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 批准第一个避孕皮肤贴片

FDA 批准第一个避孕皮肤贴片

一、FDA Approves First Contraceptive Skin Patch(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胶质母细胞瘤的肿瘤电场治疗专家共识撰写组[1](2021)在《胶质母细胞瘤的肿瘤电场治疗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一、胶质母细胞瘤概述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1,2], 其预后不良, 一直以来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领域研究的热点。GBM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组织检查术(简称活检)获取标本后进行组织学和分子病理学检查, 以确定病理学分级和分子亚型[3,4,5]。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GBM分为异柠檬酸脱氢酶野

陈博智[2](2021)在《高分子微针用于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物控释系统能够在治疗期内维持药物浓度稳定在有效治疗范围内,消除了频繁给药的需求,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实质性好处。近几十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将药物活性分子与聚合物载体材料结合研制了一系列的控释制剂,以满足不同的病理和临床需求。口服控释片因其给药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但其实际释药性质易受胃肠道生理变化的影响。因此对于生物制剂或其他治疗指数狭窄的药物,通常需要通过注射或皮下埋植来达到预期的全身或局部效果。然而高难度以及高创伤性的应用过程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基于上述背景,本课题将微针给药技术与药物控释系统结合开发出了可由患者自行给药的微创性高分子微针给药系统,并通过调节微针基质材料的结构特性,药物与基质材料的结合方式以及微针的结构设计,构建可快速经皮给药,缓慢皮下释放的高分子微针药物控释系统,为高分子微针经皮给药的进一步推广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成果分为三部分:(1)单一载药高分子微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本章节主要通过调节高分子微针的基质材料控制药物在皮下的释放特性。首先采用真空模板填充法制备了聚乙烯醇、明胶、壳聚糖以及透明质酸等FDA认证可用于人体的医用高分子为基质材料的载药微针,干燥后具有稳定刺穿皮肤,经皮释放药物等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制备不同交联度的京尼平交联明胶控制微针在皮下释放药物的速率。体外内药物释放实验以及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上的降血糖实验证明了分子质量越高的聚乙烯醇以及交联度越大的交联明胶微针释放药物的速率越慢,具有控制胰岛素缓慢释放,维持血糖稳定的能力。(2)集成式载药高分子微针皮下释药特性的研究本章节基于上一章的研究成果,采用集成式微针设计将多种不同释药性质的高分子微针集成到同一个微针系统上,使其具有多相药物释放模式,能够以方便且无痛的方式为餐后血糖波动提供更好的生理性胰岛素覆盖。通过将快速分离技术与多相独立微针阵列结合实现了在数秒内有效地经皮递送胰岛素并独立控制胰岛素在皮下的释放动力学。此外,通过实时血糖监测发现一日三餐进食模式的糖尿病大鼠表现出明显的餐后血糖波动,而集成式微针的胰岛素释放模式可有效抵消进食后的机体血糖升高,改善血糖波动,有望代替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模式,提高病患依从性。(3)新型大剂量载药生物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本章节基于微针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大剂量载药生物针,并通过将生物降解性载药微球引入可溶性生物针体系,达到皮下针体快速溶解和药物缓速长效释放的效果。力学性能与载药量实验综合证明了当微球的填充量占整个体系的质量比为51 wt%时,生物针具有皮肤刺穿能力和最大载药效率。通过使用配套的便携式拖放器,该生物针可在数秒内被递送至皮下,操作简便,植入过程中不会导致流血或皮肤感染,且应用部位的皮肤在3 h后恢复至初始正常状态。活体实验表明,相比于皮下注射,生物针在治疗期间能够维持血药浓度稳定在治疗窗内,避免峰谷现象,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特性。总体而言,生物针一方面克服了传统微针体系载药量偏低的缺点,另一方面又避免了皮下埋植剂的创伤性植入手术,适合患者在家自行给药,在可控经皮给药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王子静[3](2021)在《基于蚕丝蛋白微针的颅内给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胶质母细胞瘤(GBM)是目前常见的、致命性最强的颅内恶性肿瘤之一,其生物学特点是浸润型生长导致与正常组织无边界。目前对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标准是,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手术切除,然后进行辅助放疗。然而,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化疗药物难以抵达肿瘤区域,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对于正常组织的伤害往往大于肿瘤组织,会给人体带来极大的副作用。近年来,局部化疗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能够避免血脑屏障带来的限制,在体内维持长时间的有效浓度,并且大大降低全身毒性。然而,当利用目前已有的颅内植入物进行治疗时,患者的预后仍存在许多挑战,如降解产物引起的副作用,不能在一个植入物中集成多种药物,难以将药物输送到深部脑组织等。针对这一系列挑战,我们报道了一种异质异构蚕丝蛋白微针贴片,用于避免血脑屏障并将多种药物直接释放到肿瘤部位进行协同治疗。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蚕丝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控降解性能、优越的机械性能,保存药物活性的能力,且能够与微纳加工技术相互兼容。本研究以蚕丝蛋白为载体材料,结合先进的喷墨打印技术将止血药物-凝血酶、抑制血管增生的药物-贝伐单抗和抑制肿瘤细胞的药物-替莫唑胺集成到一个微针贴片上。相比于其它颅内给药装置,该微针贴片不仅可以直接深入组织内部给药,而且实现了多种药物的联合递送,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另外,喷墨打印技术的使用,便于多种药物分子依据需求-不同的药物类型和剂量-精确地集成在蚕丝蛋白微针阵列。(2)利用乙醇溶液交联的方式可以改变蚕丝蛋白的晶体结构,使蚕丝蛋白实现可编程式降解,进而实现药物分子时间上的可控释放。基于蚕丝蛋白的这种性质,本研究采用乙醇交联法分别处理了蚕丝蛋白微针的基底以及中心和周围的微针结构。另外,得益于其优越的机械性能,柔韧的蚕丝蛋白微针贴片足够牢固地穿透脑组织,并保形地附着在弯曲的大脑表面。(3)基于切除肿瘤后组织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再生的客观需求,我们建立了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触发光热效应并激活酶诱导的蚕丝蛋白降解,最终允许远程控制药物递送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贝发单抗在术后两周的定时释放,在不影响组织恢复的情况下,抑制了肿瘤区域血管的增生,通过阻断肿瘤的养分供给导致其凋亡。(4)建立了小鼠人源型胶质母细胞瘤模型,将制备的负载多种药物的蚕丝蛋白微针贴片用于体内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并进行疗效评价。大鼠肿瘤体积的减少和存活率的提高证实了该异质异构蚕丝蛋白微针贴片的良好治疗效果。说明多药物微针贴片为提高GBM的原位治疗效率提供了一个很有前途的途径。

乔纳森·H.阿德勒,罗杰·E.迈纳斯,安德鲁·P.莫里斯,布鲁斯·扬德尔,梁馨丹[4](2020)在《扬德尔理论下的电子烟规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烟的出现给香烟、其他烟草制品以及尼古丁替代疗法(如尼古丁口香糖和尼古丁贴片)的制造商构成了威胁。他们通常会通过支持政府管制来应对此种威胁,从而抑制市场竞争。可以预见的是,香烟制造商、其他受威胁的厂商以及从烟草税中获利的政府,必然都会支持仿照《大和解协议》中的卡特尔规则,对电子烟实行更严格的管制。而那些希望遏制电子烟消费的禁烟组织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以上情形可以适用扬德尔理论(1)来解释。不同利益集团都支持对电子烟施加卡特尔规制,而结合其他领域中道德与经济利益团体结盟的情形可知,受不同利益团体共同影响而产生的政策不一定会有利于公共利益。现已有证据表明,相较于传统香烟,电子烟对人体产生的伤害更小,而且可以帮助吸烟者减少烟草消费甚至戒烟。因此,政府抑制电子烟的发展可能会损害公共利益。

刘英俊[5](2020)在《基于PLGA生物材料的抗菌递送系统构建和治疗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由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或炎症可引发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侵略性真菌、细菌以及感染性很强的病毒,这对很多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免疫缺陷患者,因此由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目前,治疗由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疾病面临很多挑战,如治疗手段相对单一、缺乏有效药物、药物安全性较低、易引发毒副作用、滥用抗生素涌现大量耐药菌等。由于相关药物缺乏靶向性,不能针对感染部位发挥作用,大剂量使用时虽然可以有效抑制病原体,但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应和后遗症,影响了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因此,进一步开发靶向给药系统来治疗感染性疾病,对降低药物使用剂量进而防止大剂量使用药物带来的全身性长期副作用以及推进现代医学发展和造福广大患者具有重大意义。以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或炎症为靶点提高疗效,同时减少副作用仍是相关疾病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本论文以真菌感染为例,针对真菌感染疾病治疗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以侵略性真菌白色念球菌为病原体,设计了两种有效抑制真菌的靶向递药策略。论文工作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我们在小鼠模型中发现了受损伤口组织的富集效应,基于此效应,我们发展了一种利用纳米材料治疗感染所致炎症的靶向递药策略。在该工作中,我们发现,经静脉注射的高分子聚合物纳米颗粒可在伤口炎症部位显着富集。研究表明,这种富集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炎症组织部位释放的组胺能够引起该处血管临时扩张和渗漏,导致注入的纳米颗粒通过血管,到达炎症部位。我们在小鼠模型中发现了伤口部位的这种效应,并初步研究了高分子聚合物纳米颗粒在损伤组织部位富集的潜在机制。我们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纳米药物靶向炎症的机制,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发展了一种利用高分子纳米载体递送药物靶向治疗真菌感染部位的策略,在小鼠真菌感染模型上,相比于纯药治疗,我们的靶向递药策略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我们发展了一种基于微针给药系统的局部给药策略用于药物的递送。透皮给药相比于传统给药方式如注射给药、口服给药,可以避免注射针头刺入皮肤深层带来的疼痛感,由于肝脏的首过效应使得药物的吸收率大大降低,影响疗效等,透皮给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无痛、微创、安全高效、携带方便、患者可自行使用,可将大分子药物直接透过皮肤递送至病灶部位,这将大大提高药物的吸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我们设计了基于微针贴片的给药策略,制备了一种载有抗真菌药物的贴片,应用于真菌感染小鼠模型中,并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我们设计两种抗真菌治疗策略,即在感染部位的富集效应被动靶向给药策略和局部透皮给药策略,并在小鼠模型中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均取得一定的效果。我们的策略为后续临床上进一步提高由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或炎症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见解。

夏良育,杨紫霞,宁美英[6](2019)在《长效避孕方法剂型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缓控释制剂在避孕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广大女性提供了更多的避孕选择。目前应用广泛的缓控释避孕制剂有阴道环、皮下埋植剂、宫内节育器等,但这些产品尚未完全满足女性的避孕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发出顺应性更好、安全性更高、疗效更佳的新型的缓控释避孕制剂以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梁诗敏[7](2019)在《温通膏方微针贴剂的制备与体外透皮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本课题旨在研究将名优验方(温通膏方)开发成微针贴剂,同时对制备的微针贴剂进行相关特性研究,并对体外释放透皮性能等进行评价。2.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提取分离纯化后的温通膏方进行定性鉴别,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温通膏方中的有效化学成分进行定量测定,通过对这些有效成分的含量控制,从而控制其质量并对后续的体外释放和透皮试验提供相关的实验依据。3.筛选不同浓度的辅料及配比制备速溶型聚合物微针针层,并考察其各项性能,得到制备微针针层的最优处方。4.筛选载药层的辅料及不同浓度,减少温通膏方对微针针层的影响,提供制备温通膏方微针贴剂的最佳处方和工艺。5.考察制备好的温通膏微针贴剂的相关特性,并进行体外释放性能和透皮性能的研究,掌握其体外释放行为和透皮能力。方法:1.选取提取纯化后的温通膏方中的君臣药及剂量大的药进行薄层鉴别研究,建立君臣药中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2.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阴模,采用离心注模法制备微针贴片。分别通过显微镜观察与压变性能实验对所制备的微针针层进行筛选优化,并考察最终得到的微针针层的皮肤穿刺性能和体外溶解性能。3.以不同浓度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烯醇(PVA),按照不同的比例作为载药层,加入制备好的针层中,考察载药层对针层的影响,同时考察药液与基质的比例。4.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对温通膏方微针贴剂在不同的接收液中的释放行为进行考察。对温通膏方微针贴剂中川续断皂苷Ⅵ、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体外释放性能和透皮特性进行研究。结果:1.提取纯化的温通膏方能保留大部分的有效成分。采用HPLC法对温通膏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川续断皂苷Ⅵ、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精密度好,重复性好,该测定方法稳定可靠。2.当辅料配比为10%葡聚糖40(Dex)与10%支链淀粉(AP)1:2,常温干燥时,微针针层的综合物理性能和压变性能最好,能成功穿透离体大鼠皮肤,在皮肤内能快速溶解。3.33%的PVP和40%的PVA以1:1的比例混合,制备的载药层能有一定的厚度,基质与药液的比例是3:1时最佳。4.川续断皂苷Ⅵ、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在含20%乙醇的生理盐水的接收液中拟合度最高,且三种成分在24小时的拟合曲线有相同的趋势。温通膏方微针贴剂中川续断皂苷Ⅵ、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4.6727μg·h-1·cm-2,8.6342μg·h-1·cm-2,7.5171μg·h-1·cm-2,而平均透皮速率分别为1.5341μg·h-1·cm-2,2.9465μg·h-1·cm-2,2.3973μg·h-1·cm-2,三种化学成分分别都小于其体外释放平均速率。24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1.26%,34.98%,30.62%。24h累积透皮率分别为11.44%,9.40%,6.17%。24h的透皮累积释放量也小于体外累积释放量。结论:1.温通膏方浓缩液经过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保留原来的有效成分,能提高药物的浓度,为制备成微针打下基础。建立的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简单,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精密度好等,可用于对其制剂的质量控制。2.所得聚合物微针贴片工艺简单,性能较好,能够在穿刺皮肤后快速溶解,为以后中药微针贴片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3.所制备的温通膏方微针性能较好,含药量多,能为中药微针贴剂的发展提供临床价值。4.温通膏方微针贴剂能在24小时内缓慢较为均匀地释放药物,达到缓释制剂的要求,为温通膏方微针贴剂体外释放行为提供实验依据。

史永利[8](2013)在《静电纺丝技术对经皮给药系统的结构优化与性能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皮给药能够避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及肠胃的灭活作用,具有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延长作用时间、加强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用药安全方便等优点,因此,经皮给药制剂(简称TDDS)是一种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给药方式。TDDS是一个涉及到压敏胶基质、药物和促透剂的复杂体系,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方法来合理协调压敏胶、药物及促透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TDDS与皮肤的相容性和药物的经皮渗透。本文将静电纺丝技术引入到TDDS设计中来优化TDDS的结构与性能。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有效地改善了醋酸纤维素(CA)溶液的电纺性能,并成功地将布洛芬(IBU)负载在CA/PVP混合电纺丝中。利用DSC及XRD方法分析了药物在电纺丝基质中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IBU以“无定形态”分散在电纺丝基质中。FTIR研究结果证明IBU与电纺丝基质间存在氢键作用。纳米电纺丝的结构特征及药物分子与电纺丝基质间的氢键作用提高了IBU分子与电纺丝基质间的相容性,从而有效地抑制了IBU从基质中结晶析出。电纺丝基质中以分子状态分布的高浓度的IBU,赋予了载有IBU的电纺丝基质良好的药物释放及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功能。利用电纺丝这种优良的结晶抑制能力,将负载IBU的电纺丝膜与PVP/PVA共混压敏胶组合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Drug-in-fibers贴片。由于IBU及促透剂被包覆在电纺丝内,避免了促透剂对压敏胶粘附性能的影响,提高了贴片的性能。但由于电纺丝和压敏胶的双重阻碍作用,Drug-in-fibers贴片中IBU的释放速率较低。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们在Drug-in-fibers的压敏胶层里加入一定量的IBU,在不影响压敏胶粘附性能基础上,有效提高了药物的释放及经皮渗透速率,获得了一种兼具Drug-in-adhesive贴片快速释药特点及Drug-in-fibers贴片优良稳定性的Drug-in-adhesive/fibers贴片。为了提高经皮贴片的透气性及拒水性,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透气拒水性能的非均质的HPSA-PVP/c-PVA复合膜。这种复合膜在提高贴片透气性的同时还能提高贴片的防水性,使得在贴片贴敷位点产生的汗液可以迅速排出,适用于经皮给药贴剂中应用。将IBU负载在该复合膜的电纺丝内,DSC和XRD研究发现,复合膜能长时间地抑制IBU从电纺丝基质中结晶析出。此外,HPSA-PVP/c-PVA复合膜的HPSA-PVP侧还保持了较好的皮肤粘附性。因此,HPSA-PVP/c-PVA复合膜集载药并抑制药物结晶、防水、透气和较好的皮肤粘附性多种功能为一体,为新型经皮给药贴剂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还采用同轴共纺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载强结晶性药物的解决方案。以青蒿素(ART)为模型药物,研究了电纺丝抑制ART结晶的效果。由于ART本身具有较强的结晶性,普通的电纺丝很难抑制其结晶。本文以CA在丙酮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混合溶剂的溶液(15wt%)为芯层,以15wt%的PVP/乙醇溶液为壳层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电纺丝。TEM证明电纺丝具有类似“铅笔”的同芯结构。由于ART负载在电纺丝的芯层中,其结晶性在同轴电纺丝的双层结构中得以有效地抑制。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载药电纺丝膜通过基质溶蚀和扩散方式,可缓慢连续地释放ART。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结果也表明“核-壳”结构的电纺丝提高了ART的经皮渗透效果。上述静电纺丝技术在经皮给药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证明了电纺丝在经皮给药系统的结构优化与性能调控上具有较好的功能性和应用价值。本文中这些研究结果为提高经皮贴片各组分间相容性及贴片的透气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开发新型的透皮贴片提供了新思路。

鲁应军,朱涛[9](2012)在《经皮给药系统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经皮给药系统(TDDS)是一种无创伤性给药方式的新剂型。不同结构类型的TDDS具有不同的释药模式。根据药物的不同特点可选择不同的促透技术,常用的促透技术有化学渗透促进剂、离子导入、电穿孔、超声导入、微针等物理化学和药剂学方法。已上市的数十种TDDS在临床应用中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TDDS将是国内外新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秦莹[10](2009)在《外用避孕凝胶的避孕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经皮给大鼠米非司酮和左炔诺酮凝胶,测定两种药物对大鼠雌、孕激素水平和肝肾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外用避孕凝胶的避孕效果和安全性能。方法:大鼠皮肤涂抹米非司酮凝胶(0.1ml/kg,5mg/ml)和左炔诺孕酮凝胶(0.1ml/kg,1mg/ml)后的不同时间,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化学分离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血清中米非司酮浓度、左炔诺孕酮凝胶以及血清雌二醇、孕酮浓度。比较两种不同药物的避孕效果和两种药物对实验动物肝、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①米非司酮和左炔诺孕酮凝胶均有良好的避孕效果,避孕率分别是87.5%,75%,两种药物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②米非司酮和左炔诺孕酮凝胶经皮给药,均对大鼠雌孕激素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两种药物的变化趋势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③米非司酮凝胶和左炔诺酮凝胶,对肝肾组织结构无明显影响。两组药物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凝胶和左炔诺孕酮凝胶经皮给药,均能起到较好的避孕作用,避孕效果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对肝、肾组织均无明显损伤。

二、FDA Approves First Contraceptive Skin Patch(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DA Approves First Contraceptive Skin Patch(论文提纲范文)

(2)高分子微针用于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传统药物控释系统
        1.2.1 口服控释制剂
        1.2.2 注射控释制剂
        1.2.3 经皮控释制剂
        1.2.4 皮下埋植控释制剂
    1.3 微针给药系统
    1.4 高分子微针控释系统
        1.4.1 扩散-控释微针系统
        1.4.1.1 通道型微针控释系统
        1.4.1.2 非通道型微针控释系统
        1.4.2 溶胀-控释微针系统
        1.4.3 降解-控释微针系统
        1.4.4 响应-控释微针系统
        1.4.4.1 内源性刺激响应微针
        1.4.4.2 外源性刺激响应微针
        1.4.5 靶向-控释微针系统
        1.4.5.1 微针眼部给药系统
        1.4.5.2 微针口腔给药系统
        1.4.5.3 胃肠道等部位给药系统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单一载药高分子微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2.2.2 微针基质材料的制备
        2.2.3 交联度的测量
        2.2.4 微针模板的制备
        2.2.5 载药高分子微针的制备
        2.2.6 载药高分子微针力学性能测试
        2.2.6.1 微针轴向负载力测量
        2.2.6.2 猪皮刺穿测试
        2.2.7 载药高分子微针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2.2.8 载药高分子微针体内药物释放实验
        2.2.9 胰岛素高分子微针降血糖实验
        2.2.10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明胶交联度测量
        2.3.2 轴向力学性能研究
        2.3.3 皮肤刺穿实验研究
        2.3.4 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2.3.5 体内药物吸收评价
        2.3.6 负载胰岛素的单—高分子微针降血糖效果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3.2.2 微针基质材料的制备
        3.2.3 微针基质材料的表征测试
        3.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3.2.3.2 红外光谱检测
        3.2.3.3 核磁共振光谱
        3.2.4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制备
        3.2.5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力学性能测试
        3.2.6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体外插入测试及皮肤愈合评价
        3.2.7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3.2.7.1 细胞相容性
        3.2.7.2 血液相容性
        3.2.8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吸湿性能
        3.2.9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3.2.10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体内药物释放实验
        3.2.11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针基质材料的表征
        3.3.2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设计与制备
        3.3.3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力学性能与皮肤刺穿能力测试
        3.3.4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安全性评价
        3.3.5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体外释放测试
        3.3.6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降血糖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大剂量载药生物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4.2.2 伊维菌素微球的制备
        4.2.3 伊维菌素微球的表征
        4.2.3.1 形貌表征
        4.2.3.2 药物含量测定
        4.2.4 载药生物针的制备
        4.2.5 载药生物针的表征
        4.2.5.1 形貌表征
        4.2.5.2 力学形成测试
        4.2.5.3 体外皮肤刺穿实验
        4.2.5.4 生物相容性测试
        4.2.5.5 体外药物释放特性
        4.2.6 载药生物针体内动物实验
        4.2.6.1 大鼠皮肤刺穿和恢复实验
        4.2.6.2 体内药物释放实验
        4.2.6.3 药代动力学评价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IVM-PLGA微球的表征
        4.3.2 生物针的表征
        4.3.3 生物针的安全性测试
        4.3.4 生物针的体外及体内药物释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3)基于蚕丝蛋白微针的颅内给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
    1.2 微针
        1.2.1 微针的简介
        1.2.2 微针的分类
        1.2.3 微针的应用
    1.3 国内外基于生物材料的微针的研究现状
        1.3.1 基于壳聚糖的微针
        1.3.2 基于透明质酸的微针
        1.3.3 基于蚕丝蛋白的微针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2章 异质异构蚕丝蛋白微针的设计与制备
    2.1 蚕丝蛋白生物材料
        2.1.1 蚕丝蛋白的简介
        2.1.2 蚕丝蛋白溶液的制备
    2.2 微针模型的设计与制备
        2.2.1 微针模型的设计原理
        2.2.2 微针模型的制备
    2.3 异质异构蚕丝蛋白微针的制备
        2.3.1 喷墨打印技术的简介
        2.3.2 喷墨打印制备异质异构蚕丝蛋白微针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异质异构蚕丝蛋白微针的性能研究
    3.1 异质异构蚕丝蛋白微针保存药物活性的能力的研究
    3.2 异质异构蚕丝蛋白微针的晶体结构表征
    3.3 异质异构蚕丝蛋白微针的机械性能表征
    3.4 异质异构蚕丝蛋白微针的降解
        3.4.1 微针的体外降解
        3.4.2 微针的体内降解
    3.5 异质异构蚕丝蛋白微针的生物相容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蚕丝蛋白微针的可编程式给药
    4.1 近红外(NIR)光触发给药
    4.2 不同的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4.3 多种药物治疗的体内疗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蚕丝蛋白微针用于小鼠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研究
    5.1 小鼠人源型胶质母细胞瘤模型的建立
        5.1.1 细胞的培养
        5.1.2 小鼠颅内模型的建立
    5.2 原位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效果评价
    5.3 原位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组织学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内容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总结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扬德尔理论下的电子烟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利益集团及规制需求
    (一)传统规制理论
    (二)扬德尔理论(Baptists and Bootleggers)
二、烟草法规和《大和解协议》
    (一)《大和解协议》签订前的相关规制
    (二)《大和解协议》
    (三)联邦烟草立法
三、电子烟的兴起
    (一)一项颠覆性技术
    (二)电子烟与公共卫生
    (三)规制电子烟
四、扬德尔理论与电子烟
    (一)公益团体:那些想要电子烟受到管控或禁止的群体
    (二)经济利益团体:从电子烟规制中获益的群体
    (三)经济利益团体和政客
    (四)电子烟和消费税收入
结 论

(5)基于PLGA生物材料的抗菌递送系统构建和治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感染性疾病的应对与挑战
    1.2 真菌及其危害
    1.3 抗真菌药物与开放的发展
        1.3.1 抗生素及其应用
        1.3.2 针对新靶点的药物设计
        1.3.3 药物再利用
        1.3.4 抗真菌肽
    1.4 目前临床上治疗真菌感染的局限性
    1.5 纳米材料作为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1.5.1 纳米材料及其特性
        1.5.2 被动靶向纳米材料
        1.5.3 主动靶向纳米材料
        1.5.4 响应肿瘤微环境的纳米材料
        1.5.5 总结
    1.6 局部透皮给药
    1.7 本课题的选题和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纳米材料在伤口部位的富集效应探究
    2.1 EPR效应及其原理
    2.2 EPR效应的应用
    2.3 本章研究内容
    2.4 实验部分
        2.4.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4.2 PLGA-Cy 5.5纳米颗粒和PLGA纳米颗粒的制备
        2.4.3 纳米颗粒的表征
        2.4.4 真菌培养
        2.4.5 体外药物释放曲线
        2.4.6 PLGA-Cy 5.5纳米颗粒体内生物分布
        2.4.7 共聚焦成像
        2.4.8 体内真菌感染治疗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1 PLGA-Cy 5.5纳米颗粒的制备
        2.5.2 PLGA-Cy 5.5的体内分布
        2.5.4 PLGA-Cy 5.5纳米颗粒在损伤部位的富集机制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富集效应的纳米药物递送载体在治疗感染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3.2.2 PLGA-AmB纳米颗粒制备
        3.2.3 真菌的CFU计数
        3.2.4 细胞因子检测
        3.2.5 组织病理学研究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PLGA-Cy 5.5纳米颗粒在损伤感染部位的富集
        3.3.2 PLGA-Cy 5.5纳米颗粒在伤口感染部位的富集
        3.3.3 PLGA-Cy 5.5纳米颗粒的制备
        3.3.4 PLGA-AmB纳米颗粒的局部感染治疗效果评价
        3.3.5 抗白念珠菌血清抗体的检测
        3.3.6 H&E染色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微针递药系统用于抗生素局部递送在治疗真菌感染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材料与设备
        4.2.2 丙烯酸酯改性透明质酸(m-HA)的制备
        4.2.3 纳米颗粒装载微针的制备与表征
        4.2.4 皮肤穿透实验
        4.2.5 体内毒性评价和组织病理学研究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微针的制备与表征
        4.3.2 微针穿透皮肤实验
        4.3.3 体内毒性评价
        4.3.4 组织病理学观察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长效避孕方法剂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避孕针
2 透皮贴剂
3 阴道环
4 皮下埋植剂
5 宫内节育器(IUD)

(7)温通膏方微针贴剂的制备与体外透皮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温通膏方的概述和临床使用情况
    1.2 微针的简述
        1.2.1 微针的原理
        1.2.2 微针的分类
        1.2.3 微针的制备
    1.3 微针经皮给药
        1.3.1 给药方式
        1.3.2 给药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温通膏方的提取纯化
    2.1 仪器与试药
        2.1.1 仪器
        2.1.2 试药
    2.2 实验方法
        2.2.1 供试品的制备
        2.2.2 对照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
        2.2.3 续断的含量测定
        2.2.4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
    2.3 实验结果
        2.3.1 薄层鉴别结果
        2.3.2 川续断皂苷Ⅵ专属性试验
        2.3.3 川续断皂苷Ⅵ线性关系考察
        2.3.4 川续断皂苷Ⅵ稳定性试验
        2.3.5 川续断皂苷Ⅵ精密度试验
        2.3.6 川续断皂苷Ⅵ重复性试验
        2.3.7 川续断皂苷Ⅵ加样回收率试验
        2.3.8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方法学验证
        2.3.9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线性关系考察
    2.4 讨论
第三章 速溶型聚合物微针贴片(针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仪器、设备
        3.1.2 试药、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微针模具的制备
        3.2.2 微针针层的制备
        3.2.3 干燥方法的选择
        3.2.4 单一基质微针制备的筛选
        3.2.5 复合基质微针制备
        3.2.6 压变性能考察
        3.2.7 肤穿刺性能
        3.2.8 体外的溶解性能
    3.3 实验结果
        3.3.1 干燥方法选择的结果
        3.3.2 单一基质材料制备微针的结果
        3.3.3 复合基质材料制备的结果
        3.3.4 压变性能考察结果
        3.3.5 微针的穿刺性能结果
        3.3.6 微针的体外溶解情况
    3.4 讨论
        3.4.1 干燥方法的选择
        3.4.2 基质辅料的选择
        3.4.3 动物皮肤的选择
        3.4.4 速溶型聚合物微针
第四章 温通膏方微针贴剂(载药层)的制备
    4.1 仪器与试药
        4.1.1 仪器
        4.1.2 试药
    4.2 实验方法
        4.2.1 载药层基质的初筛
        4.2.2 基质浓度的选择
        4.2.3 基质处方的优化
        4.2.4 基质与药液的比例
        4.2.5 最终制备温通膏方微针的流程
    4.3 实验结果
        4.3.1 PVP浓度的选择结果
        4.3.2 PVA浓度的选择结果
        4.3.3 基质处方的优化结果
        4.3.4 不同比例基质与药液的优化结果
        4.3.5 温通膏方微针贴剂针形与阵列
        4.3.6 温通膏方微针贴剂的压变性能结果
        4.3.7 温通膏方微针贴剂的穿刺性能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温通膏方微针贴剂体外释放特性和透皮性能的研究
    5.1 仪器与试药
        5.1.1 仪器
        5.1.2 试药
    5.2 实验方法
        5.2.1 配制不同的接收液
        5.2.2 HPLC法测定接收液中川续断皂苷Ⅵ和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5.2.3 温通膏方微针贴剂的体外释放实验
        5.2.4 数据处理
        5.2.5 温通膏方微针贴剂的体外透皮实验
    5.3 实验结果
        5.3.1 温通膏方微针贴剂各成分的总载药量的计算
        5.3.2 不同接收液对川续断皂苷Ⅵ在体外释放的影响
        5.3.3 不同接收液对补骨脂素在体外释放的影响
        5.3.4 不同接收液对异补骨脂素在体外释放的影响
        5.3.5 温通膏方微针贴剂体外释放的结果
        5.3.6 温通膏方微针贴剂体外透皮的结果
    5.6 讨论
结语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静电纺丝技术对经皮给药系统的结构优化与性能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经皮贴片概述
    2.2 皮肤的解剖生理学
    2.3 药物经皮渗透原理
        2.3.1 渗透途径
        2.3.2 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
    2.4 经皮给药体系的设计
    2.5 经皮促透方法
    2.6 经皮给药体系存在的问题
    2.7 静电纺丝技术
        2.7.1 载药电纺丝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2.7.2 电纺丝在抑制药物结晶中的应用
        2.7.3 电纺丝膜的可润湿性
    2.8 课题的提出
第三章 载药 CA/PVP 共混电纺丝膜的制备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CA/PVP 共混电纺丝膜的制备
        3.2.3 载药 CA/PVP 共混电纺丝膜的制备
        3.2.4 IBU 的分散状态
        3.2.5 IBU 释放曲线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VP/CA 共混电纺丝膜的制备
        3.3.2 载药 CA/PVP 共混电纺丝膜的制备与表征
        3.3.3 电纺丝抑制药物结晶原理
        3.3.4 电纺丝载药量的确定
        3.3.5 IBU 体外释放实验
        3.3.6 经皮促透剂的选择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载药电纺丝膜与 PVP/PVA 共混压敏胶相互作用及相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经皮贴片的制备
        4.2.3 贴片的粘度测定
        4.2.4 IBU 在经皮贴片中的分散状态
        4.2.5 贴片中 IBU 的体外释放实验
        4.2.6 贴片中 IBU 的经皮渗透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压敏胶的选择
        4.3.2 IBU 在不同贴片中分散状态
        4.3.3 贴片的体外释放曲线
        4.3.4 Drug-in-adhesive/fibers 贴片的开发
        4.3.5 贴片粘性测试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透气拒水性 HPSA-PVP/c-PVA 贴片的制备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设计思路
        5.2.3 透气拒水膜的制备
        5.2.4 电纺丝液表观粘度的测定
        5.2.5 动态接触角测量
        5.2.6 膜厚度的测试
        5.2.7 IBU 分散状态测试
        5.2.8 HPSA-PVP/c-PVA 膜粘性测试
        5.2.9 膜的透气性测试
        5.2.10 膜的拒水性测试
        5.2.11 体外累计释放及经皮渗透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HPSA-PVP/c-PVA 复合膜的制备
        5.3.2 HPSA-PVP/c-PVA 膜的透气拒水性
        5.3.3 载药复合膜在经皮贴片中的应用
        5.3.4 载药 HPSA-PVP/c-PVA 贴片释放实验
    5.4 本章结论
第六章 同轴共纺技术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同轴电纺丝的制备
        6.2.3 载药同轴电纺丝的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同轴电纺丝的形态
        6.3.2 同轴电纺丝对青蒿素结晶的抑制
        6.3.3 青蒿素的释放与经皮渗透
    6.4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经皮给药系统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TDDS的结构类型
2 改善药物经皮渗透性的方法
    2.1 化学方法
    2.2 物理方法
        2.2.1 离子导入
        2.2.2 电穿孔
        2.2.3 超声导入
        2.2.4 微针
        2.2.5 激光技术
    2.3 药剂学方法
        2.3.1 脂质体
        2.3.2 固体脂质纳米粒
        2.3.3 传递体
        2.3.4 微乳
        2.3.5 醇质体
3 TDDS的临床应用
4 展望

(10)外用避孕凝胶的避孕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FDA Approves First Contraceptive Skin Patch(论文参考文献)

  • [1]胶质母细胞瘤的肿瘤电场治疗专家共识[J].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胶质母细胞瘤的肿瘤电场治疗专家共识撰写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1(11)
  • [2]高分子微针用于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D]. 陈博智.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基于蚕丝蛋白微针的颅内给药系统研究[D]. 王子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扬德尔理论下的电子烟规制[J]. 乔纳森·H.阿德勒,罗杰·E.迈纳斯,安德鲁·P.莫里斯,布鲁斯·扬德尔,梁馨丹. 地方立法研究, 2020(06)
  • [5]基于PLGA生物材料的抗菌递送系统构建和治疗策略[D]. 刘英俊. 苏州大学, 2020(02)
  • [6]长效避孕方法剂型的研究进展[J]. 夏良育,杨紫霞,宁美英.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12)
  • [7]温通膏方微针贴剂的制备与体外透皮性能研究[D]. 梁诗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静电纺丝技术对经皮给药系统的结构优化与性能调控[D]. 史永利. 天津大学, 2013(01)
  • [9]经皮给药系统应用的研究进展[J]. 鲁应军,朱涛. 医学综述, 2012(08)
  • [10]外用避孕凝胶的避孕效果及安全性研究[D]. 秦莹. 山东大学, 2009(05)

标签:;  ;  ;  ;  

FDA 批准第一个避孕皮肤贴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