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探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探讨

一、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方略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禹博[1](2020)在《内蒙古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关键就在于解决好各种各类的环境问题,要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因此,开展水土资源保护,是当前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深入的研究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对掌握乌海市当前水土流失的现状、研究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管理政策和机制体制,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方面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下乌海市水土流失的现状,着重梳理了乌海市水土流失管理部门的管理历程、管理现状、管理手段和成效,通过分析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中政府管理自身存在的问题、监管落实问题、管理队伍建设问题、生态环保意识及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剖析了引发问题的原因。笔者调查总结了乌海市水务局、乌海市水行政执法局、乌海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及市所辖的三区农牧水务局历年来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和经验,结合新时期水土流失治理的政策和要求,提出了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应完善管理体系,强化管理职能手段、构建法制体系,确保水土流失治理的各项保障措施、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公众参与、做好宣传工作,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制度创新,推动水土流失治理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等对策和建议,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下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黄芳芳[2](2020)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文中指出构建学生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响应新时代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区域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地理学科关注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诉求。“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化在学习者头脑中的产物,主要包括学习者脑海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组织两个方面,学生学习“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过程实质就是其认知结构不断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结合认知结构理论进行中学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相关教学和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系统、深入。基于此,本文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对认知结构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其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此来确定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思路。其次,依据认知-发现理论、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敲定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其构建机制和影响因素,点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是其认知结构构建的客观基础,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铺垫。再次,基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两大区域环境问题的概念、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以及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两大区域环境发展问题的概念、效益、脆弱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与开发综合措施等知识的具体认知方法,构建形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从次,参考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在知识组块、知识网络、产生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征要求,遵从其整体性、结构性、问题性和个体性的教学原则,笔者提出了解并改善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和利用先行组织者等措施来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来实施整体性教学、重视教学内容和活动的结构化教学、教给学生不同的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及运用变式练习优化认知结构的六大构建策略。最后,以教学实习为契机,将构建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实践检验,并通过一系列的访谈、调查和测查等,验证将认知结构及其构建策略应用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教学成效,得出“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有助于区域地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结论。

杨建辉[3](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叶善青[4](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指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李宗善,杨磊,王国梁,侯建,信忠保,刘国华,傅伯杰[5](2019)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问题历来受到国家高度关注,涌现了种类多样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目前还缺乏对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总结和整理。本文总结和整理了建国以来黄土高原主要的四类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生物措施模式主要由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工程组成,工程措施模式包括修建梯田和淤地坝,以及近期涌现的治沟造地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主要体现在坡面、沟道系统整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特点,区域综合整理模式则强调对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达到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调整和优化建议,以期对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建设和水土流失科学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王婷婷[6](2018)在《朱显谟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作为改善西北地区自然生态和治理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年来取得了卓着的成就。朱显谟院士(1915—2017)是一位一生致力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的杰出科学家。60多年来他先是多次前往黄土高原考察水土流失治理,接着于11959年举家迁往并扎根黄土高原,由土壤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探索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良策,为治理黄河建言立论,成为享誉中外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专家。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结合黄土高原自然生态和社会历史的变迁来论述朱显谟学术成长经历、学术研究的历程和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就,探索他的治学精神,以再现朱显谟不断探索创新的水保人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历史,以期为新世纪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的继续前进提供历史的借鉴。

王建莹[7](2016)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1]。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而治水理论的正确与否是决定治水成败的关键。20世纪60年代,李佩成教授在深入思考国内外灌区普遍发生的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等问题的基础上,从水的基本规律出发,提出了管水治水的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是基本的治水理论,在灌区和城市等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中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本文从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产生背景出发,研究并梳理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形成过程及理论内涵,论证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解决灌区渍涝灾害和次生盐渍化问题及城市水资源管理中的成功运用,在此基础上,发展运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研究当前存在的水文生态与水安全问题,并以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为例,探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地下水超采区和生态脆弱区治理中的应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总的来讲,本文的研究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综合论述了我国古代治水的思想和实践,认为我国古代治水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我国古代治水侧重治理黄河水害,没有形成完整且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水理论。(2)在对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系统学习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产生背景、理论内涵及其在灌区、城市等地区治水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论证。灌区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利用不协调,有灌无排,忽视了水循环规律这一基本自然规律。这些问题促进了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产生并推动了理论的继续发展,由此梳理了“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体系。“三水”统观统管就是统一看待以不同形式赋存在不同地区的各种水资源并进行统一管理。研究发现,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涉及面较广,应用策略较多,在农田、城市和生态脆弱区等地区的水管理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同时,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是综合的水管理体系,涉及到社会和自然系统的各个方面,应当在科技、法律和道德等各方面、各层次提供有力支撑。(3)较为深入而详细的探讨了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防治灌区次生盐渍化和治理西安水荒中的成功应用,由此展现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明显效果。分析了泾惠渠、引黄灌区及宝鸡峡灌区的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的治理,认为“灌排结合”“井渠结合”等措施的应用极大推动了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问题的治理;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的西安水荒问题,深入探讨了“群峪协井、两水并用”供水理念及其应用效果,发现这一策略是当时解决西安市供水短缺问题的关键并且至今仍然在产生积极作用。这就表明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指导下的“灌排结合”“井渠结合”“群峪协井”等措施在防治灌区次生盐渍化和治理西安水荒中成效显着。由此例证,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是防治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灌区和城市水管理的基本理论,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普遍的治水理论。(4)探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解决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问题中的应用。当前华北平原以及其他地区出现的地下水超采问题,主要是由于忽略了多种水资源综合利用,忽视了“三水”统观统管。分析探讨华北平原当前治理地下水超采的措施,指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是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的理论体系,要认识到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指导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由此提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可以并且应当作为华北平原及其他类似地区治水的战略指导思想。(5)探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生态脆弱区治理中的应用。总结前人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的理论及实践,发现,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水资源是引导黄土高原地区治理的关键。因此,应当运用三水统观统管理论来探讨解决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通过流域水资源特性及脆弱性分析,初步探讨指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的治理要以生态恢复和发展生产为目标,以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为基础,以降雨引渗为手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促进降雨引渗的自然条件和人工措施,初步提出并探讨了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海绵农田”的设想。

陈启文[8](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提出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胡中升[9](2014)在《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文中提出对于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而言,治水活动十分重要。而作为中国重要水道的黄河,则夙以难治闻名于世,治黄遂成为中国历代治水的重要任务。近代以来,西方水利科技的传入,为黄河治理带来新的契机,使治黄思想、方略与手段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扮演了主要角色,其作为与作用值得检讨。鉴于黄河灾害频发,为有效开展治黄工作,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了黄委会,结束了清末以来黄河下游河防的分省治理体制。随着时局的发展及治黄任务的改变,黄委会大致经历了“初创”与“扩张与调整”两个阶段。作为一个近代水利机构,黄委会组织结构科层化的特点较为明显,委员会下依次设处、科等层级,各级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而委员会决策制和委员长执行制的相互结合,则既能收集思广益之效,又能杜决而不行之弊,有利于工作绩效提升。委员长在黄委会中据有重要地位,不论是对该会的日常管理,还是对治黄事业的发展规划,都有重要权责。历任委员长均为治黄事业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此外,黄委会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流程以及人事与财务管理制度,为该会的日常运行与业务开展提供了条件。黄委会在权限、人事与财务方面均受中央节制,又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其委员构成及会址确定都曾受到地方的影响,双方的行政博弈迹象明显。黄委会与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简称黄灾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亦有密切联系。虽然黄灾会曾与黄委会发生工作冲突,但“华北水利”及“导淮”两委员会则与黄委会合作顺利,成效显着。黄委会不再仅凭经验治黄,而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不再局限于整治黄河下游,而是着眼于整个黄河流域,坚持上中下游并重、干支流兼顾的方针。该会不仅在黄河堵口、修防等治标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且不断探索黄河治本之策,诸如建立测量队、水文站、水位站,开展河道地形及水文测量,开展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专门及综合治本计划。该会还促成在德国举行治导黄河试验,并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期多管齐下,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在治理河患的同时,黄委会还致力于开发黄河水利事业。该会不仅关注与支持黄河下游的虹吸放淤工程,而且积极发展西北灌溉事业。为适应抗战及开发西北的需要,黄委会对黄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进行测勘,并对局部河道实施重点整治,以改善其通航条件。该会还勘查了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力资源,并拟订了一些发展黄河水利的计划,虽然未能付诸实施,却为此后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黄委会对黄河标本兼治的各项探索,开辟了近代治黄的新趋向,将中国治黄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黄委会虽然不同于普通衙署,但毕竟也是国民政府的行政性机构之一,后者的相关决策与政令无疑都会影响黄委会的工作。经费不足制约着治黄事业的开展,政府不当人事任免也给黄委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抗战时期,黄委会被纳入战时体制,成为配合政府对敌斗争的工具;战后,在花园口堵口活动中,黄委会成为国民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工程博弈的主要角色之一。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式微及终结,黄委会的历史使命也很快结束。

张玉斌,王昱程,郭晋[10](2014)在《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文中认为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现实需求、理论发展与不足之处;基于水土保持学、土壤学、生态学、土地利用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理论内涵、评价体系与方法、评价过程和工作流程;并建议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加强不同类型区、多尺度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特征、评价指标的研究。

二、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方略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方略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有关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有关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不足与展望
        1.4.1 不足
        1.4.2 展望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水土流失相关概念
        2.1.1 水土流失的概念
        2.1.2 水土保持的概念
    2.2 水土流失治理相关理论基础
        2.2.1 法理学基础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习近平“两山论”
        2.2.4 公共物品理论
        2.2.5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3 乌海市水土流失现状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3.1 乌海市水土流失现状
        3.1.1 乌海市基本状况
        3.1.2 乌海市水土流失现状
    3.2 乌海市水土流失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3.2.1 管理部门历程
        3.2.2 管理部门职能职责
        3.2.3 管理部门分工情况
        3.2.4 监督管理手段
        3.2.5 管理成效
4 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
        4.1.1 政府管理自身存在的问题
        4.1.2 监管落实不到位
        4.1.3 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经费保障困难
        4.1.4 生态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4.2.1 特殊的地理位置
        4.2.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4.2.3 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严重
        4.2.4 忽视矿山资源开发承载力
        4.2.5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4.2.6 管理部门责任和目标不清
5 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管理体系
        5.1.1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5.1.2 规范行政管理工作流程
        5.1.3 严抓管理工作重心
    5.2 强化管理职能手段,构建法制体系
        5.2.1 强化管理职能手段,落实责任
        5.2.2 构建科学的法律制度体系
    5.3 完善保障措施,强化队伍建设
        5.3.1 完善保障措施
        5.3.2 强化队伍建设
    5.4 推动公众参与,做好宣传工作
        5.4.1 以政府宣传为中心
        5.4.2 做好企业宣传工作
        5.4.3 运用新媒体开展社会宣传
    5.5 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现代化发展
        5.5.1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相关制度的创新
        5.5.2 大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实现区域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
        三、形成关注环境的地理学科思想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认知结构相关的研究进展
        二、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
        三、研究进展述评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研究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二、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第二节 基本内涵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特征
    第三节 构建机制
        一、同化:运用认知结构整合新知识
        二、顺应:调整认知结构适应新知识
        三、平衡:学生的认知结构动态平衡
    第四节 影响因素
        一、“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
        二、“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知与知识结构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水土流失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水土流失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水土流失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五、区域水土流失整体知识结构
    第二节 区域荒漠化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荒漠化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荒漠化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荒漠化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荒漠化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五、区域荒漠化整体知识结构
    第三节 区域森林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森林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森林资源的整体知识结构
    第四节 区域湿地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一、“区域湿地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二、“区域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三、“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四、区域湿地资源整体知识结构
第三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
    第一节 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重要特征
        一、充分的相关知识和知识组块
        二、具有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
        三、具有灵活稳定的产生式
        四、具有发散灵活的思维方式
        五、具有一定的策略性知识
    第二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一般过程
        一、掌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
        二、了解学生情况,充当构建基础
        三、引发认知冲突,实施结构教学
        四、组织练习迁移,引导主动回忆
    第三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二、结构性原则
        三、问题性原则
        四、个体性原则
    第四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策略
        一、了解、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二、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三、实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整体性教学
        四、重视“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结构化教学
        五、教会学生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六、优化“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第四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 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步骤
    第二节 实验过程
        一、教学实践过程
        二、知识测查过程
    第三节 实验分析
        一、基于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的分析
        二、基于课堂表现、学习材料和课后评价的分析
        三、基于知识结构图的分析
    第四节 实验总结
        一、提高了师生对于认知结构的了解和重视
        二、认知结构助力有效教学,提高学习成绩
        三、运用构建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减贫
        三、生态贫困
        四、精准生态扶贫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二、空间分布考察
        三、耦合度评价
        四、数据验证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二、划分依据
        三、主要类型辨识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一、实践进展情况
        二、典型实践案例
        三、现有实践成效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重要措施及成效
    1.1 生物措施模式
    1.2 工程措施模式
        1.2.1 梯田
        1.2.2 淤地坝
        1.2.3 治沟造地
    1.3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1.4 区域综合整治模式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存在的问题
    (1)现存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急需经营维护
    (2)水土流失治理理念亟待更新
    (3)水土保持治理目标不够系统综合
    (4)水土流失治理对农民增收贡献不大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前景及展望
    (1)践行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新理念
    (2)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经营维护与功能提升
    (3)智能化构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研发与示范
    (5)水土流失治理支撑乡村振兴战略

(6)朱显谟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朱显谟从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的历程
    第一节 立志当科学农民(1922—1940年)
    第二节 十年红壤研究之路(1940—1949年)
    第三节 初涉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1950—1959年)
    第四节 五十余年倾心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1959-2017年)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土壤抗冲性研究的贡献
    第一节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研究的引路者
    第二节 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第三章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战略研究的新思路
    第一节 注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战略思考
    第二节 关于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战略措施探讨
第四章 倡导黄土高原田土整治“28字方略”
    第一节 “28字方略”的依据与内容
    第二节 “28字方略”的实践与发展
    第三节 “28字方略”的争论与意义
余论
附录 朱显谟从事水土保持大事记
附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1.1 丰富治水理论
        1.1.2 指导治水实践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古代治水思想与实践
    2.1 黄河防洪
    2.2 农田水利
    2.3 水力航运
    2.4 小结
第三章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
    3.1 当代治水的要求
    3.2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产生背景
        3.2.1 泾惠渠的渍涝灾害及次生盐渍化问题
        3.2.2 引黄灌区的次生盐渍化问题
    3.3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产生过程
    3.4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体系
        3.4.1 三水统观统管的理论内涵
        3.4.2 三水统观统管的理论基础
    3.5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基本思路
    3.6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实践指导
        3.6.1 灌区的水管理
        3.6.2 城市的水管理
        3.6.3 生态脆弱区的水管理
        3.6.4 跨流域调水中的水管理
    3.7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实施的保障
        3.7.1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实施要依靠科技进步
        3.7.2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实施要依靠法律制约
        3.7.3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实施要依靠道德规范
    3.8 小结
第四章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成功例证
    4.1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治理灌区次生盐渍化问题中的应用
        4.1.1 灌区盐渍化及渍涝灾害的防治
        4.1.2 灌区地下水超采问题的出现及治理
    4.2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解决西安水荒中的应用
        4.2.1 西安的供水短缺问题
        4.2.2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应用
        4.2.3“群峪协井,两水并用”供水方略
        4.2.4 应用成效及深化发展
    4.3 小结
第五章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解决大区域水问题的应用探讨 —以华北平原为例
    5.1 华北平原概况
    5.2 水文生态失衡问题
        5.2.1 地表水过度开发
        5.2.2 地下水严重超采
        5.2.3 水污染严重
    5.3 华北平原水文生态失衡问题的分析
        5.3.1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的治理
        5.3.2 对治理举施的探讨及分析
    5.4 总体思路及建议
        5.4.1 防治地下水位下降
        5.4.2 防治地下水污染
        5.4.3 基本治理策略
    5.5 三水统观统管应用拓展
    5.6 小结
第六章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在生态脆弱区的应用探讨 ——以黄土高原为例
    6.1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实践及理论
        6.1.1 新中国成立前的黄土高原实践及理论
        6.1.2 新中国成立后的黄土高原实践及理论
    6.2 黄土高原水资源特性分析
        6.2.1 降水特征
        6.2.2 径流特征
        6.2.3 地下水特征
        6.2.4 特征分析
    6.3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特征与水土流失的探讨
    6.4 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特征与农业生产的探讨
    6.5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的应用
    6.6 黄土高原治理措施探讨
        6.6.1 小流域综合治理
        6.6.2 强化人工引渗
        6.6.3 建设海绵农田
    6.7 成功的范例
    6.8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创新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黄委会的成立
    第一节 近代水利科技在治黄中的运用
    第二节 早期的水利“海归”派与黄河治理
    第三节 黄委会的成立
        一、1933年前黄河下游的河防体制
        二、黄委会的成立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一节 黄委会的组织机构
        一、组织沿革
        二、机构设置
        三、组织结构特点
    第二节 黄委会委员长
        一、首任委员长李仪祉
        二、其他历任委员长
    第三节 内部管理
        一、建立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二、人事管理
        三、财务管理
第三章 与各方的关系
    第一节 黄委会与中央及地方的关系
        一、中央的管理与控制
        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
        一、黄委会与黄灾会
        二、与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的合作
第四章 治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黄委会的黄河治标实践
        一、从贯台堵口到董庄堵口
        二、黄委会与黄河修防
        三、严密黄河防汛
    第二节 黄委会对黄河治本的探索
        一、关于黄河治本的准备与初步设计
        二、恩格斯的黄河模型试验
        三、黄委会的水土保持思想和实践
        四、黄委会的黄河治本方略
第五章 黄委会与黄河水利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参与开发黄河流域灌溉事业
        一、对黄河中下游虹吸淤灌的关注与支持
        二、黄委会与西北地区的灌溉
    第二节 黄委会与黄河航运之发展
        一、整治黄河航道的必要性
        二、提出发展黄河航运的办法
        三、对黄河干支流河道的勘测与整治
    第三节 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一、注重黄河水力开发之原因
        二、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第六章 黄委会与抗战
    第一节 黄委会与花园口事件
        一、被纳入战时体制
        二、花园口决堤前之战场形势
        三、黄委会参与并指导了花园口掘堤
    第二节 继续开展“以黄制敌”的斗争
        一、筑堤坝阻敌
        二、黄委会对敌伪处置黄泛办法之反制
        三、以水代兵的继续
        四、侦查新黄河两岸敌情,搜集提供相关情报
    第三节 黄委会与黄河花园口堵口
        一、花园口堵口问题的提出与准备
        二、关于黄河归故的谈判及第一次堵口的失败
        三、花园口合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现状
    1.1现实需求
    1.2评价发展与现状
2评价理论
    2.1基本内涵
3评价体系与方法
    3.1评价目的与原则
    3.2评价依据
    3.3评价分类体系
    3.4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3.5评价过程和工作流程
4结论与建议

四、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方略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乌海市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研究[D]. 禹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D]. 黄芳芳.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J]. 李宗善,杨磊,王国梁,侯建,信忠保,刘国华,傅伯杰. 生态学报, 2019(20)
  • [6]朱显谟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事业研究[D]. 王婷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三水统观统管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建莹. 长安大学, 2016(02)
  • [8]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9]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D]. 胡中升. 南京大学, 2014(05)
  • [10]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 张玉斌,王昱程,郭晋.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1)

标签:;  ;  ;  ;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