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全国农村住房示范优秀奖

入选全国农村住房示范优秀奖

一、全国农村住宅实例优秀奖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丘川颖[1](2018)在《宪法人权条款适用研究》文中指出从宪法文本的立法体例和表述方式来分析,人权条款应当包括广义和狭义的内涵:从广义的宪法规范角度,宪法文本载明的宪法条款与宪法学主要研究的核心内容(即公权力和人权)相对应,大致可分为人权条款与公权力条款两大部分;从狭义的宪法规范角度,人权条款则专指宪法第33条第三款。人权条款载入《宪法》之旨趣不囿于一国总章程的格局,从人权条款既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又是一款概括性宪法规则的立法构思来看,人权条款的适时加入目标指向宪法适用,即把概括性的、原则性的人权条款在我国宪法体制之内通过立法、行政、宪法监督路径构想得以适用,这也是其研究价值所在。围绕人权条款适用的主题可以从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人权条款和人权条款适用的内涵导入分析。基于既是宪法原则又是概括性宪法规范的人权条款之内涵,导引出人权条款适用之涵义与其运行的法理基础。第二部分,阐明人权条款适用关涉的权利义务关系。在逐段解决人权条款适用问题之前,界分其涉及的核心概念,比如人权与宪法权利、公民权利、基本权利的关系是通往成功适用之门的重大宪法学问题。经过分析证成,人权覆盖了宪法权利、公民权利、基本权利的内涵外延;人权是宪法权利、公民权利、基本权利的价值与依归;人权是宪法权利、公民权利、基本权利的研究基础和发展全景。人权作为其他三种权利发展的参照系,指引着它们在一国法律体系中不断地从国家、社会与公民的宪法关系视角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部分,梳理中国语境之下人权条款适用之逻辑理路。每一成文宪法国家均有其独特的语境,中国也不例外。宪法人权条款适用在我国宪制之下的发生、生长使得其既有宪法原则的特质又兼具宪法规范的内涵,从人权条款适用的角度考量,其适用要体现中国语境下人权条款适用隐含在语义、结构以及规范三种层面的应然逻辑,尤其要构建能消解人权条款适用隐含的人权与公权力悖论的解题路径。第四部分,阐述我国宪法人权条款适用的研究现状与既存问题。经过梳理人权条款适用在主体和适用路径的研究现状,人权条款适用的确存在立法适用、行政适用、宪法监督适用诸多实际问题。第五部分,域外宪法监督推进人权条款适用之经验与启示。经过客观分析和评述域外国家经由宪法监督推进人权条款适用的三种模式之可取经验,获得如下启示:一是客观看待域外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的人权条款适用道路;二是构建专门宪法监督机关以推进我国宪法人权条款适用;三是宪法监督推进人权条款适用应当尊重宪法文本。第六部分,人权条款适用的路径构想。我国人权条款的适用面临诸多现实障碍,其中尤其关键的问题是缺乏宪法解释、宪法监督制度推进人权条款适用。为此针对人权条款既存问题并借鉴域外宪法监督推进人权条款适用的有益经验,人权条款适用的路径构思应当坚持在中国宪法体制之下,坚持优先考虑我国宪法秩序统一和国家公权力结构稳定的格局下,通过立法、行政、宪法监督三种适用路径探求解题构想。

武晶[2](2017)在《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传统文献学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外国建筑史在中国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建筑教育方面,将近代美术院校建筑教育模式纳入建筑教育研究之中,疏理总结了自癸卯学制建立至今的外国建筑史教育发展历程。分析阐述了外国建筑史课程在不同时期的教育特点:1902-1949年在巴黎美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包豪斯等西方教育思想影响下的自主发展模式;1949-1976年统一的、以苏联莫斯科艺术学院为范本的教学模式;1976年至今多元共生、灵活多样的跨越式教育模式。且对近代不同时期、不同建筑系(科、组)的外国建筑史教学进行详析,总结比较了其各自的教学特色与相关异同。学术研究方面,对自美学开始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历程进行重点归纳总结:最初(1902-1926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以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且深受中国新史学主义的影响。其后,以建筑为主要对象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在1927-1949年期间,其研究明显受到西方建筑研究思想的影响;在1949-1976年期间,其研究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研究方法论;1976年之后,外国建筑史研究呈井喷式增长。在海量的研究成果中,最突出的成就是进行外国建筑史研究体系框架的建设。基于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成果,结合外国建筑史关键人物的口述访谈,本文提出外国建筑史研究中人文综合素质、建筑设计实践、哲学思想三级层面的研究内容及要求,并对目前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现状给出个人的思考。

刘锐[3](2017)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三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三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三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三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三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赵军静[4](2015)在《齐康建筑设计思想与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典型作品的分析,归纳总结齐康的建筑创作历程,并系统提炼其建筑设计思想和建筑教育思想。全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提出了整个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全面梳理了齐康建筑创作实践的历程和脉络。将齐康的建筑创作划分为成长积累的前期、崭露头角的早期、深入探索的中期和多元表现的盛期四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典型作品和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地域化创作、审美构图、形式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对其建筑创作的脉络进行动态研究。通过对创作实践的分析,总结出齐康“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基础,并详细论述“人”和“本”的内涵。第三章系统归纳齐康的人性化设计美学思想。齐康的美学思想强调时空中的情理交织,将历史的要素和地域的要素合并起来考虑,使建筑具有丰富的内涵,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即对建筑理性的追求和情感的表达。建筑理性的追求体现在形式的和谐、功能的合理、技术的适宜、环境的适应和辩证求实的建筑观五个方面。情感的表达体现在建筑潜在意义的表达、建筑时代精神的体现和建筑审美的怡情悦性三个部分。第四章系统论述齐康的设计伦理思想即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责任伦理思想。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总结了齐康设计伦理思想的丰富内涵。微观上为建筑师个体与职业责任的实现;中观上指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具体指城市规划的公益与正义、建筑的人性化表达和建筑对观者的品德教育;宏观上指建筑师的未来责任,即注重环境的持续发展、城市形态的宜居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五章系统全面地论述了齐康的教育思想。文章首先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部分梳理了齐康教育实践活动轨迹,进而分析归纳出齐康的教育思想主要包含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忠于教育的师德风范和终生学习的治学思想。最后提炼其教育思想的特点,并阐述了其教育思想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论文最后在结语中总结了齐康建筑设计思想的内涵,从建筑创作的政治化和文化民族主义两个方面对其设计思想进行反思,并探讨了其对设计师的职业素养、设计教育的教学体制、传统设计文化的继承、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齐康建筑创作实践进行历时性研究。在史料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上,将齐康的创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概括各个阶段的动态发展脉络,剖析其建筑创作的连续性。第二,系统论述了齐康“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包括人性化的设计美学思想、对人民负责的责任伦理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思想。提炼归纳了齐康美学、伦理、教育三位一体的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第三,运用历史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齐康的设计思想进行反思,并结合当代设计现状分析了齐康设计思想的现实意义。

林墨飞[5](2014)在《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期。景观,作为新兴行业以迅猛的态势融入城市建设进程中,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强势发展。然而,由于现代景观文化的超前性和移植性,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也经历了高度时空压缩,而又相对繁乱的过程。一方面,基于传统园林文化的理论传承与创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滞后,而对西方景观理论成果的引进又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表现出先行动再思想的特点,使设计实践远离理论指导,而景观理论也不能适应多元化的设计需要。近年来,受到传统园林文化和外来景观思想的混杂碰撞、学科名称和行业规范的争议等方面影响,当代中国景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暴露出实践目标混乱、本体价值缺失、创新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思想与创作方面的实践历程缺乏系统性研究,将其归置于社会结构体系下的剖析和反思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未能及时地从庞杂的实践结果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景观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与依据。鉴于中国景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论文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整体宏观地将其与社会构成及演进紧密结合,并局部系统地研究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方面正确研判取得的主要成就,另一方面通过批判的总结和理性反思,认识有待克服的局限性,并探讨应对策略与方法。论文首先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研究框架。进而从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学科及行业发展、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以及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等4个方面,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实践情境进行了全面厘清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运用社会学的惯习与场域理论工具,分别对“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与“景观存在本体表象化实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践反思,包括背景、动因、内容、特征和影响等若干方面,继而指出中国景观设计面对的实践悖论与现实困厄。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目标,结合近年来中国景观设计在思想实践与创作实践方面的反思性转变,做出中国景观设计已迈入反思性实践阶段的基本论断;进一步对以“反思性实践”方法论为主导的多途径设计实践进行了归纳性研究,并提出5种相对的反思性设计策略与方法。论文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展开系统性研究,为景观学科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同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搭建了初步的框架平台。通过对演进历程与实践内容的全面研究和深入反思,以及相应策略与方法的提出,对提高中国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水平,保障和提升创作实践的整体品质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施瑛[6](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指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邵靖[7](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陈舜波[8](2013)在《设计竞赛与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以来,中国建筑设计竞赛经历了1920年代到30年代的初期发展,1930年代70年代坎坷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到21世纪的迅速发展,建筑设计竞赛的每个时期都在中国建筑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官方通过建筑设计竞赛的限制条件来引导中国建筑的走向、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会影响建筑师的建筑观念、学术性的建筑设计竞赛为学习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年轻一代建筑师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设计竞赛对中国建筑思潮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催化”作用,反而言之一个时期的多种建筑思潮也会影响到建筑竞赛的主题、竞赛作品风格倾向等等方面,二者相互“催化”并更迭前进。因此,将目光聚焦在建筑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二者的关系上,分析二者如何相互影响和推动对方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设计竞赛、建筑思潮迅速的发展演变,所以将研究的重点聚焦在改革开放后即1980年代后的当代中国。论文在纵向上,以时间为轴,以年代为界,分析和研究设计竞赛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探寻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二者发展演变关系,并最终将理论研究的结论应用于设计竞赛的实践并取得了成功。论文主体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界定了设计竞赛、建筑思潮的概念,并将研究核心集中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确定了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点以及结构框架,并按年代对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进行整体概述。第二部分第二~四章以年代为分界,在分析时代、文化、社会等背景的基础下,以建筑设计竞赛的发展历程为主线,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设计竞赛中的建筑作品思潮倾向及其对中国建筑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剖析了主流建筑思潮对建筑设计竞赛的影响,并例举了诸多典型的设计竞赛作品和实践案例进行对比和研究并得出最终结论。二者的相互“催化”作用是论文探寻的核心。第四章最后分析了当下作者亲身参与的设计竞赛实践中是如何进行本土建筑本体探索,并将建构本体等思想运用到设计竞赛中,在实践中探索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的相互影响。第三部分第五章是在前几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下得出最后的结论,总结了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二者的相互“催化”作用,展望了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未来的发展。

梁树英[9](2010)在《基于居住需求分析的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2006BAJ01B01)第四子课题“中小套型高集成度住宅全寿命周期设计技术、系统及产品研究”的研究成果,旨在进一步完善中小套型住宅的设计方法,为中小套型住宅的设计研究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住宅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住宅是人民生活的基本消费资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关键所在;住宅又是城镇建设的细胞单元,是组成城镇机制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住宅建设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国家自2006年实行“90/70”政策以来,市场上推出了大量中小套型住宅,解决了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然而,由于追求短时间内大量开发建设,缺乏对居住需求的细致研究,缺乏对套型空间的深入推敲,造成大量的套型功能空间设计不合理。因此,基于居住需求分析对中小套型住宅进行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通过实态调研、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小套型住宅的居住需求和设计方法,希望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可能的借鉴和参考。本文第一部分(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必要性及研究优势,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理论,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二部分(第二章)对中小套型住宅的居住需求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居住需求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分析,然后讨论了家庭人口构成、家庭居住行为和社会习俗等影响居住需求的要素,并对100户中小套型居住实态调研的基本情况、调研结果及用户的居住需求进行了概述。本文第三部分(第三章、第四章)基于居住需求分析研究中小套型住宅的设计方法,包括整体设计研究和套内空间设计研究两个层次。本文第三章基于居住需求分析研究中小套型住宅的整体设计,首先总结了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中小套型住宅常见的住栋类型,研究了中小套型住宅的公共交通空间,然后重点研究了中小套型住宅的功能配置、空间组合关系、面宽和进深,提出了中小套型住宅的面积配比以及套内空间的适宜尺度。本文第四章基于居住需求分析研究中小套型住宅的套内空间设计,分别对中小套型住宅的门厅空间、起居空间、餐厅空间、卧室空间、书房空间、厨房空间、卫生间以及辅助空间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各空间的基本居住需求,结合实态调研套型各空间现状和用户评价,研究各空间的家具布置,提出了各空间适宜的面积尺寸,并通过100个我国中小套型住宅优秀案例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以期研究结果能更贴近用户的需求。本文第四部分(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中小套型住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欧阳高奇[10](2008)在《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村庄景观风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是具有保护性、公益性、展示性和传世性的瑰宝。我国大多数的风景名胜区中都有居民的存在,他们由来已久,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村落、集镇等聚居方式。在历史的岁月中,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和风景名胜区形成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居民依赖于风景名胜区的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风景名胜区因为其内部居民长年累月生产和生活的积累,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然而,随着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风景名胜区和其内部的村庄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逐步走向富裕的村民热情于翻建自己的住宅,试图改善居住环境或扩展旅游服务事业。但因缺乏正确的建设管理和引导,这些村庄的建设往往和风景名胜区的风貌极不协调,也和游客的需求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广大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风景名胜区内部的村庄也得到了发展的机遇。然而,风景名胜区内的村庄毕竟不等同于普通的村庄,它们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新农村建设不能着眼在村庄外貌的“新”上,其外貌甚至可以陈旧一些,材料可以乡土一些,这样更有利于保持传统村庄的风貌,也更容易与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协调;新农村建设更应该关注的是内涵,让老村庄焕发新的活力,合理利用风景名胜区资源,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协调经济的发展,提高景区内村民的生活水平。本研究立足于北京市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调研了风景区内部以及周边相关的三十多个村庄,对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村庄景观风貌现状进行总结,提出村庄风貌存在的问题,其中主要分析了村庄风貌构成要素中民居建筑风貌存在的问题。在风景名胜区村庄景观风貌建设章节中,也主要以民居建筑的风貌建设为基础,同时提出村庄自然环境、村庄整体布局、村庄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风貌控制和建设要求;论文也从村庄的管理模式、经济结构、生态环境、法规体系和科技体系方面提出了和风景名胜区风貌协调的相关建议。论文以和风景名胜区关系密切的几个村庄为案例,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庄发展建设和风景名胜区风貌协调的几种不同模式,以期为更多的风景名胜区村庄景观风貌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二、全国农村住宅实例优秀奖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农村住宅实例优秀奖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宪法人权条款适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国内外宪法人权条款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一)国内人权条款的理论研究进展
        (二)国外人权原则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权条款适用之学理分析
    第一节 人权条款之内涵
        一、宪法文本界域之人权条款内涵
        二、作为宪法原则之人权条款涵义
        三、作为宪法规范之人权条款涵义
    第二节 人权条款适用之内涵
        一、人权条款的适用与遵守之界分
        二、人权条款适用的定义
    第三节 人权条款适用之法理基础
        一、人权条款适用之宪法规范直接适用理论
        二、人权条款适用之双重性质的基本权利效力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权条款适用牵涉之权利关系梳理
    第一节 人权之内涵
        一、西域演进的人权概念
        二、我国政治学界域的人权概念
        三、宪法学范畴的人权概念
    第二节 公民权利之内涵
        一、公民权利的概念
        二、公民权利的性质
        三、公民权利的特征
    第三节 宪法权利之内涵
        一、宪法权利的概念言说
        二、宪法权利主体之界定
        三、宪法权利的内容
    第四节 公民基本权利之内涵
        一、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
        二、公民基本权利的实质
        三、公民基本权利的分类
    第五节 人权与公民权利、宪法权利、基本权利之关系界定
        一、人权与公民权利、宪法权利、基本权利的关系概述
        二、人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三、人权与宪法权利的关系
        四、人权与基本权利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语境下人权条款适用之逻辑理路
    第一节 中国语境下人权条款适用的演进逻辑
        一、我国人权条款适用的发生逻辑
        二、我国人权条款适用的生长逻辑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人权条款适用的逻辑悖论
        一、人权条款适用悖论之发生
        二、人权条款适用悖论的逻辑关系解构
    第三节 中国语境下人权条款适用的应然逻辑
        一、人权条款适用应当在中国宪制下推进才能成功
        二、人权条款适用应当遵守宪制在实体和程序方面的规定
        三、人权条款适用应当不包括司法适用路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权条款适用的研究现状与既存问题
    第一节 关于人权条款适用之研究现状
        一、关于人权条款适用主体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人权条款适用路径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我国人权条款适用之既存问题
        一、人权条款的立法适用之既存问题
        二、人权条款的行政适用之既存问题
        三、人权条款的宪法监督适用之既存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域外宪法监督推进人权条款适用之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我国人权条款适用借鉴域外经验的必要性
        一、中外人权条款发生、生长逻辑具有密切联系是借鉴前提
        二、中外关于人权条款表达形式、内涵之共识是借鉴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人权条款适用面临的问题是借鉴的现实诉求
    第二节 域外宪法监督推进人权条款适用的经验评析
        一、宪法解释和宪法监督对于人权条款适用的关键作用
        二、域外宪法监督推进人权条款适用的经验述评
    第三节 域外经验对我国人权条款适用的启示
        一、客观看待域外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的人权条款适用道路
        二、构建专门宪法监督机关以推进我国人权条款适用
        三、宪法监督推进人权条款适用应当尊重宪法文本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权条款适用之路径构想
    第一节 人权条款立法适用之路径构想
        一、人权条款立法适用的运行原理
        二、人权条款立法适用的积极推动作用
        三、人权条款立法适用路径的内容
    第二节 人权条款行政适用之路径构想
        一、人权条款行政适用之原理分析
        二、行政适用路径构想——行政立法推进行政适用应当受人权条款的规制.
        三、行政适用路径构想——具体行政行为推进行政适用也应当契合人权条款的要求
    第三节 人权条款宪法监督适用之路径构想
        一、宪法监督适用路径应在中国语境下以文本为依据展开构想
        二、宪法监督适用路径应当优先启动宪法解释机制
        三、宪法监督适用路径应设立专门宪法监督机关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2 已有研究综述
        2.1 建筑教育研究方面
        2.2 参考教材方面
        2.3 相关人物研究
        2.4 学术理论研究
        2.5 当代外建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
        2.6 建筑口述史研究方面
    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范围
        3.1.1 外国建筑史与“外国建筑史”含义
        3.1.2 外国建筑史教育与学术研究
        3.1.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中的中国建筑史
        3.2 研究方法
        3.2.1 传统文献学
        3.2.2 口述史
    4 论文框架
    5 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5.1 创新点
        5.2 未尽事宜
第1章 移植:西方建筑史教育与研究概述(1940S前)
    1.1 西方建筑史经典
        1.1.1 上古时期: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1.1.2 中古时期:瓦萨里《名人传》
        1.1.3 1745-1940s期间的建筑史学科研究
        1.1.3.1 弗格森《世界各国建筑史》
        1.1.3.2 《弗莱彻建筑史》
        1.1.3.3 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1.2 西方建筑史教育概述
        1.2.1 十八世纪前:师徒口传身授
        1.2.2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巴黎美术学院建筑史教育
        1.2.3 1919-1933 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建筑史教育
        1.2.4 1910s-1940s年美国建筑史教育
        1.2.4.1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2.4.2 俄勒冈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1.2.4.3 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建筑系
        1.2.5 苏联的建筑教育
        1.2.5.1 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工作室
        1.2.5.2 莫斯科建筑学院
    小结
第2章 肇建:1902-192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2.1 癸卯学制中的建筑史教育
        2.1.1 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设置
        2.1.1.1 概述
        2.1.1.2 不同教育阶段的建筑史课程设置
        2.1.1.3 建筑史课程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定位,及其在学人员的培养目标
        2.1.1.4 建筑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2.1.2 土木工学中的建筑学教育
    2.2 壬子癸丑学制中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
        2.2.1 概述
        壬子癸丑学制
        “建筑史”前导:美术史
        2.2.2 美术建筑: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图案科
        “美学及美术史”、“建筑学”、“图案法”
        2.2.3 工科建筑:苏州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西洋建筑史”
        建筑意匠学
        美术学及其它
    2.3 1902-1926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2.3.1 美学
        2.3.2 相关艺术研究中的建筑
        2.3.3 专门的建筑研究
        2.3.4 研究人员
        代表人物
    小结
第3章 起步:1927-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3.1 1927-1945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3.1.1 中央大学建筑系
        3.1.2 东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
        3.1.3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
        3.1.4 勷勤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1.5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图案系建筑装饰组)
        3.1.6 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
        3.1.7 天津工商学院建筑(工程)系
        沈理源
        3.1.8 之江大学建筑系
        3.1.9 重庆大学建筑系
        3.1.10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11 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科
        3.1.11.1 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高级建筑科
        3.1.11.2 柳士英所编“高级建筑科”
        3.1.11.3 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建筑科
        3.1.11.4 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
    3.2 1946-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3.2.1 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梁思成
        3.2.2 唐山工学院建筑系
        3.2.3 湖南省立克强学院建筑系
        3.2.4 北洋大学建筑工程系
        3.2.5 其它
    3.3 自主教学模式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多种倾向
        3.3.1 自主模式下的外国建筑史教育
        3.3.2 工科建筑:外国建筑史教育的3 种倾向
        3.3.2.1 强调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培养的宾大学院派倾向
        3.3.2.2 对现代建筑给以强烈关注的包豪斯教育倾向
        3.3.2.3 土木工学背景下重实用的倾向
        3.3.3 美术建筑:偏重艺术风格的巴黎美术学院派教学特征
        3.3.4 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3.4 1927-1949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3.4.1 “建筑史”研究
        3.4.2 案例分析式研究
        3.4.3 谱系学式研究
        3.4.4 建筑理论、原理及评论
        3.4.5 建筑教育
        3.4.6 “西体中用”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小结
第4章 转变:1949-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4.1 1949年-1952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研究
        4.1.1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逐步深入
        4.1.1.1 现代建筑设计实践盛行
        4.1.1.2 清华大学营建学系教学改革
        4.1.2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原有教学活动受到很大影响
        4.1.2.1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
        4.1.2.2 学生停课参与各类社会运动
        4.1.2.3 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思想改造
        4.1.3 新中国教育转型初步影响外国建筑史教学
    4.2 1952-1957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4.2.1 院系合并
        4.2.2 学苏背景下建筑教育发生根本转折
        4.2.2.1 教育培养计划性
        4.2.2.2 培养对象倾向工农
        4.2.2.3 系党委领导下的专业教研室教学
        4.2.2.4 统一的学院派教学模式
        4.2.3 “学苏”背景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新特点
        4.2.3.1 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特色消减殆尽
        4.2.3.2 建筑历史在教学体系中分量减少
        4.2.3.3 意识形态影响深入
        4.2.4 1952-1957 关于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4.2.4.1 建筑艺术与建筑形式的苏联译着
        4.2.4.2 对外国现代主义建筑的研究
        4.2.4.3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研究
    4.3 1957-1960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4.3.1 时代背景概述
        4.3.2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教学
        4.3.2.1 教师队伍发生变化
        4.3.2.2 意识形态影响至深
        4.3.2.3 外国建筑史学科薄弱
        4.3.3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住宅与建筑艺术座谈会
        4.3.3.1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
        4.3.3.2 苏联的近现代建筑
        4.3.3.3 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建筑
    4.4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4.4.1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课程教育与研究
        4.4.1.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卢绳)
        4.4.1.2 世界建筑史大纲(卢绳)
        4.4.1.3 天津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及图集(沈玉麟)
        4.4.1.4 同济大学外国建筑史讲义
        4.4.1.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吴焕加教授提供)
        4.4.1.6 教材:《外国建筑史》(陈志华编着)
        4.4.2 1961 -1965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4.4.2.1 关于建筑风格的讨论
        4.4.2.2 国外相关建筑及其思潮的绍介
        4.4.2.3 建筑技术及其它
    4.5 1966-1976 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
        4.5.1 时代背景
        4.5.2 1966-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小结
第5章 发展: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5.1 1976年——外国建筑史教学
        5.1.1 建筑院系增多,教学领域拓展,教学系统化、规范化
        5.1.2 教材丰富
        5.1.2.1 专业统编教材
        5.1.2.2 各校参考教材
        5.1.3 教学内容拓展,形成稳定的教学研究群体
        5.1.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阐述由权威式转为多样式
        5.1.5 信息多元时代课堂教学效果削弱、学生碎片化知识增多
        5.1.6 教师面临学术与经济压力
    5.2 外国建筑史研究的三级层面
        5.2.1 建筑学人文综合素质层面
        5.2.1.1 艺术性
        5.2.1.2 社会性
        5.2.1.3 普及性
        5.2.2 建筑设计实践层面
        5.2.2.1 设计实践的指导与应用价值
        5.2.2.2 建筑设计潮流及发展方向
        5.2.3 哲学思想层面
        5.2.3.1 引入分析国外建筑哲学思想及理论观念
        5.2.3.2 中国学者的哲学思考
    5.3 多角度展现外建史研究的境域
        5.3.1 《建筑师丛书》
        5.3.2 《建筑理论译丛》
        5.3.3 世界建筑史丛书(Electa)
        5.3.4 西方建筑理论经典文库
    5.4 世界眼光、中国立场的外国建筑史研究
        5.4.1 中国学者对世界建筑史的贡献
        5.4.1.1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
        5.4.1.2 王瑞珠.《世界建筑史》(16 卷)
        5.4.2 中外建筑史比较研究
        5.4.2.1 代表人物:童寯、王贵祥
        5.4.2.2 研究特点
        5.4.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的思考
        5.4.3.1 加强外国建筑史的教学改革
        5.4.3.2 理性分析、独立思考、辨析引进
        5.4.3.3 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5.4.3.4 良好的外文能力与文字组织能力
        5.4.3.5 视野宽广
        5.4.3.6 为中国建筑史寻找其在世界建筑史殿堂中的地位与价值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讲义、大纲、图集
    A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
    A2 天津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61)
    A3 天津大学(沈玉麟)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
    A4 同济大学近代与现代外国建筑史讲义(1961-1962)
    A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 世纪中叶以前)(1963)
    A6 清华大学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教学大纲(1963)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发表的期刊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3)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与自然协调理念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外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1.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滨水地区
        1.3.2 广州旧城范围的界定
        1.3.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
        1.3.4 人与自然协调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历史演进
    2.1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2.1.1 广州旧城的初步产生时期(秦汉时期)
        2.1.2 广州旧城的逐渐发展时期(唐宋时期)
        2.1.3 广州旧城的基本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2.1.4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2.2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2.2.1 近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2.2.2 近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2.2.3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2.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2.3.1 现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2.3.2 现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2.3.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理论建构
    3.1 人与自然协调对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启示
        3.1.1 人与自然协调的内涵
        3.1.2 人与自然协调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
        3.1.3 人与自然协调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意义
    3.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原则
        3.2.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共同演进、协调发展的整体原则
        3.2.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自然良性循环的原则
        3.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原则
    3.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体系建构
        3.3.1 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建构
        3.3.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3.3.3 "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的层次化模式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研究
    4.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的现状特征
        4.1.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现状特征
        4.1.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4.1.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交通现状特征
        4.1.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现状特征
    4.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的设计研究
        4.2.1 自然生态优先
        4.2.2 保护历史文化
        4.2.3 提升城市活力
        4.2.4 促进社会和谐
    4.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的设计研究
        4.3.1 控制保护水系网络用地空间
        4.3.2 调整优化滨水地区用地功能与布局
        4.3.3 合理调控滨水地区用地强度
        4.3.4 倡导多样混合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4.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交通的设计研究
        4.4.1 减弱滨水地区过境交通的干扰性
        4.4.2 增强滨水地区联系交通的可达性
        4.4.3 保障滨水地区内部交通的连续性
    4.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的设计研究
        4.5.1 凸显山水城一体的空间形态
        4.5.2 突出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空间结构
        4.5.3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意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设计研究
    5.1 广州旧城滨水建筑的现状特征
        5.1.1 功能与空间的现状特征
        5.1.2 建筑形式的现状特征
        5.1.3 建筑技术运用的现状特征
        5.1.4 建筑文化内涵的现状特征
    5.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功能调适与空间组合的设计研究
        5.2.1 功能的保留拓展与重置
        5.2.2 外部空间的组织
        5.2.3 内部空间的组合
    5.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形式表达与特色展现的设计研究
        5.3.1 注重形体与尺度的处理
        5.3.2 加强界面的塑造
        5.3.3 突出建筑审美特色
    5.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适宜技术与措施运用的设计研究
        5.4.1 强调对自然要素的结合与利用
        5.4.2 注重传统特色展现的技术
        5.4.3 倡导节能环保与智能化技术
    5.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场所特征与文化内涵的设计研究
        5.5.1 注重场所特征的展现
        5.5.2 强调岭南建筑文化脉络的继承
        5.5.3 反映岭南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研究
    6.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的现状特征
        6.1.1 广州旧城水系网络的现状特征
        6.1.2 广州旧城河流廊道的现状特征
        6.1.3 广州旧城绿化的现状特征
        6.1.4 广州旧城人文景观的现状特征
    6.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水系网络设计研究
        6.2.1 塑造完整连续的水系网络
        6.2.2 构建功能复合的水系网络
        6.2.3 体现独特个性的水系网络
    6.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河流廊道设计研究
        6.3.1 注重水域的改善与恢复
        6.3.2 增强护岸的多种功能
        6.3.3 注重水陆缓冲带的合理建设
    6.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绿化设计研究
        6.4.1 构建完整多层级的绿化网络
        6.4.2 加强绿化网络与水系网络的融合
        6.4.3 建设各类绿化斑块
    6.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人文景观设计研究
        6.5.1 突出滨水地区人文景观特征
        6.5.2 营造人文景观网络
        6.5.3 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集成及提炼
    7.1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发展趋势——走向人与自然协调
        7.1.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7.1.2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了广州旧城演变的历史过程
        7.1.3 人与自然协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发展趋势
    7.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综合集成
        7.2.1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的综合集成
        7.2.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集成简表
        7.2.3 一体化设计策略群是互联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7.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总结提炼
        7.3.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价值取向的探索
        7.3.2 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水系网络为骨架的自然生态网络
        7.3.3 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合理导控和积极促进各类滨水活动
        7.3.4 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尊重城市历史和展现岭南文化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学术着作
    学位论文
    学术期刊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齐康建筑设计思想与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目的、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
    1.6 研究框架
2 齐康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基础
    2.1 前期(1931-1979):成长积累
        2.1.1 幼年教育:知识的启蒙
        2.1.2 金陵中学:成长的摇篮
        2.1.3 大学教育:专业的精进
        2.1.4 进修访问:眼界的开阔
        2.1.5 工程实践:创作的先声
    2.2 早期(1980-1989):崭露头角
        2.2.1 早期典型作品
        2.2.2 早期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
    2.3 中期(1990-1999):深入探索
        2.3.1 中期典型作品
        2.3.2 中期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
    2.4 盛期(2000至今):多元表现
        2.4.1 盛期典型作品
        2.4.2 盛期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
    2.5 建筑创作的发展脉络
        2.5.1 地域化创作
        2.5.2 审美构图
        2.5.3 形式表现手法
    2.6 齐康建筑设计的思想基础:以人为本
        2.6.1 以人为本之“人”
        2.6.2 以人为本之“本”
    2.7 本章小结
3 审美之情:娱人
    3.1 对建筑理性的追求
        3.1.1 形式的和谐
        3.1.2 功能的合理
        3.1.3 技术的适宜
        3.1.4 环境的适应
        3.1.5 辩证求实的建筑观
    3.2 情感的表达
        3.2.1 建筑潜在意义的表达
        3.2.2 建筑时代精神的体现
        3.2.3 建筑审美的怡情悦性
    3.3 本章小结
4 伦理之善:为人
    4.1 建筑师个体与职业责任的实现
        4.1.1“做老百姓的建筑师,对历史负责”
        4.1.2 职业道德和责任
    4.2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4.2.1 城市规划的公益与正义
        4.2.2 建筑:人性化的表达
        4.2.3 建筑对观者的品德教育
    4.3 建筑师的未来责任
        4.3.1 注重环境的持续发展
        4.3.2 城市形态的宜居
        4.3.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4.4 齐康责任伦理与传统伦理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教育之法:化人
    5.1 建筑教育实践活动
        5.1.1 三尺讲台:忠于教育,孜孜矻矻
        5.1.2 社会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5.2 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5.2.1 教育就是为人民服务
        5.2.2 尊师重教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保证
        5.2.3 大力倡导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5.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5.3.1 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5.3.2 德智体美各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
    5.4 忠于教育的师德风范
        5.4.1 教师要爱国奉献,忠于教育
        5.4.2 教师要持续学习,不断成长
        5.4.3 教师要有教育艺术
    5.5 终生学习的治学思想
        5.5.1 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事业
        5.5.2 坚持科学的终生治学之道
    5.6 教育思想的特点
        5.6.1 战略性
        5.6.2 哲理性
        5.6.3 持续性
        5.6.4 实践性
        5.6.5 榜样性
    5.7 齐康教育思想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意义
        5.7.1 对设计教育思想的启示
        5.7.2 对设计教学方法的借鉴
        5.7.3 对学习方法的探讨
    5.8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关于齐康设计思想的再思考
        6.1.1 理性务实
        6.1.2 开放包容
        6.1.3 人文关怀
        6.1.4 整体和谐
    6.2 齐康建筑设计思想的反思
        6.2.1 建筑创作的政治化
        6.2.2 文化民族主义
    6.3 齐康建筑设计思想的启示
        6.3.1 关于设计师的职业素养
        6.3.2 关于设计教育的教学体制
        6.3.3 关于传统设计文化的继承
        6.3.4 关于可持续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齐康主要活动年表
    附录2 齐康及其合作者主要建筑作品列表
    附录3 齐康作品主要获奖一览表
    附录4 齐康先生访谈记录
    附录5 图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5)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TABLE OF CONTENTS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现实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现实意义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1.3.1 时空范畴的界定
        1.3.2 关于“景观”
        1.3.3 “实践”的广义与狭义辨析
        1.3.4 情境:实践的主客观环境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线
2 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景观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2.1.1 社会实践观的引入
        2.1.2 反思:本研究的理论基点
    2.2 相关研究概况
        2.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2.3 “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理论框架
        2.3.1 框架由来
        2.3.2 元素构成
        2.3.3 工具分析
        2.3.4 方法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景观的实践情境透视
    3.1 情境一: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
        3.1.1 中国景观实践的社会背景
        3.1.2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影响
        3.1.3 中西方景观文化的嫁接
        3.1.4 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3.2 情境二:学科及行业的发展
        3.2.1 中国景观的学科起源(1951—1978)
        3.2.2 学科专业名称的历次变化(1982—2011)
        3.2.3 学术组织与代表性期刊的影响(1983—2013)
    3.3 情境三: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
        3.3.1 从统一走向震荡: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思想历程
        3.3.2 适从与嬗变:地域性景观实践
        3.3.3 移植与羁绊:“西学东渐”的影响
        3.3.4 从小环境(园林景观)到大环境(城市生态环境)
    3.4 情境四: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
        3.4.1 “中国式”继承
        3.4.2 “大思想”的传播
        3.4.3 景观实践的发轫
        3.4.4 殊途同归的探索
    3.5 本章小结
4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惯习角度的实践反思
    4.1 惯习:“性情倾向系统”
        4.1.1 惯习的涵义
        4.1.2 惯习的历史持久性特征
    4.2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背景
        4.2.1 “传统复兴”的社会背景
        4.2.2 对传统园林局限性的反思
        4.2.3 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必要性
    4.3 继承惯习与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
        4.3.1 继承惯习的形成
        4.3.2 当代转型中的两次继承惯习
    4.4 继承惯习的晦蚀:僵化实践
        4.4.1 形式模仿
        4.4.2 片断移植
        4.4.3 主题叙述
    4.5 当代转型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4.5.1 转型中的问题根结
        4.5.2 外来文化的误导
        4.5.3 “双重历史性”:对传统园林应有的当代认知
    4.6 启示:建立创新惯习的实践视阈
    4.7 本章小结
5 景观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场域角度的实践反思
    5.1 场域:“社会实践空间”
        5.1.1 场域的涵义
        5.1.2 场域的社会关系特征
        5.1.3 场域与惯习的双向模糊关系
    5.2 景观与景观场域
        5.2.1 景观的场域逻辑
        5.2.2 景观场域的形成
    5.3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特征
        5.3.1 权力场域影响下的异化表达
        5.3.2 存在本体沦为表象化图像
        5.3.3 消费场域影响下的拜物特征
        5.3.4 表象化的的明星效应
    5.4 表象化实践一:中国“城市美化运动”
        5.4.1 西方“城市美化运动”来到中国
        5.4.2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表象化范式
        5.4.3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场域动因剖析
    5.5 表象化实践二:时尚景观
        5.5.1 时尚景观的产生
        5.5.2 时尚景观的表象化范式
        5.5.3 时尚景观的场域动因剖析
    5.6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畸变
        5.6.1 城市景观的特色湮灭
        5.6.2 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5.6.3 景观存在与人本精神相悖离
        5.6.4 本体意义被形式语言消解
        5.6.5 景观的社会价值被曲解
    5.7 本章小结
6 重新发轫:迈入反思性实践的中国景观
    6.1 再反思:中国景观的悖论和困厄
        6.1.1 巨变中的“冷思考”
        6.1.2 表象繁荣与科学发展的悖论
        6.1.3 中国景观的现实困厄
    6.2 困厄自赎: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
    6.3 价值回归:立基本体的反思性思想实践
        6.3.1 景观本体取向的转变
        6.3.2 摆脱学科名称的纷争困扰
        6.3.3 从“学者”到“反思性实践者”
    6.4 反思性设计实践的策略与方法
        6.4.1 本体价值的深度挖掘
        6.4.2 传统转型的理性创新
        6.4.3 地域特色的内在追求
        6.4.4 生态探索的求真务实
        6.4.5 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6.5 走向新景观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思之道路,自行不息”
    7.1 反思之于景观实践的启示
    7.2 推动“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往复前行
    7.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7.4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表索引
附录B 1978—2013中国景观大事记
附录C 人名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设计竞赛与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内容限定
        1.1.1 研究的缘起与课题来源
        1.1.2 研究内容的限定
    1.2 相关文献研究
        1.2.1 设计竞赛的相关文献研究
        1.2.2 中国建筑思潮的相关文献研究
        1.2.3 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关系研究的文献
    1.3 设计竞赛与当代建筑思潮的整体概述
        1.3.1 思想震荡:1978-1989
        1.3.2 多元探索:1990-1999
        1.3.3 理性创新:2000 迄今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框架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研究框架
2 思想震荡期设计竞赛中的外在表达思潮
    2.1 改革开放之初的思想震荡
    2.2 思想震荡期的设计竞赛历程
        2.2.1 学术性竞赛的恢复和快速发展
        2.2.2 公开竞赛的初步探索
    2.3 形式主义的建筑外在表达思潮
        2.3.1 1980 年代初期传统形式的回归与复兴
        2.3.2 1980 年代中期形式主义的反思与争论
        2.3.3 1980 年代末期形式主义的淡化与整合
    2.4 本章小结
3 多元探索期设计竞赛中的内在追求思潮
    3.1 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多元
    3.2 多元探索期的设计竞赛历程
        3.2.1 学术性竞赛的多元化探索
        3.2.2 公开竞赛的逐步成熟
    3.3 注重内涵的建筑内在追求思潮
        3.3.1 1990 年代初期内在追求的探索与转变
        3.3.2 1990 年代中后期内在追求的成熟与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理性创新期设计竞赛中的多元共生思潮
    4.1 世纪之交时期的思想挑战
    4.2 理性创新期的设计竞赛历程
        4.2.1 学术性竞赛的国际化创新
        4.2.2 公开竞赛的全球拓展
    4.3 理性创新的建筑多元共生思潮
        4.3.1 中国文化和本土建筑的不懈追求
        4.3.2 多元共生思潮的创新取向
        4.3.3 基于建构本体探索的竞赛实践
    4.4 本章小结
5 结语:设计竞赛和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催化”关系
    5.1 设计竞赛和建筑思潮的互动
    5.2 设计竞赛和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的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 1980 年代设计竞赛统计详细内容
    C 历年设计竞赛获奖名单附表
    D 作者参与设计竞赛详细资料

(9)基于居住需求分析的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插图及附表清单
1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套型结构的失调
        1.1.2 居住模式的改变
        1.1.3 粗放型建造现状
        1.1.4 国家的相关政策
        1.1.5 论文研究的必要性
        1.1.6 论文研究的优势
    1.2 论文的研究对象
        1.2.1 中小套型住宅
        1.2.2 中小套型住宅的居住者
    1.3 国内外关于中小套型住宅的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理论与着作、论文
        1.3.2 日本的中小套型住宅设计
        1.3.3 韩国的中小套型住宅设计
        1.3.4 香港的中小套型住宅设计
        1.3.5 国内研究的不足和国外的启示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1 用户居住需求分析
        1.4.2 中小套型住宅整体设计研究
        1.4.3 中小套型住宅套内空间设计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6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论文的研究框架
2 中小套型住宅居住需求分析
    2.1 居住需求的理论分析
        2.1.1 心理学
        2.1.2 住居学
        2.1.3 卫生学
        2.1.4 人体工效学
    2.2 中小套型住宅居住需求的影响要素分析
        2.2.1 家庭人口构成与居住需求
        2.2.2 家庭居住行为与居住需求
        2.2.3 社会习俗、地方差异与居住需求
    2.3 中小套型住宅居住需求的实态调研分析
        2.3.1 实态调研的意义
        2.3.2 实态调研的研究方法
        2.3.3 实态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
        2.3.4 实态调研不同套型的概况
        2.3.5 实态调研结果的分析研究
    2.4 中小套型住宅适应人群分析
        2.4.1 单室户
        2.4.2 一室一厅
        2.4.3 二室一厅
        2.4.4 二室二厅
        2.4.5 三室一厅
        2.4.6 三室二厅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居住需求分析的中小套型住宅整体设计研究
    3.1 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的基本原则
        3.1.1 节能省地原则
        3.1.2 平面紧凑原则
        3.1.3 舒适宜居原则
        3.1.4 适应可变原则
    3.2 中小套型住宅常见住栋类型分析
        3.2.1 板式
        3.2.2 塔式
        3.2.3 连廊式
        3.2.4 板塔结合式
        3.2.5 实态调研套型的住栋形式统计
    3.3 中小套型住宅公共交通空间研究
        3.3.1 公共交通空间的组成要素分析
        3.3.2 中小套型住宅常用的公共交通空间分析
        3.3.3 公共交通空间与套型设计的关系研究
    3.4 中小套型住宅功能配置研究
        3.4.1 实态调研套型的功能配置情况
        3.4.2 用户对功能空间的需求分析
        3.4.3 功能空间的整合研究
        3.4.4 “多功能间”设置研究
        3.4.5 中小套型住宅适宜的功能配置
    3.5 中小套型住宅空间组合关系研究
        3.5.1 中小套型住宅空间组合原则
        3.5.2 实态调研套型空间组合模式总结
        3.5.3 中小套型住宅基本的空间组合形式
        3.5.4 设置丰富的空间回路
    3.6 中小套型住宅面宽和进深研究
        3.6.1 面宽和进深的影响因素分析
        3.6.2 实态调研套型的面宽进深值分析
        3.6.3 中小套型住宅优秀案例的面宽进深值分析
        3.6.4 中小套型住宅常用的面宽进深值总结
    3.7 中小套型住宅面积配比研究
        3.7.1 实态调研套型的面积配比现状
        3.7.2 用户对面积配比的改进需求
        3.7.3 中小套型住宅合理的面积配比值
    3.8 中小套型住宅套内空间的适宜尺度研究
    3.9 本章小结
4 基于居住需求分析的中小套型住宅套内空间设计研究
    4.1 门厅空间分析与设计
        4.1.1 门厅空间的居住需求分析
        4.1.2 实态调研套型门厅空间现状及用户评价
        4.1.3 门厅空间的面积与尺寸研究
        4.1.4 门厅空间的家具布置研究
        4.1.5 入户花园兼作门厅的优势
    4.2 起居空间分析与设计
        4.2.1 起居空间的居住需求分析
        4.2.2 实态调研套型起居空间现状及用户评价
        4.2.3 起居空间面积与尺寸研究
        4.2.4 起居空间的家具布置研究
    4.3 餐厅空间分析与设计
        4.3.1 餐厅空间的居住需求分析
        4.3.2 实态调研套型餐厅空间现状及用户评价
        4.3.3 餐厅与其他空间的组合关系研究
        4.3.4 餐厅空间的面积与尺寸研究
    4.4 卧室空间分析与设计
        4.4.1 卧室空间的居住需求分析
        4.4.2 实态调研套型卧室空间现状及用户评价
        4.4.3 主卧室面积与尺寸研究
        4.4.4 次卧室面积与尺寸研究
    4.5 书房空间分析与设计
        4.5.1 书房空间的居住需求分析
        4.5.2 实态调研套型书房空间现状及用户评价
        4.5.3 书房空间的家具布置与面积尺寸研究
    4.6 厨房空间的分析与设计
        4.6.1 厨房空间的居住需求分析
        4.6.2 实态调研套型厨房空间现状及用户评价
        4.6.3 厨房功能布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4.6.4 厨房空间的家具布置研究
        4.6.5 厨房空间面积与尺寸研究
        4.6.6 厨房与就餐组合方式研究
    4.7 卫生间的分析与设计
        4.7.1 卫生间的居住需求分析
        4.7.2 实态调研套型卫生间现状及用户评价
        4.7.3 卫生间功能布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4.7.4 卫生间空间布局与分室设计
        4.7.5 卫生间的面积尺寸研究
    4.8 辅助空间分析与设计
        4.8.1 储藏空间
        4.8.2 套内交通空间
        4.8.3 阳台空间
    4.9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城市中小套型住宅居住实态与意向调查表
附录 B 重庆100户中小套型住宅居住实态与意向调查统计表
附录 C 精选100户中小套型住宅优秀案例统计表
附录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10)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村庄景观风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相关建议
    1.4 研究方法
        1.4.1 现场调查
        1.4.2 文献综合
        1.4.3 专家咨询
        1.4.4 分析归纳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2 技术路线
2 村庄景观风貌概述
    2.1 村庄景观风貌的概念和感知
        2.1.1 村庄景观风貌的概念
        2.1.2 村庄景观风貌的感知
    2.2 村庄景观风貌的构成
        2.2.1 自然景观风貌
        2.2.2 人文景观风貌
    2.3 村庄景观风貌的特征
        2.3.1 生产性
        2.3.2 自发性
        2.3.3 地域性
        2.3.4 生态性
        2.3.5 审美性
        2.3.6 文化与历史的体现
    2.4 村庄景观风貌特色的继承
        2.4.1 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
        2.4.2 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3 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村庄景观风貌现状研究
    3.1 概述
        3.1.1 北京市自然资源概况
        3.1.2 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概况
        3.1.2.1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及职能
        3.1.2.2 风景名胜区经济社会协调状况
        3.1.3 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村庄概况
    3.2 研究目标村庄的选择
        3.2.1 选择范围
        3.2.2 研究要点
    3.3 研究目标村庄的景观风貌调研
        3.3.1 村庄民居景观风貌狭域调研
        3.3.2 村庄民居景观风貌广域调研
    3.4 调研目标的民意调研
    3.5 村庄景观风貌调研总结
        3.5.1 村庄民居景观风貌
        3.5.1.1 不同历史时期的村庄民居景观风貌
        3.5.1.2 村庄民居景观风貌的演变
        3.5.1.3 村庄民居景观风貌小结
        3.5.2 村庄道路街巷风貌
        3.5.3 村庄公共设施风貌
        3.5.4 村庄基础设施风貌
4 风景名胜区村庄景观风貌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4.1 自然因素
    4.2 传统观念
        4.2.1 等级制度
        4.2.2 宗教信仰
        4.2.3 风水理念
    4.3 经济水平
    4.4 审美观念
    4.5 技术规程
5 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村庄景观风貌的建设探讨
    5.1 村庄景观风貌与风景名胜区的关系
        5.1.1 不同类型的风景名胜区对景观的需求
        5.1.2 村庄景观风貌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
    5.2 风景名胜区村庄发展定位
        5.2.1 《北京市村庄体系规划》对村庄的定位
        5.2.2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对村庄的定位
        5.2.3 北京市风景名胜区内村庄的定位
    5.3 村庄景观风貌的物质空间形态建设
        5.3.1 自然景观的保护
        5.3.2 聚落景观建设
        5.3.2.1 村庄与周围环境关系
        5.3.2.2 村庄整体布局
        5.3.2.3 民居建筑风貌的建设
        5.3.2.4 公共设施的建设
        5.3.2.5 基础设施的建设
        5.3.2.6 其他设施的建设
    5.4 村庄景观风貌的支撑体系建设
        5.4.1 村庄管理模式
        5.4.2 村庄经济结构调整
        5.4.3 村庄生态环境建设
        5.4.5 法规体系建设
        5.4.6 科技体系建设
    5.5 风景区村庄景观风貌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5.5.1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简述
        5.5.2 新农村建设给风景区村庄风貌建设带来的好处
        5.5.3 警惕形式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灾害
6 风景名胜区村庄景观风貌和乡村旅游的关系
    6.1 风景名胜区与旅游的关系
        6.1.1 风景名胜区是旅游业的支柱
        6.1.2 处理好风景名胜区和旅游业的关系
    6.2 乡村旅游
        6.2.1 乡村旅游的特征
        6.2.2 乡村旅游的现状
        6.2.3 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6.3 风景区和内部村庄的旅游协调
        6.3.1 风景区内村庄开展乡村旅游独具优势
        6.3.2 风景区内村庄要保持乡土风貌
        6.3.3 风景区对内部村庄的补偿
7 案例分析
    7.1 赵家台老村—风景区中空心村的新生
        7.1.1 村庄概况
        7.1.2 村庄资源
        7.1.3 村庄利用模式探讨
        7.1.4 借鉴意义
    7.2 玻璃台村—风景区中的新农村建设典范
        7.2.1 村庄概况
        7.2.2 新农村建设定位
        7.2.3 村庄改造的规划和设计
        7.2.4 借鉴意义
    7.3 慕田峪村—长城脚下的国际文化村
        7.3.1 村庄概况
        7.3.2 村庄开发模式
        7.3.3 借鉴意义
    7.4 褐石村—风景区外的旅游集散地
        7.4.1 村庄概况
        7.4.2 村庄资源
        7.4.3 村庄开发模式探讨
        7.4.4 借鉴意义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的创新之处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全国农村住宅实例优秀奖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宪法人权条款适用研究[D]. 丘川颖.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2]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D]. 武晶. 天津大学, 2017(10)
  • [3]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4]齐康建筑设计思想与教育思想研究[D]. 赵军静.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5]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D]. 林墨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6]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7]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8]设计竞赛与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D]. 陈舜波. 重庆大学, 2013(03)
  • [9]基于居住需求分析的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研究[D]. 梁树英. 重庆大学, 2010(03)
  • [10]北京市风景名胜区村庄景观风貌研究[D]. 欧阳高奇.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入选全国农村住房示范优秀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