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步走”战略与小康社会的三个阶段

小“三步走”战略与小康社会的三个阶段

一、小“三步走”战略与小康社会的三个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何传启[1](2021)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模式演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既是一个世界现象,也是一种文明进步,还是一个发展目标。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不断演进,它既反映我们对现代化认识的深化,也体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本文从现代化科学角度,简要梳理从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中国现代化的阶段划分、目标演进和模式变迁。

张霜[2](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唐旭斌,刘志玲[3](2020)在《从本质到战略:理论演进与学理参悟——高校思政“概论”课版本流变笺注》文中提出在高校"概论"课8个教学版本中,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的理论方位、文字叙述经历了三个阶段。党的几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是三个阶段形成的内在根据。拷问先决理论、辨析理论关系、登眺理论向度,是考察本质论与战略论演进的理论启迪。

田天亮[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文中指出毛泽东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占据支配地位、发挥主导性作用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形式和外化表现,是标注社会发展历史方位、揭示国家基本国情、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特定范畴。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基础上,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中国特色社主义新道路、迎来民族复兴新征程,才能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和人民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要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规律,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成功经验。本文坚持整体性的研究视角,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为研究目标和任务,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共党史等学科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认识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涵、价值评价、基本特征及经验启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引言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范畴及相关命题,概括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与不足之处,同时对“矛盾”、“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等概念及相关命题进行了科学界定。第一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本章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矛盾思想等其他思想理论,是认识产生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探索,特别是在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过程中推进了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认识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我国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及认识能力的变化,是认识产生的现实条件;东欧和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是认识产生的重要国际借鉴。第二章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进程。本章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程度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准,集中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所经历的“重新认定”、“逐步深化”、“重大突破”三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新时代”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两次重大判定”,力求既能从整体上揭示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全貌,又能凸显不同阶段的认识特点。第三章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所涵盖的理论内涵。本章认为,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双方及其关系变化的揭示,阐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及其变化,揭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关系;通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及其表现、地位及其作用、变化规律等问题的总体把握,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表现;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战略、路线、方针和政策,则从多重向度上回答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本章还对“新旧”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社会主要矛盾同初级阶段、新时代的关系”以及“党在十八大前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内在关联”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章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与基本特征。本章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评价理论,建构起融理论创新、实践论证、揭示现实、引领未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评价体系,从多重向度上分析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同时阐明了完善和发展这些认识所应坚持和努力的方向。在认识特征的把握上,从前进性与上升性、总体性量变与阶段性质变、党性与人民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继承性与发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世界性与本土性相统一的角度,归纳了认识的基本特征。第五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经验启示。本章认为,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根本指导,坚持以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变化为主要现实依据,坚持在我国社会矛盾全局中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不断推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为主要目的,坚持将中国共产党作为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领导核心。结论部分在对全文内容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同时也对深化本研究作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耿阳[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主题演进及其经验探析》文中提出民生关乎国运,民生象征生机。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民生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奋斗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将民生建设置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始终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其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经过四十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民生建设理论不断发展完善,民生建设实践也获得巨大突破。首先,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的理论渊源入手,并将其理论渊源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精髓的汲取,以及对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传承。其次,本文分别将我国民生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作为贯穿全文的两条主线,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总结。在理论方面,本文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主题不断演进的过程,深刻阐述了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国国情的变化和民生建设的新要求,不断调整民生建设主题、发展和创新民生建设理论,规划符合民生发展需要的民生建设道路的过程。在实践方面,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建设实践历程总结为探索---开拓---深化---完善四个阶段,并分别论述了不同历史阶段我国民生建设实践的探索历程。再次,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建设历程的历史考察,本文又对不同主题民生建设各自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的过程。最后,通过对以上民生建设主题演进历程的整体把握,本文初步探索出了我国民生建设实践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顺利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与时俱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统筹兼顾是切实改善民生的基本方法;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民生建设永恒的价值取向。在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的探索历程中深刻把握我国民生建设思想的精髓和实践的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民生事业,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楠[6](2020)在《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接下来,他将领导我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及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已经进入决胜收官的最后时刻。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习近平同志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科学阐释和政策推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工作遵循。作为一名党史党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该对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深入研究,作出历史考察。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是本文的引子。主要有两个版块构成,一是本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二是针对本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说明。第二部分,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这是本文主体构成之一,该部分将回眸过往,把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置入当时的也就是历史环境中的国际条件、国内条件和理论渊源三方面进行深刻分析,揭示其历史前因。第三部分,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历史进程。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搜集和整理习近平同志在国内和国外的不同场合和不同时期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所作出的相关重要讲话历史轨迹进行梳理,揭示出历史脉络。本部分把历史发展过程分为孕育萌芽、成熟发展和进一步完善等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分别从划分依据,具体历史事实,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效等逐一展开分析。从而梳理出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发展轨迹。第四部分,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特点。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难点。基于前一部分的分析论证,进一步揭示出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理论特性和实践特质,并放到历史长河中进行比较分析。本部分拟从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以及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等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力求揭示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特点。第五部分,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意义。这一部分是本文的又一重点。本部分分别从政治层面、实践层面、世界范围三个方面科学阐述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产生形成的历史轨迹为研究视角,站在新时代回眸过往,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等,从形成条件、历史进程、特点和意义对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展开论述。

付孟泽[7](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人地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一切互动关系的总和,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变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发展,探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力和原因,梳理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指导乡村的规划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定义了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影响因素和乡村人地关系特征,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宏、中、微观上的界定与特征,从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诱发、推动和塑造这三个维度,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尺度研究分析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架构。基于土地的私有、公有属性,分两个阶段对浙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开展研究。第一阶段,沿时间轴从原始、传统农业到近代化,研究了人地关系从初始到不断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梳理了从聚点到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化路径,对近代以来浙北地区的村镇发展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的概念。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社化、改革开放及快速城镇化阶段,研究了土改、土地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人地关系的变迁特征及其对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总结了浙北地区初步形成的现代村镇空间形态的特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对当前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县域中微观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提出斑块空间聚集度的概念,分村域对村庄建设斑块进行空间聚集度分析;提出基于生产作用特征、人地承载特征和空间利用特征的乡村人地关系识别指数,实现了县域乡村人地关系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全县域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包括中心城区、县域村镇空间形态、8个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的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最后对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展望。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梳理了浙江在现代化村镇建设中的经验,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按照“指向性”空间体系概念,对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形成以下创新点:(1)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为村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宏观空间尺度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概念,并以此概念诠释了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展望了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3)提出县域层面中微观空间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

王晓梅[8](2019)在《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要经历哪些发展阶段,以及当前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各社会主义国家都非常重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分析与判断秉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总结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做出了科学判断。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科学把握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述。第二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来源,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思想。第三章主要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及主要特点。主要包括: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初步认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丰富。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坚持矛盾分析的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四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不断进步与成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同时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分析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来源,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演进、内容及主要特点,试图把建国七十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问题探索的一脉相承性体系呈现出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探索的最新成果得到了理论呈现,从而揭示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贡献。

张孟孟,石强[9](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从“两步走”到新“两步走”的发展历程》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在党的实践探索中历经了一系列的丰富和发展过程。建国后,毛泽东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在此基础上发展为"三步走"发展战略,到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两步走"战略安排,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在中国形成生动的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系统性和延展性,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历史进程,能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艰辛和曲折性,对中国当今的实践探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秦妍[10](2018)在《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古往今来,民富则国安,民强则国盛。乡村振兴是同农民基本权利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乡村发展愿景,是基于新中国乡村建设历史与现实,以乡村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为纵横参照的凝心聚力的理想目标,表达了千百年来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夙愿和向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演变过程,每一次时代的主题都给农村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彻底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赋予了农村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物质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发展和超越,其现实关照的是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衰落的现象,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为了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是在对乡村振兴目标指向清晰明确的基础上,主要回答乡村振兴是否实现以及效果实现得怎么样的问题,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构建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科学地评价乡村振兴的基础。通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将乡村振兴的目标进行量化,进而对乡村实际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目标之间的差距作出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使乡村振兴具有可预见性。由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不久,关于乡村振兴评价研究的文献还很鲜见,因此尚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作深入的研究。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规划,说明乡村振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动态性特征,且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在时间上一致。如果以本世纪中叶为节点,可把乡村振兴的实现分为三个阶段,从当下到2020年-2035年-2050年,通过对每个阶段乡村振兴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就能够清晰地描绘乡村振兴实现过程的行动轨迹,并对实现过程中目标方向的偏离进行校正。全文共分为五章。导论对本论文的研究依据、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主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对涉及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及农村发展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对自己的研究提出了预期目标。第一章首先对本文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乡村振兴的思想来源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从而构成了本文关于乡村振兴目标评价的逻辑起点。第二章对乡村振兴进行了理论分析,构建了乡村振兴评价的理论模型,分别从目标维度和价值维度对乡村振兴进行评价。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明确的价值诉求,要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和城乡均衡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价值诉求贯穿全文,并构成了乡村振兴目标评价的价值标准。第三章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维度和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历史节点构建了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主要是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和案例分析,对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乡村分别进行了乡村振兴水平的评估。通过四个具体案例分析,比较评价了当前我国乡村实际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进一步验证了我国乡村发展的不平衡性,分析了案例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第五章则是针对前文中案例村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提出了对策建议。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对本文研究的思考和总结。

二、小“三步走”战略与小康社会的三个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三步走”战略与小康社会的三个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模式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如何理解“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的阶段划分
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演进
中国现代化的模式变迁

(2)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从本质到战略:理论演进与学理参悟——高校思政“概论”课版本流变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一、版本更替中的本质论与战略论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概而言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大体观之,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二、本质论与战略论流变的理论依据
三、本质论与战略论演进的理论启迪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命题释义
        (一)矛盾
        (二)主要矛盾
        (三)社会主要矛盾
        (四)社会主要矛盾同其他层次的社会矛盾的关系
        (五)其他相关概念和命题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
    一、认识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
        (三)其他重要思想资源
    二、认识产生的历史根据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实践
    三、认识产生的现实条件
        (一)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二)我国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变化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与认识能力的变化
    四、认识产生的国际借鉴
        (一)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演进
    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定
        (一)重新认定的基本前提
        (二)重新认定的思想脉络
        (三)重新认定的主要表现
    二、认识的逐步深化
        (一)实现认识深化的必要性
        (二)认识深化的思想脉络
        (三)认识深化的主要表现
    三、认识的重大突破
        (一)认识突破的客观依据
        (二)认识突破的思想脉络
        (三)认识突破的主要表现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理论内涵
    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及其变化的深刻揭示
        (一)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二)由“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
        (四)辩证把握“一个转化”和“两个没有变”的关系
    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表现的总体把握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特点及其表现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导地位及其作用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规律及其表现
    三、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路径的探索与完善
        (一)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
        (三)适时调整和更新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
        (四)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方针
        (五)不断充实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主体力量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与基本特征
    一、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
        (一)价值评价的基本向度
        (二)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
        (三)努力完善和发展认识的方向
    二、认识的基本特征
        (一)前进性与上升性的统一
        (二)总体性量变与阶段性质变的统一
        (三)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五)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六)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七)世界性与本土性的统一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经验启示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一)深入地学习、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二)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二、继续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其变化
        (一)始终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方向
        (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及阶段性特征
        (三)将认识“基本国情”同世情、党情相结合
    三、坚持在社会矛盾全局中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一)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自身变化的特点
        (二)把握其他层次社会矛盾变化的特点
    四、始终致力于推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解决
        (一)在科学界定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确定解决思路
        (二)在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调整解决思路
    五、坚持将党作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领导核心
        (一)继续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
        (二)坚持将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相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主题演进及其经验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民生与民生建设概述
        1.2.1 民生
        1.2.2 民生建设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梳理
        1.3.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梳理
    1.4 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理论传承及实践历程
    2.1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理论传承
        2.1.1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2.1.2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2.1.3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2.2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实践历程
        2.2.1 筚路蓝缕的探索阶段
        2.2.2 继往开来的开拓阶段
        2.2.3 渐入佳境的深化阶段
        2.2.4 卓有成效的完善阶段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主题演进
    3.1 “生存型”民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
        3.1.1 社会主义本质论: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础
        3.1.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
        3.1.3 改革开放:民生建设的内在动力
        3.1.4 “三步走”战略:民生建设的战略步骤
        3.1.5 共同富裕:民生建设的价值追求
    3.2 “发展型”民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
        3.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石
        3.2.2 依法治国:民生建设的安全网
        3.2.3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民生建设的新途径
        3.2.4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民生发展的新动力
        3.2.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生建设目标的新变化
    3.3 “和谐型”民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
        3.3.1 科学发展观:民生建设的理论指南
        3.3.2 “三民”思想:民生建设的新理念
        3.3.3 建设服务型政府:民生建设的新途径
        3.3.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生建设的新目标
    3.4 “幸福型”民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
        3.4.1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
        3.4.2 社会主要矛盾纾解:民生建设的主要任务
        3.4.3 全面深化改革:民生建设的新要求
        3.4.4 底线思维:民生建设的新思维
        3.4.5 生态民生观:民生建设的新理念
        3.4.6 实现美好生活:民生建设的新追求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主题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4.1 “生存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4.1.1 “生存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
        4.1.2 “生存型”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4.2 “发展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4.2.1 “发展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
        4.2.2 “发展型”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4.3 “和谐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4.3.1 “和谐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
        4.3.2 “和谐型”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4.4 “幸福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4.4.1 “幸福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
        4.4.2 “幸福型”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实践经验
    5.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顺利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
        5.1.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5.1.2 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5.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
        5.2.1 经济发展是民生之基
        5.2.2 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5.3 与时俱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要求
        5.3.1 民生建设思想一脉相承
        5.3.2 民生建设主题因时而变
    5.4 统筹兼顾是切实改善民生的基本方法
        5.4.1 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共同发展
        5.4.2 兼顾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
    5.5 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民生建设永恒的价值取向
        5.5.1 坚持“人民至上”的民生理念
        5.5.2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阐释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国际条件
        (一)经济全球化,需要中国的拉动
        (二)政治多极化,需要中国的引领
        (三)文化多元化,需要中国的推动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国内条件
        (一)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促进中国社会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的必行措施
        (三)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选择
        (四)提高人民美好生活水平的必经途径
        (五)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行之路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理论条件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二)中国传统的小康社会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的小康社会思想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历史进程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孕育萌芽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孕育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萌芽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成熟发展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初步形成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理论体系的确立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进一步完善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深入发展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丰富完善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特点
    一、历史继承性与现实创新性的统一
        (一)铭记历史的继承性
        (二)勇于突破的创新性
    二、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一)具有特色的民族性
        (二)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一)高瞻远瞩的理论性
        (二)求真务实的实践性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政治意义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宝库
        (三)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推动中国梦的前进步伐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动指南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世界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促进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是我国对世界人类文明的贡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7)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背景
        1.1.2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1.1.3 人地关系构成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核心推动力
        1.1.4 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二战后欧、亚部分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与启示
        1.2.2 国际上由聚落地理学缘起的乡村及空间演变研究
        1.2.3 国内关于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及规划建设的研究
        1.2.4 乡村空间演化推动力的研究——由环境决定论到人地协调论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区域选择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人地关系及其推动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架构
    2.1 人地关系的定义以及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
        2.1.1 人地关系的概念内涵
        2.1.2 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2.1.3 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2.2 乡村聚落及空间形态的概念与定义
        2.2.1 由乡村聚落到现代村镇的概念阐释
        2.2.2 乡村空间及形态的物质性概念意义
        2.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2.3 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机理
        2.3.1 人地关系诱发了乡村聚落的出现
        2.3.2 人地关系推动了乡村聚落的演化
        2.3.3 人地关系塑造了乡村聚落的多样
        2.3.4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2.4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空间尺度
        2.4.1 乡村聚落的宏观空间尺度
        2.4.2 乡村聚落的中微观空间尺度
    2.5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时间尺度
        2.5.1 人地关系的阶段划分与时间尺度的关系
        2.5.2 本研究所取的时间尺度及其考虑
    2.6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技术框架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3.1 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临时聚点到聚落雏形
        3.1.1 “采集渔猎”下的临时聚点
        3.1.2 原始农业与聚落空间形态雏形
    3.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发育发展
        3.2.1 传统农业社会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3.2.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3.2.3 传统农业人地关系推动下的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3.3 近代浙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的演变和发展
        3.3.1 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3.3.2 近代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3.3.3 近代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人地关系变迁与村镇空间多元发展
    4.1 建设初期人地关系变迁及乡村空间形态
        4.1.1 以土地改革为序幕的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环境
        4.1.2 建设初期的人地关系特征
        4.1.3 建设初期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4.2 改革开放后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4.2.1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工业的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4.2.2 乡镇工业推动下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4.2.3 改革开放后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4.3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4.3.1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演化的背景环境
        4.3.2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的人地关系特征
        4.3.3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前人地关系特征下浙北县域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研究
    5.1 长兴县的典型性、概况及定量实证研究方法
        5.1.1 长兴县的典型性及概况
        5.1.2 县域层面中微观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5.2 长兴县当前乡村人地关系特征的分析及发展驱动力评估
        5.2.1 长兴县乡村生产作用特征
        5.2.2 长兴县乡村人地承载特征
        5.2.3 长兴县乡村生产生活组织特征
        5.2.4 长兴县当前村镇空间发展驱动力类型及评估
    5.3 长兴县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的发展研究
        5.3.1 中心城区(县城)的空间演变特征
        5.3.2 县域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5.3.3 典型乡村空间形态的构成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乡村振兴下浙北人地关系与村镇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6.1 浙江省在村镇现代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启示
        6.1.1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及启示
        6.1.2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6.2 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6.2.2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人地关系特点分析
        6.2.3 浙北乡村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7.1.1 研究主要工作、相关结论
        7.1.2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发表
致谢

(8)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理论依据和意义
        1.1.2 选题现实依据和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2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来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2.1.1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学说
        2.1.2 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学说
    2.2 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2.2.1 明确区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两个概念
        2.2.2 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
        2.2.3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2.3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2.3.1 明确区分过渡时期将要经历的发展阶段
        2.3.2 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经历时期的论述
3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演进、内容及主要特点
    3.1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1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初步探索
        3.1.2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推进
        3.1.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丰富
    3.2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3.2.1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认识
        3.2.2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认识
        3.2.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认识
    3.3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特点
        3.3.1 坚持矛盾分析的辩证方法
        3.3.2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3.3 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贡献
    4.1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
        4.1.1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1.2 系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学说
    4.2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质的规定性的理论认识
        4.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质的规定性的阐述
        4.2.2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丰富和发展
    4.3 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3.1 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前提是科学准确把握社会发展阶段
        4.3.2 现代化建设是长期的、复杂的和艰巨的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10)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二) 现有乡村评价的局限性
        (三) 乡村振兴评价的必要性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研究进展
        (二) 现有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主题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主题与思路
        (二) 研究创新及不足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二) 技术路线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及目标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
        (二) 乡村振兴评价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来源
        (一) 十八大以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乡村振兴思想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及阶段划分
        (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
        (二)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分解
        (三) 乡村振兴实现的阶段划分
第二章 乡村振兴评价的理论依据
    一、乡村振兴的相关理论
        (一) 农业现代化理论
        (二) 城乡均衡发展理论
        (三)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二、乡村振兴评价的理论分析
        (一) 政策评估政治倾向理论
        (二) 政策评估目的理论
        (三) 事实和价值相结合的评价思想
        (四) 目标-价值导向的评价模型
    三、乡村振兴评价的目标维度
        (一) 产业兴旺
        (二) 生态宜居
        (三) 乡风文明
        (四) 治理有效
        (五) 生活富裕
    四、乡村振兴评价的价值维度
        (一) 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 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
        (三) 满足城乡均衡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一、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思路
        (一)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
        (二)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三)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二、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一)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选取维度
        (二)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筛选参照
        (三) 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具体构成
    三、乡村振兴目标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一)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
        (二) 基于专家访谈法的二级指标权重
    四、乡村振兴目标评价的方法
        (一)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乡村振兴评价
        (二) 基于对比分析法的乡村振兴评价
第四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检验及案例分析
    一、我国乡村振兴水平评价
        (一) 乡村总体发展情况测评
        (二) 我国乡村振兴水平评估
        (三) 乡村振兴水平与目标差距比较
    二、具体案例分析—以江苏华西村、河南南街村、贵州秀水村、甘肃祁山村为例
        (一) 案例村的选择依据
        (二) 案例村的振兴水平评估
        (三) 案例村间的横向比较评价
    三、案例分析结果与讨论
        (一) 案例村评价的初步结论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结果
        (三) 案例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促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的对策建议
    一、实现乡村振兴五大目标的基本思路
        (一) 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思路
        (二) 实现生态宜居的基本思路
        (三) 实现乡风文明的基本思路
        (四) 实现治理有效的基本思路
        (五) 实现生活富裕的基本思路
    二、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制度
        (一) 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
        (二) 健全乡村振兴战略的配套制度
    三、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与监督
        (一) 强化战略的高效执行
        (二) 强化问责和社会监督
    四、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的评估
        (一) 健全乡村振兴的评估制度
        (二) 选拔多元参与的评估人员
        (三) 加强战略实施的跟踪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 农村发展情况问卷调查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致谢

四、小“三步走”战略与小康社会的三个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划分与模式演进[J]. 何传启. 人民论坛, 2021(24)
  • [2]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3]从本质到战略:理论演进与学理参悟——高校思政“概论”课版本流变笺注[J]. 唐旭斌,刘志玲. 南方论刊, 2020(09)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D]. 田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主题演进及其经验探析[D]. 耿阳.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6]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研究[D]. 张楠. 西南大学, 2020(01)
  • [7]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D]. 付孟泽. 天津大学, 2019
  • [8]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研究[D]. 王晓梅.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从“两步走”到新“两步走”的发展历程[J]. 张孟孟,石强. 党史博采(下), 2019(03)
  • [10]我国乡村振兴的目标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秦妍. 厦门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小“三步走”战略与小康社会的三个阶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