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如何拨号上网

农民如何拨号上网

一、农民如何拔号上网(论文文献综述)

沈剑波,王应宽[1](2019)在《中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数字农业与数字乡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是当前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不同学者所确定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差异较大。该文通过对中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与讨论,探讨了中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的特点及规律。研究发现,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过多过泛、存在异名同义等特征,部分评价指标存在可测性差、内涵过于笼统与宽泛,有些指标已经过时、没有考虑到反映新技术应用的新指标等。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制定统一规范、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对于农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监测及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农业信息化资源与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产业、农业信息化人力资源以及农业信息化政策与环境五个方面进行考虑,构建了一套相对科学合理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可为开展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提供参考借鉴。

黄海龙[2](2018)在《与时俱进促农业》文中研究说明浙江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应用与改革创新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硬件、软件的交替创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共享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应用不断涌现,互联网+各种应用层出不穷,已深远影响着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农业和农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经济份

马爱芳[3](2013)在《江村居民消费生活的变迁》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受创,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倍受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江村是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本文在对已有江村研究文献的二次分析基础上,辅之以结构式访谈,对江村居民七十多年来的消费生活变迁进行了“深描”。论文由三大板块构成:首先,对费孝通等不同时段学者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通过纵向对比,描述了江村居民消费生活的变迁;第二,从交通、店铺、信息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江村居民消费环境的变化;第三,着重分析了江村人情消费变迁以及信息化对江村居民消费生活变迁的影响。

王诺[4](2012)在《汕头电信本地网网络发展规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3G牌照发放,电信全业务竞争格局的形成,电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电信正面临着战略转型推进与全业务运营竞争地位确立的最关键时期。汕头电信根据未来电信业务多元化、移动化、数据化和宽带化方向演进的趋势规划电信网络和业务平台的建设,立足宽带、移动、业务网络的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本课题探讨了汕头电信本地通信网建设规划在方向、目标、内容和重点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首先通过分析经济环境和通信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市场业务预测,确定发展目标,从核心网、数据网、本地传输网和CDMA网等重要网络资源着眼,重点研究今后本地网建设规划的发展趋势和方案。

吴永章[5](2010)在《湖北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科技信息的处理和传递速度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人们通过电话、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途径获取并发布科技信息的同时也可以与外界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然而,我国农村科技信息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局限性,由于我国农村计算机用户占有总量有限,广大农民难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丰富科技信息资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并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快涉农科技信息服务体系项目的建设,不但是服务“三农”的需要,也是电信通信行业寻求更大增值服务的需求。本论文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省级规模的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建设是基于电话系统的一个全省性高速、便捷的农业科技信息传输渠道,一个信息交流和传递的声讯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电信网(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短信)、信息服务队伍网与农户连接,为湖北省的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服务。本文的创新点可归纳为:(1)根据湖北省农村信息需求特点,架构湖北省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框架,集中解决了农村信息服务标准不统一、服务组织体系和技术体系不健全等问题。(2)实现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农技110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并完成了信息系统各阶段的设计,并最终形成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程序。(3)通过湖北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服务系统呼叫中心的开发,扩展了工作流技术、软交换技术呼叫语音系统的农业领域的应用,在设计探讨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信息呼叫中心各部分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开发。本体系建设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个农技110信息服务系统平台(呼叫中心)建设,两个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组织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支撑系统建设(资源提供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用户管理系统)。本项目将建设成集人工服务、自动语音应答、互联网查询于一身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全省百万农民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定期为农户提供法规、气象、市场预测等信息。

易雨春[6](2010)在《株洲县电信公司农村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民消费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各移动运营商纷纷把主要精力向农村转移,导致农村电信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固话运营商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农村电信市场如何改善服务、提升品牌、保持存量、拓展增量是摆在固话运营商面前的主要难题。本论文从市场营销的理论出发,通过分析株洲县电信公司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探讨了形成当前困境的主要原因;且进一步通过SWOT分析,剖析了株洲县电信在农村市场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株洲县电信农村电信市场的营销策略。根据株洲县电信在农村语音业务流失严重、数据业务增长较快及多业务、多产品的特点,制订了相应营销策略,着重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持存量,拓展增量;如何根据农村、农业、农民的特点和需要开发出具有吸引力的套餐组合业务,提供给农民用户真正需要的服务,形成规模效应;如何引导农民电信消费,解决热装冷用问题,提高单机产出率;如何抓住有效目标市场,减少投资,增加收入,提高效益。本文研究的农村电信市场营销策略是在株洲县电信公司实际营销活动中展开的,其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于企业今后农村电信市场拓展中,同时,也对其它兄弟县公司的农村营销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论文探讨的农村电信市场营销策略可在今后株洲县电信公司深化营销创新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因此,本论文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借鉴意义。

韩留富[7](2009)在《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的环境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城乡消费环境的差异是近年城乡消费差距逐渐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城乡消费的基础设施、市场、金融、信息四种环境因素的差异状况及其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

刁斌玉[8](2007)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提出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现代农业的要求,是实实在在的解决广大农民急需解决而自身难以解决的公共性难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莱芜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调研,归纳了莱芜市农村信息建设的特点,找准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为莱芜市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

郝志远[9](2007)在《美丽的北欧》文中研究表明日行万里(北京—罗马—雅典)2006年9月12日星期二上午11时30分,办妥了由北京飞往希腊的登机及安检手续,开始等候登机。9月的北京,秋高气爽,一派祥和气氛。这次北欧考察,从2005年春季就已开始办理各项手续,由于签证不顺利,几经周折,直到2006年9月6日才确定了行程。安排了手头的工作,9月11日下午2时乘汽车由太原出发,经太原至石家庄高速公路到北京,沿途因修路屡有堵车,正常情况下仅用5个小时的路程,足足走了7个半小时,直到晚9时30分才到达下榻的昆泰酒店。晚饭后已是晚11时,回到房间简单收拾行装,又取出随身带的笔记本电脑,上网阅读了当日的重要新闻。引起我兴趣的有

陈红卫[10](2007)在《我国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农业推广工作中搞好农业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信息传播水平,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是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都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受到农村社会经济水平制约,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始终存在“时差”问题,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缺乏对农民的必要引导,信息服务范围相对狭窄;农业推广信息传播体系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制不完善,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瘫痪,导致农业推广信息难以整合;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和发展还比较落后,存在着明显的农业网站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分散现象;农业信息系统定位不明,功能单调,整体信息网络建设缺乏规范管理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农业推广信息化建设缺乏一大批不仅能为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信息、精通网络技术,同时又精通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专业人才;农民普遍对信息化认识不足,农村缺乏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思想动力,“等、靠、要”思想相当普遍,特别是严重存在信息化是富人信息化的陈旧观念,缺乏在农业建设中推进信息化的信心。以服务农户为主的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因缺少连接信息网络与农户的有效载体,影响了农业信息应有作用的发挥,导致农业信息难以从网上步入现实社会.本文研究了农业推广中信息传播的意义与特征,针对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现状,在系统分析制约我国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消除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制约障碍的对策和建议:①必须把农业推广信息化建设置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②积极发挥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在农业推广信息传播中的主导作用;③大力推进农民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素质;④创新农业推广体制,不断为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增添动力;⑤加强农业推广信息队伍建设,提高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工作的水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化大背景下,我国应该充分发挥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作用,切实加强农业推广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才能逐步破解“三农”问题,切实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农民如何拔号上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如何拔号上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
2 数据来源
3 研究方法与思路
4 结果与讨论
    4.1 相关文献统计
    4.2 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梳理
    4.3 分析与讨论
5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
    5.1 评价指标的筛选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 结论与展望

(2)与时俱进促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农业信息化应用拓展
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目标
农业信息化发展重点

(3)江村居民消费生活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江村概况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追踪研究
        1.4.2 结构式访谈
        1.4.3 二次分析
第二章 七十多年来江村居民消费变迁概况
    2.1 消费品种类的变化
    2.2 持续存在的开支项
        2.2.1 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2.2.2 自给程度的变化
        2.2.3 人情开支变化
    2.3 消失的开支项
    2.4 新增开支项
        2.4.1 保险费
        2.4.2 信息费
第三章 七十多年来江村消费环境变化
    3.1 江村交通变化
        3.1.1 交通变化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3.2 店铺的变化
    3.3 江村的信息化历程
第四章 江村人情消费变迁
    4.1 人情消费概述
    4.2 人情往来的规则
    4.3 人情消费的社会功能分析
    4.4 江村人情消费变迁
        4.4.1 人情消费核心的转移
        4.4.2 礼物逐渐向礼金过渡
        4.4.3 个人取向内化
        4.4.4 人情愈演愈烈
        4.4.5 人情困境
第五章 江村的信息化与消费
    5.1 信息化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5.2 江村的信息化与消费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后记

(4)汕头电信本地网网络发展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电信规划的意义和概念
    1.2 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
        1.2.1 网络业务的发展趋势
        1.2.2 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经营环境与业务需求分析
    2.1 经营环境分析
        2.1.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1.2 行业经营环境分析
    2.2 业务发展分析
        2.2.1 业务定位和发展目标
        2.2.2 业务预测思路和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业务网络发展规划
    3.1 业务网络发展目标
    3.2 业务网络发展规划
        3.2.1 商务领航
        3.2.2 号码百事通
        3.2.3 宽带互联网视听平台
        3.2.4 全球眼
        3.2.5 ICT
        3.2.6 声讯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础网络发展规划
    4.1 基础网络总体发展目标
        4.1.1 核心网的发展目标
        4.1.2 传输网的发展目标
        4.1.3 IP承载网的发展目标
        4.1.4 移动网的发展目标
        4.1.5 WiFi的发展目标
        4.1.6 接入网的发展目标
    4.2 核心网发展规划
        4.2.1 核心网现状
        4.2.2 网络存在问题
        4.2.3 网络发展目标及重点举措
        4.2.4 网络发展规划及性能提升分析
    4.3 IP承载网发展规划
        4.3.1 现状及存在问题
        4.3.2 网络需求分析
        4.3.3 网络发展目标及重点举措
        4.3.4 规划方案及性能提升分析
    4.4 传输网发展规划
        4.4.1 现状及存在问题
        4.4.2 网络需求分析
        4.4.3 网络发展目标及重点举措
        4.4.4 规划方案及性能提升分析
    4.5 CDMA无线网络发展规划
        4.5.1 现状及存在问题
        4.5.2 网络需求分析
        4.5.3 网络发展目标及重点举措
        4.5.4 规划方案及性能提升分析
    4.6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5)湖北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湖北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背景
    1.3 信息服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的创新点
    1.5 论文研究结构
第2章 农业信息服务现状与项目建设基础
    2.1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现状
    2.2 国内农业信息服务现状
    2.3 湖北省农业信息化现状
    2.4 农话市场现状
    2.5 资源优势
        2.5.1 农业信息资源
        2.5.2 网络软硬件资源
        2.5.3 农技110信息平台的需求
第3章 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框架设计与实施方案
    3.1 体系总体框架
        3.1.1 农技110信息服务平台系统
        3.1.2 二个服务体系
        3.1.3 三个支持系统
第4章 农技110信息平台系统设计与实施方案
    4.1 农技110信息平台系统的需求分析
    4.2 信息平台系统设计
    4.3 农技110呼叫中心实施方案
        4.3.1 系统整体建设方案
        4.3.2 系统组网方案
    4.4 系统关键实现技术
        4.4.1 基于软交换思想的CTI平台
        4.4.2 基于工作流思想的CRM平台
    4.5 网站系统实施方案
        4.5.1 系统组网方案
        4.5.2 网站系统管理模式
    4.6 农技110信息系统设备配置
    4.7 系统安全性
        4.7.1 系统运行安全性
        4.7.2 系统管理安全性
        4.7.3 系统抗干扰性
        4.7.4 数据访问安全性
        4.7.5 数据存储安全性
    4.8 系统扩展性
        4.8.1 软件扩展性
        4.8.2 硬件扩展性
第5章 呼叫系统业务功能规划与设计
    5.1 农技110呼叫中心系统
        5.1.1 多媒体接入及服务
        5.1.2 媒体服务能力
        5.1.3 呼叫控制能力
        5.1.4 坐席
        5.1.5 数据访问能力
        5.1.6 WEB协同能力
        5.1.7 外呼能力
        5.1.8 虚拟呼叫中心
        5.1.9 计费认证
        5.1.10 统计报表
        5.1.11 系统运维管理
        5.1.12 文本转语音(TTS)
        5.1.13 二次开发
    5.2 呼叫中心业务
        5.2.1 信息咨询服务
        5.2.2 专家热线服务
        5.2.3 主动外呼服务
        5.2.4 短信服务
        5.2.5 个性化信息服务
        5.2.6 统计
        5.2.7 坐席录音
    5.3 网站系统
第6章 结论
    6.1 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评价
    6.2 农技110呼叫系统比较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株洲县电信公司农村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电信市场营销的定义
        1.2.2 电信市场营销的发展过程
        1.2.3 电信市场营销的特点
        1.2.4 电信市场营销策略组合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的技术线路图
第2章 株洲县农村电信市场现状分析
    2.1 株洲县电信基本情况概述
    2.2 农村电信市场营销概述
        2.2.1 农村电信市场其主要特点
        2.2.2 农村电信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
        2.2.3 农村通信发展的潜力
    2.3 农村市场营销现状与存在问题
        2.3.1 农村主要业务现状
        2.3.2 农村市场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3章 株洲县农村电信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3.1 株洲县农村电信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株洲县农村电信市场微观环境分析
        3.2.1 波特五力理论
        3.2.2 顾客分析
        3.2.3 供应商分析
        3.2.4 现有企业的竞争分析
        3.2.5 替代者分析
        3.2.6 潜在进入者分析
        3.2.7 株州县电信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3 株洲县电信公司SWOT分析
        3.3.1 SWOT理论
        3.3.2 株洲县电信的SWOT分析
第4章 株洲县公司农村电信市场营销策略
    4.1 农村电信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4.1.1 市场细分
        4.1.2 目标市场的选择
        4.1.3 市场定位
    4.2 农村电信市场的产品策略
        4.2.1 产品核心
        4.2.2 重点产品或业务在农村市场的营销
    4.3 农村电信市场的定价策略
        4.3.1 集团优惠
        4.3.2 预交费优惠
        4.3.3 套餐组合
    4.4 农村电信市场的分销渠道策略
        4.4.1 直销渠道
        4.4.2 电子渠道
        4.4.3 实体渠道
        4.4.4 社会渠道
    4.5 农村电信市场的促销策略
        4.5.1 广告促销
        4.5.2 公共关系与宣传报道
        4.5.3 营业推广
    4.6 其它营销策略
        4.6.1 公共关系策略
        4.6.2 品牌营销策略
第5章 农村电信市场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5.1 调整农村营销组织架构
        5.1.1 重申农村支局工作职责
        5.1.2 重构农村组织架构
    5.2 优化农村营销管理办法
        5.2.1 做好月度营销预算工作
        5.2.2 制定月度营销计划
        5.2.3 制定月度工作计划
    5.3 完善农村营销激励机制
        5.3.1 对支局长和业务员的激励
        5.3.2 对统包员的激励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的环境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乡居民消费的基础设施环境差异及其影响
    1. 城市交通四通八达, 农村交通设施落后
    2. 城市电力设施完善, 农村电力设施落后
    3. 城市供排水设施配套比较完善, 农村供排水设施相当落后
二、城乡居民消费的市场环境差异及其影响
    1. 城乡流通网络差距
    2. 城乡交易秩序差距
    3. 城乡交易方式差距
    4. 城乡售后服务差距
三、城乡居民消费的金融环境差异及其影响
    1. 城市金融业务不断扩大, 农村金融业务日益萎缩
    2. 城市金融工具不断创新, 农村金融产品单一量小
    3. 城市金融网点星罗棋布, 农村金融网点分散缺乏
四、城乡居民消费的信息环境差异及其影响
    1. 城乡互联网差距
    2. 城乡计算机差距
    3. 城乡固话差距

(10)我国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理论综述
        1.1.1 农业推广的概念
        1.1.1.1 狭义的农业推广
        1.1.1.2 广义的农业推广
        1.1.1.3 现代农业推广
        1.1.2 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理论
        1.1.3农业推广体制与机制的涵义
    1.2 本项目国内外研究状况与趋势
        1.2.1 外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农业信息传播与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1.2.1.1 欧美等国家农业发展、农业推广工作及农业信息传播与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1.2.1.2 日、韩等国家农业推广和农业信息传播服务的发展情况
        1.2.1.3 我国台湾地区农业信息传播与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1.2.2 本项目国内研究状况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资料收集方法
    3.2 统计分析方法
    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农业推广中信息传播的作用和基本特征
        4.1.1 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作用
        4.1.1.1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4.1.1.2 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1.1.3 加速农业生产组织的重组
        4.1.1.4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1.2 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特征
        4.1.2.1 信息传播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
        4.1.2.2 信息传播具有社会、生态、技术、经济效益性
        4.1.2.3 信息传播渠道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4.1.2.4 信息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和可控性
    4.2 我国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现状
        4.2.1 信息传播受农村经济状况制约
        4.2.2 信息传播缺乏对农民的必要引导,信息服务范围狭窄
        4.2.3 信息传播体系建设投入不足,服务体制不完善,信息难以整合
        4.2.4 信息传播服务人才缺乏
        4.2.5 农民的信息意识薄弱
    4.3 我国农业推广信息传播障碍分析
        4.3.1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是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主要障碍
        4.3.1.1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不平衡
        4.3.1.2 龙头企业普遍规模偏小,资金实力弱
        4.3.1.3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还不够完善,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强
        4.3.2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是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突出障碍
        4.3.2.1 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不够,农业发展缓慢
        4.3.2.2 农民收入水平低
        4.3.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农业推广信息传播长期无法逾越的障碍
        4.3.3.1 电话普及率不高
        4.3.3.2 互联网普及率不高
        4.3.3.3 农村的电视和广播覆盖程度不高
        4.3.4 信息产品形式和服务网络建设滞后,成为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新障碍
        4.3.4.1 农业信息网络不够健全
        4.3.4.2 农业数据库不够完善
        4.3.4.3 报刊杂志信息量有限
        4.3.4.4 农业多媒体建设还有较大差距
        4.3.4.5 数字图书馆建设任重道远
        4.3.5 信息用户的需求水平和接受能力差异,形成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现实障碍
    4.4 消除农业推广信息传播障碍的对策
        4.4.1 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程之中
        4.4.1.1 加快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扩散的重要渠道
        4.4.1.2 农业推广信息传播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1)信息化建设是农民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勤劳致富的需要
        (2)信息化建设是增强农业推广服务功能、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要
        (3)信息化建设是发展外向型企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4)信息化建设是政府调整农业政策并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4.4.1.3 信息传播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动力
        4.4.2 积极发挥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在农业推广信息传播中的主导作用
        4.4.2.1 政府协调,整合信息资源建设
        4.4.2.2 政府主导,发挥优势,进行农村信息传播体系建设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开展面向农村地区的综合技能与科学文化培训
        (2)充分开发国家农业信息网的互动功能,开展面向"三农"的信息综合服务
        (3)加大基层电信网的农业语音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为农民提供更方便实用的信息获取与发布通道
        (4)开通手机短信信息服务
        (5)研制便携式农业信息接收终端
        (6)强化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功能
        4.4.2.3 政府组织,加快信息接收末端建设
        (1)加大国家农业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基层站点的建设力度
        (2)加强重点服务对象的信息接收能力建设
        (3)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信息化建设
        (4)加强农村基层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5)加强基层农业信息队伍建设
        (6)加强农村基层信息服务机构建设
        4.4.2.4 政府领导、加快农业信息服务试点示范建设
        4.4.3 大力推进农民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4.4.3.1 坚持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身心功能并重,促进农民综合素质提高
        4.4.3.2 坚持形式与内容结合,注重农民教育的实际效果
        4.4.3.3 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
        4.4.3.4 构建教育网络,建立健全农民教育体系,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农民教育
        4.4.3.5 大力推行"绿色证书"制度,促进农村教育规范化、制度化
        4.4.4 创新农业推广体制,不断为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增添活力
        4.4.4.1 深化农业推广机构改革,不断增添农业推广机构活力
        4.4.4.2 加强"农、科、教"三结合,建立和完善"产、学、研、推"四统筹的农业推广新模式
        4.4.4.3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4.4.4 丰富农业推广形式,努力推动农业推广行为的社会化
        4.4.5 加强农业推广信息队伍建设,提升农业推广信息传播工作的水平
        4.4.5.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社会地位
        4.4.5.2 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农业推广信息服务队伍的综合素质
        4.4.5.3 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人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四、农民如何拔号上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沈剑波,王应宽. 农业工程学报, 2019(24)
  • [2]与时俱进促农业[J]. 黄海龙. 信息化建设, 2018(01)
  • [3]江村居民消费生活的变迁[D]. 马爱芳. 苏州大学, 2013(11)
  • [4]汕头电信本地网网络发展规划[D]. 王诺.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3)
  • [5]湖北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实现[D]. 吴永章.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 [6]株洲县电信公司农村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易雨春. 湖南大学, 2010(04)
  • [7]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的环境因素分析[J]. 韩留富. 商场现代化, 2009(13)
  • [8]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A]. 刁斌玉. 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 2007
  • [9]美丽的北欧[J]. 郝志远. 黄河, 2007(03)
  • [10]我国农业推广信息传播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 陈红卫. 河南农业大学, 2007(10)

标签:;  ;  ;  ;  ;  

农民如何拨号上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