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的文化韵律与诠释

中国茶艺的文化韵律与诠释

一、中国茶艺的文化意韵与阐释(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婷[1](2018)在《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虽然只是一种植物、一种饮品,但在中国文化的整体中,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内涵。茶作为饮品,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的历史过程。而作为“文化”,则介入了儒、道、释诸家文化的整体建构,又与不同的“境界”相联系,而体现了中国美学独特的审美趣味。“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终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追溯这一文化的历史过程,则初为道家思想所开蒙,继为儒家思想所涵养,复为禅宗思想所升华,转成为士大夫的风雅、普通人的饮品。然饮茶不只是借以涤除烦虑、清心解颐,当茶与不同的思想文化形态相融合的时候,它事实上成为不同文化理念或意境的呈现方式,也因此而发展出了独特的“茶道”。中国的茶道文化,实熔铸儒、释、道三教,被赋予“正”、“清”、“和”、“雅”的文化内涵。不同的茶席展现不同的审美物境,不同的茶人体现不同的审美情境,不同的观念呈现不同的审美意境。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是文献综述,与通常做法稍有不同的是,我把古代文献也作为基本考察的对象,试图较为全面地呈现茶文化资料的历史积淀过程。第二章、第三章,分别论述“茶道”与“茶境”,主要任务是论述茶与道家、儒家、禅宗的关系,试图说明茶文化被不同思想体系赋予不同思想意趣的途径与方式,茶如何成为它们特殊理念的“象征物”。第四章至第六章,则分别论述“茶艺”、“茶器”、“茶水”,旨在展示茶如何成为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它所代表的审美韵味。在这些部分,通过唐代的煎茶法、宋代的点茶法、明清的瀹茶法等,我对中国茶艺的文化脉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通过越瓯碗、兔毫盏、曼生壶、若琛杯等器物的描述,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中国茶器文化的发展机理;通过对“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择水之要的描述,辨析了茶与水的密切关系。《茶经》有言:“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则茶器、茶水,在茶道文化中,确乎非是单纯之器物,同样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意象。

张洪洋[2](2016)在《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才艺教学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传承。随着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发展壮大,孔子学院在海外汉语教育和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继续注重汉语本体教学的同时,更多人也将关注点聚焦在了如何通过中华才艺教学有效高效地促进中华文化对外影响力的提升上。文本以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吉民大孔院)为研究对象,从该孔子学院中华才艺培训班(也称文化培训班)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生情况,教学场地等方面切入,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中华才艺课现状进行调查,总结该孔子学院在才艺教学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其中取得的经验主要体现在教学与当地实际结合;多元化角度培养学生;提供多种展示平台三方面。这与该孔子学院确立了才艺教学的重要地位、教师敢于担当、教学寓教于乐和校方与学生的积极配合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而由于管理层面、教师层面、教材教学用具层面、教学场地层面和学生层面等五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才艺教学中,还需要继续加强提高才艺教学专业化水平、改善教学随意性和非连续性的问题,以期提高中华才艺教学水平,让中华才艺教学更好地为语言教学服务,让孔子学院更好地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服务。

肖京子[3](2011)在《茶艺表演服饰的研究》文中提出服饰从古至今,经历数千年的变化,一直体现着中国的传统审美思想,透析出不同时代的精神。它不仅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审美实践的理论概况与总结,而且引导、影响着中国人在不同领域的审美思想。从服装的变化中亦可感知文化艺术,感知精神思想。古人饮茶有道,艺茶有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儒、释、道各家思想的精髓,物质形式与精神理念、美好情操、道德规范、社交礼仪巧妙的融合,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茶艺表演艺术形式。本文以传播茶文化的工具与手段——茶艺表演的核心思想为经度,以服饰文化内涵为纬度,编织出文章的总体框架。希望通过研究服饰与茶艺表演之间的关系,来挖掘和探讨茶艺表演服饰的内涵。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中国服饰的简史与文化内涵;茶艺表演服饰的基本理论;服饰与茶艺表演内涵关系的探讨。采用比较分析法横向分析了日、韩、中三国茶艺表演服饰特点并做出提炼;运用案例分析法对第一届大学生茶艺大赛中茶艺表演服饰进行赏析,点评各类茶艺服饰的特点。本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1)通过茶艺表演服饰的理论研究,来规范和发展茶艺表演,以期达到展现茶艺的精髓。(2)通过茶艺表演服饰美感的界定,亦希望体现出茶艺深层次的艺术美、形态美、自然美以及社会美等美学意境,从而繁荣我国茶艺事业,丰富我国茶艺内蕴。(3)通过服饰与茶艺内涵关系的探讨,希望能在茶艺表演中,恰当的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从而真正建设具有时代特色、中国文化内涵的“茶艺”。

黄淑美,欧阳中一[4](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文中认为

张琳洁[5](2004)在《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文中认为茶文化植根于我国农业文明,是传统文化孕育的一朵奇葩。它的形成过程受到儒、道、释三家思想的影响,得到传统社会政治力量的推动,在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呈现成熟而稳定的特征。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社会发生巨大变迁,不仅政治、经济相继发生重大变革,连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都在悄然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也出现前所未有的新现象,本文中将之命名为“现代茶文化现象”。文化的演变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然影响茶文化的诸多因素发生了重大改变,我们有理由认为现代茶文化现象应该具有传统茶文化所不具备的特征,这正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本文以现代茶文化现象为研究主题,试图运用社会调查和文献调查的方法,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茶文化现象做出较为全面而详细的描述,通过对类似现象之间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现代茶文化现象的特征;同时,对照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变化发展揭示现代茶文化现象相对于传统茶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1.归纳法: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结论,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2.类比法: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放在一起对比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茶文化文献,收集有关茶文化研究的资料,然后根据研究的目的有选择的采用其中的资料、观点、思想方法等。 本论文对现代茶文化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四大部分:我国现代茶文化现象的总体描述、对现代茶文化现象的各组成内容进行具体探讨以及同类现象的对比分析、对现代茶文化现象特征的总结和分析。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即现代茶文化现象综述,集中在论文的第二章,概括的茶文化现象主要有:茶艺馆现象、茶文化研究社团发展现象、茶文化研讨活动、茶文化旅游现象,对每种现象记叙其产生时间、发展历史、发展规模,以及对茶文化所产生的意义。其中重点介绍茶艺馆现象和茶文化旅游现象。 本研究的第二部分是对构成现代茶文化现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集中体现在文章的三、四章,这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茶叶消费的领域主要在城市,茶叶的生产集中在农村,茶文化是沟通二者的桥梁,所以本文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以都市和产茶区为研究对象。 第三章研究的内容是区域茶文化现象差异。在我国不同文化区划内选择四个代表城市(广州、上海、北京、杭州),总结其历年茶文化活动,茶艺馆发展状况、饮茶消费格局,在上述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和文化背景,总结当地茶文化特征和成因,再通过对四个城市之间的类比,找出现代茶文化的推动力量。 茶叶产区的文化活动也是现代茶文化现象的组成部分,这是本文第四章的内容。茶文化既然是充当沟通城市和产茶区的桥梁,茶文化活动与产茶区茶产业之间应该存在互动。本文选择四个产茶县,首先一记述当地茶产业十年来发展变迁、茶文化活动状况,再将原本水平相近但多年来茶文化活动开展程度不同的县两两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连续且内容不断丰富的茶文化活动对区域茶产业有促进作用,茶文化活动举办与否以及举办成功的可能性取决于当地茶产业状况。 本论文的结尾部分是对现代茶文化现象的特征总结,其中第五章讨论现代茶文化现象具有创新性的特征,即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和大众化。第六章则是分析社会思想、人类性格、审美情趣对茶文化现象变迁的影响。研究结论:中心城市的茶文化活动代表了区域茶文化的最高水平,这说明现代化程度越高现代茶文化越能获得发展,而且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深,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文化差异在减少。都市里茶文化的推动力量主要是: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学术力量。茶文化活动发展早期,政府力量起主要作用,随着活动运作的日益成熟,市场力量地位上升,学术力量保证了区域茶文化活动的文化品位也引导了文化发展的方向。2.茶文化活动和区域茶产业存在互动性。连续而内容不断完善的茶文化活动对 区域茶产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当地茶叶产值提高,茶叶品牌日 益完善以及当地产业化程度提高,区域茶产业状况(主要是当地企业实力大 小、对茶叶品质茶叶品牌的重视程度、政府和茶叶企业之间的联系密切程度) 决定了能否举办茶文化活动以及茶文化活动举办的成功与否。我国现阶段茶文化仍处在动态变化发展中,就目前而一言,茶文化现象的特征是: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大众化。前者指的是茶文化越来越能够发挥经济功能、茶叶经济越来越多地体现文化取向,文化和经济共同发展。大众化指的是现代茶文化正在模糊传统文化中精英文化和平民文化的界线,现代茶文化成为超越社会分层和地位群体被大众共享的一种文化。社会性格的变迁影响了茶文化的表现形式,茶文化出现新的内容。审美情趣是意识形态中相对稳定的内容,它使茶文化容易被人类接受和继承。创新点:在研究中引入现代化的观念。茶文化研究的文章多以传统社会茶文化形态、内涵、发展动力为主

周洁琳[6](2000)在《中国茶艺的文化意韵与阐释》文中研究表明

二、中国茶艺的文化意韵与阐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茶艺的文化意韵与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
        1.2.1 古代文献
        1.2.1.1 唐朝以前的文献
        1.2.1.2 唐代茶书
        1.2.1.3 宋代茶书
        1.2.1.4 明代茶书
        1.2.1.5 清代茶书
        1.2.2 当代文献
        1.2.2.1 茶史研究
        1.2.2.2 茶艺和茶道研究
        1.2.2.3 陆羽及其《茶经》研究
        1.2.2.4 茶文化工具书编纂出版
    1.3 问题的总结与写作思路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茶之道
    2.1 茶之“天和”——茶与道家的关系
        2.1.1 草木仙骨,道法自然
        2.1.2 品茗通仙,天乐逍遥
        2.1.3 洒心去欲,恬淡虚静
    2.2 茶之“中和”——茶与儒家的关系
        2.2.1 守仁居敬,民胞物与
        2.2.1.1 以茶利礼仁
        2.2.1.2 以茶表敬意
        2.2.2 茶和中道,不偏不倚
        2.2.3 温润如玉、刚健雅正
        2.2.4 行茶于道,志气通达
    2.3 茶之心和——茶与禅宗的关系
        2.3.1 自古高僧能辨茶
        2.3.1.1 蒙顶茶与吴理真
        2.3.1.2 三碗便得道之皎然
        2.3.1.3 “禅茶一味”之圆悟克勤
        2.3.1.4 峨眉雪芽之宝掌和尚
        2.3.1.5 皓首《茶经》之陆羽
        2.3.2 诗文经卷说禅茶
        2.3.2.1 《五灯会元》之禅茶说
        2.3.2.2 《百丈清规》之禅茶说
        2.3.3 禅茶一味不二门
        2.3.4 逢茶即茶平常心
3 茶之境
    3.1 艺术境界的内涵
    3.2 茶境的精神内核
        3.2.1 茶境由心而生
        3.2.2 心与茶境相互依存
        3.2.3 心能转换茶境
        3.2.4 心与茶境本不相到
        3.2.5 心与茶境冥合
    3.3 茶境之几种存在形式
        3.3.1 雅之境
        3.3.2 静之境
        3.3.3 灵秀之境
        3.3.4 闲适之境
        3.3.5 禅悦之境
4 茶之艺
    4.1 芼茶艺
    4.2 煎茶艺
        4.2.1 陆羽与《茶经》
        4.2.2 煎饮艺
    4.3 点茶艺
        4.3.1 点茶的具体方法
        4.3.2 斗茶艺
        4.3.3 分茶艺
        4.3.4 饮茶艺
    4.4 溣饮艺
5 茶之器
    5.1 唐代茶器——金银秘色烁古今
        5.1.1 生火用具
        5.1.2 煮茶用具
        5.1.3 烤、碾、量茶用具
        5.1.4 水具
        5.1.5 盐具
        5.1.6 饮茶用具
        5.1.7 清洁用具
        5.1.8 藏陈用具
    5.2 宋代茶器——雨过天青点浮华
        5.2.1 兔毫紫盏斗旗枪
        5.2.2 茶碾
        5.2.3 茶臼
        5.2.4 汤瓶
        5.2.5 茶盏
        5.2.6 茶筅
    5.3 明代茶器——景瓷宜陶斗风雅
    5.4 清代茶具——孟臣若琛水在瓶
6 茶之水
    6.1 上善之水助茶香
    6.2 三昧真火三沸汤
    6.3 自古名士能辨水
7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2)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才艺教学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才艺的界定
        1.4.2 国外关于才艺教学的研究
        1.4.3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才艺课的研究
        1.4.4 中亚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教学的研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5.1 问卷调查法
        1.5.2 课堂观察法
        1.5.3 访谈法
2 吉民大孔院才艺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吉民大孔院中华才艺课现状
        2.1.1 才艺课种类
        2.1.2 教学规模
        2.1.3 才艺课教材使用
        2.1.4 才艺课课时安排及上课模式
    2.2 才艺教学取得的成果
        2.2.1 汉语桥比赛精彩纷呈
        2.2.2 孔子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风生水起
        2.2.3 汇报演出雅俗共赏
        2.2.4 文化培训班结业典礼硕果累累
    2.3 才艺教学取得的经验
        2.3.1 教学与当地实际结合
        2.3.2 多元化教学
        2.3.3 提供多种展示平台
    2.4 才艺教学存在的问题
        2.4.1 才艺教学的非专业化问题
        2.4.2 才艺教学的随意性问题
        2.4.3 才艺教学的非连续性问题
3 才艺教学所取得经验的成因分析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才艺教学取得的经验的成因的分析
        3.1.1 确立才艺教学重要地位
        3.1.2 教师敢于担当
        3.1.3 教学寓教于乐
        3.1.4 校方和学生积极配合
    3.2 才艺教学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3.2.1 管理层面
        3.2.2 教师层面
        3.2.3 教材教学用具层面
        3.2.4 教学场地层面
        3.2.5 学生层面
4 对策
    4.1 管理层面
        4.1.1 国家管理层面
        4.1.2 孔院管理层面
    4.2 教师层面
        4.2.1 教师专业化
        4.2.2 教师职业化
    4.3 教材教学用具层面
        4.3.1 教材层面
        4.3.2 教学用具方面
    4.4 教学场地层面
    4.5 学生层面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3)茶艺表演服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 选题的依据与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现状综述
        2.1 茶艺表演的研究现状
        2.2 茶艺表演服饰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4.1 比较分析法
        4.2 案例分析法
    5 相关理论基础
        5.1 孔孟"和谐、中庸"的儒家思想
        5.2 中国化"禅悟自然"的佛学精神
        5.3 老庄"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学
第二章 中国服饰的发展与文化内涵
    1 中国服饰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1.1 服饰的探源与演化
        1.2 服饰的发展史程
        1.2.1 "冠服制度"约束服饰形制
        1.2.2 "民族交流"丰富服饰内容
        1.2.3 "文化思想"影响服饰审美
    2 服饰文化的意义与内涵
        2.1 服饰文化的历史意义
        2.2 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
        2.2.1 以服定级,礼制天下
        2.2.2 以服敬天,授意祥瑞
        2.2.3 以服寓德,规范伦理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茶艺表演服饰的理论研究
    1 中国茶艺表演理论基础
        1.1 茶之艺
        1.2 茶之道
    2 中国茶艺表演展现的核心美学思想
        2.1 "天地人和"的传统美学思想
        2.1.1 闻琴棋音律,展书画神韵之人文美
        2.1.2 携山水意境,以花鸟相伴之自然美
        2.1.3 进寺庙禅悟,入道观静心之精神美
    3 中国茶艺表演服饰美感的界定
        3.1 中国茶艺表演概述
        3.1.1 文士茶艺
        3.1.2 宫廷茶艺
        3.1.3 宗教茶艺
        3.1.4 民族茶艺与地区茶俗
        3.2 中国茶艺表演服饰之艺
        3.2.1 色彩艺术美
        3.2.2 纹饰艺术美
        3.3 中国茶艺表演服饰之意
        3.3.1 文士茶艺——重服色,展气质
        3.3.2 宫廷茶艺——重图纹,求气势
        3.3.3 宗教茶艺——重形式,显肃穆
        3.3.4 民族茶艺与地区茶俗——重配饰,留神韵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本、韩国、中国茶艺表演服饰的鉴赏与提炼
    1 日本茶道服饰
        1.1 精神历炼"道"的升华
        1.2 佛教禅学"俭"的诠释
        1.2.1 由茶室结构之"俭"观服色之"俭"
        1.2.2 由茶室插花之"俭"观图纹之"俭"
        1.3 中日文化"和"的继承
        1.3.1 由茶会道具之"和"观服色之"和"
        1.3.2 由茶会装饰之"和"观图纹之"和"
    2 韩国茶礼服饰
        2.1 精神意志"敬"的表达
        2.2 儒家思想"礼"的解读
        2.3 佛法修性"真"的领悟
    3 中国茶艺服饰
        3.1 精神追求"和"境界
        3.2 民族集聚"容"的特性
        3.2.1 由主题构成之"容"观服色之"容"
        3.2.2 由主题元素之"容"观图纹之"容"
        3.3 自省明志"寓"的思想
        3.3.1 由主题内容之"寓"观服色之"寓"
        3.3.2 由主题思想之"寓"观图纹之"寓"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中国茶艺表演服饰的实例分析
    1 "清新淡雅,浑然天成"之文士茶艺
        1.1 "寄欢情,忆沈园"——文人的理想情结
        1.2 "洒芬芳,绽潇湘"——文人的精神世界
    2 "磅礴大气,意韵绵长"之宫廷茶艺
        2.1 "挥情丝,梦红楼"——古代宫门的生活
        2.2 "真善美,惟孔丘"——古代宫门的礼仪
    3 "欢快热烈,自然质朴"之民族茶艺与地区茶俗
        3.1 "照感官,咏真意"——民族风貌的展现
        3.2 "悟自然,妙野趣"——民族性格的流露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服饰与茶艺表演内涵关系的探讨
    1 "服以载道",传播中华特色艺术
    2 "纹以授意",传承中华民族情怀
    3 "溯源求新",创建中国特色"茶艺"
        3.1 服饰色彩的运用
        3.2 服饰图纹的运用
    4 本章小结
注释、创新与全文总结
    1 注释
    2 创新
    3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5)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目录
1 研究主题和概念界定
    1.1 研究主题
    1.2 研究背景
        1.2.1 社会背景
        1.2.2 学术背景
    1.3 研究的意义
    1.4 概念的界定
        1.4.1 茶文化
        1.4.2 现代茶文化现象
    1.5 研究框架
2 现代茶文化现象综述
    2.1 茶艺馆
        2.1.1 茶艺馆发展历史
        2.1.2 茶艺馆的出现之于茶文化的意义:
    2.2 茶文化研究团体和茶文化活动
        2.2.1 茶文化研究社团
        2.2.2 茶文化活动
    2.3 茶文化旅游
        2.3.1 茶文化旅游的概念
        2.3.2 茶文化旅游的类型
3 区域之间茶文化现象差异
    3.1 地区描述
        3.1.1 上海
        3.1.2 广州
        3.1.3 北京
        3.1.4 杭州
    3.2 都市茶文化的推动力量
        3.2.1 政府推动
        3.2.2 市场推动
        3.2.3 学术推动
4 茶文化对区域茶产业的影响
    4.1 各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4.1.1 泰顺县茶产业发展
        4.1.2 永嘉茶产业的发展
        4.1.3 临安市茶产业发展
        4.1.4 新昌县茶产业发展
    4.2 茶文化与茶产业的关联分析
        4.2.1 泰顺县与永嘉县茶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4.2.2 临安县与新昌县茶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4.3 茶文化对茶产业的影响特点:
        4.3.1 连续举办的茶文化活动对茶产业产生明显影响
        4.3.2 茶文化活动的作用效果往往延迟
        4.3.3 茶文化活动对茶产业的提升作用需要配以当地产业化进程
    4.4 小结
5 现代茶文化现象的特征
    5.1 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5.1.1 茶文化发挥经济功能:
        5.1.2 茶经济体现文化取向
    5.2 大众化
6 对现代茶文化现象的几点思考
    6.1 社会背景、民众性格所产生的现代与传统茶文化的差异
    6.2 审美感知所造就的茶文化的历史继承
    6.3 茶叶经济发展的文化取向
参考文献

四、中国茶艺的文化意韵与阐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典茶道及其美学精神研究[D]. 刘晓婷. 浙江大学, 2018(07)
  • [2]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才艺教学现状研究[D]. 张洪洋. 新疆师范大学, 2016(11)
  • [3]茶艺表演服饰的研究[D]. 肖京子.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1)
  • [4]《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J]. 黄淑美,欧阳中一. 农业考古, 2005(04)
  • [5]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D]. 张琳洁. 浙江大学, 2004(03)
  • [6]中国茶艺的文化意韵与阐释[J]. 周洁琳. 农业考古, 2000(04)

标签:;  ;  ;  ;  ;  

中国茶艺的文化韵律与诠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