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隐士文化”

走出“隐士文化”

一、走出“隐逸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魏紫荆[1](2021)在《高中隐逸文学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杜凡怡[2](2021)在《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7、18世纪是中国外销瓷的辉煌时代,它们对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承载在外销瓷上的山水纹饰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哲学直观地呈现在欧洲人的眼前,给予其强烈的精神震撼与视觉冲击。中国独特的山水园林纹饰为西方带去了令其耳目一新的异域风情,在欧洲人长达三百年的使用和仿制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时西方自然观的主流思想,为欧洲瓷绘纹饰、园林建筑、家居设计等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全文引言,主要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主要探究明清外销瓷上山水纹样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质,分析山水画、山水版画中蕴含的中国自然观,随后,由于版画技术与瓷绘技术的提升,山水瓷画范式形成;第三部分对外销瓷中的典型山水纹饰进行细致分类,并对其进行图像分析,厘清外销瓷中山水纹样的主要类型和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第四章主要是梳理外销瓷山水纹饰对欧洲艺术创造的影响脉络,举例说明其对欧洲自然观转变的影响;第五章主要是探索传统瓷艺创新发展的可能性,为传统瓷业的复兴做铺垫;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

陈少敏[3](2021)在《辋川山水诗画影响下的景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山水诗画作为表述传统山水审美的系统性艺术,其表达内容,表述方式蕴含了大量中国传统的山水审美哲学,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美好关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代倡导两山理论的背景下尤为重要。本文以历代辋川山水诗画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文献与山水画作对辋川现场调研进行研究。将辋川山水诗画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将山水诗画中的审美哲学应用在辋川景观规划设计中。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辋川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总结,对辋川历代诗文画作进行收集于整理。运用实地调研法深入辋川山谷考察山水环境现状。运用访谈调查法明确辋川发展现状问题与村民愿景。运用图像分析法对辋川诗画与辋川山谷现状环境进行分析。运用分析归纳法整理分类辋川诗画中的景观特征。随后,通过历代辋川图与各文人描述的辋川诗文的异同点,尝试在山水诗画影响的背景下,以山水诗画描绘较多的辋川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推导和绘制辋川园林环境图、各类游览剖面图、古籍描写和园林绘画的基础上,用现代词汇再现了辋川诗画中的山水空间关系,环境侧面。确立辋川“景”与“观”环境特征,并横向对比分析辋川山水诗画中的景观空间与现实辋川对应的空间环境。最后,将文中提出的两种景观特征运用于辋川山谷的规划之中,通过对辋川环境中传统山水画与文学、传统山水居住空间的深层次关系的综合分析,通过对景观环境与景观特征的研究,强调了该模式的积极意义。探讨辋川山水诗画影响下的规划策略。本文针对辋川山水诗画影响下的“景”与“观”两种山水环境特征,提出对应的辋川规划策略,使得辋川山水精神得以运用于辋川真山真水的环境之中。在尊重辋川山水诗画的景观模式的前提下,兼顾现代辋川山谷发展的功能需求,才能延续辋川山水精神,彰显辋川人文情怀。

付航[4](2021)在《欧阳修归隐情结研究》文中认为欧阳修作为北宋文豪名儒、士子宗师,在建功立业、入世扬名之余,一生都保持着宠辱不惊、淡泊名利的作风,其笔下也随处可见对远离尘俗、返璞归真的隐逸精神的赞美,对归隐田园、纵情渔樵的退隐生活的勾勒,以及对于进退出处、仕隐之择的反思,这几乎贯穿了他年少入仕、两度遭贬、老居高位的人生全过程。这种强烈的归隐情结,具有丰富而复杂的生发原因,也导致了欧阳修晚年放弃政治高位,毅然致仕归隐的最终结局,并对北宋士子乃至宋代的仕隐文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论文主要对欧阳修归隐情结及相关影响作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陈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学界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目的与方法等。第二部分是论述欧阳修归隐情结的阶段性发展情况。欧阳修归隐情结的发展,始于天圣八年(1030),终于熙宁四年(1071),几乎贯穿了其人生的全阶段,包括对不慕名利、出处有节的隐士精神的赞美,对自我淡泊本心与闲居生活的欣赏,对出处进退的考量,对毅然退隐的决心的表达等。细究相关的三百多篇作品,可发现他的归隐情结主要有四个发展阶段:天圣八年-景佑二年为萌发时期,表现为“官闲同小隐”;景佑三年-庆历四年为迷茫时期,表现为“官闲倦朝市”;庆历五年-皇佑三年为发展时期,表现为“事与心违始乞身”;至和元年-熙宁四年为成熟时期,表现为“只思相伴老渔樵”。第三部分是探究欧阳修归隐情结产生的原因。欧阳修归隐情结及最终致仕归隐行为的产生是由多重因素所决定的:从思想观念的层面来看,与其轻名利、乐田园、爱丘山的本心,以及渴望归隐、远离世俗的素愿有关,这是根本原因;从政治经历的层面来看,与其两度被贬、屡面风波,特别是晚年遭濮议、飞语之祸的人生经历有关,这是其归隐的主要原因;从自身健康状况上来看,欧阳修年龄的增长,衰病的加重,直接导致了其入仕进取心的最终磨灭;而从其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来看,北宋对于致仕文人的丰厚待遇则为其致仕求隐提供了很大支持,使其能够安然归隐。第四部分是研究欧阳修归隐后的主要活动。从个人生活的角度上看,欧阳修实现了躬耕田园、优游山水、五物为伴的闲雅生活,在这种生活中,酒占据了最突出的地位,蕴含着其复杂的人生态度和仕隐观;从社交活动的角度来看,欧阳修虽然身处田亩,交游对象却以仕宦人群为主,但其交游内容与目的又全无政治气,体现出他一心求隐的老年心态;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欧阳修的诗、词、文在内容、形式上基本都实现了趋于“老淡”的转变,这不仅是其归隐心境的体现,也是北宋致仕文人在文艺趋向上的共同特点,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不论是从哪个角度上看,其致仕归隐生活都具有传统隐士与致仕文人的双重身份特点。第五部分是论述欧阳修归隐情结的影响。正如韩琦、苏轼、苏辙等人所言,欧阳修对于归隐的坚持,对于出处进退的清醒,对于提前致仕的毅然,异于众人、“远迈前贤”。更由于他被宋人崇为“一世学者宗师”的地位,对宋代的仕隐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仅促进了北宋的仕隐融合,也对宋代勇于知止、重视晚节的致仕观念乃至致仕风气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欧阳修的归隐思想还直接影响了作为宋代仕隐典范的苏轼,从而促进了宋代隐逸方式从“身隐”到“心隐”的转变。第六部分是结语。欧阳修其人并非只如学界对其的惯有定义——“古文大家”“宋代名儒”般单一,他还是一个积极崇隐、迫切思归的清高文人,具有隐逸精神与隐士操守的六一居士。他的归隐情结也并非仅仅迫于晚年政治压力而以退全己,而是贯穿人生始终,具有复杂的变化过程与产生原因。在致仕归隐后,欧阳修的主要思想活动兼具传统隐士与北宋致仕文人的双重特点,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其归隐情结与致仕行为,更直接影响了以苏轼为首的大批北宋文人,不仅对于北宋的仕隐融合和致仕观念产生了一些作用,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代隐逸方式从“身隐”到“心隐”的转变。

姜维枫[5](2020)在《泰山辞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泰山文化源出上古,泰山辞赋滥觞于两汉,绵延至今,不绝如缕。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中心自西东迁,阴阳五行说兴起,泰山被齐人纳入五行系统,从而具有了“一岁之首、万物之始”①的新含义。秦汉王朝,前后相续,实现一统。秦皇汉武求仙奉道,报天之功,先后东巡封禅。自此,泰山地位超拔五岳,其政治文化的象征意味逐渐凸显。辞赋“体国经野、义尚光大”②“苞括宇宙、总揽人物”③的体制特征与上升期的秦汉王朝敷陈万物、宣扬美德、报天成功的家国心态绾合。在历代赋家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下,泰山辞赋含藏了帝王与国家的封禅文化、大一统文化、礼乐文化、天人思想、华夷思想等。赋家借泰山持世、持己,在主流文化之外,抒写自家隐逸情怀,充分发挥辞赋的颂美讽喻与感物体道功用,表达人格理想与审美追求。本论文由泰山辞赋文本阅读出发,呼应历史,力求深研历代泰山辞赋的创作特征、发展演变规律、包蕴万端的文化内涵,揭析泰山辞赋作家独特的情怀与人格理想,体察泰山辞赋文体功用与审美特征。论文共分三部分八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从整体上揭析泰山辞赋之概貌和泰山形象的生成流衍特征;第二部分为第三章至第七章,集中阐释泰山辞赋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包括封禅文化、华夷之辨、正统观、大一统文化、礼乐文化、天人思想、隐逸文化;第三部分为第八章,主要研析泰山辞赋的文体功用与审美特征。第一章,泰山辞赋概貌纵览。主要从创作内容、情感、审美等方面,综括历代泰山辞赋的创作特征。两汉泰山辞赋以敦请封禅、颂美国家为主调。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辞赋出现讽喻、批判现实之作。唐代泰山辞赋创作以安史之乱为界,前期国势上升,泰山辞赋充满高歌进取的精神,赋文多书写封禅、论证政权的合法性,笔涉华夷之辨、大一统思想;后期藩镇割据、国势衰颓,泰山辞赋开始反思封禅,内容富于哲思与理性精神,风格沉静内敛。宋代泰山辞赋以真宗封禅泰山为界,前期风格华丽虚妄,后期质实尚朴。宋代真宗朝之后,封禅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元明清三代的泰山辞赋开始集中反思封禅,同时泰山作为自然山的地理特征受到关注。元代郝经《泰山赋》传达“大一统”“华夷一家”的治国理路和礼乐文化、王道仁政理想。明代泰山辞赋散体大赋与抒情小赋并行,在颂美主题之外,出现表达隐逸情怀的赋作。清代泰山辞赋创作数量为历代之冠,文体与题材更趋多元,较同期长白山赋、东巡赋,泰山辞赋更注重形塑清帝省方展义、成民是念之特征;乾嘉以降,出现以人文泰山为主题的辞赋,特点是颂美功能尾大不掉。第二章,泰山形象的流衍。以泰山辞赋为中心,纵向梳理历代泰山形象的流衍变化特征。自汉代开始,泰山崇高巍峨的庄严形象,封禅大典恢弘威仪的皇家气魄与赋体文学恢弘俯仰、铺张扬厉的文体特征完美结合,泰山成为族群、国家、政权、文化认同的象征。元代之前,泰山形象处在神本位与政本位的流衍交融与离合之中;唐宋元明清几代,泰山形象表现出由国家正统向正统消解转移;明清两代的泰山形象出现另一流脉——于胶着板滞、踵事增华的神圣化描写中增添了灵活生动的平民气质。第三章,泰山辞赋与封禅文化。封禅是历代泰山辞赋创作的主题,本章采用文史互证法,尝试厘清封禅之初衷与本质,梳理历代封禅观念的嬗变。古帝封禅本皆为民,至秦汉时期发展为求仙报功,唐朝帝王拨乱反正,封禅回溯为苍生祈福,至宋真宗封禅沦为帝王之术的手段,封禅大典的神圣性与崇高性被消解。从国家族群、帝王治道层面看,封禅有其积极的功用:帝王借“一统”“天命”“正统”观以巩固统治,借封禅以沿袭礼乐文化制度、建构理想的政治秩序、树立帝王典范、构建国家情感。泰山辞赋所承载的封禅文化,经过“秦仙汉纬,唐骄宋惑”的曲折发展,其主导是将“仁政”“德治”作为治道之本,以实现天下一统、安息苍生黔黎的理想。第四章,泰山辞赋与华夷之辨。华夷之辨思想贯通中国文化思想之始终,泰山辞赋中的族群意识与华夷观,与世推移,流衍轨迹清晰。就泰山辞赋创作而言,汉代的华夷观,主要集中于西汉时期,呈现为以大汉为中心的百蛮向风特征。唐代泰山辞赋之华夷观可以概括为,基于华夏中心主义的华夷一家论、正朔论。宋代泰山辞赋的华夷观演化为想象中的“华夷会同”“华夷同志”。元明清三代,泰山辞赋不言华夷、不辨华夷,实质上“华夷一家”、“天下一统”已成为此期思想的底色。第五章,泰山辞赋与国家认同。泰山辞赋传达出强烈的国家族群认同意识,泰山辞赋含藏大一统思想与礼乐文化。大一统思想不仅体现为疆域一统、族群一统,还包括政治清明、国家太平、社稷稳定、经济繁荣、黎庶安宁等思想内容。泰山辞赋承载的礼乐文化具体呈现为“德化”“和序”“颂美”等形式特征。唐宋时期的泰山辞赋将礼乐文化的阐释推至顶峰,宋之后,封禅辞赋创作式微,泰山辞赋关于礼乐的阐释逐渐消解。泰山辞赋中的礼乐文化呈现向由礼乐本义到祭祀艺术的回归。第六章,泰山辞赋与天人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天人信仰中,泰山是庙堂文化中沟通天人之津梁。汉代泰山辞赋的天人思想主要表达了基于“天人感应”的“以德配天”;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辞赋的天人思想传达出基于“道法自然”的天人和谐;唐代泰山辞赋的天人思想出现了关于“先天”“奉天”“革天”的命题,这不仅是赋家个体的天人认知,也代表了唐代的盛世气象。宋代儒学与科学相对发达,宋人对天人关系的认知出现新变,然而当赋家描绘帝王封禅的蓝图时,往往又会重启天人感应的传统模式。泰山辞赋借助天人关系服务皇权,“天命至上”“天人感应”“以德配天”是帝王文化的典型表征,当国家政权与意识形态出现离散之势,君臣无法从现实政治文化中获得自信与出路,便借助天人思想来稳固政权,凝聚国家意识,有时甚至不惜伪造天命来凝聚民心和主流意识形态。宋代真宗朝的泰山辞赋强调天命主导,其后则强化人事、弱化天命。元明清时期,泰山辞赋的“天命”观不断弱化消解,然天命观的集体无意识仍若隐若现。第七章,泰山辞赋与隐逸文化。通观历代泰山辞赋,赋家所抒发的隐逸心态与情怀,主要表现为面对出处浮藏的矛盾,对无德、无智、无功、无名之境的思考,对自然与自我合一的追求等。“隐逸”不仅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题之一,也是此期赋家津津乐道之题。唐宋隐逸绍承前代遗风,泰山辞赋一面表现怀才不遇、一面传达隐逸情怀,盛唐之后出现仕隐兼通之风。宋代泰山辞赋写出文人无可逃逸的矛盾。元代排斥文士,泰山辞赋否定以归隐为行欲之阶、怀揣逞志之辈。明代强求集权,泰山辞赋表达赋家由仕而隐的心路历程。清代对文人高压与怀柔政策并用,泰山辞赋的隐逸情怀,倾向于自然与自我的合一,呈现为一种追求自由与人格的意识。总之,隐士、隐逸文化一直与封建王朝相伴相生,通观泰山辞赋,士人命运始终随不同的政治与社会境遇而变迁。泰山隐逸辞赋借助象喻比德,书写出贞固不渝、气清不淫、宏远逍遥等不同于主流文化的审美特征。第八章,泰山辞赋的功用与审美。历代泰山辞赋多借封禅与反封禅来实现颂美方今帝王之功用,泰山辞赋创作至清代,颂美内容出现新变,陈梦雷与周藩的同题《泰山赋》均能基于赋家的现实经历来表达辞赋主题。清代泰山辞赋多借意象颂美国家帝王,其一为自然意象,如泰山、白云、观日等;其一为文化意象,如“一览众山小”“登泰山小天下”“泰山不让土壤”“挟山超海”等。赋家沿着咏物——抒情——颂美的创作路向,描摹泰山自然、体悟泰山人文,传递儒家修齐治道。相较于早期以封禅为主调的颂美辞赋,在泰山辞赋创作的后期,更多的自然与文人化物象融入辞赋作品,审美风格趋于自然、典雅、优美,美中不足的是,“颂美”之声尾大不掉。部分泰山辞赋创作改变了传统辞赋结构,加强了讽喻批判社会的内容,增加了匡救时弊的成分。泰山辞赋的感物体道功能,或借“体物写志”来表达人格理想,或借主客问对来完成由事悟道。论文最后有附录两则,其一为历代泰山辞赋目录,其二为泰山辞赋勘误。

楼晓瑜[6](2020)在《元末诗人隐逸心态研究》文中认为元末社会动荡,隐逸之风盛行,本文以“元末诗人隐逸心态研究”为主题,选取刘仁本、王冕、倪瓒、戴良等四位元末诗人,分别对他们进行了个案研究,深入细致地挖掘他们的隐逸心态,旨在通过他们来窥探元末文人在历史剧变中的心灵脉动,同时对元末的隐逸文化展开进一步的探索。本文包含绪论以及四个章节。绪论部分梳理了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发展历程,叙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并介绍了元末诗人隐逸心态的研究现状与不足。第一章以刘仁本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刘仁本对中国古代士人的吏隐传统的继承,他以“既怀欢禄情,复协沧州趣”的吏隐心态超越了仕与隐的冲突,以积极的心态在仕与隐矛盾中找到了精神的平衡。第二章以王冕为研究对象,剖析了王冕在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的影响之下,身在山林却难忘世情的复杂而充满矛盾的隐逸心态。第三章以倪瓒为典型代表,分析了元末那些以诗酒自娱、不问世事,试图在纷飞的战火和动乱的社会环境中为自己开辟一块世外桃源的退避型隐士的心态。第四章择取元末颇具代表性的遗民诗人戴良为研究对象,对戴良遗民/逸民的双重身份进行了探讨,对推动他走向隐逸的多重原因及其难忘家国之痛的隐逸心态展开了细致的剖析。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个体的角度出发,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对元末诗人的隐逸心态进行细致的剖析,深入地挖掘了以往多被掩藏于宏大叙事之下的诗人的个体体验,探索了元末文人复杂、多样的隐逸心态,展现了元代隐逸文化的多个侧面。此外,本文以刘仁本为例论证了元代并非前人学者口中的“吏隐的真空时代”,挖掘了元代的吏隐文化;本文还通过对王冕的心态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重新对王冕的形象进行了阐释,打破其“辞却功名富贵”的孤高狂士的刻板形象,展现其丰富立体的性格侧面。

刘铭[7](2020)在《“隐”的美学》文中研究指明“隐”是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人类学、社会学也息息相关。“隐”既是隐者隐居山林的高尚行为,也是贯穿文学艺术的内在审美要素,更是世人处于天地间的生存智慧。以人类的认知本能为参照系来考察,“隐”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将人与自然紧密结合,“隐”是“道”的合理存在方式,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神明信仰给了人们生活的勇气和追寻的方向。同时,自然是人类栖居的存在基础,审美意象的生发和不断丰富既是人类隐喻思维的体现,也是“隐”这一美学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审美体验、创作和鉴赏中,自觉地将隐显、隐秀、虚实作为文学艺术的审美原则和标准。从社会现象和文化思潮来考察,隐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群体现象,其中所流传至今仍被颂扬的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高尚人格,他们不畏权贵,舍弃自我,坚守道义,游走于主流社会的边缘。除了隐士,大量的文人士大夫也怀有一颗慕隐、归隐之心,他们创作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其中寄寓着在俗世中对羽化登仙的希冀、对畅游自然山水的憧憬。“隐”范畴的美学内涵可以简要概括为孤独之思、蕴藉隽永之味和冲淡圆融之境,它与中国文化中的“逸”、“淡”、“和”、“清”等范畴共同凝结成了典雅中正的民族文化气质。从生命美的角度考察,“隐”是真理在“遮蔽中的澄明”,是自我对于生命和生存的关照,在回归作为主体的自我后的解脱。无论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徘徊于仕隐之间,还是现代社会中敢于远离城市、回归山居的人们,对于大部分的他们而言,“隐”不是胆怯的逃避,离开是开启新生活的必由之路,是人们寻找诗意栖居的可选之举。

律其林[8](2019)在《严光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严光是东汉初期的着名隐士,其清贫乐道、傲视王侯的言行引起了世人极大的兴趣,并通过史传、诗文、小说等的传播,逐渐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形象。本文旨在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以诗文、建筑为切入点,分析与严光形象有关内容,理清自汉代至宋元严光形象的发展轨迹与特征,探讨其形象的本质与演变原因。本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结合《后汉书》《高士传》等史料,从严光与光武、汉臣的关系几个方面分析严光形象奠定的过程,并从隐逸观念等角度分析严光之所以被后世推崇的成因。第二章对严光形象在魏晋至元代诗文中的流转进行梳理,并对严光形象与精神进行分析与解读。以时代作为节点,唐人多关注其个人精神品格,是史传基础上严光形象的延续;宋代的严光其激贪立懦、有功名教的教化作用开始凸显,同时南宋诗文中始现负面形象;元代对严光的关注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严光形象日趋复杂。第三章以承载严光精神的载体—祠堂、书院、钓台等建筑进行探究,理清其发展脉络,包括严光祠的始建与重修,钓台、高节两书院的建立,钓台的演变轨迹等,探讨建筑所承载的渔钓、道统、忠义精神。严光不仅成为了隐士人格精神的代表,而且与新儒学紧密结合,在三教合一的趋势下,被赋予了多重的文化意涵。第四章从诗文、建筑角度入手分析严光形象与评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将“虚”“实”结合,探讨严光形象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演变历程和被赋予的新的文化意涵。借助史学、文学与艺术文本的张力,在相互渗透中不断传播,其精神外延不断扩展,其文化圈层不断扩大。元明时期,严光形象开始脱离传统史传束缚,在文学文本中得以发展与丰富;明清之际,演义小说中的严光被塑造为一个神乎其神的完美形象;近现代至今,对严光的讨论与新作不断涌现,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

刘姝君[9](2019)在《隐逸美学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隐逸美学与茶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茶叶自然、清廉、高洁、淡雅的属性使得茶成为隐逸文化中彰显自性不可或缺的媒介。于是品茶成为了古代隐逸之士重要的社交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隐逸文化的热潮在当代逐渐消退,但隐逸美学的审美理念却深深烙印进茶文化的发展之中,使茶文化形成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带着更多的文化属性与美学意境走入现代社会。本文研究隐逸美学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对于当下茶叶包装设计领域是具有扩展延伸和挖掘其内在精神的积极意义的,是中国传统美学思维渗透到现代生活领域的表现。将隐逸美学与茶叶包装设计紧密结合起来,是让消费者们能在茶叶包装中体会到文化的一脉相承,让茶叶包装设计更具有美学价值,人文价值,让人能够感知,能够触摸这些超越千年的美学形式,体会自然之美,简约精神和自由的人生追求,使人们在纷扰的尘世中能够找到一片可以栖息的心灵净土,这与茶叶包装设计要传达深层的以人为本的与饮茶精神性相关的理念相契合,是当下开拓茶叶包装设计发展方向的必要趋势和指南。本文首先从阐述隐逸美学的理论入手,简要概述隐逸美学发生发展的起源,通过对古代隐逸美学萌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相关领域的探讨,分析出隐逸美学的审美方式,总结其在现代设计中的主要表现特征;而后分析其与茶叶包设计设计的关联性,接着论述茶叶包装设计中隐逸美学的整体设计思想和美学建构方式。再进一步具体展开论述隐逸美学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法则,同时强调了隐逸美学在茶叶包装设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最后结合毕业设计对上述理论进行实践佐证,做出总结。力求全面的为隐逸美学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打下一定基础。

张婉茹[10](2018)在《庄子的隐逸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庄子所生存的社会处于封建地主制度过渡时期。面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百姓变成了君王争相夺利的牺牲物,庄子对此产生了无奈与忧虑。在看透时代背景后,庄子毫无情面地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虚假仁义道德。虽然庄子饱受生命疾苦,但仍然保持其独立的哲学思想。他不贪图名利,不为物役,选择以“身隐而心隐”的方式作为保全自身性命的途径,以求达到逍遥的境界。论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研究庄子隐逸哲学,分别是庄子为何隐逸?如何隐逸?何为庄子隐逸的归宿?首先,论文第一章节主要研究庄子隐逸哲学的产生背景。一方面庄子的隐逸哲学思想根源于道家老子的隐逸哲学思想,有别于儒家的隐逸思想。庄子提出“身隐而心隐”的隐逸方式区别于其他局限于“身隐”的隐逸方式,是史无前例的。另一方面庄子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个人原因都是形成庄子隐逸哲学思想的重要原因,文中对此进行了研究探讨。其次,论文第二章节旨在论述庄子隐逸哲学的主要涵蕴。庄子的隐逸哲学以“道”为依据,在继承了老子“道”的哲学体系基础之上,完成自身的哲学体系。庄子隐逸的包括“身隐”、“心隐”与“德隐”三个方面。其中庄子“心隐”的隐逸方式能更好地“体道”、“悟道”。除此之外,庄子的隐逸也包含了自然的哲学思想。最后,论文第三章节以庄子隐逸哲学的目的与归宿来展开研究。从“无用”、“不材”的存身之道来研究庄子隐逸的根本目的,再从“游心于无穷”的逍遥之境和“无己、无待”的超脱之境中寻找庄子隐逸的最终归宿。庄子隐逸哲学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乱世中全生保身,释放心灵,寻求精神上的绝对逍遥与自由,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二、走出“隐逸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出“隐逸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2)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与选题意义
        1.1.1 明清外销瓷艺术研究源起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发展趋势
2 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质
    2.1 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2.1.1 道家的自然观
        2.1.2 儒家的自然观
        2.1.3 文人隐逸思想的风行
    2.2 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特征
        2.2.1 自然山水
        2.2.2 园林山水
    2.3 山水瓷画的发展
        2.3.1 工艺技术
        2.3.2 山水瓷画范式的形成
    本章小结
3 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的题材类型
    3.1 自然山水类纹样
        3.1.1 渔樵题材
        3.1.2 渔家乐题材
        3.1.3 行旅题材
    3.2 园林山水类纹样
        3.2.1 文人雅集
        3.2.2 仕女游园
        3.2.3 家人团聚
    3.3 园林与自然山水组合纹样
        3.3.1 临水园
        3.3.2 傍山园
    本章小结
4 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对欧洲装饰艺术的影响
    4.1 欧洲陶瓷
        4.1.1 工艺
        4.1.2 纹样
    4.2 欧洲园林
        4.2.1 园林设计
        4.2.2 园林建筑
    4.3 其他欧洲装饰艺术
        4.3.1 欧洲家具上的中国风景
        4.3.2 欧洲织物上的中国风景
    本章小结
5 传统瓷艺如何进行设计创新的反思
    5.1 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5.2 如何创新
        5.2.1 从内打破,激发传统瓷艺的内在创造力
        5.2.2 由外推动,拓宽传统瓷艺的发展道路
    5.3 关于一项“网红”文创的批评:“佩奇游春马蹄杯”案例分析
        5.3.1 “猪缸杯”与“鸡缸杯”
        5.3.2 “猪缸杯”与“小猪佩奇”
        5.3.3 成在创意,败在授权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文献综述
附录B 山水纹样瓷器图录
附录C 1973 年至1890 年英国瓷厂分布图
附录D 山水版画与山水瓷画对比图录
附录E 论文中插图出处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辋川山水诗画影响下的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与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山水诗画
        2.1.2 辋川别业
        2.1.3 山水环境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山水画论
        2.2.2 环境美学理论
        2.2.3 理想景观理论
    2.3 山水诗画中的古典审美哲学
        2.3.1 山水诗画中的儒家审美哲学
        2.3.2 山水诗画中的禅宗审美哲学
        2.3.3 山水诗画中的道家审美哲学
    2.4 山水诗画中的空间表现手法
        2.4.1 “以物彰景”下的空间审美格局
        2.4.2 “散点透视”下的空间组织顺序
        2.4.3 “三远法”下的场景布局方式
        2.4.4 “虚实结合”下的意境表达方式
    2.5 本章小结
3 辋川诗画中的山水环境分析
    3.1 辋川诗文分析
        3.1.1 表自然环境诗文分析
        3.1.2 表人文情志诗文分析
        3.1.3 表时事感怀诗文分析
    3.2 辋川画作分析
        3.2.1 画作平面转化分析
        3.2.2 画作山水环境组织结构分析
    3.3 辋川诗画中的山水环境景观特征
        3.3.1 静寓的“景”环境特征
        3.3.2 动游的“观”环境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辋川山水诗画与现状景观的关联性分析
    4.1 辋川山水环境景观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4.1.1 山川
        4.1.2 水体
        4.1.3 植物
        4.1.4 建筑
    4.2 辋川山水环境景观主题之间的关联性
        4.2.1 辋川别业
        4.2.2 辋川二十景
    4.3 辋川山水环境景观特征之间的关联性
        4.3.1 “景”环境特征关联性
        4.3.2 “观”环境格局关联性
    4.4 本章小结
5 辋川地区景观规划实践应用
    5.1 辋川地区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地形地貌
        5.1.3 气候水文
        5.1.4 村落分布
    5.2 辋川地区景观现状分析
        5.2.1 现状景观特征
        5.2.2 现状优劣的分析
        5.2.3 现状存在的问题
        5.2.4 现状问题的分析
    5.3 辋川地区景观规划策略
        5.3.1 因地制宜的总体规划
        5.3.2 虚实相生的景观层次
        5.3.3 抑扬结合的空间体验
        5.3.4 山水意境的场所营造
    5.4 辋川地区景观规划实践应用
        5.4.1 总体规划设计
        5.4.2 细化功能分区
        5.4.3 梳理景观结构
        5.4.4 延续文化意境
        5.4.5 营造场所空间
        5.4.6 完善基础设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附录
致谢

(4)欧阳修归隐情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研究综述
        二 宋代隐逸文化研究综述
        三 欧阳修归隐情结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欧阳修归隐情结的阶段性发展
    第一节 天圣八年-景佑二年:官闲同小隐
        一 对于他人归隐精神的赞美
        二 对于自我归隐志趣的表达
        三 归隐情结的书写方式
    第二节 景佑三年-庆历四年:官闲倦朝市
        一 对于他人归隐精神的伤感化书写
        二 对于自我归隐志趣的伤感化书写
        三 对于仕隐选择的现实性认识
    第三节 庆历五年-皇佑五年:事与心违始乞身
        一 对于归隐主题的无感情化书写
        二 对于仕隐矛盾的频繁抒发
        三 对于仕隐选择的多层次认识
    第四节 至和元年-熙宁四年:只思相伴老渔樵
        一 对于归隐主题的明确化态度
        二 对于归隐意愿的坚决化表达
        三 对于仕隐选择的总结性认识
第二章 欧阳修归隐情结的生发原因
    第一节 性情所趋,本心所向——根本原因
        一三 教并用的文化背景与隐逸风气
        二 欧阳修的双重性格与三层“本心”
    第二节 风波四起,难以全节——主要原因
        一 青壮年时期的仕宦经历与仕隐心理
        二 晚年时期的仕宦经历与仕隐心理
    第三节 年岁渐长,衰病为累——直接原因
        一 青壮年时期的衰病问题与仕隐心理
        二 晚年时期的衰病问题与仕隐心理
    第四节 去就异昔,退无可忧——客观支持
        一 欧阳修自身物质条件的变化
        二 北宋致仕制度的完善与宽厚
第三章 欧阳修的致仕与归隐生活
    第一节 以酒为寄,聊志五乐——个人生活
        一 “身闲”与“心雅”的生活基调
        二 欧阳修对酒的态度转变
        三 个人生活总体特点
    第二节 酬文萃友,以慰老寂——社交活动
        一 两次重要聚会
        二 酬唱赠答活动
        三 社交活动总体特点
    第三节 为概平生,老淡成趣——文学创作
        一 诗歌创作的新特点
        二 词作创作的新特点
        三 散文与诗话创作特点
        四 文学创作总体特点
第四章 欧阳修归隐情结的影响
    第一节 促进交流,出处无间——对北宋仕隐关系的影响
        一 北宋初期的仕隐语境
        二 欧阳修对于仕隐融合的促进
    第二节 致仕关德,进退有节——对北宋致仕观念的促进
        一 北宋初期的致仕风气
        二 欧阳修对于致仕观念的促进
    第三节 身隐不成,则隐己心——对苏轼归隐思想的影响
        一 欧阳修的归隐情结对苏轼的影响
        二 欧苏对“心隐”的探索与完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泰山辞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四 创新与方法
第一章 泰山辞赋概貌纵览
    第一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颂美封禅与批判现实
    第二节 唐代: 高歌进取与沉静内敛
    第三节 宋代: 华丽虚妄与质实尚朴
    第四节 元代: 封禅告退与山水方滋
    第五节 明代: 敷陈家国与触兴致情
    第六节 清代: 自然人文与颂美讽喻
第二章 泰山形象的流衍
    第一节 神本位与政本位的流衍与交融
    第二节 居正统与正统地位的转移
    第三节 由神圣化到平民化的转向
第三章 泰山辞赋与封禅文化
    第一节 巡狩与封禅概说
    第二节 封禅之初衷与嬗变
    第三节 封禅文化之再认识
第四章 泰山辞赋与华夷之辨
    第一节 古代历史上的中国、华夷、天下
    第二节 华夷之辨的形成与基本取向
    第三节 华夷之辨的流衍
第五章 泰山辞赋与国家认同
    第一节 疆域、政治与社稷: 泰山辞赋与大一统
    第二节 同民心与出治道: 泰山辞赋与礼乐文化
第六章 泰山辞赋与天人思想
    第一节 天人思想与泰山崇拜
    第二节 天人思想之嬗变
第七章 泰山辞赋与隐逸文化
    第一节 泰山隐逸与隐逸品格
    第二节 泰山辞赋的隐逸情怀与审美特征
第八章 泰山辞赋的功用与审美
    第一节 泰山颂美讽喻赋
    第二节 泰山感物体道赋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历代泰山辞赋目录
    附录二 泰山辞赋勘误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元末诗人隐逸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刘仁本:既怀欢禄情,复协沧州趣
    一、吏隐诗人刘仁本
    二、吏隐心态在刘仁本诗文中的体现
    三、吏隐精神在刘仁本生活中的践行
第二章 王冕:身在山林,难忘世情
    一、王冕及其文学史形象
    二、从积极仕进到归隐山中
    三、王冕对隐逸的鼓吹和标榜
    四、王冕内心的忧愤与挣扎
第三章 倪瓒:诗画自娱,避世逃名
    一、退避型的隐士:倪瓒
    二、倪瓒对隐逸的自觉追求
    三、倪瓒对尘世的疏离和退避
第四章 戴良:旧梦成空,难忘故国
    一、戴良生平简介
    二、戴良对元朝的认同感及其忠君爱国的心态
    三、由仕途遇挫而导致的挫败感
    四、因世事巨变而产生的幻灭感
    五、南归隐居,不忘故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隐”的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隐”的相关研究综述
    二、“隐”的美学范畴的界定
第一章 “隐”的本能
    第一节 认知世界的方式
        一、释“隐”
        二、道之隐:藏于“象”的宇宙意识
        三、隐喻思维:人与自然的相似性
    第二节 “隐”的悖反:从认知功用到美学范畴
        一、隐显之间:见微知着
        二、“隐”“秀”相生相和
        三、诗学之神思
第二章 “隐”文化的美学探索
    第一节 生生不已的隐逸传统
        一、“生”的追问:缘何而隐
        二、“身”的实践:如何而隐
        三、无以消隐的仕隐矛盾
    第二节 “隐”的艺术显现
        一、羽化登仙的希冀
        二、模山范水的情愫
        三、时空交织的流照
    第三节 “隐”范畴的美学特征
        一、隐逸与孤独
        二、蕴藉隽永之味
        三、冲淡圆融之境
第三章 “隐”现象的和谐
    第一节 “隐”的生命关照
        一、从隐象到现象:遮蔽中的澄明
        二、回归自我的隐秘
        三、主体的解脱与超验
    第二节 生命意识的永恒悸动
        一、逃离后的诗意栖居
        二、疯人梦呓的醉与醒
        三、生命节奏的灵动
    第三节 终南古今思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严光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现状分析
        1.有关隐士的研究
        2.有关严光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创新性与不足
一、严光形象的奠定
    (一)严光生平概述
    (二)严光与光武
    (三)严光与汉臣
        1.严光与侯霸
        2.严光与太史官
    (四)严光被推崇的原因
        1.与统治者关系的特殊性
        2.隐逸行为符合儒道传统观念
二、魏晋至宋元诗文中严光形象的流转
    (一)汉至元咏严诗作的数量分析
    (二)魏晋南北朝诗作中对严光的关注
    (三)唐代咏严诗作中的严光形象
        1.对严光清贫乐道、否定名禄的肯定
        2.对严光狂傲不屈、睥睨王侯的尊仰
        3.对严光与光武贫贱之交、关系和睦的赞许
        4.对严光远离尘嚣、闲适隐居的向往
    (四)宋代咏严诗作中的严光形象
        1.正面形象:植节义、激贪懦的有功名教者
        2.负面形象:攀附刘秀沽名钓誉
    (五)元代诗、词、曲、《论》、《赞》中的严光形象
        1.元代诗、词、曲中的严光
        2.宋元《论》、《赞》中严光形象比较
三、严光祠与钓台
    (一)严光祠的始建与重修
    (二)钓台文化的建构
        1.钓台之名缘起
        2.钓台文化的意象组合
四、虚实之间:严光形象的再认识
    (一)诗文塑造的严光形象
    (二)以严光祠为中心的建筑承载的文化意义
    (三)严光的文化影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隐逸美学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方法
        1.2.3 论文框架
第2章 “隐逸”美学概述及其表现特征
    2.1 “隐逸”美学概述
    2.2 “隐逸”美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2.3 “隐逸”美学的表现特征
        2.3.1 “隐逸”美学的审美体现
        2.3.2 “隐逸”美学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特征
        2.3.2.1 归于自然
        2.3.2.2 归于简约
        2.3.2.3 归于无形
        2.3.2.4 归于细腻
第3章 “隐逸”美学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建构基准
    3.1 隐逸美学与茶文化溯源
    3.2 “隐逸”美学与茶叶包装设计的关联性
    3.3 茶叶包装设计中“隐逸”美学的三境构建法
        3.3.1 内外兼修的整体思想
        3.3.2 “隐逸”美学的三境构建法
第4章 茶叶包装设计中创造“隐逸”美学的元素与法则
    4.1 茶叶包装设计中创造“隐逸”美学的法则
        4.1.1 营造两极和谐之境
        4.1.2 营造不可言传之境
        4.1.3 营造自然生动之境
    4.2 茶叶包装设计中创造“隐逸”美学的元素
        4.2.1 视觉呈现
        4.2.2 感知体验
        4.2.3 意境空间
第5章 “隐逸”美学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5.1 “隐茶”的设计理念建构
    5.2 真隐茶中藏的意境营造
        5.2.1 回归自然的图形表现
        5.2.2 幽静空灵的排版
    5.3 返璞归真的生态设计
        5.3.1 自然再造的材质
        5.3.2 物我合一的肌理
    5.4 洗涤内心的人性关怀
        5.4.1 清心寡欲的色彩
        5.4.2 写意的构造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庄子的隐逸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写作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庄子隐逸哲学的产生背景
    (一)儒道两家隐逸观略论
    (二)庄子隐逸哲学的产生背景
二、庄子隐逸哲学的主要涵蕴
    (一)庄子隐逸哲学依据----“道”
    (二)身隐而心隐
    (三)心隐而体于道
    (四)归隐于自然
三、庄子隐逸哲学的目的和归宿
    (一)“无用”与“不材”的存身之道
    (二)“游心于无穷”的逍遥之境
    (三)“无己”与“无待”的超脱之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走出“隐逸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隐逸文学教学研究[D]. 魏紫荆.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明清外销瓷山水纹样研究[D]. 杜凡怡.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3]辋川山水诗画影响下的景观规划研究[D]. 陈少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欧阳修归隐情结研究[D]. 付航. 兰州大学, 2021
  • [5]泰山辞赋研究[D]. 姜维枫. 山东大学, 2020(12)
  • [6]元末诗人隐逸心态研究[D]. 楼晓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7]“隐”的美学[D]. 刘铭.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严光形象研究[D]. 律其林.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隐逸美学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刘姝君. 厦门大学, 2019(07)
  • [10]庄子的隐逸哲学研究[D]. 张婉茹.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走出“隐士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