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老年人的心脏突变

如何克服老年人的心脏突变

一、老年人怎样克服心里变异(论文文献综述)

袁书华[1](2021)在《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文中指出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民工潮的伴生群体,最初是作为“三农”问题的副产品出现的,研究者们关注的主要是其“社会问题”。相对于家庭结构健全的非留守儿童来说,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分离确实处于不利境地。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其各项权益的实现和保护是他们自身及其家庭无法单独面对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对其进行支持。因此,对于外出务工家庭将儿童留守农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儿童福利政策的角度进行回应和解决。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儿童福利进行研究,但总体来看,目前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已有的关于福利和儿童福利的研究多侧重客观福利制度和状况,很少有研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从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整合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更是少数。二是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研究把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数量较少。本研究以福利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儿童福利从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从与非留守儿童对比的角度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现状,尤其是探讨国家、社区、志愿组织、家庭等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的作用,同时揭示主观福利提升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量化研究主要是在大规模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质性研究则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获取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主体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福利的现状及困境进行分析,从而为全面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水平提供政策依据。本研究以山东省LY县为例,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获取了调查样本,通过滚雪球抽样获取了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以以往研究为基础,本研究构建了关于客观福利、主观福利及两者关系的五个假设,通过量化研究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内部在主观福利方面则不存在差异;在福利获取内容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福利和健康福利低于非留守儿童,在教育福利方面两个群体则不存在差异;在福利获取方式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在资金福利和保护性服务福利方面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照顾性服务福利方面两个群体则不存在差异;农村留守儿童从核心家庭、扩展家庭获取的福利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从国家、社区和志愿组织获取的福利在两个群体之间则不存在差异;农村留守儿童的客观福利获取影响其主观福利,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客观福利获取,最终发现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通过福利获取影响其主观福利。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体、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对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主体获取的福利进行质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形成合力。本研究对各福利供给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剖析发现:核心家庭面临“物质在场、亲情缺失”的福利供给困境,扩展家庭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供给困境;农村社区面临空心化和村委公共事务庞杂无暇顾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困境;志愿组织面临整体力量薄弱和个体志愿者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困境;国家则主要面临福利转型和各职能部门之间责任分工不明晰及难整合的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转型期农村家庭的非农化生产模式和现行的城市公共服务政策的二元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已经超出了单个农民工家庭所能解决的范畴;国家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政策重现金补贴、轻服务保障使其难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各职能部门在自身利益驱动下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村两委“重行政、轻服务”的现状使农村社区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发挥平台作用,农村公共文化衰落使社区缺乏互助精神和凝聚力;社会组织处于与政府不对等的合作关系中,对政府部门存在较强的经济依赖和行政依赖影响其福利递送效果。针对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的困境及原因,本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进行了政策思考:首先,构建精准保障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要以需要满足为导向、以权利实现为原则制定儿童福利政策。其次,制定保障儿童福利的家庭政策,根据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取向,构建儿童友好型的家庭政策保障家庭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供给。再次,完善多元主体福利供给机制,要落实好政府福利供给的主导责任和家庭福利供给的主体责任,发挥好农村社区儿童福利供给的平台作用和学校儿童福利供给的传递作用,鼓励和引导志愿组织和民众发挥福利供给的中介作用。最后,以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儿童福利均衡供给,依托新型城镇化为农村留守儿童福利助力,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为儿童福利增益。本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从研究内容来看,本研究采用广义福利概念,除了借鉴以往研究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的研究内容外,同时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福利进行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揭示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获取现状和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现状及困境进行探讨,全面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福利。从研究视角来看,本研究以福利治理理论作为分析视角,不仅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政策体系的构建,同时探讨多元主体的福利供给机制。

王熔[2](2021)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文中提出目的1.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质性访谈,深入探析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对人文关怀的感知。2.编制《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评估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提供测评工具。方法1.第一部分:文献研究法、质性访谈法。查阅、学习文献后,选取18位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半结构访谈,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人文关怀的感知。2.第二部分: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基于人文关怀理论和顾客满意度理论,结合文献分析和质性研究结果,参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试行)和《养老机构顾客满意度测评》,编写问卷的维度和条目。两轮专家咨询后,对拟定条目池进行修改、删除和增加,形成预调查问卷,选取40位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预试验,检验问卷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形成初始问卷。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83名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正式调查,经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形成正式问卷。结果1.第一部分:老年人感知较为满意的人文关怀包括生活方面照顾好、娱乐活动丰富、志愿服务暖心、党和政府关怀多、感受亲情温暖、老年人间相互关怀6个方面;感知较不满意的人文关怀包括便民措施缺乏、与同室老年人交流困难、医疗保障不足、缺乏个性化关怀、有时感觉不被尊重5个方面。2.第二部分:《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2.1编制问卷拟定38个条目的备选条目池,确定问卷计分方法,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得分高,表示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高;得分低,表示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低。2.2专家咨询和预试验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和预试验,形成包括7个维度、44个条目的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初始问卷。2.3效度分析内容效度为0.80—1.00。用EFA(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出了7个公因子,形成7个维度、34个条目的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正式问卷。2.4信度分析该问卷总Cronbach’sα系数是0.933,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是0.696—0.947;问卷总折半信度是0.820,各维度的折半信度是0.648—0.939。结论本研究形成的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的评估工具。

周慧[3](2020)在《老年人需要满足与福利政策 ——基于时间利用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时间利用可以作为政策研究的重要分析工具。一些国家和组织开展过多次大规模的时间利用调查,揭示人们日常活动的时空结构并探讨相关公共政策问题。目前基于老年人时间利用的政策研究极为薄弱,多数研究侧重老年人日常活动时间数量的描述,政策讨论不足且极少涉及活动背后的动力——需要。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伴随着时间而进行,多数活动又是在一定需要的推动下产生的;人们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反映出特定需要的满足状况。需要是社会福利的核心概念,社会福利政策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福利供给主体应依据福利供给对象的需要提供相应的福利。基于老年人的时间利用研究其需要及需要的满足,可以为决策者分析老年福利政策的实施效果、完善相关政策提供经验支撑。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对老年人的客观时间利用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其主观时间利用展开质性研究。老年人客观时间利用研究依据ERG理论的需要类型界定,参照国家统计局2008年全国居民时间利用调查的分类标准,采用时间日志法调查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活动时间、地点与陪同者,分析老年人的需要满足以及相关政策供给现状,审视政策设计在阻碍老年人合理分配时间、满足各类需要方面的不足。老年人主观时间利用研究以时间压力、生活节奏与时间利用满意度为指标,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开展探索性研究,考察老年人的日常时间结构与需要满足类型,剖析满足老年人需要的重要主体及其效能,查找造成老年人时间冲突和无法充分满足需要的政策漏洞。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呈现不均衡特征。在时间数量方面,老年人每天用于满足生存需要的时间最多、成长需要次之、关系需要最少,并且满足各类需要的活动时间分布不均。睡觉休息是老年人耗时最多的活动,占全天总时间的一半;照料未成年子女是老年人满足关系需要的主要途径,看电视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老年人用于就业和社会交往的时间有限,参与教育和志愿服务的时间严重不足。在日常活动地点和陪同者方面,老年人的绝大多数活动局限在家中,对公共服务场所的利用度低;多数活动是与家人共同参与,配偶是最重要的陪伴者。与2008年全国调查数据相比,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结构基本一致,满足生存需要的时间稍有减少,满足关系需要的时间略微增加且向孙辈倾斜,满足成长需要的时间小幅缩减。第二,不同老年群体在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女性老年人用于满足成长需要的时间少于男性,高龄老年人花费较多时间用于满足生存需要,独居老年人满足关系需要的时间少于非独居老年人。与非就业老年人相比,就业老年人用于满足成长需要的时间较少;收入水平较低的老年人用于满足成长需要的时间少于较高收入的老年人,并且有较多时间用于满足生存需要。除了时间分配数量上的不同,老年人对时间利用状况的主观评价存在分化:时间结构合理的老年人能够平衡各方角色要求,时间压力较小、时间利用满意度较高;时间结构不合理、时间分配存在冲突的老年人无法满足某些需要,时间利用满意度低。第三,老年福利政策供给存在短板。针对老年人娱乐休闲、教育、就业以及性别平等、老年宜居等方面的政策设计不足,面向女性、高龄、独居、中低收入与就业老年人的政策保障不健全。家庭和社区是满足老年人需要的重要主体,家庭支持政策发展滞后、社区公共服务匮乏抑制了福利功能的有效发挥。家庭与社区福利供给在政策设计上缺乏协同联动、社会福利社会化不成熟、社会与市场主体缺位弱化了老年福利的可获得性。第四,老年人的多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子女陪伴时间极为有限,群体性社交活动缺失不利于老年人关系需要的满足;隔代抚育、有偿工作挤占了老年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资源,娱乐休闲场地欠缺、老年教育服务覆盖面窄、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不畅等均不利于老年人成长需要的有效满足。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要的政策供给不足、多元主体的协同机制有待完善使得老年人难以合理利用时间,多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基于需要的老年福利政策应在优先满足老年人生存需要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其他需要的满足,既要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共性需要提供普遍性福利,又要精准面向不同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要提供差别化福利,不断增强老年人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加快建设年龄友好型与性别友好型社会。围绕满足老年人需要这一政策目标,应重点发展家庭与社区福利,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坚持政府主导、持续释放社会与市场潜力,在增加福利供给总量的同时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消除老年人需要满足的时间限制,促进供需平衡。为了保障福利产品的高效传递,跨部门之间应建立健全沟通协商机制,提高协同治理水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需要满足为研究视角,通过考察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状况,评判老年福利政策的实施成效,实现了研究角度的创新。将时间利用作为政策分析工具,通过探查阻碍老年人合理利用时间和有效满足各类需要的政策短板,为政策改进提供依据,实现研究内容的创新;经由主客观两条路径全面把握老年人的时间利用,在对老年人时间分配状况进行调查的同时探索其主观感知与评价,实现研究内容的又一创新。引入质性研究方法,在调查老年人日常活动时间分配状况的同时,深入探索时间数字中蕴藏的生命体验并挖掘深层次的社会背景信息,在创新老年人时间利用研究方法上做出尝试。本文一定程度上拓展并丰富了相关理论研究,优化了老年福利政策的分析框架,为决策者动态掌握老年人的时间利用与需要满足状况,提高老年福利供给精准度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因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未来研究可整合多种方法,扩大取样范围、丰富研究内容,为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精准、详实的依据。

孙莞[4](2020)在《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严寒城市受到极端气候制约,城市冬季环境视觉效果单一乏味、景观的冬季特征不明显、景观系统脆弱不可持续、居民冬季活动受限。这也或多或少地导致了东北严寒城市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冬季活力不足,城市文化不突出等城市问题,这些城市的综合问题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本文以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为研究主体,以改善冬季景观的品质为目标,研究冬季景观的活力性。以期改善东北严寒城市的冬季景观,以景观的手段综合缓解东北严寒城市的诸多问题。论文以活力论为研究的切入点,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延伸至生命系统、连接理论,以学科交叉的方法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论文对东北严寒城市冬季景观进行调研,包括线上与线下的问卷调查、访谈与连续的参与式观察。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梳理与定性的分析可以找出人们冬季在城市公园中的行为模式与东北严寒城市公园冬季景观的现存问题;采取数据的定量分析,可以找到阻碍人们冬季活动的因素以及不同的群体对于冬季景观的行为需求;发现特定空间的特征,进而推演出冬季景观的活力;根据景观活力,建立冬季景观评价体系模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的营造。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既是独立的生命系统,也是作用于人和城市之间的系统,城市、景观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正是景观活力的来源。研究基于冬季景观综合调研的结论,对应生命系统的目的性以及景观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冬季景观的三个活力:景观空间的支撑力、功能的凝聚力、形式的吸引力。论文分别阐述了三个方面的活力在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中的价值体现。冬季景观空间的支撑力可以给景观在冬季支持人们的行为提供空间结构基础,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冬季出行网络。功能的凝聚力是景观支持人行为的活力,对人们行为的凝聚力体现在功能的季节性转换上,在满足人们冬季使用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冬季景观形式的吸引力是景观冬季的视觉活力体现,提升冬季景观的视觉活力可以强化严寒城市冬季景观的特色。景观想要对城市有所表达,需要以人们可解读的方式呈现,通过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连续的体验来完成,着重体现严寒城市的特征与文脉,彰显城市的特异性。这些都融入在了景观的空间、功能与形式中,这三个活力从不同的维度上,共同驱动着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的综合改变。寻找冬季景观活力的体现形式,才能从根源上提升严寒城市公共空间的冬季景观品质、提升严寒城市居民冬季的生活质量,进而促进严寒城市的文化传播、强化严寒城市的形象,达到借助景观提升城市综合活力的目的。

李宏洁[5](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的构建与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调查了解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和现状,并基于“互联网+”背景构建和实施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评价其初步运行效果,为今后促进农村老年人实现积极老龄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研究第一阶段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现况调查以本研究中修订后的《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问卷》为调查工具,便利抽取河南省某地市下辖的行政村内625名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实际程度和影响因素,为后续干预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第二阶段 农村老年人及照护者对积极老龄化的认知体验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7名农村老年人、17名老年人家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需求和存在问题,为干预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第二部分: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的构建及修订本部分是基于“互联网+”背景,在前期文献回顾、访谈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初稿,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初稿进行修订,最终形成干预方案实施稿。第三部分: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的效果评价①类实验研究,采取知情同意原则选取河南省鹤壁市下辖某两个行政村A、B的农村老年人各50人,分别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老年人参与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对照组老年人在健康层面参与村卫生室的常规健康教育活动,在参与层面参与当地村委会组织的日常活动;在保障层面参与当地乡镇卫生院组织的常规科普宣传活动。在干预前后采用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问卷、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s Scale,SRAHP)、休闲利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两组老年人进行测评。②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选取8名老年人、4名老年人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分析资料。结果第一部分:①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总得分为70.00(30.00)分,处于较低水平;具体维度中“自理能力”得分最高,“建立经济保障”得分最低;影响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个人月收入、睡眠质量、每周锻炼次数、健身活动设施情况以及家属对社会参与支持情况。②针对访谈资料分析,从积极老龄化“健康”层面提炼出3个主题和2个亚主题:健康认知缺乏、健康信念积极、保健行为偏差(延迟就医行为明显、诊疗依从性不足);从“参与”层面提炼出4个主题和3个亚主题:社会参与愿望强烈、社会参与活动单一、影响社会参与的因素(担心增加家庭负担、缺乏社会参与设施、他人对老年人态度)、易受不良商业行为误导;从“保障”层面提炼出2个主题:社会保障知识缺乏、存在多样化的保障需求。第二部分:初步构建干预方案后,根据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意见进行修订,最终构建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共8个活动主题:走近积极老龄化、积极互助胜远亲、居家安全动手做、自我保健样样通、积极防范擦亮眼、发挥余热有劲头、维权保障助我行、积极生活永相随。第三部分:①类实验研究:干预组和对照组老年人基线资料均衡(P>0.05)。10周的干预活动结束后,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干预组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老年人健康行为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老年人领悟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老年人休闲利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质性研究:共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是干预方案的优点、干预方案的效果、对干预方案的进一步期待。干预方案的优点:形式多样、趣味易懂,微信群互动产生“榜样的力量”;干预方案的效果:积极老龄观的树立,健康层面的转变(健康知识的掌握、自我健康管理的践行)。参与层面的转变(互动互助行为的增加、风险防范意识的建立),保障层面的转变(老年保障知识的获得、对社会支持的感知);对干预方案的进一步期待:增加户外活动形式,保证干预资料的长期可用性,针对突发情况设置替代方案。结论基于“互联网+”背景构建的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可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整体水平、增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行为能力、提高农村老年人对社会支持的感知、改善农村老年人对休闲利益的认知,可为今后开展农村地区积极老龄化普及行动提供参考与借鉴。

杜灿灿[6](2020)在《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方案的构建及效果评价》文中指出目的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制定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干预方案,并探讨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方案的实施效果,为国内进一步开展农村地区失能老人的远程照护提供一定的实证基础。方法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农村失能老人及照护者的远程照护认知体验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2名农村失能老人、12名农村失能老人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深度挖掘农村失能老人及照护者对远程照护的认知、需求的期待体验,探讨远程照护方案的部分主题,以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第二部分:农村失能老人照护者对远程照护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分析及实地调研将课题组前期修订的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使用意愿问卷,通过预调查确定其内部一致性。便利选取276名农村失能老人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农村失能老人照护者对远程照护的使用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三部分: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干预方案的构建通过查阅文献、访谈结果分析和照护者使用意愿调查,初步制定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方案,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法进一步完善修订,形成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的实施方案。第四部分: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方案实施效果评价①此部分为类实验研究,依据干预方案构建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平台,选取10个村庄的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进行配对,并按照村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对,干预组以远程照护平台为依托实施远程照护方案,对照组常规村医对农村失能老人居家照护及健康管理。在干预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老年身体虚弱筛查表、老年人生活空间测评量表(Life Space Assessment,LSA)收集两组失能老人的数据资料。②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5名失能老人及其照护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第一部分:针对农村失能老人及照护者对远程照护认知、需求及期待的访谈分析,提炼出5个主题,17个亚主题对远程照护的认知不足、对远程照护有应用意愿、对远程照护模式有具体期待(照护内容应实用、照护方式应多样化、村医应介入远程照护、远程照护交流中应语言通俗、远程照护平台应操作便捷、远程照护中能随时沟通)、对远程照护内容有具体期待(远程健康教育、远程在线咨询、远程护理查房、远程健康管理和紧急在线救援);对远程照护实施保障的期待(组建多学科交叉专人负责的团队、以村医为“纽带”进行线下随访、发挥村委会的作用)。第二部分:农村失能老人照护者远程照护使用意愿得分68~163分,平均(115.84±17.32)分,条目的平均(3.13±0.47)分,使用意愿较高。远程照护使用意愿得分在与老年人的关系、子女数量、家庭月收入、老年人自理情况、是否使用过网络获取健康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自理能力及是否使用过网络获取健康知识为重要影响因素(P<0.05)。第三部分:初步制定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干预方案后,经2轮Delphi专家咨询,最终构建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干预方案共15个条目。包括远程在线咨询、远程健康管理、远程护理查房、远程健康教育4个模块。第四部分:①类实验研究:干预组和对照组失能老人基线资料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为期3个月干预结束后,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干预组的简明健康状况得分、老年生活空间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虚弱得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配对样本t检验,干预组失能老人简明健康状况得分提高,老年虚弱得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质性研究:分析出农村失能老人及照护者参与远程照护的体验相关主题4个,依次为:提高主动参与学习健康知识的积极性、改善焦虑紧张情绪、增强照护意识、能够降低失能老人的孤独感。结论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失能老人的虚弱状态、提高照护者的照护能力,这为国内开展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提供新的照护途径及措施,建议在农村地区进一步开展失能老人远程照护。

姜馥蓉[7](2020)在《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这种适应一般会涉及其在底层社会的身份建构、被认同和信任等。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不同的地区的传播各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承个案是必要的。本研究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拟沿着民族志书写和解释人类学的范式,对一个在河西走廊有数百年盛名的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汉族社会的互融与共生情景进行描述并赋予一定的说明性,力求为更有效地对类似文化现象的解读提供案例参考。文章首先纵向梳理了历史时期藏传佛教进入河西走廊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及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传承概况;观察地方外部社会力量如何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的重建及其在地方社会的面貌;藏传佛教金塔寺在进入汉族村落以后如何对群体和个人产生影响,是否以及何种程度上参与并形塑信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以及藏传佛教金塔寺进入地方汉族文化环境后与地方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引起各自微妙的变化,并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在地方社会的融入。其次,在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基础上,提出结论和思考。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对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乃是个案中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并通过观察村民个体、村落整体以及村落社会中的一些宗教行为这三个方面,探讨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汉族村落的互融对后者产生的一些具体影响。提出考察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这样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入案例的价值即在于,更好理解多民族、多文化共生互动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等宏大理论提供具象的认知。此外,通过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文章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反思“民间佛教”的概念,提醒相关研究者在运用此类概念时,不能忽略佛教信仰者的内部视角;二是以案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以及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高岳旻[8](2020)在《基于时间尺度的老年人日常休闲行为特征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民休闲热度持续攀升,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常态趋势,老年人日常休闲品质问题引发民众广泛关注。基于时间尺度分析老年人日常休闲行为特征,成为详实掌握休闲时间、休闲空间、休闲伴侣等层面上规律、变化和差异的重要途径。成都市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休闲文化底蕴浓厚,而且拥有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日常休闲极具典型性。本文逐步梳理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现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逐级编码实地调研所获访谈文本资料,专注于时间尺度与老年人休闲行为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归纳、总结共性层面上的休闲制约因素问题,并以此提出老年人休闲行为的优化对策。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成都市老年人上午时段的休闲生活可划分为“忙中偷闲”、休闲为上午时段的核心和没有专属休闲时间三种类型;下午时段拥有相对连续、完整且高质量的休闲行为;晚上时段的休闲时间量普遍超过2小时,但却过于依赖电视。各时段在休闲空间、出行方式、休闲伴侣等特征的表现上各有不同。(2)无论是“有孙辈”还是“无孙辈”,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休闲行为特征差异均较为明显。相比工作日,非工作日的休闲时间量明显增加,休闲空间出现明显拓展。(3)季节更迭下的休闲满意度因人而异。此外,对于“候鸟”老人来说,一年四季的休闲满意度均处于较高水平。(4)“老-老年人口”休闲生活的变化集中反映在休闲上的“衰减”趋势,相应地引发休闲方式趋于单一化,休闲伴侣逐步“脱离”的结果。(5)成都市老年人日常休闲行为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内在个人制约、人际间制约和结构性制约三个方面内容,与此同时,结构性制约是最显着的休闲制约因素;身体状况不佳以及受气候、空气质量影响成为老年人反馈最多的影响日常休闲行为的现实问题。期望本文所做的研究,能够充实质性研究方法在休闲领域内的实践和运用。与此同时,详细划分时间尺度,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成都市老年人更加全面地认识休闲,以求科学地改善每一位离退休人员的日常休闲生活品质。

陈世海[9](2019)在《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自发移民到相对发达的汉族农村地区寻求发展出路,是当前我国社会流动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移民搬迁后,少数民族嵌入到汉族的日常生活之中,与本地村民混合居住而构建了新的生活场域,形成了民族互动的多种样态。本研究在嵌入视角下,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自发从凉山欠发达地区搬迁到相对发达的宝乡汉族农村而形成的彝汉民族互动现象开展了研究。文章包括导论等八个部分,主要从物质生产、日常交往、民族文化、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嵌入视角下的民族互动研究,主要研究发现有:当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自发搬迁到相对发达的汉族农村时,便形成了嵌入式民族混居场域;在阶层结构上,因资源占有、职业分布、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外来的少数民族往往在整体层面嵌入在了社会结构的底层,这种“底层结构嵌入”是双方社会互动的基本前提;与此同时,汉族生活习惯、社会规则等方面也从文化、价值、规范等角度嵌入到外来少数民族群体之中,形成了“双重嵌入”的局面,这种局面既为双方社会互动提供了条件,又限定了行为规范、制度约束的协商空间。居住和种植空间的交叉分布,为双方日常交流以及生产方式的互动提供了条件。在种植内容和种植工具方面向汉族融合,是少数民族在形成文化震惊与差异体验的“内驱力”,以及借助社会支持力量等“外助力”完成技术学习后的双重合力驱动下的行为,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自适应”以及由习惯主导转变为效用主导的理性选择;在互动中的语言使用方面,当群体规模、文化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时,哪个民族群体处于高社会阶层,其语言便同其社会地位一样,拥有吸引其他民族自觉学习、使用的力量;在礼物往来中,互惠关系并非一开始就出现,礼物的受和授往往依据其社会阶层的位置而决定,除去授受双方礼物数量、价值以外的净值,体现出来的是结余方更高的社会阶层、权力和声望;在民族文化方面,外来小民族群体与本地大群体文化中差异大、甚至带有“危险性”元素的文化特质,最易在外群体压力和内群体自我纠正机制下被同化,相比于内隐文化(如宗教信仰)而言,外显文化(如民族服饰)更容易被同化。在底层嵌入的格局下,外来少数民族群体与本地汉族群体在总体上可能构建出“示好型社会关系”和“梯度型社会关系”等社会关系形态,也存在少量的“和谐型社会关系”和“排斥型社会关系”;经济社会文化的本源性差距是影响双方社会关系的面上原因,而人际交往能力、为人处事方法则是影响社会关系的点上原因;一般来说,有过与汉族人互动经验,具备随和、老实、谦卑、勤劳、肯出力等性格特征的少数民族群体更容易得到本地人接纳;在后天形成的嵌入式生活中,群体规模、文化、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的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鸿沟,没有治理和服务层面的介入,这种鸿沟通常难以依靠自身力量予以弥合。文章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对少数民族嵌入汉族地区的社会互动提出了初步的解释框架,以供后续研究予以批评。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后天生成的民族混居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指出:当异质性较强的少数民族群体嵌入到规模更大的汉族群体时,原先的社会治理结构将变得更为复杂。涉及到民族问题的治理经验缺乏,特别是缺乏对嵌入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议事规则的了解,对于开展民族治理将造成较大障碍。而嵌入的少数民族群体过分执着于与本地文化差异较大、甚至会给本地人带来心理或潜在人身威胁的传统和文化特质,将更容易引起大群体的排斥,并反过来影响自身在本地的可持续发展,更将增加社会治理的难度。通常来说,地方管理者受本地稳定发展的“大局观”限制,会在多重比较和博弈后生成“不出事逻辑”,以此为基础,运用体制内动员、多部门联合、法理与协商等多种治理手段,化解因文化冲突所导致的矛盾纠纷。而事实上,这种治理理念和方法都存在弊端,难以应对民族嵌入后的社会格局。要突破这种状况,需要重新界定“大局意识”,将管控式思维转变为服务性思维,吸纳本土精英和嵌入精英,激发内源性发展力量,强调自组织建设,在专业社会组织的配合下,以需求为导向开展综合化、专业化、本土化服务,完善治理结构,才能达到善治的最终目标。

叶丽萍[10](2019)在《农村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及其行为关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改进已有社会网络类型测量内容,进而识别出农村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探究农村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及其行为关联机制,重点分析感知社会关系质量和社会支持在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及健康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明确农村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对健康及其行为的影响路径。[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镇405位年满60岁的农村老年人,收集基本情况、社会网络类型、感知社会关系质量、社会支持、健康及健康行为数据。对各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通过K-均值聚类法进行样本聚类分析,识别农村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进一步分析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及健康行为关联机制:首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别分析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健康行为,感知社会关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其次,基于PROCESS插件的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分析感知社会关系质量(正向和负向关系)和社会支持在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及健康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社会网络类型是否通过健康行为影响健康。回归分析中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情况、家庭收入和是否慢病等社会人口学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社会网络类型变量选取多样型网络为对照组。定性研究则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并结合主题框架分析法深入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社会网络关系,健康及健康行为的状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了解地方政府和卫生部门采取促进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措施,措施效果,实施难点和改进策略。[结果]定量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改良的7条目社会网络类型量表,包括子女、近亲属、好朋友数量,子女、近亲属、好朋友交往频率,以及社会活动参与频率。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达到要求(Cronbach’s Alpha=0.792;KMO=0.794,bartlett球形度检验为P<0.001),通过该量表成功识别出5种农村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除了常见的多样型、限制型、朋友型和家庭型网络外,还识别家庭限制型这一特殊类型。(2)方差分析表明,健康及健康行为水平在不同社会网络类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处于多样型和朋友型网络的老年人抑郁症状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网络,而限制型和家庭限制型网络在抑郁症状和自评健康水平上均差于其他类型网络。处于限制型和家庭限制型网络老年人的健康行为差于其他类型,尤其是多样型网络。回归结果表明,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和健康行为显着相关(P<0.05或P<0.01或P<0.001)。(3)方差分析表明,感知正向关系质量在不同社会网络类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多样型网络好于其他类型,限制型网络差于其他类型。感知负向关系质量在不同社会网络类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样型网络好于限制型网络。社会支持在不同社会网络类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多样型网络好于其他类型,限制型网络差于其他类型;家庭型网络好于家庭限制型网络,但差于朋友型网络。回归结果表明,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与感知社会关系质量及社会支持显着相关(P<0.05或P<0.001)。(4)感知社会关系质量和社会支持在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间的中介效应结果:(1)当抑郁症状为因变量时,直接关系显着(R2=0.03,P<0.001)。在间接关系中,感知正向关系质量(95%CI=-0.49 to-0.15)、感知负向关系质量(95%CI=0.02 to 0.24)和社会支持(95%CI=-1.17 to-0.59)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23.57%,11.62%和56.40%。社会网络类型、感知社会关系质量和社会支持可有效解释抑郁症状水平68%的变异量。(2)当自评健康为因变量时,直接关系显着(R2=0.03,P<0.001)。在间接关系中,感知正向关系质量(95%CI=0.01 to 0.08)在社会网络类型与自评健康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27.78%。三者可有效解释自评健康水平26%的变异量。(5)感知社会关系质量和社会支持在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结果:(1)当用药依从性为因变量时,直接关系明显(R2=0.02,P<0.05)。在间接关系中,感知正向关系质量(95%CI=-0.42 to-0.03)、感知负向关系质量(95%CI=0.01 to 0.24)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30.74%和19.67%。三者可有效解释用药依从性水平20%的变异量。(2)当用药习惯为因变量时,直接关系明显(R2=0.02,P<0.05)。在间接关系中,感知正向关系质量(95%CI=-0.44 to-0.07)、感知负向关系质量(95%CI=0.004 to 0.19)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31.53%和11.86%。三者可有效解释用药习惯水平22%的变异量。(3)当求医行为为因变量时,直接关系不显着(R2=0.007,P﹥0.05)。在间接关系中,感知正向关系质量(95%CI=0.02 to 0.08)、感知负向关系质量(95%CI=-0.03 to-0.001)和社会支持(95%CI=0.01 to 0.14)起到中介效应。三者可有效解释求医行为水平20%的变异量。(4)当预防行为作为因变量时,直接关系显着(R2=0.03,P<0.01)。在间接关系中,仅社会支持(95%CI=0.08 to 0.29)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74.18%。三者可有效解释预防行为水平21%的变异量。(6)社会网络类型通过健康行为影响健康:(1)当抑郁症状为因变量时,直接关系显着(R2=0.11,P<0.001)。在间接关系中,用药依从性(95%CI=0.002 to 0.02)在社会网络类型与抑郁症状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9.6%。(2)当自评健康为因变量时,直接关系显着(R2=0.06,P<0.001)。在间接关系中,用药依从性(95%CI=-0.004 to-0.001)和预防行为(95%CI=-0.02 to-0.002)起间接作用。前者的中介效应占比为21.38%,后者的遮掩效应占比为13.79%。定性研究结果包括:农村老年人访谈结果主要分为健康状况,健康行为状况,社会网络关系状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4大主题。受经济水平、医保水平、教育水平、社会关系等因素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水平整体偏低,对健康行为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农村老人社会网络关系不够丰富,获取社会支持较少。政府和卫生部门虽采取一些促进农村老年人健康的措施,但措施效果还有待改进。[结论](1)本研究改进以往社会网络类型测量内容,并成功识别了农村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包括多样型、限制型、朋友型、家庭型,以及家庭限制型这一特殊类型。(2)处于不同社会网络类型老年人的健康、健康行为,感知社会关系质量和社会支持存在差异。(3)农村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及健康行为密切相关,除了直接作用于健康及健康行为(除求医行为)外,还通过感知社会关系质量和社会支持间接作用于健康和健康行为。此外,社会网络类型还通过部分健康行为作用于健康。(4)农村老年人健康及健康行为状况水平整体偏低,政策决策者在制定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相关措施时,需要重点考虑社会网络关系因素(包括社会网络类型、感知社会关系质量和社会支持等),并参考相关影响机制来完善措施。[创新与不足]创新点:(1)本研究改进了社会网络类型测量内容,依据改良的社会网络类型量表,成功识别了5种农村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包括多样型、限制型、家庭型、朋友型,以及家庭限制型这一特殊类型。(2)构建了农村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及健康行为的关联机制:(1)社会网络类型直接作用于健康和健康行为;(2)社会网络类型通过感知社会关系质量和社会支持间接作用于健康和健康行为;(3)社会网络类型还通过健康行为作用于健康。不足之处:(1)本研究为横截面数据,难以实现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及健康行为的因果关系分析,未来可探析纵向数据或是队列追踪研究。(2)本文的研究对象仅选取一个地区的农村老年人,将来的研究可以增加样本地区和样本量,并纳入城市老年人,对比城乡老年人的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及其行为关系差异。(3)考虑纳入更多影响因素,探索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复杂关联机制。

二、老年人怎样克服心里变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人怎样克服心里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
        (二) 儿童福利的相关研究
        (三)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相关研究
        (四)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 内容创新
        (二) 方法创新
        (三) 视角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 农村留守儿童
        (二) 福利
        (三) 社会福利
        (四) 儿童福利
    二、理论基础
        (一)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二) 福利治理理论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量化研究
    一、本研究所采用的儿童福利指标
        (一) 福利的一般测量
        (二) 儿童福利的测量
        (三) 儿童福利分析框架的建立
    二、研究假设与资料收集
        (一)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假设
        (二) 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福利假设
        (三)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假设
        (四) 资料收集与处理过程
    三、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量化研究结果
        (一)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福利的比较研究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研究
    四、农村留守儿童福利量化结果的讨论
        (一) 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福利的特点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的特点
        (三)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分析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获取与供给的质性研究
    一、访谈方法及对象
        (一) 访谈方法
        (二) 访谈对象
    二、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主体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一) 农村留守儿童从家庭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二) 农村留守儿童从国家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三) 农村留守儿童从社区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四) 农村留守儿童从志愿组织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三、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不同主体的供给困境分析
        (一) 家庭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二) 国家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三) 社区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四) 志愿组织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第五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提升的政策分析
    一、构建精准保障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
        (一) 以需要满足为导向制定儿童福利政策
        (二) 以权利实现为原则制定儿童福利政策
    二、制定保障儿童福利的家庭政策
        (一) 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
        (二) 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实践取向
        (三) 构建儿童友好型的家庭政策
    三、完善多元主体福利供给机制
        (一) 强化政府福利供给的主导责任
        (二) 落实家庭福利供给的主体责任
        (三) 强化农村社区福利供给的平台作用
        (四) 发挥学校福利供给的传递作用
        (五) 鼓励和引导志愿组织发挥福利供给的中介作用
    四、以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儿童福利均衡供给
        (一) 依托新型城镇化为儿童福利助力
        (二)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为儿童福利增益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
        (二) 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形成合力
        (三) 破解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困境需要挖掘更深层次原因
    二、未来研究展望
        (一) 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展开异质性研究
        (二)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应有新思维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部分举例)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访谈人员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老年人及养老机构概述
        1.1.2 人文关怀概述
        1.1.3 顾客满意度概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技术路线
2 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感知的质性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资料收集方法
        2.1.3 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感知较为满意的人文关怀
        2.2.2 感知较不满意的人文关怀
    2.3 研究讨论
        2.3.1 养老机构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2.3.2 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感知结果分析
        2.3.3 建议
3 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3.1 研究方法
        3.1.1 建立问卷的条目池
        3.1.2 设计问卷的计分方法
        3.1.3 筛选问卷的条目
        3.1.4 正式施测
        3.1.5 条目的分析与筛选
        3.1.6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1.7 统计学方法
        3.1.8 质量控制
    3.2 研究结果
        3.2.1 专家咨询结果
        3.2.2 预试验结果
        3.2.3 正式试验结果
        3.2.4 问卷终稿形成
    3.3 研究讨论
        3.3.1 问卷编制的意义
        3.3.2 问卷编制的科学性
        3.3.3 问卷的适用性
4 全文总结
    4.1 主要研究结论
    4.2 研究创新之处
        4.2.1 选题角度创新
        4.2.2 研究对象创新
        4.2.3 研究内容创新
    4.3 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专家咨询表
附录B 知情同意书
附录C 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问卷(预调查)
附录D 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问卷(最终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老年人需要满足与福利政策 ——基于时间利用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回顾
        1.3.2 已有研究的贡献
        1.3.3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视角
        1.4.2 分析框架
        1.4.3 研究思路
        1.4.4 研究内容
        1.4.5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1.5.1 角度创新
        1.5.2 内容创新
        1.5.3 方法创新
2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老年人
        2.1.2 时间利用
        2.1.3 需要与需要满足
    2.2 相关理论
        2.2.1 人的需要理论
        2.2.2 ERG理论
        2.2.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3 老年人客观时间利用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抽样及样本构成
        3.1.2 研究工具
        3.1.3 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分配
        3.2.2 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场所分布与陪同者
        3.2.3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时间数量的年份变化
        3.2.4 不同老年群体满足各类需要时间数量的差异比较
        3.2.5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时间数量的影响因素检验
    3.3 讨论
        3.3.1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结构
        3.3.2 老年人满足不同需要的时间分配
        3.3.3 老年人公共服务的享有状况及其政策影响
        3.3.4 不同老年群体的需要满足特点与政策供给
    3.4 小结
4 老年人主观时间利用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抽样及样本构成
        4.1.2 访谈提纲设计
        4.1.3 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老年人时间利用的主观评价
        4.2.2 老年人时间体验的性别差异
        4.2.3 老年人的日常时间结构与需要满足类型
        4.2.4 老年人时间利用的环境建构
    4.3 讨论
        4.3.1 主观时间利用视角下老年人的需要满足与政策供给
        4.3.2 满足老年人需要的福利供给主体及其效能
        4.3.3 老龄社会的代际权力分配与政策短板
        4.3.4 性别平等视角下的政策设计偏差
    4.4 小结
5 基于需要的老年福利政策思考
    5.1 实现福利供给精准化
        5.1.1 满足老年人的共性需要
        5.1.2 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差异化需要
        5.1.3 增强老年人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5.2 加强家庭功能和社区福利建设
        5.2.1 强化家庭的基础性地位
        5.2.2 加快社区福利建设
    5.3 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5.3.1 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
        5.3.2 推动社会组织与志愿者参与
        5.3.3 发挥市场的补充性作用
    5.4 提高福利治理水平
        5.4.1 消除福利供给碎片化
        5.4.2 推进跨学科协同治理
        5.4.3 发展“互联网+”与智慧养老服务
6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1.1 老年人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分布不均衡
        6.1.2 不同老年群体满足各类需要的时间利用具有差异
        6.1.3 老年福利政策供给存在短板
        6.1.4 老年人的多重需要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展望
        6.3.1 整合多种方法
        6.3.2 扩充研究内容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气候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1.3 文化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严寒城市
        1.3.2 公共空间
        1.3.3 冬季景观
        1.3.4 景观活力
        1.3.5 研究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冬季景观的活力性阐释
    2.1 冬季景观活力研究基础
        2.1.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2 研究范畴与概念
        2.1.3 活力与景观活力
    2.2 冬季景观的活力聚焦
        2.2.1 冬季景观的生命系统
        2.2.2 冬季景观的活力维度
    2.3 冬季景观的活力目标
        2.3.1 景观的适应能力
        2.3.2 景观的释放能力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严寒城市冬季景观现状研究
    3.1 冬季景观使用调查
        3.1.1 问卷调研
        3.1.2 参与观察
        3.1.3 数据分析
    3.2 冬季使用地点分析
        3.2.1 公共空间聚焦
        3.2.2 活力场地聚焦
    3.3 冬季人群需求聚焦
        3.3.1 以群体特征划分
        3.3.2 以行为类型划分
        3.3.3 需求归纳
    3.4 问题梳理
        3.4.1 布局问题
        3.4.2 使用问题
        3.4.3 视觉问题
    3.5 活力的目标重构
        3.5.1 空间的支撑力
        3.5.2 功能的凝聚力
        3.5.3 形式的吸引力
    3.6 活力的激发原则
        3.6.1 适应性原则
        3.6.2 复合性原则
        3.6.3 补充性原则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冬季景观空间的支撑力
    4.1 空间的适应性选择
        4.1.1 依托人口
        4.1.2 依托微气候
        4.1.3 依托公共建筑
        4.1.4 分化与重组
    4.2 空间的内部结构
        4.2.1 布局方式
        4.2.2 空间关系
        4.2.3 空间的冗余
    4.3 空间的连接
        4.3.1 实的连接
        4.3.2 虚的连接
        4.3.3 连接织网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冬季景观功能的凝聚力
    5.1 冬季功能的强化
        5.1.1 功能的顺应
        5.1.2 功能的转换
        5.1.3 功能的复合
    5.2 冬季活动的吸引
        5.2.1 制造人群聚集
        5.2.2 增加景观互动
        5.2.3 强化冬季体验
    5.3 精神需求的满足
        5.3.1 唤醒居民集体记忆
        5.3.2 自我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冬季景观形式的吸引力
    6.1 吸引的理论依据
        6.1.1 自然法则
        6.1.2 喜爱模型
        6.1.3 透镜理论
    6.2 冬季景观审美偏好
        6.2.1 冬季景观分类
        6.2.2 冬季的吸引点
    6.3 冬季审美透镜模型
        6.3.1 冬季特色
        6.3.2 视觉丰富
        6.3.3 景观趣味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冬季景观活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7.1 指标体系释义与评价标准
        7.1.1 空间支撑力评价
        7.1.2 功能凝聚力评价
        7.1.3 形式吸引力评价
    7.2 数据分析
        7.2.1 项目分析
        7.2.2 信度检验
        7.2.3 效度检验
        7.2.4 验证性因素分析
    7.3 评价体系构建
        7.3.1 变量计算
        7.3.2 指标权重计算
        7.3.3 模型构建
        7.3.4 模型验证
    7.4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的途径
        7.4.1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原则
        7.4.2 冬季景观活力提升策略
        7.4.3 冬季景观要素设计要点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互联网+”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的构建与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立题依据
        1.2 相关概念及定义
        1.3 国内外文献回顾
        1.4 小结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理论依据
        3.1 积极老龄化理论
        3.2 生态位理论
    4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现状研究
    第一阶段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水平现况调查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样本量计算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阶段 农村老年人及照护者对积极老龄化的认知体验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访谈提纲
        2.3 资料收集与处理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的构建及修订
    1 研究目的
    2 干预方案初拟
    3 形成专家咨询表
    4 确定咨询专家
    5 咨询过程
    6 资料分析
    7 结果
第三部分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的效果评价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步骤
        2.4 质量控制
        2.5 伦理原则
    3 结果
    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6)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方案的构建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立题依据
        1.2 相关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小结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理论依据
    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农村失能老人及照护者的远程照护认知体验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农村失能老人照护者对远程照护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方案的构建
    1 研究目的
    2 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方案初稿的设计过程
    3 形成专家咨询表
    4 结果与分析
第四部分 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远程照护在老年健康管理中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7)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
        (一)选题背景
        (二)田野点选取
        (三)研究问题: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乡村社会的融入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一)河西走廊
        (二)金塔寺与“金塔寺”
        (三)文化涵化
        (四)“文化边缘”与“文化边‘源’”
        (五)阶序理论
        (六)民间信仰
        (七)社会融入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宗教对话与宗教身份认同的研究
        (二)以往对藏传佛教寺院的研究概况
        (三)藏传佛教在藏区以外传播的研究概况
        (四)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研究概况
    四、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范式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五、金塔寺:文化汇聚地带的藏传佛教
        (一)田野点的自然地理概况
        (二)田野点的人文概况:“金塔寺”与金塔寺
第一章 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
    第一节 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概况
        一、河西走廊的藏族部落和人口
        二、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传播概况
        三、20世纪中期以前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 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
        一、20世纪中期以前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播概况
        二、20世纪中期以后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承状况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地方社会与寺院重建
    第一节 国家在场与金塔寺重建
        一、国家政权在制度、政策层面对寺院的管理
        二、国家政权在符号象征层面对寺院的影响
    第二节 民间力量与金塔寺的重建
        一、民间文化组织的公共号召力
        二、藏传佛教信仰群体对寺院重建的影响力
        三、民间社会力量之于寺院重建的意义
    第三节 既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与金塔寺的重建
        一、汉族传统民俗观念对寺院文化的接纳和承受
        二、现代经济发展对寺院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信徒身份表述
    第一节 居士群体中的城乡身份差异
        一、疏离寺院的村里人
        二、主动亲近寺院的城里人
    第二节 信徒身份的获得与维护
        一、基于情境性社会关系的信徒身份获得
        二、信徒身份的辨识、强化和维护
    第三节 民众宗教信仰实践中的文化调适
        一、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调试
        二、节日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融合
        三、生命历程中的宗教信仰表述与互动
    小结
第四章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文化的互动
    第一节 金塔寺与地方“神灵”的互动
        一、“神”之来路——地方多元信仰中的“神灵”
        二、藏传佛教对地方“神灵”因素的采借
        三、“众神和谐”——地方宗教信仰惯习
    第二节 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一、地方社会中的宗教神职人员
        二、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眼中的彼此
        三、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信仰在仪式层面的互动
        一、挂“红”——从红色被面向红色哈达的转变
        二、“被互动”的藏传佛教——记一位“神人”对金塔寺的特殊情感
        三、佛还是道:丧礼引出的困惑与确信
        四、众望所归——记一次供龙王法会
    小结
结论与思考
    一、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一)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藏传佛教与地方多元宗教互动与共生的事实与结果
        (二)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三)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影响
    二、对“民间佛教”概念的思考——基于内部视角
        (一)关于现行“民间佛教”等概念的回顾
        (二)对现行概念之暗示意味的反思
    三、对“宗教在地化”的思考——基于外部视角
        (一)田野案例体现的乡土社会宗教信仰实践逻辑
        (二)制度化宗教在基层社会践行“中国化”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时间尺度的老年人日常休闲行为特征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迈入全民休闲时代
        1.1.2 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
        1.1.3 打造美丽宜居锦官城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体系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老年人
        2.1.2 休闲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扎根理论
        2.2.2 时间地理学理论
        2.2.3 休闲制约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及范围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范围
    3.2 资料收集与分析
        3.2.1 理论性抽样
        3.2.2 资料收集方式
        3.2.3 整理与分析
    3.3 研究质量检测
        3.3.1 效度问题
        3.3.2 信度问题
        3.3.3 推论问题
        3.3.4 伦理道德问题
第四章 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成都市老年人日常休闲行为特征
    4.1 日尺度:从细分到整体,多视角看休闲
        4.1.1 上午时段:三种类型的生活安排
        4.1.2 下午时段:连续完整、长时间且高质量的休闲时光
        4.1.3 晚上时段:对闪烁荧光屏的依赖
        4.1.4 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休闲状况
    4.2 季节尺度:休闲满意度的感知与区分
        4.2.1 无明显季节满意度感知差异的原因
        4.2.2 存在季节偏好和满意度感知差异
        4.2.3 “候鸟式”的休闲生活
    4.3 年龄段尺度:关于“老-老年人口”休闲生活变化的探讨
        4.3.1 经历一个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
        4.3.2 休闲方式、空间和出行选择的变化
        4.3.3 休闲伴侣的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成都市老年人日常休闲行为制约因素分析
    5.1 内在个人制约
        5.1.1 观念问题
        5.1.2 偏好问题
        5.1.3 情绪问题
        5.1.4 心态问题
    5.2 人际间制约
        5.2.1 家庭层面
        5.2.2 社交层面
    5.3 结构性制约
        5.3.1 个人状况类
        5.3.2 外部环境类
    5.4 小结
第六章 成都市老年人休闲行为的优化对策
    6.1 个人及家庭层面
        6.1.1 增强休闲意识,树立积极健康的休闲观
        6.1.2 科学分配时间,做好休闲规划
        6.1.3 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6.2 政府职能层面
        6.2.1 合理规划布局公共休闲场所和设施
        6.2.2 决胜“蓝天保卫战”
        6.2.3 提升扶老助老政策的力度、准度和广度
    6.3 社会层面
        6.3.1 社区内部打造优越的休闲环境
        6.3.2 涉老企业注重产品研发、服务品质和定价机制
        6.3.3 大众传媒全力引领休闲新风尚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讨论
附录 老年人日常休闲行为特征访谈大纲
参考文献
致谢

(9)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及主题
        (一) 传统农村社区、空心化及其转型的可能路径
        (二) 少数民族扶贫与异地搬迁、自发移民
        (三) 少数民族自发移民后的“嵌入式”生活
    二、研究回顾与述评
        (一) 有关嵌入研究的回顾与梳理
        (二) 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与自发移民
        (三) 少数民族流动背景下的民族互动研究
        (四)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社会治理研究
        (五) 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内容、价值、概念与思路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研究的价值和创新
        (三)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田野点介绍
        (一) 县域经济社会概况
        (二) 宝乡经济社会概况
第一章 宝乡的空心化及彝胞的嵌入
    第一节 民工潮与宝乡空心化
        一、民工潮的形成与农村空心化
        二、宝乡汉族的人口迁出及农村空心化
    第二节 社会网牵引下彝胞的自发移民与嵌入
        一、彝胞的自发移民与全面嵌入
        二、彝胞自发移民过程中的社会网运行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彝汉互动
    第一节 土地的流转与利用
        一、彝胞对宝乡闲置土地的利用
        二、闲置土地再利用的价值及其不确定性
    第二节 从荞麦、背篓到水稻和扁担
        一、种植内容的变化: 从荞麦到水稻
        二、种植工具的变化: 从背篓到扁担
    第三节 农村里的兼业型农民工
        一、城镇化与汉族农民工回流创造的兼业机会
        二、农村里的“兼业型”农民工
        三、兼业过程中的纠纷及底层抗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彝汉互动
    第一节 汉语的使用、习得及情境选择
        一、彝胞在宝乡的日常语言使用
        二、彝胞在宝乡的汉语习得
        三、特殊情境下的语言使用
    第二节 礼物交换: 从有来无回到礼尚往来
        一、有来无回的礼物
        二、有来有往的礼物交换
        三、彝汉双方礼物交换的逻辑
    第三节 留守与流动: 儿童的“战争与和平”
        一、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
        二、汉族留守儿童与彝族流动儿童的日常交往
        三、汉族留守儿童与彝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族文化调适中的彝汉互动
    第一节 “另类”服饰的演变与融合
        一、彝族服饰的传统特征
        二、彝胞服饰的呈现及汉族人的反应
        三、彝族服饰向汉族融合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阴宅”恐惧与泛神信仰
        一、凉山彝族的泛神化宗教信仰
        二、彝胞泛神化信仰在宝乡的呈现
        三、彝胞泛神化信仰在宝乡的演变逻辑
    第三节 难以组织的火把节
        一、火文化对凉山彝族的重要性
        二、难以组织的火把节
        三、“冷落”火把节的背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彝汉互动所建构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帮工”及其构建的社会关系
        一、彝胞各种形式的“帮工”行为
        二、由“帮工”所呈现的社会关系
        三、“帮工”改进社会关系的拓展分析
    第二节 并不成功的民族通婚
        一、族际通婚与民族关系的探讨
        二、并不成功的民族通婚案例
        三、不成功的通婚呈现出的社会关系
    第三节 非常难得的守望相助
        一、从互帮互助到守望相助
        二、守望相助背后的交往选择
        三、守望相助背后的深层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彝汉互动背后的农村社会治理
    第一节 “提供帮助”还是“让人头疼”: 嵌入式生活的治理难题
        一、治理难题的具体表现
        二、治理难题的形成原因
        三、治理难题背后的深层因素
    第二节 “店大欺客”还是“客大欺店”: 治理中的主客反转
        一、主客反转的诱因及文化基础
        二、主客反转的治理方法与逻辑
        三、主客反转引申出的治理反思
    第三节 服务型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宝乡的农村治理体系
        二、彝胞的服务型需求
        三、可能的服务型治理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结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四、未来研究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
致谢

(10)农村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及其行为关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社会网络类型的定义
        1.2.2 社会网络类型的理论基础
        1.2.3 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及健康行为关系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小结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定量—定性混合方式
    2.2 调查地点与对象
        2.2.1 调查地点
        2.2.2 调查对象
    2.3 调查工具
    2.4 数据收集和质量控制
        2.4.1 定量研究数据收集
        2.4.2 定性研究数据收集
        2.4.3 质量控制
    2.5 数据分析
        2.5.1 定量研究数据分析
        2.5.2 定性研究数据分析
3 定量研究结果
    3.1 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3.2 问卷量表分析
        3.2.1 社会网络类型量表
        3.2.2 感知社会关系质量量表
        3.2.3 社会支持量表
        3.2.4 健康量表
        3.2.5 健康行为量表
    3.3 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聚类分析
    3.4 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关系分析
        3.4.1 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的二元关联
        3.4.2 社会网络类型对健康的总效应
        3.4.3 感知社会关系质量、社会支持及健康相关性分析
        3.4.4 社会网络类型对感知社会关系质量的效应
        3.4.5 社会网络类型对社会支持的效应
        3.4.6 社会网络类型对健康的直接与间接效应
    3.5 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行为关系分析
        3.5.1 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行为的二元关联
        3.5.2 社会网络类型对健康行为的总效应
        3.5.3 感知社会关系质量、社会支持及健康行为相关性分析
        3.5.4 社会网络类型对健康行为的直接与间接效应
    3.6 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及健康行为关系
4 定性研究结果
    4.1 访谈者基本信息
    4.2 主题分析框架
    4.3 老年人健康状况
    4.4 老年人健康行为状况
    4.5 老年人社会网络关系状况
    4.6 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5 讨论
    5.1 定量研究结果讨论
        5.1.1 社会网络类型聚类分析
        5.1.2 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关系
        5.1.3 感知社会关系质量在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间的中介效应
        5.1.4 社会支持在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间的中介效应
        5.1.5 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行为关系
        5.1.6 感知社会关系质量在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5.1.7 社会支持在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5.1.8 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及健康行为关系
        5.1.9 社会人口学因素与老年人健康及健康行为的关系
    5.2 定性研究结果讨论
        5.2.1 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
        5.2.2 老年人健康行为状况
        5.2.3 老年人社会网络关系状况
        5.2.4 措施的评价
    5.3 研究创新点
    5.4 研究不足和展望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老年人社会网络关系、健康及行为情况调查问卷

四、老年人怎样克服心里变异(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D]. 袁书华. 山东大学, 2021(11)
  • [2]养老机构老年人人文关怀满意度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D]. 王熔.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3]老年人需要满足与福利政策 ——基于时间利用的分析[D]. 周慧. 山东大学, 2020(04)
  • [4]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活力性研究[D]. 孙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互联网+”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干预方案的构建与效果评价[D]. 李宏洁. 郑州大学, 2020(02)
  • [6]农村失能老人远程照护方案的构建及效果评价[D]. 杜灿灿. 郑州大学, 2020(02)
  • [7]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D]. 姜馥蓉. 兰州大学, 2020(12)
  • [8]基于时间尺度的老年人日常休闲行为特征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高岳旻.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D]. 陈世海. 云南大学, 2019(09)
  • [10]农村老年人社会网络类型与健康及其行为关联机制研究[D]. 叶丽萍.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如何克服老年人的心脏突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