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崔永东,王旭[1](2021)在《环境法治中的伦理因素与伦理导向析论》文中提出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化思考形成了环境伦理,环境伦理对环境法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给环境法治赋予了鲜明的伦理因素和伦理导向。环境伦理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均是目的而非手段。环境法治以环境正义、环境权利、代际公平、生物平等、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原则,宣示人类的道德关怀应该也必然惠及自然万物,人类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现代环境伦理将人类的道德关怀从人与人的关系领域扩充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这种广阔的道德情怀既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传统,又体现了一种新型的人本主义观念。现代环境伦理是现代环境法治赖以构建的伦理基础。文章旨在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对环境法治中的伦理因素加以考察的基础上,再从环境立法、环境司法等方面阐释和论证环境法治的伦理化导向,试图为环境法治提供"合理性"支撑和"人道性"指引,并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的伦理传统相衔接,从而为现代环境法治的构建提供"源头活水"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毕然[2](2021)在《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形态为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技术创新性革命供给了空前动力,也为生态危机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它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内蕴的张力不断强化了生态环境治理意识提升、治理内容丰富、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技术能力进步,而且其中的伦理反思或批判实际地担负着这种强化的内在理想尺度的功能。于是,生态伦理的思维逻辑和行动规程就在新的时代变革发展中具备了社会价值寻索的本体论意蕴,而现代管理所应呈现的生态伦理价值自是其题中之义。众所周知,工业文明以来的西方生态伦理始终存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纷争,如何化解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思维定势下的全球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的尊重并保护、开发和利用显然是决定人类生存发展的限度与进度的本质性议题。现代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理应坚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对其进行批判性校正,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引,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将生态伦理的公正、平等、有序、绿色、和谐等价值理念合理地嵌入现代管理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整体主义治理框架中。这喻示着,现代社会发展不仅要促成人们生态认知的格式塔转换,以共生同在、互惠并联、深层融合的生态思维范式重新检视人与自然之间所应建构的和谐共生模式;同时,应契合生态理性内核来赋予现代社会法治建设的生态伦理关切,使其在公共决策、协调、合作、监督等管理职能中统筹运用生态自然观、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观和技术引领观,以生态正义的价值追求维护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基于管理价值视域下对生态伦理理论进行审视来解读人与自然关系实质,通过现代管理思想史的简要回顾以透视生态伦理理念的演进变化、逻辑关联及其现实需求所呈示的价值偏好,力图揭示生态伦理的理论困境并形成具有实践影响的价值规约和导向,为现代管理的价值选择提供生态整体主义的公正、平等、自由、和谐的伦理发展路向设计依据,进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刘夏怡[3](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实践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道德实践性作为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支撑个体生态实践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储备人才队伍,过硬的生态道德素质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由国办、央办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生态道德”作为衡量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提出,而“生态道德实践性”作为生态理念转型的关键因素,其内需张力不断扩大。因此,落实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实践性是国家战略之向、文化传承之源、社会发展之要、文明进步之需。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以追求价值、效益为特征的“经济理性”的过度扩张正在不断侵蚀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以科学性、逻辑性、合法性为特征的科技理性遮盖了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合理性与合道德性;多元文化的激荡与并存使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消费主义价值观不断消解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面临的困境亟待破解。基于此,立足新时代,培育具有过硬生态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须从生态道德实践性入手,夯实其理论基础、把握其形成脉络、剖析其时代背景、构建其实践路径,发挥生态道德的约束、规范作用,进而把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实践性落到实处。因此,要坚持先进的生态道德思想,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指明前行的方向;通过完善生态道德实践能力的标准、内容与途径,完善其内容;牢牢把握学校这一实践载体,以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其载体;推进相关立法明确大学生权利与义务、推进大学生生态实践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其制度保障;通过推动生态艺术创作、促进科技生态转向、鼓励生态生活方式、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强化社会影响合力等方式营造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环境氛围。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过程、多主体、多角度共同发力,才能把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落到实处。

张贝丽[4](2020)在《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岩佐茂是日本当代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其环境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他结合日本现实环境问题,通过对西方主流环境伦理思想的反思与批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审视。他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体现为人的经济活动方式问题。为此,他主张探寻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构建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环境伦理学。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想的提出,充分揭示了岩佐茂环境思想中蕴含的深厚的伦理意蕴。因此,深入研究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有助于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构筑环境伦理维度,进而对探析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及解决途径有所裨益。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文本解读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阐释和评析。基本内容由绪论、七章系统性论述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及目的和意义。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一方面,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以及日本国内高速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严重产业公害等现实问题,为岩佐茂关注环境问题及其中涉及的社会性因素提供了社会历史背景。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世界范围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的批判以及日本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主义立场等,为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章明确指出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岩佐茂通过对学界关于自然道德地位论证的辩证思考,确立了超越中心之争的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立场。在这一逻辑前提下,他展开了对环境问题中存在的价值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经济活动等的思考,形成了岩佐茂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构建合理的实践方式以及达成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指向的环境伦理思想。第三章深入分析了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岩佐茂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中建立起人与自然共生的研究视角。人与自然共生的整体主义实质,不仅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纷争,合理地将人的道德关怀扩展至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选择,而且凸显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试图通过纠正人对待自然的方式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共生。第四章全面考察了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岩佐茂通过对现存的环境不公正问题的分析,深入挖掘出环境不公正的根本原因,提出通过明确环境责任、抑制资本逻辑、构建生态社会主义来实现环境正义,展现出他将分配性正义和生产性正义、制度变革和价值批判相统一的环境正义向度。第五章合理诠释了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是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核心概念。岩佐茂通过辨析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实质,进一步明确了资本逻辑、生活逻辑与环境保护的深层关系,进而提出其超越资本逻辑、遵循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第六章深刻论证了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岩佐茂主张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的环境伦理思想,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的诠释,论述了以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脱离异化的工业化以及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等现实路径。第七章简要评析了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并指出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深化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加强了环境伦理的实践指向,对现实问题解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国正处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阶段,通过汲取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先进性观念,进而对我国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以及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等,具有一定的启示。结语部分总结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整体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特质,并指明论文回应了一些学界对岩佐茂的误解,为今后的岩佐茂人物思想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进而提出今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日本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以及与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的对比研究。

刘娜[5](2020)在《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公正”(environmental justice)也被译为“环境正义”或者是“环境公平”,它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随着西方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新颖命题。动词“environ(环绕)”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中的“环境”(environment)归词,指的是某个人、某群体、某物种或者普遍生命形式的周围事物。综合学界已有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实践,本文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定义为:生态批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学术立场,它考察具有“自我”的主体与他者在各类环境中,公正地享用环境之利益与风险的分配、参与制定环境政策、在环境分配方案上获得个人和社会认可,以及维持生命发挥作用的能力。他者包括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而相区别的人,甚至其他物种。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环境公正对生态批评的大规模影响是比较晚近的事情,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批评本身属于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生态批评关注的中心是荒野、田园等自然场所。1997年美国学者T.V.里德(T.V.Reed)提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environmental justice ecocriticism)这个术语,使得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从此之后更加明确。环境公正促使生态批评从荒野回到城市,回到人与自然交汇的中间地带,从而使得生态批评不仅具有崇高的生态理想,同时也立足牢固的现实基础。环境公正是对之前生态批评所持生态中心主义取向的反拨,它关注因种族、性别、阶级等因素造成的不公平之环境权益和环境危害,扭转了对弱势群体环境状况的忽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为生态批评的自然底色添加了社会因素,注重弱势群体享受的公平正义。伦理关怀对象从边缘人群到非人物种的层层扩大,使它更具现实基础与可操作性,并构成了连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纽带。环境公正从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视角考察问题,为自我言说,为他者赋权。兼顾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三个维度。然而,国内外生态批评领域内,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稍显不足,未能形成系统性、整体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摆脱研究单一文学文本和单一生态批评家的局限,在历时性上追踪生态批评的历次发展浪潮,在共时性上考察同一时期内生态批评的理论趋向和典型特征,采用文献梳理、比较研究的方法,综合展开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辨,力求细致、深入地论述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面貌及其对现实环境危机的回应。本文试图全面梳理环境公正的重要文献,在宏观层面上考察生态批评的总体发展进程,在微观层面上聚焦环境公正的演变及其对生态批评的构建作用,以“环境公正”这个关键词为切入点,围绕1、2、4、5这四个数字展开研究:1即1种批评理论“生态批评”,2即生态批评的第2波“环境公正”,4即生态批评的4次转向,5即生态批评的5波浪潮。在综合分析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环境公正思想源流与生态批评的历次浪潮,梳理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产生的历史渊源、发生语境与发展过程,厘清环境公正的概念内涵,揭示环境公正在生态批评4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脉络与深化趋势,回答环境公正如何与生态批评相互促进的问题,以提供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整体图景,凸显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将丰富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为构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提供参考,为我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内容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概念厘定,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本研究之目的、意义与创新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生态批评对环境公正的诉求日益强烈,一部分学者将环境公正引介到生态批评中,从而引发了生态批评的环境公正转向。环境公正不是对之前生态中心生态批评的简单抛弃,而是对生态批评进行修正、深化与拓展,增添了多个视野,是一种推陈出新。第一章对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进行总体论述。本章主要研究生态批评的缘起、定义和任务,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的划分,环境公正思想内涵,以及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几个方面。具体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梳理、比较、归纳生态批评和环境公正理论体系的构建,综合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对生态批评前两次浪潮的划分和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对生态批评后三次浪潮的划分,分析历次浪潮转向的原因与生态批评与时俱进的环境实践之特色。在此基础上,揭示环境公正对自我/他者、男性/女性,白人/有色人种,富人/穷人,上流阶级/底层阶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人/非人等一系列二元对立模式的解构,说明环境公正所具有的学理优势、伦理关怀和可操作性。根据彼得*S.温茨(Peter S.Wenz)的环境公正同心圆理论(Concentric Circle Theory)描绘环境公正的伦理关怀向度,说明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主义朝向。本文认为,环境公正按照同心圆模式,以共情(empathy,也被译为“移情”或“同理心”)贯通“自我”与“他者”的鸿沟,由己及彼,把伦理关怀对象扩展到包含其他具有性别、种族、阶级等差异的弱势人群,进而扩展到动物、植物和每个物种。新物质主义对生态批评的影响使得物质的能动性被纳入考察范围,这更为环境公正伦理主体的层层扩大提供了学理依据。当这个同心圆层层扩大到每一个存在物、并将每个存在物都视为主体的时候,环境公正也就达到了它的终极状态,即万物齐一、众生平等的生态公正。虽然这种意义上的生态公正目前有乌托邦之嫌,人类之外的非人类物种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为主体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生态公正作为一种生态理想,是人类为之努力的目标,而环境公正就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措施,它使公正不至于成为空谈,是联系现实与理想的桥梁。第二章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梳理。本章具体从初露端倪、全面兴起、蓬勃发展、持续深化和前沿问题五个部分,追溯与评议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主要是根据生态批评的五次发展浪潮为线索进行论述与探究,涉及到早期作品中环境公正思想的萌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正式提出,由荒野自然向城市自然的转变,风险社会、慢暴力、跨身体性、行动者网络理论、共情等理论和概念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拓展与深化。这些方面显示出环境公正与生态批评的五次浪潮互相促进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生态批评诞生之前及第一波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批评浪潮中,自然书写中蕴含着环境公正诉求;在第二波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浪潮中,对于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关注显现出环境公正考量;在第三波的跨文化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公正思想添加了跨文化维度,环境公正从地区走向了全球;在第四波的物质生态批评浪潮中,物质的能动性和叙事能力深化了环境公正思想;在第五波的心理与信息生态批评浪潮中,环境叙事涉及的情感理论、心理概念和信息传播策略受到重视,这为环境公正的生态整体倾向走出文本、走向现实提供了更广阔的出路。伦理主体范围的一次次扩大并不是线性发展的简单趋势,其错落交叠的轨迹显示出学者们为构建环境公正话语而付出的努力。第三章研究批评学者基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视角对经典文本进行的分析解读与批评实践。本章选取了针对四部经典小说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括评析,体现学者们在文本解读中的环境公正立场,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对文本的环境公正分析进行必要的扩展与补足。本章首先关注学者们对《布娃娃瘟疫》的批评,包括物质视角下的患病身体与跨身体性对环境非公正的揭示,以及社会视角下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对环境非公正的强化;其次,针对小说《死者年鉴》的批评实践,评析暴政迫害中体现出的“生态他者”形象,揭露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原因与表现,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分别作为环境非公正的内在驱动与解决途径;再次,聚焦学者们对《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进行的环境(非)公正解读,从“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以及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三个部分来进行概括与延伸。最后,审视学者们在分析《食肉之年》时从三个方面表现出的环境公正立场,即霸权挟裹带来的食品公正问题,“肉是信息”连接的毒性身体,以及全球贸易导致的多元贱斥。本章对于上述文本的批评进行分析与补充评论,目的是发掘被忽视或被误读的环境公正思想,揭示和肯定环境公正视角对激发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意识的积极作用,并凸显在文学这个想象世界中,环境公正对于拓展伦理关怀范围的积极意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对象并非仅是生态文学,但是文学情节相较于现实生活有着更为辽阔的空间,如果只把公正的施与对象界定在人类范围内,未免抹杀了文学世界较于现实世界的优势,当前出于种种现实原因尚且无法考量的伦理在文学的想象世界里反而容易推行,文学的理想性对人类的启蒙、教化作用也正是基于此点。环境公正不仅促进了文学批评与环境伦理学等学科的跨界联合,而且也实现了与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等多个流派的交融。这种跨文化和跨文明的宏大视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生态批评的研究内容,扩展了生态批评的研究空间,并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第四章围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展开研究。本章指明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通过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参与现实的环境实践,因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双重叠加而为文学、文化的生态批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领域。此外,本章聚焦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发展路径,着眼于它在人类世中的全球视野以及它在中国生态文明时代中的在地立场。如果说,全球在地化是在空间上对批评跨越中西的展望,那么本章结尾部分,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进行探索,则在时间上融通古今,观照从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的探析到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的呈现。本文在此考察了中西方生命/生物共同体的概念,进而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需要立足于它同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契合点,借助生命共同体思想深化自身,并推动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传播、落实,塑造生态审美意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西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己建构了较为完善而又开放的生态批评理论,具有比较坚实的哲学基础、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术实践;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氛围,理论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绝对的生态中心主义立场都不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因此要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在新时代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指导下,更进一步地强调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对于人与万物价值的肯定,确立发展具有反思性和建设性的生态批评体系,并最终将生命共同体思想付诸环保行动来推进绿色发展。理论只有符合国情才能更好地培养生态意识、指导环境实践,发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研究将推动中西生态话语的深入对话与交流。结语对全文进行归纳,充分肯定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分析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存有的不足。该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三个核心观点: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凭借自身的文学性与实践性参与话语建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成为连接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桥梁;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伦理趋向为实现伦理共同体涵盖生态系统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指出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目前的缺失和不足,认为需要在跨学科借鉴中避免生搬硬套而导致误解,在多元扩展的同时防止边界过于模糊,并且需要完善解构之后的建构问题。最后提倡中国生态批评、文学批评甚至文化批评对西方的环境公正研究进行批判的借鉴,在理论上自主创新,进而结合中国文学资源,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批评话语体系,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路向。当今时代中,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和复杂的环境运动作出回应,是生态批评面临的中心任务。环境公正具有人文关切、伦理关切与生态关切,这使它能从多重维度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提供思路与动力。环境公正的人文关切在生态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批评中添加对“人”的重视,肯定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并尊重各种群体的价值与权利;环境公正的伦理关切既含有社会公正因素,又涉及生态立场,它审视弱势群体遭受的非公正生存境遇,致力于公正地处理环境利益与环境危害问题,消除因种族、阶级、性别等社会因素导致的物质环境不平等现象;环境公正的生态关切源自生态批评一贯的生态立场,通过探究文化载体中的“环境性”(environmentality),追求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美丽,万物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存在。人文关切的以人为本,有利于消除社会非公正,而社会公正与物质环境的叠加则构成伦理关切,环境伦理有助于生态关切的实现并推动生态关切从理论转化为实践,而生态关切对生命共同体的维护又反过来对人文关切与伦理关切有所助益。所以,这三种关切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观照环境来推动生态批评发展,通过绿色理论引发绿色行动实践。环境公正必将有助于生态批评实现人文精神和生态思想的交融,也就是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何如意[6](2020)在《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研究》文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在于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生态理念。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关注村民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村民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的改善,还关注村民素养和乡风文明建设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内涵。美丽乡村建设既注重生态环境、经济产业的美,又注重组织治理和人文素养的美。关键要秉承系统和谐、公正理性、协同开放、可持续性的原则,实现乡村生态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统一,生态责任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树立生态经济价值高于工业经济价值的理念,以此提高村民的满意度,增强村民的幸福感。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议题,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需求。然而,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需要正视的伦理性问题。首先,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上,出现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的纠结,传统道德习惯与现代伦理要求的脱节;其次,在美丽乡村建设主体上,存在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的矛盾,个体意识觉醒与公众意识薄弱的矛盾;最后,在美丽乡村制度建设中,存在城乡制度差异问题和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困境。其造成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思想文化根源上来看,经济至上思想根深蒂固,环境伦理教育严重缺乏,伦理道德意识存在偏差;从经济根源上讲,乡村落后科技发展的影响,乡村粗放经济发展的制约,乡村落后生活方式的阻碍;从政治根源看,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的缺失和法律保护体制的不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依靠全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和合力,才能够完成的伟大事业。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需要公众、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力”,公众要做到生态伦理意识的觉醒,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提高其伦理道德意识,践行绿色生活的伦理责任;政府要坚持生态“德治”与“法治”并行,加强乡村伦理道德的宣传,完善乡村的德治规范体系,强化乡村的立法监管伦理责任;企业要做到生态伦理责任的强化,应建立乡村企业伦理规范,加强企业环境伦理责任,大力发展高效环保产业;社会需要创造生态伦理文化环境,保留优秀道德文化资源,重视乡村生态道德建设,创造优良的道德文化环境。

方晨阳[7](2020)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教育探究 ——基于语文教科书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略,这反映了国家解决生态问题的坚决态度。当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生产与生活,人与自然的疏离导致了人类精神世界的贫瘠与荒芜,为避免人类陷入“人类在文明创造中异化,世界在人类异化中毁灭”的厄运,人类应该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发挥着根本作用。生态教育家大卫·W.奥尔(David W.Orr)指出:“传统的教育弘扬的是关于人的一切,但恰恰遗漏了人类依赖大自然这一点。”[1]一直以来,工业文明教育模式缺少生态维度,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故而,在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教育迫切需要转向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帮助当代人及未来人树立生态伦理意识,只有意识到位,才能有所作为。因而,抓住小学阶段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这一黄金时间段,积极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是培植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养未来公民生态文明素养的关键之举。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将生态伦理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系统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诉求,也是国际环境教育多年实践的共同经验。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与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存在一致性,语文能力的培育与生态伦理意识的形成“同线并行”,语文教科书中蕴含着大量生态伦理教学资源,两者的自然耦合赋予了语文学科承载生态伦理教育的历史使命。基于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背景下,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意识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本研究在厘清生态伦理教育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审视、梳理与挖掘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生态伦理教育资源,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和实施策略,尝试为生态伦理教育在学校教育系统、学科课程体系中的“落地生根”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参考。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简单阐述选题缘由;其次,结合文献述评,对文中“伦理”、“生态伦理”、“生态伦理教育”和“教科书”等核心概念进行了严格界定。最后,在详细阐述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以图表形式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教育就是以语文的学科魅力、育人逻辑和实践路径影响小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培育他们成为“生态人”。故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教育具有文学性作品传递生态伦理思想、交际性功能涵养生态伦理意识、审美性意境陶冶生态伦理情感和综合性学习培植生态伦理意志四个特点,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价值、提高教师课程意识的育师价值和破解教育过度功利主义的超越价值。第三部分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在详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目标建构过程的基础上,得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体系,其总目标为培育学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意识,分目标包括尊重自然的认知目标,热爱自然的情感目标,关心自然的意志目标和保护自然的意向目标。第四部分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以小学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为主要分析材料,参考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得到,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其四个内容维度分别是以介绍自然规律为主的观察自然类内容,以描述自然景色为主的品鉴自然类内容,以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的自然感悟类内容和以启示人们合理利用自然为主的自然警示类内容。且这些内容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呈现在教科书中,此外,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分布具有学段分布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主题分布契合语文关键能力的培育过程的特点。第五部分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策略。结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分析,本研究提出应从加大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内容的彰显、增强小学语文教师的生态伦理教育意识和丰富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生态伦理教育。

毋钟毓[8](2020)在《高校环境伦理教育及实施路径研究 ——以河北省高校为例》文中提出环境伦理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及其践行都离不开教育,特别是在高等院校实施环境伦理教育。只有通过教育使环境伦理深入人心,才能对发展实践的价值合理性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规范,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有相应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要有环境保护意识。当前高校环境伦理教育并不理想。很多高校尚未对这项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普及率很低,大学生的认知度不高。因此,有必要加强环境伦理教育,不断加深对环境伦理的认识,将环境伦理教育落到实处。本文首先对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概念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伦理素养对于国家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结论。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从总体上推进社会环境伦理意识的提高。接着本文归纳了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三个思想资源: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西方环境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思想,我国众多的高校不仅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增加关于环境道德素养的实践课程,并且我国高校的环境伦理教育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还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思想营养,并合理借鉴西方环境伦理中的有益成分。文章第三部分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分析了目前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现状,环境伦理教育相关课程在河北省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个别有环境专业的学校开设了环境伦理学相关的选修课,学分为1分,16学时,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西方自然观与环境危机的历史根源、基本的环境问题及其基本理论。虽然高校环境伦理教育总体向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即部分学生对环境伦理教育认知不足、学生的环境伦理实践行为缺失、环境伦理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授课形式方法单一、环境伦理教育载体建设不够。文章最后从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完整的环境伦理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完善规章制度体系、营造绿色校园环境氛围、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等五个方面为完善高校环境伦理教育实现路径提出建议。高校环境伦理教育开展的现状与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必须在规模、质量、水平上推动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构建科学的环境伦理教育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不断改革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拓宽实施环境伦理教育的路径。

阎青海[9](2020)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培育》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素养培育因素,但当前的发掘与利用情况却不容乐观,亟待加强与改进。着重从规范课程设置、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合理选择与配置课程内容、精选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过程性评价方法、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六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环境伦理素养水平。

王云[10](2019)在《女性董事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 ——基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多元化董事会结构能够克服个体认知局限,促使不同背景特征成员以差异化视角与见解促进董事会治理和公司治理。性别作为企业董事会成员最基本特征,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差异导致女性思维方式与视角和男性存在天然不同,影响董事会内部协作机制和决策制定过程。董事会被认为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负有直接责任,因此,女性董事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具有研究意义。本研究从女性董事的环境合法性与环境伦理动因出发,从咨询职能与监督职能两条路径,分析女性董事对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机理,并构建女性董事参与的董事会环境社会责任决策模型,从环境治理的角度为理解女性董事治理作用提供了理论认知。本文以女性董事及其异质性特征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为研究主线,探究了促进或削弱女性董事环境治理作用的外部制度环境因素,从环境规制压力与社会性别文化方面探究影响女性董事环境治理作用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环境。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概述了主要内容,描绘了本文的技术路线,梳理了女性董事与环境社会责任的研究评述;通过构建女性董事影响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女性董事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内在动机、影响路径、决策模型以及制度环境影响因素;并从实证角度分析女性董事及其异质性特征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引入正式制度层面的环境规制压力,检验了环境规制压力对女性董事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增强效应,分析了非正式制度的影响,验证社会性别文化对女性董事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削弱效应。最后提炼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女性加入董事会从性别角度增强了董事会多元化程度,基于环境合法性与环境伦理动机,通过增强监督与咨询职能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研究发现女性董事显着提高了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对女性董事异质性特征的检验,发现人力与社会资本特征中,具有高学历、学术背景的女性董事显着提高了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女性董事任职特征中,女性独立董事、女性委员董事以及女性非高管董事显着提高了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因此,女性董事作为董事会多元化的重要议题,企业应重视其在公司治理尤其是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决策中的作用,从女性董事人力与资本特征、任职特征等方面完善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结构,促进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水平的提高。(2)正式制度层面的环境规制压力可以激发女性董事环境合法性与环境伦理需求,增强女性董事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促进效应。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压力正向调节女性董事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考虑企业风险的异质性影响,发现企业风险程度较大时,环境规制压力对女性董事环境社会责任的正向调节作用显着。表明在环境规制压力下,女性董事出于合法性与伦理动机,进一步促进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提升,且该效应在企业风险较大时显着,则体现了女性董事风险规避的需求。因此,外部环境规制压力对女性董事环境治理作用的影响研究,对于构建多方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大力提升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非正式制度层面的社会性别文化阻碍女性董事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促进效应。本文采用各地区人口出生性别比作为社会性别文化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社会性别文化负向调节了女性董事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考虑企业内部董事会薪酬性别差异的影响,发现企业董事会薪酬性别差距较小时,社会性别文化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着。表明女性董事环境治理作用受到外部环境中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且该影响在董事会薪酬差距较小的企业中不显着,表明企业内部激励的公平弥补了外部社会文化的不公平。因此,在公司治理中应宣传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改变传统的社会性别文化,消除性别偏见,去除女性行为与表达需求的障碍,提高女性董事环境社会责任的能动性,且在社会性别文化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提升薪酬公平感是强化女性董事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关键。现阶段女性晋升为董事的“玻璃天花板”难以被打破,即使女性担任董事会成员,也大多处于象征目的“花瓶董事”,极大地削弱了女性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证实了女性董事及其异质性特征在促进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并从环境规制压力与社会性别文化的视角探索了影响女性董事环境治理作用的外部制度环境因素。本研究为重视与激励女性董事在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行为与决策的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为研究女性董事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内外部情境和视角,拓展了中国情境下女性董事公司治理作用的研究。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法治中的伦理因素与伦理导向析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问题导向下的“环境法治”
一、从环境立法看环境法治的伦理因素
二、从环境司法看环境法治的伦理因素
三、中国传统环境伦理观可以为现代环境伦理提供“源头活水”
四、结语:环境法治在“绿色发展”战略中的道德意义

(2)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创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本质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阐释
        一、西方生态伦理的思想流变
        二、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多学科视角的生态伦理属性
        一、政治学视角:基于政治权力的生态伦理属性
        二、经济学视角:共生和绿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管理
        三、社会学视角:社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第三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基本规定
        一、生态伦理的价值理念
        二、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三、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
        四、生态伦理的维护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管理视域下的生态伦理历史演进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的价值定位——效率至上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科学管理的管理模式:控制自然的祛魅化设计
        三、理性逻辑的科学化功利价值取向
        四、“经济人”假设的反生态伦理省思
    第二节 行为科学管理的价值转换——情感依托
        一、行为科学管理的“社会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行为科学理论模式:人际关系的社会化凸显
        三、情感激励的生态化行政伦理扩展
        四、行为科学理论的生态伦理缺失
    第三节 系统权变管理的价值探索——因境制宜
        一、系统权变管理的“复杂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系统权变管理的管理模式:人境关系的动态化调适
        三、动态持衡的多元化政府伦理关系
        四、系统权变时期的方法论评价
    第四节 知识与文化管理的价值创造——互生共存
        一、知识与文化管理的“文化人”人性假设基础
        二、知识与文化管理模式:人智关系的持续化建设
        三、生态和谐的人本化行政文化结构
        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人”的内在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向度
    第一节 现代社会管理的生态意识理念
        一、生态健康意识——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二、生态优先意识——保证社会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意识——引领社会绿色发展
    第二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的价值体系
        一、生态公正:政府生态伦理管理的核心价值
        二、生态自由:公共管理秩序建构的目标价值
        三、生态平等:道德主体利益协调的价值根基
        四、生态和谐:和谐社会伦理调和的价值趋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实现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生态伦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实现困境
        一、现代管理的主体性困境:主体价值的公平失允
        二、现代管理的目标困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受阻
        三、现代管理的秩序困境:生态安全的秩序失衡
        四、现代管理的文化困境:中西生态伦理的融突
    第二节 公共社会治理实现生态伦理的出路
        一、构建生态伦理观念以践行协调共生的价值理念
        二、实施生态伦理战略以推动生态化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加强生态法治建设以维护生态安全的稳定秩序
        四、创新生态文化理念以促进生态文明的理论建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建构之维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伦理价值阐释
        一、基于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伦理价值构建
        二、生态善治对美丽中国愿景的实现
    第二节 中国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模式
        一、生态管理及其决策理念建构
        二、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运行模式
    第三节 生态伦理视域下生命安全健康的价值阐释
        一、生命安全健康的理性制衡内蕴
        二、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生态行政价值观建构
        三、中国政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现路径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实践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概述
    一、生态道德
        (一)道德与伦理
        (二)生态道德与生态伦理
        (三)生态道德的内涵
    二、生态道德实践性
        (一)实践性
        (二)道德实践性
        (三)生态道德实践性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实践性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特征
        (二)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实践性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道德实践性的理论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生态道德的逻辑起点
        (二)“两个和解”是生态道德的目标指向
        (三)实践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要素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道德的理论指南
    二、中国古代关于生态道德实践性的思想
        (一)“天人合一”思想是生态道德实践性的合理内核
        (二)“兼容万物”思想是生态道德实践性的价值指向
        (三)“尊道贵德”思想是生态道德实践性的实践旨归
    三、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关于生态道德实践性的理论
        (一)自然价值论为生态道德提供合法性基础
        (二)整体主义为生态道德探索新的理论范畴
        (三)环境伦理的应用为实践性研究提供思路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关于生态道德实践性的理论
        (一)生态道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基本内容
    一、根本目标:着力“改造”新时代大学生主、客观世界
        (一)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养成生态道德的能力
        (二)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培养生态实践的能力
        (三)主观世界改造与客观世界改造相互促进
    二、价值追求:新时代大学生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生态道德实践性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二)生态道德实践性能够激发大学生精神动力
        (三)生态道德实践性能够塑造大学生个体人格
        (四)生态道德实践性能够规范大学生主体行为
    三、实现途径:“实践”是生态道德实践性价值实现的基础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基于实践产生
        (二)生态实践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生态道德在新时代实践检验中得以进步
    四、思维方式:实现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实践化飞跃
        (一)生态道德实践性体现从零碎实践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生态道德实践性体现从理性认识到理性实践的飞跃
        (三)生态道德实践性是“实践”本质的回归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时代图景
    一、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总体方位判定
        (一)国家发展战略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
        (二)社会发展进程呼唤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
        (三)生态道德实践性是传承生态文化的重要动力
        (四)生态道德实践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基础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风险挑战分析
        (一)“经济理性”不断冲击生态道德实践性
        (二)科技理性与生态道德的矛盾有待化解
        (三)多元文化的激荡与并存冲击生态道德
    三、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发展机遇研判
        (一)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道德实践性搭建平台
        (二)信息时代为培育生态道德实践性提供支持
        (三)社会氛围的生态转向为生态道德实践性创造机会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性的实现路径
    一、坚持先进的生态道德思想指引
        (一)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道德思想立场
        (二)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指向
        (三)汲取中国优秀传统生态道德思想精华
    二、夯实生态实践能力具体内容
        (一)提升生态实践能力培育标准
        (二)完善生态实践能力培养内容
        (三)拓宽生态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四)激活大学生生态实践主体性
    三、完善学校生态实践育人平台
        (一)搭建生态道德实践平台
        (二)丰富生态道德校园活动
        (三)设置生态道德相关课程
    四、健全生态道德实践保障制度
        (一)推进相关立法明确大学生权利义务
        (二)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管理制度
    五、营造社会生态道德实践氛围
        (一)推动生态艺术创作
        (二)促进科技生态转向
        (三)鼓励生态生活方式
        (四)落实主题实践活动
        (五)强化社会影响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
    1.1 时代背景
        1.1.1 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
        1.1.2 高速工业化发展与日本“产业公害”
    1.2 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思想
        1.2.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1.2.3 日本环境伦理学
        1.2.4 宫本宪一的“生产关系说”
    小结
第2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
    2.1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逻辑前提
        2.1.1 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2.1.2 对自然价值论的质疑
        2.1.3 对“中心之争”的超越
    2.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理路
        2.2.1 环境问题的反价值性
        2.2.2 环境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2.3 环境问题和经济活动的辩证关系
    2.3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目标指向
        2.3.1 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
        2.3.2 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
        2.3.3 构建合理的环境实践
        2.3.4 达成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小结
第3章 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
    3.1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主要内容
        3.1.1 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
        3.1.2 人与自然共生的形成
        3.1.3 控制自然的实质在于人对待自然的合理方式
    3.2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理论特质
        3.2.1 整体主义的研究视角
        3.2.2 以差异性为前提的共生价值向度
        3.2.3 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
    小结
第4章 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
    4.1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基本内容
        4.1.1 环境责任公平
        4.1.2 环境利用公平
        4.1.3 环境价值公平
    4.2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辩证特征
        4.2.1 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的统一
        4.2.2 分配性正义与生产性正义的统一
        4.2.3 制度变革与价值批判的统一
    小结
第5章 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
    5.1 超越资本逻辑主导的实践观
        5.1.1 对资本逻辑的辩证思考
        5.1.2 环境危机的资本逻辑根源
        5.1.3 对资本逻辑的实践观批判
    5.2 构建遵循生活逻辑的实践观
        5.2.1 对生活逻辑的价值诠释
        5.2.2 生活逻辑对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向
        5.2.3 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构建
    5.3 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理论特质
        5.3.1 以实践视角审视环境伦理学
        5.3.2 以生活逻辑引导实践方式变革
    小结
第6章 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
    6.1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6.1.1 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6.1.2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6.1.3 可持续社会的成立条件
    6.2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特质
        6.2.1 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2.2 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2.3 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6.3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6.3.1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6.3.2 脱离异化的工业化
        6.3.3 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
    小结
第7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7.1 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
        7.1.1 理论意义
        7.1.2 实践价值
        7.1.3 局限性
    7.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7.2.1 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
        7.2.2 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
        7.2.3 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
        7.2.4 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概念厘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及其关键词环境公正概要
    第一节 生态批评总论
        一、生态批评的缘起
        二、生态批评的定义和任务
    第二节 生态批评五次浪潮:羊皮纸上的重写
        一、劳伦斯·布伊尔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二、斯科特·斯洛维克对生态批评浪潮的划分
        三、对五次浪潮的总结评述:回顾与反思
    第三节 环境公正思想探析
        一、环境公正理论的历史渊源
        二、环境公正运动的原则
        三、多元化公正概念与实现方案
    第四节 环境公正与生态整体
        一、环境公正解构二元对立
        二、环境公正连接“自我”与“他者”
        三、环境公正建构生态整体主义
第二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初露端倪
        一、亨利·戴维·梭罗的环境公正先声
        二、蕾切尔·卡森的环境公正忧思
        三、巴里·康芒纳的环境公正诉求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全面兴起
        一、T.V.里德的环境公正生态批评宣言
        二、从蛮荒之野、田园之境到城市自然
        三、环境公正与毒性话语的交汇
        四、环境公正为弱势群体发声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蓬勃发展
        一、后殖民主义视野与环境公正的交集
        二、从“地方”视野到“星球”视野的拓展
        三、世界性的风险社会
    第四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持续深化
        一、环境公正与暴力形式
        二、能动性与跨身体性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
    第五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前沿问题
        一、情感的环境公正力量
        二、共情的环境公正倾向
第三章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经典文本批评实践
    第一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灾难肆虐:《布娃娃瘟疫》之物质流转
        一、物质渗透与跨身体性
        二、内外殖民与阶层固化
    第二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暴政迫害:《死者年鉴》之生态他者
        一、吸血资本与资源剥削
        二、生态他者与边界拆解
    第三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气候危机:《播种者的寓言》之资源短缺
        一、“改变”主题与墙之隐喻
        二、水之意象与气候公正
        三、超级共情与反乌托邦
    第四节 环境公正视角下的生存困境:《食肉之年》之多元贱斥
        一、霸权挟裹与食品公正
        二、“肉是信息”与毒性身体
        三、全球贸易与多元贱斥
第四章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及其中国化途径
    第一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独特贡献
        一、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对现实的影响和参与
        二、社会公正与环境伦理的兼收并蓄
    第二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一、全球视野:人类世时代背景
        二、在地立场:生态文明的呼声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全球在地化
    第三节 环境公正生态批评的中国化途径
        一、中国传统环境公正生态智慧之探析
        二、中国现代环境公正生态文学之呈现
        三、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与生命共同体思想之契合
        四、中国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之话语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乡村与美丽乡村
    第一节 农村、乡村与美丽乡村
        一、乡村与农村
        二、乡村与美丽乡村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特点
        一、特殊性
        二、层次性
        三、持续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一、经济产业美
        二、组织治理美
        三、人文素养美
        四、生态环境美
第二章 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基础
    第一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原则
        一、系统和谐
        二、公正理性
        三、协同开放
        四、可持续性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资源
        一、生态伦理观
        二、传统义利观
        三、乡土伦理观
    第三节 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任务
        一、实现乡村生态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统一
        二、实现生态责任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树立生态经济价值高于工业经济价值的理念
第三章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伦理问题与成因
    第一节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伦理问题
        一、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价值冲突
        (一)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的纠结
        (二)传统道德习惯与现代伦理要求的脱节
        二、美丽乡村建设主体的伦理困境
        (一)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的矛盾
        (二)个体意识觉醒与公众意识薄弱的矛盾
        三、美丽乡村建设制度的正义问题
        (一)城乡制度差异的问题
        (二)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困境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伦理问题成因
        一、思想文化根源
        (一)经济至上思想根深蒂固
        (二)环境伦理教育严重缺乏
        (三)伦理道德意识存在偏差
        二、经济根源
        (一)乡村落后科技发展的影响
        (二)乡村粗放经济发展的制约
        (三)乡村落后生活方式的阻碍
        三、政治根源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二)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的缺失
        (三)法律保护体制的不健全
第四章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对策
    第一节 公众生态伦理意识觉醒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
        二、提高公众的伦理道德意识
        三、践行绿色生活的伦理责任
    第二节 政府生态“德治”与“法治”并行
        一、加强乡村伦理道德的宣传
        二、完善乡村的德治规范体系
        三、强化乡村的立法监管伦理责任
    第三节 企业生态伦理责任强化
        一、建立乡村企业伦理规范
        二、加强企业环境伦理责任
        三、大力发展高效环保产业
    第四节 社会生态伦理文化环境创造
        一、保留优秀道德文化资源
        二、重视乡村生态道德建设
        三、营造优良道德文化环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教育探究 ——基于语文教科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
    (四)研究对象与问题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六)研究意义与思路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意义
    (一)生态伦理教育的内涵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特点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价值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来源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体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维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分布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策略
    (一)彰显小学语文教材中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
    (二)增强小学语文教师的生态伦理教育意识
    (三)丰富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高校环境伦理教育及实施路径研究 ——以河北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重点难点
        2.创新点
一、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概念和必要性价值分析
    (一)环境伦理教育的概念
        1.环境伦理教育
        2.高校环境伦理教育
    (二)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与价值分析
        1.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2.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价值分析
二、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思想资源、目标和原则
    (一)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思想资源
        1.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
        2.西方环境伦理思想
        3.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思想
    (二)确立正确的环境伦理教育目标
        1.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
        2.提高对环境价值的判断能力
        3.养成自觉维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三)正确把握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渗透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
三、高校环境伦理教育基本状况-以河北省高校为例
    (一)高校环境伦理教育开展状况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对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性认知有待提高
        2.学生的环境伦理实践尚显不足
        3.环境伦理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4.授课形式方法单一
        5.环境伦理教育载体建设不够重视
四、完善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科学设置高校环境伦理课程
    (二)构建环境伦理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三)完善管理制度体系
    (四)营造绿色校园环境
    (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六)提高教师的环境素质水平
结语
附录
附录二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培育的重要价值
    1. 增强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认同感
    2. 改善我国高校环境伦理教学现状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素养培育因素分析
    1. 道家的环境伦理思想
    2. 儒家环境伦理思想
    3. 传统文化环境伦理优秀素养分析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培育的路径
    1. 应加强系列课程建设
    2. 合理应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传播手段
    3. 增加实地踏查活动
四、结语

(10)女性董事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 ——基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1.3.1 女性董事研究综述
        1.3.2 环境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1.4 本章小结
2 女性董事影响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
    2.1 女性董事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动因分析
        2.1.1 女性董事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环境合法性动因分析
        2.1.2 女性董事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环境伦理动因分析
    2.2 女性董事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作用路径
        2.2.1 咨询职能路径下女性董事对环境社会责任影响:资源依赖理论
        2.2.2 监督职能路径下女性董事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影响:代理理论
    2.3 女性董事参与的董事会环境社会责任决策模型
        2.3.1 模型假设与描述
        2.3.2 均衡策略选择
        2.3.3 董事会中男性董事行为策略与女性董事监督职能
        2.3.4 董事会中男性董事行为策略与女性董事咨询职能
    2.4 制度环境因素对女性董事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
        2.4.1 正式制度的影响:环境规制压力
        2.4.2 非正式制度的影响:社会性别文化
    2.5 本章小结
3 女性董事及其异质性特征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
    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3.2 假设提出
        3.2.1 女性董事与环境社会责任
        3.2.2 女性董事异质性特征与环境社会责任
    3.3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3.3.1 变量与数据
        3.3.2 模型设定
    3.4 实证分析
        3.4.1 描述性统计
        3.4.2 回归分析
    3.5 稳健性检验
        3.5.1 内生性问题
        3.5.2 行业均值处理
        3.5.3 改变样本
    3.6 本章小结
4 正式制度调节下的女性董事与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环境规制压力
    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4.2 假设提出
        4.2.1 环境规制压力的调节效应
        4.2.2 企业特征:市场风险的影响
    4.3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4.3.1 变量与数据
        4.3.2 模型设定
    4.4 实证分析
        4.4.1 描述性分析
        4.4.2 回归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5 非正式制度调节下的女性董事与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社会性别文化
    5.1 研究问题的提出
    5.2 假设提出
        5.2.1 社会性别文化对女性董事的影响
        5.2.2 企业特征:董事会性别薪酬差距的影响
    5.3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5.3.1 变量与数据
        5.3.2 模型设定
    5.4 实证分析
        5.4.1 描述性分析
        5.4.2 回归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法治中的伦理因素与伦理导向析论[J]. 崔永东,王旭.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D]. 毕然.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实践性研究[D]. 刘夏怡. 兰州大学, 2021(02)
  • [4]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 张贝丽. 山西大学, 2020(08)
  • [5]生态批评关键词环境公正及其批评实践研究[D]. 刘娜. 山东大学, 2020(09)
  • [6]美丽乡村建设的伦理研究[D]. 何如意.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态伦理教育探究 ——基于语文教科书的分析[D]. 方晨阳. 西南大学, 2020(01)
  • [8]高校环境伦理教育及实施路径研究 ——以河北省高校为例[D]. 毋钟毓. 河北师范大学, 2020(12)
  • [9]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环境伦理素养培育[J]. 阎青海. 现代交际, 2020(03)
  • [10]女性董事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 ——基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D]. 王云.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