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商业郊区化与研究发展缓慢的探讨

中国城市商业郊区化与研究发展缓慢的探讨

一、中国城市的商业郊区化及研究迟缓发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霍露萍[1](2020)在《大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性关系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大城市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了疏散化趋势,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其行政区划内都出现了所谓郊区化的现象。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这是构成完整的城市发展历史过程的一个必然阶段。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这种具有“逆城市化”特征的疏散化现象,与传统的、经典的城市化现象,二者之间在时间交集上存在着什么关系;或者说,疏散化现象出现在城市化的什么时间节点或区间。从我国大城市地区已有的现象或实践中对这个问题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揭示出我国的城市发展是否已经进入(或者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而为城市发展战略是否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或转型提供经验参考。对于这个主题的研究,首先遇到的困难在于:作为本文主要用语的“疏散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十分复杂,至少涉及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两类现象。比如就北京市而言,何为“郊区化”、何为“逆城市化”,何时为“郊区化”、何时为“逆城市化”,就很难确认一个界限,因而学界也存在完全不同的观点。为解决这个难题,本文提出“动态中心-外围”理论,以不同时期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划清了北京市域内“中心”与“外围”之间界限的变化。即以2004版城市总体规划为界,之前的中心区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区,其余为郊区(包括近郊和远郊);之后的中心区为东城(包括原崇文区)、西城(包括原宣武区)、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六区,其余为外围地区。以此为基础,2004年以前,由中心城区向外部的扩张,本文称为“郊区化”(疏散化Ⅰ型);2004年以后,由更大中心城区向外部扩张,本文称为“逆城市化”(疏散化Ⅱ型)。这样,不但便于对北京市疏散化阶段进行研究,而且使学术上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两个关于疏散化的用语在实践中能够落实到一个区域的空间变化上。基于上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以城市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为研究基础,试图提出“动态中心-外围”理论。基于此,分析我国大城市地区城市发展和疏散化的特点、城市拐点及其影响因素;比较我国与美欧日等国外疏散化发展的差异;根据中心区划定范围的不同,采用两段法探讨北京疏散化历程以及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分时期、分阶段实证检验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之间的数量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具有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后,北京城市发展经历了快速增长时期、较快发展时期及稳定发展时期。同时,疏散化经历了相对分散阶段和继续分散阶段。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研究发现,1992年至2003年,北京城市发展呈现出以东城、西城、崇文和宣武四区为中心区向近郊区疏散的“郊区化”特征;2004年至2018年,北京城市发展呈现由东城(包括原崇文区)、西城(包括原宣武区)、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六区为中心区向外围远郊区疏散的“逆城市化”特征。结合标准差椭圆和重心迁移方法得出,北京市呈现扩张式发展趋势。从空间旋转角的变动情况看,因各乡镇、街道的地理位置及与中心区之间的通勤成本等差异,北京城市发展的中心向东北方向迁移。第二,我国大城市地区出现疏散化趋势。从城市发展的特点看,中心区繁荣与郊区发展并存;城市发展迅速,周期短,波动大;城市疏散化现象较为显着。从大城市地区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判断,不同大城市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拐点具有差异性。从大城市地区疏散化的特点看出,通勤距离延长;中心区职住比偏高;郊区人口增速大于中心区人口增速;外来人口主要聚集在郊区。第三,国内外城市疏散化发展具有显着的差异性。从时间上看,国外发生时间早于国内,国外疏散化阶段出现在19世纪中后期;我国则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从体制机制上看,国外大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则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城市发展道路上看,我国注重大中小城市全面协调发展;国外注重大都市区的发展。从动力机制上看,国外大多是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病”的出现等促使疏散化的发展;我国主要是由政府牵头推动城市的向外扩张。从产生的结果看,国外疏散化发展会导致中心区的衰落;我国是中心区繁荣与疏散化发展并存。从郊区功能看,国外的郊区由单一功能向综合性功能发展;我国郊区的基础设施落后,郊区综合性功能发展较慢。第四,分时期、分阶段探讨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数量关系看出,1992至2003年,城市发展与疏散化之间具有显着的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城市发展对疏散化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并通过产业结构转变、人口外流以及住房外迁的方式促进疏散化发展。2004至2018年,北京城市空间由中心向远郊区疏散。城市发展对疏散化影响不具有长期但具有短期均衡关系,并通过商业、办公业外迁以及就业外流的方式促进疏散化发展。此外,疏散化现象首先出现在大城市地区。对最早出现疏散化现象的北京市观察得到的判断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统计人口城镇化率接近30%时,开始出现“郊区化”现象(疏散化Ⅰ型);当统计人口城镇化率超过40%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疏散化Ⅱ型)。因而,在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注意已经出现的疏散化现象,因势利导地发挥逆城镇化的积极作用。

邓羽[2](2017)在《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物质空间更新轨迹与组织模式——以北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居住为导向的北部回龙观区域和产业导向的南部亦庄为区域,以时间剖面遥感影像图为基础,综合运用土地利用数据、实地调查与深度访谈等多种方法,判别、回顾并解译物质空间的基本变化过程,凝练物质空间的演替规律与组织模式,以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综合开发方案提供支撑。研究发现:(1)居住导向的物质空间组织模式,以站域内居住空间持续扩大、居民数量不断增多为特征,伴随着城乡景观和生活方式的角逐。同时,却往往忽视了产业空间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套建设,加之高密度的人口集聚,大大降低了居住舒适度。(2)产业导向的物质空间组织模式以站域内产业空间持续扩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多、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为特征。但居住空间与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建设的时滞性显着,造成了人气不足、土地利用效益低下。(3)建立和完善轨道交通站域的物质空间组织模式知识库,将为交通导向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综合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邓羽,陈田,刘盛和[3](2017)在《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城市物质空间更新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速度与范围正在逐渐加大,且深度作用于社会经济空间重构过程。本文首先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凝练了在城市物质空间更新背景、演替脉络、更新模式及策略方面的核心思想与评判方法,总结了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其次,从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空间判定与时空组织模式、建筑资产拆损、更新模式与综合评估、影响因素与机制定量研究方面对中国未来的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研究进行了展望。最后,本文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大背景下,有必要加强中国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动态研究和定量研究,进而为制定因地制宜的物质空间更新优化调控政策和方案提供依据。

张欣炜[4](2017)在《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世界已进入真正的"城市时代"。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但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据根据联合国经社会《世界城市化展望2014》统计,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城市人口居住在人口规模多于50万的大城市,表明大都市区化已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亚洲的城市化率并不高,但由于人口总量较大,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增长最主要的贡献者,并且亚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同样具有大城市化特征。目前,西方国家对于都市区化的研究已开展多年,建构了丰富多样的理论体系,但其研究多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关注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深入,集聚与扩散双重力量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发生快速而剧烈的演化,都市区化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现象在沿海的大部分城市以及内陆部分中心城市尤其明显。但对于中国都市区化的研究却出现了统计口径的问题,长期以来,如何衡量中国城市的人口规模一直是中国城市研究的一个难题,这是因为我国的城市是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域,实质上是城市—区域,尤其是1982年我国市代管县体制实行后,中国的市域范围远远超过城市真正的规模。因而我们有必要提出中国的都市区界定方案,作为对中国都市区化进程进行研究的空间单元,同时结合国内有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聚焦典型案例,从产业、人口通勤等相关联的维度系统分析我国社会经济特点下的都市区发展现状和动力机制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目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介绍都市区概念的起源、发展以及国外应用现状入手,对国内外都市区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归纳提出本文对都市区基本内涵和特征的理解。随后通过对都市区形成发展相关理论的分析介绍,归纳出全球化、城市化、郊区化影响下中国都市区化的形成机制与分析框架,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证部分,论文将宏观分析与中微观案例相结合,希望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研究目标:第一,在保证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新特点,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第二,对界定出的中国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功能专门化特征以及空间演变等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对2000年以来中国都市区化进程特征有宏观认知;第三,以代表性大都市区上海为研究案例,从"产业空间分工-人口空间重构与通勤行为"这一视角探讨都市区的产业空间分工与通勤特征,识别核心都市区范围,并总结都市区中国化的模式、特征与形成机制。论文共分八章对以上研究目标进行探索。其中前三章为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第四章到第五章从宏观尺度对我国都市区化的发展格局与演变进行研究;第六章到第七章论文选取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都市区化开展最深入的城市之一——上海作为代表性城市进行中微观尺度的分析;第八章则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具体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重点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核心的研究目标、以及文章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述全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并对使用的方法及数据来源进行介绍。第二章是都市区相关概念的介绍与国内外研究进展的阐述。首先,论文在介绍都市区概念源起的基础上,论述了都市区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应用与演变。其次,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都市区学术层面研究的相关进展,并对其主要代表性观点和演化趋势进行评述。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对于都市区内涵和主要特征的理解。第三章是对有关都市区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及全文理论框架的构建。从西方传统的郊区化近域推进理论,到东亚地区特有的都市区模式(Desakota);从经济学基于劳动空间分工的全球城市-区域形成机制,到政治学、社会学从行为者视角进行分析的框架,本章对西方关于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文章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的逻辑思路。第四章和第五章是从宏观视角对中国大都市区的发展格局及演变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将首先对中国城市地域相关概念及城市统计口径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区县为基本单元,完善和细化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并界定出全国128个大都市区,为中国都市区化格局的分析提供基础。第五章对第四章界定出的大都市区从人口规模结构、功能专门化以及空间发展格局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的都市区化动态进程。在分析的维度上,一方面通过六普数据和五普数据的比较,从时间维度观察中国大都市区的演变;另一方面文章对于都市区空间发展格局的分析,选取大区域、省域、市域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以反映不同空间尺度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现象已经开始显现,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第六章与第七章选取代表性城市上海作为案例,以企业、个人两个行为主体为对象,从中微观实证视角分析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在工业化的引导下,生产力布局对都市区空间格局的形成有重要引领作用,"生产空间"已成为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第六章首先介绍了上海经济和产业的调整过程和生产力的总体空间布局,随后以三个年度经济普查为数据来源,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工格局以及集聚-扩散趋势。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去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制造业的郊区化过程相当明显;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呈现出了中心城区连片集聚与郊区点状集中并存的"一主多次"格局。第七章则从产业布局转向人口格局与通勤,在分析了 2000-201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地铁刷卡大数据,对上海都市区通勤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化与居住的郊区化促进都市区通勤流的产生;而制造业在郊区的集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促成了大都市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通勤流最多的联系还是出现在近郊区(包括远郊区的近郊部分,如松江)与中心城区之间,从而形成了基于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最后力图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总结,构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型,提出都市区可以分为中心区和外围区两部分,而外围区则可根据通勤情况进一步分为通勤区以及一般的外围地带,其中中心区与外围的通勤区可以构成大都市区中的核心都市区。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基本结论和主要启示,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创新尝试:(1)采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确立的城乡统计口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宁越敏等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界定对2000年中国大都市区进行了界定。2010年中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其城乡划分标准较"五普"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根据"六普"人口统计的新特点,本文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2)提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大都市区化阶段的论断。以论文界定出的128个都市区范围为基础,从人口规模结构、功能专门化特征、空间发展格局演变等角度分析了2000年-2010年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提出中国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与以往用市域或市区为统计口径的研究相比,以都市区为口径的研究无疑更准确的反映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新趋势。(3)以上海为典型案例,分析都市区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分工。以2004、2008、2013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支撑,结合较少发生空间变动的邮区作为空间单元,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了上海都市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工格局以及集聚-扩散趋势,认为上海中心城区的去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制造业的郊区化过程明显;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呈现出了中心城区连片集聚与郊区点状集中并存的"一主多次"格局。(4)通过地铁通勤流界定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总结大都市区一般空间结构模型。论文利用上海市地铁刷卡的大数据,对上海都市区的通勤范围、空间流向以及主要职住地进行分析,首次界定了基于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分析了就业—居住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总结,构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型。(5)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都市区形成发展的机制。与西方传统的都市区化过程不同,总体而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都市区化进程明显具有城市化与郊区化并存的二元动力结构特征,乡镇工业化与制造业的郊区化推动了都市区外围地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都市郊区与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联系,而人口居住郊区化以及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区的集聚,促进了外围郊区与中心城区的通勤联系。政府、企业、个人是这些复杂空间作用中的行为主体。

申悦,柴彦威[5](2016)在《多学科视角下郊区空间的内涵解读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从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政治经济学和行为地理学等视角出发,对郊区空间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解读,对中国城市的郊区化与郊区空间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陈蔚珊,柳林,梁育填[6](2016)在《基于POI数据的广州零售商业中心热点识别与业态集聚特征分析》文中认为商业中心是城市零售活动的重要载体,优化商业资源在城市内部空间的合理配置,摸清不同零售经营形态的区位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以面向公众服务的商业机构兴趣点(POI)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城市商业中心与零售业态集聚区识别的方法;以广州市为例,分析商业活动的热点地区以及零售业态集聚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根据核密度估计法提取的商业中心在等级上表现出由城市中心圈层向外围圈层扩散的趋势,结果符合客观事实。2以街区为单元,商业网点密度符合局域Getis-Ord G*指数统计特征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越秀区和天河区,广州市零售业发展的双核心空间格局已经形成。3不同的零售业态对商业集聚的区位选择具有显着差异性,百货商店、超市、便利店等零售经营形态的空间集聚特征与该业态的市场定位、经营模式及选址策略基本吻合。总体来看,基于POI数据的广州零售业集聚空间分析结果能够反映实体零售企业行为与广州商业经济分布的相关性,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商业规划和零售商选址前期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彭雯[7](2015)在《基于GIS的长沙市商业业态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功能的转型升级,我国城市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城市转变,商业服务业已然成为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主体。人们生活方式、交通出行方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促使城市开始了一场以“经营业态”为主要内容的商业革命,新型商业业态的不断涌入以及传统商业业态的转型重组,使得商业业态空间结构呈现出显着变化特征。研究城市商业业态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和内在机制,可以反映城市商业综合的现象和规律,为商业网点规划和业态发展调控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丰富城市地理学理论和扩展城市内部空间研究的视角。长沙作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经济发展在中部城市中一直居于中上水平,其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和商业空间的完善在我国具有较强代表性。文章以GIS相关分析方法为主要手段,选取长沙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着重关注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大卖场、购物中心四类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型综合零售业态类型的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空间结构演变的相关机制,构建业态空间结构新模式。文章首先对收集的长沙市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网点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类,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宏观、微观、集散特征三方面分析长沙市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大卖场、购物中心的空间结构演化规律,总结出长沙市商业业态空间发展演变呈现极化性与扩散性、等级层次性、轴向扩展性特征。其次,利用GIS拟合图,分析得出人口、道路交通、消费者、体制政策四方面是影响长沙市业态空间演变的主要机制。文章通过分析商业业态空间演变和影响机制,指出当前长沙业态空间结构主要问题为:长沙市原商业中心地位强大,空间外拓力不足;业态空间分布不明显导致市场竞争无序;传统制度制约导致零售业态偏离其内在发展路径;业态不合理布局和集聚导致城市道路交通形势严峻等。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业态空间等级结构、明确市场定位、加强政府引导和优化道路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陈梓烽,柴彦威,周素红[8](2015)在《不同模式下城市郊区居民工作日出行行为的比较研究——基于北京与广州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北京、广州的两个典型社区,分别作为转型期中国城市居住郊区化"政府主导模式"与"市场主导模式"的代表案例,基于两个社区的活动日志调查数据,比较两个社区居民的工作日出行行为,以此探究居住郊区化模式对居民出行行为的影响,在国内已有时间地理学研究基础上进行城市间直接比较研究的尝试。研究发现:政府主导的居住郊区化模式为居民提供了较完善的活动机会与便捷的出行环境,但并没有避免职住空间错位;市场主导的居住郊区化模式无法提供完善的活动机会与良好的出行环境,居民日常活动高度依赖于内城。

曹诗怡[9](2012)在《城市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大部分城市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快速城市化刺激住宅建设和商业空间的繁荣扩展。居住与商业是城市两个重要的功能要素,二者的空间扩展对城市空间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的相关性能够揭示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制,协调二者的演变过程,合理布置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长沙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在中西部省会城市中一直处于中上水平,其居住空间扩展和商业空间完善在我国城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126)的前期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空间结构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分支,即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的相关性研究。文章以GIS的空间相关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着重关注居住空间与商业空间的地理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变过程,选取长沙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展开对居住与商业空间演变相关性研究,揭示结构演变相关性机制,构建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文章首先对收集的长沙居住与商业空间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明晰长沙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布局演化特征,总结出长沙居住空间发展演变呈现出中心城区边缘化扩展特征、政策性特征、团束状、规模化特征;商业空间发展演变呈现出商业中心业态复合化特征、多中心商业体系特征、商业离心化与郊区化趋势。其次,利用GIS空间相关分析方法,明确居住与商业空间发展具有相关性,确定过程相关、结构相关、关联相关是居住与商业空间的三大相关性机制,通过居住与商业空间GIS拟合图,总结长沙现状居住与商业空间在演变中出现的空间不匹配现象,并从更新商业网点规划和居住区设计规范的理论基础,完善商业空间体系和商业业态体系,建设独立的城乡规划管理研究评估机制,应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张凌寒[10](2011)在《西安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布局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都在不断地增长。各大城市纷纷建设城市新区或新城以适应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并且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城市新区商业空间是现代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城市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促使商业空间结构出现变化,反过来城市新区商业空间的发展也映射了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消费空间的变化。新区商业空间布局对新区功能结构和居民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最终将对城市商业空间产生重要影响。西安目前拥有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曲江新区、西安浐灞生态区、沣渭新区,国际港务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五区一港两基地”。本文着重研究以文化产业发展为先导而建立的西安曲江新区商业空间。相对居住郊区化的快速发展,一直以来西安商业郊区化的发展没有足够受到重视,西安曲江新区商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使曲江新区商业空间的发展缺乏相应的规划引导。由此,本文基于对城市商业空间的认识,首先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西安市商业空间和新区建设进去了回顾和研究。用案例的方法对曲江新区人口概况、曲江新区商业空间的形成与演进历程、定位与等级规模、布局模式与业态组合、交通组织与空间环境等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西安曲江新区商业空间两极化、阶层性、滞后性的特征。从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商业自身等三个方面对西安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一一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人口因素、文化项目建设以及日益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影响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布局的关键因素。在对曲江新区发展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发展模式应由单心集中式转变为多极分散式。最后从社区单元划分、等级规模的控制、业态业种的选择以及布局模式的确立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对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发展进行宏观指引,得出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多级分散模式的发展构想,借以来解决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存在的问题以及为曲江新区商业空间未来发展提供支持。

二、中国城市的商业郊区化及研究迟缓发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城市的商业郊区化及研究迟缓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性关系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关于城市发展中的疏散化现象
        1.1.2 关于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两种流动趋势
        1.1.3 关于两种流动趋势在不同地区的表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4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1.4.2 疏散化的相关研究
        1.4.3 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时空关系研究
        1.4.4 我国大城市地区疏散化的相关研究
        1.4.5 文献述评
    1.5 可能的创新点
        1.5.1 理论上的创新
        1.5.2 方法上的创新
第2章 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关于城市、大城市与大城市地区的概念
        2.1.2 关于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概念
        2.1.3 关于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概念
        2.1.4 关于疏散化的界定
    2.2 理论依据
        2.2.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2.2 城市发展与空间结构理论
        2.2.3 城市与区域发展理论
        2.2.4 城市社会发展理论
        2.2.5 疏散化的进程理论
        2.2.6 借鉴意义
第3章 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理论解释
    3.1 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性关系
        3.1.1 城市化与疏散化
        3.1.2 工业化与疏散化
        3.1.3 城市发展与疏散化
        3.1.4 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发展
    3.2 疏散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关于疏散化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3.2.2 关于疏散化影响因素的规制分析
        3.2.3 关于疏散化影响因素的现实条件
    3.3 本文理论框架的构建
        3.3.1 我国体制约束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特点
        3.3.2 关于“动态中心-外围”的假设
        3.3.3 基于“动态中心-外围”假设的两种疏散化形式
    3.4 城市发展阶段的拐点分析
        3.4.1 城市发展阶段的拐点
        3.4.2 拐点的计算方法
        3.4.3 提出假说
    3.5 小结
第4章 大城市发展阶段与疏散化分析
    4.1 大城市发展阶段讨论
        4.1.1 大城市的区域划分
        4.1.2 研究指标及方法
        4.1.3 大城市发展趋势特征
    4.2 大城市发展阶段的特点
        4.2.1 中心区繁荣与郊区发展并存
        4.2.2 城市发展迅速,周期短,波动大
        4.2.3 疏散化现象显着
    4.3 大城市发展阶段的拐点
    4.4 大城市疏散化的特点
        4.4.1 通勤距离延长
        4.4.2 中心区“职住比”较高
        4.4.3 外来人口主要向郊区聚集
    4.5 小结
第5章 中外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比较
    5.1 我国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讨论
        5.1.1 城市发展阶段
        5.1.2 疏散化阶段
    5.2 国外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
        5.2.1 美国城市发展与疏散化
        5.2.2 欧洲城市发展与疏散化
        5.2.3 日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
    5.3 中外疏散化发展的对比
        5.3.1 中外疏散化路径的宏观特征
        5.3.2 中外疏散化过程的微观机理
    5.4 小结
第6章 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及空间现状
    6.1 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阶段
        6.1.1 北京城市发展阶段
        6.1.2 北京疏散化阶段
    6.2 北京疏散化阶段的空间现状
        6.2.1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6.2.2 北京疏散化阶段的空间演变
    6.3 小结
第7章 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性实证分析
    7.1 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性关系:“疏散化Ⅰ型”
        7.1.1 指标测算、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
        7.1.2 实证检验与讨论
        7.1.3 结论
    7.2 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性关系:“疏散化Ⅱ型”
        7.2.1 实证检验与讨论
        7.2.2 结论
    7.3 北京市各乡镇、街道的检验估计
        7.3.1 回归估计
        7.3.2 稳健性检验
    7.4 进—步讨论:城市发展的非线性
        7.4.1 城市发展的拐点
        7.4.2 拐点的特征
    7.5 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具有阶段性特征
        8.1.2 我国大城市地区出现疏散化趋势
        8.1.3 国内外城市疏散化的特点差异显着
        8.1.4 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交互作用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物质空间更新轨迹与组织模式——以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1微观案例选择
    1.2数据来源与方法
2 物质空间的演替轨迹
    2.1地铁亦庄线万源街站
    2.2地铁13号线龙泽站
3 物质空间的组织模式与特征
4 结论与讨论

(3)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兴起与评述
3 新形势下开展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研究的实践与政策价值
    3.1 为准确把握建筑拆损的类型与数量提供依据
    3.2 为制定因地制宜的更新策略提供参考
    3.3 为优化调控物质空间更新提供决策支撑
4 城市物质空间组织模式与更新机制研究
    4.1 城市物质空间的演替轨迹与空间组织
    4.2 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空间判定方法
    4.3 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影响因素与机制
5 城市物质空间更新模式研究
    5.1 城市物质空间的更新方式
    5.2 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建筑资产拆损
    5.3 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模式评估
    5.4 城市物质空间更新模式的优化调控政策与策略
6 未来研究趋势
7 结语

(4)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都市区化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1.1.2 亚洲地区已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增长的主战场,拥有较多特大城市
        1.1.3 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都市区化现象初露端倪
        1.1.4 "城市"及相关概念混乱,为学者的研究与政府的管理决策造成不便
    1.2 研究缘起与目标
    1.3 研究意义
        1.3.1 丰富我国大都市区研究的理论成果
        1.3.2 较好的反映中国城市的实际规模,便于进行比较研究
        1.3.3 有助于城市的管理规划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篇章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主要数据来源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大都市区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综述
    2.1 大都市区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2.1.1 发端与起源——大都市区概念在美国的形成与发展
        2.1.2 借鉴与应用——其他国家对于都市区的界定
        2.1.3 比较与总结——发达国家对于都市区界定的特点
    2.2 国外学者对都市区的相关研究
        2.2.1 郊区的出现——都市区研究的早期萌芽(1870年代-1920年代)
        2.2.2 郊区的填充——西方都市区研究的兴起期(1920年代-1940年代中期)
        2.2.3 郊区的蔓延与计量革命的爆发——都市区研究的快速发展期(1940年代后期-1980年代中期)
        2.2.4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都市区——都市区研究的成熟期(1980年代中后期至今)
        2.2.5 文献评述与启示
    2.3 中国学者对都市区的研究
        2.3.1 对于都市区定义的理解
        2.3.2 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案
        2.3.3 关于都市区的发展阶段与空间结构研究
        2.3.4 对于中国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探索
        2.3.5 其它扩展概念的研究
        2.3.6 文献评述与启示
    2.4 对大都市区基本内涵与特征的理解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都市区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都市区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传统的城市化发展空间阶段论——都市区演化的一般模型
        3.1.2 "Desakota"——亚洲人口稠密区都市发展的特殊形态
        3.1.3 工业-城市区位论——全球化时代从劳动空间分工视角看当代都市区形成
        3.1.4 城市增长机器——从政治经济学与行为者的角度诠释都市区发展
        3.1.5 为增长的规划——"后郊区化"时代的都市区
    3.2 全球化、郊区化、城市化与中国大都市区的形成
        3.2.1 全球化的劳动分工——中国都市区形成的宏观背景
        3.2.2 郊区化与城市化——中国都市区形成的双重动力
    3.3 政府、企业、个人——中国都市区形成的重要行为主体
        3.3.1 政府
        3.3.2 企业
        3.3.3 个人
    3.4 中国的都市区化进程——本文的分析框架建构与实证设计
        3.4.1 中国都市区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
        3.4.2 实证设计逻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六普数据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
    4.1 中国城市地域相关概念
        4.1.1 建成区
        4.1.2 城区与镇区
        4.1.3 市区
        4.1.4 郊区
    4.2 中国城市规模的统计口径
        4.2.1 中国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变迁
        4.2.2 中国常用的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及存在问题
    4.3 基于六普数据对于中国大都市区的简化界定方案
        4.3.1 "六普"对城乡人口划分的新变化
        4.3.2 基于"六普"数据的大都市区界定方法
        4.3.3 四种特殊形态的都市区
        4.3.4 界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000年以来中国大都市区化的发展格局与演变研究
    5.1 总体情况
    5.2 人口规模结构特征
        5.2.1 总体特征
        5.2.2 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分布分析
        5.2.3 与其他统计口径下的比较分析
    5.3 人口就业结构与功能专门化特征
        5.3.1 人口就业与城市职能
        5.3.2 主要方法与数据来源
        5.3.3 分析结果
    5.4 空间发展格局——现状与演变
        5.4.1 大区域层面
        5.4.2 省域层面
        5.4.3 市域与都市区内部结构
        5.4.4 都市区化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都市区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重构与机制——以上海为例
    6.1 建国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与都市区发展
        6.1.1 上海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
        6.1.2 上海生产力布局和大都市区空间变化
    6.2 上海都市区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发展格局与演变
        6.2.1 上海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
        6.2.2 研究数据与基本思路
        6.2.3 总体发展情况
        6.2.4 制造业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6.2.5 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6.2.6 上海大都市区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
        6.2.7 上海大都市区制造业经济空间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上海都市区现代服务业的空间格局与集聚
        6.3.1 研究数据与方法选择
        6.3.2 总体发展情况
        6.3.3 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6.3.4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变动特征
        6.3.5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6.3.6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分析
    6.4 上海都市区产业空间重构特点的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轨道交通通勤的都市区分析——以上海为例
    7.1 研究背景与基础
        7.1.1 2000年-2010年上海人口的变动及郊区化
        7.1.2 研究的主要基础
    7.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2.1 数据来源
        7.2.2 通勤OD的识别方法与可视化处理
        7.2.3 中心性指标——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借鉴
    7.3 上海都市区通勤特征的分析
        7.3.1 职住地的识别与特征
        7.3.2 通勤OD特征与可视化
        7.3.3 主要居住地站和就业地站通勤分析
        7.3.4 通勤网络节点的度数中心度、点出度与点入度分析
        7.3.5 基于轨道交通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
    7.4 从上海看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
        7.4.1 中心城建成区向郊区的蔓延
        7.4.2 离心方向通勤流的产生
        7.4.3 突破地区(地级以上)行政界线的情况不普遍
        7.4.4 中国都市区的一般空间结构模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都市区可以较好反映城市实际发展规模,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现象开始显现
        8.1.2 中国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
        8.1.3 产业空间分工推动了都市区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
        8.1.4 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化与居住的郊区化促进都市区通勤流的产生
        8.1.5 中心区、通勤区与一般外围地带构成了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三个层次,"核心都市区"逐步扩展
        8.1.6 中国都市区发展的行政化色彩较强
    8.2 主要启示
        8.2.1 都市区外围地带应当成为疏解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的主要载体
        8.2.2 融入全球劳动分工有助于推动中西部都市区的发展
        8.2.3 官方层面建立都市区普查体系意义重大,并可作为界定城市群的基础
    8.3 研究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后记

(5)多学科视角下郊区空间的内涵解读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西方不同学科视角下的郊区内涵及其发展
    1. 城市地理学视角:郊区作为相对于城区的地域范围,强调空间与功能
    2. 城市社会学视角:郊区作为生活方式,强调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
    3. 城市规划学视角:郊区作为无序蔓延的空间,强调形态
    4. 政治经济学视角:郊区作为资本累积的媒介,强调资本循环与累积
    5. 行为地理学视角:郊区作为居住与日常生活的空间,强调微观个体与行为
三中国不同学科视角下的郊区研究
    1. 城市地理学视角下的中国郊区与郊区化研究
        (1)中国城市郊区的地域划分
        (2)各类要素的郊区化研究
        (3)郊区化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关系
        (4)郊区城市化研究
    2. 城市社会学视角下的郊区研究
        (1)郊区的社会空间及其分异
        (2)郊区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融合
        (3)郊区的生活方式
    3. 城市规划学视角下的郊区研究
    4.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郊区研究
    5. 行为地理学视角下的郊区研究
        (1)迁居与居住选择
        (2)职住关系与通勤
        (3)购物行为及其演变
        (4)郊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
四结论
    1. 不同学科视角下的郊区具有不同内涵,在郊区化的过程中有所改变
    2. 中国的郊区研究更关注“郊区化”过程,未来郊区与郊区空间将受到更多关注
    3. 行为地理学视角在郊区与郊区化研究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6)基于POI数据的广州零售商业中心热点识别与业态集聚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1) 核密度估计法
        (2) 局域Getis-Ord G*指数法
3 结果分析
    3.1 零售商业中心等级体系的圈层结构
        (1) 形成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城区扩散的多中心等级圈层体系
        (2) 位于中心城区内的商业中心沿交通干线布局,呈现连片蔓延的空间形态
        (3) 位于外围城区的商业中心依行政中心布局,呈现离散分布的空间形态
    3.2 零售商业活动的热点区域
    3.3 中心城区零售业态的集聚特征
4 结论与讨论

(7)基于GIS的长沙市商业业态空间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下的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功能转型
        1.1.2 新型商业业态不断涌现
        1.1.3 GIS技术的运用在商业业态空间结构研究中的必要性
    1.2 研究意义
        1.2.1 商业业态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性
        1.2.2 长沙作为研究范例的充分性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逻辑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
    2.1 基本概念阐释和研究范围界定
        2.1.1 业态概念及特征
        2.1.2 商业空间结构与商业业态空间结构概念辨析
        2.1.3 研究区域和时间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2.3 GIS在商业地理学中的应用
    2.3 相关理论借鉴
        2.3.1 城市空间结构增长理论
        2.3.2 零售业态循环理论
        2.3.3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理论
        2.3.4 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学理论
第3章 长沙市商业业态空间结构的演变及特征
    3.1 长沙市商业业态演进历程
        3.1.1 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
        3.1.2 改革开放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
        3.1.3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
        3.1.4 21世纪初至今
    3.2 数据样本及分析方法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分析方法
        3.2.4 GIS技术路线
    3.3 基于GIS的长沙市各类业态空间结构的演变
        3.3.1 百货店空间结构演变及比较
        3.3.2 大型综合超市空间结构演变及比较
        3.3.3 专业大卖场空间结构演变及比较
        3.3.4 购物中心空间结构演变及比较
        3.3.5 小结
    3.4 长沙市各类业态空间结构的特征
        3.4.1 长沙市业态空间演化的极化性与扩散性特征
        3.4.2 长沙市业态空间演化的等级层次性特征
        3.4.3 长沙市业态空间演化的轴向扩展特征
第4章 长沙市商业业态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机制
    4.1 人口因素对商业业态空间结构的影响
        4.1.1 人口密度对商业业态空间布局的影响
        4.1.2 人口结构与商业业态空间结构的关系
    4.2 道路交通对商业业态空间结构的影响
        4.2.1 城市道路交通对商业业态空间布局的影响
        4.2.2 交通出行方式对商业业态空间布局的影响
    4.3 消费者对商业业态空间结构的影响
        4.3.1 消费者群体分化导致商业业态区位重新分配
        4.3.2 消费者消费观念变化导致商业业态的多元化
        4.3.3 消费者购物出行距离导致业态空间等级的形成
    4.4 体制政策对商业业态空间结构的影响
        4.4.1 经济体制转变
        4.4.2 政府政策引导
第5章 长沙市商业业态空间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5.1 长沙市商业业态空间结构的现状问题
        5.1.1 原商业中心地位强大导致空间外拓力不足
        5.1.2 业态空间分异不明显导致市场竞争无序
        5.1.3 传统制度的制约导致零售业态偏离其内在发展路径
        5.1.4 业态不合理布局和集聚导致城市道路交通形势严峻
    5.2 长沙市商业业态空间结构的发展对策
        5.2.1 完善业态空间等级体系,构建网络状业态空间结构
        5.2.2 明确各业态市场定位,突出自身优势
        5.2.3 加强政府引导,严格规划控制和审批制度
        5.2.4 优化道路结构,使业态空间与交通网络相匹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情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致谢

(8)不同模式下城市郊区居民工作日出行行为的比较研究——基于北京与广州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2案例与数据
    2.1“政府主导”模式:北京望京花园
    2.2“市场主导”模式:广州华南新城
3郊区居民工作日出行行为
    3.1出行频率统计
    3.2出行空间格局
    3.3出行时间节奏
    3.4出行交通方式
    3.5出行行为总体特征及其解释
4结论与讨论

(9)城市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发展
        1.1.2 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发展
        1.1.3 居住郊区化与商业郊区化的出现
    1.2 研究及意义
        1.2.1 进行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相关性研究的必要性
        1.2.2 长沙作为实证研究案例的充分性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体系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逻辑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
    2.1 基本概念的阐释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2.1.1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概念阐述
        2.1.2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概念辨析
        2.1.3 研究区域和时间界定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
        2.2.2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2.2.3 国内外关于城市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关系的研究
    2.3 本文所借鉴的主要理论辨析
        2.3.1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理论
        2.3.2 零售地理学理论
        2.3.3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理论
        2.3.4 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理论
        2.3.5 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理论
第3章 长沙居住空间结构与商业空间结构发展演变
    3.1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与扩展
        3.1.1 2005 年前城市居住空间布局发展概况
        3.1.2 2005 年前城市商业空间布局发展概况
    3.2 长沙居住空间结构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
        3.2.1 2005 年至 2010 年长沙城市化发展情况
        3.2.2 长沙居住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特点
        3.2.3 长沙商业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特点
第4章 基于 GIS 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相关性研究
    4.1 居住与商业结构演变相关分析方法
        4.1.1 GIS 空间分析方法
        4.1.2 GIS 相关分析方法模型的构建
    4.2 居住与商业空间布局相关度分析
    4.3 居住与商业业态结构相关度分析
    4.4 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相关度比较和分析
        4.4.1 居住与商业空间发展演变不匹配
        4.4.2 居住空间布局与商业业态空间布局不匹配
        4.4.3 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发展不匹配影响道路空间状况
第5章 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的相关性机制分析
    5.1 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相关性机制分析
        5.1.1 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互动机制
        5.1.2 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结构互动机制
        5.1.3 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关联互动机制
    5.2 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和谐发展演变对策分析
        5.2.1 更新现有商业网点规划和居住区设计规范理论
        5.2.2 完善商业空间体系和商业业态体系
        5.2.3 建设独立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研究和评估机制
        5.2.4 应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研究城乡规划理论和方案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及竞赛获奖情况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附录 D 学位论文附表

(10)西安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布局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大力推行城市新区建设
        1.1.2 新型业态的产生导致新型商业空间出现
        1.1.3 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发展出现难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新区
        1.3.2 商业空间
        1.3.3 商业业态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4.1 商业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1.4.2 国外商业空间研究综述
        1.4.3 国内商业空间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路线
2 西安商业空间发展与曲江新区概况
    2.1 西安市商业空间发展概况
        2.1.1 西安商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2.1.2 西安商业空间的发展现状
        2.1.3 西安商业空间的变化特征
        2.1.4 西安商业空间的发展趋势
    2.2 西安曲江新区建设与发展
        2.2.1 西安新区发展的大背景
        2.2.2 西安曲江新区发展历程
    2.3 本章小结
3 西安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布局调查
    3.1 西安曲江新区人口概况
        3.1.1 新区人口构成
        3.1.2 新区迁入人口
    3.2 曲江新区商业空间的形成与演进历程
        3.2.1 2000 年以前曲江地区商业空间的演进历程
        3.2.2 2000 年以后曲江新区商业空间的演进历程
    3.3 西安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布局现状调查
        3.3.1 曲江新区商业空间的设施分布与设施规模
        3.3.2 曲江新区商业空间的布局模式与业态组合
        3.3.3 曲江新区商业空间的交通组织与空间环境
    3.4 西安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布局特征及存在问题
        3.4.1 曲江新区商业空间的两极化
        3.4.2 曲江新区商业空间的阶层性
        3.4.3 曲江新区商业空间的滞后性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4.1 社会经济因素
        4.1.1 城市化对商业空间的影响
        4.1.2 人口对商业空间的影响
    4.2 城市建设因素
        4.2.1 大型文化项目的建成
        4.2.2 道路交通系统的完善
        4.2.3 房地产业迅速发展
    4.3 商业自身因素
        4.3.1 商业业态
        4.3.2 商圈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发展模式探讨
    5.1 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发展模式的转变
        5.1.1 曲江新区商业发展环境分析
        5.1.2 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5.2 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发展的宏观指引研究
        5.2.1 社区单元的划分
        5.2.2 等级规模的控制
        5.2.3 业态业种的选择
        5.2.4 布局模式的确立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成果
    6.2 论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
附录三 西安市商业分级设置规范
攻读硕 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中国城市的商业郊区化及研究迟缓发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性关系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霍露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20
  • [2]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物质空间更新轨迹与组织模式——以北京为例[J]. 邓羽. 地理科学, 2017(06)
  • [3]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研究进展与展望[J]. 邓羽,陈田,刘盛和.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5)
  • [4]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D]. 张欣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2)
  • [5]多学科视角下郊区空间的内涵解读及研究进展[J]. 申悦,柴彦威. 城市问题, 2016(09)
  • [6]基于POI数据的广州零售商业中心热点识别与业态集聚特征分析[J]. 陈蔚珊,柳林,梁育填. 地理研究, 2016(04)
  • [7]基于GIS的长沙市商业业态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彭雯. 湖南大学, 2015(03)
  • [8]不同模式下城市郊区居民工作日出行行为的比较研究——基于北京与广州的案例分析[J]. 陈梓烽,柴彦威,周素红. 人文地理, 2015(02)
  • [9]城市居住与商业空间结构演变相关性研究[D]. 曹诗怡. 湖南大学, 2012(06)
  • [10]西安曲江新区商业空间布局与发展模式研究[D]. 张凌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中国城市商业郊区化与研究发展缓慢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