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中上侏罗统土城子组植物化石新发现

辽西中上侏罗统土城子组植物化石新发现

一、辽西中上侏罗统土城子组植物化石的新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林妙琴,李建国[1](2021)在《冀北滦平盆地三岔子剖面土城子组和大北沟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文中提出冀辽一带的土城子组和大北沟组对中国北方侏罗系–白垩系划分对比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它们的时代目前还存在不同的看法,相关的孢粉地层学研究也比较粗略。本文研究了冀北滦平县井上村三岔子剖面土城子组和大北沟组的孢粉组合,共观察统计到50属28种及若干未定种。土城子组Classopollis–Cooksonites–Ephedripites组合以Classopollis含量最为突出,同时含有白垩纪分子Cooksonitesvariabilis、Crybelosporitespunctatus和Ephedripites(E.),其时代为早白垩世Berriasian期。大北沟组Bisaccates–Foraminisporis组合以松柏类两气囊花粉占绝对优势,见有Crybelosporites punctatus、Ephedripites (E.) crassistriatus、Foraminisporis wonthaggiensis、Jiaohepollis和Rugubivesiculites spherisaccatus等具有时代意义的分子,其时代为早白垩世Valanginian中–晚期。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土城子组一段顶部的早白垩世孢粉组合,提出了中国北方侏罗系–白垩系界线位于土城子组一段内的新意见。孢粉组合对比表明当前冀北滦平盆地大北沟组Bisaccates–Foraminisporis组合与辽西金岭寺–羊山盆地土城子组三段顶部及其上覆义县组下部的孢粉组合非常相似。因此,从孢粉植物群的发育来看,滦平盆地大北沟组可能与金岭寺–羊山盆地土城子组三段顶部至义县组下部相当。

贺瑾瑞,南赟,郝春燕,宋庆伟,焦润成,李良景,冉淑红,程素珍,吴家悦[2](2020)在《北京千家店盆地土城子组孢粉组合、时代及气候》文中研究表明北京千家店盆地土城子组二段的孢粉组合共计12属8种及6种未定种。化石组合以克拉梭粉(Classopollis spp.)在组合中占绝对优势(90%以上),另有一些松柏类的无肋双囊粉,蕨类植物孢子极少,属种分异度及含量远低于裸子植物花粉,仅占孢粉组合的2.13%。当前孢粉组合为Classopollis高峰组合,时代应属晚侏罗世早期。另外,结合区内其他生物化石分析,认为土城子期在北方整体较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至少在该地区局部有湖泊气候的存在。

李晓波,王旖旎,梁琛岳,李博阳,郑常青,张梅生[3](2020)在《辽西南部中生代地层序列及特征》文中指出辽西南部兴城、葫芦岛等地中生代地层由老到新可划分为下三叠统红砬组、中侏罗统海房沟组、中—上侏罗统髫髻山组、上侏罗统土城子组以及下白垩统义县组。红砬组分布在杨家杖子和喜鹊沟向斜内,海房沟组主要分布于兴城龙回头盆地,髫髻山组和土城子组分布于金岭寺—羊山盆地南端的娘娘庙、杨树湾一带,义县组主要分布在小德营子、新台门和兴城—老滩等地。南票虹螺蚬地区原定"红砬组"的叶肢介化石组合所在层位有可能属于乐平统蛤蟆山组,白马石中华史麦斯果植物群化石层的归属和时代尚需进一步研究,新台门和高桥地区产热河生物群化石的湖相沉积夹层属于义县组。本区中生代地层缺失较多,海房沟组和义县组均存在不整合于新太古代花岗岩之上的情况,是本区独特的燕山运动地质记录,并且表明山海关古陆/隆起在中生代仍然影响着辽西地区的沉积古地理格局。

覃祚焕[4](2020)在《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冀北地区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沉积连续、保存相对完整,产有着名的热河生物群,包括丰富的介形类等微体化石,是研究早白垩世陆相地层及热河生物群早-中期演化的理想地区。介形类个体较小、数量丰富、演化较快、较易保存成为化石,在非海相中-新生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探讨古环境的标志之一。前人对滦平盆地的介形类做过大量研究且取得了系列成果,然而,由于对介形类动物群属种分异度的过高估计和部分介形类分类单元的不同认识,给介形类的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和古生态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争议和困难。本论文旨在以介形类的分类学研究为主线,在详细的岩石地层对比的基础上,根据介形类的最新研究进展,开展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的系统分析和地层学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盆地间介形类生物地层的对比。利用介形类化石的现今亲缘类群的习性,结合埋藏学等手段,讨论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介形类的古生态特征及古环境演替。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整理了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一段的6条代表性剖面的野外描述,通过岩性特征,结合同位素测年、生物面貌等手段,建立了滦平盆地各剖面大北沟组-西瓜园组的划分和对比关系。系统整理和厘定了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一段的介形类化石,识别出介形类化石15属44种。大北沟组的介形类可建立Luanpingella-Eoparacypris-Ocrocypris组合带,大店子组的介形类可建立Cypridea-Tmiriasevia-Daurina组合带,西瓜园组的介形类可建立Cypridea-Linnocypridea-Lycopterocypris组合带。其中,大店子组的介形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亚带,包括:一段的Cypriidea dabeigouensis(富集)亚带、二段的Cypridea luanpingensis亚带、三段的 Cypridea sudcata亚带、四段的 Cypridea pangi 亚带。总结了大北沟组-西瓜园组其他门类化石的生物地层,以及年代地层、磁性地层等各分支地层学的研究进展。完善了冀北阶的相关内容。提出Cypridea在我国华北的最低层位的年龄为~130 Ma,年轻于J/K界线年龄。张家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连续沉积中相继保存的非Cypridea动物群与Cypridea动物群之间具有探索Cypridea起源的潜力,例如大北沟组的Eoparacypris和Daurina等属中的部分种类很可能是Cypridea的先驱分子。另外,大北沟组中繁盛的Luanpingella,很可能由“下伏”土城子组中占据优势地位的Djungarica中的某些种类演化而来。早期热河生物群向中期热河生物群的转换,包括Cypridea在大店子组的出现及快速繁盛,和大个体介形类向小个体介形类的演变,很可能响应了大北沟组-大店子组沉积时期逐渐升温的古气候环境。通过介形类化石的现生亲缘类群的生态特征,结合沉积学、其他指相化石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的古生态特征及古湖泊环境演替。

滕晓[5](2020)在《新疆—青海侏罗纪叶肢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侏罗系以陆相沉积为主,这其中产出了丰富的叶肢介化石。由于叶肢介化石分布广泛、演化速度快、产出个体数量可观,因此在侏罗系的划分和对比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往的文献资料显示,我国西北地区含有丰富的叶肢介属种,但这些属种大都缺乏详细的描述和清晰的图版。此外,过去对叶肢介的鉴定主要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这使得叶肢介壳瓣上一些具有重要分类学意义的细微装饰没能被记录下来,从而降低了分类的准确性。基于这样的分类学结果来开展叶肢介生物地层学对比划分工作,其精确度也大打折扣。本论文作者选择了我国新疆和青海几条重要的陆相侏罗系剖面:准噶尔盆地的郝家沟剖面、红沟剖面,吐哈盆地的连木沁剖面,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大煤沟剖面,对其中的叶肢介化石进行分层采样,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来研究这些叶肢介。本论文共描述叶肢介12属20种,建立了 1个新属Punctatolimnadiagen.nov.和 6 个新种 Bulbilimnadia xinjiangensis sp.nov.,Nothocarapacestheria punctatus sp.nov.,Punctatolimnadia punctulosus gen.et sp.nov.,P.rotunda gen.et sp.nov.,Linglongtaestheria turpanensis sp.nov.,Punctatestheria foveolatus sp.nov.。此外还修订了Iliestheria,Nothocarapacestheria,Qaidamestheria和Tianshanograpta 等属以及Euestheria jingyuanensis的鉴定特征,并将原先鉴定为Triglypta manasica Wang,1985 的叶肢介修订为Linglongtimaesthera?anasica(Wang,1985)。据此新疆早侏罗世叶肢介共有5属9种:Bulbilimnadia xinjiangensis sp.nov.,Iliestheria nilkaensis,I.urumqiensis,I.xinjiangensis,Nothocarapacestheria punctatus sp.nov.,N.cf.soturnensis,Punctatestheria karamayensis,Punctatolimnadia punctulosus gen.et sp.nov.和P.rotunda gen.et sp.nov.。其中Nothocarapacestheria从八道湾组至三工河组都有分布,Iliestheria最高层位仅见于三工河组底部。Punctatolimnadia gen.nov.是三工河组中的主要叶肢介类群。新疆中晚侏罗世的叶肢介共发现了 8属11种:Aquilonoglypta cf.yabulaiensis,Euestheria cf.jingyuanensis,Sinokontikia lianmuqinensis,Tianshanograpta elongata,T.turfanensis,Linglongtaestheria?manasica(Wang),L.turpanensis sp.nov.,Turfanograpta elongata,T.?cf.huoyanshanensis,Punctatestheriafoveolatus sp.nov.,P.lianmuqinensis。其中三间房组仅见Punctatestheria foveolatus sp.nov.。Tianshanograpta和Sinokontikia lianmuqinensis仅见于七克台组顶部并以Tianshanograpta 占绝对优势,而Turfanograpta 与 Punctatestheria 的分子从七克台组中部到顶部都有发现。在三间房组、七克台组与头屯河组中并未发现Triglypta,因为具有同样壳形与类似装饰的个体中,只要保存了胎壳装饰的都显示其为具有小网的胎壳,不符合三饰叶肢介属的鉴定特征。

万晓樵,孙立新,李玮[6](2020)在《燕辽地区土城子组古生物组合与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代地层》文中认为土城子组是一套广泛发育于燕辽地区的陆相红色碎屑沉积岩系,为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J/K)界线研究的典型。由于陆相化石记录的不完备,以及生物地层划分与同位素年代学的矛盾,使该地层时代归属不定。该组所含生物门类比较丰富,但化石层位较少,可以识别出叶肢介、介形类、孢粉等化石组合,但是前人对其时代意见不一。国内外学者在土城子组及其上下地层获得大量同位素测年资料,指示该组年龄处于156—139 Ma之间,属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因此J/K界线就划定在土城子组内部。尽管传统的生物地层学研究积淀正被日渐积累的年代地层学数据引发各种挑战,但毋庸置疑的是,年代地层单元和地质历史的划分必然需要有可供区域对比的标志,生物演化始终是地球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在土城子组生物地层研究精度尚待提高之时,本文尝试提出一粗略的J/K界线划分方案,以晚侏罗世叶肢介Pseudograpta-Monilestheria-Sinograpta(P-M-S)组合、介形类Cetacella substriata-Mantelliana alta-Darwinula bapanxiaensis (C-M-D)组合与早白垩世叶肢介Yanshanoleptestheria-Pingquania-Lingyuanella(Y-P-L)组合、介形类Djungarica yangshulingensis-Mantelliana reniformis-Stenestroemia yangshulingensis (D-M-S)组合为界线划分依据。近期孢粉的研究结果显示, J/K界线可以Cicatricosisporites-Lygodioisporites-Jiaohepollis组合的出现为标志。根据化石组合发育特征分析, J/K界线位置大致在土城子组2段与3段之间,年龄为~145 Ma。建议将北票巴图营乡剖面作为对比标准。由此提出下白垩统底部"巴图营阶"的工作模型,为中国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的建阶工作提供参照。

林妙琴[7](2020)在《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发育有广泛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包括以北方为主的陆相和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海相-海陆交互相。然而,这一时段地层的划分对比存在诸多争议,有关中国东部当时的区域古地理格局亦有各种不同看法。古植被是研究揭示古地理和古气候的良好手段,目前关于中国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植被的研究还不够具体和深入。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是我国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代表性发育地区,为本论文通过孢粉化石研究、探讨以上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上侏罗统-下白垩统7个剖面的168块孢粉样品,其中71块含化石。共鉴定、统计14211粒标本,它们分属97属144种及若干未定种。根据组合中主要成分的丰度变化、关键分子的首现和末现等特征,在上述研究剖面共建立了 8个孢粉组合并分析讨论了它们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地层序列。其中冀北-辽西地区包括4个孢粉组合:金岭寺-羊山盆地和建昌盆地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崔杖子、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滦平盆地Valanginian 中期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一段)、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榆树下、下营剖面,大北沟组二段至大店子组一段下部)和 Hauterivian 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下营剖面,大店子组一段上部)。拉萨地块由老到新依次产出晚侏罗世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邱桑剖面,多底沟组)、Berriasian 期-Hauterivian期Classopollis-Cooksonites 组合(邱桑剖面,林布宗组)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 组合(瓦达剖面,多尼组)、Hauterivian 晚期-Barremian早期Dicheiropolto-peak组合(拉龙剖面,多尼组)。本研究通过对金岭寺-羊山盆地、滦平盆地和建昌盆地土城子组孢粉组合的对比分析发现土城子组从一段中上部开始Classopollis逐渐减少,伴随着两气囊花粉的繁盛,至土城子组三段两气囊花粉代替Classopollis成为主要成分。同时,在土城子组一段中上部发现了早白垩世特征分子Fixisporites和Cicatricosisporites,表明中国东部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可能位于其中。建昌盆地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三段的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与滦平盆地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的Bisaccates组合相似,二者产出层位相当。此外,本文首次报道了大店子组以蕨类植物占绝对优势的孢粉组合,目前该类型的组合未见于义县组下部。通过对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的孢粉组合对比,揭示了中国东部南、北方孢粉植物区系之间不存在过渡带。结合该时期孢粉组合不呈现东西差异的特征,表明当时孢粉植物群交流广泛。因此,没有确凿的古植被证据支持早白垩世时期存在“中国东部高原”。对拉萨地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与其相邻羌塘地块同时段的孢粉组合对比发现,二者同属于一个孢粉植物群,表明了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晚侏罗世之前已经拼合在一起。同时,我们发现掌鳞杉科植物从大陆边缘的拉萨地块至内陆的羌塘地块和塔里木盆地均增加,表明降水量向内陆有所减少。古植被和古气候重建表明,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Berriasian-Valanginian期的古植被类型主要是喜温凉、中生的松柏类针叶植物,整体反映了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凉型气候。但是,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发育时期相较于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发育时期植被类群更加单调,分异度明显降低,气候存在阶段性变干、变热。Hauterivian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发育时期喜暖湿的蕨类和苔藓类植物显着增加且成为优势类群,指示这一时期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反映了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气候,其间伴有温度和湿度的小幅起伏。拉萨地块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Barremian早期,植被经历了从以喜暖湿的蕨类植物为主转变为以喜干旱、炎热的掌鳞杉科针叶类植物为主的变化,气候总体上从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转变为干旱-半干旱的温暖-炎热型。

林成发[8](2019)在《华北燕山褶皱-逆冲带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燕山褶皱-逆冲构造带是发育于华北板块北缘的典型陆内变形构造带,自中生代以来在多向汇聚的板块构造背景下,经历了多期不同性质的构造演化,形成复杂的盆-山格局。燕山构造带在早白垩世(约135 Ma)之后全面处于伸展构造背景的观点已广为接受,但燕山构造带侏罗纪的构造性质以及构造演化过程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燕山构造带山间盆地沉积地层忠实记录区域构造活动历史,开展盆-山系统同构造沉积及其控制构造关系研究是揭示构造带侏罗纪构造变形机制、演化过程及大地构造环境的有效手段。本次研究选取燕山构造带西段张家口地区的中生代下花园盆地和宣化盆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学研究、物源分析、盆缘断层相关褶皱构造解析和生长地层识别与解释,恢复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并建立“源-汇”体系,结合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厘定张家口地区侏罗纪期间的构造演化过程。沉积学研究和物源分析结果指出,燕山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发育完整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受盆缘逆冲断层活动控制,下花园盆地和赤城盆地表现为典型的挠曲盆地,盆缘和盆地内部发育多个断层相关褶皱构造和相关的生长地层。基于古沉积环境恢复结果和盆缘生长构造解析,结合生长地层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结果,重建张家口地区由褶皱-逆冲带和挠曲盆地构成的晚三叠-早侏罗世、中侏罗世以及晚侏罗-早白垩世”源-汇“体系。“源-汇”体系的演化表明燕山构造带在中侏罗世发生构造体制转变,由晚三叠-早侏罗世N-S向挤压背景转为中侏罗-早白垩NW-SE挤压构造背景,可能代表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开始主导燕山构造带的构造变形程。

黄迪颖[9](2019)在《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认为中国侏罗系以陆相沉积为主,青藏地区、华南南部、东北局部发育了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侏罗系地层划分分歧较大,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结论很不一致.侏罗纪时期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塔里木板块已拼接,形成古中国大陆的雏形.燕山运动对中国东部及北方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形成重要的区域性不整合面.三叠-侏罗系界线(201.3Ma)在中国大致位于准噶尔盆地郝家沟组和八道湾组之间,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和自流井组之间.古大别山以北的中国东部及中部地区普遍缺乏早侏罗世早期沉积,暗示三叠纪晚期中国东部存在明显的隆升,形成广阔的山地及高原.早侏罗世中晚期华北北缘发育了一套磨拉石-火山岩-煤系地层,在京西盆地以杏石口组-南大岭组-窑坡组为代表.永丰阶和硫磺沟阶界线的时代和标志不清.大约在170Ma燕山运动开始影响中国,170~135Ma中国构造体制由近东西向的特提斯构造域或古亚洲洋构造域向北北东向的滨太平洋构造域转变.中侏罗世中期燕山运动(A1幕)以海房沟组或龙门组底部的一套同造山砾岩为代表,在燕辽地区形成了另一套磨拉石-火山岩-煤系地层,其底面大致相当于石河子阶的底界.玛纳斯阶的底界为中国北方一个区域性不整合面(约161Ma,燕山运动火山幕, A2幕).侏罗纪的燕山运动很可能与西伯利亚板块向南俯冲造成蒙古-鄂霍茨克洋关闭有关.约在161~153Ma发生了髫髻山期大规模火山活动. 153Ma约为土城子组的底界,中国侏罗系陆相第5阶的底界应稍早于此,以头屯河组顶部的升温事件及生物组合的改变为标志,估计为155Ma.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约145.0Ma)在燕辽地区应位于土城子组一段的上部,在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安定组上部,准噶尔盆地位于齐古组上部,四川盆地位于遂宁组上部.中国陆相侏罗系整体特征是由早中侏罗世温暖湿润的成煤环境向晚侏罗世后期炎热干旱的红层转变.伴随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产生和发展在中侏罗世发育了燕辽生物群,广布于中国古昆仑山-古秦岭-古大别山以北地区,在晚侏罗世早期达到鼎盛,并随着干热气候的到来而逐渐消亡并南迁.

宋维民[10](2018)在《大兴安岭突泉地区晚三叠世以来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兴安岭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所夹持的中亚造山带东端,是我国中生代岩浆岩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出露了大面积的中生代火山岩和侵入岩,其构造背景和动力学过程一直是国内外地质学家研究的焦点。本文选择大兴安岭中部突泉地区的岩浆岩(花岗岩和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岩相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法探讨大兴安岭中部突泉地区晚三叠世以来中生代岩浆岩年代格架、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主要获得如下认识。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大兴安岭中部突泉地区晚三叠世以来中生代岩浆活动可分为晚三叠世(202~220Ma)、中侏罗世(163.3~166Ma)、晚侏罗世(146~160Ma)和早白垩世(127~144Ma)4期。晚三叠世主要为侵入作用,获得的花岗岩年龄为202~220Ma,即代表了大兴安岭中部晚三叠世岩浆活动时限。中侏罗世可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获得的中侏罗世花岗岩年龄为163.3~166Ma,限定了中侏罗世岩浆活动的时限为163.3~166Ma。晚侏罗世可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获得的晚侏罗世花岗岩年龄为146~155Ma,晚侏罗世中性火山岩年龄为151~160Ma,限定了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时限为146~160Ma。早白垩世可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获得的早白垩世花岗岩年龄为127~141Ma,早白垩世中性火山岩年龄为130~144Ma,限定了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时限为 127~144M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的岩浆岩,具有非常低Sr高Yb型花岗岩特征,在Rb-(Yb+Ta)、Rb-(Y+Nb)判别图上岩石多数样品投于板内花岗岩区,部分样品落入板内花岗岩区与同碰撞花岗岩区接合部位;在Ta-Yb判别图上多数样品投入板内花岗岩区,少数投品位于火山弧花岗岩区和洋中脊花岗岩区;在Batchelor和Bowden的花岗岩类岩石组合示意图解R1-R2图解中,本期样品均落于晚造山花岗岩与造山后花岗岩过渡区域;在Nb-Y-Ce三角图解中,显示具有A2型花岗岩特征及伸展背景低压长英质地壳物质熔岩的产物。晚侏罗世岩浆岩,具有低Sr低Yb型花岗岩特征,在Rb/10-Hf-3Ta花岗岩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中,样品落入碰撞背景上的花岗岩区域内,在Rb-Y+Nb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样品落入后碰撞构造环境,典型的Ⅰ型花岗岩的特征及挤压背景加厚地壳部分熔岩的结果。早白垩世岩浆岩,具有非常低Sr高Yb型花岗岩特征,花岗岩在Ta-Yb判别图上样品多投于板内花岗岩区;火山岩包括白音高老期流纹岩和梅勒图期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其地球化学特征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典型的A型花岗岩的特征及伸展构造背景下的产物。研究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始于三叠纪,持续到早白垩世中期。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与古亚洲洋构造格局控制下陆壳加厚之后的岩石圈伸展环境有关;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岩浆活动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挤压环境有关;早白垩世岩浆岩与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向东蠕散、伸展环境有关。

二、辽西中上侏罗统土城子组植物化石的新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西中上侏罗统土城子组植物化石的新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冀北滦平盆地三岔子剖面土城子组和大北沟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2研究材料与方法
3孢粉组合特征
    3.1 Classopollis–Cooksonites–Ephedripites组合(土城子组)
    3.2 Bisaccates–Foraminisporis组合(大北沟组)
4讨论
    4.1孢粉组合时代及对比
        4.1.1 Classopollis–Cooksonites–Ephedripites组合
        4.1.2 Bisaccates–Foraminisporis组合
    4.2中国北方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5结论

(2)北京千家店盆地土城子组孢粉组合、时代及气候(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2 孢粉组合特征
3 讨论
    3.1 土城子组孢粉组合时代
    3.2 古气候环境
4 结论

(3)辽西南部中生代地层序列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自然地理概况和地质调查简史
    1.2 区域地质特征
2 中生代地层序列的特征和对比
    2.1 下三叠统红砬组
    2.2 中侏罗统海房沟组
    2.3 中—上侏罗统髫髻山组
    2.4 上侏罗统土城子组
    2.5 下白垩统义县组
3 盆地及区域构造演化意义
4 结论

(4)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项目依托
    1.2. 冀北介形类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进行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构造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盆地基底
        2.2.2 中生代地层
        2.2.3 新生代地层
    2.3 岩浆岩、火山岩分布概况
第三章 岩石地层
    3.1. 地层剖面描述
        3.1.1. 张家沟剖面
        3.1.2. 三道沟-马圈沟剖面
        3.1.3. 井上-大店子东沟剖面
        3.1.4. 大北沟剖面
        3.1.5. 小东沟剖面
        3.1.6. 李营剖面
    3.2. 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3.2.1. 地层界线与标志层
        3.2.2. 地层划分沿革
        3.2.3. 李营剖面地层的归属问题
第四章 介形类生物地层
    4.1. 介形类生物地层的划分
        4.1.1. 张家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4.1.2. 三道沟-马圈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4.1.3. 井上-大店子东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4.1.4. 大北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4.1.5. 小东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4.1.6. 李营剖面介形类生物地层
    4.2. 介形类组合带的分布
    4.3. 介形类组合带的时代
第五章 陆相早白垩世多重地层划分及白垩系底界探讨
    5.1. 冀北其他门类生物地层特征
        5.1.1. 叶肢介生物地层
        5.1.2. 孢粉生物地层
        5.1.3. 轮藻生物地层
        5.1.4. 腹足类生物地层
        5.1.5. 双壳类生物地层
        5.1.6. 昆虫生物地层
        5.1.7. 脊椎动物地层
    5.2. 同位素年代地层
    5.3. 磁性地层
    5.4. 我国陆相J/K界线的研究进展
第六章 白垩系冀北阶的完善
    6.1. 冀北阶名称、来源及存在问题
    6.2. 层型剖面位置及描述
    6.3. 岩石地层与沉积相特征
    6.4. 生物地层划分对比
    6.5. 底界层型与标志
    6.6. 时代对比
第七章 介形类古生态与古环境演替
    7.1. CYPRIDEA的繁盛与古环境演替
    7.2. 介形类与古湖泊深度
第八章 介形类演化谱系
第九章 介形类系统描述
    介形虫纲CLASS OSTRACODA LATREILLE,1802
    速足目ORDER PODOCOPIDA MULLER,1894
    速足亚目SUBORDER CYPRIDOCOPINA JONES,1901
    金星介超科SUPERFAMILY CYPRIDOIDEA BAIRD, 1845
    女星介科FAMILY CYPRIDEIDAE MARTIN,1940
    女星介亚科SUBFAMILY CYPRIDEINAE MARTIN,1940
        女星介属Genus Cypridea Bosquet,1852
    准噶尔介科FAMILY DJUNGARIDIDAE GOU ET HOU, 2002
        达乌里亚介属Genus Daurina Sinitsa,1973
        燕山介属Genus Yanshanina Pang, 1984
        脊星介属Genus Ocrocypris Zhang, 2016
        金星介属Genus Eoparacypris Anderson,1971
        准噶尔介属Genus Djungarica Galeeva,1977
        滦平介属Genus Luanpingella Su and Yang, 1981
    球星介科FAMILY CYCLOCYPRIDIDAE KAUFMANN,1900
        达蒙介属Genus Damonella Anderson,1966
    土星介科FAMILY IL YOCYPRIDIDAE KAUFMANN,1900
    土星介亚科SUBFAMILY IL YOCYPRIDINAE KAUFMANN,1900
        刺星介属Genus RhinocyprisAnderson, 1941, emend. Gou (in Hou et al. 2002)
    金星介科FAMILY CYPRIDIDAE BAIRD, 1845
    真星介亚科SUBFAMILY EUCYPRIDINAE SARS,1925
        假似斗星介属Genus Pseudoparacypridopsis Anderson,1971
        狼星介属Genus Lycopterocypris Mandelstam,1956
    浪花介超科SUPERFAMILY CYTHEROIDEA BAIRD, 1850
    湖花介科FAMILY LIMNOCYTHERIDAE KLIE,1938
        季米里亚介属Genus Timiriasevia Mandelstam, 1947
    达尔文介亚目SUBORDER DARWINULOCOPINA SOHN,1988
    达尔文介超科SUPERFAMILY DARWINULOIDEA BRADY AND NORMAN, 1889
    达尔文介科FAMILY DARWINULIDAE BRADY AND NORMAN, 1889
        达尔文介属Genus Darwinula Brady and Robertson, 1885
第十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附录1: 介形类系统描述英文翻译
附录2: 个人简介

(5)新疆—青海侏罗纪叶肢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地层背景
    1.1 研究剖面
        1.1.1 准噶尔盆地
        1.1.2 吐哈盆地
        1.1.3 青海地区柴达木盆地
    1.2 地层划分与对比
        1.2.1 新疆北部地区
        1.2.2 柴达木盆地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准噶尔盆地
        2.1.2 吐哈盆地
        2.1.3 柴达木盆地
        2.1.4 模式标本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叶肢介生物群及对比
    3.1 中国侏罗纪的叶肢介研究概览
    3.2 新疆北部侏罗纪的叶肢介
    3.3 叶肢介动物群序列及特征
第四章 系统古生物学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燕辽地区土城子组古生物组合与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代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土城子组的发育
3 土城子组的化石组合
    3.1 叶肢介
    3.2 介形类
    3.3 孢粉
    3.4 植物
    3.5 双壳类
    3.6 昆虫
    3.7 恐龙类
4 土城子组的年限
5 国内外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龄沿革
6 土城子组年代地层划分
7 结论

(7)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晚中生代研究区地层相关问题
        1.1.2 晚中生代中国古地理格局
    1.2 研究区孢粉学现状和选题意义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金岭寺-羊山盆地
        2.1.2 建昌盆地
        2.1.3 滦平盆地
        2.1.4 西藏拉萨地块
    2.2 研究方法
第3章 孢粉组合序列及特征
    3.1 辽西土城子组孢粉组合
    3.2 冀北大北沟组、大店子组孢粉组合
        3.2.1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 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
        3.2.2 Bisaccates组合
        3.2.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3.3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
        3.3.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3.3.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3.3.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
        3.3.4 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第4章 孢粉组合时代
    4.1 冀北、辽西孢粉组合时代
        4.1.1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 (S.)组合
        4.1.2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和Bisaccates组合
        4.1.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4.2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时代
        4.2.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4.2.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4.2.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和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第5章 研究区孢粉组合对比讨论
    5.1 土城子组时代
    5.2 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时代
    5.3 土城子组与大北沟组的横向对比
    5.4 拉萨和羌塘地块孢粉组合对比
第6章 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
    6.1 中国早白垩世孢粉植物分区
    6.2 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东西分异
        6.2.1 Disacciatrileti-Cicatricosisporite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6.2.2 Classopollis-Ephedripites(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第7章 古植被和古气候
    7.1 冀北-辽西地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
        7.1.1 辽西Berriasian-Valanginian中期
        7.1.2 冀北Valanginian中期-Hauterivian早期
    7.2 拉萨地块晚侏罗世-Barremian早期
第8章 系统描述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崔杖子剖面、南石门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附表2 榆树下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附表3 下营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附表4 西藏拉萨地块研究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附表5 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孢粉植物群信息表
附表6 化石孢粉-母体植物亲缘关系
附表7 化石孢粉-古气候关系
图版及图版说明
Plates and plate captions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华北燕山褶皱-逆冲带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华北克拉通北缘大地构造演化
    2.2 燕山构造带西段京西-张家口地区地层概况
        2.2.1 中生代沉积盆地基底地层序列
        2.2.2 张家口地区及邻区中生代地层层序和地层年代
3 方法学
    3.1 古沉积环境重建
    3.2 构造解析
    3.3 生长地层
    3.4 地质年代学
4 燕山构造带西段下花园盆地侏罗纪沉积-构造演化
    4.1 下花园盆地地质背景
        4.1.1 盆缘构造概况
        4.1.2 充填地层序列
    4.2 下花园盆地古沉积环境
        4.2.1 下花园组沉积相分析
        4.2.2 九龙山组沉积相分析
    4.3 下花园地区侏罗纪构造演化
        4.3.1 下花园盆地北缘晚侏罗世逆冲活动:来自盆地沉积过程的约束
        4.3.2 下花园盆地南缘早侏罗世逆冲活动:来自生长地层的约束
5 燕山构造带西段晚侏罗-早白垩世沉积-构造演化
    5.1 赤城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5.1.1 赤城地区基本构造格架
        5.1.2 赤城盆地地层格架
    5.2 赤城盆地古沉积环境
        5.2.1 沉积相分析
        5.2.2 沉积物源分析
        5.2.3 赤城盆地古沉积环境演化
    5.3 赤城盆地生长地层
        5.3.1 梁家沟地区
        5.3.2 沈家沟-三合地区
        5.3.4 后城地区
    5.4 赤城盆地晚侏罗-早白垩世构造演化
6 燕山构造带侏罗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I
附录 II

(9)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中国侏罗系研究简史
3 中国陆相侏罗系地层框架
    3.1 永丰阶
    3.2 硫磺沟阶
    3.3 石河子阶
    3.4 玛纳斯阶
    3.5 侏罗系第5阶
    3.6 海相侏罗系
4 中国侏罗系地层对比
    4.1 中国陆相三叠-侏罗系界线
    4.2 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
    4.3 燕辽地区侏罗纪地层对比
    4.4 华北和华南侏罗纪地层对比
5 中国侏罗系生物地层
    5.1 叶肢介
    5.2 介形类
    5.3 双壳类
    5.4 植物
    5.5 孢粉
    5.6 菊石
6 侏罗纪燕山运动
7 中国中生代的东部高原和高山
8 燕辽生物群
9 存在问题和工作展望

(10)大兴安岭突泉地区晚三叠世以来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火成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思路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
        2.1.1 区域大地构造
        2.1.2 研究区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2.1 前寒武纪基底岩石地层
        2.2.2 早古生代地层
        2.2.3 晚古生代地层
        2.2.4 中生代岩石地层
        2.2.5 第三系
        2.2.6 第四系
    2.3 区域岩浆岩
第3章 突泉地区晚三叠世以来中生代岩浆岩地质特征
    3.1 晚三叠世以来中生代花岗岩地质特征
        3.1.1 晚三叠世花岗岩
        3.1.2 中侏罗世花岗岩
        3.1.3 晚侏罗世花岗岩
        3.1.4 早白垩世花岗岩
    3.2 晚三叠世以来中生代花火山岩地质特征
        3.2.1 中侏罗世火山岩
        3.2.2 晚侏罗世火山岩
        3.2.3 早白垩世火山岩
第4章 突泉地区晚三叠世以来中生代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4.1 分析方法
        4.1.1 锆石U-Pb定年分析
        4.1.2 全岩主微量分析
    4.2 晚三叠世花岗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4.3 中侏罗世花岗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4.4 晚侏罗世花岗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4.5 早白垩世花岗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4.6 晚侏罗世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4.7 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第5章 突泉地区晚三叠世以来中生代岩浆岩活动期次及构造背景
    5.1 突泉地区晚三叠世以来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
    5.2 突泉地区晚三叠世以来中生代岩浆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5.2.1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前造山期控制下伸展、裂解作用
        5.2.2 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146~160Ma)—蒙古-鄂霍茨克洋盆消亡、闭合、碰撞造山作用
        5.2.3早白垩世晚(100~135Ma)——造山期后,大陆地壳伸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介

四、辽西中上侏罗统土城子组植物化石的新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冀北滦平盆地三岔子剖面土城子组和大北沟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J]. 林妙琴,李建国. 古生物学报, 2021(02)
  • [2]北京千家店盆地土城子组孢粉组合、时代及气候[J]. 贺瑾瑞,南赟,郝春燕,宋庆伟,焦润成,李良景,冉淑红,程素珍,吴家悦. 地质通报, 2020(10)
  • [3]辽西南部中生代地层序列及特征[J]. 李晓波,王旖旎,梁琛岳,李博阳,郑常青,张梅生. 地层学杂志, 2020(03)
  • [4]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D]. 覃祚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新疆—青海侏罗纪叶肢介的研究[D]. 滕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6]燕辽地区土城子组古生物组合与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代地层[J]. 万晓樵,孙立新,李玮. 古生物学报, 2020(01)
  • [7]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D]. 林妙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8]华北燕山褶皱-逆冲带西段侏罗纪沉积盆地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D]. 林成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9]中国侏罗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黄迪颖.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10]大兴安岭突泉地区晚三叠世以来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背景研究[D]. 宋维民. 东北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辽西中上侏罗统土城子组植物化石新发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