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机理的理论模型

中医外治机理的理论模型

一、中医外治法机理的理论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鞠静[1](2021)在《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梳理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发展源流,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取穴用药规律,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理论依据。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为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第一部分以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检索《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以“眩晕”为主题词展开检索,按照既定检索策略查找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文献时间为先秦两汉时期至1949年9月30日。建立眩晕外治法文献数据库,通过对新中国建国前各个时期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进行深入剖析,完善眩晕中医外治法发展源流。(2)第二部分以新中国建国时间为界,建国前文献参照第一部分检索结果,文献时间为先秦两汉时期至1949年9月30日,建国后文献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国立医学图书管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库(Pubmed)、Cocharane Library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按照既定检索策略及筛选策略,纳入自194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符合要求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建立眩晕外治法文献数据库、腧穴数据库、外用药物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腧穴、外用药物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3)第三部分以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建国后文献为基础,检索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既定策略对文献进行筛选与数据提取,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检索出68487条文献,纳入2214条文献,涉及取穴用药的中医外治方法有针刺、艾灸、刮痧、药枕等25种。(2)新中国建国前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核心腧穴为风池、脑空、头临泣、后顶、解溪、天柱,外用核心药物为醋、川芎、细辛、防风、韭叶、黄连、薄荷、芒硝、麝香等。新中国建国后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核心腧穴为风池、百会、颈夹脊、天柱、大椎、风府、太阳、印堂。外用核心药物为川芎、红花、当归、葛根、天麻、羌活、丹参、威灵仙、乳香、桂枝、透骨草、没药、白芷、菊花、冰片、细辛、赤芍。(3)系统评价研究初步检出文献202篇,最终纳入53篇RCT文献,全部为中文文献。对53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记载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全面发展,宋金元至明清时期中医外治法诊治眩晕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皆趋于成熟,民国至新中国建国前主要以整理文献为主,建国后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得到迅速地应用与发展,并出现了新的治疗手段。(2)治法方面,腧穴外治以针灸为主,取穴方面,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阳经头项部腧穴与四肢远端腧穴、躯干部腧穴配伍治疗眩晕。中药外治以五官用药、药枕为主,药枕多采用植物的茎、叶、花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药物,熏洗、涂敷、鼻疗药多采用气味俱厚,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辛温燥烈药物,经眼、口用药多采用甘寒质润生津的药物。(3)中医外治法或外治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有显着优势。在安全性方面,中医外治法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在眩晕临床诊治方案中应当推荐中医外治疗法。

赵秦禹[2](2021)在《呃逆中医外治法取穴用药规律及系统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系统整理呃逆中医外治法中外文献,深入挖掘其用药用穴规律,为临床运用查阅和进一步使用推广提供依据。2.严格按照PICO原则,对新中国成立后随机临床对照试验部分进行系统评价,评价中医外治法对呃逆的有效性。方法:1.系统收集中华医典、全国报刊索引、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Pub Me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12月相关文献资料,针对中医外治法穴方和药方,运用IBM SPSS 18和Modeler 18软件进行关联和聚类分析探讨取穴用药规律,并探析其中医理论基础。2.通过Rev Man 5.4软件对收集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按照PICO原则进行分组后合并,对呃逆症状评分、有效率和饮食、睡眠、精神症状评分进行评价。结果:1.首先梳理了呃逆的病名和病因病机源流,为纳入和排除新中国成立前条文提供依据。发现先秦至两汉,医书中哕指呃逆,至唐代开始向呕吐意转变。咳逆多指咳嗽,但在宋金元时期出现指代呃逆的现象,至明清时期这种现象逐渐消失。呃在元代出现,呃和呃逆在明清时期指代呃逆,一直沿用至今。2.经过排重、纳入和排除,新中国成立前共纳入1249条条文和13篇文献,经过辨析后,共纳入穴位条文460条,药物条文144条,涉及穴位和部位69个,以乳根、期门最为常用,疗法以灸法为主;涉及药物71味,以乳香、硫磺、雄黄和酒为常用,疗法以嗅法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文献共纳入2818篇,其中英文文献63篇,纳入穴位条文3590条,药物条文936条。涉及穴位和部位375个,以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和膻中常见;涉及中药118种,西药37种,中药以丁香、生姜、吴茱萸为主,西药注射剂以山莨菪碱、甲氧氯普胺和氯丙嗪为主。3.经过纳入、排除和PICO分组,共分成中风后呃逆针刺对照氯丙嗪和顽固性呃逆针刺对照山莨菪碱两组,共纳入10个研究,涉及患者614名。合并后在呃逆症状评分,饮食、睡眠和精神评分和有效率方面异质性小(I2=0%),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GRADE证据等级评分在Low到Moderate之间,纳入文献偏倚风险在分配隐藏、参与者盲法、结局评价盲法、结局数据不完整和其他偏倚方面多为未知风险。结论:1.呃逆中医外治法涉及中药以多药配合为主,以辛温药物居多,归经以脾胃肝肺为主。用温热辛味药物通经开腠,配以温中理气,补中散寒中药。但新中国成立前后侧重不同,新中国成立前以活血化瘀行气药为主,而新中国成立后以温里药为主。新中国成立前,疗法以嗅法为主,多针对呃逆组方。方中雄黄-酒、乳香-硫磺-艾相配。新中国成立后穴位注射也多为辨病组方,用药以山莨菪碱、甲氧氯普胺和氯丙嗪单味运用为主,而外敷多辨证组方,主方为丁香-柿蒂和吴茱萸-醋,配方中槟榔-枳壳-厚朴-砂仁-半夏和生姜-陈皮与丁香-柿蒂相配,分别适用于胃寒气滞和外感寒邪之顽固性呃逆,沉香与吴茱萸-醋相配,贴涌泉可在呃逆伴肾气或肾阳虚损,纳气无根时配合使用。2.呃逆中医外治法取穴,以任脉穴和募穴为主,组方为理气穴位,配以胃腑相关穴位成方。新中国成立前选穴以局部选穴为主,多单用,侧重点以疏肝理气降胃气为主,兼以补气固中,多辨病,取穴以乳根、期门、关元、气海和膻中居多。新中国成立后穴方以四肢远道选穴为主,多配合组方,侧重点为胃腑相关穴位,补气固中为主,理气穴位为辅,多辨证取穴,疗法上以针刺疗法为主,主方为内关-足三里-中脘-膈俞,当胃火上逆时配合内庭;脾胃虚弱时加用胃俞-脾俞;胃中寒冷肾阳不足时加用气海-关元-三阴交;气机郁滞时选用合谷-太冲或膻中-天突穴。3.呃逆为气机上逆动膈发病,气机上逆路径与水谷输布路线和十二经起于中焦路线重合,发病与“四关”之膈关相关,为气机出入的重要地点之一。取穴用药规律可运用“一气周流”理论进行阐释。4.我们严格按照PICO原则,进行分组讨论。基本确定了中风后和顽固性呃逆患者运用中医外治法针刺治疗对照氯丙嗪和山莨菪碱,在呃逆症状评分、有效率和饮食、睡眠、精神评分方面具有优势。但是文献质量偏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在中医外治法治疗呃逆方面,经过严格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仍需进一步实施。

陈银[3](2021)在《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的古今文献研究及荞麦包外敷疗效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运用古今文献研究,梳理中国古代治疗肾性水肿的中医外治法,分析其现代临床应用概况和疗效;利用我科回顾性病例资料数据,回顾性分析我科最常用外治法荞麦包外敷治疗肾性水肿的临床疗效,为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的整体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从古文献研究到基于现代文献的临床应用概况和疗效分析,再到利用我科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疗效分析,循序渐进开展。1.运用广东省中医院大数据团队研发提供的古籍文献搜索工具《中医药大数据智能处理与知识服务系统》,搜索先秦-民国时期所载的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的古籍条文,进行规范化描述,并用Excel对条文、治法、方药、出处分类梳理及频数统计。2.运用现代文献研究方法,在知网、万方、维普、CBM四大中文数据库,检索从古文献中梳理出来的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的现代文献。从外治法种类、用药组成、用药部位等方面,分析古代外治法在现代临床的应用情况。从研究对象、干预措施、疗程、样本量、观察指标、研究结果等方面,评估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的疗效。回顾性查阅广东省中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了解我科治疗肾性水肿的中医外治法应用概况。3.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患者病历,共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1例,按照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应用荞麦包外敷,分为荞麦包外敷组(n=98)和无荞麦包外敷组(n=103),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的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古文献研究:共获得记载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的古籍28部,条文70条,药物43种,组方31条,治疗方法5种。治法方面,包括外敷、外洗、熏蒸、沐足、艾灸五种,以外敷为主。外敷部位以神阙穴、腹部为主。外敷药物中使用频次排列在前4位的药物分别是大蒜、田螺、甘遂、车前子。方剂方面,使用频次最高的两条方剂由高频药物组成,分别为田螺、大蒜、车前子,以及地龙、猪苓、针砂、甘遂。中医外治法以“宣通”为主要治则,同时运用药物本身的利尿消肿特性和疗法的温热特性,改善水肿。2.现代临床应用:古文献中的中医外治法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具有传承和发展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从古至今,中药外敷均是治疗肾性水肿最常用的中医外治法,证实了其实用性和有效性。但外敷法应用的技术在不断改良。(2)现代研究报道中,外治方药仍以大量利水清热、辛香开窍、通络功效的药物为主,但是组方更加灵活丰富。(3)外敷部分虽然由古代敷脐多见改为现代外敷双下肢多见,针对肾性水肿“脾肾两虚”的病机发挥疗效,与古文献中对肾性水肿的病机判断一致。(4)古代中医外治法以“宣通”为主要原则,包括药力本身作用和温热效应两方面。而我科的荞麦包外敷治疗肾性水肿的机理,正是兼顾了荞麦本身的消肿毒的效力和温热效应。临床疗效评估方面: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具有消肿利尿的临床疗效。但是否能有效改善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尚不明确。目前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的临床研究报道较为缺乏。荞麦包外敷双下肢治疗肾性水肿是我科近年来最为常用的肾性水肿外治法,病例资料充足,但尚未有正式的临床研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3.荞麦包外敷治疗肾性水肿的回顾性疗效分析:研究结果提示,与无荞麦包外敷组相比,荞麦包外敷组患者出院时体重减轻的程度较无荞麦包外敷组高(P<0.05);荞麦包外敷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血清白蛋白升高程度也优于无荞麦包外敷组(P<0.05)。荞麦包外敷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较稳定,无荞麦包外敷组患者的血尿酸上升较快,在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的尿酸上升幅度均高于荞麦包外敷组(P<0.05)。住院期间,荞麦包外敷组应用利尿剂呋塞米治疗的患者更少(P<0.05)。在使用呋塞米治疗的患者中荞麦包外敷组应用的总剂量更低(P<0.05)。由于袢利尿剂呈剂量依赖性的增加尿酸盐重吸收,导致血尿酸升高。因此,考虑荞麦包外敷组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稳定与呋塞米应用的减少相关。然而,两组患者在肾功能指标改善方面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从古代到现代临床实践,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现代文献报道虽肯定了其利尿消肿的临床疗效,但是对于是否具有减轻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的远期疗效尚无定论。现代临床研究报道的缺乏,影响了对中医外治法疗效评估的全面性。荞麦包外敷治疗肾性水肿的回顾性疗效分析,为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的整体疗效评价提供依据,但仍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前瞻性高质量临床研究。

韩冬梅[4](2021)在《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中医综述从概述、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治疗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认识。西医综述从概述、病因与诱发因素、发病机制、诊断与评估、治疗等方面概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现代医学进展。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目的: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AECOPD痰热腑实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发生机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呼吸二区AECOPD痰热腑实证患者60例,运用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予西医基础联合中药汤剂(麻杏石甘汤合桑白皮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第5天、第10天记录症状总积分,咳嗽、咳痰、喘息等各症状的积分、mMRC评分、CAT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实验结束后,建立数据库,录入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结果。结果:临床收集病例共60例,脱落、剔除4例,最终纳入56例,其中试验组28例,对照组28例。1.治疗前对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严重程度评估),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2.治疗前对两组症状的总积分,咳嗽、咳痰、喘息等各症状积分、mMRC评分、CAT评分及血清学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百分比、CRP)进行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3.疾病疗效:试验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4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占85.7%,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症状总积分、腹胀、便秘、CAT评分在第10天的观察节点,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症状总积分、腹胀、便秘、CAT评分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咳嗽、咳痰、喘息、mMRC评分、WBC、NE%、CRP,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ALT)、肾功能(CREA),所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安全可靠。结论:联合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较西医基础+中药汤剂治疗可显着改善AECOPD痰热腑实腹胀、便秘症状,降低CAT评分,且改善的时间点为第10天,出现的时间较晚。联合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较西医基础+中药汤剂治疗在疾病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较西医基础+中药汤剂治疗在咳嗽、咳痰、喘息、mMRC评分、WBC、NE%、CRP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在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患者时,无不良反应,短期应用安全可靠。

王佳然[5](2021)在《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就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文献进行研究,探究其临床应用情况,对其近年的发展及临床数据进行分类总结;应用Meta分析及网状Meta分析对临床数据进行探讨,探究文献的偏倚,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等,并根据不同指标改善情况选取最佳的干预措施。资料与方法:基于CNKI、Sino Med、WANFANG、VIP、Pub Med 5个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经过文献筛选及纳排标准,对纳入文献的数量、中医外治法、年份、省份、基金、文献随机方法、证候、临床试验人数、临床相关指标及各种中医外治法的取穴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收集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经过文献筛选及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4、Stata 14.0软件进行进行Meta及网状Meta分析。结果:1.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本部分共纳入286篇文献,共参与临床试验人数为28321人,中医外治法临床应用包括穴位贴敷、艾灸、穴位注射、针刺、穴位埋线、传统功法等,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在临床中的应用逐年增高,尤以广东、上海、河南、江苏等地发文量居多,基金支持于南方地区相对较多,文献质量显着提高,中医外治法的联合应用疗效显着,且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值得今后在临床中广泛推广。2.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Meta及网状Meta分析临床有效率Meta分析:OR=4.04,95%CI:(2.89-5.63),Z=8.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状Meta分析结果:穴位贴敷组>穴位埋线组>针刺组>穴位注射组>艾灸组>安慰剂联合西药常规组>西药常规组;中医证候积分Meta分析:MD=2.86,95%CI:(1.3-4.41),Z=3.5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T评分Meta分析:MD=2.77,95%CI:(1.66-3.88),Z=4.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VC变化值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灸和穴位注射疗法组合并效应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EV1/FVC变化值Meta分析:MD=2.43,95%CI:(0.49-4.37),Z=2.45,p=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状Meta分析:艾灸组>穴位注射组>西药常规组>针刺组>穴位贴敷组>穴位埋线组>安慰剂联合西药常规组>传统功法组>常规教育组;FEV1变化值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灸、传统功法、穴位注射组合并效应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状Meta分析:艾灸组>穴位注射组>传统功法组>穴位埋线组>安慰剂联合西药常规组>西药常规组>穴位贴敷组>常规教育组>针刺组;FEV1%变化值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灸、传统功法、穴位注射、针刺、穴位贴敷组合并效应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经过大样本数据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安全有效,可明显提升治疗有效率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2.临床中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中医外治法改善疗效指标,针对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中艾灸和穴位注射在改善FVC和FEV1/FVC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艾灸、传统功法和穴位注射对于FEV1的改善较强,艾灸、传统功法、穴位注射、针刺和穴位贴敷对于改善FEV1%效果较明显。

杨菲[6](2021)在《解毒通玄汤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背景:寻常型银屑病是临床常见慢性复发性疾病,常罹患终身,病情加重、失治误治者甚或转为脓疱多发、累及关节或全身。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临床收治银屑病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方临床研究提示中医治疗在银屑病的长期治疗中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安全性、延长缓解期,患者耐受度高。其中,玄府学说填补了中医理论的微观内涵,也给银屑病治疗提供了另一角度的理论依据,中医外治法亦因其“简便廉宜”的特点备受瞩目。导师经多年银屑病临床诊疗实践,斟酌总结出解毒通玄汤这一药浴方,在前期临床应用中行之有效,但缺乏试验数据支持,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以推广。目的:观察解毒通玄汤药浴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中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银屑病患者84例,随机纳入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28例。三组患者均予口服中药等基础治疗,其中口服方以活血解毒、凉血祛湿为法拟定,治疗组予解毒通玄汤药浴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阳性对照组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8周分别观察并计算银屑病皮损单项症状评分、P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及DLQI评分,并在治疗期间进行线上随访,记录有无皮肤刺激及不良事件。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比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皮损单项症状评分、P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及DLQI评分的数据变化,讨论本研究采用的治疗方法对静止期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议。结果:共计2例患者脱落,82例患者完成试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治疗组分别27例、28例、27例。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治疗8周后三组患者治疗后皮损单项症状评分、P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及DLQ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得出:治疗组在红斑、鳞屑、浸润、PASI评分、瘙痒指数及DLQI评分方面均优于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判定: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96%、82.14%、92.59%,总体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阳性对照组中1例患者于用药前期出现皮肤刺激,增加润肤剂用量及频次后症状缓解。其余患者未见皮肤刺激及其他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相关特异性指标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结论:解毒通玄汤药浴联合外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疗效优于单纯外用卡泊三醇软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张千一[7](2020)在《基于TSLP的麻芥巴布膏治疗变应性鼻炎小鼠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发病率随着气候恶化,环境污染等因素逐年升高。目前西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主要方法是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值得肯定,但是长期服用副作用明显,并且容易反复发作。中医外治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悠久历史,临床实践检验疗效稳定,并且副作用不明显,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麻芥巴布膏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变应性鼻炎发生初期,鼻粘膜上皮细胞接触致敏原后可分泌TSLP,其通过对DC细胞、Th2细胞、B细胞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从而引发下级免疫反应。麻芥巴布膏麻黄、白芥子等配伍,既能解散表寒,又能驱逐痰饮,对变应性鼻炎小鼠免疫失调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实验通过麻芥巴布膏对变应性鼻炎小鼠体内TSLP的调控作用,研究麻芥巴布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1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膏药组、西药组四个组别,予以尘螨造模,通过小鼠行为学评分、鼻粘膜HE染色、血清特异性IgE对模型进行评价;2ELISA法检测各组别小鼠血清中IgE、组胺的含量,以明确麻芥巴布膏对尘螨致敏变应性鼻炎小鼠的治疗作用;3ELISA法检测各组别小鼠血清中TSLP的含量;IHC法观察各组别小鼠鼻粘膜中TSLP的多寡;WB、qPCR法检测各组别小鼠肺组织中TSLP的含量,以明确麻芥巴布膏对尘螨致敏变应性鼻炎小鼠血清、鼻粘膜及肺组织中TSLP的影响;4ELISA法检测各组别小鼠血清中IL-4、IL-12的含量,以探讨麻芥巴布膏对尘螨致敏变应性鼻炎小鼠血清IL-4、IL-12的影响;结果1成功建立了尘螨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完善了尘螨变应性鼻炎小鼠的造模方法。小鼠行为学评分:模型组5分,达到过敏标准。小鼠鼻粘膜HE染色:模型组较之空白组,粘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纤毛脱落,粘膜下组织明显充血、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大量浸润,腺体增生。血清IgE:模型组较之空白组,IgE含量明显升高(P<0.01)。2麻芥巴布膏对变应性鼻炎小鼠的治疗效果:小鼠鼻粘膜HE染色:膏药组和西药组较之于模型组,粘膜下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减少,充血水肿、腺体增生情况明显减轻。膏药组较之西药组,软骨组织结构轮廓清晰,结构完整连续未被破坏,血管壁纤维组织增生情况明显改善,且血管壁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西药组及模型组组织则出现组织轮廓断续紊乱,血管壁断续被破坏的现象。IgE、组胺:膏药组、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IgE、组胺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3麻芥巴布膏对TSLP的作用结果:血清TSLP的ELISA: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TSLP的含量显着升高(P<0.01);膏药组与模型组比较,TSLP的含量显着降低(P<0.01)。鼻粘膜TSLP的IHC:模型组较之空白组,TSLP阳性反应点明显增多,且炎细胞浸润数目明显上升,血管充血、水肿,管壁纤维组织增生明显。膏、西药组较之模型组,TSLP阳性反应点及炎细胞浸润数目均明显减少。西药组较之膏药组,组织细胞结构排列紊乱、断续,未见完整组织轮廓,而膏药组轮廓完整而清晰。肺组织TSLP的WB:模型组条带较之空白组,虽有加宽加深的表现,但差异不明显,而膏药组及西药组条带较之模型组,则明显变浅变细。肺组织TSLPmRNA的qPCR: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膏、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TSLP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1)。4麻芥巴布膏对IL-4、IL-12的作用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IL-4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IL-12的含量有减少的趋势(P>0.05)。膏、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IL-4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IL-12的含量有增高的趋势(P>0.05)。结论麻芥巴布膏对变应性鼻炎小鼠的治疗效果,可能是通过降低TSLP的含量,进而抑制Th2型炎症反应实现的。

王文秀[8](2020)在《脐疗新剂型贴脐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别采用脐疗新剂型贴脐法和传统隔药灸脐法进行治疗,评价脐疗新剂型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脐疗新制剂的临床效应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脐疗新剂型贴脐组、传统隔药灸脐组各30例,每次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治疗,每隔3天给病人治疗一次(每个月经周期2次),直至月经来潮,共治疗3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SF-MPQ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1.中医临床症状方面:脐疗新剂型贴脐组可显着改善患者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血行不畅的症状(P<0.01),轻微改善经血量少、经血色紫黯、乳房胀的临床症状(P<0.05),对胸闷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隔药灸脐组可显着改善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量少、血行不畅、经血色紫黯的临床症状(P<0.01),轻微改善乳房胀、胸闷的症状(P<0.05)。2.SF-MPQ各项指标(VAS、PPI、PRI)方面:两组患者VAS、PPI、PRI积分组内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对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的疼痛强度、疼痛性质、疼痛感觉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各项指标也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隔药灸脐组疗效优于脐疗新剂型贴脐组。3.有效率:脐疗新剂型贴脐组总有效率78.57%,隔药灸脐组总有效率88.89%,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隔药灸脐组疗效优于脐疗新剂型贴脐组。结论:脐疗新剂型贴脐法可改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强度和疼痛感觉,疗效确切、安全无创、简便易操作,是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牧晶[9](2020)在《中医外治法治疗2-4期压疮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压疮是皮肤在一定时间内承受一定的压力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形成的开放性溃疡,可能伴有疼痛,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或皮肤与医疗设备接触处。皮肤出现水疱、不发白的红斑,虽然不是真正的“疮”,也属于压疮的范畴。据统计,在急症医院和疗养院的患病率为3%至11%,超过50%的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治疗费用也随着压疮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而且在严重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危及生命。目前压疮的治疗手段较多,单纯西医方法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常用的是新型敷料、清洁清创、负压创伤治疗、高压氧、细胞和生长因子、生物工程及手术重建等治疗方法,疗效有限且费用昂贵,而中医药在其治疗上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医药逐渐发展,压疮的中医药研究从基础到临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各种外用中药,如硬膏、软膏、散剂、敷贴,以及针灸、熏熨、溻渍等中医外治疗法在压疮中应用广泛,疗效显着,具有一定的优势意义,但因证据等级不高,很难客观、科学地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尚需证据等级更高的临床研究来论证中医外治法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目的:通过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压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压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中药治疗压疮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4个中文数据库(CNKI、VIP、万方、SinoMed),3个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从 2009 年 12 月到 2019 年 12月,语种限汉语和英语。按照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收集中医外治法治疗2-4期压疮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并以“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进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阅读全文后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采用Revman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及系统评价,最终得出合理的结论。结果:按照纳排标准筛查后,共计有28篇文献,涉及2486例压疮患者,其方法学质量一般,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中医外治法治疗2-4期压疮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平均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及不良反应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示:①纳入文献中有26项研究提供了整体疗效数据,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医外治法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更高,[OR=5.13,95%CI(3.73,7.06),Z=10.02,P<0.01]、[OR=3.42,95%CI(2.83,4.13),Z=12.77,P<0.01];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不同中医外治法较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均能提高压疮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总合并统计量为总有效率[OR=4.84,95%(3.32,7.04),Z=8.24,P<0.01]、治愈率[OR=3.59,95%(CI(2.77,4.64),Z=9.68,P<0.01]。②纳入文献中有17项研究提供了平均愈合时间数据,3项研究提供了肉芽生长时间数据,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医外治法试验组能缩短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和肉芽生长时间,[OR=-5.64,95%CI(-7.07,-4.20),Z=7.69,P<0.01]、[OR=-3.24,95%CI(-4.05,-2.42),Z=7.76,P<0.01];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中医外治法治疗不同分期、不同疗程下压疮平均愈合时间较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均明显缩短,总合并统计量分别为[OR=-3.72,95%CI(-4.71,-2.73),Z=7.40,P<0.01]、[OR=-5.64,95%CI(-7.07,-4.20),Z=7.69,P<0.01]。③纳入文献中有3项研究提供了压疮PUSH评分变化数据,有1项研究提供了伤口表面积变化数据,有2项研究提供了视觉模拟量表变化数据,有1项研究提供了每处压疮治疗费用、更换床单次数的数据,有2项研究提供了创面一般情况、平均换药次数的数据,提示中医外治法试验组可显着改善创面愈合状态,降低换药次数和换药费用。但以上研究部分数据不完整且样本量小,方法学不完善,循证学证据尚不充足。④纳入文献中仅2项研究提供了随访情况数据,5项研究提供了不良反应事件数据,提示中医外治法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但是均未详细说明,需要更多相关研究加强证据等级。结论:现阶段相较于西医常规治疗手段而言,中医外治法治疗2-4期压疮能明显提高临床的总有效率和愈合率,减少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加快肉芽组织的生长,有利于溃疡创面的封闭、修复和愈合;在护理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降低换药次数,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节省了医护人力及物力;同时减轻了压疮的治疗费用,有利于患者自身及家属的生命健康。因可获取的原始研究资料有限,其安全性评估不足,但目前暂无相关严重不良反应报道。中医外治法治疗2-4期压疮的手段较多,有中药软膏、中药散剂、中药溻渍或直接针刺熏灸等。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本次研究结果提示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压疮方面确实能提高整体疗效,加快创面愈合进程,减少治疗费用,临床可视具体情况进行一定推广。本系统评价部分原始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相对偏低,未来则需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严谨、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以提供更为严谨的证据。

王大军[10](2020)在《基于筋骨辨证探讨中医外治法与中医五体理论的辨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中医外治法与《内经》中提到的“五体”理论的辨证关系研究内容:“五体”理论最早见于《内经》,针对“五体”论述除“肉”外均设有专篇论述,《素问·皮部论》、《灵枢·经脉》、《灵枢·经筋》、《灵枢·骨度》等篇。《内经》中不仅仅提出“五体”,还依据局部特征功能设立其它相关概念。如皮又有皮毛、腠理、皮部。肉有分肉、谿谷、肌腠,脉有血脉、经脉、络脉、浮络,筋有经筋、宗筋、膜筋,骨有关节,骨空等概念。“五体”结构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共同行使人体运动功能。治疗方法总分为“内治法”与“外治法”,各自又有其不同的理论系统,“外治法”理论多从人体结构上论述。现代解剖体系多从“形”的层次去认知人体,有明确的形态结构。中医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上,体现了中医“象”的思维模式。而中医对人体结构及其功能的描述也多从“象”的层次说明,《内经药瀹》中提到“张志聪曰:五方生天之五气,五气生地之五行而生五脏,五脏生外之五体,盖人秉天地五方之气味而生成者也”。说明了人体是顺应天地而生,五体内应五脏与地之五行相应。《内经》中提到的人体结构划分为“五体理论”,“六经理论”,“藏府理论”。“五体”为干,保护脏腑,又通过六经将二者连接在一起,是内治法治疗疾病的理论支持。“皮、筋、肉、脉、骨”外在结构为外治法治疗疾病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模式,以《内经》中所载为主体,查找古籍文献对比各家学说,运用中华医典查找内经类的古籍,总结“五体,皮、筋、肉、脉、骨”的概述、功能、关联、病候、外治法等,并与现代研究相结合,运用中国知网等搜索引擎以“五体、皮、脉、肉、筋、骨、刺法、灸法、角法、推拿、导引、刮痧”等为关键词筛选相关联的现代文献,以筋骨辨证“分层”的理论思维模式为桥梁,将中医“五体理论”融入到外治法中,最后按照基本步骤、运用范畴学,对文献进行梳理、筛选,确立出中医外治法的五体辨证思维,从而形成完整的中医外治法理论体系框架。使中医“象”的理论层次与现代医学“形”的理论层次相连接,为中医外治法提供理论支持。结果:1.构建以五脏为中心、五体为用的人体空间结构模式图。2.形成以五体理论为核心的辨证思维模式用以指导外治法的应用。结论:在外治法的应用中,可以运用“五体理论”为核心的辨证思维,来确定外治法的使用与作用层次。

二、中医外治法机理的理论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外治法机理的理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源流探析
    1.眩晕的病名沿革
    2.眩晕的病因病机沿革
    3.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发展源流
        3.1 针刺
        3.2 灸法
        3.3 放血疗法
        3.4 刮痧疗法
        3.5 烙法
        3.6 经鼻疗法
        3.7 中药熏洗法
        3.8 中药外敷法
        3.9 膏摩疗法
        3.10 点药法
        3.11 药枕疗法
        3.12 涂法
        3.13 含漱法
    4.小结
第二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研究
        1.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研究
    2.结果
        2.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研究结果
        2.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研究结果
    3.讨论
        3.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取穴用药规律
        3.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取穴用药规律
    4.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的理论依据
        4.1 经络理论
        4.2 脏腑官窍理论
        4.3 全息理论
        4.4 中药气味归经理论
    5.小结
第三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5 偏倚风险评估
        1.6 数据分析
    2.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2.3 质量评价
        2.4 疗效评价
        2.5 安全性评价
    3.讨论
        3.1 有效性
        3.2 安全性
        3.3 局限性
        3.4 异质性
        3.5 盲法
        3.6 偏倚
        3.7 声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写
    检索策略
    参考书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2)呃逆中医外治法取穴用药规律及系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 呃逆释义
    2 呃逆中医病名源流梳理
        2.1 秦至两汉医书中哕即为呃逆
        2.2 两晋至唐哕始兼呕吐意
        2.3 宋至元呃出现并混用咳逆
        2.4 明清至今呃逆定名
        2.5 小结
    3 呃逆中医病因病机源流梳理
        3.1 秦至两汉呃逆病症初成
        3.2 两晋至唐多收集整理,理论创新较少
        3.3 宋金元时期认识的多样与创新
        3.4 明清时期认识逐渐充实全面
        3.5 小结
    4 呃逆类证鉴别
        4.1 哕、啘中呃逆与呕吐鉴别
        4.2 咳逆中呃逆与咳嗽鉴别
        4.3 噫字与哕连用
        4.4 呃逆的别称和口语化表达
        4.5 呃字通假字
        4.6 小结
    5 西方医学对呃逆的认识
        5.1 呃逆的生理学基础
        5.2 呃逆产生的可能机制
        5.3 小结
    6 西方医学对呃逆的治疗
        6.1 西方医学对呃逆的药物治疗
        6.2 西方医学对呃逆的手术治疗
        6.3 小结
    7 中医外治法治疗呃逆概况
        7.1 中医外治法治疗呃逆的优势
        7.2 中医外治法对呃逆的治疗
        7.3 小结
第二部分 呃逆中医外治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
    1 新中国成立前中医外治法数据挖掘
        1.1 研究内容
        1.2 文献来源
        1.3 检索策略
        1.4 新中国成立前文献纳入标准
        1.5 新中国成立前文献排除标准
        1.6 新中国成立前文献数据库建立
        1.7 统计分析方法
        1.8 穴位外治法结果与讨论
        1.9 药物外治法结果与讨论
    2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外治法数据挖掘
        2.1 研究内容
        2.2 文献来源
        2.3 检索策略
        2.4 新中国成立后文献纳入标准
        2.5 新中国成立后文献排除标准
        2.6 新中国成立后数据库的建立
        2.7 统计分析方法
        2.8 继发性呃逆原发病与外治法关系结果与讨论
        2.9 穴位外治法结果与讨论
        2.10 药物外治法结果与讨论
    3 新中国成立前后取穴用药对比
        3.1 中医外治法取穴规律对比
        3.2 中医外治法用药规律对比
第三部分 呃逆中医外治法系统评价
    1 方法和文献来源
        1.1 文献来源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方法
        1.4 评价指标
        1.5 数据提取
        1.6 文献偏倚风险评价
        1.7 统计分析策略
        1.8 证据等级评价
    2 结果
        2.1 研究选择
        2.2 文献特征
        2.3 文献及评价结果质量评价
        2.4 文献结果
    3 讨论
        3.1 结果总结
        3.2 现有证据的适用性
        3.3 对实践和研究的启示
讨论
    1 呃逆病因病机认识对中医外治疗法的影响
    2 西方医学对中医外治疗法的影响
    3 主气穴位在呃逆中医外治法取穴中的运用
    4 呃逆中医外治药物以辛温为主及辅助药物特点
    5 中医脏腑辨证理论发展对外治法取穴用药的影响
    6 呃逆中医外治法取穴用药中的“一气周流”理论
        6.1 “膈关”为气机出入重要之处
        6.2 “一气周流”理论浅析
        6.3 呃逆中医外治法取穴用药中的“一气周流”
    7 呃逆中医外治法系统评价的思考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3)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的古今文献研究及荞麦包外敷疗效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外治法的源流及发展
    1.2 肾性水肿的中医研究概况
        1.2.1 肾性水肿的病因病机
        1.2.2 肾性水肿的中医治疗
    1.3 肾性水肿的西医研究概况
        1.3.1 肾性水肿的病因病机
        1.3.2 肾性水肿的西医治疗
    1.4 荞麦的认识及应用
        1.4.1 中医对荞麦的认识及应用
        1.4.2 现代对荞麦的开发应用
第二章 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的古文献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方法
        2.2.1 检索工具
        2.2.2 条文检索
        2.2.4 条文纳入
        2.2.5 条文排除
        2.2.6 建立Excel数据库
    2.3 结果
        2.3.1 中医外治法的古籍条文纳入流程图(图一)
        2.3.2 条文所对应古籍及古籍类型、朝代分布
        2.3.3 治法及药物、组方特点
        2.3.4 病机及治疗机制
    2.4 讨论
        2.4.1 药物分析
        2.4.2 组方分析
        2.4.3 治法及选穴分析
        2.4.4 病机及治疗机制分析
    2.5 结论
第三章 古文献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的现代文献研究及我科应用概况
    3.1 现代文献研究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方法
        3.1.3 结果与讨论
    3.2 我科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的概况
    3.3 分析与结论
第四章 荞麦包外敷治疗肾性水肿回顾性疗效评估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统计资料
        4.2.4 统计学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肾性水肿患者纳入情况
        4.3.2 基线特征
        4.3.3 疗效指标情况
    4.4 讨论
        4.4.1 荞麦包外敷治疗肾性水肿的依据及优势
        4.4.2 水肿疗效评价
        4.4.3 实验室指标评价
    4.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4)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进展
        1 中医病名
        2 病因病机
        3 辨证分型
        4 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现代医学进展
        1 概述
        2 病因与诱发因素
        3 发病机制
        4 诊断与评估
        5 治疗
        6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设计方法
        2.2 样本量估算
        2.3 分组方法
        2.4 治疗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安全性评价
        2.7 统计学方法
        2.8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证候疗效评价
        3.3 血清学指标评价
    4 讨论
        4.1 研究结果分析
        4.2 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机制分析
        4.3 结论
        4.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5)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 Meta及网状Meta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解毒通玄汤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寻常型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研究
        2 发病机制概述
        3 治疗进展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外治研究进展
        1 中医外治法发展简史
        2 银屑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3 银屑病的中医外治应用概况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从玄府论治银屑病浅谈
        1 玄府理论追溯与进展
        2 玄府郁闭与银屑病的发生
        3 银屑病的玄府治法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历资料收集
        2.2 治疗方案
        2.3 疗效观察指标
        2.4 安全性评价
        2.5 疗效评价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疗效评价
        3.3 脱落病例
        3.4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4.1 研究结果分析
        4.2 药浴疗法
        4.3 口服自拟方分析
        4.4 药浴解毒通玄汤分析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附录1 银屑病面积和疾病严重织指数(PASI)评分
    附录2 瘙痒酿评分
    附录3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査表
    附录4 不良事件记录表
    附录5 病例照片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基于TSLP的麻芥巴布膏治疗变应性鼻炎小鼠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于变应性鼻炎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 变应性鼻炎的概念
        2 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3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3.1 变应性鼻炎发生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
        3.2 TSLP在变应性鼻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4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标准
        4.1 诊断标准
        4.2 治疗方案
        4.3 评价方法
    综述二 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现状
        1 中医外治法的源流
        2 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进展
        2.1 针刺疗法
        2.2 艾灸疗法
        2.3 推拿疗法
        2.4 穴位注射法
        2.5 穴位埋线法
        2.6 穴位敷贴法
        2.7 雾化吸入法
    综述三 麻芥巴布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学基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尘螨变应性鼻炎小鼠的造模及模型评价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动物
        1.2 试剂和溶液
        1.3 设备
        2 方法
        2.1 分组
        2.2 配液
        2.3 造模
        结果
        1 小鼠模型行为学评价
        2 小鼠血清IgE检测
        3 小鼠鼻粘膜HE染色
    实验二 麻芥巴布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效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动物
        1.2 试剂及溶液
        1.3 仪器
        2 方法
        2.1 造模
        2.2 小鼠行为学评分评定小鼠过敏症状表现的严重程度
        2.3 鼻粘膜HE染色观察麻芥巴布膏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粘膜组织炎症的作用
        2.4 ELISA法对比麻芥巴布膏对变应性鼻炎小鼠血清IgE和组胺的影响
        2.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麻芥巴布膏可改善变应性鼻炎小鼠的过敏症状
        2 麻芥巴布膏可减轻变应性鼻炎小鼠鼻粘膜组织的炎症情况
        3 麻芥巴布膏能够降低变应性鼻炎小鼠血清中IgE和组胺的含量
    实验三 麻芥巴布膏对变应性鼻炎TSLP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动物
        1.2 试剂及溶液
        1.3 仪器
        2 方法
        2.1 造模
        2.2 鼻粘膜组织IHC法观察麻芥巴布膏对鼻粘膜组织中TSLP的作用
        2.3 WB实验对比麻芥巴布膏对肺组织中TSLP的影响
        2.4 qPCR法检测麻芥巴布膏对肺组织中TSLP mRNA的影响
        2.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麻芥巴布膏能够减少鼻粘膜组织中的TSLP
        2 麻芥巴布膏能够降低肺组织中TSLP的含量
    实验四 麻芥巴布膏对变应性鼻炎IL-4、IL-12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动物
        1.2 试剂及溶液
        1.3 仪器
        2 方法
        2.1 造模
        2.2 通过ELISA法测定麻芥巴布膏对小鼠血清中IL-4、IL-12的影响
        2.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麻芥巴布膏能够降低变应性鼻炎小鼠血清中IL-4、IL-12的含量
    讨论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8)脐疗新剂型贴脐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研究
    1 病例选择标准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及样本量
        2.2 操作步骤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安全性指标
        2.6 统计方法
        2.7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 安全性评价
    5 典型病例
讨论
    1 中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1.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原发性痛经辨证分型的研究
        1.3 中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及研究
    2 现代医学针对原发性痛经的研究概况
        2.1 对发病机制的研究
        2.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3 脐疗新剂型的研发基础
        3.1 现代外用剂型的研究进展
        3.2 脐疗新剂型载体材料(温敏型水凝胶)的应用现状
        3.3 温敏型水凝胶与中药复方相结合
    4 试验结果分析及机理探讨
        4.1 试验结果分析
        4.2 作用机制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近十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9)中医外治法治疗2-4期压疮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治疗压疮的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压疮的认识
        2 压疮的流行病学特点
        3 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
        4 压疮的病理生理特点
        5 压疮的最新定义和分期
        6 压疮治疗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压疮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1 传统医学对压疮的认识
        2 中医外治法的概述
        3 中医外治法在压疮中的具体应用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2-4期压疮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数据来源
        2 检索策略
        3 纳排标准
        3.1 文献纳入标准
        3.2 文献排除标准
        4 文献筛选
        5 质量评价
        6 数据提取
        7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文献检索结果
        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2.1 基本信息
        2.2 干预措施
        2.3 结局指标
        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4 数据提取与统计学分析
        4.1 总有效率
        4.2 总有效率亚组分析
        4.3 治愈率
        4.4 治愈率亚组分析
        4.5 平均愈合时间
        4.6 肉芽生长时间
        4.7 其他结局指标
        4.8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文献检索和确定
        2 方法学质量评价
        3 临床疗效的评估
        3.1 结局指标分析
        3.2 异质性的分析
        3.3 Meta分析结果
        4 安全性问题的评价
        5 常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压疮的机理分析
        6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10)基于筋骨辨证探讨中医外治法与中医五体理论的辨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第一部分 五体理论概述
    1 五体各论
        1.1 皮
        1.2 肉
        1.3 筋
        1.4 脉
        1.5 骨
    2 五体总论
    3 外治法与五体的关系
第二部分 构建五体辨证模型
    1 五体理论与筋骨辨证
    2 五体与五脏
    3 构建五体理论的辨证体系
    4 指导外治法的应用
    5 五体辨证思维模式图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外治法在五体理论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四、中医外治法机理的理论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D]. 鞠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呃逆中医外治法取穴用药规律及系统评价研究[D]. 赵秦禹.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中医外治法治疗肾性水肿的古今文献研究及荞麦包外敷疗效的回顾性分析[D]. 陈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临床观察[D]. 韩冬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评价[D]. 王佳然.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解毒通玄汤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基于TSLP的麻芥巴布膏治疗变应性鼻炎小鼠作用机制研究[D]. 张千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脐疗新剂型贴脐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文秀.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中医外治法治疗2-4期压疮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 牧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基于筋骨辨证探讨中医外治法与中医五体理论的辨证研究[D]. 王大军.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中医外治机理的理论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