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地方题材的挖掘与创作

潮剧地方题材的挖掘与创作

一、潮剧地方题材的挖掘与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刘存孜[1](2021)在《寄壮丽于质朴 寓伟大于平凡——潮剧现代戏《乌山魂》剧本谈》文中提出许新生(云霄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首先,我代表云霄县文体旅局对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云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创作,专门成立了创作组,为大型潮剧现代戏《乌山魂》的剧本创作,聘请了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本地资深剧作家——方朝晖老师为编剧,并把《乌山魂》列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的红色教育题材剧目。恳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林坤斌(云霄县文联副主席、县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潮剧现代戏《乌山魂》的创排演出,可谓一举三得。

梁芝榕[2](2021)在《卢昂所导戏曲新编古装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话剧导演执导戏曲作品的趋势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一支庞大的创作队伍。话剧导演们为戏曲注入了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观念,但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让戏曲“变种”,而是在保留戏曲本体特色的前提下,贯通当代剧场观众的情感需求。其间虽然出现过不太成功的作品,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他们向传统戏曲复归的努力。卢昂是当代少有的以戏曲为创作重心的话剧导演,其所导的戏曲新编古装剧作品数量多,成就突出,加之其在形式上与传统戏曲有共通之处,在内涵上又与现代戏曲息息相关。分析卢昂所导的戏曲新编古装剧,可以发现他的作品中呈现出在守正中创新,创新中守正的互动关系。首先,本文将分析卢昂作品中所遵循的守正原则。笔者以为,卢昂能够在题材选择、行当声腔和表演程式等方面把握剧种特质,体现出了对作品“意境”和“意趣”的追求,并力图以“化而无迹”的美的表达方式传达古典戏曲的民族文化精神,达成与古典戏曲的共鸣。同时,通过合理增加细节,突出人物形象,卢昂的作品呈现出了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追求。其次,本文将分析卢昂作品中展现的创新追求。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地域文化的特质,取而代之的是物质社会中欲望的滋长,对“人”的复杂性的思考成为卢昂作品中始终思考的命题。其中,多层次的舞台空间和“间而不离”的导演技巧既是为了提升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发观众对作品的理性反思。这种技巧拓展了戏曲的表达方式,同时在内涵上让民族文化精神深入人心,达成与剧场内观众的情感交流,体现出了在创新基础上的守正。最后,本文将分析卢昂作品所体现的独特价值。笔者以为,当对“人”的哲理化思考成为话剧导演们的创作共识时,作品较易流于沉闷与冷峻,这与戏曲本身的特质并不相符。在此基础上,卢昂能够把握戏曲作品本身的“趣”和“真”,并通过对白和节奏深化作品的趣味性。他作品中的“趣”和“真”并非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对时代脉搏的深刻把握上,反映了当下观众的情感诉求。与此同时,卢昂的作品中也体现出在“我者和他者”、“共性和个性”以及“传承与创新”之间的两难选择。笔者以为,还可以有如下的提高空间:发挥演员的主观能动性,达成“导演构思、演员创作、共同探讨”的模式;减少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留给演员最大地发挥空间;深耕某一戏曲剧种,实现其与西方戏剧潮流的双向深入互动。此外,最重要的是,永远将观众看作是戏曲创作中最重要的检验标准。

李煜湄[3](2020)在《梨园戏遗存散出研究》文中提出梨园戏研究的覆盖面很广,但往往忽略了遗存散出这一重要环节,这与梨园戏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极不对等。故本文将以《泉州传统戏曲丛书》所收录的梨园戏遗存散出为研究对象进行梳理,并对这些遗存散出在梨园戏整个剧目体系中的数量、分布特征、遗存形态分类等进行论述。由于梨园戏遗存散出的遗存形态较为复杂,本文试将其归为三大类:其一是全本已佚,但有不止一折的散出留存的剧目;其二是全本已佚,但有单折戏和部分弦管散曲留存的剧目;其三是移植自外剧种的剧目。根据这三种分类情况,重点择取了《事久弄》、《王昭君》、《春香闷》和《桃花搭渡》等几个遗存散出做具体个案分析,并从南戏之传承、戏曲多样化传播和闽南地方剧种间交流等三个方面拓展思路,力图回溯梨园戏遗存散出的早期剧本面貌。在纵向文献梳理同时,也把每一典型剧目与闽南其他剧种或民间曲艺中的同题材作品做横向比对,探讨其中的交流、传承关系。以此得出,梨园戏遗存散出主要受到三种传播路径的影响:一是宋元南戏南流后的遗存;二是戏曲、曲艺等多元渠道的传播;三是闽南剧种间的交流。由梨园戏遗存散出研究可知,梨园戏在开放的交流与学习过程中,也进行自主地选择和改编,使之逐渐成为自身的一部分,由此迸发出强大的剧种活力。

黄佳伟[4](2020)在《基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研究 ——以潮汕乡土史为例》文中指出伴随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如何对高中生进行素养培养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议题。而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具人文色彩的一部分,如何对其进行培养便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中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而素材内容丰富,且在距离和心理上均贴近学生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自然也就成为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资源之一。潮汕地区地处东南沿海,其文化历经千年之久,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提供给了潮汕地区丰富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因此,本课题力图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来探讨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高中生家国情怀培养方面的运用。本课题在回顾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高中生家国情怀教育方面的运用进行了研究。首先,笔者从必要性与可行性两个方面解释了为何要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原因;之后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概述了一些较典型的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然后,笔者通过对潮汕地区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来找出问题及其原因所在;接下来通过相关的策略和案例从政治归属、经济联系、文化交融、爱国事迹四个角度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家国情怀,以及通过乡土素养积累、历史遗址瞻仰、史料馆参观、身体力行的课外活动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感悟;最后针对前面的教育现状与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表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能够不仅能从多角度来建构学生思维中的家国一体框架,而且还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对于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来说是有利的。

罗丽[5](2019)在《现实题材舞台作品创作,路在脚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近年文艺创作的重心,现实题材戏剧创作既是这个时代中国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简称"新时代")对文艺创作的时代要求。2019年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到广东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展",不难看到以现实题材为主力的新创剧目正在舞台上亮相,展示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艺术创作的新变化、新成果,不少作品围绕重大时代课题,以雅俗共赏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积极发挥优秀文艺作品培根铸魂的作用。因此,文艺工作者深入理解"现实题材"和"重大题材"的实质内涵,将是创作前

王皓天[6](2019)在《潮汕建筑嵌瓷艺术在室内软装纹样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室内居住空间的软装搭配与设计,在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同时更加追求精神和文化层面的突破。如今在“文化强国”发展战略的号召下,“民族风”、“新中式”风格成为了新潮流。具有地域文化寓意的产品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了品质和品味的象征。在室内空间中,把民族文化作为软装物料样式的设计元素,把具有文化韵味的传统民饰纹样赋予其中,在视觉上和文化精神上可以给室内空间带来全新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内容呈现。“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潮汕的建筑在当地百姓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建筑背脊的饰品——嵌瓷,在整体形式上与建筑背脊外呼里应,别具一格;在色彩表现上缤纷多彩,对比强烈;在元素造型上运用瓷片剪贴而制,使得整体肌理感极强,细节刻画十分到位;在题材选择上反映了潮汕百姓的生活哲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缩影体现。嵌瓷艺术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被誉为“永远被点亮的民间造型艺术”。笔者希望对潮汕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潮汕建筑嵌瓷艺术表现的多方面探究后,对嵌瓷的艺术形式进行二次创作,让嵌瓷的艺术表现精髓与呈现的文化内涵通过二次创作的方式移植至室内空间的软装饰纹样中去。嵌瓷文化运用于室内软装纹样的艺术形式探索不仅可以提升室内空间的品质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在市场调研报告部分,笔者对目前软装市场中运用民族元素和蕴含传统文化创作元素的软装饰市场物保有量、市场空缺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寻求此类产品在市场环境下销售环节、实际使用环节中的特点、热点和可能出现的盲点。对市面上四款民族纹样运用至软装纹样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学习探究,以及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对受众需求点进行分析总结。此外,笔者对潮汕佛教文化圣地开元寺所展现的嵌瓷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实地调研,为之后的设计提供创作灵感。文献报告部分,笔者对建筑嵌瓷文化相关文献理论进行探究与分析。首先对潮汕建筑的布局特征与文化特征进行梳理,其次对建筑嵌瓷的艺术特征进行探究分析,其中包括嵌瓷的颜色特征、造型特征、装饰形式特征、题材的运用特征以及所赋予的文化寓意。最后对于创作设计方法的探讨,笔者结合潮汕嵌瓷的艺术特征,从色彩搭配方式、构图技巧和嵌瓷元素再组合等方面探究了如何把嵌瓷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寓意通过软装纹样再创作的方式呈现出来,达到即能够传承传统建筑嵌瓷的艺术特色又能够适应当代居住者审美需求的优秀设计。设计过程实践报告部分,在确定了目标消费者和室内软装设计载体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国际图案主题流行趋势,设计了三套运用于室内卧室空间的软装饰纹样主题。其中包括床上用品的床罩、靠枕、腰枕以及挂在床头墙壁的现代装饰画。通过图片配文字展示的方式,讲述创作过程,创作理念以及纹样所富含的文化寓意。综上所述,本次设计实践以文献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市场实际需求调研为导向,创作设计了三套具有潮汕建筑嵌瓷文化的软装饰纹样主题运用于卧室空间,增添了传统文化在室内软装饰空间运用的品类,赋予了室内空间装饰艺术表现力与文化性。

张丽娟[7](2019)在《莆仙戏剧种交流研究 ——以传统剧目为中心》文中提出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至今仍在舞台演绎。其历史悠久,艺术造诣颇高,不仅代表着莆仙一带的文化艺术成就,也传承着宋元南戏、明清传奇的遗韵。历来莆仙戏的研究多关注于其与宋元南戏发生的关系,为南戏研究服务,这样就容易忽略莆仙戏成长过程的主动性,即莆仙戏的形成是积极地与外界产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所以在莆仙戏发展历程的研究中,还要挖掘其与外来戏曲声腔如梨园戏、潮剧、弋阳腔等发生的关系,使莆仙戏的研究更加全面。首先,以历史的眼光对莆仙戏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除了肯定民间艺术积淀为莆仙戏的形成提供可能,本课题还回归至“曲本位”的思想,探究唐宋大曲等音乐要素对莆仙戏形成的关键作用,挖掘莆仙戏形成的音乐条件,强调莆仙戏的成长一直是在不断交流着的。至明清阶段,则梳理莆仙戏与外来声腔戏曲要素的交流历史,以观照莆仙戏成熟的过程。其次,关注明清之际,莆仙戏与外来戏曲的交往。该时期,兴化杂剧发展成为独特的地方声腔“兴化腔”,走向成熟。莆仙戏与诸多外来戏曲声腔产生交流,尤其是与梨园戏、潮剧、弋阳腔等这些声腔戏曲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课题重点探究莆仙戏与梨园戏、潮剧、弋阳腔的关系,通过剧本这一较为客观载体进行文本分析比对,并具体结合戏曲诸要素,表明莆仙戏与这些戏曲存在交流的现象。然后,透过现象,挖掘莆仙戏和这些声腔戏曲产生交流的历史条件,从历史背景的角度考察莆仙一带与这些地方戏曲所在地的渊源关系。最后,总结莆仙戏的成长不是孤立的、自我的,而是积极与外界产生交流的过程。这一传播现象背后存在着深层文化土壤,即莆仙戏与其他戏曲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上有着互通之处。所以课题的最后一部分从地理位置、迁移历史和乡土文化等三个方面入手,以莆仙戏为中心,着眼于我国地方戏曲(尤其是南方戏曲)整体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小窥大,从而使研究更开阔、更具现实意义。

臧玉[8](2019)在《《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国第一份戏剧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诞生至今,大量戏剧类期刊相继涌现,它们以各自的风采记录了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曲折历程。本文所研究的《剧本》期刊便是其中的开拓者和领先者。论文全面梳理了2000年至2010年的《剧本》期刊及相关资料,采用整体观照和具体现象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的“专栏”展开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论题的来源与创新点、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相关文献综述等。第一章,对《剧本》期刊进行概述,主要从期刊创刊缘起、历史沿革与当下发展三方面入手进行梳理整合。第二章,对《剧本》专栏设置概况进行研究,依托基本构成与风貌、专栏的编排特色与专栏的价值观念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三章则立足刊载剧作品的专栏,对《剧本》专栏中从“话剧剧本”专栏到“戏曲”专栏以及不同刊载戏剧作品专栏,对其中的种类与分布、选材与导向和立意与追求深入分析。第四章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刊载剧作家的专栏,对其中“剧作家研究”、“剧作家写真”和专题研讨会三部分专栏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与第二、三章研究内容相辅相成,第五章则立足于刊载戏剧评论的专栏,从“新作感觉·剧评”到“每月剧论”,对不同专栏反映出的独白与对话、群策与反思和兼容与抵牾进行分析与解读。第六章论述了《剧本》专栏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前者是从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和社会变迁的记录者两方面,具体探讨其与当下同类戏剧期刊以及戏剧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当下戏剧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后者则从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入手,着重对期刊专栏进行宏观的审视与考察,以全面探讨其客观严肃的办刊态度和通俗而不媚俗的刊物品格。总的来说,2000年至2010年间的《剧本》期刊专栏以其丰富可观的数量、全面详实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理论研究在同类型戏剧期刊中自成一格、独树一帜。而且,期刊生存的外部环境与期刊自身的发展状态异于其他各个时期,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谌曾灵[9](2019)在《芜湖梨簧戏研究》文中提出梨簧戏是流行于安徽芜湖及周边地区的民间传统地方戏,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梨簧戏于芜湖诞生发展,形式上兼具戏曲、曲艺艺术性质,文化上则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和地方乡土风情,是融合民众精神和思想、社会需求和功用、兼具娱乐和教化多重作用于一身的民间艺术。但由于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梨簧戏陷入了发展困境,相关研究工作也几近停歇。文章以芜湖梨簧戏为主体,试图利用文学、戏剧学、音乐学、民俗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从历史溯源、剧本分析、艺术形式以及保护发展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梨簧戏从诞生至今的整体面貌。本文共四章。第一章对梨簧戏自清道光年间诞生至今的起源、发展及重大历史转折进行梳理,并根据文献史料对各路说法进行辨析,还原梨簧戏真实风貌;第二章首先梳理梨簧戏剧本整体情况,再根据各剧本主题分类,总结出梨簧戏剧本艺术特点的五个方面,分别为凸显多角度女性人物形象、传统与日常兼具的婚恋取材、提倡惩恶扬善的孝道思想、社会性和地方性渗透,最后分析梨簧戏中出现较多的移植剧本创作方式,归纳移植剧本形式的特点;第三章立足于梨簧戏各艺术形式剖析,从伴奏曲牌、声腔、身段表演、服化道四个方面,还原梨簧戏整体艺术范式发展、形成的过程和审美标准;第四章则以保护、继承、发展非遗项目梨簧戏入手,通过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将笔者田野调查及收集整理的资料一一展现,分析梨簧戏目前面临的困境,并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设想梨簧戏未来发展。迄今为止,包括剧本、身段表演、服装化妆道具等在内的对梨簧戏的较为系统、规范的研究尚未出现。笔者通过整理各方资料,力求使梨簧戏初具理论轮廓框架,是以为今后的深入挖掘提供资料支撑,并试图构建一个现实可行的梨簧戏现代化实践方案。

陈曦,何慧[10](2019)在《第七届福建艺术节“一戏一评”——潮剧《向东渠》、闽西汉剧《林海山风》》文中认为以"相约七艺节,放歌新福建"为主题的第七届福建艺术节,于2018年11月8日至12月3日在八闽各地联动举办。有42部剧目参加第27届全省戏剧会演、25个剧(节)目参加第四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节)目展演。为营造"创、演、观、评"多重互动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推动我省文艺作品特别是现实题材文艺作品的打磨提升,力争多出新品力作,受艺术节组委会委托,由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福建省戏剧家协会联合参与组织的"一戏一评"系列活动在艺术节举办期间同步进行。该系列活动,遴选12部戏剧作品和8个音乐舞蹈曲艺节目,在每场演出结束后,邀请多位观摩专家、嘉宾,与作品主创团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共同评论和研讨作品艺术特点和创作得失。"一戏一评"共20场,120人次专家参与点评。本刊择取其中数场,将专家、嘉宾的发言摘要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二、潮剧地方题材的挖掘与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潮剧地方题材的挖掘与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寄壮丽于质朴 寓伟大于平凡——潮剧现代戏《乌山魂》剧本谈(论文提纲范文)

许新生(云霄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
林坤斌(云霄县文联副主席、县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
李林国(云霄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任科员、县文联副主席):
何继雄(漳州市剧协副主席、云霄县潮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
方朝晖(一级编剧、该剧编剧):
姚晓群(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
周长赋(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书记、副院长,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成员,一级编剧):
马建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方李珍(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创作评论室主任、研究员):
齐建华(福建省文化厅原副巡视员、编审,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蔡福军(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二级编剧、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傅翔(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一级文学创作):
林瑞武(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省艺术指导委员会成员、一级编剧):
周长赋(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书记、副院长,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成员、一级编剧):
王评章(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福建省剧协副主席、福建省艺术指导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员):
白勇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福建艺术》主编):

(2)卢昂所导戏曲新编古装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二 与本课题相关成果的综述
    三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守正:卢昂所导戏曲新编古装剧的原则
    第一节 把握剧种特色
    第二节 凸显戏曲本体
    第三节 强化教化功能
第二章 创新:卢昂所导戏曲新编古装剧的追求
    第一节 揭示人性的复杂性
    第二节 设置多层次的舞台空间
    第三节 突破传统大团圆结局的窠臼
第三章 意义:卢昂所导戏曲新编古装剧的示范作用
    第一节 对白谐趣相生,调动观众情绪
    第二节 节奏张弛有度,把握观众心理
    第三节 内容符合时代,贴近当下诉求
第四章 卢昂的不足与建议
    第一节 思维方式:“我者和他者”的异同
    第二节 舞台呈现:“共性和个性”的冲突
    第三节 戏剧交流:“传承与创新”的两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梨园戏遗存散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缘起
    二 前人研究评介
    三 研究对象的界定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梨园戏遗存散出之概述
    第一节 梨园戏遗存散出的产生背景
        一、唐及五代孕育戏曲
        二、宋元南戏传入
        三、明清时代多剧种交流
    第二节 梨园戏遗存散出的存录现状
        一、“小梨园”流派的遗存散出
        二、“上路”流派的遗存散出
        三、“下南”流派的遗存散出
    第三节 梨园戏遗存散出的题材特征与形态分类
        一、梨园戏遗存散出的题材特征
        二、梨园戏遗存散出的形态分类
第二章 由梨园戏遗存散出看南戏之传承--以《事久弄》和《山伯访英台》为例
    第一节 梨园戏遗存散出《事久弄》研究
        一、梨园戏遗存散出《事久弄》之内容与特征
        二、梨园戏《事久弄》之源流初探
    第二节 《明刊三种·满天春》之《山伯访英台》研究
        一、《山伯访英台》之剧目内容
        二、《山伯访英台》之源流初探
        三、《山伯访英台》与闽南弦管中的《梁祝》曲文之关联
    第三节 从梨园戏到“闽南戏剧圈”中的《梁祝》
        一、梨园戏与莆仙戏的“梁祝”题材剧目比较
        二、梨园戏与白字戏、歌仔戏中的“梁祝”题材剧目比较
第三章 由梨园戏遗存散出看戏曲多样化传播--以《王昭君》为例
    第一节 梨园戏遗存散出《王昭君》研究
        一、梨园戏遗存散出《王昭君》之内容与特征
        二、梨园戏遗存散出《王昭君》之源流初探
    第二节 弦管中遗存的“昭君”题材散曲
        一、弦管中遗存的“昭君”散曲概貌
        二、《明刊三种》中遗存的“昭君”弦管散曲
    第三节 从梨园戏到闽南戏曲、曲艺中的《王昭君》
        一、北管中遗存的“昭君”曲
        二、竹马戏中的“昭君”戏
第四章 由梨园戏遗存散出看闽南剧种交流--以《春香闷》、《桃花搭渡》为例
    第一节 梨园戏遗存散出《春香闷》与傀儡戏《苗泽弄》
        一、语言风格之比较
        二、剧情选择之比较
    第二节 梨园戏遗存散出《桃花搭渡》与潮剧、高甲戏同题剧目
        一、梨园戏《桃花搭渡》之内容与特征
        二、梨园戏《桃花搭渡》与潮剧《桃花过渡》之比较
        三、梨园戏与高甲戏中的《桃花搭渡》之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基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研究 ——以潮汕乡土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必要性
        一、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家国情怀培养的要求
        二、历史课程资源的补充
        三、提高家国情怀教育效果的需要
    第二节 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可行性
        一、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论指导
        二、潮汕地区丰富的乡土史资源支持
        三、学生对潮汕乡土史资源的获取途径多样化
第二章 潮汕地区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概况
    第一节 历史遗址
        一、古代生活遗址
        二、革命遗址
    第二节 纪念碑、纪念墓园
        一、纪念碑
        二、纪念墓园
    第三节 历史建筑
        一、着名建筑
        二、名人故居
        三、祠堂
        四、古村寨、土楼
    第四节 文艺类
        一、潮剧
        二、潮阳英歌舞
        三、潮州歌册
    第五节 工艺类
        一、潮汕木雕
        二、潮州刺绣
        三、潮汕陶瓷
第三章 基于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高中生家国情怀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基于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高中生家国情怀教育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三、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四、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学生层面
        二、教师层面
        三、学校层面:对乡土史教学的支持力度不足
第四章 利用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策略与案例
    第一节 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的家国情怀培养策略与案例
        一、利用乡土制度史理解家国一体
        二、穿插乡土经济史领悟家国兴衰
        三、结合文化交融理解家国包容
        四、补充乡土爱国事迹演绎家国同命运
    第二节 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课外教学的家国情怀培养策略与案例
        一、积累乡土素养以提高家国认知
        二、瞻仰历史遗址以唤起家国情怀
        三、参观史料馆以追寻家国足迹
        四、身体力行以感悟家国一体
第五章 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建议
    第一节 教师要重视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高中生家国情怀培养方面的使用
        一、重视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课前挖掘和教材整合
        二、重视课堂乡土史教学对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
        三、在课外乡土史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方向性引导
    第二节 社会各界要加大对乡土史教学的支持力度
        一、学校方面的支持
        二、主管部门方面的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学术着作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其它
附录1
附录2
附件3
致谢

(5)现实题材舞台作品创作,路在脚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顶层思路
二、现实题材舞台作品创作,路在何方?
三、现实题材舞台作品创作,路在脚下

(6)潮汕建筑嵌瓷艺术在室内软装纹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潮汕建筑嵌瓷艺术在室内软装中的应用的作品图片
    1. 设计作品图片
        1.1 作品《屋檐之上》的设计图片
        1.1.1 《屋檐之上》室内软装装饰画
        1.1.2 《屋檐之上》卧室床品纹样设计
        1.1.3 《屋檐之上》卧室软装效果图
        1.2 作品《蔓》的设计图片
        1.2.1 作品《蔓》的室内装饰画
        1.2.2 作品《蔓》的卧室软装床品纹样设计
        1.3 作品《人间烟火》的设计图片
        1.3.1 作品《人间烟火》的卧室软装装饰画
        1.3.2 作品《人间烟火》的床品纹样纹样设计
    2. 设计过程图片
        2.1 《屋檐之上》过程草图
        2.2 《蔓》过程草图
        2.3 《人间烟火》过程草图
第二部分: 潮汕建筑嵌瓷文化在室内软装应用的设计报告
    1. 市场需求报告
        1.1 传统民族元素运用至室内软装空间的调研分析
        1.1.1 民族元素运用至室内软装纹样中的市场行情调研分析
        1.1.2 市场现有民族元素运用至室内软装纹样的成功案例调研分析
        1.1.3 受众需求点调研分析
        1.2 佛教圣地——潮州开元寺嵌瓷艺术形式的调研分析
        1.3 市场调研报告部分小结
    2. 文献理论研究报告
        2.1. 潮汕建筑的布局特征与文化理念
        2.1.1 潮汕建筑的布局特征
        2.1.2 潮汕建筑的哲学思想与风水学
        2.2 潮汕建筑嵌瓷的艺术特征
        2.2.1 潮汕嵌瓷的色彩特征
        2.2.2 潮汕建筑嵌瓷的造型特征
        2.2.3 潮汕建筑嵌瓷装饰形式特征
        2.2.4 潮汕建筑嵌瓷的元素题材特征
        2.3 潮汕建筑嵌瓷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寓意
        2.3.1 写实美与寓意美相统一的装饰艺术
        2.3.2 嵌瓷艺术题材的文化寓意
        2.4 创作设计方法探究
        2.4.1 嵌瓷色彩特征引入室内软装空间的方法探究
        2.4.2 嵌瓷构图特征引入室内软装空间的方法探究
        2.4.3 嵌瓷题材特征引入室内软装空间的方法探究
        2.5 文献理论研究部分小结
    3. 设计(创作)过程报告
        3.1 消费者定位
        3.2 室内软装纹样载体的定位
        3.3 嵌瓷软装纹样的设计构思
        3.3.1 确定主题
        3.3.2 创作素材的收集和归纳
        3.4 嵌瓷艺术运用至室内卧室软装纹样的设计实践报告
        3.4.1 《屋檐之上》主题系列卧室空间软装纹样设计报告
        3.4.2 《蔓》主题系列卧室空间软装纹样设计报告
        3.4.3 《人间烟火》主题系列卧室空间软装纹样设计报告
        3.4.4 潮汕“厝角头”装饰暗纹系列设计报告
        3.5 设计(创作)过程报告小结
    4. 设计(创作)研究总结
        4.1 创作完成度总结
        4.2 创作所存在的不足与后期设想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7. 致谢

(7)莆仙戏剧种交流研究 ——以传统剧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前人研究评介
        一、莆仙戏源流研究
        二、莆仙戏本体研究
        三、莆仙戏生态文化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莆仙戏发展史回溯
    第一节 莆仙戏的孕育
    第二节 莆仙戏的形成
    第三节 交流促进莆仙戏成熟
第二章 莆仙戏与梨园戏、潮剧的交流
    第一节 莆仙戏与梨园戏传统剧目比较
        一、莆仙戏与梨园戏剧本比对
        二、莆田与泉州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莆仙戏与潮剧传统剧目比较
        一、莆仙戏与潮剧剧本比对
        二、莆田与潮州的历史渊源
第三章 弋阳腔对莆仙戏的影响
    第一节 莆仙戏与弋阳腔传统剧目比较
        一、莆仙戏与弋阳腔剧本比对
        二、戏曲音乐、表演的共同点
    第二节 历史溯源:明代戏曲声腔入闽
        一、明代戏曲声腔入闽的交通前提
        二、明代戏曲声腔在福建的流传
第四章 莆仙戏与其他声腔戏曲交流的文化土壤
    第一节 地理、交通与人员流动
        一、毗邻位置和便利交通
        二、人员流动带动戏曲交流
    第二节 深厚的民俗与信仰
        一、丰富的民俗传统
        二、虔诚的民间信仰
    第三节 剧场文化与行业机制
        一、戏神信仰与戏曲仪式
        二、演员、戏班与神庙剧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章 《剧本》期刊概述
    第一节 创刊缘起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当下发展
第二章 《剧本》专栏设置概况
    第一节 基本构成与风貌
    第二节 专栏的编排特色
        一、获奖剧作的品牌化塑造
        二、新视野下的图文搭配
    第三节 专栏的价值观念
        一、宏观层面
        二、微观层面
    小结
第三章 立足剧作品:从“话剧剧本”专栏到“戏曲”专栏
    第一节 种类与分布
        一、博涉内外,广纳古今
        二、海纳百川,万类竞妍
    第二节 选材与导向
        一、旧瓶装新酒:旧史新说
        二、关注大事件:与时代同行
    第三节 立意与追求
        一、自成一格:新颖性
        二、见微知着:思辨性
        三、与时俱进,紧扣主旋律
    小结
第四章 聚焦剧作家:从“剧作家研究”专栏到“剧作家写真”专栏
    第一节 剧作家研究
    第二节 剧作家写真
    第三节 专题研讨会
    小结
第五章 重视戏剧评论:从“新作感觉·剧评”专栏到“每月剧论”专栏
    第一节 独白与对话
    第二节 群策与反思
    第三节 兼容与抵牾
    小结
第六章 《剧本》专栏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第一节 历史价值
        一、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
        二、社会变迁的记录者
    第二节 现实意义
        一、指导意义:客观严肃的办刊态度
        二、借鉴意义:通俗而不媚俗的专业期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剧本》期刊开设专栏类目汇总(2000-2010)
附录二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的专栏汇总(2000-2010)
附录三 :《剧本》期刊剧评与剧论专栏汇总(2000-2010)
附录四 :《剧本》期刊剧作家研究专栏汇总(2000-2010)
附录五 :《剧本》期刊刊载的戏剧作品汇总(2000-2010)
附录六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专栏内话剧作品汇总(2000-2010)
附录七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专栏内戏曲作品汇总(2000-2010)
致谢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9)芜湖梨簧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述评
    二、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芜湖梨簧戏的起源、形成及发展
    第一节 梨簧戏的起源与形成
        一、梨簧戏起源时间及名称缘起
        二、清嘉庆后芜湖梨簧戏
    第二节 梨簧戏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芜湖梨簧戏
        二、新中国成立后芜湖梨簧戏
第二章 芜湖梨簧戏剧本
    第一节 梨簧戏剧本类型
        一、抄录本和刊行本
        二、古装戏和现代戏
        三、移植剧和创作剧
        四、整本戏和折子戏
        五、小结
    第二节 梨簧戏剧本主题内容
        一、婚恋思想映现
        二、女性人物塑造
        三、孝道思想显现
        四、社会话题凸显
        五、地方色彩渗透
    第三节 梨簧戏剧本创作方式:移植为主
        一、全本移植
        二、情节移植
第三章 芜湖梨簧戏表演
    第一节 梨簧戏伴奏
        一、梨簧戏伴奏乐器
        二、梨簧戏伴奏音乐曲牌
    第二节 梨簧戏唱腔
        一、梨簧戏唱腔溯源
        二、梨簧戏唱腔基本版式构成
        三、梨簧戏声腔演唱的艺术特质
    第三节 梨簧戏舞台
        一、梨簧戏身段表演
        二、芜湖梨簧戏服饰、化妆、道具及舞美
第四章 非遗保护视域下的芜湖梨簧戏
    第一节 梨簧戏文化保护传承现状
        一、梨簧戏非遗情况概述
        二、梨簧戏从业人员调研
        三、小结
    第二节 梨簧戏现存问题
        一、社会及政府单位工作不足之处
        二、梨簧戏自身发展不足之处
        三、小结
    第三节 梨簧戏发展建议
        一、政府及相关单位工作开展的建议
        二、梨簧戏学术发展问题的建议
        三、小结
结语
附录: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本人读研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10)第七届福建艺术节“一戏一评”——潮剧《向东渠》、闽西汉剧《林海山风》(论文提纲范文)

潮剧《向东渠》
闽西汉剧《林海山风》

四、潮剧地方题材的挖掘与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寄壮丽于质朴 寓伟大于平凡——潮剧现代戏《乌山魂》剧本谈[J]. 刘存孜. 福建艺术, 2021(11)
  • [2]卢昂所导戏曲新编古装剧研究[D]. 梁芝榕.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梨园戏遗存散出研究[D]. 李煜湄. 华侨大学, 2020(01)
  • [4]基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研究 ——以潮汕乡土史为例[D]. 黄佳伟.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现实题材舞台作品创作,路在脚下[J]. 罗丽. 粤海风, 2019(05)
  • [6]潮汕建筑嵌瓷艺术在室内软装纹样中的应用[D]. 王皓天.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3)
  • [7]莆仙戏剧种交流研究 ——以传统剧目为中心[D]. 张丽娟. 华侨大学, 2019(01)
  • [8]《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D]. 臧玉.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9]芜湖梨簧戏研究[D]. 谌曾灵.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10]第七届福建艺术节“一戏一评”——潮剧《向东渠》、闽西汉剧《林海山风》[J]. 陈曦,何慧. 福建艺术, 2019(03)

标签:;  ;  ;  

潮剧地方题材的挖掘与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