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的控制与处理

垃圾渗滤液的控制与处理

一、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控制与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亮[1](2022)在《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垃圾处理极为重要,原因是生活污水、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工厂废水等垃圾处理可减少生态污染对城市生态空间的不利影响。其中,自然降水、地下水以及垃圾分解的废水是渗滤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故需要重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技术,进而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于此,文章就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要点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芦会杰,刘欣艳,张馨月[2](2022)在《北京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恶臭污染特性分析》文中认为为明确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恶臭污染特征,以渗滤液产生量大且设施稳定运行的某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分析了渗滤液水质特征,同时对填埋场地下水水质进行等级评价。结果显示,渗滤液原液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含量分别达到21 300 mg∕L和1450 mg∕L,生化需氧量(BOD5)占COD的比重为62.9%。渗滤液原液经过设定的净化工艺处理后,可达标排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单因子评价水质等级为Ⅲ级,综合评价分值F为2.18。利用电子鼻恶臭监测仪对填埋场环境空气进行恶臭浓度(OU值)在线分析,OU值变化范围为20~132,上午6∶00—10∶00和下午17∶00—20∶00时间段内,恶臭污染非常严重。利用冷阱富集-气质联用技术,对采集的环境空气样品进行恶臭物质成分分析,恶臭成分可达12种,其中乙醇的含量最高。

张霞,黄乐[3](2021)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与工艺路线选择》文中研究表明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是常用的三种垃圾处理方法,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填埋法作为垃圾最终处理手段至今仍占较大的比例,就垃圾的最终处理而言,填埋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采用填埋法时,垃圾渗滤液处理难度大,往往难以实现达标排放。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分析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重要性,提出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主要技术手段,研究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工艺路线,努力实现渗滤液在处理达标后排放。

海若洋[4](2021)在《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景观再造策略研究 ——以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市发展和不断更新的规划中,各级政府对垃圾填埋场的规划十分重视,近些年,多数填埋场出现了近乎饱和的趋势,因而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再造与生态的修复工程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我国,部分垃圾填埋场已经初步开展了生态修复,景观再造的工程,但仍然存在着资源的不合理运用、场地规划不合理、缺乏长期监管而导致的恢复效果的不理想、区域规划定位不明确、缺乏稳定性评价的判定等问题。随着新的理念逐渐受到了重视,成为了高质量的城市生态修复工程理念,垃圾填埋场在其封场后的策略研究与景观的稳定探究对于促进环保理念推广,提升与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以及推动城市扩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垃圾填埋场和景观再造的“廊道-斑块-基质”概念和原理后,结合三种不同的垃圾填埋场类型的再造策略与规划发展方向,明确了垃圾填埋场在不同的条件下的景观再造方案;从景观生态学与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出发,阐述了“源-汇-受体”景观之间的联系进而形成生态修复的策略;通过以景观评价为创新点融合成熟的景观规划设计原理以及景观生态学科的理论基础形成新的景观再造策略和稳定性研究评价指标,具体借助yaahp软件、引用风险控制建模指标对构建矩阵后的景观再造设计做出稳定性的评价分析,指标选取并验证形成“评价-设计-评价”的再循环。最后落实到具体的设计中,利用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景观再造设计验证研究的成果,为类似设计研究提供研究的思路和景观再造策略的经验。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分析了山谷型、平原型、滩涂型三种垃圾填埋场的场地特点,结合每一种填埋场的再造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再造方式,建立生态格局与过程的耦合系统帮助构建生态修复的策略。(2)归纳了植物修复的作用,结合植物修复的技术方法和生态位的选择进行探索,选择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的具备各项功能性的植物种类,形成以草本为主,灌木为辅,少量乔木和藤本的选择方法,以及罗列功能性树种的选择表。(3)从整体尺度出发,构建了景观稳定性权重的评价研究指标,选取了:景观面积、景观形状性、景观连通性、景观功能性、景观距离受体景观距离、土壤适宜性及其他外在干扰这六项指标进行景观稳定性的计算评价,再使用PSI范围判定稳定性。(4)结合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实例进行封场后的景观再造设计,通过对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整体的规划,各功能区的设计,植物的选择等方面设计,结合六项影响稳定性的指标权重值更合理的设计,最后对设计进行评价。为类似的场地封场景观再造研究提供一种借鉴。

李蕾,彭垚,谭涵月,杨屏锦,茹凌宇,王小铭,彭绪亚[5](2021)在《填埋场原位好氧稳定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原位好氧稳定化技术的原理、系统构成、关键单元的设计和优化及终点评价,结合我国填埋场及垃圾特点,展望了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和挑战.均匀布气及配水是原位好氧稳定化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的难点.做好渗滤液导排保证堆体最优含水率、优化曝气及提气管道布局、分层整治并辅以高压局部曝气有望提高氧气利用率;采用分层回灌或者压力回灌以及控制回灌速率可分别改善液体回灌过程中的屏障效应和大孔隙出流效应,保障堆体布水均匀.好氧稳定化处理后垃圾腐殖土及场底土壤的风险评价体系及最终出路尚未明确,后期加强相关基础研究以指导工程应用是必要的.

李成,康霄,祁哲玮,崔大正,张华[6](2021)在《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垃圾填埋场作为城市垃圾的最终处理地,在城市扩张进程中逐步融入公共空间领域,对生态环境与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均产生影响。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垃圾填埋场的景观修复与再利用成为城市绿地发展的关键研究课题。文章基于环境工程学与风景园林学综合视角,综述了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问题与景观再生发展现状,分析了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污染控制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提出了填埋堆体构建自然化山地景观、近填埋堆体区域体现景观艺术、水系与洼地的湿地景观设计等垃圾填埋场生态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展望了工程技术与景观美学融合发展的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模式。

陈建华,曾婷,陈文[7](2021)在《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合并处置的可行性初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成分较复杂,涉及的有机物、重金属污染物含量较高,氮磷比例失调,直接进入城市污水处置厂,不利于污水处置厂的生化处理。国内主要采取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预处置后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置,或者在填埋场内建立完备的处置设施处置后达标排放两种方式进行处置。本文以黄冈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预处置后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置为基础,主要从渗滤液的水量、水质、营养元素、重金属离子种类及含量、环保管理要求、经济分析等方面初步分析这种处置方式的可行性,并给出该处置方式须重点关注的地方。

李馥园[8](2021)在《垃圾填埋场中多环芳烃的环境多介质行为及其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以Hartland垃圾填埋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应对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快速增加,各地兴建了大量的垃圾填埋场,由垃圾大量堆积产生渗滤液的行为,严重污染了垃圾填埋场近区域内。针对这种变化,以及考虑到渗滤液产生的污染物中涉及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危害的多环芳烃,本文通过环境多介质模型(EMMS)研究了垃圾填埋场中释放的多环芳烃在近区域内的浓度时空分布及其特征,通过Python技术实现了多环芳烃在各环境模块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并最终基于EMMS模型的模拟结果,并通过暴露剂量计算,对多环芳烃的人体致癌风险进行了评价分析。本文研究的时间为2017-2019年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第一部分是建立EMMS模型,基于2017年的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的率定,基于2018年的数据进行验证,在确定模型可靠的基础上,预测了2019年Hartland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多环芳烃的总量以及16种多环芳烃在各环境介质的浓度分布情况。第二部分是建立多介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框架,进行了PAHs多介质暴露途径分析,确定暴露剂量-健康效应评估关系,并对可能产生的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进行风险表征;最后,基于暴露值评价标准,判定人体健康风险等级,基于EMMS模型得到的数据对Hartland周围居民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本文的主要结论为如下:(1)通过对2017年Hartland垃圾填埋场污染源区域模块和空气扩散模块这两方面的监测数据和模拟数据之间的误差分析,并利用2018年和2019年的监测数据进行验证和预测,发现误差均基本保持在10%之内,在此基础上,根据2019年的模拟结果,表明在空气扩散模块中低环芳烃的扩散浓度总体上要比高环芳烃的浓度更高些;在土壤模块中,污染源区域中的浓度要明显比非饱和层的浓度要高,符合PAHs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在地下水中,16种PAHs的浓度都是低于检出限值,与实际保持一致。整体来看,模型的准确性较高,得到的数据可靠性强。(2)基于EMMS模型预测得到的2019年Hartland垃圾填埋场中PAHs的各模块中的浓度分布,对垃圾填埋场周围居民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对于16种PAHs来说,无论是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程度,均属于人体可接受水平,甚至其致癌风险水平可以被忽略。在本文研究的5个暴露途径中,皮肤直接接触土壤暴露、吸入室外空气暴露和吸入室外空气颗粒物暴露为PAHs致癌风险来源的主要途径,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累积效应。

张伟[9](2021)在《长春市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生态修复与再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垃圾填埋场废弃地再生,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重要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范围的不断扩张,日益激增的人口造成了生活垃圾日渐增加,垃圾填埋场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长,据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数年来堆积的垃圾已超过60亿吨,垃圾填埋和堆放占地已达到300多万亩,大部分城市呈现“垃圾围城”的状态。日益激增的人口,给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填埋场的消纳能力和使用年限逐渐减少,面临着封场。如何对封场之后的大量废弃地进行再生设计,是当前国内大部分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棕地类型之一,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本身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了影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优秀的实践进行了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的土地再生,绝大多数是以景观再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场地再生设计。论文尝试以长春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废弃地再生为研究对象,对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的景观生态修复和再生设计展开研究。本文首先通过确定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梳理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确立研究内容,对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研究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研究。基于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相关概念、场地特征的明晰,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再生模式进行对比和选择,分析垃圾填埋场景观生态修复和景观再生设计相关理论,总结长春市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的建构。对长春市垃圾处理现状工作流程进行走访调研,实地考察长春市已经改造的垃圾填埋场废弃地,并对长春市垃圾填埋场废弃地进行分析,提出生活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方向,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总结出适合长春市的垃圾填埋的设计方法以及生态修复方面的技术手段。最后通过对蘑菇沟垃圾填埋场案例的研究,提出垃圾填埋场废弃地再生设计策略,并对其应用进行验证,得出结论。

王众[10](2021)在《厌氧氨氧化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技术与机理》文中认为晚期垃圾渗滤液因其高氨氮、低可生化性以及成分复杂的水质特性,给渗滤液的生物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开发高效且节能的晚期渗滤液生物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厌氧氨氧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技术,具有低耗、高效等特性,能够实现晚期垃圾渗滤液自养脱氮。然而,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反应底物NO2-难以稳定获取,且理论上出水中有11%的TN以NO3-的形式存在,使得出水难以达标。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从厌氧氨氧化反应基质NO2-的获取出发,首先利用两个平行的序批式反应器考察了不同因素对于短程硝化(Partial Nitrification,PN)实现的影响;其次,通过在单级序批式反应器中启动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Partial Denitrification and Anammox,PD/A)工艺,考察了渗滤液深度脱氮的可行性;在前期的基础上,利用连续流短程硝化反应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以及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构建了基于厌氧氨氧化的PN/A+PD/A组合处理工艺,实现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深度脱氮。提出了连续投加羟胺联合实时控制快速实现短程硝化的策略。利用两个平行的SBR反应器研究了不同溶解氧条件、污泥龄以及羟胺投加方式对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积累的影响。两个SBR反应器分别在溶解氧浓度为2.0mg/L和4.0mg/L的条件下运行,其亚硝酸积累率在20天内分别达到44.8%和66.7%。在羟胺投加阶段,在连续和间歇两种不同羟胺投加方式下,亚硝酸积累率均达到90%以上,且连续投加羟胺更能快速地实现短程硝化。典型周期的结果表明,连续投加羟胺的方式同时抑制了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活性以及反应器的氨氧化速率。q PCR结果进一步表明,完全氨氧化细菌(complete ammonia oxidizer,comammox)的丰度在6.25×107~4.16×108copies/g VSS范围内,明显高于氨氧化细菌(ammonium oxidizing bacteria,AOB)和Nitrobacter的丰度。连续投加羟胺方式以及实时控制策略能够快速实现短程硝化。针对短程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出水中含过量NO3-的问题,构建了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利用SBR反应器在以乙酸钠作为碳源,COD/NO3--N为3.0的条件下,首先将NO3-转化为NO2-,而后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实现高效去除。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NH4+和NO3-平均浓度分别为47.5mg/L和93.7mg/L的情况下,反应器出水TN小于20mg/L时,TN去除率达到84.8%。同时,ORP和p H值可以作为控制参数来维持反应的稳定运行。在PD-Anammox系统中发现了两种厌氧氨氧化细菌Candidatus Brocadia和Candidatus Kuenenia,且两者的丰度分别由1.64%增长到2.25%以及由0.53%增长到0.61%。采用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对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脱氮可节省40%的有机碳源的投加,并且降低了污泥处理的成本。基于上述研究,针对晚期垃圾渗滤液高氨氮低碳氮比的水质特性,开发了一套基于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和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的连续流组合工艺用于实现晚期渗滤液深度脱氮。在渗滤液氨氮浓度1454mg/L的条件下,A/O连续流反应器进行短程硝化产生亚硝酸。在内回流比为200%的条件下,反应器氨氮的转化率以及亚硝酸积累率分别达到了93.4%和91.5%。高FA(43.5mg/L)和高FNA(0.18mg/L)为实现反应器短程硝化的主要因素。在COD/NO3--N比为4.0的条件下,PD/A反应器中的亚硝积累率以及厌氧氨氧化的脱氮贡献率分别为60.4%和57.1%。PN/A+PD/A组合反应器的总氮出水为15.7mg/L,总氮去除率能够达到98.8%。此外,渗滤液中只有11%COD能够被生物去除,说明渗滤液中有限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可用于反硝化,出水中剩余的DOM主要为类富里酸物质。在外加碳源与氨氮(COD/NH4+-N)比为0.28的条件下,通过将厌氧氨氧化与短程硝化和短程反硝化相结合,能够实现晚期渗滤液的深度脱氮。

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控制与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控制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城市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1.1 有机物污染
    1.2 重金属污染
    1.3 氮氧化物
2 现阶段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难点
    2.1 垃圾运输
    2.2 处理工艺
3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及优化
    3.1 生化处理技术
    3.2 物化处理技术
4 提高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方案措施
结语

(2)北京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恶臭污染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分析方法
    1.1 样品采集
        1.1.1 渗滤液样品
        1.1.2 地下水样品
        1.1.3 环境空气样品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渗滤液水质分析
    2.2 渗滤液经处理后出水水质分析
    2.3 地下水水质分析
    2.4 恶臭污染分析
3 结论

(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与工艺路线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重要性
2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
    2.1 蒸发处理技术
    2.2 膜处理技术
    2.3 好氧生化处理技术
    2.4 厌氧生化处理技术
    2.5 化学氧化处理技术
    2.6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3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路线选择
    3.1 以蒸发工艺为主体,辅助其它处理设施
    3.2 以膜处理技术为主体,辅助预处理相关技术
    3.3 以生化处理技术为主体,辅助深度处理技术
4 结语

(4)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景观再造策略研究 ——以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近现代相关理论及设计研究综述
        1.2.2 国外近现代相关理论及设计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阐述及特征解析
    2.1 垃圾填埋场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1 垃圾填埋场的相关概念
        2.1.2 垃圾填埋场的特征
        2.1.3 垃圾填埋场景观再造策略的相关理论
    2.2 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污染物控制
        2.2.1 封场后的土壤环境控制
        2.2.2 封场后的水环境控制
        2.2.3 封场后的气体控制
    2.3 封场后的场地再利用的分类
        2.3.1 低度利用
        2.3.2 中度利用
        2.3.3 高度利用
    2.4 本章小结
3 构建不同自然地形下垃圾填埋场场地的生态修复策略
    3.1 平原型填埋场
        3.1.1 特点介绍
        3.1.2 平原型垃圾填埋场案例分析
        3.1.3 平原型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构建策略
    3.2 山谷型填埋场
        3.2.1 特点介绍
        3.2.2 山谷型垃圾填埋场案例分析
        3.2.3 山谷型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构建策略
    3.3 滩涂型填埋场
        3.3.1 特点介绍
        3.3.2 滩涂型垃圾填埋场案例分析
        3.3.3 滩涂型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构建策略
    3.4 结合三种地形的生态修复构建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植物修复技术手段
    4.1 技术原则与作用
        4.1.1 植物修复的原则
        4.1.2 植物修复的作用
    4.2 植物修复的方法与选择
        4.2.1 植物修复方法
        4.2.2 生态修复位置的选择
        4.2.3 植物的选择
    4.3 构建植物的景观格局
    4.4 本章小结
5 垃圾填埋场景观稳定性分析评价研究
    5.1 景观稳定性的分析
    5.2 景观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5.2.1 评价方法的指标
        5.2.2 指标的提取思路
    5.3 影响垃圾填埋场景观稳定性的评价研究
        5.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5.3.2 影响景观稳定性的指标权重计算
        5.3.3 垃圾填埋场景观稳定性的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案例实践—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景观再造策略应用
    6.1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概况
        6.1.1 区位及背景
        6.1.2 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
        6.1.3 周边环境分析
        6.1.4 封场后景观再造设计定位
    6.2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封场后整体设计
        6.2.1 总体设计方案
        6.2.2 分区设计
    6.3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封场后景观再造策略分析
        6.3.1 整体尺度下景观再造策略分析
        6.3.2 具体要素尺度下的景观再造策略分析
    6.4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公园植物设计
        6.4.1 植物景观分区设计
        6.4.2 整体植物种类选择
        6.4.3 植物的景观格局分析
    6.5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封场后景观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件

(5)填埋场原位好氧稳定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好氧稳定化技术
    1.1 好氧稳定化的原理
    1.2 好氧稳定化的系统构成
        1.2.1 气体系统
        1.2.2 液体系统
        1.2.3 污染隔离系统
        1.2.4 数据监测与控制系统
2 好氧稳定化技术的关键设计单元
    2.1 曝气量
    2.2 井位布置型式及其结构
    2.3 曝/抽气压力
    2.4 液体回灌量及回灌方式
3 好氧稳定化的终点评价
4 展望
5 结论

(6)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现状和景观再生发展
    1.1 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现状
    1.2 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再生发展
2 垃圾填埋场景观化的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
    2.1 垃圾填埋场景观化的污染控制
        (1) 垃圾堆体的整形及处理
        (2) 渗滤液及地表雨水导排系统
        (3) 填埋气导排系统
        (4) 封场覆盖工程
    2.2 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措施
        (1) 植物蒸散层
        (2) 地下水迁移层
        (3) 雨水过滤层
        (4) 原地消解层
        (5) 湿地消解层
        (6) 多机质阻抑层
3 垃圾填埋场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3.1 填埋堆体营建自然化山地景观
    3.2 近填埋堆体区域体现景观艺术
    3.3 水系与洼地的湿地景观设计
4 展望

(7)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合并处置的可行性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置现状
    1.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与处置设施
    1.2 目前渗滤液处置现状
    1.3 目前渗滤液处置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并入的城市污水处置厂基本情况
3 渗滤液预处置后合并城市污水处置厂的可行性分析
    3.1 并入城市污水处置厂的总体要求
    3.2 渗滤液水量排放可行性分析
    3.3 渗滤液水质排放可行性分析
        3.3.1 营养元素对污水生化处置影响的分析
        3.3.2 重金属离子进入污水处置厂可行性分析
        3.3.3 合并处置方式的管理要求
        3.3.4 合并处置方式的经济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8)垃圾填埋场中多环芳烃的环境多介质行为及其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以Hartland垃圾填埋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环境多介质模型的研究进展
        1.2.2 人体健康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环境多介质模型框架的建立
        2.2.1 污染源区域模型
        2.2.2 非饱和层模型
        2.2.3 饱和带模型
        2.2.4 空气扩散模型
        2.2.5 模型中源参数的估算
    2.3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
        2.3.1 危害识别
        2.3.2 暴露评价
        2.3.3 剂量-反应分析
        2.3.4 风险表征
    2.4 不确定分析
        2.4.1 环境多介质模型中的不确定来源
        2.4.2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体系中不确定性来源
        2.4.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多介质模型的运用及验证
    3.1 环境多介质模型的率定
        3.1.1 源排放估算参数的率定
        3.1.2 空气扩散模型对空气扩散速率的率定
    3.2 环境多介质模型的验证
        3.2.1 多环芳烃在污染源区域模型中的迁移验证
        3.2.2 多环芳烃在空气中的排放总量
    3.3 环境多介质模型预测结果
        3.3.1 源排放数据估算
        3.3.2 多环芳烃在污染源区域模型中的迁移转化情况
        3.3.3 多环芳烃从污染源区域到非饱和层区域的验证及分析
        3.3.4 多环芳烃在空气中的挥发情况
        3.3.5 多环芳烃在各自在环境多介质模型的输出情况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环芳烃多介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4.1 垃圾填埋场区域多环芳烃多介质暴露途径
    4.2 多环芳烃剂量-健康效应关系评估
    4.3 多介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4.3.1 多介质暴露剂量
        4.3.2 致癌风险评价及非致癌风险评价结果
        4.3.3 多环芳烃总毒性当量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长春市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生态修复与再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
        1.5.1 资料收集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实地调研法
        1.5.4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生态修复与再生基础研究
    2.1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的内涵
        2.1.1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的概念
        2.1.2 垃圾填埋场的类别
    2.2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2.1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产生的原因
        2.2.2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产生的危害
    2.3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的特征
        2.3.1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的生态特征
        2.3.2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的景观特征
        2.3.3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的社会特征
    2.4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可利用途径
        2.4.1 农业化用地
        2.4.2 林业化用地
        2.4.3 景观化场地再生
    2.5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相关理论
        2.5.1 恢复生态学
        2.5.2 景观生态学
        2.5.3 再生设计理论
        2.5.4 景观设计学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春市垃圾填埋场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设计建构
    3.1 长春市垃圾处理场地现状考察
        3.1.1 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现状考察
        3.1.2 生活垃圾中转站现状考察
        3.1.3 生活垃圾终端处置现状考察
        3.1.4 长春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改造案例考察
        3.1.5 生活垃圾处理场地考察结果分析
    3.2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再生的方向
        3.2.1 城市公园
        3.2.2 郊野公园
        3.2.3 运动场地
        3.2.4 教育基地
    3.3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生态修复与再生设计原则
        3.3.1 生态优先,重建填埋场生境
        3.3.2 因地制宜,展现地域性特色
        3.3.3 资源再生,坚持可持续设计
        3.3.4 以人为本,注重体验型游览
    3.4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方法
        3.4.1 景观再生分阶段设计
        3.4.2 场地地形重塑
        3.4.3 景观空间营造
        3.4.4 植物景观重建
    3.5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生态修复措施
        3.5.1 垃圾填埋场的地形重塑
        3.5.2 封场覆盖
        3.5.3 土壤改良
        3.5.4 污染物的控制
        3.5.5 雨洪控制
        3.5.6 环境监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以长春市蘑菇沟为例
    4.1 项目概况
        4.1.1 区域位置及自然条件
        4.1.2 场地演变情况
    4.2 场地现状分析
        4.2.1 垃圾填埋场地形分析
        4.2.2 垃圾填埋场环境现状分析
        4.2.3 垃圾填埋场规划现状分析
        4.2.4 垃圾填埋场建筑现状分析
        4.2.5 垃圾填埋场景观现状分析
        4.2.6 存在问题
    4.3 设计策略
        4.3.1 场地污染治理,恢复填埋场生境
        4.3.2 重塑场地地形,保留原堆体形态
        4.3.3 设施再生利用,延续填埋场历史
        4.3.4 场地逻辑整合,营造景观新空间
    4.4 总体方案设计
        4.4.1 景观总平面设计
        4.4.2 景观空间结构设计
        4.4.3 景观功能分区设计
        4.4.4 景观交通流线设计
    4.5 分区设计
        4.5.1 入口景观区
        4.5.2 湿地净化区
        4.5.3 工业文创区
        4.5.4 郊野游玩区
        4.5.5 生态科普区
        4.5.6 生活管理区
        4.5.7 生态水景区
    4.6 景观要素设计
        4.6.1 地形重塑设计
        4.6.2 植物景观设计
        4.6.3 场地设施设计
        4.6.4 雨水管理设计
    4.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厌氧氨氧化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技术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及处理技术
        1.2.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水质特性
        1.2.2 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1.2.3 渗滤液相关排放标准
        1.2.4 晚期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1.3 厌氧氨氧化菌的原理及生化特性
        1.3.1 厌氧氨氧化菌的发现及代谢机理
        1.3.2 厌氧氨氧化菌的形态结构及多样性
        1.3.3 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1.4 厌氧氨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短程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技术
        1.4.2 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技术
        1.4.3 厌氧氨氧化技术的优势及待解决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装置及材料
        2.1.1 序批式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器
        2.1.2 序批式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2.1.3 连续流PN/A+PD/A组合工艺流程及反应装置
        2.1.4 批次试验装置
        2.1.5 载体的特性
    2.2 试验水质及接种污泥
        2.2.1 晚期垃圾渗滤液来源及水质
        2.2.2 生活污水来源及水质
        2.2.3 人工配水
        2.2.4 接种污泥
    2.3 试验设备与分析仪器
    2.4 水质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
        2.4.1 常规检测项目及方法
        2.4.2 EPS的提取及检测
        2.4.3 微生物形态的观测
    2.5 基本参数计算方法
    2.6 微生物特性鉴定分析技术
        2.6.1 活性污泥DNA的提取与保存
        2.6.2 质粒的制备
        2.6.3 荧光定量PCR技术
        2.6.4 高通量测序与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第3章 短程硝化实现条件与微生物特性研究
    3.1 概述
    3.2 不同运行条件下短程硝化的性能
        3.2.1 不同DO条件下反应器运行性能
        3.2.2 不同SRT条件下反应器运行性能
        3.2.3 不同羟胺投加方式下反应器运行性能
    3.3 硝化污泥性能参数研究与稳定运行策略
        3.3.1 不同DO浓度条件下硝化细菌活性变化
        3.3.2 反应器稳定运行性能与控制策略
    3.4 羟胺投加对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影响
        3.4.1 典型周期中氮素转化规律
        3.4.2 不同投加方式效果比较
    3.5 微生物种群结构特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渗滤液技术研究与菌群特性
    4.1 概述
    4.2 短程反硝化反应器的启动与稳定及性能
        4.2.1 短程反硝化的启动与稳定
        4.2.2 典型周期NO_2~--N,NO_3~--N及 COD的变化规律
        4.2.3 典型周期pH和ORP的变化规律
    4.3 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与稳定及性能研究
        4.3.1 耦合工艺的启动与稳定
        4.3.2 典型周期NH_4~+-N,NO_2~--N和 NO_3~--N的变化规律
        4.3.3 典型周期pH和ORP的变化规律
    4.4 微生物种群结构特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连续流PN/A+PD/A工艺实现晚期垃圾渗滤液深度脱氮
    5.1 概述
    5.2 PN/A+PD/A组合系统运行性能
        5.2.1 短程硝化反应器运行性能
        5.2.2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运行性能
        5.2.3 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运行性能
    5.3 PN/A+PD/A组合系统污染物去除机制分析
        5.3.1 系统各阶段水质三维荧光分析
        5.3.2 PN/A+PD/A组合系统氮素变化规律
        5.3.3 PN/A+PD/A组合系统中氮素去除路径分析
        5.3.4 PN/A+PD/A组合系统处理晚期渗滤液的优势
    5.4 微生物种群结构特性分析
    5.5 PN/A+PD/A组合系统处理晚期渗滤液的应用潜力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控制与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J]. 王金亮. 中国住宅设施, 2022(01)
  • [2]北京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恶臭污染特性分析[J]. 芦会杰,刘欣艳,张馨月. 环境影响评价, 2022(01)
  • [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与工艺路线选择[J]. 张霞,黄乐. 山东化工, 2021(19)
  • [4]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景观再造策略研究 ——以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为例[D]. 海若洋.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5]填埋场原位好氧稳定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 李蕾,彭垚,谭涵月,杨屏锦,茹凌宇,王小铭,彭绪亚. 中国环境科学, 2021(06)
  • [6]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研究进展[J]. 李成,康霄,祁哲玮,崔大正,张华.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1(03)
  • [7]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合并处置的可行性初步分析[J]. 陈建华,曾婷,陈文.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03)
  • [8]垃圾填埋场中多环芳烃的环境多介质行为及其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以Hartland垃圾填埋场为例[D]. 李馥园. 西北大学, 2021(12)
  • [9]长春市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生态修复与再生设计[D]. 张伟.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10]厌氧氨氧化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技术与机理[D]. 王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标签:;  ;  ;  ;  ;  

垃圾渗滤液的控制与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