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张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张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珂[1](2021)在《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共生景观研究 ——以八卦营古城为例》文中指出古城池是时代演进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聚居的需求状况,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物质载体。“丝绸之路”张掖段拥有大量的古城遗址,该段丝路的历史、文学、文化价值在考古学、地理学、风景园林等多个专业领域受到重视。张掖的八卦营古城是西汉时期霍去病在今焉支山附近建立的,是甘凉咽喉、丝绸之路关隘,其城池营建与地区山水格局相协调,如今古城池周边的山水环境在城乡发展中遭到破坏,周边聚落无序发展等都给古城遗址的保护发展带来挑战。上述城乡发展和古城池保护之间产生的矛盾是张掖地区古城池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以八卦营古城址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法多次对八卦营古城进行实地勘察,展开对周边人群交流访谈和相关政府单位的访问等途径,收集八卦营古城的保护现状问题以及周边群众对古城保护发展的愿景和相关单位对古城发展的规划要求等多方面的资源;并采用空间分析法对古城与周边的空间格局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的协同联动发展。首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对古城址空间特质进行解读,分析山水景观大格局、城池建筑特点和军事防御性特点,挖掘了古城池建筑的营建智慧并传承了璀璨的历史文化。其次,从共生景观理论的角度,进一步设计探索了古城池与人居聚落、山体地形、河道水系的和谐共生关系,提出了古城池再生发展应树立共生景观的设计思路。该设计为今后当地政府建设遗址及周边环境提供了参考,该思路对更好的营建古城与周边环境的景观风貌提供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的结论主要包括:(1)古城池是历朝历代人群与自然环境和谐互动的产物,张掖地区古城池的营造具有“山—水—城”的显着特点;(2)八卦营古城池在宏观的空间格局上具有“三山一河”的环境特征,微观上的空间布局上体现古城的军事作用;(3)本设计引入“共生理论”,使得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在多层次、多方面呈现和谐相处的状态。(4)本次古城池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设计促进了遗址保护的发展。

周小燕[2](2021)在《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由于种植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使其成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损失最严重的行业。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一方面需要人们有意识的保护生态,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种植结构调整是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措施。甘肃省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区,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可为相关农业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方面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也可以针对性地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时提供参考,从而保障农作物产量的稳定,这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都具有深远意义。就张掖市而言,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不仅仅是气温等气候变化的影响,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因此文章重点展开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作物产量是种植结构调整的基础,文章以产量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因产量变化引起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受气候灾变的影响。主要选择表征气候灾变因素的年均气温、年光照时数、年降水量、干旱受灾面积、其他受灾面积,选择小麦、玉米、棉花、油料以及蔬菜和水果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展开分析:宏观方面分析了1991-2019年间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调整具体又表现在哪些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微观层面通过与农户访谈,了解农户种植结构的调整受到了哪些气候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有利的气候因素是年均气温,气象灾害对其均有不利影响。(2)张掖市目前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比例增加的作物是水果,适合种植的作物是蔬菜,适应能力最弱的作物是小麦。(3)张掖市农户种植结构调整以改变作物种植面积为主,影响其结构调整的主要气候影响因素为农户所感知气象灾害的发生与降水量的变化。根据以上研究提出有利于张掖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户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有:1.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科学规划作物生产布局;2.稳步推进种植生产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机械化、智能化技术普及;3.加大针对性惠农政策倾斜,引导农户自发转变生产方式;4.转变农户生产观念,吸引高素质人才返乡就业。

史志林[3](2017)在《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文中提出黑河流域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随着近2000年以来的强度开发和利用,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威胁着流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探讨流域历史时期环境演变的过程、表现和原因,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对本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综合借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方法,在文献考证、实地考察和遥感分析的基础上对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过程、主要表现和演变的原因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结论有:就流域的整体气候状况而言,西汉时期和唐朝中后期属于温暖湿润期,东汉时期、隋朝初期、五代十国时期及明朝前、后期属于温暖干旱期,东汉末三国时期、南北朝前期、唐朝前期及清朝初期、末期属寒冷湿润期,两晋时期、南北朝后期、隋朝后期、宋元时期、明朝中期及清朝中期属寒冷干旱期。在这样的气候黑河流域环境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汉代后期、唐代中后期和明清时期是典型的沙漠化时段,流域中典型的五块沙漠化绿洲民乐李寨菊花地、张掖“黑水国”、古居延绿洲、马营河、摆浪河下游、金塔东沙窝都是在这些时间段形成的。其二,黑河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风暴、虫鼠害、地震等类型,其中以旱涝和地震最为严重。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呈现出时间上分布不均衡、不同阶段灾害的构成状况有较大差异和同一种灾害持续连年发生等特征。其三,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城市选址与城市兴衰,都与地理环境及其演变有着密切关系,交通线路的走向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其四,黑河流域的气候变化还对流域内的野马、野骆驼等分布及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黑河下游古遗址出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与气候的好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关于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研究,文章从农牧业开发、水利建设,人口数量与结构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弱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上游水环境以气候变化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效应也已初步显现;中游水环境以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土地利用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已经完全掩盖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游则受到气候变化和中下游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影响逐步上升为主导驱动力。

冯飞[4](2012)在《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流域制度研究 ——以黑河张掖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域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传统的技术手段对于缓解水资源紧缺并不能起到根本性作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局部对水资源短缺有所缓解。流域水资源的有限性及开采难度提高了其开采的边际成本,单靠大型水利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水资源问题。流域水资源开发的不可持续问题,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密切相关,但不合理的制度配置也是导致流域不可持续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因素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因此流域制度的合理配置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选择。黑河作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对所经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张掖作为黑河流域中游最大城市,受黑河的哺育而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了张掖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且黑河中下游天然绿洲破坏严重,水环境污染加剧,荒漠化加重,生态环境恶化,水事纠纷不断。本文的研究从制度因素入手,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这与以往从技术、经济、资源等因素分析不同,把水资源短缺作为制约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流域制度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配置,这对于解决张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流域发展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进行研究,从新制度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流域制度改进与创新。案例分析部分,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黑河张掖段的流域制度现状进行研究并指出一定的优化措施。从实践角度上来看,本文的研究对张掖构建节水型社会,对实现张掖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曹瑾[5](2008)在《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建设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实现生产、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改善和提高。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缺乏对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将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证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共进。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西北内陆干旱荒漠地带,是河西重要的绿洲农业区,也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其独特的生态、地理区位造就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求。本研究以能力建设理论、人口承载力理论、农业系统理论等基础理论为指导,在分析甘肃省张掖市2000年~2006年农业资源、环境、生产、经济和社会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简明性、系统性原则,构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张掖市2000年~2006年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县域农业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2000~2006年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得分逐年增加,可持续发展态势总体表现良好。(2)张掖市农业生产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相同,都在持续增长,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发展趋势在不断下降,说明张掖市农业采取的是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随着人口、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今后的发展将可能面临更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退化的制约。(3)2006年张掖市各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值大小排序为:甘州区>肃南县>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进一步分析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长时段限制因子为:水资源缺乏,农(业)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人口规模大;中时段限制因子为:环境污染严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短时段限制因子为:人均草地资源减少幅度较大,农业人口比重过大,抗灾率低。研究认为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该遵循坚持生产、经济、生态可持续性、坚持整体推进、坚持完善提高等原则,突出全市及各县(区)的建设重点。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2)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控制环境污染;(3)统筹城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保产能力。

杨春红[6](2007)在《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综合运用系统理论、反馈控制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其次,运用系统理论、反馈控制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等理论,对农业节水项目及其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界定与阐述;将科学发展观思想、系统理论和反馈控制理论有机结合,建立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动态管理理论,并用该理论对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第三,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西北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运用系统理论对农业节水项目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益的产生机理,分析农业节水项目在西北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第四,研究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内容,构建适合西北地区的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单项指标进行分类,对其计算方法进行阐述。第五,针对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成功度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科学而又实用的综合评价模型——Delphi-IAHP-SA-FCA模型,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最后,以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业节水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我国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法律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和成果反馈及应用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来完善我国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保障机制。

龚斌[7](2006)在《基于遥感技术的黑河下游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运用地下水模拟和遥感技术对黑河流域,特别是黑河下游内蒙古额济纳旗绿洲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 通过详细地水文地质调查和收集大量资料,查明黑河流域上、中和下游水文地质概况;在此基础上对额济纳旗盆地地下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论文在模拟过程中运用了遥感技术和地表能量平衡原理来计算额济纳盆地的地表蒸发蒸腾量。该方法解决了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计算时,难以准确确定地下水蒸发量分布的问题。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对黑河流域特别是额济纳绿洲进行了植被监测,确定了近20年来黑河流域植被变化规律。提出等面积校正方法等新方法解决了用NOAA卫星数据监测植被时绿洲边界难确定的难点。 论文从地下水研究的角度提出了植被覆盖度的概念,将研究区地下水模拟计算结果和绿洲植被的遥感监测结果结合起来得到了最适宜额济纳绿洲植被生长的地下水位埋深为3.2~3.8m。通过对黑河年径流量、降雨量、高程等因素和绿洲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一些结论:降雨对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植被的生长基本无影响;狼心山下泄水量是影响下游额济纳绿洲最重要的因素,下泄径流量和绿洲面积的关系式为:S=77.52*Q+185.19;狼心山下泄水量不能低于3亿方/年,此流量是保持当前额济纳绿洲不致萎缩最少流量;当地绿洲植物主要生长在高程为930~950m的区域内。

李云玲[8](2005)在《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黑河下游生态恢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采用野外踏勘调查与室内分析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GIS技术为关键数据处理、分析与模拟平台,通过采用现代景观分析技术特别是景观占补平衡分析,分析了黑河下游的生态演化态势;通过对生态演化驱动机制的分析,表明黑河流域下游生态恶化的症结是原本干旱的气候条件与非理性的人类活动过多地占用水资源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论文深刻剖析了黑河流域下游水分—生态作用机制。以黑河下游平原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系统为依托,在GIS的支持下,将地下水埋深分布图层与植被分布图层相叠加,从空间分异的角度来剖析地下水埋深对植被群落演化的驱动,建立了草地、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植被群落盖度与地下水埋深之间的LOGSTIC拟合方程;以绿洲“圈层构造”理论为指导,深刻揭示了水源距离对景观分布及动态影响。 在生态演化与水分—生态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GIS的空间决策,本论文进一步确立了在一定保障措施下的黑河流域下游生态保护与恢复目标。在生态恢复目标的基础上,从水资源学的角度界定了生态需水的概念,在黑河下游这样生态退化的地区,生态恢复的需水量不但要考虑恢复一定目标的天然植被生态系统、河湖水域生态系统的需水,还要考虑恢复生态地下水位的需水量,本论文从这三个方面对黑河下游配水影响区的不同生态恢复目标的生态需水进行了量化。 论文提出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黑河下游生态恢复模拟模型的基本思路,建立了生态恢复模型,实现了与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的耦合嵌套和信息交互。论文最后应用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黑河下游生态恢复模拟模型系统,模拟预测了不同水平年系列配水方案下的天然绿洲的恢复状况。

许迪,谢崇宝[9](2004)在《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及集成模式》文中提出作者针对张掖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研究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建立和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的必要性。作者认为在开展灌溉输配水技术、地面灌溉技术、以水权为中心的农户参与式灌溉用水管理技术、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灌溉制度、生物及农艺节水技术、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优化配置技术等农业节水关键技术研究基础上,建立和推广适宜当地大田粮食作物、大田高收益经济作物和设施高效益作物的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各类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中采用不同的主体节水技术和相关配套技术以及针对不同应用对象的推广方式,技术集成模式推广中需要考虑和探索解决适用规模、节水灌溉技术选用准则、推广应用方式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问题。

张凯,张勃,郝建秀[10](2003)在《基于水资源条件的张掖地区产业结构态势分析》文中认为本文简要介绍了张掖地区水资源概况,分析了张掖地区用水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通过农业节水来完成,而且要在当前情况下,积极实现用水结构的调整,将宝贵的水资源分配到更有价值的产业,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构建节水型社会。作者就此提出了今后张掖地区基于水资源条件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

二、张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共生景观研究 ——以八卦营古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综述结论
    1.4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2 相关概念
    1.5 理论基础
        1.5.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1.5.2 地域建筑理论
        1.5.3 共生理论
        1.5.4 遗址场效应理论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框架
2 张掖地区古城池概况
    2.1 张掖地区的地理环境
        2.1.1 气候特征
        2.1.2 水文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2 张掖地区的历史脉络
        2.2.1 先秦时期
        2.2.2 汉朝时期
        2.2.3 魏晋南北朝
        2.2.4 隋唐时期
        2.2.5 明清时期
    2.3 张掖地区的资源概况
        2.3.1 文化资源
        2.3.2 自然资源
        2.3.3 经济资源
    2.4 张掖地区古城池遗址的概述
        2.4.1 古城池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2.4.2 张掖地区古城池的分布
    2.5 本章小结
3 张掖地区古城池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3.1 城池的基本特征
        3.1.1 城池形状的选择
        3.1.2 城池的构成要素
        3.1.3 城池的类型及其特点
    3.2 山水格局及城池景观营建
        3.2.1 城池建设与山水的关系
        3.2.2 城内道路的规划方式
        3.2.3 城池内的建筑
        3.2.4 筑城的施工方法
    3.3 城池形态及空间特色的对比
        3.3.1 骆驼古城池
        3.3.2 许三湾古城池
        3.3.3 黑水国古城池
        3.3.4 东灰山遗址
        3.3.5 八卦营古城池
    3.4 本章小结
4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的空间特征
    4.1 八卦营古城概况
        4.1.1 地理地貌
        4.1.2 历史沿革
        4.1.3 保护历程
        4.1.4 破坏因素
    4.2 八卦营古城的周边环境分析
        4.2.1 人居聚落
        4.2.2 山体地形
        4.2.3 河道水系
        4.2.4 周边草原
        4.2.5 文化遗址
        4.2.6 湖沼湿地
    4.3 八卦营古城的空间特质
        4.3.1 宏观景观格局特征
        4.3.2 中观景观格局特征
        4.3.3 微观空间场所特点
    4.4 八卦营古城址的价值体现
        4.4.1 八卦营古城的文化特性
        4.4.2 八卦营古城的内在价值
        4.4.3 八卦营古城的可利用价值
    4.5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的共生价值
        4.5.1 共生对协调古城和周边环境风貌的影响
        4.5.2 共生对古城和周边环境和谐相处的价值
    4.6 本章小结
5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景观设计实践
    5.1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发展的主要问题
        5.1.1 遗址本体严重受损
        5.1.2 人居聚落无序扩张
        5.1.3 山体地形遭到破坏
        5.1.4 河道冲破古城遗址
    5.2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探索
        5.2.1 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定位与定性
        5.2.2 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思想
        5.2.3 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原则
    5.3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策略
        5.3.1 继承传统文化
        5.3.2 对周边建筑的控制
        5.3.3 构建山水环境空间体系
    5.4 四位一体的保护性设计
        5.4.1 八卦营古城址本体的保护设计
        5.4.2 人居聚落——居村亲城
        5.4.3 山体地形——眺山绕城
        5.4.4 河道水系——傍水而居
    5.5 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的保护发展趋势
        5.5.1 点状分区式发展
        5.5.2 线状廊道式发展
        5.5.3 面状地区式发展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中的创新点
        6.2.1 新的研究视角
        6.2.2 多学科相结合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表索引
附录二 图索引
附录三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国内外文献研究
        3.1 气候灾变与农业生产的相关研究
        3.2 气候灾变与种植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
        3.3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灾变与农业的相关研究
        3.4 文献述评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归纳法
        4.2 问卷调查法
        4.3 统计分析法
    5 研究内容
        5.1 了解张掖市气候灾变特征及种植业发展概况
        5.2 研究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5.3 提出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6 研究思路
    7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 概念界定
    2 理论基础
        2.1 需求供给理论
        2.1.1 需求理论
        2.1.2 供给理论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气候灾变特征及种植结构现状
    1 研究区域概况
    2 分析方法及数据说明
        2.1 数据说明
        2.2 分析方法
        2.2.1 线性倾向估计
        2.2.2 滑动平均法
    3 气候变化特征
        3.1 年均气温
        3.2 年日照时数
        3.3 年均降水量
        3.4 干旱受灾面积
    4 种植业结构特征
        4.1 种植业布局
        4.2 粮食作物
        4.3 经济作物
        4.4 其他作物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候灾变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1 气候灾变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1.1 研究方法
        1.2 结果分析
        1.2.1 气象产量分离结果分析
        1.2.2 作物单产回归结果分析
        1.3 主要结论
    2 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2.1 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2.1.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2.1.2 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2.1.3 其他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2.2 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2.2.1 研究方法与原理介绍
        2.2.2 结果分析
        2.3 主要结论
第五章 气候灾变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分析
    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2 农户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2.1 气候因素引起种植结构的调整
        2.2 气象灾害引起种植结构的调整
    3 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模型介绍与指标选取
        3.1.1 模型介绍
        3.1.2 指标选取
        3.2 结果分析
    4 主要结论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1 研究结论
    2 政策建议
        2.1 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科学规划作物生产布局
        2.2 推进生产设施机械化、智能化,引进农业生产新技术
        2.3 加大惠农政策倾斜力度,引导农户转变生产方式
        2.4 转变农户生产经营观念,吸引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3)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材料与方法
    第四节 黑河流域水系概况
第二章 黑河流域历代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二节 魏晋北朝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四节 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五节 明清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六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三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与特征
    第一节 过去2000年黑河流域的气候状况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特征
第四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 典型区域的沙漠化和盐碱化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尾闾湖的变化
    第四节 环境演变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野马、野骆驼为例
    第五节 地理环境及其演变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 气候变化对黑河下游植物种类的影响
第五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原因
    第一节 农业开发与环境演变
    第二节 黑河流域历代时期的水利建设
    第三节 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畜牧业发展状况
    第四节 人口结构、数量与环境演变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黑河流域年表(BC202——AD2014)
附录二 黑河流域古遗址统计表
附录三 黑河下游地区植物种子鉴定图录
附录四 黑河流域农田水利文献辑录
附录五 张掖水利设施遗迹
附录六 张掖地区山谷水库调节供水渠道、河流、泉水引水渠道一览表
附录七 西夏国的水利灌溉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流域制度研究 ——以黑河张掖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相关概念说明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相关文献评述
        1.3.1 相关文献综述
        1.3.2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流域制度框架
    2.1 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2.1.3 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素及分类
    2.2 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与流域制度
        2.3.1 可持续发展与流域制度的关系
        2.3.2 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流域制度研究目标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流域制度分析
    3.1 可持续发展的流域制度研究的必要性与制度环境
        3.1.1 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流域制度研究的必要性
        3.1.2 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
    3.2 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正式流域制度
        3.2.1 流域法律制度
        3.2.2 流域管理体制
        3.2.3 流域水权制度
        3.2.4 流域产业制度
        3.2.5 生态补偿制度
        3.2.6 公众参与制度
    3.3 可持续发展视角的非正式流域制度
        3.3.1 节水环保意识
        3.3.2 用水习俗
    3.4 流域制度之间的关联性
    3.5 正式流域制度与非正式流域制度的博弈
    3.6 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改进研究
第四章 黑河张掖段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流域制度研究案例
    4.1 黑河流域张掖段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4.1.1 研究区位、自然条件及发展现状
        4.1.2 黑河流域张掖段主要的生态经济问题
    4.2 黑河张掖段的流域制度变迁
    4.3 黑河张掖段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选择
        4.3.1 黑河张掖段的正式流域制度
        4.3.2 黑河张掖段的非正式流域制度
    4.4 黑河张掖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改进与创新
        4.4.1 黑河张掖段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流域制度改进
        4.4.2 黑河张掖段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流域制度创新
第五章 结论
    5.1 相关结论
    5.2 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建设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1.2.3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2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1.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
    2.3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内涵
    2.4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关系
    2.5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基础理论
        2.5.1 能力建设理论
        2.5.2 人口承载力理论
        2.5.3 人地系统理论
        2.5.4 农业系统理论
        2.5.5 生态经济理论
        2.5.6 系统控制理论
3 张掖市农业与农村发展现状分析
    3.1 农业资源现状分析
        3.1.1 土地资源
        3.1.2 气候资源
        3.1.3 水资源
        3.1.4 物产资源
    3.2 农业环境现状分析
        3.2.1 森林环境功能不高
        3.2.2 化肥、农药的污染
        3.2.3 畜禽养殖污染
        3.2.4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3.2.5 工业污染
    3.3 农业生产现状分析
        3.3.1 种植业
        3.3.2 林果业
        3.3.3 畜牧水产业
        3.3.4 农业水利化和农业机械化
    3.4 农业经济现状分析
        3.4.1 经济发展水平
        3.4.2 农业产值
        3.4.3 农民收入情况
    3.5 农村社会现状分析
        3.5.1 人口
        3.5.2 农村教育卫生科技
        3.5.3 村镇建设
4 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4.1.1 指导思想
        4.1.2 基本原则
    4.2 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设计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指标体系的结构及相关指标的内涵
        4.2.3 指标的计算方法
5 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评价
    5.1 评价方法
        5.1.1 主成分分析原理
        5.1.2 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5.2 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5.2.1 数据来源和整理
        5.2.2 指标数据标准化
        5.2.3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与分析
    5.3 张掖市各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评价
        5.3.1 数据来源和整理
        5.3.2 指标数据标准化
        5.3.3 张掖市各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与分析
6 加强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对策研究
    6.1 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6.1.1 长时段限制因子
        6.1.2 中时段限制因子
        6.1.3 短时段限制因子
    6.2 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原则
        6.2.1 坚持生产、经济、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6.2.2 坚持整体推进原则
        6.2.3 坚持完善提高原则
        6.2.4 坚持改革创新原则
        6.2.5 坚持突出重点原则
        6.2.6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6.3 张掖市及各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点
        6.3.1 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点
        6.3.2 各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点
    6.4 加强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6.4.1 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
        6.4.2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6.4.3 统筹城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6.4.4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6.4.5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6.4.6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保产能力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6)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形目录
表格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转变
        1.1.2 新时期我国治水思路的转变
        1.1.3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一般建设程序
        1.1.4 “九五”以来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建设概况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2 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项目社会评价研究综述
        1.3.2 项目后评价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研究综述
    1.4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理论分析
    2.1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理论基础
        2.1.1 系统理论
        2.1.2 反馈控制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科学发展观思想
    2.2 农业节水项目的内涵及其特点
        2.2.1 农业节水项目内涵界定
        2.2.2 农业节水项目的特点
    2.3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内涵及其特点
        2.3.1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内涵界定
        2.3.2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特点
    2.4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2.4.1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动态管理理论的构建
        2.4.2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必要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业节水项目在西北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3.1 西北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1 人口因素
        3.1.2 经济因素
        3.1.3 生态环境因素
        3.1.4 水资源因素
    3.2 农业节水项目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分析
        3.2.1 农业节水项目系统结构分析
        3.2.2 社会系统结构分析
        3.2.3 农业节水项目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3.3 农业节水项目在西北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3.1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益产生机理分析
        3.3.2 农业节水项目建设促进西北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研究
    4.1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内容
        4.1.1 社会影响效果后评价
        4.1.2 规避社会风险效果后评价
        4.1.3 社会互适性效果后评价
    4.2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2 指标的筛选
        4.2.3 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单项指标类型及其算法
        4.3.1 成本型指标
        4.3.2 效益型指标
        4.3.3 适中型指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综合后评价方法研究
    5.1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综合后评价常用方法
        5.1.1 德尔菲法
        5.1.2 成功度评价法
        5.1.3 层次分析法
        5.1.4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2 Delphi-IAHP-SA-FCA——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综合后评价模型
        5.2.1 Delphi-IAHP-SA-FCA模型的提出
        5.2.2 Delphi-IAHP-SA-FCA模型的理论基础
        5.2.3 运用Delphi—IAHP-SA-FCA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的操作过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实证研究
    6.1 项目所在地区概况及项目简介
        6.1.1 黑河流域河流水系概况
        6.1.2 黑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6.1.3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业节水项目建设概况
    6.2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目的
    6.3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思路
    6.4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单项指标后评价
        6.4.1 社会影响效果后评价
        6.4.2 规避社会风险效果后评价
        6.4.3 社会互适性效果后评价
    6.5 基于Delphi-IAHP-SA-FCA模型的项目社会效果综合后评价
        6.5.1 Delphi——德尔菲法确定指标重要性顺序
        6.5.2 IAHP—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分指标权重
        6.5.3 SA—成功度评价法确定单项指标模糊评判矩阵
        6.5.4 FCA——模糊综合评判确定综合评价结果
    6.6 综合评价结论及建议
        6.6.1 评价结论
        6.6.2 成功经验
        6.6.3 存在问题及建议
    6.7 我国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保障机制
        6.7.1 法律保障机制
        6.7.2 人才保障机制
        6.7.3 成果反馈及应用保障机制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社会实践情况

(7)基于遥感技术的黑河下游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干旱区绿洲研究进展
    1.2.2 遥感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
    1.2.3 地下水数值计算
    1.2.4 黑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问题的研究 2 黑河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气象
    2.1.2 水文
2.2 黑河上游水环境
    2.2.1 气候
    2.2.2 地表水
    2.2.3 地下水
2.3 黑河中游水环境
    2.3.1 气候
    2.3.2 地表水
    2.3.3 地下水
    2.3.4 水资源利用状况
2.4 黑河下游水环境
    2.4.1 气候
    2.4.2 地表水
    2.4.3 地下水
2.5 流域生态环境分区
    2.5.1 南部祁连山生态区(Ⅰ)
    2.5.2 山前断陷盆地生态区(Ⅱ)
    2.5.3 下游冲湖积平原生态区(Ⅲ)
2.6 本章小结 3 遥感基础和植被指数
3.1 遥感基础
    3.1.1 遥感的基本概念和遥感系统
    3.1.2 遥感的分类
    3.1.3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3.2 植被指数
    3.2.1 植物的波谱特征
    3.2.2 植被光谱参数
3.3 本章小结 4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流场模拟
4.1 概述
4.2 水文地质边界条件
4.3 含水层系统
    4.3.1 含水层系统结构
    4.3.2 北部沉降区沉积特征
    4.3.3 南部沉降区沉积特征
    4.3.4 额济纳盆地渗透性分区
4.4 地下水系统的动态
4.5 黑河渗漏补给
    4.5.1 河道渗漏补给量
    4.5.2 河道渗漏补给特征
    4.5.3 河道渗漏补给量的计算
    4.5.4 模型对河道渗漏补给量的处理
4.6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蒸发
    4.6.1 地表蒸发蒸腾量遥感计算
    4.6.2 额济纳盆地蒸发量
4.7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模拟
    4.7.1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4.7.2 模型离散化
    4.7.3 额济纳盆地地下水流模拟
4.8 本章小结 5 黑河植被的遥感监测
5.1 主要植被监测数据介绍
5.2 GIMMS NDVI(1981-2002)数据黑河流域的植被监测
    5.2.1 GIMMS NDVI数据介绍
    5.2.2 黑河流域的植被监测
5.3 SPOT-VEGETATION数据的植被监测
    5.3.1 SPOT-VEGETATION数据介绍
    5.3.2 黑河下游额济纳旗绿洲的植被监测
5.4 MODIS VEGETATION INDEX(MOD13)数据的植被监测
    5.4.1 MODIS VEGETATION INDEX数据介绍
    5.4.2 MOD13数据的在黑河下游植被监测中的应用
5.5 NOAA/AVHRR1KM分辨率数据的遥感监测
    5.5.1 遥感数据
    5.5.2 植被指数
    5.5.3 土壤线校正
    5.5.4 绿洲边界的确定
    5.5.5 额济纳旗绿洲的遥感监测
5.6 本章小结 6 影响绿洲变化的多因素分析
6.1 绿洲变化规律
6.2 绿洲退化与黑河迳流量关
6.3 额济纳旗地区植被和地下水的关系
    6.3.1 利用地下水模拟结果对地下水和植被关系的研究
    6.3.2 利用钻孔资料对地下水和植被关系的研究
6.4 植被和高程之间的关系
6.5 植被和降雨的关系
6.6 植被和坡度之间的关系
6.7 额济纳绿洲变化趋势分析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建议
7.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8)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黑河下游生态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2.1 面向生态的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
    1.2.2 水分与生态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1.2.3 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研究
    1.2.4 流域生态学的研究
1.3 干早区生态问题的研究发展趋势
1.4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的生态与水资源问题
    1.4.1 黑河下游环境背景
    1.4.2 黑河下游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概况
    1.4.3 流域下游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1.5 本论文研究的总体目标和研究内容
1.6 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生态恢复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2.1 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
    2.1.1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概念
    2.1.2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2.1.3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容
    2.1.4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
2.2 基于现代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2.2.1 景观类型的转移与空间变化分析
    2.2.2 景观指数
    2.2.3 流域绿洲化过程与荒漠化过程的占补平衡
2.3 水分对生态的驱动作用机制
    2.3.1 干早区的水文循环过程
    2.3.2 水分——生态驱动机制分析方法
2.4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干旱区生态需水研究
    2.4.1 生态目标的确定
    2.4.2 生态需水计算模型的确定
2.5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生态恢复模拟预测方法
2.6 本章小结
    2.6.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2.6.2 本章主要创新点 第三章 黑河下游绿洲景观生态格局演化与驱动力剖析
3.1 景观数据源、类型划分
    3.1.1 景观数据源
    3.1.2 景观类型划分
3.2 黑河下游绿洲区植被演替特征
    3.2.1 植被调查区域及植被分类
    3.2.2 植被构成变化特征
    3.2.3 植被演替特征
    3.2.4 植被空间格局变化
3.3 黑河下游绿洲化与荒漠化过程的动态演进
    3.3.1 下游绿洲化过程与荒漠化过程的占补平衡
    3.3.2 绿洲变化的空间特征
3.4 黑河下游生态演化的驱动力分析
    3.4.1 社会经济发展对流域生态系统需求的变化
    3.4.2 人类活动对流域生态状况的直接改造
    3.4.3 拦蓄水工程对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3.5 小结
    3.5.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3.5.2 本章创新点 第四章 黑河下游水分对生态演化的驱动作用研究
4.1 黑河下游地下水动态模拟
    4.1.1 地下水数学模型介绍
    4.1.2 模型剖分及解法
    4.1.3 模型的计算及结果输出
4.2 地下水埋深变化与群落动态机理
    4.2.1 地下水埋深对植被群落演化的驱动
    4.2.2 地下水埋深对植被群落盖度的影响
4.3 水分条件对景观动态的作用机制
    4.3.1 研究方法
    4.3.2 水源距离对景观分布的影响
    4.3.3 水源距离对景观动态变化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4.4.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4.4.2 本章创新点 第五章 黑河下游生态恢复原则、目标与生态需水计算
5.1 生态恢复的主要原则
5.2 生态恢复目标的确定
5.3 黑河下游生态需水计算
    5.3.1 生态需水界定
    5.3.2 生态需水计算单元的划分
    5.3.3 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及参数率定
    5.3.4 生态需水预测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5.4.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5.4.2 本章创新点 第六章 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黑河下游生态恢复模拟模型
6.1 建立生态恢复模拟模型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
    6.1.1 生态恢复模拟研究的基本思路
    6.1.2 生态恢复模拟研究的总体框架
6.2 面向全属性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
    6.2.1 黑河流域水资源系统概化
    6.2.2 水资源合理配置数学模型的建立
    6.2.3 模型模块组成与运算流程
    6.2.4 模型间的信息交互
    6.2.5 模型运行策略
6.3 生态恢复模拟模型
    6.3.1 水分驱动下天然植被分布区类型划分
    6.3.2 绿洲规模恢复模拟方法
    6.3.3 绿洲天然植被群落盖度模拟预测
6.4 本章小结
    6.4.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6.4.2 本章创新点 第七章 黑河下游不同配水方案下的生态恢复模拟预测
7.1 黑河流域配水方案
    7.1.1 影响配置方案设置的因素
    7.1.2 配置方案的设置
    7.1.3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有关参数和约束条件值的确定
7.2 黑河下游水量下泄过程模拟预测
    7.2.1 黑河流域不同水平年需水计算
    7.2.2 黑河流域不同水平年供水量分析
7.3 黑河下游各计算单元地表水配水计算
    7.3.1 黑河下游各河段渗漏规律分析
    7.3.2 黑河下游各计算单元的配水结果
7.4 地下水模拟计算
    7.4.1 考虑国务院分水指标配水条件下的地下水模拟
    7.4.2 不考虑国务院分水指标配水条件下的地下水模拟
7.5 生态恢复模拟预测
    7.5.1 模拟区范围
    7.5.2 模拟结果
7.6 本章小结
    7.6.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7.6.2 本章创新点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成果总结
    8.1.2 本论文的创新点
8.2 展望
8.3 对黑河下游生态恢复实施的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9)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及集成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节水关键技术
    1.1 灌溉输配水技术
    1.2 地面灌溉技术
    1.3 以水权为中心的农户参与式灌溉用水管理技术
    1.4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作物灌溉制度
    1.5 生物及农艺节水技术
    1.6 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优化配置技术
2 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
    2.1 大田粮食作物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
    2.2 大田高收益经济作物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
    2.3 设施高效益作物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
3 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中需考虑的问题

(10)基于水资源条件的张掖地区产业结构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张掖地区水资源概况
    1.1 张掖地区现状水资源量
    1.2 张掖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供需形势分析
2. 张掖地区现状用水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第一产业用水比重过大, 水资源利用效益低下
    2.2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农田灌溉用水比重大
    2.3 工业化水平较低, 大耗水工业比重大
3.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构建节水型社会
    3.1 优先发展低耗水经济作物, 限制和淘汰高耗水作物, 发展特色农业
    3.2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合理优化生态结构, 发展高效畜牧业
    3.3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节水型工业的发展
4. 结语

四、张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共生景观研究 ——以八卦营古城为例[D]. 张雪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 周小燕.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3]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D]. 史志林. 兰州大学, 2017(12)
  • [4]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流域制度研究 ——以黑河张掖段为例[D]. 冯飞. 兰州大学, 2012(09)
  • [5]张掖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建设对策研究[D]. 曹瑾.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6]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研究[D]. 杨春红. 河海大学, 2007(05)
  • [7]基于遥感技术的黑河下游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D]. 龚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9)
  • [8]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黑河下游生态恢复研究[D]. 李云玲. 河海大学, 2005(04)
  • [9]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及集成模式[J]. 许迪,谢崇宝.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04)
  • [10]基于水资源条件的张掖地区产业结构态势分析[J]. 张凯,张勃,郝建秀. 生态经济, 2003(10)

标签:;  ;  ;  ;  ;  

张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