基于信息增值原理,探讨了企业进行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与创新的路径;然后,探讨了增值信息企业的成本控制、定价和竞争策略,以提高其增值信息产品与服务的经营效率;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的对策。第七章探讨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市场需求培育机制。本章首先从产业的生命周期规律出发指出,现阶段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应当以培育内需作为市场培育的主攻方向,有条件的子产业则可以有序的开发国际市场需求;接下来,分析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市场需求不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求需求培育的路径;最后,围绕产业市场需求的三个层面,即政府需求、企业需求和大众需求,从政府采购产品或服务、制定和实施公共项目规划、加快信息消费基础条件建设、构建安全的信息消费环境、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五个方面设计出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市场需求激励的对策。第八章探讨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政策引导机制,指出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政策引导机制的目的是建立健全产业政策体系,以此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培育产业健康成长。因此,产业政策引导机制具有引导、推动、保障和提升产业发展的功能。本章最后从产业政策目标、产业政策内容体系和产业政策工具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政策引导机制的构成,并分析了其实践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引导机制的优化措施。第九章对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进行了实例分析。本章选取了处于形成期的气象信息增值产业和处于成长期的地理信息增值产业为例,分别探讨了各自的产业特征及其产业发展的障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培育机制,探索了具体的产业培育路径,从而验证了文章所构建的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的合理性和应用价值,并为这两类子产业的培育提供了思路与建议。第十章为结论和展望,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研究展望。

二、大力培育气象信息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培育气象信息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2.2.1 历史背景
        2.2.2 经济社会背景
        2.2.3 国际背景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5.1 文艺论
        5.1.1 文艺的特性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5.2 宗教论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5.3 网络文化论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8.1.1 文化交往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9.3.1 理论意义
        9.3.2 实践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4)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5)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 南京气候概况
        2.2.1 南京常规天气气候特征
        2.2.2 南京极端天气气候特征
    2.3 南京旅游业概况
        2.3.1 南京旅游业资源状况
        2.3.2 南京旅游业构成状况
        2.3.3 南京旅游业发展状况
    2.4 研究方法
        2.4.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2.4.2 人体舒适度指数
        2.4.3 生产函数法
        2.4.4 内容分析法
第三章 气候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3.1 气候变化影响旅游业的机理分析
        3.1.1 气候变化影响旅游业的基本途径
        3.1.2 气候变化的天气气候表现对旅游业的基本影响机理
        3.1.3 气候变化影响旅游业的基本机理
    3.2 典型单气象因子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2.1 研究背景
        3.2.2 典型单气象因子的选择依据
        3.2.3 气温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2.4 降水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2.5 相对湿度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2.6 风速变化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3 气象指数(多气象因子)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3.3.1 研究背景
        3.3.2 人体舒适度指数对南京旅游人数的影响
        3.3.3 人体舒适度指数对南京旅游经济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极端天气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
        4.1.1 “不愿去”类型极端天气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4.1.2 “不能去”类型极端天气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4.1.3 “不敢去”类型极端天气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
    4.2 案例分析
        4.2.1 长江游轮沉船事件简介
        4.2.2 长江游轮沉船事件原因分析
        4.2.3 长江游轮沉船事件启示
    4.3 政策分析(气象灾害的应对政策选择)
        4.3.1 气象灾害的应对政策概况
        4.3.2 气象灾害的政策工具选择:以台风、暴雨灾害为例
        4.3.3 气象灾害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
        4.3.4 气象灾害政策工具选择的启示
    4.4 南京旅游业应对极端天气的路径及措施
        4.4.1 加强灾前预防能力
        4.4.2 加强灾时控制能力
        4.4.3 加强灾后复产能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选择分析
    5.1 南京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选择——低碳旅游
        5.1.1 研究背景
        5.1.2 低碳旅游的基本理论
        5.1.3 低碳旅游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5.1.4 南京旅游业碳排放测度及特征分析
        5.1.5 南京旅游业实现低碳旅游的途径
    5.2 南京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选择——绿色旅游
        5.2.1 研究背景
        5.2.2 绿色旅游影响气候变化的作用机理
        5.2.3 绿色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
        5.2.4 南京旅游业“绿度”分析
        5.2.5 南京发展绿色旅游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因“气”制宜打造旅游产业
        6.2.2 遏止气候变暖发展低碳旅游
        6.2.3 依据绿色理念谋划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6.3 研究创新点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中国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评析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气象服务
        2.1.2 气象服务供给主体
        2.1.3 社会气象服务组织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三章 中国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历史
        3.1.1 气象服务供给多元化发展历程
        3.1.2 气象服务供给多元化发展的阶段划分
    3.2 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现状
        3.2.1 政府支持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
        3.2.2 气象服务供给的市场力量初具规模
        3.2.3 气象服务供给的社会力量初步发展
    3.3 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气象服务供给主体结构失衡
        3.3.2 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活力不足
        3.3.3 气象服务供给不能充分满足需求
第四章 中国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基于气象服务法律政策方面的原因
        4.1.1 立法不适应多元化发展需求
        4.1.2 引导和鼓励性政策不足
    4.2 基于气象服务市场环境方面的原因
        4.2.1 市场开发不充分
        4.2.2 市场开放不到位
    4.3 基于气象科技和人才管理方面的原因
        4.3.1 气象科技研发管理体制落后
        4.3.2 气象服务人才短缺与浪费并存
第五章 中国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5.1 国外气象服务供给模式的借鉴
        5.1.1 国外气象服务供给模式
        5.1.2 国外气象服务供给模式的启示
    5.2 明确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5.3 壮大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基本力量
        5.3.1 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气象部门主导地位
        5.3.2 深化国企改革,发挥国有气象服务企业龙头引领作用
        5.3.3 促进私人部门参与,发挥民企开拓市场的积极作用
        5.3.4 发展社会组织,发挥其在气象服务供给中的重要作用
    5.4 强化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保障
        5.4.1 制定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引导政策
        5.4.2 推进气象服务多元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5.4.3 建立气象服务发展多元化投资管理与税收优惠政策
        5.4.4 构建气象服务多元供给主体发展的监管约束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9)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基础理论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三、区域均衡理论
        四、地域分工理论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关于区域发展空间差异性相关研究
        二、关于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
        三、关于资源开发空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
        四、关于空间开发强度的研究
        五、相关文献的述评
    第三节 区域开发理论分析框架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区域开发适宜性理论分析
第三章 锡林郭勒盟区域发展差异性分析
    第一节 锡林郭勒盟自然环境本底特征
        一、研究区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差异
        三、气象气候条件差异
        四、水文条件差异
        四、土壤类型空间分布
        五、植被类型空间分布
    第二节 资源禀赋条件
        一、畜牧业资源
        二、煤炭资源分布
        三、旅游资源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地区差异
        一、区域经济总量
        二、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
        三、交通网络及基础设施
        四、锡林郭勒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区域空间开发格局演变及现状特征分析
        一、区域空间开发格局历史溯源
        二、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地关系演变
        三、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
        四、锡林郭勒盟城镇空间特征分析
第四章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格局
    第一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指数及其分区评价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流程
        三、评价方法及模型
        四、区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
    第二节 锡林郭勒盟区域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
        一、煤炭资源开发及其影响
        二、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内涵
        三、煤炭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
        四、煤炭资源开发强度分级分区分析
    第三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度
        一、空间匹配度模型介绍
        二、生态敏感度与煤炭开发强度的空间关联性
        三、生态敏感性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度分析
    第四节 锡林郭勒盟生态敏感性与资源开发强度空间匹配机理
        一、缺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认识的科学性
        二、开发与保护的职权不分,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三、政府制度安排与政绩考核的不合理
第五章 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模式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国内外经典区域适宜性开发模式经验与借鉴
        一、国外典型区域开发模式的实践
        二、国内典型区域开发模式的实践
        三、对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启示
    第二节 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中存在问题剖析
        一、生态环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二、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三、城镇空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锡林郭勒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一、锡林郭勒盟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
        二、锡林郭勒盟区域空间开发与保护需求分析
        三、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发展模式
        四、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发展路径选择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之处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10)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2.3 研究现状述评
    0.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0.3.3 研究方法
    0.4 技术路线
    0.5 创新点
1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的理论基础
    1.1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概念
        1.1.1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相关产业概述
        1.1.2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定义
        1.1.3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范畴与分类
        1.1.4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2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特征
        1.2.1 产业劳动对象具有公共物品特征
        1.2.2 产出形式与公共部门信息的融合度高
        1.2.3 产品的附加值高
        1.2.4 产业关联度大
        1.2.5 信息技术的驱动力强
    1.3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的相关理论
        1.3.1 公共部门增值产业培育的合理性
        1.3.2 产业形成与发展理论
        1.3.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1.3.4 产业创新理论
        1.3.5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理论
    1.4 本章小结
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的现状
    2.1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总体情况
        2.1.1 产业规模
        2.1.2 产业需求现状
        2.1.3 产业主体现状
        2.1.4 产业创新现状
        2.1.5 产业相关法律政策体系现状
        2.1.6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发展阶段
    2.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利用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实证调查
        2.2.1 调查方法
        2.2.2 调查结果
    2.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公共部门信息供给不足
        2.3.2 企业增值信息开发与创新能力不足
        2.3.3 市场需求不足
        2.3.4 产业政策体系不健全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影响因素识别
        3.1.1 公共部门信息供给
        3.1.2 企业增值信息开发与创新能力
        3.1.3 需求条件
        3.1.4 政府政策
    3.2 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3.3 实证研究过程
        3.3.1 问卷设计与变量定义
        3.3.2 问卷发放与数据采集
        3.3.3 数据处理
    3.4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的构建
    4.1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路径
    4.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的概念
    4.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的框架和内涵
        4.3.1 产业培育目标
        4.3.2 产业培育主体
        4.3.3 产业培育模式
        4.3.4 产业培育的具体运行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机制
    5.1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机制的基本框架
        5.1.1 公共部门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
        5.1.2 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机制的基本框架
    5.2 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机制的比较分析
        5.2.1 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模式的比较分析
        5.2.2 公共部门信息收费模式的比较分析
        5.2.3 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法律保障体系的比较分析
    5.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机制的构建
        5.3.1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供给模式的选择
        5.3.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收费模式的选择
        5.3.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供给的法律保障体系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机制
    6.1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的增值开发模式
        6.1.1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模式的比较分析
        6.1.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的增值开发模式
    6.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的增值开发路径
        6.2.1 基于信息交合的增值信息产品和服务开发
        6.2.2 基于融合的增值信息产品和服务开发
        6.2.3 基于技术集成的增值信息产品和服务开发
        6.2.4 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增值信息产品和服务开发
    6.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品和服务的经营策略
        6.3.1 成本控制
        6.3.2 定价策略
        6.3.3 竞争策略
    6.4 推进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的对策
        6.4.1 加大投入,鼓励企业对公共部门信息的增值开发
        6.4.2 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
        6.4.3 建立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的标准体系
        6.4.4 建立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的市场监管体系
        6.4.5 建立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开发的法律保障体系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市场需求激励机制
    7.1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市场需求的培育方向
    7.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市场需求的制约因素
        7.2.1 信息消费主体对自身需求的认知不足
        7.2.2 信息消费成本高,购买力相对不足
        7.2.3 信息消费环境不良,用户满意度低
    7.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市场需求的培育路径
        7.3.1 激发现有的市场需求
        7.3.2 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7.4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市场需求激励的对策
        7.4.1 加入《政府采购协定》,推动政府采购
        7.4.2 积极实施公共项目,提供公共服务
        7.4.3 加快信息消费基础条件建设
        7.4.4 构建安全的信息消费环境
        7.4.5 加强监管,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
    7.5 本章小结
8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政策引导机制
    8.1 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政策引导机制的功能
        8.1.1 引导功能
        8.1.2 推动功能
        8.1.3 保障功能
        8.1.4 提升功能
    8.2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政策引导机制的构成
        8.2.1 产业政策目标
        8.2.2 产业政策内容体系
        8.2.3 产业政策工具
    8.3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政策引导机制的优化
        8.3.1 产业政策目标的优化
        8.3.2 产业政策内容体系的优化
        8.3.3 产业政策工具的优化
    8.4 本章小结
9 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的实例分析
    9.1 我国气象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
        9.1.1 产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9.1.2 产业发展的障碍
        9.1.3 产业培育机制分析
    9.2 我国地理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分析
        9.2.1 产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9.2.2 产业发展的障碍
        9.2.3 产业培育机制分析
    9.3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主要结论
    10.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10.2.1 研究不足
        10.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分类目录
附录二: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利用现状及其产业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三:参与调研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名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大力培育气象信息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0)
  • [2]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18)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5]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蔡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6]中国气象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研究[D]. 李洪斌. 西北大学, 2019(01)
  •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修订本)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8(18)
  • [9]锡林郭勒盟空间开发适宜性研究[D]. 阿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10]我国公共部门信息增值产业培育机制研究[D]. 赵莉. 武汉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大力培育气象信息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