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教育的重新定位与创新——桂林理工学院地球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地球科学教育的重新定位与创新——桂林理工学院地球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一、地学教育的重新定位与创新——桂林工学院地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汪文凤,陈希泉[1](2014)在《高职地质专业的重新定位与思考》文中提出本文对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地学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性要求它必须对自身重新定位。应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课程结构为支点,构建"四位一体"动态可调的"模块化"新课程体系。应通过培养与引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学、生产、科研能力强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李洋[2](2014)在《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文中提出地质资源作为地球地质作用的产物,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地质资源是经过漫长地球地质作用形成的,其产生、分布、演化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是地球地质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地质验证。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地质资源具有其独特的地学研究价值;从旅游地学的角度来看,地质资源作为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并由此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作为我国第一批加入世界地质公园行列的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其地质资源具有较高的地学研究价值和旅游景观价值。因此,本文运用地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旅游科学的研究内容与体系,对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资源的成因、分类、演变及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规划、保护、利用和开发的模式,以推动我国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开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论文在分析与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资源产业经济学和地质学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资源的评价方法、资源的开发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地质形成背景、特征、分类以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借鉴区域地质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从资源单体和资源开发条件两个角度切入构建嵩山地质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模型树,并对其进行了科学的量化评价。针对我国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资源开发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一套适用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优化模式,并对其各个实施步骤进行了阐述。最后,论文对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度开发利用的探索研究,在原有的地质公园保护的基础上引入功能分区的理念,并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实际项目开发为案例阐述了嵩山地质旅游资源深度利用的思路、资源保护的措施以及资源品牌产业化管理的提升策略,不仅有利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将为我国其他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开发与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崔振[3](2014)在《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潜力与策略分析》文中提出地质公园是以典型、稀缺的地质遗迹为主体,以保护地质遗迹、开展地质旅游、普及地学知识为目的,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自然公园。地质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主要是游览和考察具有一定科研价值、观赏价值的地质景观。两者联系紧密,建设地质公园,不仅可以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向公众普及地质基础知识,还可以开展地质旅游,推动当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河北涞水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涞水县西北部,地处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的交界处,紫荆关断裂带北端,地质遗迹种类丰富、宏大壮观、且具有独特之处,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地学旅游的理想地点。公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主要包含百里峡冲蚀嶂谷景区、佛洞塔-鱼谷洞构造岩溶洞泉景区、龙门天关花岗岩断裂构造峡谷景区等五个主景区。但是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更好的保护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推动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发展策略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对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地学旅游现状进行了 SWOT分析,地质公园的优势是丰富的自然地质景观和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需求量庞大,劣势是旅游产品过于单一、竞争激烈,认为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发展应采取的战略类型是开拓型发展战略,为此提出如下建议:深入挖掘地质旅游价值,推动地学知识传播,注重生态保护和进行游客数量限制,设立合理的地质旅游线路线,推出多层次的旅游产品等,从而为提高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竞争力,推动地学旅游的发展以及地学知识的科普,使得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在新的发展阶段更上一层楼提供参考。

杨更[4](2013)在《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征、成因分析及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境内,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三国毗邻。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多样、保存系统完整、分布集中,以喀纳斯湖、第四纪冰川地貌和河湾景观为特色,是距今约二百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时期,经由构造、冰川、流水共同作用形成的,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新疆是我国地质遗迹景观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与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相比,新疆地质公园的建设还很不足。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是新疆最早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成为新疆的龙头景区。但是,在喀纳斯旅游开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地质公园的保护、科普和旅游开发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缺少从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严重的制约了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论文选择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开展研究,对于促进喀纳斯地质公园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促进新疆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地质公园的建设,促进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对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的自然地理、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建立了地质遗迹景观的分类体系,重点研究了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和成因演化,开展了地质遗迹景观的对比分析与定性、定量评价;第三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园“保护、科普和旅游”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PST模式)。通过上述系统的综合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首次系统的分析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地质背景。喀纳斯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前第四纪地质时期,是地质遗迹景观的物质基础和构造格架形成的阶段;第二阶段,第四纪地质时期,是地质遗迹景观最终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新构造运动、第四纪冰川作用、流水作用,共同构成了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动力。(2)运用最新的旅游地学理论和地质公园研究成果,提出了地质遗迹景观的分类方案,将地质遗迹景观划分为7大类26类61亚类。并运用这一分类方案,将喀纳斯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划分为5大类12类21亚类310余处景观,并进一步组合为湖泊景观、冰川地貌和河流景观3类共4个地质遗迹景观组合带,首次建立了喀纳斯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体系。(3)从地质遗迹景观的角度,深入、系统的分析了喀纳斯湖地质遗迹景观的湖泊地貌形态、水位水体和沉积物特征。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喀纳斯湖形成的地质条件,首次建立了公园“构造-冰川-湖泊”的地质遗迹景观演化体系,分析了地质遗迹景观演化过程与发展趋势,认为新构造运动自始至终控制着湖泊的发展和演化,湖泊的形成起源于上新世末-更新世初古阿尔泰山准平原的解体,在中更新世多次冰川作用(冰川侵蚀和冰川堆积的共同作用)的塑造下,于晚更新世形成了喀纳斯湖。湖泊形成后继续发展演化,水位下降、面积缩小,形成了今天的形态,并且湖盆的断陷作用还在持续,湖泊还在进一步发展之中。(4)从地质遗迹景观的角度,按冰川侵蚀地貌、冰川堆积地貌、冰缘地貌,系统的描述了公园内的冰川地貌特征,并首次对地质公园内的57处冰斗、63处冰川湖泊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将地质公园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划分为三期:中更新世的倒数第三冰期;晚更新世早期的倒数第二冰期;以及晚更新世末的末次冰期(喀纳斯冰期),其中末次冰期又划分为两个阶段:早阶段和晚阶段。在此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第四纪冰川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5)对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进行了国内外对比,对比认为,公园喀纳斯湖是我国第二深的淡水湖,第四纪冰川地貌代表了亚洲阿尔泰山地独特的地质风景,是世界中高纬度内的大陆性山岳冰川地貌的典型代表。在此基础上,首次从保护价值、科普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三个方面,对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建立了地质遗迹景观的评价体系,评价确定出公园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群)93处,其中2处为世界级地质遗迹景观,6处为国家级地质遗迹景观。(6)在对喀纳斯地质公园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和喀纳斯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了地质公园的“保护、科普和旅游”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PST模式),包括3项系统10大工程6项保障措施。三大系统是相互作用、有机组合的,其中,保护是前提、科普是基础、旅游开发是保障。

龚克[5](2012)在《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战略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桂林喀斯特区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的东翼内侧,属桂东之南北向构造带的桂林弧形构造亚带,发育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典型的热带低海拔喀斯特峰林、峰丛溶蚀地貌景观。同时,人类文明与喀斯特地貌、田园、河流共同组成一幅美妙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从而千百年来,吸引了大量人员前来观光游览。随着外来人员的大量涌入和地方居民生存的发展需求,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系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论文在对桂林喀斯特地貌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基础上,对桂林喀斯特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分类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之上,系统的考虑了桂林喀斯特区特有的“C”字形态,运用多学科的相关知识综合分析和研究,对该地域的生态旅游资源利用和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案和对策。通过上述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系统的研究了整个桂林喀斯特区的地质地貌形成和特征,同时对整个喀斯特地貌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重新系统分类,共分为2大系、7亚类、24种基本类型。2.首次将整个桂林喀斯特区作为生态旅游研究对象,并运用AHP法和PRIM模型分别综合的对各分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较科学的分析与评价各区目前存在的优势和问题。3.系统地分析总结了当前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开发现实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在综合考虑喀斯特区的人地关系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各区的景观分布特点、现有的基础服务体系之上,首次提出本区应采取整体规划开发,依托城乡建设,统筹安排、共同发展的基本思路。即以城乡建设为依托,构建“市、城、镇、村、点、部”六级旅游基础服务体系,在空间上采取“一核、一环、两心、三带、五区”结构形式,规划建设完善的旅游交通系统,强化旅游标识系统的便捷、科学和系统化,形成以喀斯特风貌与风土人情为主导形象,以自然观光产品为基础,以休闲娱乐度假产品为主要支撑,建设以自然生态体验游和认知型生态科考和科普游为主的满足观光层次、享乐层次、体验层次和认知层次等四大层次的生态旅游产品集群体系。4.创新性的提出将桂林喀斯特区整体作为一个统一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地进行统一开发、科学管理的思路,并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探索性的开展本区生态旅游系统的生态旅游游客、生态旅游经营者、当地社区居民和政府四个相关主体的管理研究,并运用公共管理和战略管理理论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特别是提出了采用分区成立生态旅游管理委员会来统筹管理喀斯特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思路。

袁尧清[6](2010)在《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资源群是指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占据一定地理空间的某一类旅游资源单体集群,它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作用比旅游资源单体大得多。区域旅游资源群之间各种作用形成、运动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一定强度的空间效应,这种空间效应反映了旅游资源群空间结构,制约了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变。较好地进行区域旅游整合开发能更好地优化区域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克服它在旅游发展中产生的诸多消极因素,使区域旅游发展更具有效率与效果。因此,对区域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对于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湘西地质旅游资源丰富,等级高,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类型主要有石英砂岩峰林、喀斯特、丹霞等地质旅游资源,它们分别以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质旅游资源群、红石林岩溶地质旅游资源群、万佛山丹霞地质旅游资源群为代表。这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地缘相近,旅游资源具有趋同性也有异质性,在其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空间效应。对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进行充分认识以及优化是促进该区旅游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作者以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为案例,对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基于空间效应的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进规律、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战略、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区域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反映了区域旅游资源群空间结构状况,影响了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制约了区域旅游开发与发展的效率,也制约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对区域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能使我们从深层次理解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配置区域旅游发展要素,更好把握区域旅游发展规律,正确制定区域旅游发展策略。(2)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是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的基础,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是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优化。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准确洞察区域旅游地间旅游空间作用关系,认清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机理,这为正确制定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战略与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区域旅游整合开发能使区内各旅游单元形成良好合作,优化配置区域旅游发展要素,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而促进旅游空间效应优化。(3)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旅游发展中最主要存在四种空间效应。本区域客流集聚指数与旅游业区位商、赫芬达尔指数、区域基尼系数均表明,本区旅游业集聚效应大,但近年来集聚效应有减缓趋势;武陵源景群对红石林景群与万佛山景群的替代效应比较强,红石林景群与万佛山景群间的替代效应强度属中等水平;武陵源景群对其它两大景群屏蔽强度大,但近年来有减缓趋势;本区各景群间的旅游经济溢出指数尽管很长一段时间呈现负数,但溢出指数与溢出水平却都增长很快,这说明该区旅游发展势头好,区域旅游合作初有成效。(4)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演进是其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作用的结果,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区域旅游发展是一个由均衡→不均衡→均衡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均衡化是本区域旅游发展的最理想状态。旅游极化与扩散是本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进的根本方式,旅游空间格局演进的根本动力是区域旅游地旅游竞争优势变化,主要动力是区域旅游空间作用强弱变化,重要动力是旅游需求与供给变化。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旅游共生单元达成质参量兼容状态,促使生成够用的共生能量,选择与构建合理的旅游共生界面,是形成旅游共生均衡的条件。(5)制定合理的整合开发战略是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的重要基础。对旅游整合开发战略的“六相”即政府愿景、社区愿景、市场愿景、物质条件、管理条件、最佳效益,以及从其中甄选出整合开发的SW0T要素及战略强度进行分析,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差异化发展战略与区域旅游创新战略等整合开发战略模式,是本区旅游整合开发是否合理,能否正确实施的关键;实施战略动态平衡管理,才能使本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战略不断与环境、内部条件变化相适应。(6)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整合开发模式是能提高本区旅游发展效率,增强旅游竞争力,使本区旅游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模式。旅游空间拓展整合,能使区域旅游发展单元“资源共享、位势叠加”,取得整体优势与综合优势;旅游产品整合,是通过构建具有柔性化、个性化、多类型与多层次的旅游产品组合,使本区域既能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又能突出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地旅游生命周期调控与整合,能推动本区旅游生命周期健康地可持续演进;旅游形象整合能使本区旅游形象得以凸显;旅游市场整合营销模式能提高本区旅游营销效率,使其获得更好的旅游经济效益。

陈佳佳[7](2010)在《基于SWOT分析的地质类高校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地质类高校是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典型代表,对该类院校的发展改革的探讨,不仅能促进地质类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建设具有建设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地质类高校系统的分析,提出对地质类高校发展有益的对策及建议,旨在促进地质类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对高校发展战略理论作有益的补充。地质类高校发展策略的制定,必须以其特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为前提。对外在环境的分析就是要找出组织发展可能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对内在环境的分析就是要找出组织自身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将地质类高校发展的关键的机会和威胁突显出来,同时通过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的分析,确认地质类高等教育的实力和弱点,为提出地质类高校发展的合理优化的对策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地质类高校客观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根据综合分析,地质类高校应该抓住机遇,强化基础,突出实践;加大对地质教育的投入;创新机制,合理规划;培养地质类高校学生的敬业精神;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办学;并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相应政策给予保障,为我国地质类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李雪峰[8](2010)在《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指的是1992-1995年间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它们是:大连金石滩、青岛石老人、苏州太湖、无锡太湖、上海佘山、杭州之江、福建武夷山、福建湄洲岛、广州南湖、昆明滇池、三亚亚龙湾以及北海银滩。此后至今,未有新的国家旅游度假区获批。作为旅游度假区建设在中国的第一次实践,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在过去18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本文以战略理论、旅游发展战略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旨在通过对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的研究,为其未来发展之路指明方向。本文首先全面回顾了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设立背景、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参考了墨西哥旅游度假区开发和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继而提出了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从概念、定位到愿景,从战略、策略到保障的发展战略构想,并以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旅游度假区”和“国家”两个角度关注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文中明确界定了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是拥有一流资源、代表中国水平、体现中国特色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应以“世界新兴的度假旅游中心”(总体)和“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区”(个体)为愿景,成为中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排头兵、中国度假旅游发展的最佳示范区及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为此,必须明确并提振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国家”地位,实施国家主体、精品示范、融合共生、跨越发展四大战略,并通过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国布局、竞争合作及整合营销五大策略予以落实,同时,通过构建“国家-地方-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宏观管理体制、优化微观治理结构、出台相关法规、制定扶持和优惠政策、成立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基金会以及多渠道、高起点培训和引进人才等,保障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

吴凯[9](2009)在《基于地质条件的喀斯特区农业土地利用分区 ——以清镇市为例》文中指出地质条件与农业结合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地质地貌因素对土地(土壤)利用、作物的布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乃至名优特产品的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喀斯特地区特别是喀斯特山区土壤母质(岩)对土壤类型、土壤性质及土地利用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以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省清镇市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收集和分析清镇市有关农业地质、土地利用、土壤资源、生态环境等资料的基础上经多次筛选得出岩性、地层、岩石露头度,地貌类型、坡度、主要土壤类型等14个因子作为农业土地利用分区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并对指标权重和主成分提取;借助SPSS软件的多种聚类方法,对各分类作方差分析确定最佳分区;并结合清镇市综合农业区划作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将清镇市农业土地利用划分为五个区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各区分别为:Ⅰ南部渔、果蔬、副城郊生态农业区;Ⅱ中部粮油作物、林果综合农业区;Ⅲ东部林、渔生态旅游农业区;Ⅳ西北部农经作物、牧业农业区;Ⅴ中西部粮、特色产品农业区。通过对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的探讨,提出了各区土地利用方向及建议,对清镇市制定农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李爱群[10](2009)在《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观察,期刊评价就是通过对反映期刊内在价值的客观指标进行文献计量统计,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期刊进行排序和评价。相对于对国家和省市的宏观层次评价,对大学和研究所的中观层次评价,期刊评价与对研究人员的评价一样,属于微观层次的评价。但正是在微观层次上,出现的问题也较多。目前,国内期刊评价理论发展较完善,评价对象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上各有侧重,评价实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仍有一些不足或欠缺之处。而美国的科学技术及学术期刊的发展总体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开发的SCI、SSCI、A&HCI及JCR等对来源期刊的选择和评价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它虽然是美国的评价机构,但来源期刊来自世界各地,没有语种和地域的限制,并且其完善和成熟的评价体系代表了世界最权威的期刊评价水平,其期刊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效仿的标杆。因此,在回溯中、美期刊评价历史的基础上,了解中、美期刊评价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期刊评价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以取长补短,完善和规范期刊评价工作,促进我国期刊的良性竞争与健康发展。本文除“引言”和第7章“结论与展望”外,论文主体部分共5章,主要包含理论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为第1-4章,实证部分为5-6章。论文第1章回溯了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核心期刊(Core Joumal)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发达于70年代的美国。布拉德福定律、加菲尔德定律、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成为核心期刊遴选的三大理论基础。最初的核心期刊是为了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那些刊登本学科较多论文的期刊就是核心期刊,它实际上只是一种基于论文数量统计的评价。引文分析法的出现和引文索引工具的使用,使人们对核心期刊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核心期刊不再是最初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而是通过文献的被使用揭示其学术价值,核心期刊也由对论文数量的评价转变为对文献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论文第2章是美国与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基本概括。详细介绍了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构成,并对其评价体系进行了述评。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经历了中国遴选国外科技期刊、中国遴选国内科技期刊两个阶段,其中详细介绍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6家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单位及其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现状。论文第3章是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重点从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法,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的界定,学术期刊评价社会价值与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学术期刊评价中两组概念等9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中、美两国在期刊评价中的异同之处,以及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论文第4章分析了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商业化经营为导向,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在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偏见。我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性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期刊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论文第5章是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在新的学术环境下,学术期刊评价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评价对象的多元化,使仅有的印刷版期刊评价发展为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评价并存的格局,而开放存取期刊也将是今后期刊评价的重要对象。5年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h指数等新兴的评价指标开始被应用到期刊评价实践,纳入到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去。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评价方法和手段发生改变,通过采用各种软件技术进行统计和测评,将人们从以往繁重的人工手动检索、统计和计算的评价过程中解放出来。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来看,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可分为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据此也可以假设,在庞大的学术期刊群中也一定也存在着某些层级。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类分级排序,能为学术期刊找准自己的定位,为科研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国家对学术期刊的管理。在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上继承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教育评价体系,确定了期刊分等级评价的原则、评价标准,将学术期刊按照学科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论文第6章是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实证研究。详细说明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具体做法;公布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以及本研究所属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专业,共12个分学科的排行榜和所有4种分高校学报类型的排行榜;分析了我国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地区分布、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地区分布等评价结果。本文系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二、地学教育的重新定位与创新——桂林工学院地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学教育的重新定位与创新——桂林工学院地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地质专业的重新定位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地质专业的发展与历史
2 新时期我院地学专业的重新定位
    2.1 地学专业在学院专业建设上起到领航作用
    2.2 地学类课程在全院课程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
3 我院地学教育的改革及思考
    3.1 加强基础地学教育, 树立“地球家园”的理念
    3.2 改革教学内容, 构建“四位一体”课程知识体系
    3.3 改进教学方法、手段,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4 建立新型双师型高职教学团队

(2)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质公园的发展背景
        1.1.2 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利用概况
        1.1.3 本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地质公园相关研究内容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资源
        2.1.2 产业经济
        2.1.3 地质资源
        2.1.4 地质公园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产业经济学
        2.2.2 资源的开发理论
        2.2.3 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
    3.1 区位
    3.2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层构成
        3.2.1 新太古代
        3.2.2 古元古代
        3.2.3 中元古代
        3.2.4 新元古代
        3.2.5 古生代
        3.2.6 中生代
        3.2.7 新生代
    3.3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构造特征
        3.3.1 基底褶皱构造
        3.3.2 盖层褶皱构造
    3.4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理特征
        3.4.1 气候特征
        3.4.2 植被特征
        3.4.3 水文特征
    3.5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禀赋
        3.5.1 地质资源
        3.5.2 人文资源
4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4.1 特征及分类
        4.1.1 特征
        4.1.2 分类
    4.2 评价方法与步骤
        4.2.1 评价方法
        4.2.2 评价因子体系及权重
        4.2.3 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4.2.4 评价分值
    4.3 旅游资源评价
        4.3.1 旅游单体价值评价
        4.3.2 客源资源调查与评价
        4.3.3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4.3.4 旅游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5 地质公园保护开发优化模式
    5.1 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5.1.1 发展历程
        5.1.2 存在的问题
    5.2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
        5.2.1 资源导向型
        5.2.2 市场导向型
        5.2.3 形象导向型
        5.2.4 产品导向型
        5.2.5 开发模式的比较
    5.3 保护开发实施步骤
        5.3.1 保护开发类型
        5.3.2 保护开发形式
        5.3.3 保护开发模式的优选
        5.3.4 保护开发级别
        5.3.5 保护开发时序
        5.3.6 保护开发分区
6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开发实证研究
    6.1 开发现状
        6.1.1 地质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现状
        6.1.2 保护开发中的破坏因素
    6.2 复合型保护开发模式
        6.2.1 功能分区理念的引入
        6.2.2 嵩山地质资源保护区
        6.2.3 嵩山旅游开发和服务功能区
    6.3 产业化管理模式
        6.3.1 品牌管理
        6.3.2 运营管理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潜力与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野三坡地质旅游发展和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野三坡地质公园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地貌概况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条件
        2.1.5 生态环境
    2.2 文化背景概况
    2.3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析
    3.1 百里峡园区地质遗迹分析
    3.2 拒马河园区和鱼谷洞园区地质遗迹分析
    3.3 百草畔园区与龙门天关园区
第四章 野三坡地区地质旅游发展SWOT分析
    4.1 SWOT分析法简介
    4.2 野三坡地区地质旅游发展的优势
    4.3 地质旅游发展存在的劣势
    4.4 旅游可持续发展机遇
    4.5 地质旅游发展的挑战
    4.6 综合SWOT矩阵建立
第五章 野三坡地区地质旅游发展策略
    5.1 深入挖掘地质旅游价值,推动地学知识传播
    5.2 设立合理的地质旅游线路线,推出多层次的旅游产品
    5.3 优化管理机制
    5.4 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承载容量
        5.4.1 计算方法
        5.4.2 计算结果
        5.4.3 游客流量限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征、成因分析及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地质公园是开展旅游地学研究的最佳平台
        1.1.2 旅游地学研究对地质公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3 喀纳斯是开展地质公园综合研究的理想地区之一
        1.1.4 项目支撑
    1.2 国内外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研究进展
        1.2.1 地质遗迹景观研究现状
        1.2.2 地质公园研究现状
        1.2.3 新疆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研究现状分析
    1.3 新疆喀纳斯地质公园研究进展
        1.3.1 喀纳斯地质公园科学研究史概述
        1.3.2 主要研究成果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公园概况
    2.1 位置及交通概况
    2.2 自然地理条件
        2.2.1 地貌特征
        2.2.2 气候特征
        2.2.3 河、湖与水文特点
        2.2.4 土地与土壤特征
        2.2.5 生物
    2.3 社会经济条件
第3章 地质遗迹景观的地质背景
    3.1 大地构造与构造层特征
    3.2 前第四纪地质
        3.2.1 地层
        3.2.2 岩浆岩
        3.2.3 地质构造
        3.2.4 区域地质发展史
    3.3 第四纪地质与新构造运动
        3.3.1 第四纪堆积物特征
        3.3.2 公园及邻区新构造运动
第4章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4.1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方案
        4.1.1 主要分类方案简述
        4.1.2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方案
    4.2 地质遗迹景观分类
    4.3 地质遗迹景观组合与景区划分
        4.3.1 地质遗迹景观组合
        4.3.2 地质公园景区划分
    4.4 其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4.4.1 自然景观
        4.4.2 人文景观
第5章 主要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成因分析
    5.1 喀纳斯湖泊景观
        5.1.1 特征
        5.1.2 喀纳斯湖的形成与演化
    5.2 第四纪冰川地貌景观
        5.2.1 第四纪冰川地貌特征
        5.2.2 冰川地貌的形成演化和第四纪冰期划分
    5.3 河流景观
        5.3.1 河流景观特征
        5.3.2 河流景观的形成与演化
第6章 地质遗迹景观对比评价
    6.1 地质遗迹景观对比
        6.1.1 喀纳斯湖的对比
        6.1.2 第四纪冰川地貌的对比
    6.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
        6.2.1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
        6.2.2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
第7章 喀纳斯地质公园发展模式研究
    7.1 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
        7.1.1 地质公园的建设目标和要求
        7.1.2 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
        7.1.3 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
    7.2 地质公园发展模式研究
        7.2.1 “PST”可持续发展模式
        7.2.2 “PST”可持续发展模式三大系统间的关系
    7.3 保护系统
        7.3.1 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工程
        7.3.2 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7.3.3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7.3.4 人文景观保护工程
    7.4 科普系统
        7.4.1 科学研究工程
        7.4.2 科学考察工程
        7.4.3 科学普及工程
    7.5 旅游开发系统
        7.5.1 旅游产品工程
        7.5.2 客源市场开拓工程
        7.5.3 旅游设施建设工程
    7.6 保障措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 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照片
附录 B 其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照片

(5)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战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生态旅游概念辨析及其研究进展
        1.3.2 喀斯特区生态旅游研究评述
        1.3.3 基于城乡建设的生态旅游发展评述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 生态学理论
    2.3 旅游系统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人地关系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范围
    3.2 自然环境概况
        3.2.1 地质、地貌
        3.2.2 气候资源
        3.2.3 水资源
        3.2.4 生物资源
    3.3 社会经济状况
    3.4 旅游业发展状况
第4章 桂林喀斯特地貌
    4.1 喀斯特概念及属性
    4.2 桂林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
        4.2.1 岩层特点
        4.2.2 地质构造发育特点
        4.2.3 喀斯特地貌形成阶段
        4.2.4 桂林喀斯特区地貌类型
        4.2.5 桂林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分析
第5章 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研究
    5.1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5.1.1 生态旅游资源界定
        5.1.2 分类原则与类型划分
    5.2 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分布及特点
        5.2.1 喀斯特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5.2.2 喀斯特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5.3 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
        5.3.1 喀斯特区生态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5.3.2 喀斯特区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5.3.3 PRIM模型评价研究
        5.3.4 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分析
第6章 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6.1 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6.1.1 优势(Sterngth)因素分析
        6.1.2 劣势(Weakness)因素分析
        6.1.3 机会(Opportunity)因素分析
        6.1.4 威胁(Threats)因素分析
    6.2 桂林市喀斯特区生态旅游开发原则、目标和战略
        6.2.1 基本原则
        6.2.2 开发目标
        6.2.3 总体战略
        6.2.4 总体措施
    6.3 旅游开发的空间框架战略
第7章 基于城乡建设的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开发与战略管理研究
    7.1 桂林市城乡建设分析
        7.1.1 城乡规模发展分析
        7.1.2 城乡交通网络分析
        7.1.3 城乡旅游接待设施分析
        7.1.4 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分析
    7.2 基于城乡建设的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开发策略
        7.2.1 基于城乡空间体系建设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研究
        7.2.2 基于城乡户外休闲系统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7.3 喀斯特区生态旅游战略管理研究
        7.3.1 生态旅游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7.3.2 生态旅游管理指导思想
        7.3.3 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原则
        7.3.4 生态旅游战略管理研究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质旅游资源研究现状
        1.3.2 旅游资源群研究现状
        1.3.3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现状
        1.3.4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的内容
        1.5.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2.1 博弈论
    2.2 系统科学理论
        2.2.1 系统论
        2.2.2 协同论
        2.2.3 耗散结构理论
    2.3 生态理论
        2.3.1 种间竞争与生态位理论
        2.3.2 共生理论
    2.4 区域经济理论
        2.4.1 地域分工理论
        2.4.2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2.4.3 核心—边缘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地质旅游资源概述
    3.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大地构造背景
        3.1.1 研究区范围
        3.1.2 自然地理环境
        3.1.3 大地构造背景
    3.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的地层岩性特征与地质发展史
        3.2.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地层与岩性特征
        3.2.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地质发展史
    3.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的形成
        3.3.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发育内在机理
        3.3.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发育外部动力系统
        3.3.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发育模式
    3.4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景观类型与特征
        3.4.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景观类型
        3.4.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景观特征
    3.5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价值分析
        3.5.1 美学价值
        3.5.2 科学价值
        3.5.3 生态学价值
        3.5.4 休闲康体价值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条件结构
    4.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分形测算
        4.1.1 景区(点)空间结构分形测算方法
        4.1.2 景区(点)体系网格信息维数测算与分析
        4.1.3 景区(点)体系关联维数测算与分析
    4.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竞争比较优势空间结构
        4.2.1 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背景比较
        4.2.2 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资源量值与品质比较
        4.2.3 旅游者对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感知比较
        4.2.4 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空间竞争态势比较
    4.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场的空间结构
        4.3.1 旅游场概念、特征及其形成
        4.3.2 旅游场分析方法
        4.3.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场场强分析
        4.3.4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场位势分析
    4.4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空间效应过程的空间条件结构
        4.4.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空间效应过程的阻尼分析
        4.4.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景区(点)空间拓扑分析
        4.4.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可介入分析
        4.4.4 高速交通网络化的时空收敛效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
    5.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旅游业集聚效应
        5.1.1 旅游业集聚效应内涵与特征
        5.1.2 旅游业集聚效应形成的机理
        5.1.3 旅游业集聚效应的测度与分析
        5.1.4 旅游业集聚效应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
    5.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间旅游替代效应
        5.2.1 旅游替代效应内涵与特征
        5.2.2 旅游替代效应形成的机理
        5.2.3 旅游替代效应测度与分析
        5.2.4 旅游替代效应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
    5.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间旅游屏蔽效应
        5.3.1 旅游屏蔽效应内涵与特征
        5.3.2 旅游屏蔽效应形成的机理
        5.3.3 旅游屏蔽效应测度与分析
        5.3.4 旅游屏蔽效应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
    5.4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间旅游经济溢出效应
        5.4.1 旅游经济溢出效应内涵与特征
        5.4.2 旅游经济溢出效应形成的机理
        5.4.3 旅游经济溢出效应的分析
        5.4.4 旅游经济溢出效应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空间效应的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空间格局演进
    6.1 基于空间效应的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进的动力机制
        6.1.1 空间格局演进的根本动力:旅游地旅游竞争优势变化
        6.1.2 空间格局演进的主要动力:区域旅游空间作用强弱变化
        6.1.3 空间格局演进的重要动力:需求与供给变化
    6.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地成长与再成长分析
        6.2.1 基于"P-E"法的旅游地成长阶段判定
        6.2.2 旅游地成长分析
        6.2.3 旅游地再成长机制
    6.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进的一般规律
        6.3.1 极化与扩散
        6.3.2 共生均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战略
    7.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战略的"六相分析"
        7.1.1 "六相分析"法的内涵
        7.1.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战略的"六相分析"
    7.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战略的SWOT定量化分析
        7.2.1 SWOT要素甄选
        7.2.2 SWOT要素强度计算与分析
        7.2.3 战略强度分析
    7.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战略的确定
        7.3.1 整合开发战略指导思想及目标
        7.3.2 整合开发战略模式
        7.3.3 整合开发战略的动态平衡管理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模式
    8.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原则
    8.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的驱动机制—APT模型
        8.2.1 利益引力(Attraction)驱动
        8.2.2 环境压力(pressure)驱动
        8.2.3 整合条件推力(Thrust)驱动
    8.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模式
        8.3.1 旅游空间拓展整合开发模式
        8.3.2 旅游产品整合开发模式
        8.3.3 旅游生命周期调控与整合模式
        8.3.4 旅游形象整合模式
        8.3.5 旅游市场整合营销模式
    8.4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的保障体系
        8.4.1 经济基础保障
        8.4.2 组织保障
        8.4.3 制度、法规保障
        8.4.4 技术保障
        8.4.5 人力资源保障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基于SWOT分析的地质类高校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
        1.1.2 地质类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系统研究法
        1.4.3 SWOT 分析研究法
    1.5 SWOT 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的意义
        1.5.1 SWOT 分析方法
        1.5.2 SWOT 分析方法对地质类大学发展的意义
        1.5.3 SWOT 分析体系介绍
第二章 地质类大学发展面临的机遇(O)与挑战(T)
    2.1 地质类大学的概况及其定位
        2.1.1 地质类大学的概况
        2.1.2 明确地质类大学的定位及其意义
    2.2 地质类专业人才供求现状分析
        2.2.1 “十五”期间地质类专业本科招生总体情况
        2.2.2 地质类专业毕业生供求状况
        2.2.3 地质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及总体趋势分析
    2.3 地质类大学面临的发展机遇
        2.3.1 国民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给地质类高校发展带来机遇
        2.3.2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给地质类高校发展带来机遇
        2.3.3 资源短缺造成的能源价格上涨给地质类高校发展带来机遇
        2.3.4 民营企业的发展给地质类高校发展带来机遇
        2.3.5 “211 工程”和“985 工程”的契机给地质类高校发展带来机遇
    2.4 地质类大学发展面临的挑战(T)
        2.4.1 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提出了挑战
        2.4.2 教育服务市场的竞争使地质类高校面临挑战
        2.4.3 来自国内大学的竞争压力使地质类高校面临挑战
第三章 地质类大学发展的优势(S)和不足(W)
    3.1 地质类大学发展的优势(S)
        3.1.1 具有明显的办学特色和独具特色的学科优势
        3.1.2 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面向行业培养大批专业人才
        3.1.3 地质类高校具有与行业部门产学研合作的工程背景
    3.2 地质类大学发展的劣势(W)
        3.2.1 隶属关系的转变导致地质院校社会办学影响力下降
        3.2.2 地质类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3.2.3 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善于攻坚的师资队伍
第四章 地质类高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1 地质类高校发展的总体构想
    4.2 地质类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探索
        4.2.1 建立地质类高校学科专业集群体系(SO)
        4.2.2 构建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WO)
        4.2.3 人才培养改革的支撑条件(SO)
    4.3 我国地质类高校改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3.1 加大地质教育投入力度,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等联合培养方案
        4.3.2 积极构建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4.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国内外交流
        4.3.4 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办学
        4.3.5 培养创新型人才
        4.3.6 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
        4.3.7 国家的政策保障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面临问题
        二、迎来机遇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方法
        二、实地勘察方法
        三、社会调查方法
        四、实证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注释
第一章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度假旅游
        (一) 已有概念阐述
        (二) 相关概念辨析
        (三) 本文概念界定
        二、旅游度假区
        (一) 已有概念阐述
        (二) 相关概念辨析
        (三) 本文概念界定
        三、国家旅游度假区
        (一) 已有概念阐述
        (二) 相关概念比较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战略及其相关理论
        (一) 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二) 战略理论的核心观点
        二、旅游发展战略及其相关理论
        (一) 旅游发展战略的概念
        (二) 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 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
        (二)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第三节 研究进展
        一、国外旅游度假区研究热点
        (一) 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模式
        (二) 旅游度假区的生命周期
        (三) 旅游度假区的影响效应
        (四) 海滨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二、国内旅游度假区研究热点
        (一) 国外旅游度假区的经验介绍
        (二) 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
        (三) 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
        三、国家旅游度假区研究综述
        (一) 文献统计
        (二) 研究评述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历程回顾
    第一节 设立背景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
        二、旅游业利用外资的背景
        三、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背景
    第二节 发展阶段
        一、孕育起步阶段(1992-1995年)
        二、探索发展阶段(1996-2008年)
        三、全面转型阶段(2009年.)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现状解读与问题诊断
    第一节 发展现状
        一、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
        二、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
        三、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四、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五、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六、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
        七、福建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八、福建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
        九、广州南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十、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
        十一、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
        十二、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
    第二节 主要成就
        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旅游产品的内涵
        (一) 建成了一批丰富多样的康体休闲项目
        (二) 建成了一批标志性的观光游览项目
        (三) 建成了一批量多质优的高星级度假酒店
        (四) 塑造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节赛活动品牌
        二、初步探索了中国旅游度假区的开发道路
        (一) 积极多元筹措资金
        (二) 法规建设先行开展
        (三) 规划设计循序渐进
        (四) 充分展现地方文化
        (五) 严格控制开发品质
        三、推动了中国度假旅游产品的蓬勃发展
        (一) 示范带动了省市级旅游度假区和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建设
        (二) 初步形成了中国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四、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
        (一) 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二) 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社会进步
        (三) 积极地优化了地区生态环境
    第三节 问题诊断
        一、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一) 区位相近
        (二) 资源类型单
        (三) 功能布局雷同
        (四) 观光产品占据主导
        (五) 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二、个体间发展不平衡
        (一) 水平参差不齐
        (二) 主题异化明显
        三、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一) 区位、交通、政策等优势逐渐丧失
        (二) 资源、环境、土地等条件面临瓶颈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墨西哥经验
        一、墨西哥旅游发展战略概况
        (一) 战略背景
        (二) 战略实施
        二、墨西哥经验的启示
        (一) 旅游度假区建设对旅游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二) 旅游度假区发展需要中央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
        (三) 旅游度假区需要权威的开发管理机构以确保其顺利开发
    第二节 美国国家公园模式
        一、美国国家公园体系概况
        (一) 形成与发展
        (二) 现状与效益
        二、美国国家公园模式的启示
        (一) "国家"体系建设需要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
        (二) "国家"体系建设需要全面完善的法律制度
        (三) "国家"体系建设需要严格规范的准入机制
        (四) "国家"体系建设需要社会各方的全力参与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重构
    第一节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战略重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需要战略重构以明确发展方向
        二、需要战略重构以明晰发展路径
        三、需要战略重构以重塑发展动力
    第二节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面临的战略层面的矛盾
        一、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二、国家品牌与地方运作的矛盾
        三、长远目标与短期利益的矛盾
        四、统一标准与地方特色的矛盾
        五、大众消费与精英独享的矛盾
    第三节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过往及当前战略反思
        一、过往战略:国家级开发区战略
        二、当前战略:A级旅游度假区战略
    第四节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战略契机
        一、休闲时代来临
        二、旅游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
        三、旅游度假区建设进入快车道
        四、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进入全面提升阶段
    第五节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战略设计
        一、总体思路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已有概念评析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三、战略定位
        (一) 中国旅游业接轨国际的排头兵
        (二) 中国度假旅游发展的最佳示范区
        (三)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四、战略愿景
        (一) 总体愿景:世界新兴的度假旅游中心
        (二) 个体愿景: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区
        五、战略核心
        (一) “国家”目标是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根本宗旨
        (二) “国家”地位是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实现途径
        (三) “国家”政策是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不竭动力
        (四) “国家”背景是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坚实后盾
    第六节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
        一、国家主体战略
        二、精品示范战略
        三、融合共生战略
        四、跨越发展战略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策略研究
    第一节 加快发展策略
        一、确立以旅游度假区为主体的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
        二、有序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扩容进程
    第二节 转型升级策略
        一、模式上从观光旅游区向度假综合体转变
        二、产业上从单一旅游业向多元复合产业转变
        三、产品上从观光主导向“度假+观光”转变
    第三节 全国布局策略
        一、滨海一线
        二、海岛并立
        三、都市环绕
        四、西部延展
    第四节 竞争合作策略
        一、构建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联合体
        二、建立良性互动的竞合机制
        三、探讨多样切实的竞合模式
    第五节 整合营销策略
        一、塑造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整体形象
        二、深化中国“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
        三、开展全方位、多样化、针对性的宣传推广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七章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保障研究
    第一节 管理体制保障
        一、构建"中央-地方-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宏观管理体制
        二、优化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微观治理结构
    第二节 政策法规保障
        一、尽快出台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相关法规
        二、制定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扶持和激励政策
    第三节 资金和人才保障
        一、成立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基金会
        二、多渠道、高起点培训和引进人才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八章 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的个案研究:上海佘山
    第一节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递嬗演化
        一、定位的演变
        二、规划的推进
        三、产品的更新
    第二节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成就
        一、保持并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核心区基本建成,旅游发展初见规模
    第三节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存在问题
        一、地位与作用不够显着和突出
        二、开发仍处于观光水平
        三、产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高
    第四节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大上海"发展战略设想
        一、确立佘山度假区在上海旅游业中的主体地位
        二、提高佘山度假区管委会层级
        三、加大佘山度假区政策扶持力度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后续思考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家旅游度假区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录二 国家旅游度假区相关访谈提纲
附录三 国家旅游度假区相关评定标准
后记

(9)基于地质条件的喀斯特区农业土地利用分区 ——以清镇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研究现状
        1.2.2 国内主要研究现状
    1.3 分区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分区研究目的
        1.3.2 分区研究意义
    1.4 有关分区方法理论
        1.4.1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1.4.2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原则
        1.4.3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依据
        1.4.4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技术路线
    1.5 地质与农业结合的相关基本原理及含义
    1.6 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的内涵
    1.7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2 研究区概况
    2.1 清镇市农业地质条件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质构造及地层
        2.1.3 母质(岩)与土壤
        2.1.4 水文条件
        2.1.5 植被类型及分布特征
    2.2 清镇市农业现状
        2.2.1 清镇市农业概况
        2.2.2 清镇市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分析
    2.3 清镇市农业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分析
        2.3.1 耕地
        2.3.2 园地
        2.3.3 林地
        2.3.4 牧草地
        2.3.5 渔业用地
3 清镇市农业土地利用分区
    3.1 土地利用分区指标的选取
    3.2 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指标权重分析
    3.4 指标量化
    3.5 数据分析处理
    3.6 聚类分析
4 清镇市农业用地分区结果
    4.1 农业用地分区比较分析
    4.2 分区命名及各区用地建议
5 清镇市各区农业土地利用评述
    5.1 南部渔、果蔬、副城郊生念农业区(Ⅰ区)
    5.2 中部粮油作物、林果综合农业区(Ⅱ区)
    5.3 东部林、渔生念旅游农业区(Ⅲ区)
    5.4 西北部农经作物、牧业农业区(Ⅳ区)
    5.5 中西部粮、特色产品农业区(Ⅴ区)
6 结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2:参加主要科研项目
图版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附图4
    附图5
    附图6
    附图7
    附图8
    附图9
    附图10
    附图11
    附图12

(10)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意义
    0.2 本文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0.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0.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0.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方法
    0.5 论文的创新之处
1 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
    1.1 期刊评价的起源
    1.2 学术期刊评价的三大理论基础
        1.2.1 一次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
        1.2.2 引文分布规律——加菲尔德定律
        1.2.3 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
    1.3 网络环境下文献计量学的发展——网络计量学
    1.4 核心期刊概念和本质的演变
2 中、美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2.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现状
        2.1.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构成
        2.1.2 对ISI Web of Knowledge学术资源体系的评价
    2.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2.2.1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发展阶段
        2.2.2 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
3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
    3.1 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的比较
        3.1.1 评价目的的比较
        3.1.2 评价功能的比较
    3.2 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比较
        3.2.1 评价主体的比较
        3.2.2 学术期刊评价对象的比较
    3.3 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比较
        3.3.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3.3.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3.4 评价过程的比较
        3.4.1 数据来源
        3.4.2 评价指标体系
        3.4.3 数据库统计源比较
    3.5 评价方法的比较
        3.5.1 定性评价——同行评议制度的比较
        3.5.2 文献计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3.6 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界定方法的比较
    3.7 社会价值与影响力的比较
        3.7.1 社会价值的比较
        3.7.2 社会影响力的比较
        3.7.3 中、美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比较
    3.8 影响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比较
        3.8.1 对研究项目的重视程度
        3.8.2 国家期刊管理体制
        3.8.3 学术评价制度的比较
    3.9 学术期刊评价中的两组概念比较
        3.9.1 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统计源期刊的区别
        3.9.2 核心版与扩展版的区别
    3.10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4.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4.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商业化导向
        4.1.2 收录期刊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
        4.1.3 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
        4.1.4 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偏见
    4.2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功利性的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之一
        4.2.2 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
        4.2.3 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
        4.2.4 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数据的准确性
        4.2.5 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
        4.2.6 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
        4.2.7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
5 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建构
    5.1 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5.2 "技术变革"环境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5.2.1 评价对象的多元化
        5.2.2 适应网络环境的新的评价指标的出现
        5.2.3 评价手段的改进
    5.3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5.3.1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可行性
        5.3.2 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6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实证研究
    6.1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具体做法
        6.1.1 学术期刊源的选择与分析
        6.1.2 学科划分标准与处理原则
        6.1.3 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与主要步骤
        6.1.4 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6.1.5 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6.1.6 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的概念、特点与数量界定
        6.1.7 评审专家的遴选与定性评价
        6.1.8 评价结果的确定与分类分级排序的表示方法
    6.2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排行榜(部分学科)
    6.3 学术期刊评价结果的分析
        6.3.1 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状况
        6.3.2 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状况
        6.3.3 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普遍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6.3.4 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比较明显
        6.3.5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但地区分布不均衡
    6.4 本次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主要特色
        6.4.1 将评价对象明确限定为"大陆出版的中文学术期刊"
        6.4.2 将期刊评价的目的确定为评价管理导向与信息服务导向相结合
        6.4.3 同时遴选"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
        6.4.4 采用得分排序和划分等级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了国内外第一个中国学术期刊的分类分级排行榜
        6.4.5 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突出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
        6.4.6 自主研发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期刊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学术期刊评价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分12个学科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Ⅱ 分高校学报4种类型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Ⅲ SCI、SCIE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94种)
    Ⅳ EI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244种)
    Ⅴ 中国大陆出版的其他英文学术期刊目录(共113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四、地学教育的重新定位与创新——桂林工学院地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地质专业的重新定位与思考[J]. 汪文凤,陈希泉. 河南科技, 2014(21)
  • [2]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D]. 李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3]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潜力与策略分析[D]. 崔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7)
  • [4]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征、成因分析及发展模式研究[D]. 杨更.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5]桂林喀斯特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战略管理研究[D]. 龚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1)
  • [6]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 袁尧清. 中南大学, 2010(01)
  • [7]基于SWOT分析的地质类高校发展对策研究[D]. 陈佳佳. 天津大学, 2010(02)
  • [8]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研究[D]. 李雪峰. 复旦大学, 2010(11)
  • [9]基于地质条件的喀斯特区农业土地利用分区 ——以清镇市为例[D]. 吴凯. 贵州大学, 2009(S1)
  • [10]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D]. 李爱群. 武汉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地球科学教育的重新定位与创新——桂林理工学院地球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