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迎来创刊50周年

广州日报迎来创刊50周年

一、《广州日报》迎来50周年华诞(论文文献综述)

李凯[1](2021)在《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话语权是指话语主体在“言语”和“说话”的行为和活动即话语实践过程中,所产生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影响、力量和效果等,包括其采用的话语载体所表现出来的传播力,其话语内容对话语客体及其环体所产生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和感染力等,是话语内容、形式和载体的完美结合所表现和反映出来的所有能量和力量。话语权具有实践性、社会性、弥散性和动态性等特征。话语的真理性是话语权的内在本质,社会实践是话语权的外在本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网络社会的意识形态在话语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影响力,即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和感染力等。当前,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存在着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被消解等突出问题,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从机遇来看,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发展性、网络化、国际性机遇已经到来。从挑战来讲,国际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技术、信息、资本、话语等多重霸权不断冲击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国内,多种不良思潮持续挤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即坚持和完善党的科学领导、坚持和贯彻科学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科学的指导理论;要遵循人民性原则,即坚持为了人民、坚持依靠人民、坚持人民评判标准;要遵循辩证性原则,即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坚持包容性与斗争性相统一、坚持时度效相统一。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要围绕话语权内容体系、话语权传播体系、话语权环境体系三个主要路径精准发力:话语权内容体系建设要巧妙选取话语素材,灵活运用话语形式,恰当使用话语方法;话语权传播体系建设要全面把握传播方式,不断掌握传播规律,持续优化传播策略;话语权环境体系建设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绘就网上网下同心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李林虹[2](2020)在《广东广播电视台的汉英新闻编译岗位实习报告》文中提出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全面的中国越来越成为广大媒体工作者的责任。广东广播电视台(GRT)的英语新闻尝试把广东声音传递给更多外国听众,其中汉英新闻编译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在广东广播电视台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实习(2019年6月9日至2019年10月20日),主要负责新闻编译工作。在本实习报告中,笔者根据自身汉英编译实践,在对实习岗位及背景信息情况介绍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文体分析方法,对该英语新闻的语言、篇章以及语境因素进行分析。笔者认识到了广播新闻文体简洁但又正式的特点。本实习报告重点关注编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编译新闻中的数据、长句、篇章,和采用的多种编译方法如信息删减、信息重组等,进而编译出符合广东广播英语新闻文体的译文。最后,作者发现,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广东广播电视台英语新闻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台新闻,而具有电台新闻和纸质新闻的双重文体特点。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编译实习,一方面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提高编译能力;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编译实习的总结和回顾,为英语新闻编译学习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雷[3](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陈海燕[5](2019)在《新时期报刊号外发展趋向及功能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号外在我国已经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了,是报社因重大事件、重大内容需要及时报道而临时出版的新闻纸。尤其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的号外,充分见证了祖国四十年的沧海桑田。本文以新时期的报刊号外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分析新时期报刊号外的传播内容。这些号外,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全球性重大体育赛事、突发灾难性事件、航天领域新成就新成果、国际国内重大新闻等等,深刻、全面的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国际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而纵观号外的历史,就是中国大事件的编年史,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其次,本文在梳理了号外发展历史的前提下,解读了新时期报刊号外的发展趋向和功能演变。为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新时期的报刊号外进一步融合创新,掀起了电子文本发展的新篇章。

邬昶俊[6](2018)在《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文中提出赵德馨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经济史学工作者。他在经济史学的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极高的建树。从1956年完成研究生班学习至今,赵德馨教授已出版7部专着,1部专题论文集,1部论文选,3部合着,2部资料汇编,主编书7种,发表论文224篇。1998年退休后,赵德馨教授依然专注于科研工作,至今已完成的或正在进行的国家课题有5个,省级项目5个,自定项目3个。其中,已完成的项目中,主编的着述4部,共计1516万多字。合着的着作1部,30万字。独撰的着作5项,共计284万多字。独编资料集1部,140万字。赵德馨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人,是创建“中国经济发展学”的倡导者与先行者。被同行学者誉为“经济史学界一通才”。赵德馨教授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十分注重经济史学科的教学工作。他先后编写并出版了 5部经济史教材,并首次在国内高校开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程。赵德馨教授60多年如一日的砥砺治史,只为了完成自己在研究生毕业时定下的目标:回答经济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与中国经济是怎样发展过来的。从经济史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他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与进行的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围绕他对“经济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中国经济是怎样发展过来的”两个问题的解答,追寻他的学术研究路径和对构建经济史学科体系的构想,分别梳理他在经济史学科研究和经济史学科建设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按照以上的思路,从结构安排上,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论述研究目的与意义。对目前学界关于赵德馨教授的治学特点、对他的研究成果的述评等内容进行学术回顾,并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第一章,重点分析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结构的界定。以此作为全文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为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按照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结构的层次划分,分别梳理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各分支学科在研究和学科建设两方面取得的成果与进行的实践,进而突出他取得的学术成就。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实研究的贡献主要以专题研究的时间为序,分别探讨他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实、中国近代经济史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三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实研究方面。首先,赵德馨教授全面描述了两汉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其次,他从广泛的角度对楚国的货币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与研究,对中国古代货币史上诸多谜题,或进行了确切的解答;或提供了解答的思路;或汇集各家观点,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平台。在中国近代经济史实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出版了两部史料汇编:《张之洞全集》和《太平天国财政经济资料汇编》。第二,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对中国近代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行了总结。第三,研究了不同群体在中国经济现代发展的经济活动,突出“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先后主编了三部多本资料集:《新中国经济文献索引(1949——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资料长编》。其二,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题组,主编了一部多卷本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运行过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赵德馨教授的经济史实研究是为抽象经济史理论而服务。因此,他在经济史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的学术贡献,又可以从他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和贯通中国古今经济史的理论四个方面来探讨。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变化或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进行了新的理论解释,提出“五主经济形态论”。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从经济现代化起步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时间区间。在时间上限上,定在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1842年,将时间下限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他进一步提出将中国近代经济史与中国现代经济史“合二为一”,突破1949年的界限,将自1842年以来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的经济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第二,提出了“经济现代化两层次”学说,对经济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四点:其一,中国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前进,具有内在的基础与动力,基本趋势是发展、进步、上升。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共同发展。其二,最有利于中国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经济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其三,多元互补型经济适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其四,“之”字形路径理论,从1949年到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一个明显的“之”字路。赵德馨教授至今的经济史学研究力求达到“通”,希望用中国的经济史理论解释中国的经济历史。具体来说,他在“求通”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五点:其一,对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过程进行了整体考察,并进行理论解释。其二,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出了“历史形成的情况不同,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不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将走一条与别国不同的路”的理论观点。其三,提出“商兴国兴论”,通过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商品交换及商业演变的历史趋势与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经济水平的历史情况,对商业与国家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理论解释。其四,研究了中国历史上的市场关系,分析了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基因,并以此判断中国今天的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4000多年的历史之必然。其五,研究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发现中国历史城与市的演变规律为,无城无市——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市比城大,城在市中。并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演变的规律与中国市场关系演变的规律结合起来,进一步强调了市场经济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符合其历史规律。对于经济史学科的建设而言,赵德馨教授通过开设课程、编着教材、培养专业研究人员、召开学术会议等实践工作,为完整且独立的经济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经济史学科建设方面。赵德馨教授所作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建完整的经济史学科点。该学科点在专题研究的时间范围上囊括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等学科;在学科研究的层次上,既有与经济史实相关的成果积累,又有经济史理论的提出,还开展了经济史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为经济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赡的档案资料、质量上乘的学术成果,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经济史学工作者。第二,赵德馨教授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诞生。为此,他主编了一部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着作,最先在高等院校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程、编着课程教材并招收研究生,主持召开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发展为目的的学术会议,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交流平台的创办。第三,赵德馨教授为了使经济史学科成为一门完整的独立学科。他以经济史学科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究,先后对经济史学科的研究对象,经济史学研究的分期标准,经济史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经济史学科的功能,经济史学科的研究程序、规范与方法,经济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经济史学”和“怎样研究经济史学”的问题,并开创了经济史学概论这门新学科。第四部分是结语部分。对赵德馨教授在经济史学科建设方面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了总体式回顾,梳理了到目前为止他建设经济史学科的历史过程和取得的成就。总体而言,他对经济史学科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为经济史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资参考的研究成果;第二,为推动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主编并出版了一系列资料集、工具书和教材;第三,培养了一批经济史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者,为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第四,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开创经济史学概论。

施瑛[7](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认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罗芸竹[8](2013)在《《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报纸产业中掀起了“纪念性特刊热”,各类纪念性特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一独具特色的办报模式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类报纸,已经成为我国报业市场上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景观。但是,面对纪念性特刊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在业界还是学术界,作者们都是以某一期特刊或者某一重大事件为研究对象,研究与写作的方式可以说是从一种微观的角度,没有从历史层面上来微观的研究纪念性特刊,没有以传播内容与传播艺术为突破口,总结出该报长期积淀下来的关于纪念性特刊的宝贵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再为今后出版纪念性特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目前,在研究纪念性特刊的文献中,缺少兼具宏观与微观、时间跨度较长的研究。而本文以《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创刊以来至2012年12月31日的内容作为研究写作的对象,以时间变化为纵轴,再结合每个时代具体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背景,横向地研究纪念性特刊传播内容与传播艺术的特点。因此,本文有助于完善、补充这一缺陷。本文将着重描述《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的发展历史、传播内容与传播艺术,总结出《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给同行同性质报纸带来的启示与经验,以及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为其他报社出版纪念性特刊提供一个参考与标准,为往后研究纪念性特刊提供可靠的文献资料,与其他研究特刊以及纪念性特刊的着作一起形成相对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文献综述,为之后的内容作铺垫。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纪念性特刊与特刊的定义、特征以及种类;第二章归纳了《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的发展历史,其中包括发展历史综述与不同时期及其特色;第三章是本文重点之一的纪念性特刊传播内容分析,在这部分,笔者从国家重大纪念日特刊、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特刊以及纪念重要历史人物特刊三类来分析概括纪念性特刊传播内容的特点;第四章是本文重点之二的传播艺术分析,在这部分,笔者主要从报道艺术与编辑艺术两方面来论述;第五章则是根据对上一章的深入分析与总结,提炼出关于纪念性特刊节庆报道偏少、取材范围不广、过分偏重成就报道、出版的连续性不强以及与读者互动不够的五点不足,并提出升华《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的对策。

王维维[9](2012)在《《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庆节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它承载着反映这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功能。《人民日报》是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是最能代表党和国家立场的报纸,它的国庆报道是关乎国家的意志体现。新闻语言作为媒介传播信息的载体,对于传播效果的取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总路线时期的冒进,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改革开放的转折,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国庆新闻语言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分析国庆新闻的本质,在对叙事方法和报道角度、报道框架等新闻业务层面继续研究之外,还可选择从国庆新闻报道的语言表现形态为出发点进行研究,以求发现其规律和特点。笔者拟通过以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为结构框架,对《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新闻语言的各个要素:词汇、句式、辞格、章法等等进行描写研究,并结合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语境考察国庆新闻文本的语用目的和语用效果。本文将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通过梳理其他学者对新闻语言和国庆报道的研究现状,发现鲜有对《人民日报》国庆新闻文本本身的研究,这些前人的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研究空间。第二章结合关键词将建国以来《人民日报》所有的国庆头版报道划分为4个阶段,从历史的视角对国庆新闻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系统的认知。第三章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国庆头版新闻的词汇、句式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同时也有着稳定的风格,消息和社论的篇章结构常年统一;另外,《人民日报》国庆头版的版面设计、排字方式、新闻图片、字体字号及色彩等版式语言也有着阶段性的一致。第四章分析得出《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新闻语言呈现出的特征与变化,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传播等语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对新闻事业的功能、新闻价值和新闻本质、宣传方式以及传受双方的心理等新闻传播规律的认知差异所致。第五章在分析完国庆新闻语言的特征和流变成因之后,从改文风的角度,对党报国庆新闻语言的变革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总之,全文经分析、综合而揭示出自建国以来,《人民口报》国庆口报道的整体性语言特点与流变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反映在国庆新闻报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从而对今后的党报国庆报道的写作和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尹良润[10](2010)在《中国报业产业转型与产业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衰退产业理论、产业转型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为理论范式,构建我国报业产业转型的研究框架,提出产业结构重构是报业产业转型的本质。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组织转型、企业组织转型是报业产业转型的内涵,数字报业是报业产业转型的目标。本论文主要研究问题是报业如何实现其产业转型。具体包括:报业发展是否处于衰退期;报业产业转型的本质,转型的核心内涵及转型目标;报业产业转型的主要动力何在,转型路径为何。这些问题彼此关联,形成报业产业转型的问题系统。借鉴产业衰退理论,同时结合报业二重性,提炼出衡量报业发展阶段的实证分析指标体系,经过数据分析得出传统报业是衰退产业的结论。采用产业演进理论,从需求、供给、技术和政策四个维度阐述传统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及动力机制。数字技术对媒介领域带来全方位革命性影响,数字报业是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转型,数字技术是报业产业转型的核心动力。技术与需求、供给、分工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产业演进的动力系统,推动报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结构重构是报业产业转型的本质。报业产业转型的核心目标是由传统报业转型为数字报业。不同于局部策略性调整,这是一种根本上的战略转型,具有革命性、颠覆性。报业产业创新是实现报业产业转型的主要途径。报业产业转型的路径就是沿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企业组织三大方向进行产业创新。报业产业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三方面:报业产业结构转型;报业组织转型;企业组织转型。媒介融合导致报业产业结构重构、产业边界重划,报业属于“大媒体业”,报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后其产业定位是高端内容提供业与集成业。报业产业组织结构的集中度大幅提高,兼并重组更加频繁。报业企业组织机构转型以媒介融合为导向,转型为扁平化组织结构。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是数字报业的基础,全媒体采编平台是技术平台的核心。盈利模式创新是报业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经营领域的重要突破口:由二次售卖转向多次售卖,由规模经济盈利模式转向范围经济盈利模式。流程再造是数字报业管理领域另一个突破口:以媒介融合为导向,以破除媒介类型分立为核心进行流程再造。数字报业的核心产品进行重新定位:报业网站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手机报是增值服务平台,电子报纸是中高端读者的阅读终端,户外显示屏是辅助性的增值服务平台。传统报业基于价值回归进行重新定位:舆论主导型媒体定位的回归,读者市场精英化回归。主打高附加值的解释性报道及新闻评论。文化体制改革是报业制度创新的现实与理论背景,报业制度创新进入产权主导阶段,“两分开”是现阶段报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制度安排。报业制度创新以“两分开”为核心,以实现非时政类报纸整体转制为现阶段报业制度创新的目标。同时配套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及约束制度创新来共同推动报业产业转型。报业未来应该开创全方位整合社会资源运作模式,超越内容产业,谋求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二、《广州日报》迎来50周年华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日报》迎来50周年华诞(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手段
    1.5 研究意义和价值
    1.6 创新性和可行性
第2章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概念辨析
    2.1 话语权
        2.1.1 话语权的内涵
        2.1.2 话语权的特征
        2.1.3 话语权的本质
    2.2 网络意识形态
        2.2.1 意识形态的内涵
        2.2.2 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
        2.2.3 意识形态与网络意识形态的关系
    2.3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2.3.1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
        2.3.2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型特征
        2.3.3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根源
第3章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问题、机遇与挑战
    3.1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突出问题
        3.1.1 有理说不出
        3.1.2 说了传不开
        3.1.3 传开被消解
    3.2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机遇
        3.2.1 发展性机遇:现实基础坚实
        3.2.2 网络化机遇:传播效能释放
        3.2.3 国际性机遇:外部环境改善
    3.3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挑战
        3.3.1 国际挑战:技术、信息、资本、话语等多重霸权冲击
        3.3.2 国内挑战:多种不良思潮挤压
第4章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原则
    4.1 遵循科学性原则
        4.1.1 坚持和完善党的科学领导
        4.1.2 坚持和贯彻科学的发展理念
        4.1.3 坚持和发展科学的理论指导
    4.2 遵循人民性原则
        4.2.1 坚持为了人民
        4.2.2 坚持依靠人民
        4.2.3 坚持人民评判标准
    4.3 遵循辩证性原则
        4.3.1 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4.3.2 坚持包容性与斗争性相统一
        4.3.3 坚持时度效相统一
第5章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主要路径
    5.1 建设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内容体系,提升内容质量
        5.1.1 巧妙选取话语素材
        5.1.2 灵活运用话语形式
        5.1.3 恰当使用话语方法
    5.2 建设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传播体系,增强传播效力
        5.2.1 全面把握传播方式
        5.2.2 发现遵循传播规律
        5.2.3 持续优化传播策略
    5.3 建设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环境体系,提供环境保障
        5.3.1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5.3.2 绘就网上网下同心圆
        5.3.3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2)广东广播电视台的汉英新闻编译岗位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AN OVERVIEW OF THE RADIO NEWS TRANS-EDITING INTERNSHIP
    1.1 Background of GRT and GRT news
    1.2 Descriptions of trans-editing tasks
    1.3 Overview of stylistic analysis
    1.4 Outline of the internship report
CHAPTER TWO PREPARATIONS FOR THE RADIO NEWS TRANS-EDITING INTERNSHIP
    2.1 Trans-editing preparation
    2.2 The schedule for the radio news trans-editing internship
    2.3 Technical& resource support
        2.3.1 The use of translation software
        2.3.2 The use of parallel texts
CHAPTER THREE THE RADIO NEWS TRANS-EDITING PROCESS
    3.1 Selection of the trans-editing source news
        3.1.1 General principles of news selection
        3.1.2 Cases of news selection
    3.2 Stylistic Analysis of radio news
        3.2.1 Linguistic description of radio news
        3.2.2 Textual analysis of radio news
        3.2.3 Contextual factors analysis of GRT news
        3.2.4 Variations of the language of GRT news
    3.3 Case Studies
        3.3.1 Linguistic problems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3.3.2 Textual problems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CHAPTER FOUR POST-TRANS-EDITING
    4.1 Quality control
        4.1.1 Quality control:self-evaluation
        4.1.2 Quality control by supervisors
    4.2 Self-assessment
    4.3 Feedback from supervisor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Reflections
    5.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CES
    APPENDIX A
    APPENDIX B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参考文献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5)新时期报刊号外发展趋向及功能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号外的概述
    2.1 号外及其产生
    2.2 中国报刊号外的发展历程
        2.2.1 初步发展期
        2.2.2 规范发展期
        2.2.3 曲折发展期
        2.2.4 发展转型期
    2.3 号外的价值
        2.3.1 新闻价值
        2.3.2 文献价值
        2.3.3 商业价值
第3章 新时期号外报道的题材
    3.1 全球性重大体育赛事
    3.2 突发灾难性事件报道
    3.3 各领域的创新型成果
    3.4 重要会议及节庆纪念
第4章 新时期号外的发行渠道
    4.1 人工派发
    4.2 报摊零售
    4.3 网络推送
第5章 新时期号外的发展趋向
    5.1 扩张单期号外版数
    5.2 加大报道的连续性
    5.3 突出对信息的解读
    5.4 推出新型电子文本
第6章 新时期号外功能的演化
    6.1 市场经营的策略
    6.2 品牌塑造的手段
    6.3 办报惯例的沿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结构的研究
    第一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的解释
    第二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的构成层次
    第三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理论与着作类型的划分
第二章 赵德馨经济史实研究述评
    第一节 贯通古今,解答“中国经济是怎样演变过来的”
    第二节 赵德馨的中国古代经济史实研究
        一、论证两汉的商品生产与商业发展以奴隶制为基础
        二、两汉的社会性质:奴隶制
        三、生产结构的变化:两汉商品货币关系由盛转衰的根源
        四、揭示楚国货币的全貌
        五、论证布币的实体是布匹
        六、提出破解西汉“黄金热”退潮的新思路
    第三节 赵德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实研究
        一、近代中西关系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
        三、不同群体开展的经济活动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第四节 赵德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研究
        一、主持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
        二、主持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资料长编》
        三、主编5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赵德馨的经济史理论研究述评
    第一节 赵德馨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研究
    第二节 赵德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研究
        一、第一次突破:打破1919年的界限
        二、提出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
        三、第二次突破:提出经济现代化两层次学说,突破1949年的界限
    第三节 赵德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研究
    第四节 若干贯通中国古今经济史的理论分析
        一、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商兴国兴论
        四、中国历史上市场关系发展的三阶段论
        五、论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建设的实践
    第一节 构建经济史学科体系的实践
    第二节 赵德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创建的实践
    第三节 创见:开创经济史学概论
        一、赵德馨对经济史学概论的解释
        二、经济史学概论的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7)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构架
第一章 纪念性特刊的定义、特征及类型
    第一节 特刊的定义、发展过程及类型
    第二节 纪念性特刊的定义、特征及类型
    第三节 纪念性特刊的传播意义
第二章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发展历史综述
    第二节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发展的不同时期及其特色
第三章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的传播内容
    第一节 纪念性特刊传播内容概述
    第二节 纪念性特刊传播内容的特点
第四章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的传播艺术
    第一节 纪念性特刊报道艺术
    第二节 纪念性特刊编辑艺术
第五章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的不足与对策
    第一节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存在的不足
    第二节 《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提升的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9)《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新闻语言研究是国庆新闻研究的独特角度
        二、新闻语言的改革可作为党报新闻改革的突破口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新闻语言的研究
        二、国庆报道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时代发展脉络
    第一节 《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概述
        一、稿件数量
        二、题材内容
        三、表现形式
    第二节 从主题同汇看《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发展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国庆报道(1949—1956)
        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的国庆报道(1957—1965)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庆报道(1966—1976)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国庆报道(1977—2010)
第三章 《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特色
    第一节 本体语言分析
        一、新闻报道语言
        二、评论语言分析
    第二节、报纸版面语言分析
        一、版面设计阶段性一致
        二、横排成为定式,竖排尚未消失
        三、字号和字体的标准常年统一
        四、新闻照片与领袖肖像的不同表现
        五、国庆口版而套红
第四章 《人民口报》国庆口头版报道语言演变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语境因素制约新闻语言
        一、语境与新闻语言的关联
        二、不同的语境对新闻语言产生的影响
    第二节、新闻传播学理论分析
        一、新闻事业功能的转变
        二、新闻价值和新闻本质的转变
        三、党报宣传方式的转变
        四、传受双方的心理转变
第五章 党报国庆报道语言亟待变革
    第一节 解构节庆新闻用语“三化”桎梏
        一、破除本体语言的程式化
        二、打破副语言的模式化
        三、改变新闻评论的口号化
    第二节 建构新闻语体社会功能的新语言
        一、持守主流意识形态
        二、适应社会政治心理的变迁
        三、平衡报纸风格的稳定性与语言的可变性
        四、用充实的语言文字创造和谐的传受关系
        五、改革文风以适应党报走向市场的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报业产业转型与产业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本研究力图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理论框架、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报业产业转型研究综述与理论资源梳理
    第一节 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现状
        一、国外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综述
        二、国内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综述
    第二节 衰退产业理论研究综述
        一、衰退产业理论研究的主要议题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及研究趋势
    第三节 产业转型理论研究综述
        一、产业转型的内涵
        二、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产业结构理论
        三、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
    第四节 产业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一、产业创新的内涵
        二、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
        三、戴维斯与诺思的制度创新理论
        四、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第二章 传统报业衰退的实证分析与理论阐释
    第一节 传统报业衰退论的提出
        一、传统报业与数字报业的分野
        二、几种代表性的报业衰退论
    第二节 识别传统报业是否衰退的指标体系
        一、认知报业二重性:建立指标体系的前提
        二、报业衰退实证研究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传统报业是衰退产业:报业衰退的实证分析
        一、美国报业衰退的实证分析
        二、我国报业衰退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传统报业衰退机制的理论阐释
        一、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二、替代产业冲击与需求下降:传统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
        三、传统报业衰退的动力系统
第三章 基于技术创新的报业数字化转型
    第一节 数字技术:报业产业转型的核心推动力
        一、数字技术引发媒介领域全方位变革
        二、数字技术推动报业产业形态重构与转型
        三、技术与需求、供给、分工互动推动报业数字化转型
        四、数字报业——报业产业转型的核心目标
    第二节 报业产业转型的内涵及目标
        一、产业结构重构:报业产业转型的本质
        二、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组织转型、企业组织转型:报业产业转型的内涵
    第三节 报业产业转型实现的路径
        一、产业创新是产业转型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
        二、报业产业转型的主要路径
第四章 透视报业产业转型的三个维度
    第一节 产业边界重划与产业重新定位:报业产业结构转型
        一、媒介融合催生大媒体业:重划报业产业边界
        二、从功能与价值视角透视新产业结构本质
        三、高端内容提供业与集成业:产业结构转型后报业的新定位
    第二节 集中化与合竞战略:报业产业组织转型
        一、日益集中的报业市场结构
        二、加速增长的兼并重组与合竞战略
    第三节 以媒介融合为导向的报业组织结构转型
        一、知识化、柔性化与分权化:信息社会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方向
        二、多媒体完全融合型:报业组织结构转型的理想范式
第五章 数字报业的盈利模式创新与流程再造
    第一节 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数字报业的基础
        一、接入与数据库支撑平台:技术平台的基础
        二、全媒体数字采编平台:技术平台的核心
        三、智能业务处理平台
        四、决策管理平台
    第二节 盈利模式创新:数字报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一、缺乏成熟盈利模式是报业数字化生存的重要障碍
        二、由二次售卖到多次售卖、由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盈利模式转型的趋向
    第三节 以媒介融合为导向的流程再造
        一、流程再造成为数字报业经营管理的重大难题
        二、破除不同媒介类型的分立:流程再造的核心
        三、统一策划,统一采访,资源共享,统一发布:采编流程再造的目标
        四、技术支撑与组织保障:流程再造的支撑点
第六章 数字报业核心产品定位与人才创新
    第一节 综合信息平台与增值服务平台:核心产品的重新定位
        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报业网站
        二、增值服务平台:手机报
        三、中高端读者的阅读终端:电子阅读器
        四、辅助性增值服务平台:户外电子屏
    第二节 复合型经管人才与全能记者:人才创新
        一、数字报业需要复合型人才
        二、业界及学界大力培养数字报业新型人才
        三、全能记者的困境及出路
第七章 基于价值回归的传统报业的重新定位
    第一节 舆论主导型媒体定位的回归:传统报业的价值回归
        一、公众对舆论主导型媒体的需求
        二、报纸作为舆论主导型媒体的历史检视
        三、数字时代舆论主导型媒体定位的理性回归
    第二节 读者市场的精英化回归
        一、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读者群体变迁的历史轨迹
        二、精英化回归:传统报业的理性选择
    第三节 基于价值回归的高端内容产品
        一、高附加值的解释性报道
        二、扮演意见平衡者的报纸评论
第八章 制度创新是报业产业转型宏观层面的推动力
    第一节 以"两分开"为核心的报业制度创新
        一、混合体制导致报业制度不均衡
        二、产业转型呼吁制度创新的强力裂变
        三、"两分开"成为新一轮制度创新的核心
        四、非时政类报纸整体转制:现阶段报业制度创新的重要目标
    第二节 其它配套制度创新
        一、管理制度的融合趋势
        二、组织制度:鼓励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
        三、约束制度:报刊退出机制逐渐完善
结语:开创全方位整合社会资源运作模式:超越内容产业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后记

四、《广州日报》迎来50周年华诞(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研究[D]. 李凯.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2]广东广播电视台的汉英新闻编译岗位实习报告[D]. 李林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新时期报刊号外发展趋向及功能演化研究[D]. 陈海燕. 南昌大学, 2019(02)
  • [6]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D]. 邬昶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7]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8]《人民日报》纪念性特刊研究[D]. 罗芸竹. 重庆工商大学, 2013(04)
  • [9]《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研究[D]. 王维维.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10]中国报业产业转型与产业创新研究[D]. 尹良润. 武汉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广州日报迎来创刊50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