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一次性施肥已成为现实

水稻一次性施肥已成为现实

一、水稻一次性施肥已成现实(论文文献综述)

孙立超[1](2021)在《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提出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提供口粮。氮磷钾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但肥料施用不合理不仅会降低水稻产量,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降低经济效益,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三种肥料配施,明确氮磷钾肥最适施用量,对水稻高产高效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以寒地粳稻品种东农427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株高、分蘖、叶面积、根系形态与活力、干物质积累转运、籽粒灌浆特性、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揭示氮磷钾肥配施情况下寒地粳稻产量形成机理,明确氮磷钾肥最适施用量,为寒地粳稻合理施肥奠定基础。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氮肥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任意两种肥料的施用量为“2”水平时,随另一种肥料施用量增加株高、分蘖数增加,成穗率降低,抽穗前叶面积指数、根系形态指标和根系活力增加,抽穗后叶面积指数、根系形态指标和根系活力先增后降。两种肥料配施效果好于肥料单独施用,任意一种肥料施用量为“2”水平时,氮钾配施平均株高最大,磷钾配施分蘖数、成穗率、叶面积指数、抽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抽穗期高效叶面积率最大,根系最发达。三种肥料配施好于两种肥料配施,N3P2K2最终株高最高、分蘖数最多,不施肥处理成穗率最高,N3P2K2处理抽穗前叶面积指数、叶面积衰减率最大,根系最发达。N2P2K2处理抽穗后叶面积指数、抽穗期高效叶面积指数最大、根系最发达。(2)氮肥对促进各器官和总干物重的积累效果最好,在任意两种肥料施用量为“2”水平时,随着另一种肥料施用量增加,茎干物重逐渐增加;根、叶、穗及总干物重抽穗前逐渐增加;随着灌浆进程的推进,根、叶、穗及总干物重先增加后降低。两种肥料配施较肥料单独施用促进效果更好,在任意一种肥料施用量为“2”水平时,对于各器官干物重及总干物重磷钾配施处理效果最好。三种肥料配施较两种肥料配施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的效果更好,在所有施肥处理中,茎干物重在N3P2K2处理最高;抽穗前根、叶、穗及总干物重在N2P2K2处理最大,抽穗后在N3P2K2处理最大。(3)氮肥对促进光合产物生产、积累与转运影响最大,在任意两种肥料施用量为“2”水平时,随着另一种肥料施用量增加茎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先增后降;叶片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茎叶干物质贡献率逐渐增加;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在抽穗前逐渐增加,在抽穗后先增后降。在任意一种肥料施用量为“2”水平时,两种肥料配施处理较肥料单独施用对光合产物的生产、积累与转运促进效果好。三种肥料配施较肥两种料配施促进效果更好,在所有施肥处理中,叶片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茎叶干物质贡献率、光合势和抽穗前群体生长率在N3P2K2处理最大,茎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抽穗后群体生长率在N2P2K2处理最大。(4)在任意两种肥料施用量为“2”水平时,随着另一种肥料施用量增加,强势粒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降低,灌浆活跃期增加,进而保证籽粒灌浆充实;弱势粒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先增后降,活跃期增加。两种肥料配施对弱势粒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活跃期的促进效果较肥料单独施用促进效果更好。所有施肥处理中,N3P2K2处理籽粒灌浆活跃期最长,施肥促进弱势粒灌浆,增加灌浆速率、延长籽粒灌浆活跃期,缩小与强势粒的差距,增加粒重,提高产量。(5)氮肥对穗部性状影响大于磷肥、钾肥,在任意两种肥料施用量为“2”水平时,随着另一种肥料施用量增加,有效穗数增加,穗粒数、穗长、枝梗数和枝梗粒数先增后降,结实率降低,千粒重变化不显着。两种肥料配施较肥料单独施用促进效果更好,在任意一种肥料的施用量为“2”水平时,除千粒重外,磷钾配施穗部性状最佳。三种肥料配施较两种肥料配施促进效果更好,在所有施肥处理中,有效穗数在N3P2K2处理最多,与除N2P3K2、N2P2K3处理外其它施肥处理差异显着;穗粒数、穗长、枝梗数及枝梗粒在N2P2K2处理最多,与其它施肥处理差异显着。(6)氮肥对提高产量的促进作用好于磷肥、钾肥,任意两种肥料施用量为“2”水平时,产量随另一种肥料施用量增加先增后降。两种肥料配施对提高水稻产量较肥料单独施用促进效果更好,任意一种肥料的施用量为“2”水平时,产量在磷钾配施最高。三种肥料配施较两种肥料配施促进效果更好,N2P2K2处理产量最高,与其它施肥处理差异显着。2018年产量为8616.67kg/hm2,2019年产量为8550.00kg/hm2。(7)该土壤条件推荐施肥量为:氮肥131.94kg/hm2、磷肥88.13kg/hm2、钾肥61.70kg/hm2。

杨义风[2](2021)在《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及生态补偿激励机制研究 ——以东北黑土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基于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特征,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决定了必须要提高土地产出率,尤其表现为化肥的过量投入。化肥大量投入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不合理或过量施用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不仅突出表现为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酿成隐患。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背景下,持续性推进农业化肥减量化已经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关切。2015年,政府提出“到2020年化肥用量实现零增长”的目标,随后2016—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六年将农业化肥减量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是实现农业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举措,虽然政府与相关部门一直在大力推进,但技术普及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决策主体,其技术采纳选择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实施效果至关重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户分化已成为中国农村一个必然的社会趋势,其不仅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因不同类型农户经营目标的差异呈现不同的要素配置行为,当然也会体现在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的行为响应方面。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包含对技术价值的认知、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及其绩效评价。那么,农户各阶段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农户分化背景下,不同类型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及影响因素是否存在群体差异?如何建立一个长效的激励机制,实现政府施肥控制与农户经济利益的有机衔接?回答上述这些问题对于有效解决农户化肥减量动力不足,推进农业化肥减量增效与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上述问题,本文首先依据农户行为理论、技术扩散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等经济学相关理论,在厘清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及政策激励理论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采纳前的价值认知—采纳中的行为实施—采纳后的绩效评价”多阶段动态的农户技术采纳理论分析框架,以此为基准展开研究。其次,探明分化视角下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价值认知、采纳行为、采纳绩效及不同类型农户群体间的差异性,并深入探究各个阶段影响农户技术采纳的关键驱动因素、障碍因子与差异缘由。再次,基于技术采纳的可持续性和农业减量的常态化视角,从受偿意愿、受偿标准和受偿方式方面探究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东北黑土区农户化肥过量施肥现象较为严重,化肥减量空间较大,有机肥替代技术推广应用任重道远。东北黑土区水稻种植户化肥的平均最优经济施用量为40.06千克/亩,而实际户均施用量为57.69千克/亩,户均超出经济最优施用量为17.63千克/亩,过量施用户数占比65.76%。具体到三个省份来看,过量施肥现象按照严重程度排序依次为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从区域总体来看,东北黑土区化肥总体可减施用量为17.63千克/亩,亩均化肥减施比例为30.56%。其中,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化肥可减施用量分别为19.77千克/亩、10.32千克/亩、22.79千克/亩,亩均化肥减施比例分别为33.75%、20.16%、35.02%。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作为化肥减施的重要措施,具备了一定的推广基础,但是还存在农户技术认知与采纳不足,有机肥源可获性和可获量受限,有机肥施用成本普遍较高、效果难以保证,技术培训与推广服务不到位以及技术采纳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2)农户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价值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存在群体差异。从农户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价值认知来看,农户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认知水平较高,而对经济价值认知水平较低。分布式认知理论框架下,农户技术价值认知影响因素作用程度依次为“地域力”>“文化力”>“个人力”,且各类因素显着正向影响不同类型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价值认知,并对生活型农户、生存型农户、生产型农户和功能型农户影响程度呈现递增规律。(3)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比例较低,其技术采纳行为需要市场与政府的双重激励,且政府激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从农户技术采纳情况来看,样本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率较低,仅为25%;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受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影响,市场驱动与政府激励二者交互项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影响更为显着。分化视角下农户行为目标异质性使得市场驱动与政府激励对不同类型农户有机肥替代技术采纳行为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市场驱动分别在10%和1%的水平上对生产型和功能型农户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对生存型和生活型农户的影响不显着。政府激励在10%的水平上对生存型、生产型农户产生正向影响,在5%的水平上对功能型农户产生正向影响,但是对生活型农户的影响不显着。(4)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对农业生产绩效及其分解项总产量、总产值影响的系数值均为正,但作用效果均不显着,不同类型农户技术采纳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存在群体差异。可能是由于有机肥质量层次不齐、施用成本高、农产品市场机制不健全难以实现溢价功能以及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效果可能存在滞后效应,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才能更好地显现出来。其中,仅有功能型农户采纳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后可以显着促进农业生产绩效的提升,而生活型、生存型和生产型三类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未通过显着性检验。(5)基于农户受偿意愿、受偿水平和受偿方式,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是弥补市场低效与促进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有效手段。在当前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产品市场不完善,农产品难以实现优质优价的状况下,农户缺乏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因此有必要构建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弥补市场低效问题。从农户受偿意愿来看,生态补偿情景下有受偿意愿的农户占比较高,为80.86%。从农户受偿水平来看,在不考虑农户个体特征差异性情况下,利用非参数估计法测算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受偿水平为2634.6—3258.15元/公顷。利用参数估计方法测算出农户化肥减施受偿水平为2904.6元/公顷。从农户受偿方式选择来看,农户更愿意选择资金、实物为主的输血式补偿,较少选择以技术、项目补偿为主的造血式补偿。针对上述分析与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如下:首先,建立和完善农户教育体系,强化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区等在技术推广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绿色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农户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的价值认知。其次,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形成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再次,注重制定符合不同类型农户经营目标的差别化施肥激励策略与配套措施。在充分考虑农户意愿与选择偏好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最后,配套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保障与监管评价制度。

卢明[3](2021)在《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文中研究说明镁是300多种酶的活化因子,也是植物体的第二大阳离子。作为叶绿素分子的中心原子,镁对维持叶绿体结构和绿叶细胞功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着植物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分配、蛋白质合成等与植物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相关的生理生化过程。同时,镁还影响植物的氮代谢和矿质营养分配过程,对作物的营养品质建成有着直接影响。镁是维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代谢的必须营养元素之一。然而,人体镁缺乏正成为全球性的营养问题。土壤-作物系统的镁素缺乏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的镁浓度严重下降,而日常膳食中镁摄入量的降低是造成人体缺镁的重要影响因素。高量土壤镁淋洗损失、忽视镁肥施用和作物产量提升带来的“稀释效应”是导致农产品镁浓度持续下降的三个决定性因素。我国逾50%以上的农田土壤存在缺镁或潜在缺镁的农业生产问题,尤其是在南方酸性土壤上,不仅影响了以植物源性食品消费为主的人群镁营养健康,还显着影响了作物的产量。镁肥施用被证实是提升缺镁土壤上作物产量、改善作物与人体镁营养及其他营养品质的快速有效农学强化措施。但在田间条件下,镁肥施用如何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建成及人体营养健康,如何影响土壤-作物系统的土壤镁淋失及维持系统的镁素平衡,能否通过改善镁肥施用方式以实现镁强化、产量优化及控制镁淋失等都还不清楚。因此,本论文基于西南地区黄壤上典型露地蔬菜辣椒-白菜轮作体系,通过生产调研和田间试验,明确了区域蔬菜的生产水平和菜地土壤的养分状况;研究了镁肥施用水平分别对辣椒和白菜产量、营养品质和人体健康效应,以及轮作系统镁素平衡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品质及土壤镁素形态转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镁肥施用方式管理对土壤镁淋失的阻控潜力。本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农户调研和土壤分析,评价了西南地区黄壤典型蔬菜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养分平衡及土壤养分状况。研究区域露地菜田基本由水稻-油菜轮作系统转换而来,而当前露地蔬菜系统的产量水平低,但肥料投入数倍高于专家推荐施用量。过量施肥导致了菜地土壤的磷、钾、钙、镁养分富集,造成了系统磷素的高淋洗风险,土壤Ca Cl2-P显着增加的速效磷(Bray-P)临界值为104 mg kg-1。此外,菜地0-60 cm土层的土壤p H明显降低,随着蔬菜种植年限的增加,钙镁养分的累积显着缓解了耕层土壤的酸化;但底层土壤p H呈明显下降趋势。此外,受碳投入少、耕作频率高、以及亚热带高温高湿气候条件影响,菜地土壤的碳、氮均处于损耗状态,且C/N比随土层向下及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显着下降趋势,由此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下降,对蔬菜种植系统的持续性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区域蔬菜系统的土壤镁素缺乏及交换性钾/交换性镁比例失衡问题突出。综上,区域传统农业管理条件下,西南地区黄壤集约化蔬菜种植已造成严重的菜地土壤退化现象和环境污染风险。因此,西南地区蔬菜集约化生产迫切需要合理的有机物料投入及氮磷镁肥管理策略,同时应注重农技服务的有效配伍,以达到蔬菜绿色生产及生态环境友好目标。(2)土施镁肥显着影响了辣椒产量及经济效益。本研究中,随施镁量的增加(0-67.5 kg ha-1),辣椒产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与对照相比,优化施镁可同步实现最高增产25.6%和增收40.1%。就产量构成来说,产量的增加依赖于单株挂果数和单果重的提高。镁肥对辣椒收获指数无明显影响,辣椒产量的增加可全部归功于植株生物量的提高。其中,辣椒开花坐果期前、后的植株生物累积量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9.85%-28.4%和71.6%-90.1%。本研究中,辣椒增产的植物营养学机制为:镁肥提高了开花坐果期的植株镁营养、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光合,三者间的积极互馈共同促进了植株生物量的累积从而促使光合产物向果实的转移。但是,本试验条件下,由于植株土壤镁浓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均表现为极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尚无法建立高产辣椒体系的土壤交换性镁和植株镁临界值。说明辣椒产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土壤交换性镁缺乏及土壤钾/镁比例失衡是限制其继续增产的两大限制因子。(3)本研究基于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评价框架,首次构建了成人镁、钾、钙、铁和维C营养素缺乏的健康评价方法,且初次评估了目前我国成年辣椒消费人群的健康负担为21.3百万DALYs lost;其中,由人体钙营养不良导致的致残寿命年损失贡献为75.3%,而镁、维C、铁和钾营养不良的贡献则分别为8.96%、7.45%、5.88%和2.42%。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施镁量的增加,辣椒果实镁和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显着增加,但钙、锌和维C浓度显着降低,而对钾和铁无明显影响。在目前辣椒消费水平下,食用镁强化辣椒虽可增加人体镁营养摄入水平,但显着降低钙、锌和维C的摄入量。据DALYs模型计算,镁营养带来的健康效应远不足以抵消钙和维C摄入不足所造成的健康负担,所以辣椒生产系统中单施镁肥将加剧人体的健康负担。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镁肥需要与微量元素肥料尤其是钙铁锌肥同时施用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需求。(4)相比于对照,镁肥施用对大白菜收获期产量无明显影响,但能够分别显着提高镁营养、维C和水溶性蛋白含量53%、20.0%和57.9%,同时显着降低硝酸盐含量13.5%,综合营养品质获得显着提升。此外,本研究表明试验地存在轻度镉污染,但镁肥能显着抑制大白菜对重金属镉和镍的吸收累积,从而显着降低各消费人群的非致癌及致癌风险。进一步的讨论与分析表明,该区域大白菜生产系统的适宜施镁量为22.5-45 kg Mg ha-1。本研究结果将为土壤-作物系统的镁强化、农产品品质提升和人体健康风险管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5)当前农业生态系统中,巨大的土壤镁淋失是导致土壤-作物系统镁素缺乏的影响因素之一。全球尺度上,农田系统和果园种植系统的平均镁淋失量分别高达44.6 kg ha-1 season-1和103 kg ha-1 yr-1。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农户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却未重视镁肥的施用,忽视了镁素的归还,土壤镁养分随作物收获逐渐被损耗,加剧了系统的镁素缺乏。本田间试验条件下,西南地区黄壤上露地蔬菜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量为33.9-74.2 kg ha-1 yr-1,与植株镁积累量相近,且随施镁量的增加线性增加。镁淋洗损失强度与集中降雨同步,故辣椒季贡献了65.4-74.4%的镁淋失量,而大白菜季和休耕期的贡献率相当。除降雨量外,土壤质地、施镁量和植株镁积累量等都是影响镁素淋失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当前种植体系下的土壤镁淋失并不会导致地下水硬度超标问题。基于优化产量和维持系统镁素平衡的施肥策略,辣椒和大白菜系统的适宜施镁量为62.1和21.8 kg Mg ha-1。在我国南方大田蔬菜种植体系中,协同改进镁肥施用类型(控释/缓释)和施用方式(土施+叶面喷施),以及改良菜地土壤性质(SOC/p H)和系统管理措施,是进一步优化作物高产、减少镁肥投入和镁淋失量的潜在技术手段,也是实现全域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6)镁肥土施(45 kg Mg ha-1)和0.5%浓度喷施均能显着提高西南地区黄壤上辣椒产量和果实镁营养,且效果相当。但相比于土施,0.5%浓度喷施提高了植株镁营养向果实的转移效率及辣椒的商品果率。受产量提升导致的“稀释效应”和镁参与相关生理过程的共同影响,土施和0.5%喷施显着降低了辣椒果实的钙、维C、硝酸盐和水溶性蛋白含量;但两处理的品质综合效应表现为:0.5%喷施≥土施。此外,相比于不施镁对照,土施能显着提高辣椒收获期耕层土壤的交换性镁浓度,而喷施处理则表现出损耗态势,0.5%浓度喷施处理对应的土壤交换性镁损耗速率为4 mg kg-1 season-1。若以维持基础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不变为目标,每季至少需要以土施方式向当前土壤-辣椒系统额外补充10.8 kg Mg ha-1镁肥投入。由此一来,相比于45 kg Mg ha-1土施处理,上述组合式施镁策略能够在减施镁肥68.4%基础上获得同等辣椒品质和产量,或更高产量,同时降低镁淋失33.7%。因此,当前的农业管理措施除了需要综合考虑作物品质、产量和养分、土壤生产力及环境效应外;还需在作物生产系统的多指标优化镁肥管理中,加深对施镁量、施镁方式及其系统镁素平衡的理解。

乔月[4](2021)在《氮肥来源与基追比对直播稻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化肥消费量最多的作物,江汉平原是我国水稻种植的主要地区,面临化肥施用多、稻田养分流失大等问题。因此,根据研究区域的降雨特点及直播稻的生长特点,开展直播稻氮肥来源与氮肥基追比田间试验,旨在揭示氮肥来源及其不同基追比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径流氮流失、氨挥发损失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便为直播稻科学施肥和有效减少稻田氮素损失提供科学依据。以直播稻为研究对象,在N(180 kg/hm2)、P2O5(75 kg/hm2)、K2O(105 kg/hm2)总量相同的情况下,2019-2020年在长江大学科研基地进行了不同氮肥及其基追比下氮素利用率试验。以不施氮肥作为计算氮素利用率的辅助处理(N0),按氮肥来源和基追比不同,2019年设置了3个处理:1)氮素来自普通复合肥(CF),氮肥基追比4:6,作为对照(CK);2)氮素来自控释掺混肥与尿素、氮肥基追比7:3(CRBF+U);3)氮素来自海藻多糖尿素、氮肥基追比4:6(HTN-WR)。基于2019年试验处理,2020年增加了3个试验处理:施控释掺混肥不追施氮肥处理(CRBF),氮素源自普通复合肥、氮肥基追比6:4(CF-MR)和氮素来自海藻多糖尿素、氮肥基追比6:4(HTN-MR)。观察不同处理下水稻生长发育、氮素损失,分析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2年试验中氮素径流流失量均以CRBF+U最低,为20.54~23.29 kg N/hm2、其次20.28~22.73 kg N/hm2。以播种前排水造成过的氮素径流流失量为主,占总氮素径流流失量的65%~96%以上。施基肥后,稻田氨挥发迅速升高,在施肥后3 d达到峰值,峰值大小顺序为CF-MR>HTN-MR>CRBF>CK>HTN-WR>CRBF+U,施基肥后10天左右降至无明显差异;施分蘖肥后,氨挥发通量在追肥后2 d达到峰值,峰值大小顺序为CK>HTN-WR>CF-MR>HTN-MR>CRBF+U>CRBF,施分蘖肥后第10天左右降至无明显差异。直播稻全生育期CRBF+U、HTN-WR、CRBF和HTN-MR处理氨挥发损失总量分别比CK降低了37.12%~42.84%、9.73%~21.66%、42.46%和14.03%,CF-MR处理氨挥发损失总量比CK处理增加了8.57%,处理CRBF+U和HTN-WR均能显着降低稻田氨挥发损失。分蘖盛期各处理的氮素积累量表现为CRBF+U>CRBF>CK>HTN-WR>HTN-MR>CF-MR;拔节期至成熟期各处理的氮素积累总量分别占总的氮素积累量的51.29%~59.54%,具体表现为CRBF+U>HTN-WR>CK,CRBF+U、HTN-WR、CRBF、HTN-MR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17.39%~32.92%、18.85%~34.57%、39.25%、4.43%和9.25%~14.18%、8.74%~13.33%、11.95%、3.33%,CF-MR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分别降低了9.56%和13.07%。说明CRBF+U处理提高了拔节期至成熟期茎鞘及叶片氮素转运量,提高了直播稻氮肥利用率。各处理直播稻产量为7683.33~9633.25 kg/hm2,CRBF+U、HTN-WR、CRBF和HTN-MR分别增产9.25%~10.24%、4.91%~4.76%、6.49%和1.81%,而CF-MR减产7.09%,增产的原因是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显着增加,说明氮肥适当后移有助于直播稻产量形成。CRBF+U、HTN-WR两处理降低了氮素径流流失量和氨挥发损失量,提高了齐穗期至成熟期茎鞘及叶片氮素转运量,提高了直播稻氮肥利用率和产量。2020年尝试通过调整氮肥基追比减少氮磷流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该试验在长江大学科研基地进行。以氮肥习惯施用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6:4:0)为对照(CK),按照减少基肥氮使用比例设置8个基追比(T1至T7),基肥:分蘖肥:穗肥之比依次为4:6:0(T1)、4:4:2(T2)、4:2:4(T3)、2:6:2(T4)、2:4:4(T5)、0:8:2(T6)、0:6:4(T7)。为了计算氮肥利用率,以不施肥为空白对照(CK0)。观察不同处理下水稻生长发育、稻田氮素损失,分析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试验中氮素径流流失量为8.58~28.99 kg N/hm2,。以播种前排水造成过的氮素径流流失量为主,占总氮素径流流失量的19.50%~73.26%。施基肥后,稻田氨挥发迅速升高,在施肥后3 d达到峰值,峰值大小顺序为CK>T2>T3>T1>T5>T4>T7>T6,施基肥后10 d左右降至无明显差异;施分蘖肥后,氨挥发通量在追肥后2 d达到峰值,峰值大小顺序为T6>T7>T1>T4>CK>T2>T5>T3,施分蘖肥后第10 d左右降至无明显差异,施穗肥后,T5>T3>T7>T6>T4>T2>CK>T1。直播稻全生育期基施40%(T1~T3)、基施20%(T4~T5)与基肥不施(T6~T7)氨挥发损失总量分别比CK降低了7.78%~31.96%、11.49%~24.93%、6.86%和19.44%,底肥施用40%氮肥均能显着降低稻田氨挥发损失量。分蘖盛期各处理的氮素积累量表现为T1>T2>CK>T4>T5>T3>T7>T6;拔节期至成熟期各处理的氮素积累总量分别占总的氮素积累量的60.27%~67.93%。T1~T3处理的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分别比CK增加3.64%~10.57%、1.29%~15.04%,但CK处理的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分别比T4~T7处理高4.42%~19.34%、4.03%~50.97%。说明底肥施40%有助于提高了拔节期至成熟期茎鞘及叶片氮素转运量,提高了直播稻氮肥利用率。各处理直播稻产量为6366.67~8270.00 kg/hm2,基肥施20%(T4~T5)、基肥不施(T6~T7)分别比CK减产1.95%~3.47%、15.40%~17.14%,基施40%(T1~T3)分别比CK增产0.65%~7.64%。增产的原因是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显着增加,说明氮肥适当后移有助于直播稻产量形成。基肥:分蘖肥:穗肥为4:4:2处理降低了氮素径流流失量和氨挥发损失量,提高了拔节期期至成熟期茎鞘及叶片氮素转运量,提高了直播稻氮肥利用率和产量。

周康宁[5](2021)在《不同施肥制度对珠三角菜地土壤性状及蔬菜安全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性状恶化,加剧土壤养分的流失,同时造成农产品产量和养分含量下降,并对环境造成一系列影响,其中尤以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因地制宜开展蔬菜减量施肥研究,通过菜地化肥减量和化肥原料替代研究,减少肥料用量并提升肥料利用率,提高蔬菜产量,保障蔬菜安全生产,促进蔬菜产业科学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珠三角地区受重金属轻度污染的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采用不同施肥方式附以钝化剂添加等措施开展蔬菜减肥增效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同时探讨不同处理下蔬菜重金属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蔬菜安全生产标准。基于前期研究继续开展化肥减量、缓释肥替代常规化肥的珠三角菜地田间试验,主要结论如下:(1)盆栽试验表明,与常规施肥(CK)相比,30%减量施肥(CJ)处理对土壤p 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没有显着影响,而施加缓释肥万里神农(WH)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处理显着增加(P<0.05),达19.65 g·kg-1。CJ处理对通心菜生长没有显着影响,而WH处理显着提升了通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的株高。(2)盆栽试验中,同等施肥条件下(常规施肥;常规减量30%;缓释肥),钝化剂的添加有助于提高土壤p H,降低菜地土壤中重金属Cd、As有效态含量及通心菜体内重金属含量。其中,WH3处理下(万里神农缓释肥搭配70%二水石膏+30%三氧化二铁)土壤重金属Cd的有效态含量降幅最大,达27.69%。CJ3(常规化肥减量30%搭配70%二水石膏+30%三氧化二铁)土壤重金属As的有效态含量降幅最大,达20.6%。不同处理下通心菜重金属Cd、As含量分别在0.163-0.186 mg·kg-1和0.344-0.365 mg·kg-1,对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同施肥模式下蔬菜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符合蔬菜安全食用标准。(3)田间试验中,常规施肥减量30%(CJ)处理下,第一季蔬菜黄瓜(Cucumis sativus L.)、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和苋菜-通心菜轮作体系下第二季蔬菜通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三种蔬菜的产量以及养分含量均未受到显着影响。常规化肥减量50%(CT)处理下各蔬菜地土壤的有效养分含量和蔬菜产量及养分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其中,当季作物中,瓜类蔬菜(黄瓜)产量显着下降,亩产仅为8084.7斤,降幅达12.5%,而叶菜类作物苋菜产量未有显着变化,轮作体系下第二季叶菜类作物通心菜的产量显着减少(P<0.05)。施加缓释肥(WH和EH)对土壤有效N、P、K含量未有明显影响,但能提高土壤p H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中Cd的活性。其中,施加万里神农缓释肥(WH)对当季和轮作体系下第二季蔬菜产量均有提升效果,黄瓜,苋菜和通心菜产量分别提升10.8%,3%和2.1%,相较于常规施肥处理(CK),能在施肥减量条件下保持乃至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并且有效提升蔬菜的养分含量和产量。(4)田间试验中,黄瓜,苋菜,通心菜的Cd含量分别在0.014-0.017 mg·kg-1,0.122-0.134 mg·kg-1和0.141-0.149 mg·kg-1,对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

史晓玲[6](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指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王静[7](2020)在《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受纳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但因其排放时间及频率的不确定性、排放区域的广泛性、发生机理的复杂性以及模拟与控制的困难性等特征,而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如何科学地认识并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与应用问题。巢湖是我国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的淡水湖泊之一,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其水质恶化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已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控制巢湖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技术研究并筛选出适域性的控制技术,是当前最现实和最迫切的任务。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综合运用野外区域调研、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δ15N和δ18O)、室内化验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系中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引入稳定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识别并定量评价了各污染源对硝酸盐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污染源在源头-沟渠-河道迁移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同时,依托农业面源污染长期定位观测基地,系统研究了巢湖流域典型种植模式下农田(坡耕地及水旱轮作田)的水土及不同形态的氮磷迁移特征,明确了其迁移转化规律,深入探讨了不同农艺措施(植物篱、秸秆还田、等高垄作和优化施肥等)对农田氮磷流失的控制效应,并评价了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稳定氮氧同位素(δ15N和δ18O)的定性识别结合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的定量计算表明,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化肥以及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不同水期河流氮的主要来源具有差异性。丰水期时,上游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化肥的施用(贡献率30%)和粪肥污水的排放(贡献率28%),而中下游则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的排放(36%)和土壤有机氮的矿化(27%);枯水期时,粪肥污水的排放是整个店埠河硝酸盐的主要污染源(上游贡献率38%,中下游则为48%)。综合而言,4类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大气沉降源7%~18%,土壤源24%~29%,化肥源18%~30%,粪肥污水源28%~48%。(2)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性。上游区域水体总氮(TN)、硝态氮(NO3--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4.87 mg/L和2.73 mg/L)显着高于枯水期(3.09 mg/L和1.17 mg/L),铵态氮(NH4+-N)平均浓度则是枯水期(1.10 mg/L)较丰水期高(0.52 mg/L);中下游区域水体TN、NO3--N和NH4+-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6.62 mg/L、3.23 mg/L和1.57 mg/L)显着低于枯水期(10.52 mg/L、4.26 mg/L和3.66 mg/L)。水体无机氮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而污水则以NH4+-N为主。δ15N-NO3-值丰水期(平均值5.02‰)较枯水期(平均值6.38‰)低,而δ18O-NO3-值则是丰水期(平均值9.17‰)高于枯水期(平均值4.50‰)。(3)植物篱(PH)、植物篱+秸秆覆盖(PHS)和等高垄作(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巢湖流域坡耕地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在当地常规顺坡耕作条件下(CK),年地表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分别为76.55 mm/a和767.10kg/(hm2.a)。与CK相比,PH、PHS和CR可分别减少24.5%、36.5%和19.7%的径流流失和31.0%、45.6%和25.4%的土壤流失,表现出显着的水土保持作用,且减沙效果大于减流效果。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坡耕地TN、PN(颗粒态氮)和NH4+-N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N浓度范围是0.73~22.82 mg/L,其中PN和溶解态总氮(DTN)所占TN的比例基本相当,在DTN中,以NO3--N为主,约占DTN的54.0%~63.7%,DON约占DTN的22.6%~31.3%,NH4+-N仅占12.2%~18.7%。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显着地降低径流PN的浓度,但却提高了DTN、NO3--N、DON(可溶态有机氮)的浓度,而对TN、NH4+-N的浓度无显着影响。CK条件下,氮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9.35 kg/(hm2.a),占当年作物施氮量的2.83%,其中PN、DTN、NO3--N、NH4+-N和DON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N的50.3%、49.7%、28.6%、8.6%和12.5%。与CK相比,PH、PHS和CR的TN径流损失量分别降低了28.3%、40.7%和21.2%(P<0.05),P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58.4%、71.1%和44.5%(P<0.05),NH4+-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32.8%、48.6%和28.3%(P<0.05)。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氮的浓度来实现的。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也显着减少了坡耕地TP(总磷)和PP(颗粒态磷)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P的浓度范围是0.61~1.22 mg/L,其中PP约占TP的71.5%~81.7%,PP是磷地表径流迁移的主要形态。在DTP(溶解态总磷)中,D-Ortho-P(溶解态正磷酸盐)所占比例较大,为87.4%~90.7%,DOP所占比例较小,仅占9.3%~12.6%。与CK相比,PHS、PH、CR3种农艺措施显着降低了径流PP和TP的浓度(P<0.05),但与此同时却不同程度的提高了DTP和D-Ortho-P的浓度,而对DOP(溶解态有机磷)的浓度无显着影响(P>0.05)。CK条件下,磷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706.29 g/(hm2.a),占当年作物施磷量的0.98%。PP、DTP、D-Ortho-P和DOP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P的75.0%、25.0%、22.3%和2.8%。与CK相比,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TP的径流流失负荷分别降低了38.4%、53.8%和33.4%(P<0.05),PP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49.0%、67.6%和41.0%(P<0.05),同时也不同程度降低了DTP、D-Ortho-P和DOP的径流损失量。与氮相似,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磷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磷的浓度来实现的。(4)肥料施用后8-10 d内是控制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水稻季氮磷流失的关键时期。连续两年的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试验研究表明,稻田施肥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第2天或第4天田面水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下降,至8~10 d后趋于稳定,其中TN、DTN和TP浓度随时间下降的最优拟合回归方程为:Y=C0×e-kt。翻耕条件下秸秆还田能有效降低这一时期田面水较高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有利于消减整个生育期的氮磷损失,从而能够降低氮磷流失的风险。(5)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损失在水稻季和旱作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连续7季(3季水稻,2季小麦和2季油菜)的农田氮磷流失监测试验表明,水稻季氮磷径流损失风险远高于旱作季。当地常规耕作条件下(CK),水稻季径流TN和TP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73~15.33 mg/L和0.07~0.50 mg/L,旱作季则分别为2.12~4.01 mg/L和0.11~0.30 mg/L,几次高浓度的氮磷损失均发生在水稻季。氮主要以DTN的形式进行迁移,PP却是磷迁移的主要方式。NH4+-N和NO3--N所占DTN比例在水稻季的差异比较大,主要与径流-施肥时间间隔以及水稻的生育期有关,而在旱作季DTN则以NO3--N为主,NH4+-N所占比例则较小。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TN和TP径流损失量分别为3.07~7.29 kg/hm2和238.08~376.48 g/hm2,分别占施氮量的0.9%~2.2%和施磷量的0.36%~0.57%,氮磷的径流损失主要发生在水稻季。由于降雨事件的偶然性以及追肥采用表施的方式,优化施肥对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径流流失风险难以控制,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磷的损失。秸秆还田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均可有效降低氮素流失负荷,使得氮素流失潜能大大减小。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尽管可以减少旱作季磷的流失,但却显着增加了稻季磷的流失风险。因此,从控制水旱轮作田氮磷养分流失的角度来看,在巢湖流域,秸秆还田与翻耕相结合更能有效地降低氮磷养分的损失风险。整体而言,本研究利用稳定氮氧同位素的定性识别结合SIAR模型的定量计算,较为精确地解析了河道氮素的来源。农田氮素面源污染是河流氮素的主要污染源,从源头上采取不同的农艺措施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是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关键和最有效的策略。巢湖流域的坡耕地采取植物篱结合秸秆还田,水旱轮作田采取翻耕结合秸秆还田的农艺措施对农田面源污染物具有显着地控制效应,可在研究区域及类似流域进行推广利用。

郭周卿[8](2020)在《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文中研究表明现代世界体系中,作为全球化饮品的咖啡在各国家和地区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咖啡文化。咖啡自清末进入中国社会后因其“洋物”属性而长期被放置于中国饮食文化体系的边缘,仅被少数群体所接触和消费,这种“身份区隔”是理解咖啡在中国的文化意涵之背景之一。本文以中国云南省大理市宾川县平川镇的一个彝族村落——朱苦拉为田野对象,考察咖啡这种西方“西来物”从1904年被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偶然引入种植至今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生命历程。朱苦拉咖啡社会生命故事的书写,关涉人类学的历史叙述、全球化与本土化、物性与身体感、物的市场化与符号化等多个面向,展现物与社会通过人的生产生活实践而混融一体的历史过程。研究得出以下基本认识:(一)咖啡在传入朱苦拉后百余年间经历了从他者向我者的身份转换,从自在的物质资源向具有“符号价值”的文化资源的角色转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咖啡树每年产出的咖啡主要满足传教士群体的日常消费需要,作为传教士世俗生活中的“必需品”,并未以饮品的形式出现在地方民众日常生活中,也未被外界社会知晓和重视,一直处于幽居深山的自然缓慢发展状态。1950年代初期传教士离开朱苦拉后,咖啡因与当时云南省农垦外贸经济的某种“耦合”才逐渐以经济作物的身份在朱苦拉地区发挥经济价值。虽然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学者以“中国咖啡发祥地”之名进行过实地考察,但随后咖啡仍默默无闻数十载,只在朱苦拉地方社会充当“土特产”的角色出现在大众的社会交往生活中,直到21世纪初,才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朱苦拉咖啡“重新被发现”与中国社会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和中国咖啡产业及文化发展的特殊性相关联,其后走向市场化与符号化的重要前提也正是其积攒了百余年的咖啡历史文化。(二)朱苦拉咖啡成为地方资源的过程既是“被发现”、被市场化的过程,也是各方力量凝视、操控和使之符号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关于西方传教士群体的陈年往事的“小历史”借助咖啡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大历史”相勾连;百年咖啡种植历史使得朱苦拉这个偏远民族村落的“小地方”与中国云南咖啡产业乃至世界咖啡版图的“大世界”相对接;在一系列市场化开发行为中,朱苦拉咖啡被学者、专家、政府、市场等多方力量持续包裹着并形成一股合力,也促使其被形塑为一种“文化符号”,各种力量通过对朱苦拉咖啡的符号操纵和运用以实现自身利益诉求,作为“符号”的朱苦拉咖啡的小社会与整个现代市场体系相融入;越来越多关于朱苦拉咖啡的文字书写将咖啡连带朱苦拉地区的历史传说、人物故事放置于更庞大的历史书写框架中。由此显现出物的地方历史与国家历史、地方村落社会与国家大社会、自在历史与书写历史形成某些互动与互构。(三)论文从朱苦拉咖啡的历史叙述与传播轨迹、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咖啡产业市场化开发、市场化对地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且始终秉承一个重要观点,即承认物性的存在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反馈功能。在朱苦拉咖啡市场化进程中,朱苦拉地方社会也必然被卷入到现代市场体系中,咖啡直接或间接的带来地方社会的文化再生产、再结构,以及朱苦拉人生计观念的不断变迁。朱苦拉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传统咖啡加工制饮工艺并就地代代传承,使咖啡成为兼具凉药、茶饮、经济作物、地方土特产等多重身份的物,正是当地人对咖啡的认知观念及身体感规训与把握的结果,造就了朱苦拉咖啡物性的特殊性。在此意义层面,咖啡这种“西来”物在朱苦拉这个“东方”具体社会中实现了新的文化实践与话语表达。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朱苦拉咖啡与国际统一标准体系下的咖啡形成对比并形塑着朱苦拉地方的咖啡文化以及市场消费者的品味需求,事实上这也是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文化发展的某种可能的取向。

张娜罗[9](2020)在《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类型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类型学研究作为当今的热点研究,寻求语言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本文主要以类型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句式特征、关联标记手段、音节特征、位置模式、关联标记的多功能性、语法化、句序的类型特征等方面,并对背后隐含的诱因予以简单的阐释。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1)对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进行界定,并很据“小三角”的理论框架下,对南夺拉祜语的因果类复句句式的特征从语表形式、语里内容、语用价值等三方面进行考察。在语表形式上,对因果类复句的有无标记、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以及关联标记等方面进行描写。在语里内容上,对隐含在内的一些个别因果类复句的子类复句的逻辑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推导。在认知层面上,不同子类复句存在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具有不同的认知。在语用价值上,不同的因果类复句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个人情感色彩、语气等方面的差异。语用价值上存在差异有多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受人类认知差异所制约。2)从类型学的视角,关联标记(从属关系)主要有三种编码手段:独立连词、特殊动词形式和语序。借用这样的共性特征来揭示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手段,发现南夺拉祜语关联标记以独立连词和语序为编码手段,没有特殊动词的标记手段。由此推断出分析性语言以独立连词和语序为首要标记手段。从音节特征上来看,发现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关联标记既有单音节,又有双音节和多音节,其中单音节关联标记使用频率高于双音节、多音节关联标记。多音节关联标记数量之多,高于双音节和单音节关联标记,而且多音节关联标记中含有单音节、多音节关联标记。从位置模式上来看,南夺拉祜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位置模式既有前置、后置,也有框式的关联标记,但主要以后置型为主。通过与藏缅语族语言进行比较,发现多数藏缅语族语言有类似的语法现象,究其原因发现这类语法现象是分析性语言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音节上的普遍特性。3)运用Kortmann(1998)提出的“倒置关系假说”(Inverse Relation Hypothesis)考察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形态、语法、语义多功能性之间的相关性。南夺拉祜语作为分析性语言的成员之一,关联标记在句法上具有多功能性,符合该假说。单音节关联标记倾向于多种句法功能,双音节具有两到三种功能,但这类的词少见,多音节关联标记几乎没有句法多功能。但在语义关系上,不太符合该假说,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在语义上最多只有两个功能,其余都是一个关联标记表达一种语义关系。并受此启发,本文基于藏缅语小样本语言构建了因果关联标记语义图,通过语义地图与语法化相结合,指出南夺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存在多种语法化路径,简单分析了多路径语法化的诱因,并揭示导致多路径语法化的主要因素受制于语言的分析性。4)从语序类型学的角度,考察了关联标记与基本语序的和谐性、关联标记与连词语序的和谐性。南夺拉祜语的关联标记以后置型位置为主,后置型关联标记与OV语序之间具有和谐性。此外,关联标记与连词语序也具有和谐性,但由于受分析性程度以及联系项原则的制约,各类子复句语基本语序、连词语序的和谐性度有高度和谐,同时还发现分析性语言,其关联标记的语序比较固定,语序固定的诱因多半是受联系项居中原则以及分析性的制约。

曹雪莹[10](2019)在《污染农田休耕修复中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南方镉(Cd)污染耕地环境质量改善和土壤肥力提升是休耕修复体系下健康土壤培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定位监测和模拟试验,在探索大气-土壤-植物体系中Cd的吸收、分配及迁移规律的基础上,以不同程度Cd污染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Cd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和不同类型Cd高积累作物为修复材料,结合多种农艺措施,探究影响植物修复效率的主控因子;结合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土壤培肥技术,探究影响植物修复效率和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因素,以集成和优化Cd污染农田土壤休耕修复技术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典型区域大气沉降Cd浓度及沉降通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变异较大,工矿区和近郊区大气Cd沉降平均浓度均超过我国农田灌溉水的限量标准。大气Cd年沉降通量在工矿区可达61.0 g/ha,而远郊区均低于10 g/ha,大气沉降对表层土壤Cd积累年净增量分别为:工矿区21.6-23.5μg/kg,城郊区8.81-13.0μg/kg,远郊区2.15–3.46μg/kg。模拟湿沉降试验中,营养液中无Cd胁迫且Cd年沉降通量为50 g/ha时,水稻地上部Cd含量显着升高;年沉降通量为400 g/ha时,A159水稻地上部Cd含量超过根部。综合通径分析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模拟沉降中的Cd对水稻叶片Cd积累具有重要作用。(2)土壤pH是影响伴矿景天修复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pH≤6.0时,试验后土壤Cd全量降低了35.8%-57.4%;pH>6.0的处理,土壤Cd含量下降了8.26%-12.3%。试验后,轻度污染土壤Cd含量较试验前下降了38.4%(低于风险筛选值),中度污染土壤Cd含量下降了44.2%,重度污染土壤Cd含量下降了15.8%(伴矿景天Cd含量高达681 mg/kg)。中轻度Cd污染酸性农田的伴矿景天修复效率较高,重度Cd污染土壤或Cd有效性较低的土壤不适合采用植物修复。(3)增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CK无显着差异;但第二季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第一季下降明显,其中低污染土壤下降了17.6%-48.4%,高污染土壤下降了4.50%-26.3%。连续三季种植绿肥,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效态Cd含量无显着差异;在高污染土壤中第三季比第一季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下降了19.4%-25.3%。增施可溶性有机肥(OS)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在低污染和高污染土壤中分别较CK升高了80.6%和186%;三种绿肥中,以种植紫云英处理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最高,在低污染和高污染土壤中分别为0.77和0.95。综合而言,增施可溶性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提高效果最好,同时可以提高植物Cd含量,可作为植物强化修复备选措施之一。(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和秸秆还田均可提高伴矿景天修复效率和土壤培肥效果。与CK相比,施肥和秸秆还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升高了0.30-1.40倍,而土壤Cd含量下降了28.4%-61.1%,伴矿景天生物量、Cd含量和Cd积累量均明显升高。与CK相比,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土壤pH升高明显,最大升高了0.91个单位。施肥和秸秆还田均提高了SOM含量,水稻秸秆和紫云英还田处理最高,且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肥力综合指数(0.48-0.61)明显高于其它施肥处理(0.23-0.33)。综合分析植物修复效率和土壤培肥效应,伴矿景天+秸秆还田和伴矿景天+可溶性有机肥是较适宜的休耕修复技术模式。(5)作物类型及其组合轮作条件下,种植伴矿景天的两个处理(SPOS和SPHA)土壤Cd含量较试验前分别降低了10.8%和15.7%,有效态Cd含量下降了37.1%和34.3%。所有供试植物不同部位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00,其中油葵叶片Cd含量高达7.41 mg/kg。种植油菜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最高,其生长期与伴矿景天接近。因此,伴矿景天-油菜间套作、伴矿景天-Cd高积累品种水稻轮作、伴矿景天-油葵轮作等种植模式在休耕修复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6)田间试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差异不显着,但盛花期明显低于幼苗期和分枝期。施肥处理土壤Cd含量较CK下降了1.39%-13.9%,且伴矿景天Cd含量较CK均有一定程度升高。伴矿景天不同生长期土壤pH为4.11-4.74,与CK相比,施用化肥处理土壤pH均显着下降,而其它施肥处理土壤pH均略有升高。不同处理土壤肥力综合指数表现为OM>NPK>PM>CK>SM,说明可溶性有机肥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土壤培肥效果最好。因此,田间条件下,伴矿景天+可溶性有机肥可作为推荐的修复培肥技术模式。

二、水稻一次性施肥已成现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一次性施肥已成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1)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氮、钾、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氮、磷、钾肥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1.2.3 氮、磷、钾肥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1.2.4 氮、磷、钾肥对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株高和分蘖
        2.3.2 叶面积
        2.3.3 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
        2.3.4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2.3.5 籽粒灌浆特性
        2.3.6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4 相关计算公式
        2.4.1 干物质形成积累与转运分配相关计算公式
        2.4.2 籽粒灌浆特性相关计算公式
    2.5 数据整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株高的影响
        3.1.2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分蘖的影响
        3.1.3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1.4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根系活力的影响
        3.1.5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根系形态的影响
    3.2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的影响
        3.2.1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2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干物质转运与分配的影响的影响
        3.2.3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光合势的影响
        3.2.4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群体生长率的影响
    3.3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3.4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3.4.1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穗长的影响
        3.4.2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一次枝梗和一次枝梗粒数的影响
        3.4.3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二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粒数的影响
        3.4.4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有效穗数的影响
        3.4.5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穗粒数的影响
        3.4.6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结实率的影响
        3.4.7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千粒重的影响
        3.4.8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产量的影响
    3.5 产量回归模型的建立
    3.6 相关分析
        3.6.1 寒地粳稻生长发育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3.6.2 水稻干物质积累、转运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3.6.3 水稻产量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4.1.1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株高的影响
        4.1.2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分蘖的影响
        4.1.3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叶面积的影响
        4.1.4 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4.2 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4.3 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4.4 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及生态补偿激励机制研究 ——以东北黑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2.1 关于农户化肥施用的研究
        1.2.2 关于农户农业绿色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
        1.2.3 关于农户农业绿色技术采纳行为绩效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生态补偿激励机制的研究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可能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农户技术采纳的动态决策理论
        2.2.3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2.2.4 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的市场“失灵”理论
        2.2.5 补偿政策激励机理: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正外部性内部化
    2.3 理论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户化肥减施的潜力测算与存在问题分析
    3.1 中国粮食生产与化肥施用状况分析
    3.2 研究区域概况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3.2.1 东北黑土区及其水稻生产状况
        3.2.2 调研方案设计与样本选取
        3.2.3 调研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3 农户化肥投入的经济评价与减量潜力测算
        3.3.1 东北黑土区水稻种植户化肥施用现状
        3.3.2 农户水稻生产化肥投入的经济评价与分析
        3.3.3 东北黑土区水稻种植化肥减量潜力测算
    3.4 农户化肥减量替代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价值认知分析
    4.1 问题的提出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3 变量选取、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4.3.1 变量选取、量表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4.3.2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4.4 数据检验与模型修正
        4.4.1 样本检验
        4.4.2 模型整体适配度检验
    4.5 实证结果分析
        4.5.1 全样本农户技术价值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4.5.2 农户分化下农户技术价值认知影响因素的群体差异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2.1 市场与政府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的作用机理
        5.2.2 市场与政府对不同类型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差异的理论分析
    5.3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5.3.1 模型构建
        5.3.2 变量选取与赋值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实证分析结果
        5.4.1 市场与政府对全样本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
        5.4.2 市场与政府对不同类型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差异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的绩效评价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3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6.3.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6.3.2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样本匹配结果与平衡性检验
        6.4.2 全样本下农户采纳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
        6.4.3 不同类型农户采纳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差异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生态补偿激励机制构建
    7.1 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产品市场环境:有效性评价
    7.2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政策环境:内容、特征与问题
        7.2.1 政策演进轨迹与内容
        7.2.2 政策演进特征
        7.2.3 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7.3 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7.3.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7.3.2 理论分析框架
        7.3.3 实证结果分析
    7.4 农户生态补偿方式选择分析
        7.4.1 理论分析框架
        7.4.2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样本特征
        7.4.3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7.4.4 实证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强绿色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农户技术价值认知水平
        8.2.2 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和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机制
        8.2.3 立足农户差异化经营目标,强化施肥生态补偿政策顶层设计
        8.2.4 配套法律保障与监管评价制度
    8.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3)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镁素与作物及人体健康
    1.2 土壤-作物系统的镁缺乏现状
        1.2.1 我国土壤镁养分状况
        1.2.2 植物镁缺乏的影响因素
    1.3 镁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1.4 蔬菜生产及其营养地位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背景与依据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3.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养分状况
        2.3.2 土施镁肥对辣椒产量建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3.3 土施镁肥对辣椒营养品质及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
        2.3.4 土施镁肥对大白菜营养品质及健康风险的影响
        2.3.5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及平衡
        2.3.6 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及土壤镁素转化的影响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养分状况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
        3.2.2 农户生产调研与土壤取样
        3.2.3 作物生产系统的养分平衡分析
        3.2.4 土样分析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养分平衡状况
        3.3.2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碳氮状况
        3.3.3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有效磷状况
        3.3.4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有效钾钙镁状况
        3.3.5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系统的土壤pH状况
    3.4 讨论
        3.4.1 西南黄壤典型蔬菜轮作系统的养分平衡
        3.4.2 菜地土壤碳氮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3.4.3 菜地土壤磷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3.4.4 菜地土壤pH对耕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3.5 小结
第4章 土施镁肥对辣椒产量建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镁肥对辣椒产量、产量构成、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4.3.2 镁肥对辣椒植株镁浓度、镁累积量及收获期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影响
        4.3.3 辣椒产量和生物量对植株镁营养及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响应
        4.3.4 镁肥对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3.5 镁肥对辣椒果实果形指数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施用镁肥对辣椒生产的影响
        4.4.2 基于高产的辣椒系统土壤交换性镁和植株镁临界值的建立
    4.5 小结
第5章 土施镁肥对辣椒营养品质及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
        5.2.2 试验设计
        5.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5.2.4 健康效应评价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镁肥对辣椒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
        5.3.2 镁强化辣椒的摄入对相关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贡献
        5.3.3 镁强化辣椒的人体健康效应
        5.3.4 镁肥对辣椒果实辣椒素(类)物质浓度及其成人饮食摄入的影响
    5.4 讨论
        5.4.1 辣椒果实镁和钙、锌、维C品质间的关系
        5.4.2 施用镁肥对我国辣椒消费人群健康效应的影响
        5.4.3 辣椒素(类)物质与人体健康
        5.4.4 基于人体健康效应的辣椒镁肥管理启示
    5.5 小结
第6章 土施镁肥对大白菜营养品质及健康风险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6.2.4 健康风险评估
        6.2.5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镁肥对大白菜产量、生物量、镁吸收和相关营养品质的影响
        6.3.2 镁肥对大白菜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6.3.3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6.4 讨论
        6.4.1 施用镁肥对大白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6.4.2 施用镁肥对大白菜重金属浓度的影响
        6.4.3 施用镁肥对摄食大白菜重金属健康风险的影响
        6.4.4 大白菜生产中的镁肥管理
    6.5 小结
第7章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素淋洗损失及平衡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
        7.2.2 试验设计
        7.2.3 地下淋溶原位监测装置的安装和样品采集
        7.2.4 文献数据收集和分析
        7.2.5 数据分析
    7.3 结果
        7.3.1 各生态系统的镁素淋失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7.3.2 西南黄壤上辣椒-大白菜轮作系统的镁淋失状况
        7.3.3 施用镁肥对蔬菜系统镁累积量及其土壤交换性镁浓度的影响
        7.3.4 镁素平衡
    7.4 讨论
        7.4.1 主要露地生态系统的镁素淋洗和影响因素分析
        7.4.2 基于优化产量和维持系统镁素平衡的露地蔬菜系统镁肥管理策略
    7.5 小结
第8章 镁肥施用方式对辣椒生产及土壤镁素转化的影响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试验地
        8.2.2 试验设计
        8.2.3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8.2.4 相关计算
        8.2.5 数据分析
    8.3 结果
        8.3.1 施镁方式对辣椒产量、产量构成、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8.3.2 施镁方式对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8.3.3 施镁方式对辣椒植株镁浓度和累积量的影响
        8.3.4 施镁方式对辣椒营养品质的影响
        8.3.5 施镁方式对辣椒收获期土壤镁形态转变的影响
    8.4 讨论
        8.4.1 辣椒产量和生物量
        8.4.2 辣椒植株各器官镁的分配
        8.4.3 辣椒营养品质及综合效应
        8.4.4 镁肥管理启示
    8.5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获奖情况及参与学术活动情况

(4)氮肥来源与基追比对直播稻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直播稻的发展概况
        1.1.1 国内外直播稻现状
        1.1.2 直播稻的生长发育特点
    1.2 中国水稻生产的氮肥利用
        1.2.1 氮肥利用现状
        1.2.2 稻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
    1.3 改善氮肥管理的相关研究
        1.3.1 确定氮肥适宜施用量
        1.3.2 改变氮肥类型
        1.3.3 改变氮肥基追比
        1.3.4 直播稻氮肥管理的研究概况
第2章 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2.1 主要研究内容
        2.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3章 氮肥来源对直播稻田氮肥损失及利用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氮肥来源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2.2 氮肥来源对直播稻径流氮流失及氨挥发的影响
        3.2.3 氮肥来源对直播稻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氮肥来源对直播稻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3.3.2 氮肥来源对直播稻径流氮流失的影响
        3.3.3 氮肥来源对直播稻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3.3.4 氮肥来源对直播稻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
    3.4 结论
第4章 氮肥不同基追比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及利用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氮肥不同基追比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4.2.2 氮肥不同基追比对直播稻径流氮流失及氨挥发的影响
        4.2.3 氮肥不同基追比对直播稻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氮肥不同基追比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4.3.2 氮肥不同基追比对直播稻径流氮流失的影响
        4.3.3 氮肥不同基追比对直播稻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4.3.4 氮肥不同基追比对直播稻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
    4.4 结论
第5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不同氮肥对直播稻田氮肥损失及利用率的影响
        5.1.2 氮肥不同基追比对直播稻田氮肥损失及利用率的影响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5.3 本研究待解决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5)不同施肥制度对珠三角菜地土壤性状及蔬菜安全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农业面源污染概况
        1.1.1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1.2 珠三角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2 我国珠三角地区蔬菜种植现状
    1.3 我国化肥的施用现状
    1.4 缓释肥在农业中的应用
    1.5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1.5.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1.5.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1.5.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6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1.6.1 生物修复技术
        1.6.1.1 微生物修复技术
        1.6.1.2 植物修复技术
        1.6.1.3 动物修复
        1.6.2 物理修复技术
        1.6.3 化学修复技术
    1.7 石膏材料在土壤中的应用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8.1 立题依据
        1.8.2 研究内容
        1.8.3 技术路线
        1.8.4 论文创新点
2 施肥与钝化措施协同对菜地土壤性状及蔬菜生长的影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1.1 供试石膏类钝化材料
        2.1.1.2 供试肥料
        2.1.1.3 供试植物
        2.1.1.4 供试土壤
        2.1.2 实验方法
        2.1.2.1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3.1 土壤样品的测定
        2.1.3.2 植物样品的测定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菜地土壤性状的影响
        2.2.1.1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菜地土壤pH的影响
        2.2.1.2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菜地土壤有效态养分含量的影响
        2.2.1.3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2.2.2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土壤Cd、As有效态的影响
        2.2.3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通心菜生长的影响
        2.2.4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通心菜植株体内养分含量的影响
        2.2.5 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植株体内Cd、As含量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不同钝化修复与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土壤p H和 Cd、As有效态的影响
        2.3.2 不同钝化修复和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3.3 不同钝化修复和减量施肥措施协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2.4 小结
3 减量施肥对珠三角菜地土壤性状及蔬菜生产的影响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3.1.2 试验材料
        3.1.2.1 供试肥料
        3.1.2.2 供试植物
        3.1.2.3 供试土壤
        3.1.3 试验设计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性状的影响
        3.2.1.1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pH的影响
        3.2.1.2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2.1.3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3.2.1.4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3.2.1.5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2.2 减量施肥对土壤Cd有效态的影响
        3.2.3 减量施肥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3.2.4 减量施肥对蔬菜养分含量的影响
        3.2.4.1 减量施肥对蔬菜体内氮含量的影响
        3.2.4.2 减量施肥对蔬菜体内磷含量的影响
        3.2.4.3 减量施肥对蔬菜体内钾含量的影响
        3.2.5 减量施肥对蔬菜体内Cd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4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珠三角菜地土壤性状及蔬菜生产的影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4.1.2 试验材料
        4.1.2.1 供试肥料
        4.1.2.2 供试植物
        4.1.2.3 供试土壤
        4.1.3 试验设计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性状的影响
        4.2.1.1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pH的影响
        4.2.1.2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有效态养分含量的影响
        4.2.1.3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2.2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土壤Cd有效态的影响
        4.2.3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4.2.4 轮作体系下减量施肥对蔬菜养分含量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面源污染概况
        1.2.2 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1.2.3 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1.2.4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与策略研究进展
    1.3 巢湖水环境研究现状
        1.3.1 巢湖流域概况
        1.3.2 巢湖水环境现状
        1.3.3 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1.4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
        3.2.4 样品分析
        3.2.5 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
        3.3.2 店埠河潜在硝酸盐污染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
        3.3.3 店埠河水体的水化学特征
        3.3.4 店埠河硝酸盐来源的定性解析
        3.3.5 店埠河水体硝酸盐来源的定量解析
        3.3.6 不同污染源不同形态氮及氮氧同位素特征值沿沟渠的迁移转化特征
    3.4 讨论
        3.4.1 店埠河水体氮素的时空特征
        3.4.2 利用SIAR模型定量解析面源氮素各污染源贡献率
    3.5 小结
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巢湖流域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的采集
        4.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4.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径流的防控效果
        4.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土壤流失的防控效果
        4.3.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氮浓度的影响
        4.3.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
        4.3.5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磷流失的防控效果
        4.3.6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作物产量分析
    4.4 讨论
        4.4.1 巢湖流域坡耕地氮磷径流流失现状
        4.4.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
        4.4.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氮磷径流损失的调控作用
    4.5 小结
5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试验方法
        5.2.4 样品采集
        5.2.5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5.2.6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监测期间的降雨产流情况
        5.3.2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特征
        5.3.3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氮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5.3.4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磷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5.3.5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氮素径流损失负荷
        5.3.6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磷径流损失负荷
        5.3.7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规律与控制关键期
        5.4.2 保护性耕作对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5.4.3 优化施肥对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6.1.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6.1.3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6.2 特色与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学研究情况
致谢

(8)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物与社会的研究取向
        (二)作为符号消费的物体系
        (三)布迪厄资本实践理论
        (四)学界对咖啡的研究视角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点
    五、田野点介绍
第一章 故事之源: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第一节 现代世界体系中的物及其历史
        一、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咖啡的全球传播
        二、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其反思
        三、早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洋物”观
    第二节 咖啡在中国:身份被区隔的历史
        一、从晚清到民初——:模糊不清的西洋饮品
        二、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口岸消费的饮品
        三、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小资”的标签
    第三节 开放时代咖啡消费的兴起
        一、开放时代:情调与有闲的咖啡消费
        二、嗜好时代:咖啡产业模式多样化
        三、朱苦拉咖啡被发现
    小结
第二章 朱苦拉咖啡历史的地方叙述
    第一节 朱苦拉的历史与生态
        一、朱苦拉地区的历史叙述
        二、朱苦拉地区的自然生境
        三、朱苦拉咖啡的生态适应
    第二节 传教士将咖啡引种朱苦拉
        一、历史背景:天主教在清代的传教策略
        二、关键人物:在云南的天主教传教士
        三、重要事件:田德能传教士将咖啡引入朱苦拉
    第三节 咖啡树在朱苦拉地区的权属变迁
        一、传教士的咖啡树(1904-1952)
        二、村民集体所有的咖啡树(1952-1982)
        三、包产到户的咖啡树(1982-2013)
        四、渔泡江两岸的经济之树(2013至今)
    小结
第三章 朱苦拉咖啡文化的生成
    第一节 加工工艺层面:从果实到饮品
        一、朱苦拉咖啡加工制饮工艺的习得
        二、朱苦拉咖啡的传统制饮工艺的内容
    第二节 日常生活层面:朱苦拉咖啡的多重身份
        一、传教士带来的新物种(1904-1952)
        二、值钱的经济作物(1952-1982)
        三、地方土特产(1982-2007)
    第三节 身体感层面:朱苦拉人的咖啡观
        一、颇有讲究的朱苦拉咖啡
        二、国际标准体系下的朱苦拉咖啡
        三、咖啡的物性与符号化要素
    小结
第四章 朱苦拉咖啡的市场化
    第一节 市场开发
        一、商业资本进入
        二、举办咖啡文化论坛
        三、各媒体拍摄纪录片
        四、政府聚焦施策
    第二节 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博弈与冲突
        一、朱苦拉地方社会传统生计模式
        二、价格之外:渔泡江两岸咖啡交易中的冲突
        三、朱苦拉咖啡市场化中的力量博弈
    第三节 朱苦拉咖啡的消费:从乡村到城市
        一、朱苦拉咖啡在村落:手工咖啡产品的出现
        二、朱苦拉咖啡在宾川:与宾川咖啡文化的交融
        三、朱苦拉咖啡在昆明:走向品牌化
    小结
第五章 卷入市场后的朱苦拉地方社会
    第一节 朱苦拉社会自我观念的延伸
        一、朱苦拉人的自我观念
        二、咖啡成为朱苦拉社会的一部分
        三、依赖市场后的朱苦拉社会面貌
    第二节 市场化带来的朱苦拉社会之变
        一、自我裂变:朱苦拉村落内部
        二、他者眼光:村落之间的关系
        三、反观自我:朱苦拉社会生计观念的变迁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南夺拉祜语概况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分析性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一个路子
        二、缺乏专题性研究
        三、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具有个性特征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汉语因果类复句研究现状
        二、藏缅语、苗瑶语、壮侗语因果类复句研究现状
        三、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研究
    第四节 本文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第五节 主要内容、研究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
        一、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语料来源
        五、语法标注符号
第二章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句式考察
    第一节 南夺拉祜因果类复句的界定
    第二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复句句式特征
        一、南夺拉祜语因果复句的语表形式
        二、南夺拉祜语因果复句的语里内容
        三、南夺拉祜语因果复句的语用价值
    第三节 南夺拉祜语假设复句的句式特征
        一、南夺拉祜假设复句的语表形式
        二、南夺拉祜假设复句的语里内容
        三、南夺拉祜假设复句的语用价值
    第四节 南夺拉祜语目的复句的句式特征
        一、南夺拉祜语目的复句的语表形式
        二、南夺拉祜语目的复句的语里内容
        三、南夺拉祜语目的复句的语用价值
    第五节 南夺拉祜语条件复句的句式特征
        一、南夺拉祜语条件复句的语表形式
        二、南夺拉祜语条件复句的语里内容
        三、南夺拉祜语条件复句的语用价值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
    第一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手段
        一、独立连接词
        二、语序
    第二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关联标记音节特征
        一、南夺拉祜语因果复句关联标记的音节特征
        二、南夺拉祜语假设复句关联标记的音节特征
        三、南夺拉祜语条件复句关联标记的音节特征
        四、南夺拉祜语目的复句关联标记的音节特征
        五、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音节特征分析
    第三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位置模式
        一、因果复句关联标记位置模式
        二、假设复句关联标记位置模式
        三、条件复句关联标记位置模式
        四、目的复句关联标记位置模式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多功能性及语法化
    第一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多功能性
        一、“倒置关系”假说
        二、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句法多功能
    第二节 关联标记的语义多功能性
        一、跨语言的证据
        二、语义地图理论介绍
    第三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语法化
        一、南夺拉祜语因果复句关联标记的语法化
        二、南夺拉祜语假设复句关联标记的语义图及语法化
        三、南夺拉祜语条件复句关联标记的语法化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句序的类型学特征
    第一节 语序类型学与连词参项
        一、关联标记与联系项原则
        二、关联标记与象似性原则
        三、关联标记与核心相近原则
    第二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语序倾向性
        一、因果关联标记
        二、南夺拉祜语假设关联标记
        三、南夺拉祜语条件关联标记
        四、南夺拉祜语目的关联标记
    第三节 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关联标记的语序类型及其和谐性
        一、关联标记与基本语序的和谐性
        二、关联标记与连词语序的和谐性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特色
    第三节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污染农田休耕修复中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
        1.1.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1.1.2 大气-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及分配规律
        1.1.3 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
        1.1.4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应用实践
    1.2 轮作休耕与休耕修复
        1.2.1 轮作休耕的背景
        1.2.2 轮作休耕的定义
        1.2.3 轮作休耕实践与成效
        1.2.4 休耕修复的提出
        1.2.5 休耕修复的内涵及可行性
        1.2.6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轮作休耕/休耕修复研究热点
    1.3 施肥和秸秆还田对Cd污染土壤肥力的影响
        1.3.1 畜禽粪肥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
        1.3.2 绿肥种植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
        1.3.3 秸秆还田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4 技术路线
2 污染区农田土壤中大气镉沉降通量及贡献估算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2.1.2 样品分析与测定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污染区农田土壤中大气Cd沉降通量时空分布特征
        2.2.2 模拟湿沉降对水稻Cd吸收性能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长株潭典型区域大气Cd沉降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贡献估算
        2.3.2 模拟湿沉降对水稻幼苗Cd吸收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污染程度农田土壤镉有效性及其与pH的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3.1.2 样品的测定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pH和全量Cd对伴矿景天生物量、Cd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污染程度土壤土壤性质与pH变化关系
        3.2.3 不同污染程度土壤Cd有效性及其与pH的关系
    3.3 讨论
        3.3.1 不同污染程度农田伴矿景天的修复效率与pH的关系
        3.3.2 基于PCA的影响伴矿景天修复效率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对土壤Cd有效性及肥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4.1.4 土壤肥力分级及土壤肥力综合指数(SNI)的计算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单个养分指标的影响
        4.2.2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影响
        4.2.3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作物Cd吸收的影响
        4.2.4 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单个养分指标的影响
        4.2.5 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影响
        4.2.6 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作物Cd吸收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培肥及其影响机制
        4.3.2 绿肥种植对土壤培肥及其影响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施肥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5.2.2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及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5.2.3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2.4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Cd含量及有效性的影响
        5.2.5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伴矿景天生物量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5.2.6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伴矿景天Cd积累量及修复效率的影响
    5.3 讨论
        5.3.1 影响伴矿景天修复效率的主控因素分析
        5.3.2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休耕农田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休耕农田修复效果研究
        6.2.2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休耕农田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
        6.2.3 植物中不同部位Cd含量及与土壤指标的关系
        6.2.4 伴矿景天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pH及有效态Cd含量的变化
    6.3 讨论
        6.3.1 轮作对土壤pH及 Cd有效性的影响
        6.3.2 作物类型及其组合对Cd污染农田休耕修复的潜力分析
        6.3.3 .根际pH和 Cd有效性对植物Cd吸收的影响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污染农田植物吸取修复与土壤培肥肥效应评估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7.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7.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培肥修复过程中土壤主要化学指标的变化
        7.2.2 培肥修复过程中土壤溶液化学指标的变化
        7.2.3 不同施肥处理伴矿景天生物量及Cd含量
    7.3 讨论
        7.3.1 影响伴矿景天Cd吸收的主控因子分析
        7.3.2 土壤肥力评价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水稻一次性施肥已成现实(论文参考文献)

  • [1]氮磷钾肥配施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孙立超.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及生态补偿激励机制研究 ——以东北黑土区为例[D]. 杨义风.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3]西南黄壤辣椒-白菜轮作系统的镁营养调控与品质效应[D]. 卢明. 西南大学, 2021
  • [4]氮肥来源与基追比对直播稻氮素利用的影响[D]. 乔月. 长江大学, 2021
  • [5]不同施肥制度对珠三角菜地土壤性状及蔬菜安全生产的影响研究[D]. 周康宁.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7)
  • [6]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7]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D]. 王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8]西物东语 ——朱苦拉咖啡的社会生命故事[D]. 郭周卿.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1)
  • [9]南夺拉祜语因果类复句的类型学研究[D]. 张娜罗.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10]污染农田休耕修复中土壤镉有效性及肥力变化研究[D]. 曹雪莹.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水稻一次性施肥已成为现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