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一、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鑫冰[1](2021)在《超声作用下水泥基材料的力学及流变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水泥基材料复合化处理是实现其高性能化的有效途径,而浆体本身良好的颗粒分散是基本前提。目前在水泥基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搅拌是实现颗粒分散的唯一途径。但现有搅拌技术均难以实现水泥颗粒的均匀分散,致使水泥基材料复合化后的性能与人们的期望相距甚远。因此,本文拟利用超声技术对浆体进行处理,并探讨超声参数、超声作用方式、水灰比、掺加减水剂等因素对其力学强度和流变性能的影响,期望实现水泥浆体各项性能的提升。为此,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工作:(1)新拌浆体颗粒分散行为的表征与量化以硬化后未水化水泥颗粒的分布状态表征新拌浆体中颗粒的分散状态,通过最近邻近距离统计法建立了以颗粒相对位置为核心的颗粒分散行为量化方法。并以显微镜观测不同分散条件下浆体中颗粒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超声作用有助于浆体中水泥颗粒的分散,且随超声时间的不同,颗粒的分散程度不同,但远低于减水剂的分散效果;以分散系数X量化颗粒分散状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2)超声作用下水泥基材料的力学特性研究通过改变超声参数、水灰比、超声作用方式、掺加减水剂等因素测定了超声作用对胶砂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利用水化热测试、XRD和SEM等微观手段对浆体性能变化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功率对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超声时间对浆体强度的影响较大。短时间的超声作用(30s)不利于浆体强度的建立,但增加水灰比和添加减水剂可减弱这种影响。以直接超声、间接超声、间歇超声三种方式对浆体进行处理时,浆体强度均有所提升,其中以直接超声的方式表现的效果最佳。合理的超声参数下浆体中颗粒分散均匀,早期水化速率加快,内部C-S-H凝胶分布均匀,孔隙结构得以优化。(3)超声作用下新拌浆体的流变性能研究通过改变超声功率和作用时间,测定不同超声参数下浆体的流动度、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和剪切应力、表观粘度、屈服应力、塑性粘度等流变参数随水化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浆体在超声作用下颗粒分散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作用对浆体的流动度和泌水率影响较大。随着超声功率和作用时间的增大,浆体的流动度和泌水率均先上升后下降,流动度和泌水率呈正相关。超声时间较长时,浆体发热明显,流动度大幅下降,泌水性能得以改善。超声作用下浆体的流变曲线变化仍符合Bingham模型。超声作用下浆体的屈服应力变化不大,塑性粘度显着降低。在小参数下超声作用主要通过降低塑性粘度改善浆体的流变性能;在大参数下超声作用导致浆体工作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屈服应力的上升。且超声作用对浆体中颗粒分散作用具有时效性。(4)超声和减水剂共同作用对新拌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超声时间,研究掺加减水剂的情况下浆体流变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声作用时间对减水剂的分散效果影响较大。减水剂的掺加大幅增加了浆体的流动度和泌水率,而与超声共同作用时,浆体的流动度和泌水率均随超声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减少。超声作用下减水剂失效的原因主要是浆体的屈服应力的大幅增加所致。而后加减水剂有利于浆体中水泥颗粒的分散。该论文有图35幅,表20个,参考文献83篇。

刘亚州[2](2021)在《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高性能混凝土(HPC)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等为了提高内部结构的密实性,选取较低水胶比。但是从水泥水化过程来看,当水泥基材料的水胶比≤0.38时,水泥无法完全水化,在水泥石内部必然存在未水化水泥颗粒。这些未水化水泥颗粒后续得到水分供给时,可继续发生水化反应,即后续水化。在潮湿或水环境下,未水化水泥颗粒的后续水化,可能诱发混凝土材料膨胀开裂,并可为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提供通道,加速混凝土性能的劣化,影响其长期性能。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深入研究了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论文首先研究了水化环境对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的影响,给出了后续水化快速评价机制与试验参数。后续水化过程中,水泥净浆抗压强度增长率随水化环境湿度增大而增大,RH≥95%下其抗压强度增长率达到绝湿状态下的2.75倍;其抗压强度增长率及膨胀应变均随水中水化温度升高而增大,60℃水中其抗压强度增长率及膨胀应变分别达到20℃水中的1.83倍和1.37倍。建议将标准养护28 d作为后续水化试验的时间起点;推荐60℃水中浸泡作为加速后续水化的试验方法;抗压强度和膨胀应变可用作水泥基材料在后续水化作用下的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了基于多因素的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模型。基于Krstulovi(?)–Dabi(?)水泥水化动力学与水泥水化微观模型,考虑水分供给对水灰比的影响,建立了水泥颗粒水化修正模型;基于水泥颗粒粒径分布结果,明确了水泥水化度与水泥颗粒水化度的关系,建立了水泥水化修正模型;考虑水分迁移的影响,在水泥水化修正模型中引入了水灰比影响系数、硅粉掺量影响系数和后续水化作用影响系数,建立了基于多因素的后续水化模型;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了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演化规律,给出了后续水化作用机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净浆抗压强度随后续水化时间增长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再减小趋势。结合微观结构演变过程,后续水化作用前期,水泥水化速率快,新生C-S-H凝胶填补了净浆内孔隙,其孔体积及平均孔径明显减小,后续水化起增强作用;后期水泥水化速率缓慢,净浆内空间逐渐不足以容纳C-S-H凝胶,凝胶体积膨胀导致其内应力变大并生成微裂缝,其孔体积及平均孔径增大,导致其性能劣化。研究了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膨胀预测模型,提出了损伤风险评价及控制方法。基于MgO微膨胀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建模方法,结合温度函数a(T)、b(T)与水中水化温度T间指数函数关系,建立了膨胀应变双曲线模型;考虑水分迁移和水灰比的影响,在膨胀应变双曲线模型中引入水分迁移系数和水灰比影响系数,建立了水泥基材料膨胀预测模型。基于后续水化360 d时膨胀应变模型值,并结合长期后续水化的损伤效应,给出了水泥基材料膨胀应变限值(εFH)lv建议值。掺加硅粉可有效抑制未水化水泥后续水化的危害,且水泥基材料损伤风险控制效果随硅粉掺量增大而愈加显着。通过本文研究,提出了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演化规律和损伤风险评价方法及控制措施,可为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评价与设计提供依据。

景国建[3](2021)在《石墨烯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石墨烯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为主线,从石墨烯的分散性问题入手,进而围绕石墨烯对水泥导热能力及内外温差的影响、早期收缩及抗裂性等方面开展研究。同时,对石墨烯改性水泥材料的力学强度、微观结构及钢筋锈蚀等性能也展开相关的探索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氧化石墨烯(GO)在水泥基体中的分散性研究1、GO的团聚机理分析:GO团聚物的横向尺寸可达125μm,纵向厚度12μm,球形度在0.2~0.7之间。明确了GO表面-COOH等官能团与二价阳离子之间的络合作用以及强碱性条件下的还原反应是导致其团聚的主要原因。2、GO的分散方法及空间分布表征:基于GO的团聚机理,提出了不同的分散方式,并借助三维X射线断层扫描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GO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高速搅拌法无法阻止GO的团聚行为,聚羧酸(PCE)分散法可以显着改善GO的分散性,包覆法和球磨法均可通过水泥颗粒的位阻效应防止GO团聚。此外,宏观强度数据的离散性间接验证了不同方法分散GO的效果。综上所述,高速搅拌法不能用于GO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制备,PCE分散法和球磨法适用于大宗性能实验研究,包覆法适用于探究水泥水化等细微研究。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导热及温变性能研究1、rGO的分散性研究:基于掌握的GO分散方法,探究了rGO的分散性。当PCE/rGO的质量比为0.5时,rGO在水中的分散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rGO以单片形式分散在水化产物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团聚物。2、rGO对水泥导热能力及大体积砂浆内外温差的影响:在掌握rGO分散方法的前提下,阐明了rGO对水泥材料导热能力的影响规律。随rGO掺量增加,硬化水泥石的导热能力逐渐提高,其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最大可提高7.80%和29.00%。rGO改性砂浆表层、中间层、底层的最高温差分别为1℃,4℃和1.25℃,低于对照组的温差数据(5.5℃,10.5℃和6℃)。同时,微应变在69~76之间,也低于对照组的数值(74~79)。综合VG Studio MAX软件的模拟结果,表明:rGO提高了砂浆试块整体的导热传输能力,有效缩减了内外温差及温度应变。3、球磨法分散rGO及其对水泥导热能力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球磨法制备大掺量rGO改性水泥的技术可行性及其导热能力。四组球磨水泥的粒度分布基本一致,且导热能力随rGO掺量的增加逐渐提高,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最大增幅为31.48%和40.83%。三、rGO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收缩及抗裂性能研究1、rGO对早期收缩性能的影响:在掌握rGO调控温变收缩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rGO改性砂浆因湿度因素诱发的收缩应变。结果表明:rGO能够增大砂浆的塑性收缩,抑制干燥收缩和自收缩。其中,2.00 wt.%的rGO能够使塑性收缩峰值增加约11倍,使相应的干燥收缩和自收缩降低38.25%。2、rGO对抗裂性能的影响:rGO显着降低了塑性收缩裂缝的数量、长度及宽度,2.0 wt.%rGO改性的试样表面基本无宏观可视裂纹,最大裂缝宽度下降了79.68%。3、rGO改善收缩及抗裂性的机理:研究了rGO改性砂浆的保水性和失水速率,明确了rGO调控收缩、提高抗裂性的作用机制。rGO对砂浆的保水作用导致内部结构孔中形成了更大的弯月面半径,缩减了表面张力,降低了自收缩和干燥收缩。此外,rGO加剧了砂浆表面水分蒸发速率与内部水分渗出速率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导致塑性收缩增大。rGO在水化产物中发挥桥接作用,分散毛细管应力,限制不均匀的收缩变形。rGO提高了砂浆的抗裂能力,抵消了因塑性收缩增加引起的负面影响。四、rGO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及微观结构研究1、rGO对力学强度的影响:探究了PCE分散法和球磨法制备rGO改性砂浆的力学强度。随rGO掺量增加,砂浆的抗压抗折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CE分散法制备0.6 wt.%rGO改性砂浆的3天抗压和抗折强度提高了6.5%和7.8%,球磨法制备1 wt.%rGO改性砂浆的3天抗压抗折强度增幅为19.39%和14.59%,28天增幅为21.76%和17.27%。2、GO和rGO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基于包覆法技术,进一步探究了GO和rGO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首先明确了在300℃下煅烧60 min将GO退火转变为rGO。随GO或rGO掺量增加,水泥水化的放热速率和总放热量均增大,GO相比于rGO更能够促进水泥水化反应。此外,GO和rGO并未改变水化晶体的类型,只是促进了产物的生成,使水化晶体相互紧密交织,形成了更加致密的微观结构。3、GO对无水硫铝酸钙(C4A3$)水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GO包覆C4A3$的水化性能及调控机理。GO成功包覆在C4A3$表面,两者之间没有化学作用。随GO掺量增加,C4A3$主放热峰值增加的幅度依次为32.3%、74.1%和19.6%。此外,0.12 wt.%和0.23wt.%GO能够有效缩短C4A3$的诱导期,0.4 wt.%GO可延长主峰水化时间。随GO掺量增加,AFt明显减少,AFm含量增加。Ca2+与-COOH的络合作用降低了Ca2+浓度,延缓了AFt的形成。五、rGO对水泥基材料中钢筋锈蚀的影响研究1、动电位极化曲线分析:未浸泡NaCl溶液前,rGO改性砂浆的抗腐蚀性相比对照组提高。28天浸泡龄期内,0.6 wt.%rGO改性砂浆的抗腐蚀性提高,1.2 wt.%rGO试样的有所降低。浸泡28天后,rGO改性砂浆的抗腐蚀性相比对照组均下降,且所有试样发生氯离子侵蚀反应。2、电化学阻抗谱分析:在同一测试龄期内,电荷转移电阻R3的变化趋势说明浸泡28天前随rGO掺量增加,砂浆的抗腐蚀性先变强然后下降,发生氯离子侵蚀反应后rGO改性砂浆的抗腐蚀性均下降。综上所述,0.6 wt.%rGO在短时间内可以提高钢筋的抗腐蚀性,当rGO掺量过高或浸泡龄期较长时,均会加速钢筋腐蚀。

袁小玲[4](2021)在《微纳米钙改性水泥净浆的常温与高温后性能》文中提出较小尺寸的微米碳酸钙(MC)、纳米碳酸钙(NC)以及硅酸钙(CS),在水泥净浆中能够通过填充效应改善其孔结构,提高力学性能;高温湿热环境、微纳米钙在适当掺量时,通过发挥填充及晶核效应等,优化基体的微观结构,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耐高温性能。为聚焦微纳米钙对水泥净浆的常温及高温性能的影响机制,本文采用微纳米钙改性水泥净浆进行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不同水胶比时、不同尺寸及掺量的CS对拌合物流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CS尺寸越小、掺量越大或在更低水胶比时,拌合物的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值反而越大。较小尺寸的CS具有大比表面积,掺量越大,对拌合物的吸附水作用越明显,导致拌合物的流变性变化。而水胶比变小,拌合物的流变性也会受到影响。(2)常温环境、0.40水胶比,采用四种CS(400、800、1250和3000目)掺入到水泥净浆中。CS(400、800、1250)掺量不超过10%,CS改性水泥净浆(CSP)的抗压强度均有所提高。CS3000无论在何种掺量下,均导致其抗压强度降低。四种CS掺量为20%,CSP的抗折强度均达到最大;0.35水胶比,CS对水泥净浆的抗压强度没有明显的增强作用。0.30水胶比,两种尺寸的CS(1250,3000)在掺量为20%时,CSP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CS掺量不超过30%,抗折强度随着CS掺量增加而增大。CS通过填充及桥联作用提高力学性能。(3)高温环境下、水胶比为0.40、0.35和0.30,CS3000掺量分别不超过10%、20%和30%时,均能够提高CSP的耐高温性。600℃以前,抗压强度始终大于对比试样。CS1250对水泥石的耐高温性能没有明显地增强作用。较小尺寸的CS3000通过发挥填充效应、晶核效应以及本身的耐高温性能等,提高CSP的抗压强度。(4)常温时,MC改性水泥基材料(MCP)的抗压强度大于纯水泥对比材料(PCP),NC改性水泥基材料(NCP)略低于PCP。具有更小粒径的NC掺入到水泥净浆中,增加了材料之间的介面缺陷,导致试样的抗压强度不仅没有增加,反而略有降低。具有较小尺寸的NC和MC仍能够通过填充效应以及晶核效应等,使得基体的微观结构更加密实。(5)水泥净浆中掺入3%的NC或MC,NCP、MCP和PCP的抗压强度分别在600℃、500℃和400℃达到最大,具体抗压强度分别为62.93MPa、73.30MPa和57.05MPa。NC和MC在600℃温度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6)600℃以前,高温没有造成NCP、MCP和CSP(3000)的微观结构发生严重劣化。具有较小尺寸的NC和MC,能够通过晶核效应和填充作用等,使得基体的微观结构更加密实。具有较小尺寸的CS3000,同样可以通过填充作用和晶核效应,以及本身的耐高温性能和潜在的火山灰性质等,使得试样在600℃以前仍保持较好的微观结构。600℃以后,高温使得基体的微观结构迅速劣化。

蒙井[5](2021)在《纳米材料改性粉煤灰-水泥路用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文中认为混凝土路面性能的衰退主要是源于混凝土材料的破坏,包括早期收缩开裂以及在服役过程中的疲劳开裂等,进而引起路面结构的破坏。粉煤灰具有火山灰活性,用其替代部分水泥制备的混凝土,性能可以长期发展,从而抵抗外部作用导致的性能衰退。此外,纤维的引入可以降低路面收缩开裂以及疲劳破坏的风险。然而,低钙粉煤灰火山灰反应活性低,以及纤维与水泥基体界面结合力弱等问题,是制约采用粉煤灰和纤维制备具有长期服役性能的混凝土和建造长寿命混凝土道路的瓶颈问题。纳米材料有望提高粉煤灰火山灰反应活性以及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为提高混凝土的长期服役性能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纳米材料对于路面混凝土的改善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分散效果。因此,本文对纳米材料改性粉煤灰、纤维及其路用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提升规律与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提出了以粉煤灰为纳米材料分散载体,制备纳米Ti O2改性粉煤灰-水泥混凝土的方法。将纳米Ti O2与粉煤灰混合,然后通过球磨法将纳米Ti O2团聚体打开并吸附在粉煤灰表面。研究了球磨时间及纳米Ti O2与粉煤灰的比例等因素对分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分散载体比例和球磨参数等优化工艺。在不改变混凝土传统施工工艺的情况下制备了纳米Ti O2改性粉煤灰-水泥基材料。分析了纳米Ti O2改性粉煤灰水化产物特征,研究了纳米Ti O2改性粉煤灰-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规律与影响因素。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掺量为20%的纳米Ti O2改性粉煤灰水泥基材料,7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达37.74%和39.11%,克服了低钙粉煤灰活性低所导致的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且强度发展慢的难题,表明纳米Ti O2改性粉煤灰结构既可以高效分散纳米材料,同时提高粉煤灰早期的表面反应活性及其与水泥基体的界面咬合力,显着提升了粉煤灰在路面混凝土中的应用潜力。其次,针对PVA纤维与水泥基体界面结合较差的问题,利用PVA纤维表面富含羟基的特点,提出了常温常压快捷原位生长纳米Si O2的PVA纤维表面改性方法。研究了反应时间等参数对纤维表面纳米Si O2形貌、粒度和厚度等影响特性,确定了可在PVA纤维表面均匀生长粒径38nm的Si O2改性工艺;研究了表面纳米Si O2改性层与PVA纤维之间的附着力,及其对PVA纤维表面粗糙度提升近6倍的界面机械咬合力促进效应;并揭示了纳米Si O2改性层通过与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反应促进界面性能的改性机理;实现了1%改性PVA纤维即可大幅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折强度和变形性能。该方法高效、常温、适用于PVA纤维表面改性和规模化生产,为提高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了保障。第三,综合利用纳米材料改性粉煤灰和改性纤维,基于传统施工工艺制备了纳米改性混凝土,系统地研究了纳米改性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关系。通过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和成分的分析,揭示了纳米改性混凝土的增强机理。针对路面混凝土长期经受循环荷载作用的特点,研究了纳米改性混凝土的弯折疲劳性能。研究发现,界面增强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疲劳性能。对于机场跑道所要求的疲劳周期N=104时,纳米改性混凝土对应的疲劳极限提高了23%。研究发现,纤维的引入可以提高混凝土耗散能量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增强界面结合力进一步提高,显示了纳米改性提高路面混凝土疲劳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价值。最后,对混凝土在环约束收缩下的开裂性能进行研究,评价了微界面纳米改性对混凝土抗收缩开裂的影响。发现利用纳米改性的纤维可以有效地抑制混凝土收缩并降低开裂风险,保障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及抗环境侵蚀能力。然后基于COMSOL有限元进行数值计算,预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时空分布,评价了纳米改性对混凝土在氯盐环境下服役寿命的影响。发现通过内掺纳米改性的粉煤灰,改善了水泥基体的孔结构,可使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42%,在相同保护层厚度下,较普通混凝土的服役寿命高50%以上。最后通过对比普通混凝土和纳米改性混凝土用于路面的可靠度和耐久性设计示例,发现在相同路面等级要求下,纳米改性混凝土可以有效降低材料用量。微界面纳米改性制备的混凝土应用于配筋路面,能够有效地抑制开裂、抵抗氯离子侵蚀和综合疲劳应力作用,是发展长寿命混凝土路面的有效策略。

赵新星[6](2021)在《硅灰性质及其对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路面结构层内设置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可以迅速排除渗入结构层内的自由水,从而减轻水损害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对于多孔水泥稳定基层,提升其强度和耐久性是研究的重点。硅灰作为外掺材料,在建筑材料中被用来提升结构的力学性能。本课题以多孔水泥碎石基层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硅灰对多孔水泥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提升效果和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五种硅灰的微观性能分析,分析硅灰粒度分布、成分和孔隙特征等。(2)硅灰水泥胶砂试验:硅灰水泥胶砂强度及流动度试验,探究不同硅灰对水泥胶砂性能影响规律及机理。(3)多孔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基于排水及强度要求,确定集料级配、胶结料用量及成型方法等。(4)多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试验:不同级配的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透水性能试验等,分析级配、硅灰性质等对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1)不同硅灰的的颗粒细度、空隙特征及矿物成分有明显差异,其特性与水泥砂浆性能具有相关性。(2)不同硅灰水泥砂浆强度差异明显,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最高的是3#硅灰,提升效果最好的原因同其化学成分、颗粒分布特征、孔容值较小等因素有关。(3)设计三种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级配,单一级配两种(A级配4.75mm~9.5mm、B级配9.5mm~15mm)、双级配(C级配,用体积法确定4.75mm~9.5mm和9.5mm~15mm集料的比例为3:7);三种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的透水系数分别是13.5、11.3、14.3,排水性能良好;级配C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4)掺加硅灰能显着提升多孔水泥碎石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级配C内掺、外掺硅灰强度分别提升23.5%、45.8%。(5)三种级配的多孔水泥碎石的室内抗压回弹模量分别为754.4MPa、746.1MPa、865.6MPa,加入硅灰后,抗压回弹模量提升约10%-19.0%。(6)硅灰能够有效提高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掺加硅灰后,C级配多孔水泥稳定碎石弯拉强度从0.7MPa提高至0.8MPa,断裂应变能增大13.8%。

刘通[7](2021)在《机制砂特性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加强,天然砂资源越来越匮乏,使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配制混凝土已成为混凝土行业的必然趋势。然而,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在粒形、级配以及0.075mm以下颗粒含量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因此,开展机制砂的上述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本文研究了机制砂中片状颗粒(粒径与含量)对水泥砂浆流动度、抗折和抗压强度、孔结构特征的影响。在保证机制砂颗粒级配不变的情况下,测试了机制砂中组合粒径片状颗粒含量为10%、20%和30%和粒径为1.18~2.36mm、2.36~4.75mm和4.75~9.5mm单粒径片状颗粒含量为10%时的水泥砂浆的流动度、抗折及抗压强度、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中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加或片状颗粒含量为10%时,随着所含片状颗粒粒径的增大,机制砂空隙率增大,所配制的水泥砂浆孔隙率增大,有害孔增多,从而导致水泥砂浆流动度、抗折与抗压强度明显降低;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片状颗粒含量是影响水泥砂浆和易性与力学性能的最关键因子,其次是4.75~9.5mm单粒径片状颗粒含量。为保证水泥砂浆的性能,应严格控制机制砂中片状颗粒总含量及4.75~9.5mm片状颗粒的含量。其次,研究了机制砂颗粒级配对水泥砂浆流动度、抗折和抗压强度、孔结构特征的影响,并研究了机制砂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微观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颗粒级配对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性能存在很大的影响,现有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控制方式无法表征机制砂级配的优劣及其变化趋势。与之相比,分计筛余曲线的变化对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更加明显,且分计筛余百分率更能明确的表征机制砂不同粒径颗粒含量的占比。所以,采用分计筛余百分率表征和限制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将更为合理。这也证明了目前规范由累计筛余控制方式向分计筛余控制方式转变的合理性。最后,针对高吸附性的花岗斑岩石粉,一方面,研究了高吸附性的花岗斑岩石粉含量对水泥砂浆流动度、抗折和抗压强度、微观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了高吸附性的花岗斑岩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早期抗裂性能、早期收缩性能、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及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吸附性石粉在水泥基材料中存在“表面积”、“填充”、“成核”、“化学”、“稀释”、“游离”和“界面缺陷”等影响,在石粉含量达到最佳临界值前,花岗斑岩石粉以“填充”作用为主,其有利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发展;当石粉含量超过最佳临界值后,花岗斑岩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趋向于“多元化”作用,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较为复杂,无法直接阐明。

李志平[8](2021)在《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优化设计及水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粗放型的水泥生产模式给我国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形成了高负荷。部分工业副材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可以实现部分替代水泥熟料,可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并能调控水泥熟料颗粒级配以及改善水泥基体系的性能。随着实际工程中水泥基胶凝体系的组分增多,掺量加大,而现有单掺或双掺复合体系的研究成果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多元体系,导致多元体系性能发展规律并不明确,现有理论和试验研究已跟不上细掺料实际工程应用的步伐。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以多元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优化方法、室内试验、计算机仿真模拟等为研究手段,对多元体系-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水化机理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1)采用统计学优化方法评估了3种活性和粒度差异较大的细掺料-水泥复合体系的性能发展规律,重点探讨了多组分-性能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各组分之间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流动性、流变参数、水化放热量、抗压强度、干燥收缩性能的回归模型拟合的响应曲面函数具备完全显着性,模型稳定性较好。两两组分之间对复合体系的性能发展规律明显,交互项均为不显着项。采用D-optimal优化方法寻找目标区域的最优解可信度较好,具备一定实际应用价值。(2)基于等温量热法测试了多粒级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放热特征值,并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复合体系的水化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四元体系的整体水化放热速率较参照组明显降低,第二放热峰出现了明显延迟现象。掺入硅灰的二元组的诱导期早期放热速率曲线与参照组基本重叠,直至水化4小时后水化速率较参照组才逐渐增高。通过动力学函数拟合发现,多元体系的水化半衰期的时间均在11h~13h之间,拟合得到的累积放热总量与72h累积放热量相差10%以内,采用Krstulovic-Dabic模型模拟复合体系水化动力学的可靠度较高。(3)采用5种统计学方法分别研究了多元体系的早期水化放热特征和抗压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Spearman方法拟合的相关系数整体最高,Pearson方法拟合的线性相关系数次之,Kendall方法拟合的相关系数整体最小。一重相关条件下,28d抗压强度与早期水化放热特征值的相关系数整体高于3d抗压强度,而多重相关条件下,水化放热特征与力学性能的相关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特别是四重相关条件下,3d抗压强度与早期水化放热特征值的相关系数整体高于28d抗压强度。(4)采用HYMOSTRUC3D模型模拟了多粒级复合体系的水化过程以及微结构发展规律,该模型能够直观呈现出多粒级复杂体系的细微观结构,并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随着水灰比的增加,体系水化度响应增加,水灰比越大,同等水化时间的水化度增量越小。在体系水化100h左右之前,水化度增长迅速并在150h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此后逐渐趋于稳定。随着水化程度的增加,不同体系的弹性模量均呈增大趋势。随着水化程度的增加,不同体系的孔隙率均呈减小趋势。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揭示了多粒级水泥基复合胶凝体系的性能发展规律,并厘清了多粒级复合体系早期水化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多元统计关系。研究成果能为一些活性较低的工业副材提供合理的使用方案,进一步提升工业副材的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降低水泥熟料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经济意义和环保意义。

张歌[9](2020)在《负温环境下水泥水化过程调控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极端环境工程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许多重要工程将会跨越若干个冬季施工期的背景下,保障混凝土工程在寒冷环境下安全可靠、提高冬期施工的关键技术及理论基础愈加重要。水泥的早期水化硬化是保证冬期施工混凝土性能及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如何在负温下促进水泥快速水化、保证强度持续发展、并避免冻害发生是需要攻克的难点。通常会采取保温蓄热养护方法,然而这类方法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会消耗大量能源而有悖于绿色环保的国策。掺入无机盐早强剂也是一种高效而经济的方法,但是随着服役时间的延长,无机盐带来的弊端逐渐暴露,如钢筋锈蚀、碱-骨料反应、盐类析出等,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功能及安全性。因此,研究安全可靠的促进负温下硅酸盐水泥水化硬化的改性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通过试验研究了冬期施工环境下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形、抗压强度的演化规律,揭示早龄期混凝土受冻及解冻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解冻时间、最短等待时间、最小度时积描述其解冻过程,并以田口-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揭示温度、试件尺寸、含冰量这几个影响因素对上述响应的影响程度,最终建立解冻时间的简化计算公式,为后续硅酸盐水泥负温改性试验参数的设定提供依据。其次,基于水泥负温水化必要条件及早期结构形成理论,建立了水泥早期水化几何模型,结合热力学模拟的水泥水化过程,提出毛细水状态、可冻水含量的计算方法。基于计算的不同水灰比、温度、龄期条件下完全冻结毛细水、部分冻结毛细水、不冻结毛细水对应的固相粒径范围及可冻水含量结果,结合消除完全冻结毛细水的判据,提出预养时间的确定方法及水泥负温性能改性思路。再者,以水化硅酸钙(C-S-H)晶种及纳米SiO2为改性组分,研究水泥的负温强度、水化过程、冻结特性及微结构。结果表明C-S-H晶种及纳米SiO2作为成核位点类早强组分结合数小时的预养时间,显着提高-5℃下硅酸盐水泥水化程度及抗压强度,促进水化产物在成核位点处快速生长,快速消耗可冻水,形成的水泥石早期结构降低毛细水凝固点,大大降低了冻胀破坏的风险。相比纳米SiO2,由于水泥主要水化产物C-S-H在C-S-H晶种上生长所需跨越的成核势垒更低,因此具有更好的改性效果。进一步,研究硫铝酸盐水泥作为改性组分对水泥负温性能、水化特征、冻结特性、微结构的影响,得到硫铝酸盐水泥对硅酸盐水泥在-5℃下的改性效果,揭示负温下硫铝酸盐水泥改性水泥机理。在无预养条件下,掺入较大掺量的硫铝酸盐水泥的硅酸盐水泥负温下的初始水化主要由C4A3S的水化主导,生成的针棒状钙矾石快速消耗自由水、降低可冻水含量及促进早期结构的形成。数小时预养条件下,小掺量硫铝酸盐水泥的硅酸盐水泥由于浓度效应和早期结构形成效应的共同作用,受冻的风险也被大大降低。最后,研究碱激发矿渣做为改性组分对硅酸盐水泥负温性能、水化特征、冻结特性、微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碱激发矿渣的掺入显着降低了水泥在负温下的凝固点,液相的存在为负温下水泥的持续水化提供了前提条件,碱激发矿渣/硅酸盐水泥胶凝材料体系在早期水化反应剧烈,负温下能够形成缩聚程度更高的水化产物和更致密的水泥石,从而显着提高了碱激发矿渣/硅酸盐水泥胶凝材料体系在-5℃、-20℃下的抗压强度。总之,考虑冬期施工环境温度及养护条件的差异,科学地选择C-S-H晶种、纳米SiO2、硫铝酸盐水泥以及碱激发矿渣对硅酸盐水泥进行改性的方法,可显着提高硅酸盐水泥的负温性能,避免早期冻害的发生和耐久性问题的困扰,保证混凝土的冬期施工绿色环保、安全可靠及高效地实施。

于业宁[10](2020)在《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凝土废弃材料的再生利用是我国2020年后履行巴黎协定四个承诺的重要举措之一,超期水泥作为一种水化碳化后部分失效的建筑材料,常被视为废弃物而缺乏合理利用。鉴于其高能耗、高碳排放的生产成本和剩余水化活性价值,本文将对超期水泥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借鉴超高性能水泥材料设计思路,本文提出了合理的再生利用方案,通过测试新拌浆体和硬化浆体的微观孔隙结构及宏观性能,构建了理论模型以评价超期水泥的再生利用效果。研究分析了超期水泥的原始特性,发现该材料包括块体和粉体两种形态,块体团聚程度与水化程度有关。激光粒度分析显示,超期水泥破碎筛分后的混合粉体比普通水泥存在更多小于12.476μm粒径的颗粒,大幅增加了比表面积和表面吸附能力。通过X射线衍射发现,超期水泥矿物组成中除了四种熟料成分峰值弱化外,方解石的晶体衍射峰值最为明显,而在X射线荧光光谱中,其各种元素氧化物所对应的熟料比重显着变化,剩余熟料矿物占比重为76.3%,明显少于普通水泥。通过热重测试得知,超期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已经完全转化为纳米级碳酸钙,该碳酸钙成分占水泥质量的12.68%,超期水泥颗粒表面覆盖凝胶状水化产物及该碳化物后,颗粒的吸附能力增强,但也阻碍了熟料的水化发展速度。使用超塑化剂能够获取低水灰比和良好工作性的浆体材料,低水灰比条件下,超期水泥存在表层吸附作用引起的黏度降低现象,总体上看,低水灰比浆体的黏度变化由超塑化剂的浓度变化主导,而高水灰比时黏度特征由水灰比主导。超塑化剂在水泥材料界面时,将以19°接触角覆盖于颗粒表面,该特征一方面将降低孔隙溶液的表面张力,另一方面在低水灰比时能大幅改善水的分散均匀性。借鉴超高性能水泥材料的紧密堆积设计思路,可以计算获取粉体材料的最优混合比例。通过不同配合比的硬化净浆微观孔隙测试,可以发现超期水泥的水化产物对孔隙有一定的填充效果,其产物氢氧化钙也能激发超期硅灰和矿渣粉二次水化,该二次水化产物比一次水化产物对孔隙结构的填充效果更加明显。使用超塑化剂大幅降低用水量后,堆积颗粒的相互填充效果将最优。利用6nm-11nm和11nm-50nm孔径范围内的孔隙量变化和氮气吸脱附滞回曲线类型,可以构建孔隙结构的层柱模型,该模型与颗粒填充过程关系密切,能从颗粒堆积角度解释硬化浆体结构更加致密的原因,便于在材料设计环节预测硬化后浆体的微观结构变化。在新拌水泥浆体中,高水灰比、无超塑化剂的浆体在终凝前存在液相迁移的现象,而掺入超塑化剂后的浆体液相则均匀分散并未出现迁移,此时形成的黏稠浆体在搅拌过程中会裹入气泡,该气泡会根据浆体的黏稠程度发生合并或者逸出。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化学收缩量与其熟料矿物的比例关系密切,而掺合料的加入会显着增加其化学收缩量和干燥收缩量,但自收缩量变化不大。进一步复掺超塑化剂时,会降低超期水泥1/3比例的自收缩和一部分干燥收缩。利用本文的层柱模型和拉普拉斯方程,可以区分层状孔和毛细孔的毛细管作用力,便于分析不同尺寸孔隙对收缩量的影响。该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施加在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上时,可以在不降低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充分证实了该超期水泥基材料的再生利用可行性和巨大应用潜力,作为一种低成本绿色再生建筑材料,环保意义重大。

二、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作用下水泥基材料的力学及流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新拌浆体颗粒分散行为的表征与量化
    2.1 原材料
    2.2 试验方法及设备
    2.3 试验研究内容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超声作用下水泥基材料的力学特性研究
    3.1 原材料
    3.2 试验研究内容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超声作用下水泥基材料的流变性能研究
    4.1 原材料及测试程序
    4.2 试验研究内容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研究现状
        1.2.1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应用
        1.2.2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特点
        1.2.3 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后续水化研究现状
        1.3.1 后续水化影响因素
        1.3.2 后续水化快速评价
        1.3.3 后续水化模型
        1.3.4 后续水化作用机理
        1.3.5 后续水化作用下损伤风险评价及控制
    1.4 后续水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水化环境对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2.2.2 试验方法
    2.3 水化环境湿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2.3.1 湿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2.3.2 湿度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2.3.3 湿度对压折比的影响
    2.4 水中水化温度对后续水化的影响
        2.4.1 水中水化温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2.4.2 水中水化温度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2.4.3 水中水化温度对压折比的影响
        2.4.4 水中水化温度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2.5 后续水化结合水量、膨胀应变和抗压强度增长率的相关性
        2.5.1 抗压强度增长率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2.5.2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2.5.3 抗压强度增长率和膨胀应变的关系
        2.5.4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2.5.5 抗压强度增长率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膨胀应变的关系
    2.6 加速试验等效时间
        2.6.1 加速试验等效时间的概念
        2.6.2 抗压强度与加速试验等效时间的关系
        2.6.3 加速试验等效时间计算结果
    2.7 后续水化快速评价机制与试验参数的确定
    2.8 本章小结
3 基于多因素的水泥基材料后续水化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3.2.2 试验方法
    3.3 配合比参数对化学结合水量的影响
        3.3.1 水灰比的影响
        3.3.2 硅粉掺量的影响
    3.4 基于多因素的后续水化模型研究
        3.4.1 Krstulovi(?)–Dabi(?)水泥水化动力学
        3.4.2 水泥水化微观模型
        3.4.3 水泥水化反应动力学的微观方程式
        3.4.4 水化速率参数
        3.4.5 硅粉的稀释效应和物理加速效应
        3.4.6 后续水化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
        3.4.7 基于多因素的后续水化模型
    3.5 模型关键参数及模型验证
    3.6 基于模型的水泥水化度及其水化速率分析
        3.6.1 水中水化温度的影响
        3.6.2 水灰比的影响
        3.6.3 硅粉掺量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演化规律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概况
        4.2.1 原材料与配合比
        4.2.2 试验方法
    4.3 水灰比对水化特性的影响
    4.4 水灰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4.1 水灰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4.2 水灰比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4.4.3 水灰比对压折比的影响
    4.5 水泥体积分数和孔隙率
        4.5.1 BSE测试原理
        4.5.2 水泥体积分数
        4.5.3 不同位置孔隙率
    4.6 水泥后续水化程度对强度的影响
    4.7 后续水化对水泥净浆强度的影响机理
        4.7.1 分形模型
        4.7.2 机理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后续水化作用下水泥基材料膨胀预测模型及损伤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概况
    5.3 水灰比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5.4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相关性
        5.4.1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5.4.2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5.5 膨胀预测模型
        5.5.1 模型的建立
        5.5.2 模型的验证
    5.6 长期后续水化作用下损伤风险评价方法
    5.7 本章小结
6 掺硅粉水泥基材料长期性能及损伤风险控制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概况
        6.2.1 原材料与配合比
        6.2.2 试验方法
    6.3 硅粉掺量对水化特性的影响
    6.4 硅粉掺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6.4.1 硅粉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6.4.2 硅粉掺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6.4.3 硅粉掺量对压折比的影响
    6.5 硅粉掺量对物理性能的影响
        6.5.1 硅粉掺量对毛细吸水特性的影响
        6.5.2 硅粉掺量对质量变化率的影响
    6.6 硅粉掺量对膨胀应变的影响
    6.7 膨胀应变、后续水化结合水量和初期毛细吸水系数的相关性
        6.7.1 膨胀应变与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6.7.2 初期毛细吸水系数与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6.7.3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时间、后续水化结合水量的关系
        6.7.4 膨胀应变和后续水化结合水量、初期毛细吸水系数的关系
    6.8 后续水化对水泥浆体强度的影响机理
    6.9 损伤风险控制方法
    6.10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石墨烯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泥收缩裂缝研究
        1.2.2 石墨烯改性水泥基材料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
    2.1 实验设备
    2.2 分析与表征方法
        2.2.1 粒度测试
        2.2.2 光谱分析
        2.2.3 显微镜分析
        2.2.4 热分析
        2.2.5 X射线分析
        2.2.6 压汞法分析
        2.2.7 声发射分析
        2.2.8 电化学测试
    2.3 物理性能测试
        2.3.1 水泥净浆及胶砂强度
        2.3.2 保水性和失水率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在水泥基体中的分散性研究
    3.1 引言
    3.2 氧化石墨烯的团聚行为
        3.2.1 原材料表征
        3.2.2 氧化石墨烯团聚物观察
        3.2.3 氧化石墨烯的团聚机理分析
    3.3 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研究
        3.3.1 高速搅拌法
        3.3.2 聚羧酸分散法
        3.3.3 球磨法
        3.3.4 包覆法
        3.3.5 不同分散方法对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墨烯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导热及温变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石墨烯的分散性研究
        4.2.1 原材料表征
        4.2.2 石墨烯水性悬浮液的分散性表征
        4.2.3 石墨烯在水泥基体中的分散性研究
    4.3 石墨烯对水泥导热能力的影响
    4.4 石墨烯对大体积砂浆内外温差的影响
    4.5 球磨法分散石墨烯及对水泥导热能力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墨烯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收缩及抗裂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石墨烯对早期收缩性能的影响
        5.2.1 实验测试过程
        5.2.2 早期收缩性能
    5.3 石墨烯对抗裂性能的影响
        5.3.1 抗裂实验过程
        5.3.2 抗裂性能表征与评价
    5.4 石墨烯改善收缩及抗裂的机理探讨
        5.4.1 水泥基体内部水分的影响
        5.4.2 水泥基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墨烯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及微观结构研究
    6.1 引言
    6.2 石墨烯对力学强度的影响
        6.2.1 聚羧酸分散法制备砂浆的强度
        6.2.2 球磨法制备砂浆的强度
    6.3 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
        6.3.1 氧化石墨烯到石墨烯的转化研究
        6.3.2 水化热分析
        6.3.3 XRD分析
        6.3.4 SEM分析
    6.4 氧化石墨烯对无水硫铝酸钙水化性能的影响
        6.4.1 无水硫铝酸钙表征
        6.4.2 氧化石墨烯包覆无水硫铝酸钙表征
        6.4.3 水化热分析
        6.4.4 水化产物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石墨烯对水泥基材料中钢筋锈蚀的影响研究
    7.1 引言
    7.2 石墨烯对钢筋锈蚀的影响
        7.2.1 初始状态的钢筋电化学行为
        7.2.2 浸泡4天的钢筋电化学行为
        7.2.3 浸泡12天的钢筋电化学行为
        7.2.4 浸泡28天的钢筋电化学行为
        7.2.5 浸泡64天的钢筋电化学行为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微纳米钙改性水泥净浆的常温与高温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微纳米钙改性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1.2.1 NC和MC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性能与机理
        1.2.2 CS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影响
        1.2.3 微纳米钙改性水泥基材料的耐高温性能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原材料表征与试验设计
    2.1 原材料
        2.1.1 化学组成
        2.1.2 形貌表征
        2.1.3 XRD物相分析
        2.1.4 红外光谱分析
        2.1.5 粒度分析
    2.2 试验设计
    2.3 试件制作
    2.4 测试方法
        2.4.1 流变性测试
        2.4.2 加热机制
        2.4.3 力学性能测试
3 CS对水泥净浆的流变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CS改性水泥浆体的流变性
        3.2.1 流变模型分析
        3.2.2 屈服应力
        3.2.3 塑性黏度
    3.3 常温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t=28d)
        3.3.1 CS对水泥净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3.3.2 CS对水泥净浆抗折强度的影响
    3.4 常温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t=6m,m:month)
        3.4.1 不同水胶比及CS掺量对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3.4.2 不同水胶比及CS掺量对水泥基材料抗折强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微纳米钙改性水泥石的高温性能
    4.1 引言
    4.2 NCP、MCP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变化
    4.3 高温对CSP力学性能的影响(t=6m,W/C=0.40)
    4.4 高温对CSP力学性能的影响(t=10m,W/C=0.35、0.30)
        4.4.1 高温对CSP(W/C=0.35)力学性能的影响
        4.4.2 高温对CSP(W/C=0.30)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外观形貌分析
        4.5.1 高温对NCP和 MCP的外观形貌的影响
        4.5.2 高温对CSP外观形貌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微纳米钙改性水泥石的微结构分析
    5.1 引言
    5.2 常温下CSP的微结构分析(t=28d,W/C=0.40)
        5.2.1 MIP分析
        5.2.2 XRD分析
        5.2.3 SEM形貌分析
    5.3 高温对NCP和 MCP微观结构的影响
        5.3.1 TG/DTG分析
        5.3.2 MIP分析
        5.3.3 XRD分析
        5.3.4 SEM分析
    5.4 高温对CSP微观结构的影响
        5.4.1 MIP分析
        5.4.2 XRD晶相分析
    5.5 CSP的 SEM分析
        5.5.1 CSP(3000-10%)的SEM分析(t=6m,W/C=0.40)
        5.5.2 CSP(1250-10%)的SEM分析(t=10m,W/C=0.30)
        5.5.3 CSP(3000-10%)的SEM分析(t=10m,W/C=0.30)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纳米材料改性粉煤灰-水泥路用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路面
        1.2.2 路用混凝土
        1.2.3 粉煤灰-水泥混凝土
        1.2.4 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
        1.2.5 纳米材料改性混凝土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共混球磨制备纳米TiO_2改性粉煤灰-水泥基复合材料
    2.1 引言
    2.2 共混球磨分散方法
        2.2.1 NMs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
        2.2.2 共混球磨法分散NMs
    2.3 NT改性粉煤灰-水泥基复合材料制备
        2.3.1 原材料
        2.3.2 制备方法
        2.3.3 分析测试方法
    2.4 NT改性粉煤灰
        2.4.1 纳米改性粉煤灰的表面形貌
        2.4.2 纳米改性粉煤灰的粒径分布
        2.4.3 纳米改性粉煤灰的覆盖率
    2.5 NT改性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
        2.5.1 球磨时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5.2 NT掺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5.3 不同分散方法对纳米改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6 力学性能的改性机理
        2.6.1 早期水化反应分析
        2.6.2 水化产物分析
        2.6.3 微观结构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SiO_2改性PVA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纳米SiO_2
        3.2.3 PVAF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3.2.4 表征方法
    3.3 NS改性PVAF
        3.3.1 NS改性PVAF的表面形貌
        3.3.2 NS改性PVAF的表面粗糙度
        3.3.3 NS改性PVAF的表面活性及耐碱性
    3.4 纳米改性对PVAF增强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4.1 PVAF增强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
        3.4.2 力学性能增强的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米材料改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NMs改性砂浆的制备
        4.2.2 NMs改性混凝土的制备
        4.2.3 力学性能表征方法
    4.3 NMs类型和掺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4.3.1 NMs类型的选择
        4.3.2 NMs掺量的优化
    4.4 微界面纳米改性粉煤灰-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4.4.1 混凝土不同龄期的力学性能
        4.4.2 对折压比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纳米材料改性对混凝土抗折疲劳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混凝土的制备
        5.2.2 加载方式
        5.2.3 参数确定
    5.3 混凝土的疲劳寿命
        5.3.1 粉煤灰对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
        5.3.2 粉煤灰表面纳米改性对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
        5.3.3 纤维对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
        5.3.4 纳米改性纤维对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
        5.3.5 混凝土疲劳寿命和疲劳极限预测
    5.4 混凝土的疲劳损伤
        5.4.1 循环荷载-变形曲线
        5.4.2 刚度系数的演变规律
        5.4.3 能量耗散的演变规律
        5.4.4 残余应变的演变规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纳米材料改性对路用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6.1 引言
    6.2 纳米改性对混凝土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
        6.2.1 实验方法
        6.2.2 自由收缩
        6.2.3 开裂风险预测
    6.3 纳米改性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6.3.1 实验方法
        6.3.2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6.3.3 服役寿命预测
    6.4 纳米改性混凝土的路面应用
        6.4.1 路面设计
        6.4.2 耐久性设计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硅灰性质及其对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应用状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总结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硅灰微观性能分析
    2.1 硅灰种类
    2.2 粒度试验
        2.2.1 试验过程
        2.2.2 试验结果
        2.2.3 结果分析
    2.3 SEM电镜观测
        2.3.1 试验过程
        2.3.2 观测图像
        2.3.3 结果分析
    2.4 XRF成分分析
        2.4.1 试验原理
        2.4.2 试验数据
        2.4.3 结果分析
    2.5 氮吸附
        2.5.1 试验原理
        2.5.2 试验方法
        2.5.3 吸脱附曲线
        2.5.4 比表面积及孔容
        2.5.5 孔径分析
        2.5.6 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泥硅灰胶砂试验
    3.1 水泥性能
        3.1.1 水泥强度
        3.1.2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3.2 水泥硅灰胶砂强度(硅灰内掺)
        3.2.1 胶砂强度
        3.2.2 硅灰水泥胶砂拌和状态
        3.2.3 强度规律分析
    3.3 水泥硅灰胶砂强度(硅灰外掺)
        3.3.1 胶砂强度
        3.3.2 强度规律分析
    3.4 水泥胶砂流动度
        3.4.1 试验方案
        3.4.2 试验数据
        3.4.3 数据分析
    3.5 机理分析
        3.5.1 硅灰对抗压强度影响机理
        3.5.2 硅灰对抗折强度影响机理
        3.5.3 各硅灰对强度影响差异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孔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4.1 原材料试验
        4.1.1 筛分试验
        4.1.2 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4.1.3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
        4.1.4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4.1.5 粗集料含水率试验
    4.2 多孔水泥稳定矿料级配
    4.3 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成型技术参数
        4.3.1 成型方法
        4.3.2 改进击实试验
        4.3.3 初始用水量计算
        4.3.4 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
    4.4 胶凝材料用量及种类确定
        4.4.1 掺加方式对强度的影响
        4.4.2 水泥用量对强度影响
        4.4.3 掺加硅灰种类对强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硅灰改性多孔水稳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5.1 无侧限抗压强度
        5.1.1 7d无侧限抗压强度
        5.1.2 28d无侧限抗压强度
        5.1.3 各级配工程适用情况
    5.2 室内动态抗压回弹模量
    5.3 弯拉强度
        5.3.1 弯拉试验方案
        5.3.2 弯拉试验结果
        5.3.3 断裂应变能计算
    5.4 透水性能
        5.4.1 各级配的空隙率
        5.4.2 各级配的透水系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机制砂特性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天然砂的匮乏与机制砂的兴起
        1.1.2 现行标准制约与行业需求
        1.1.3 研究意义
    1.2 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1.2.1 机制砂粒形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2.2 机制砂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2.3 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3 研究欠缺和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及其特性
        2.1.1 水泥
        2.1.2 矿粉
        2.1.3 粉煤灰
        2.1.4 机制砂
        2.1.5 石粉
        2.1.6 其他
        2.1.7 机制砂与石粉母岩岩相
    2.2 原材料试验方法
        2.2.1 原材料性能测试
        2.2.2 机制砂片状颗粒筛选及其掺配
        2.2.3 机制砂级配分级与掺配
        2.2.4 机制砂石粉清洗及其含量调整
    2.3 水泥砂浆性能试验方法
        2.3.1 水泥砂浆流动度测试方法
        2.3.2 水泥砂浆抗折、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2.4 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
        2.4.1 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2.4.2 混凝土早期收缩与开裂性能测试方法
        2.4.3 混凝土力学性能性能测试方法
        2.4.4 混凝土耐久性能测试方法
    2.5 混凝土微观结构性能试验方法
        2.5.1 MIP测试方法
        2.5.2 XRD测试方法
        2.5.3 SEM测试方法
        2.5.4 NMR测试方法
    2.6 水泥砂浆与混凝土配合比
        2.6.1 水泥砂浆配合比
        2.6.2 混凝土配合比
3 片状颗粒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及灰色关联分析
    3.1 片状颗粒对水泥砂浆工作性能的影响
    3.2 片状颗粒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3.3 片状颗粒对水泥砂浆孔结构特征的影响
    3.4 片状颗粒粒径、含量与水泥砂浆性能间的关联分析
        3.4.1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3.4.2 灰色关联计算结果与分析
4 颗粒级配对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4.1 颗粒级配对机制砂性能的影响
    4.2 颗粒级配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
        4.2.1 颗粒级配对水泥砂浆流动性的影响
        4.2.2 颗粒级配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4.2.3 颗粒级配对水泥砂浆孔结构的影响
    4.3 颗粒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4.3.1 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4.3.2 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的影响
        4.3.3 颗粒级配对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
5 花岗斑岩石粉含量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5.1 石粉含量对水泥砂浆流动性的影响
    5.2 石粉含量对水泥砂浆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
    5.3 石粉含量对水泥砂浆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
        5.3.1 MIP测试结果与分析
        5.3.2 XRD测试结果与分析
        5.3.3 SEM测试结果与分析
6 花岗斑岩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6.1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6.2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体积变形性能的影响
        6.2.1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的影响
        6.2.2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早期开裂性能的影响
    6.3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6.4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6.5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
        6.5.1 MIP测试结果与分析
        6.5.2 SEM测试结果与分析
7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
    7.1 硫酸盐侵蚀条件下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外观变化的影响
    7.2 硫酸盐侵蚀条件下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耐腐蚀系数的影响
    7.3 硫酸盐侵蚀条件下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
        7.3.1 劣化机理分析
        7.3.2 微观结构测试结果与分析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优化设计及水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及评述
        1.2.1 多元复合体系
        1.2.2 颗粒级配效应
        1.2.3 优化匹配设计
    1.3 水泥基材料优化设计方法的综述
        1.3.1 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概况
        1.3.2 研究现状的评述
    1.4 胶凝材料的水化性能及细观模拟综述
        1.4.1 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
        1.4.2 水化性能的细观模拟
    1.5 文献简析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多指标优化设计
    2.1 引言
    2.2 试验方案
        2.2.1 原材料
        2.2.2 基于Box-Behnken法的配合比设计
        2.2.3 测试方法
    2.3 胶凝材料的物化特征和级配分析
        2.3.1 物化特征
        2.3.2 级配分析
    2.4 试验结果和统计分析
        2.4.1 拟合模型与显着性检验
        2.4.2 流动性试验结果分析
        2.4.3 流变参数试验结果分析
        2.4.4 水化放热试验结果分析
        2.4.5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2.4.6 体积稳定性试验结果分析
    2.5 试验结果的多指标优化与验证
        2.5.1 D-optimal优化方法
        2.5.2 多指标优化及最优值的确定
        2.5.3 最优值的方法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早期水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方案
        3.2.1 原材料
        3.2.2 配合比设计
        3.2.3 测试方法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基准水泥组水化放热特征
        3.3.2 细粒级调控组水化放热特征
        3.3.3 粗粒级调控组水化放热特征
        3.3.4 标准粒级取代组水化放热特征
    3.4 多元复合胶凝体系水化动力学过程分析
        3.4.1 Knudsen外推方程
        3.4.2 Krstulovic-Dabic模型
    3.5 细掺料对水化放热的贡献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泥基复合体系早期水化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4.1 引言
    4.2 试验方案
        4.2.1 原材料
        4.2.2 配合比设计
        4.2.3 测试方法
    4.3 多元复合体系的抗压强度特征
        4.3.1 颗粒粒级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3.2 不同掺量条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3.3 水胶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4 力学性能与早期水化放热量的关系
        4.4.1 Pearson相关性和热图分析
        4.4.2 Spearman相关性和热图分析
        4.4.3 Kendall相关性和热图分析
        4.4.4 复相关性分析
        4.4.5 多元回归分析
        4.4.6 相关性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细观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复合胶凝体系水化模型参数的确定
        5.2.1 RRB粒度分布
        5.2.2 比表面积
        5.2.3 矿物成分
    5.3 水泥体系的细观模拟及校准
        5.3.1 基于HYMOSTRUC3D微结构模型建立
        5.3.2 水泥体系的水化度
    5.4 多粒级复合胶凝体系的细观模拟
        5.4.1 水化反应速率控制方程
        5.4.2 水化度的模拟
        5.4.3 弹性模量的模拟
        5.4.4 孔隙结构的模拟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负温环境下水泥水化过程调控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水泥负温下的水化
        1.2.1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及负温热动力学基础
        1.2.2 水泥浆体的冻结
    1.3 冬期施工方法
        1.3.1 保温防护
        1.3.2 外加剂
    1.4 硅酸盐水泥的早强改性方法
        1.4.1 成核位点型
        1.4.2 快速水化型
    1.5 文献的简析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混凝土早期受冻及解冻特征
    2.1 引言
    2.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2.2.1 原材料
        2.2.2 配合比
        2.2.3 试验方法
    2.3 混凝土早期受冻及解冻特征
        2.3.1 温度
        2.3.2 变形
        2.3.3 抗压强度
    2.4 混凝土解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参数分析
        2.4.1 混凝土解冻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2.4.2 特征参数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泥石可冻水量的计算
    3.1 水泥石可冻水量计算基础
    3.2 几何模型的构建
    3.3 基于水化热力学模拟计算的相体积
        3.3.1 热力学模拟基础
        3.3.2 热力学模拟结果
    3.4 计算结果
        3.4.1 毛细水冻结状态
        3.4.2 可冻水含量
    3.5 基于可冻水计算的水泥改性思路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C-S-H晶种及纳米SiO_2对水泥负温性能及水化机理影响
    4.1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4.1.1 原材料
        4.1.2 配合比
        4.1.3 试验方法
    4.2 抗压强度
        4.2.1 C-S-H晶种及纳米SiO_2 掺量对水泥抗压强度的影响
        4.2.2 预养护时间对水泥抗压强度的影响
    4.3 水化特性
        4.3.1 水化热及动力学参数分析
        4.3.2 水化产物
    4.4 冻结特性
        4.4.1 相变温度
        4.4.2 可冻水
    4.5 微结构
    4.6 成核位点类早强组分改性水泥负温性能的机理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硫铝酸盐对水泥负温性能及水化机理影响
    5.1 试验方案
        5.1.1 原材料
        5.1.2 配合比
        5.1.3 试验方法
    5.2 抗压强度
        5.2.1 CSA掺量对水泥抗压强度的影响
        5.2.2 预养时间对CSA改性水泥抗压强度的影响
    5.3 水化特性
        5.3.1 水化热
        5.3.2 水化产物
    5.4 冻结特性
        5.4.1 相变温度
        5.4.2 可冻水
    5.5 水化产物形貌与微结构
    5.6 CSA改性水泥负温性能的机理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碱激发矿渣对水泥负温性能及水化机理影响
    6.1 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6.1.1 原材料
        6.1.2 配合比
        6.1.3 试验方法
    6.2 抗压强度
    6.3 水化特性
        6.3.1 水化热
        6.3.2 水化产物
    6.4 冻结特性
    6.5 微结构
    6.6 环境效益分析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结构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水泥行业的环保压力与应对措施研究
        1.2.2 水泥材料的细度与失效碳化研究
        1.2.3 水泥材料水化碳化后的再利用研究
        1.2.4 水泥材料孔隙结构和收缩机理研究
        1.2.5 水泥材料的氯离子渗透研究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1.1 胶凝材料
        2.1.2 骨料
        2.1.3 外加剂和水
        2.1.4 其他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原始材料特性分析试验
        2.2.2 新拌浆体分析试验
        2.2.3 硬化浆体分析试验
        2.2.4 其他分析试验
第3章 超期材料的颗粒特性研究
    引言
    3.1 道路工程材料实地调研
    3.2 超期材料颗粒特性研究
        3.2.1 超期材料颗粒粒径分布研究
        3.2.2 超期水泥颗粒形貌研究
    3.3 超期材料组成研究
        3.3.1 超期材料矿物组成研究
        3.3.2 超期材料元素组成研究
        3.3.3 超期材料组成变化研究
    3.4 超期材料颗粒堆积填充性研究
        3.4.1 超期材料干法堆积试验
        3.4.2 超期材料最佳混合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再生超期材料的浆体特性研究
    引言
    4.1 再生超期材料在液相中分散状态研究
        4.1.1 超期水泥分散状态
        4.1.2 超期矿物掺合料分散状态
        4.1.3 超期水泥与超期掺合料混合分散状态
    4.2 超塑化剂流变学特性研究
        4.2.1 超塑化剂表面张力与浓度关系研究
        4.2.2 超塑化剂黏度特性与浓度关系研究
    4.3 超塑化剂掺量与超期材料浆体黏度关系研究
    4.4 超塑化剂固液界面状态研究
    4.5 超塑化剂对超期水泥凝结速度影响的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结构研究
    引言
    5.1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配合比设计
    5.2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结构研究
        5.2.1 压汞孔隙分布研究
        5.2.2 氮气吸脱附孔隙分布研究
        5.2.3 压汞与氮气吸脱附孔隙结果对比研究
        5.2.4 颗粒堆积与孔隙结构模型研究
        5.2.5 孔隙结构连通性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研究
    引言
    6.1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液相分布特性研究
        6.1.1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液相分布分析
        6.1.2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液相引气分析
    6.2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收缩特性研究
        6.2.1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化学收缩分析
        6.2.2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自生收缩分析
        6.2.3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干燥收缩分析
        6.2.4 收缩应变和超期材料孔隙结构的关系研究
    6.3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强度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6.3.1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强度发展研究
        6.3.2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劈裂抗拉强度研究
        6.3.3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研究
        6.3.4 养护条件对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影响研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作用下水泥基材料的力学及流变性能研究[D]. 陈鑫冰.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后续水化作用下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的长期性能与微结构演化规律研究[D]. 刘亚州.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石墨烯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景国建. 济南大学, 2021(02)
  • [4]微纳米钙改性水泥净浆的常温与高温后性能[D]. 袁小玲.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纳米材料改性粉煤灰-水泥路用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D]. 蒙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6]硅灰性质及其对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 赵新星.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7]机制砂特性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 刘通.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8]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优化设计及水化性能研究[D]. 李志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9]负温环境下水泥水化过程调控及机理研究[D]. 张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结构及性能研究[D]. 于业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