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家用浴缸洁具的好坏

如何鉴别家用浴缸洁具的好坏

一、如何鉴别家用浴盆洁具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强晓莲[1](2020)在《现代汉语定中式复合词的描写与解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定中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能产的造词方式,由它形成的定中式复合词占现代汉语词汇的一半以上。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为语料来源,把定语语素在前,中心语语素在后的的定中式复合词全部挑选出来,做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出发,对每一类型形成的不平衡性进行深入探讨。文章对定中式复合词进行了界定,并阐释了定中式复合词的词汇化程度。把定中式复合词按照音节类型、内部结构类型和语义类型进行分类,通过对三种类型的定量统计,发现双音节的定中式复合词占多数,从上古时期到现代,双音节定中式复合词一直是主流,而且它的双音化和现代汉语双音化趋势紧密相联;内部结构类型中“名+名”组合形式是最优搭配,“形+名”“动+名”“数+名”定中式复合词的数量次之,从上古时期到现代,各类专书研究中都显示“名+名”组合形式的定中式复合词最多,通过原型范畴理论证明,名词性语素是定语范畴的典型成员,而其他的典型性较弱,因此也能说明结论;语义类型中定语表类别的定中式复合词数量最多,因为从先秦就已经出现,而且定中式复合词内部不同类型的能产性的差异与句法层面上定中结构中不同定语的语序存在平行对应关系:在句法上越倾向于靠近中心语的定语类别越容易与中心语黏合成词。

王嘉[2](2016)在《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卫浴产品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物联网的大环境下,智能家居的发展上升到新的高度。与人们生活关联颇为密切的卫浴产品已经率先涉足智能化领域,虽然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但其已经表现出的智能化设想为用户提供了新的产品体验,为家居生活带来更多舒适与便利。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覆盖了几乎所有与用户相关的产品设计领域,因此本文以研究用户行为作为切入点,指导智能化趋势之下卫浴产品的设计研究。本文从用户行为与产品设计的关系展开研究,首先针对用户行为进行了解析,包括对行为的内涵的阐述,行为科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导入,以及在产品设计中对用户行为的界定。其次针对产品设计与用户行为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论述并例证了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即用户行为提升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改善用户行为。再通过参考其他领域的相关内容,总结得出用户行为研究在产品设计中的基本流程。在本文的调研部分,从私人卫浴产品与公共卫浴产品两方面对相关产品的主要信息进行调研,并形成对比。其次在用户行为层面,对卫生间内的各类用户行为进行分类归纳,并大致提出用户行为过程中的智能化需求。针对智能卫浴产品,从两个层面归纳提出发展趋势体现与展望,分别是基本功能智能化与进阶功能智能化。通过对用户行为的解析与卫浴产品的调研,总结提出智能卫浴产品的设计原则,以及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卫浴产品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流程。据此进行了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卫浴产品的设计实践,实践内容包括智能座便器、智能水龙头、智能沐浴设备、智能浴室镜、智能毛巾架以及卫生间顶灯,设计实践的过程也是对所提出的设计原则、方法、流程的进一步运用与例证。本研究课题从研究用户行为的角度切入,以智能卫浴产品的设计为研究对象,旨在将两者的结合提升到理论层面,并指导实际的运用,为今后相关理论与实际研究提供参考。

李秋颖[3](2014)在《小户型住宅居住空间设计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住房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问题。不容置疑,这是我国的现实国情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物质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的必然结果。但是当房价飞速增长、涨幅程度过大时,大户型住宅俨然成为社会上少数富裕阶层才能消费得起的“奢侈品”。而收入捉襟见肘的工薪阶层,只能是望楼兴叹了。在这种情况下,高效、简约、舒适的小户型住宅便应运而生了,受到了广大工薪阶层的追捧。由于小户型的面积比较狭小,所以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人们对各种使用功能的需求,这样对设计自然是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发挥和展现出更高超的设计才能、才艺、才气和创意。在小户型住宅空间中,无论是卧室、厨房、卫生间、玄关等每个细节,都要充分地考虑到人们的使用性、舒适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使小空间以小见大、以小搏大,从视觉上、感觉上、使用上都能达到人们使用上、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实现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优化幸福指数,实现人与空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水乳交融的目标。把小户型住宅居住空间真正变成舒适的、方便的、安全的、优美的“安乐窝”,完完全全地满足家庭生活的个性化和适应性需求。本论文一共有五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也就是绪论,主要阐述了小户型住宅居住空间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社会意义等,并总结了小户型住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先是了解了我国居住空间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居住空间发展现状,其次是阐述了小户型住宅居住空间的基础理论,最后界定了小户型住宅的居住群体及其需求的分析;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小户型住宅居住空间设计研究方面问题,并力求从深层次上探索小户型居住空间设计的内容、理念、原则、方法等内容,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四部分为第五章,大胆预测了小户型住宅未来发展趋势,并直言不讳地分析了如何使人们拥有更加舒适、便捷又美观的生活空间和居住方式。

梅超[4](2011)在《重庆公共租赁房套型及其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发展,人口聚集,我国住房问题凸显。为解决当前日益凸显的住房矛盾,我国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重庆市提出的通过建设“公共租赁房”来解决城市住房矛盾的重庆模式揭开了我国新一轮住房改革的序幕。套型作为划分人们居住空间、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最终载体,与居民的行为密切联系、相互影响,良好的住区套型设计,对激发住区社会交往,建构良好的邻里认同感和家园归属感,实现居民的自我价值,缓和住区矛盾,维持住区稳定,促进住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经济方面的限制,公租房的套型在这种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之初就被定位为相对于商品房的小套型。由于重庆的公租房成片区的开发,集中建设,并且形成规模相对于传统居住小区要大的多的住区(现在建设中的公租房住区都大于100万方),这决定了公租房的套型种类在同等规模的情况下相对于普通商品房选择性少得多。由于建设规模大,在套型上所反映出来的经济性和节约会快速的放大并反映在整个公租房建设的成本经济上,这也就决定了公租房套型的经济性设计是必要和重要的。夹心层人群所指的对象范围比较广,类型也比较多且复杂,公租房套型设计特别是功能上的设计应该充分分析和了解不同夹心层人群的居住需求,才能设计出满足夹心层需求的套型,夹心层的居住需求、家庭结构等综合构成了公租房套型的功能特征。这种较为复杂的需求决定了公租房套型需要进行适应性设计,从而增强套型的功能与夹心层人群不同居住需求间的匹配程度。公租房套型的官能属性的照顾和套型的经济性是相互制约和平衡的关系。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照顾夹心层人群对住房的心理、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感受,公租房套型设计充分反映出人性化是非常必要的。

董赤[5](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孙元[6](2009)在《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卫浴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用设计的产品和环境不带有适应性和专用性,可以被尽可能多的人最好是所有的人使用。通用设计包括了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建筑设计的各项原则,不仅对残疾人、老年人是有利的,同时对正常人也是有利的,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科技伦理性和社会责任性。通用设计的理想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产品或者环境,这种理想的状态为无障碍设计和老年人建筑设计的发展指引了方向。本文探讨在当前及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在住宅产业化的趋势下,住宅卫浴设施的设计问题。通用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三个元素是人、建筑以及人与建筑的互动关系。论文以适应老龄社会的卫浴设施及空间为研究对象,以通用设计理论思想为指导,结合人机工程学、老年医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系统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及休养模式。通过调研对当前老年人的卫浴空间在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寻求相应的对策和合理的解决途径,提出了以通用设计为原则的设计思路。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卫浴空间通用设计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梁梅[7](2008)在《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家用产品通用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工业设计属于对现代工业产品、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规划、设计、不断创新的专业,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设计创造的成果,要能充分适应、满足“人”的需求。我们的社会正在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长。作为这样的特殊的群体,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关怀,但一味地把这一人群特殊化,过多关怀又会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歧视感,因而工业设计也就需要在年轻人方便使用的同时,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要。通用设计随着人们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建筑、室内、产品、图形等所有的设计学科都开始不断的延伸,并留有痕迹。社会工业科技的进步,人们在产品使用中更能深刻的感受到,通用设计不再是概念,也不是不可实现的理想,在设计、生产、消费等过程分离,通用设计将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并不再是停留在一个狭隘的意义阶段了,而是通过新的方式继续发展,追求产品的人性化,在提升社会文明的进程中,不断使通用设计趋于成熟。通用设计不是苍白无力的理想设计,是切实可行的;通用设计不是抹杀个性的设计,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延伸。面对社会老龄化,通用设计无疑是很好的解决方式。

张夕军[8](2008)在《基于拓扑的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分析研究》文中认为人机界面是人与机器之间传递和交换信息的媒介。近年来,随着宜人性的家居环境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和谐家居与家居环境的个性化需求的呼声愈来愈高以及家居产品定制观念的兴起,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信息交流是否顺畅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狭义人机界面上,无法有效地对家居产品的人机界面设计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家居产品种类繁多,人的操作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或者方法来指导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设计。本文中拓扑4元交空间关系模型理论的适时引入无疑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在研究中引入了拓扑4元交空间关系模型,对家居产品和空间分类重组后的每一类别中人机界面的共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一个系统的家居产品人机界面设计的理论体系。在建立家居产品人机界面体系的过程中,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界定了人机界面范畴和内容,对拓扑关系理论进行了概述和推广;对家居产品进行了概述和分类,同时对室内空间进行了创新性的定义;将拓扑关系模型引入到已界定的家居产品和空间中,得出八种拓扑关系下的人机界面及其家居产品和空间的取值范围,并进行了人机模型的构建;对八种拓扑关系的家居产品人机界面从界定人机界面的范围到所涉及的人机界面内容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最后在家居产品与空间的拓扑关系影响下,对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描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构建家居产品人机界面设计系统的理论体系,明确清晰地为设计服务;缩短设计人员进行人机界面设计时搜集重要内容的时间;首次采用拓扑的方法对家居产品人机界面进行研究,引导更多的人针对拓扑关系下人机界面从事更深入的研究;有利于把握家居产品人机界面设计的发展趋势。

巫蒙[9](2008)在《现代大众产品设计的中国特色研究 ——以生活方式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设计的中国特色”不仅是我国设计界的一个热点,而且成为了一个颇受关注与争议的社会现象。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聚焦于现代大众产品,意在全面理解这个问题,突破设计现状的局限与偏颇,并提出解决途径,为现代设计之中国特色的最终呈现奠定基础。以质的研究为基本指导思想,本文研究运用了扎根理论与设计事理学贯穿始终;在不同阶段,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了文献法、个案分析、文本分析、比较法。多种方法的融贯有利于将研究对象放入社会的、历史的语境中分析,在不断的理解与解释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观点。依据研究过程,本文首先阐释了对于现代设计之中国特色的建构性理解:现代设计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生活方式成为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及设计实践的主要目标与评价标准之一;探寻中国特色则从价值理性动因转化为工具理性主导,偏离了现代设计的核心价值——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传统符号几乎成为表现中国特色的唯一方式,从工业社会之初至今,由延续吉祥寓意到追求民族象征与消费化的中国风格,演变为工具理性行为的工具。接着论文提出了多元化建构中国特色的原由与途径:一方面,现代产品向多元化发展,表现在传统与现代、意义功能与使用功能等多重维度上,产品特色不仅表现在外观的显性特色,也表现在功能、技术等内在的隐性特色。另一方面,现有的中国特色尽管可以归纳为八种方式——仿古、借古造今、中国新古典主义、现代中式、传统外衣、传统器物造型、传统材质与生活方式,然而,明显偏重于传统符号产生的显性特色与意义功能,呈现单一化,难以适应现代产品的多元化属性,更难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需要从现代设计的核心价值出发,从适合当代大众的生活方式中产生,以此完善设计方法自身的多元化建构。最后,本文通过比较自行车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与欧美国家的不同发展,分析了自行车的中国特色,并结合“移动新主张”的设计研究案例,说明从生活方式构建现代设计的中国特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黄创斌[10](2007)在《基于价值工程的住宅全装修方案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住宅全装修是指房屋交房前,套内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当然,也可以陈设家具和布艺装饰从而延伸成完整的室内装饰;土建与装修一体化的全装修是未来装修的发展方向。如何设计出满足消费者功能需要,成本合理的装修方案,使得全装修在得以规模化实行的同时,满足目标客户群的个性功能需求,是摆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装修设计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分析住宅全装修的功能与成本;通过将设计流程与价值工程工作流程相结合来构建全装修方案的优化设计模式,使设计得以发挥团队优势,寻求既能满足目标客户功能需求与成本要求,又能规模化执行的设计方案。本文通过对住宅全装修的功能分析,明确全装修应该具有:美化室内空间、利用和再塑室内空间、隐蔽结构和设备、提高住宅物理性能、提高住宅实用性等五项基本功能,每个功能又可分为若干子功能;通过对这些功能的问卷调查,比较打分,应用0-4法加权平均得到各个功能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对住宅全装修的成本分析,明确了全装修的成本构成,并通过构建基于UniFormat体系的全装修成本核算体系,明确了各部分装修以不同材料进行装修的成本,使得在方案分析中核算功能成本成为现实,也为快速核算不同方案的成本提供工具。在基于价值工程的优化设计模式的构建中,本文借鉴外国的经验,将价值工程与设计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价值工程实施流程与设计流程相结合的新流程;并认为设计团队应该和价值工程团队是一体的,他们应该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价值工程---设计团队。价值工程—设计团队按收集整理信息、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分析住宅全装修功能、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设计方案、优选方案、对优选方案进行价值工程分析、创造优化改进措施、发展优化改进措施、提交设计方案及价值工程成果审核、设计详细施工图等步骤有序地开展优化设计工作。通过基于价值工程的优化设计模式的应用分析,发现基于价值工程的优化设计模式实用,可操作性良好。

二、如何鉴别家用浴盆洁具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鉴别家用浴盆洁具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定中式复合词的描写与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定中式复合词的界定及词汇化等级
    第一节 定中式复合词的判定
        一、词和短语的界定
        二、古代汉语定中式复合词的界定
        三、现代汉语定中式复合词的界定
    第二节 定中式复合词的词汇化等级
        一、词汇化理论简介
        二、定中式复合词的词汇化程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定中式复合词的类型及定量统计
    第一节 定中式复合词的音节类型及定量统计
        一、双音节定中式复合词
        二、三音节定中式复合词
        三、多音节定中式复合词
    第二节 定中式复合词的内部结构类型及定量统计
        一、“名+名”定中式复合词
        二、“动+名”定中式复合词
        三、“形+名”定中式复合词
        四、“数+名”定中式复合词
    第三节 定中式复合词的语义类型及定量统计
        一、定语表类别
        二、定语表品性
        三、定语表数量
        四、定语表指示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类型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第一节 音节类型不平衡性的历时考察
        一、双音节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二、三音节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三、多音节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第二节 内部结构类型不平衡性的历时考察
        一、“名+名”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二、“动+名”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三、“形+名”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四、“数+名”定中式复合词的历时考察
    第三节 语义类型不平衡性的历时考察
        一、定语表类别的历时考察
        二、定语表品性的历时考察
        三、定语表数量的历时考察
        四、定语表指示性的历时考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类型定中式复合词的不平衡性分析
    第一节 定中式复合词音节类型的不平衡性分析
        一、定中式复合词双音化的原因
        二、定中式复合词双音化的必然性
    第二节 定中式复合词结构类型的不平衡性分析
        一、原型范畴理论
        二、定中式复合词结构类型与原型范畴的对应
    第三节 定中式复合词语义类型的不平衡性分析
        一、句法层面上不同类型的定语的语序
        二、定中式复合词语义类型与句法层面定语语序的对应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卫浴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卫浴产品的智能化现象与必然趋势
        1.1.2 用户行为研究在产品设计中的显着作用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1 基于用户行为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流程对智能卫浴产品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1.3.2 智能卫浴的产品设计实践对今后相关产品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4.1 行为科学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4.2 智能卫浴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4.3 本文的研究价值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用户行为与产品设计的关系研究
    2.1 用户行为的解析
        2.1.1 行为的内涵
        2.1.2 行为科学在设计中的导入
        2.1.3 用户行为在产品设计中的界定
    2.2 产品设计与用户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
        2.2.1 用户行为提升产品设计
        2.2.2 产品设计改善用户行为
    2.3 用户行为研究在产品设计中的基本流程
        2.3.1 分析用户的内在需要
        2.3.2 明确用户的行为目的
        2.3.3 细化用户的行为内容
        2.3.4 整理用户的行为过程
        2.3.5 获取行为对产品的作用结果
        2.3.6 评估产品的信息反馈
        2.3.7 产品设计逆向影响用户行为
    2.4 本章小结
3 卫浴产品及其智能趋势的调研分析
    3.1 私人卫浴产品
        3.1.1 座便器
        3.1.2 水龙头
        3.1.3 面盆
        3.1.4 沐浴设备
        3.1.5 其他
    3.2 公共卫浴产品
        3.2.1 座便器
        3.2.2 蹲便器
        3.2.3 小便器
        3.2.4 水龙头
        3.2.5 沐浴设备
        3.2.6 其他
    3.3 卫浴产品的智能化需求与用户行为之间的关联研究
        3.3.1 卫生间内用户行为的分类
        3.3.2 用户行为过程中智能化需求的提取
    3.4 现有智能化技术及其应用
    3.5 智能化趋势在卫浴产品设计中的归类与展望
        3.5.1 卫浴产品基本功能智能化
        3.5.2 卫浴产品进阶功能智能化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卫浴产品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4.1 智能卫浴产品的设计原则分析
        4.1.1 技术性原则
        4.1.2 易用性原则
        4.1.3 安全性原则
        4.1.4 可持续原则
        4.1.5 舒适性原则
        4.1.6 情感化原则
        4.1.7 适应性原则
        4.1.8 包容性原则
    4.2 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卫浴产品的设计方法提出
        4.2.1 行为层贴合最大化
        4.2.2 需求层设想前瞻化
        4.2.3 使用层交互合理化
        4.2.4 功能层干预最小化
        4.2.5 实现层技术主导化
    4.3 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卫浴产品的设计流程
        4.3.1 分析明确用户面向卫浴产品的内在需求与使用目的
        4.3.2 细化梳理用户对卫浴产品产生的行为内容与操作流程
        4.3.3 提取与决策用户行为影响下卫浴产品的智能化需求
        4.3.4 选择性搭载智能技术初步实现卫浴产品的智能化功能
        4.3.5 获取并记录用户行为对智能卫浴产品的作用结果
        4.3.6 评估与修正智能卫浴产品对用户行为的信息反馈
        4.3.7 浴产品的智能化改善用户行为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卫浴产品的设计实践
    5.1 智能座便器设计
        5.1.1 用户面向座便器的内在需求与使用目的
        5.1.2 用户对座便器产生的行为内容与操作流程
        5.1.3 提取与决策座便器与用户行为相关的智能化需求
        5.1.4 智能座便器的设计方案与说明
    5.2 智能水龙头设计
        5.2.1 用户面向水龙头的内在需求与使用目的
        5.2.2 用户对水龙头产生的行为内容与操作流程
        5.2.3 提取与决策水龙头与用户行为相关的智能化需求
        5.2.4 智能水龙头的设计方案与说明
    5.3 智能沐浴设备设计
        5.3.1 用户面向沐浴设备的内在需求与使用目的
        5.3.2 用户对沐浴设备产生的行为内容与操作流程
        5.3.3 提取与决策沐浴设备与用户行为相关的智能化需求
        5.3.4 智能沐浴设备的设计方案与说明
    5.4 智能浴室镜设计
        5.4.1 用户面向浴室镜的内在需求与使用目的
        5.4.2 用户对浴室镜产生的行为内容
        5.4.3 提取与决策浴室镜与用户行为相关的智能化需求
        5.4.4 智能浴室镜的设计方案与说明
    5.5 其他智能卫浴产品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6.2 本文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小户型住宅居住空间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小户型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4.2 课题研究的方法
        1.4.3 课题研究的框架
第2章 小户型住宅居住空间的基础理论与分析
    2.1 我国居住空间的发展历程
        2.1.1 建国以来我国住宅各个时期的发展
        2.1.2 我国居住空间的发展现状
    2.2 小户型住宅居住空间的基础理论
        2.2.1 住宅的概念
        2.2.2 小户型住宅的概念
        2.2.3 小户型住宅产品种类
        2.2.4 居住空间的概念
        2.2.5 小户型居住空间尺度
    2.3 小户型住宅居住群体的界定和需求分析
        2.3.1 小户型住宅居住群体的界定
        2.3.2 居住群体的心理需求分析
        2.3.3 居住群体的使用倾向性需求分析
        2.3.4 居住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户型住宅居住空间设计特性及空间概论
    3.1 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3.2 小户型居住空间设计的特性
        3.2.1 居住的实用性
        3.2.2 环境的审美性
        3.2.3 功能的复合性
        3.2.4 消费的经济性
        3.2.5 居室的可变性
    3.3 小户型室内空间概论
        3.3.1 小户型居住空间的组成
        3.3.2 小户型居住空间的功能构成
    3.4 小户型居住空间的类型及分割
        3.4.1 小户型居住空间的类型
        3.4.2 小户型居住空间的分割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户型居住空间设计内容、原则与方法
    4.1 小户型居住空间设计内容
        4.1.1 隐喻设计
        4.1.2 空间组织关系
    4.2 小户型居住空间设计理念
        4.2.1 创造空间回路
        4.2.2 利用镜面反射
        4.2.3 减小起居室面宽
        4.2.4 适当缩减家具体量
        4.2.5 增设“半间房”
        4.2.6 创造明亮的卫生间
        4.2.7 设置分类储藏
        4.2.8 实现“一体化”
    4.3 小户型居住空间设计原则
        4.3.1 功能优先原则
        4.3.2 精致小巧原则
        4.3.3 简约为主原则
        4.3.4 同一用色原则
        4.3.5 灯光原则
        4.3.6 窗户原则
        4.3.7 轻装修原则
    4.4 小户型住宅居住空间设计方法
        4.4.1 小户型空间的整体表达
        4.4.2 小户型的家具选择
        4.4.3 色彩的搭配设计
        4.4.4 光影的运用设计
        4.4.5 材质的选择
        4.4.6 绿化协调
    4.5 实际案例分析
        4.5.1 案例简介
        4.5.2 案例设计理念
        4.5.3 案例平面布置及设计
        4.5.4 各功能空间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户型住宅室内空间设计发展趋势
    5.1 科技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5.2 个性化时尚化发展趋势
    5.3 环保低碳化发展趋势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重庆公共租赁房套型及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论文基本概念
        1.1.1 公共租赁房
        1.1.2 “夹心层”群体
        1.1.3 套型空间
    1.2 论文选题背景
        1.2.1 公租房相关政策与建设情况
        1.2.2 重庆的公租房建设
        1.2.3 公租房套型研究
    1.3 研究公租房套型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公租房套型的目的
        1.3.2 研究公租房套型的意义
    1.4 公租房套型设计的研究内容
        1.4.1 研究公租房套型设计的经济性
        1.4.2 研究公租房套型设计的适应性
        1.4.3 研究公租房套型的人性化设计
    1.5 公租房套型设计的研究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框架
2 夹心层套型需求调研分析
    2.1 调研思路
    2.2 问卷设计
    2.3 调研过程
    2.4 调研结果分析
        2.4.1 起居空间(客厅)需求分析
        2.4.2 休息空间(卧室)需求分析
        2.4.3 工作学习空间需求分析
        2.4.4 餐厨空间需求分析
        2.4.5 卫浴空间需求分析
        2.4.6 储藏空间需求分析
        2.4.7 休闲娱乐空间需求分析
        2.4.8 阳台空间
3 公租房套型设计目标分析
    3.1 套型设计普适性目标
        3.1.1 满足居住生理需求
        3.1.2 满足居住心理需求
        3.1.3 满足居住行为需求
    3.2 公租房套型针对性目标
        3.2.1 套型设计参考夹心层类型
        3.2.2 套型设计照顾夹心层人群流动性
        3.2.3 家庭生命周期的考虑
    3.3 公租房套型空间设计目标
        3.3.1 公租房套型问题分析
        3.3.2 设计目标分析
4 公租房套型的经济性设计
    4.1 套型空间经济性设计的需求
        4.1.1 公租房套型经济性需求
        4.1.2 经济性设计的内涵
    4.2 提高套型设计的经济性
        4.2.1 空间的充分利用
        4.2.2 合理的功能布置
5 公租房套型的适应性设计
    5.1 公租房套型的适应性需求
        5.1.1 套型适应性需求分析
        5.1.2 适应性与居住需求的关系
    5.2 套型的适应性设计手段
        5.2.1 套型的可变性
        5.2.2 围合方式的适应性设计
        5.2.3 提高空间包容能力
    5.3 套型空间的可变性设计
        5.3.1 套型的可变性设计手法
        5.3.2 功能空间的可变性
    5.4 单间套型适应性设计实践
6 公租房套型的人性化设计
    6.1 公租房套型的人性化设计需求
        6.1.1 套型人性化设计的目的
        6.1.2 套型设计人性化的内涵体现
        6.1.3 夹心层人群对套型人性化需求特点
    6.2 公租房套型人性化的设计策略
        6.2.1 完善套型的功能空间
        6.2.2 提高感官需求的满足程度
        6.2.3 优化套型物理环境
    6.3 套型具体功能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6.3.1 基本构成
        6.3.2 公共空间
        6.3.3 私密空间
        6.3.4 服务空间
7 结语与展望
    7.1 结语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5)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概念话语
    (二) 现实记忆
    (三) 史学思考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卫浴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确立
        1.2.1 建筑卫浴空间布局及设施
        1.2.2 人体工程学理论
        1.2.3 研究对象的选取
    1.3 研究内容
        1.3.1 通用设计理论在卫浴空间中的应用
        1.3.2 建筑卫浴空间设计的通用设计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5 论文研究框架
    1.6 论文研究方法
    1.7 论文内容概述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借鉴—通用设计及其理论探源
    2.1 通用设计概述
        2.1.1 无障碍设计
        2.1.2 通用设计的定义
        2.1.3 通用设计称谓的差异
        2.1.4 通用设计的概念
        2.1.5 通用设计与其他设计的关联
    2.2 通用设计理论研究的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社会学
        2.2.3 住居学
        2.2.4 人机工程学
        2.2.5 环境行为学
    2.3 通用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
        2.3.1 理论原则的发展
        2.3.2 设计方法上的发展
        2.3.3 通用设计的特征
        2.3.4 通用设计的可持续性
    2.4 建筑史中的通用设计观念
        2.4.1 人与建筑的关系
        2.4.2 勒·柯布西耶的模数理论
        2.4.3 阿尔瓦·阿尔托的启示
    2.5 通用设计方法的应用意义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卫浴空间功能与使用者研究
    3.1 居住建筑卫浴空间形态的演进
        3.1.1 西方居住建筑卫浴空间的历史演进
        3.1.2 中国居住建筑卫浴空间的历史演进
    3.2 国外居住建筑卫浴空间的状况
    3.3 居住建筑卫浴空间存在的问题
        3.3.1 卫浴空间功能布局问题
        3.3.2 卫浴空间设备配置
        3.3.3 部品接口问题
    3.4 卫浴空间中人的活动范围分析
    3.5 人在卫浴空间中的生活方式
    3.6 住宅卫浴空间功能与需求研究
    3.7 研究人群的界定
    3.8 人体工程学研究
        3.8.1 人体测量学
        3.8.2 人体测量的国家标准
    3.9 使用者研究
        3.9.1 老年人生理研究
        3.9.2 老年人心理研究
        3.9.3 老年人人机尺寸数据在设计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卫浴空间的通用设计方法
    4.1 设计方法与流程
    4.2 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卫浴空间设计原则
        4.2.1 包容性原则
        4.2.2 安全性原则
        4.2.3 人性化设计
        4.2.4 独立性设计
        4.2.5 易用性设计
        4.2.6 弹性设计
    4.3 人与环境的关系
        4.3.1 行为场合理论
        4.3.2 相互作用论
    4.4 卫浴空间功能区系统划分
        4.4.1 便溺区平面布局
        4.4.2 盥洗空间平面布局
        4.4.3 洗浴空间平面布局
    4.5 卫浴空间环境设计
        4.5.1 色彩设计
        4.5.2 材质设计
        4.5.3 照明设计
        4.5.4 界面设计
    4.6 卫浴空间设备与设施
        4.6.1 卫生洁具设备
        4.6.2 洗面盆
        4.6.3 浴盆
        4.6.4 淋浴
        4.6.5 配套设施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后记

(7)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家用产品通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解说
        1.1.1 研究对象及内容
        1.1.2 研究方向
        1.1.3 研究方法
        1.1.4 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背景
        1.2.1 概念
        1.2.2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1.2.4 工业设计的责任
    1.3 小结
第二章 通用设计概念
    2.1 通用设计概念之界定
        2.1.1 通用设计的定义
        2.1.2 通用设计理论的内容
        2.1.3 通用设计与其它设计之联系
        2.1.4 通用设计的意义和重要性
    2.2 通用设计在社会老龄化中的可行性分析
        2.2.1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面临之问题
        2.2.2 通用设计流程分析
        2.2.3 界定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与正常人的交集区域
    2.3 通用设计的原则
    2.4 小结
第三章 老年人生活基本特征与产品需求
    3.1 老年人的界定
    3.2 老年人生理特征
        3.2.1 皮肤及感觉系统
        3.2.2 神经系统
        3.2.3 运动系统
        3.2.4 消化系统
        3.2.5 肾脏与泌尿系统
    3.3 老年人心理特征
        3.3.1 心理健康及幸福感
        3.3.2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3.4 老年人的行为特征
    3.5 老年人生活产品需求的特点
        3.5.1 方便化
        3.5.2 保健化
        3.5.3 舒适化
        3.5.4 休闲化
    3.6 小结
第四章 通用设计在老年人家用产品中的应用
    4.1 老年家庭卫浴空间通用设计
        4.1.1 设计需求采集
        4.1.2 设计需求的功能化描述
        4.1.3 卫浴空间设计
    4.2 计算机人机界面通用设计
        4.2.1 计算机的通用设计原则
        4.2.2 最新计算机系统的通用设计评价分析
    4.3 家庭厨房基本器具
        4.3.1 电源开关和插座
        4.3.2 水槽及水龙头
        4.3.3 炊事设备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基于拓扑的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2章 拓扑与人机界面概述
    2.1 人机界面
        2.1.1 界面的概念
        2.1.2 人机界面的界定
        2.1.3 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研究内容
    2.2 拓扑理论基础
        2.2.1 拓扑学
        2.2.2 拓扑关系
        2.2.3 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拓扑性
    2.3 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特征方式
    2.4 人本界面:以用户为中心设计
    本章小结
第3章 家居产品与拓扑关系分析
    3.1 家居产品
        3.1.1 家居产品的定义
        3.1.2 家居产品的种类
    3.2 环境与空间
        3.2.1 室内环境
        3.2.2 空间定义
        3.2.3 空间特点
    3.3 引入拓扑概念
    3.4 人机模型的建立
    3.5 人机模型的分析与对比
    本章小结
第4章 拓扑下的家居产品人机界面
    4.1 包含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4.1.1 家居产品与隐性空间
        4.1.2 人机界面内容
        4.1.3 案例说明
        4.1.4 小结
    4.2 包含于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4.2.1 家居产品与显性空间
        4.2.2 人机界面内容
        4.2.3 小结
    4.3 覆盖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4.3.1 家居产品与半公开空间
        4.3.2 人机界面内容
        4.3.3 小结
    4.4 覆盖于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4.4.1 家居产品与显性空间
        4.4.2 人机界面内容
        4.4.3 小结
    4.5 相交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4.5.1 家居产品与空间
        4.5.2 人机界面内容
        4.5.3 小结
    4.6 相接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4.6.1 家居产品与空间
        4.6.2 人机界面内容
        4.6.3 小结
    4.7 相离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4.7.1 人机界面内容
        4.7.2 小结
    4.8 等价情况下的人机界面
    本章小结
第5章 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发展趋势
    5.1 家居产品与家居空间的环境一体化设计
        5.1.1 一体化设计时代背景
        5.1.2 家居产品的拓扑关系对一体化设计的影响
    5.2 非物质化的家居产品人机界面
        5.2.1 非物质化设计理念
        5.2.2 非物质化家居产品界面的表现形式
        5.2.3 拓扑知识体系对非物质化界面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现代大众产品设计的中国特色研究 ——以生活方式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源起
    1.2 研究背景
        1.2.1 理论背景
        1.2.2 文化背景
        1.2.3 社会需求
        1.2.4 研究背景小结
    1.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源流、理论与现实
    2.1 关于“现代设计”
        2.1.1 错综复杂的现代性
        2.1.2 设计之现代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2.1.3 价值理性的延伸——大众与生活方式
        2.1.4 宜家的现代性解读
    2.2 生活方式——从社会学到设计
        2.2.1 经济地位与生活方式
        2.2.2 消费与生活方式
        2.2.3 文化与生活方式
        2.2.4 从“方式”到“风格”
        2.2.5 生活方式类型
        2.2.6 设计与生活方式
    2.3 中国特色之辨
        2.3.1 元素、特色与风格
        2.3.2 设计特色与文化
        2.3.3 传统的误区
        2.3.4 开放的“本土”
        2.3.5 小结
    2.4 研究与实践
        2.4.1 思想已起飞
        2.4.2 被解释的设计
        2.4.3 生活初见端倪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疑问与思考
    3.1 从设计作品中发问中国特色
    3.2 生于忧患的民族意识
        3.2.1 应对现代化的近代思想
        3.2.2 现代设计的忧患
    3.3 运用传统的传统
        3.3.1 国货与洋货的“民族特色”
        3.3.2 发展工艺之下的日用品特色
        3.3.3 红旗轿车与几十年一贯制的大众产品
        3.3.4 从仿造到自己设计
        3.3.5 产品丰盛引发中国风格
        3.3.6 小结
    3.4 迷失方向
        3.4.1 精神的缺失
        3.4.2 传统观念再发现
        3.4.3 限制下的适应
    3.5 自问自答的小结
        3.5.1 为什么急于寻找中国特色?
        3.5.2 为何聚焦于传统符号?
        3.5.3 传统符号能够拯救中国设计吗?
第4章 多元求解
    4.1 现代产品的多样性
        4.1.1 人造物系统与现代产品
        4.1.2 现代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4.1.3 现代产品的多重维度
    4.2 传统现代产品的中国特色构建
        4.2.1 仿古
        4.2.2 中国新古典主义
        4.2.3 现代中式
        4.2.4 借古造今
        4.2.5 小结
    4.3 新生现代产品的中国特色构建
        4.3.1 传统的印迹,文化的外衣
        4.3.2 传统器物造型
        4.3.3 传统材质
        4.3.4 小结
    4.4 在生活中寻找
        4.4.1 生活方式与用户需求
        4.4.2 国际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活方式的解答——以自行车为例
    5.1 自行车在欧美
        5.1.1 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
        5.1.2 自行车交通衰退,自行车运动继续发展
        5.1.3 自行车交通在复兴
    5.2 自行车在台湾
        5.2.1 从制造到设计的自行车王国
        5.2.2 生活中自行车败给摩托车
        5.2.3 重新唤回自行车
    5.3 自行车在中国大陆
        5.3.1 从引进到自行生产
        5.3.2 “永久”的经典之作
        5.3.3 背负生活的重担
        5.3.4 当代的困境
    5.4 比较中的中国特色
        5.4.1 自行车交通
        5.4.2 自行车生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设计研究案例分析——移动新主张
    6.1 研究背景与目的
    6.2 设计前期研究
        6.2.1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与交通方式
        6.2.2 自行车租赁
        6.2.3 电动自行车
    6.3 设计方案
        6.3.1 城市个人交通模式
        6.3.2 单人交通工具租赁服务系统
        6.3.3 租赁式单人交通工具——站靠式电动自行车
    6.4 本章小结:适应生活,引领生活
第7章 结论
    7.1 现代设计的理性与生活方式
    7.2 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理解
    7.3 传统符号的历史性理解
    7.4 中国特色的内涵与层次
    7.5 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建构
    7.6 从生活方式中建构中国特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7.7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自行车的发明与演变
附录 B 图表资料来源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基于价值工程的住宅全装修方案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住宅全装修的研究现状
        1.2.2 价值工程的研究现状
        1.2.3 住宅全装修和价值工程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4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概述
    2.1 价值工程的概念
        2.1.1 价值工程的定义
        2.1.2 价值工程的基本术语解析
    2.2 价值工程工作计划与方法
        2.2.1 价值工程工作计划
        2.2.2 主要工作步骤的内容与方法
    2.3 住宅全装修的概念
        2.3.1 住宅全装修的定义
        2.3.2 住宅全装修的内容
        2.3.3 住宅全装修方案的定义
    2.4 住宅全装修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2.4.1 住宅全装修的优势分析
        2.4.2 住宅全装修的发展趋势
    2.5 住宅全装修的操作模式和实施流程
        2.5.1 住宅全装修的操作模式
        2.5.2 住宅全装修的实施流程分析
3 住宅全装修的功能分析与成本核算
    3.1 住宅全装修的功能分析
        3.1.1 住宅全装修的功能分解与定义
        3.1.2 住宅全装修的功能整理
    3.2 住宅全装修的成本分析与核算
        3.2.1 全装修的成本构成分析
        3.2.2 全装修成本的核算
4 基于价值工程的住宅全装修方案优化设计模式的构建
    4.1 国外装修应用价值工程的模式
        4.1.1 美国 ISEC 装修设计公司运用价值工程的模式
        4.1.2 英国 Kaliedscope 集团应用价值工程的模式
    4.2 国内大型设计公司应用价值工程的模式
    4.3 全装修优化设计模式的设计
    4.4 准备阶段
        4.4.1 签定合同,并确定实施价值工程进行方案优化设计
        4.4.2 组建与设计团队相融合的价值工程—设计团队小组
        4.4.3 收集整理信息
    4.5 分析阶段
        4.5.1 住宅全装修功能分析并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
        4.5.2 装修方案设计与优选
        4.5.3 对优选的方案进行价值工程分析
    4.6 创新阶段
        4.6.1 优化改进措施的创造
        4.6.2 优化改进措施的评估与发展
        4.6.3 设计方案及价值工程成果的汇报与审核
    4.7 实施阶段
    4.8 推行优化设计模式的外部环境支持的建议
        4.8.1 对政府的建议
        4.8.2 对企业的建议
5 基于价值工程的优化设计模式的应用分析
    5.1 准备阶段
        5.1.1 确定实施价值工程并组建与设计团队相融合的价值工程—设计团队
        5.1.2 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并建立装修成本核算体系
    5.2 分析阶段
        5.2.1 住宅全装修的功能分析及各功能重要性系数的确定
        5.2.2 装修方案的设计与优选
        5.2.3 对 A 方案进行价值工程分析
    5.3 创新阶段
        5.3.1 针对价值工程研究对象进行优化改进措施的创造
        5.3.2 改进措施的评估与发展
        5.3.3 设计方案与价值工程成果的汇报与审核
    5.4 实施阶段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调查问卷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如何鉴别家用浴盆洁具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定中式复合词的描写与解释[D]. 强晓莲.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2]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卫浴产品设计研究[D]. 王嘉.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3]小户型住宅居住空间设计应用研究[D]. 李秋颖. 吉林建筑大学, 2014(04)
  • [4]重庆公共租赁房套型及其设计研究[D]. 梅超. 重庆大学, 2011(07)
  • [5]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6]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卫浴空间设计研究[D]. 孙元.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7)
  • [7]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家用产品通用设计研究[D]. 梁梅. 江南大学, 2008(04)
  • [8]基于拓扑的家居产品人机界面的分析研究[D]. 张夕军. 山东大学, 2008(02)
  • [9]现代大众产品设计的中国特色研究 ——以生活方式的视角[D]. 巫蒙. 清华大学, 2008(08)
  • [10]基于价值工程的住宅全装修方案优化设计研究[D]. 黄创斌. 重庆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如何鉴别家用浴缸洁具的好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