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水杉生物学特性研究

上海地区水杉生物学特性研究

一、上海地区为害水杉的茶尺蛾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帅琪,冯博文,张婧,IMBOMA Titus,陈李林[1](2020)在《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灰茶尺蠖和茶尺蠖作为鳞翅目两个近缘种,是茶园最重要的两种害虫。目前化学农药仍是茶园防治尺蠖的重要手段,容易导致"3R"问题,不利于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五个方面就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的绿色防控进行了综述。强调加强茶园田间管理和尺蠖监测预警,合理布局茶树品种,强化保护利用茶园本土天敌,科学高效地协调使用核型多角体病毒、性诱、灯诱等技术,从而实现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减少其对茶树的危害,为茶园优质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林曦碧[2](2020)在《我国樟树害虫的4个新记录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2015—2019年对福建省樟树害虫开展调查,以期为当地樟树虫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结合野外调查、采集幼虫和室内饲养,获得成虫后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发现4种为害樟树的鳞翅目新害虫:樱花翅小卷蛾(Lobesia lithogonia Diakonoff)、迹银纹刺蛾(Miresa kwangtungensis Hering)、鹰三角尺蛾(Zanclopera falcata Warren)和埃尺蛾[Ectropis crepuscularia(Denis et Schiffermuller)],并对4种害虫的寄主、分布、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简述。其中,樱花翅小卷蛾为福建省昆虫新记录种。[结论]樟树害虫种类丰富,4个取食樟树新记录种的发现对其害虫综合治理及昆虫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王伟伟[3](2018)在《茶树对茶尺蠖的抗性评价及其抗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尺蠖作为茶园重要食叶害虫,其发生世代数多、繁殖快、容易暴发成灾,严重影响着茶树正常生长发育、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选育抗茶尺蠖的茶树品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茶尺蠖取食为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茶树叶片表型结构观察和叶片对茶尺蠖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上梅州’作为抗虫品种(RG)和‘平阳特早茶’作为感虫品种(SG)进行虫害后茶树转录组测序和代谢产物分析,探究抗性品种对茶尺蠖产生抗性的分子机制,挖掘茶树关键抗性基因和次生代谢物,并对关键抗性基因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模式分析,克隆了关键抗性基因并对其进行烟草的遗传转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观察‘上梅州’(MZ)、‘碧云’(BY)、‘龙井长叶’(LC)、‘九龙茶’(GL)、‘蓝山苦茶单株’(LS)、‘龙井43’(LJ)、‘白毫早’(BH)、‘茴香茶’(HX)、‘大方贡茶’(DF)、‘福云六号’(FY)、‘浙农113’(ZN)、‘平阳特早茶’(PY)这12个茶树品种叶片的内部结构,MZ、BH、HX、DF、GL、ZN这六种茶树叶片具有23层紧密排列的栅栏组织,而PY、FY、LC、LJ、LS、BY这六种茶树的栅栏组织有2层细胞组成,且排列松散。12种茶树叶片喂养茶尺蠖幼虫,发现幼虫对MZ、BY、DF和HX这五个品种的取食量明显少于PY,且幼虫增重量和取食量呈正相关。MZ叶片喂养的幼虫体重最轻,体积最小;PY叶片喂养的幼虫体积最大,生长状况最好。GL、PY品种的幼虫化蛹数比较高,HX、BY和MZ品种的幼虫化蛹数较低。在取食选择试验中,1龄幼虫对MZ和LJ有很大的选择性;2龄幼虫对MZ和FY具有较大的取食倾向性;3龄幼虫对LS、GL和HX具有倾向性,对MZ倾向性较小。幼虫对MZ的选择随着龄期的增加变小,对PY的取食选择随着龄期增加变化幅度不大。计算幼虫的取食选择指数,发现PY的取食选择指数最大,MZ的取食选择指数小于PY。因此,综合叶片解剖结构、幼虫食叶量和虫增重、幼虫取食选择和取食选择指数、以及化蛹数和死亡数,选取‘上梅州’(MZ)作为抗虫品种(RG)和‘平阳特早茶’(PY)作为感虫品种(SG)进行后续的研究分析。2.通过对茶尺蠖为害后的RG和SG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分别找到了75和74个差异表达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主要包括类黄酮、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酸、核酸及其衍生物。相较于对照植株,虫害后的茶树植株中类黄酮代谢途径活跃且代谢物含量增加。表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GC)和儿茶素(C)在RG中水平显着增加,同时山奈酚、花翠素、槲皮素、原花色素和原花青素在SG中水平显着增加;茉莉酸(JA)作为植物响应害虫侵害的重要植物激素,在RG中被大量诱导合成,而在SG中只有茉莉酸的羟基化衍生物被发现;虫害后,RG代谢中果糖的水平受到了显着抑制,而在SG中果糖含量呈极显着增加;RG中水杨酸(SA)含量很低,而在SG中SA被显着诱导合成。在差异代谢物富集代谢通路中,RG和SG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了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和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途径,可见这两个途径在茶树抗茶尺蠖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3.RG和SG的对照处理和虫害处理的挥发物种类和释放量存在差异。茶尺蠖幼虫取食为害后,RG和SG的两个处理中挥发物的种类和释放量变多变大,其中β-Myrcene、E-3,7-dimethyl-1,3,6-Octatriene、3,7-dimethyl-1,6-Octadien-3-ol、α-Cyclopentene、α-Farnesene、Squalene、(2Z)-2-Pentenyl acetate、4-Methyl tetradecane等萜烯类化合物和(E)-2-Hexenal、(E)-3-Hexen-1-ol、(Z)-2-Hexen-1-ol脂肪酸类衍生物的释放量显着增加。虫害后的植株中,β-Myrcene、E-3,7-dimethyl-1,3,6-Octatriene、3,7-dimethyl-1,6-Octadien-3-ol、α-Cyclopentene、α-Farnesene、Squalene、(2Z)-2-Pentenyl acetate、4-Methyl tetradecane、(E)-2-Hexenal、(E)-3-Hexen-1-ol、(Z)-2-Hexen-1-ol的释放量RG要多于SG,且差异显着。其中,α-Farnesene、Squalene、(E)-3-Hexen-1-ol、(Z)-2-Hexen-1-ol等萜烯类化合物和脂肪酸类衍生物在虫害后的RG植株中释放量显着增加。4.本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2500测序平台对虫害后RG和SG的六个文库(CsP1、CsP2、CsP3、CsM1、CsM2和CsM3)进行测序,共得到了704,798,092条高质量的reads,获得了342961个unigenes,它们的长度介于20115022 bp,平均长度594bp,N50长度为834 bp。注释到的unigenes有18456条,占所有unigenes的5.38%。93667(27.31%)条unigenes被成功进行了GO注释;51793(15.1%)条unigenes被注释到了KOG的26个类群中。获得14260条差异表达基因(padj<0.05),其中7587条表达上调基因,6673条表达下调基因。茶尺蠖为害后,RG中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和蔗糖,果糖和甘露糖)代谢和氨基酸(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盐,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都比SG中活跃。另一方面,在RG中与类苯丙烷(二萜、类倍半萜和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的代谢途径都很活跃且代谢物含量升高。相较于SG,RG的茉莉酸合成途径基因FAD7A-1、LOX2.1和JMT的表达量都很高;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酚类和花青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PAL和LDOX在RG中表达量升高。另外,催化萜烯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类,萜烯合酶基因(TPS03、TPS04和TPS21)在RG中的表达量同样上升。7587条上调表达基因主要和脂类修饰、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木质部发育和转运(离子跨膜转运、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修饰氨基酸转运)有关,同时也参与了磷酸化作用、代谢进程(己糖、氧化还原辅酶、木质素、类苯丙烷和类异戊二烯代谢)、防御反应(气孔关闭调节、对植食性昆虫防御反应和对其他生物的防御反应)和植物激素信号传导(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茉莉酸)。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中,997条基因成功映射到了拟南芥上,其中59个TFs和44个PKs被发现分别与894个节点和24294个边缘关联紧密。蛋白网络分析发现6个TFs(MYB308/108、WRKY41/75、NAC062、和MYC4)与61个其它基因相互作用紧密,33个PKs(LRR-RLK、Ser/Thr kinase、CDPK、和MAPK家族)和271个其它基因相互作用紧密。5.从茶树各个组织的转录组中,筛选得到149条NBS编码序列。这些NBS蛋白序列又被分为7个种类CC-NBS-LRR(52)、TIR-NBS-LRR(3)、CC-NBS(25)、TIRNBS(3)、NBS(20)、NBS-LRR(40)和RPW8-NBS(6)。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表达量分析,选取Cs4100(CsNBS-1)和CS187031(CsNBS-2)进行全长克隆和烟草的遗传转化。6.CsNBS-1和CsNBS-2基因序列全长分别是3696 bp和3718 bp,都属于CNL类型,ORF区域分别长2748 bp和2706 bp,分别编码915和901个氨基酸。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进行烟草的遗传转化,一共得到41株卡纳霉素抗性的阳性植株。

王慧芳[4](2018)在《基质类型和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羽化和繁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nen)隶属鳞翅目尺蛾科,是茶树的主要食叶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主要产茶省份。随着人们对无公害茶叶的追求,茶树害虫的综合防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前的研究表明,灰茶尺蠖有入土化蛹的习性,这为灰茶尺蠖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潜在靶点。然而,目前对灰茶尺蠖入土化蛹这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选择和非选择实验,研究了不同基质类型(细沙,砂质壤土1,砂质壤土2和粉砂壤土)和湿度(5%,20%,35%,50%,65%和80%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湿度选择实验结果表明,灰茶尺蠖更倾向于在中间湿度(35-50%)的土壤(砂质壤土1,砂质壤土2和粉砂壤土)中化蛹。基质类型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干(20%湿度)或较湿(80%湿度)条件下,灰茶尺蠖更倾向于在细沙中化蛹;而在50%湿度条件下,灰茶尺蠖在不同类型基质中的化蛹占比无显着差异。非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当土壤(砂质壤土1,砂质壤土2和粉砂壤土)湿度较低(20%湿度)或较高时(80%湿度),灰茶尺蠖入土化蛹率显着较低;另外,与50%湿度土壤(砂质壤土2和粉砂壤土)相比,20%湿度土壤中,蛹体的含水量和成虫羽化率显着较低。然而,不同湿度的细沙中灰茶尺蠖的化蛹深度、入土化蛹率、体含水量或羽化率无显着差异。覆土实验结果表明,与土壤(砂质壤土1)表面的蛹相比,当灰茶尺蠖蛹被人为覆盖1cm深的80%湿度土壤后其羽化率显着较低。此外,本研究探索了不同湿度(20%,50%和80%湿度)的粉砂壤土和无基质条件对灰茶尺蠖羽化成虫生理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湿度(20%湿度)土壤中羽化的雌成虫体含水量显着较低,但不同处理间雄成虫体含水量无显着差异。当把同一处理中羽化的雌雄成虫配对后,20%湿度土壤中羽化的成虫产卵量显着低于50%湿度土壤。无基质条件下羽化成虫的子代(孵化幼虫)数量显着低于50%湿度土壤。此外,20%湿度土壤中羽化的雌雄成虫寿命最短。结果表明,灰茶尺蠖可以区分不同的化蛹基质类型和湿度条件,并避免在过湿或过干的土壤条件下化蛹。较低湿度土壤对灰茶尺蠖蛹期和成虫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存在不利影响,且无化蛹基质对灰茶尺蠖成虫后代数量有负面影响。本研究增加了对灰茶尺蠖化蛹生态的理解,也为灰茶尺蠖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白家赫[5](2018)在《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和分布研究》文中提出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1894)和小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1915)外部形态极其相似,为近缘种,是茶园中主要的食叶性害虫。由于两近缘种的外部形态和食性十分相近,长期以来一直将两近缘种作为一个种来认识,造成现有的多数有关茶尺蠖在生物学特性、性信息素组分及病毒种类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本文采用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比较了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生物学特性,以明确茶尺蠖两近缘种间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同时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I(mtDNA COI)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分别对浙江省和全国范围内的茶尺蠖种群进行鉴定,明确了茶尺蠖两近缘种的分布范围和分布特点,为茶尺蠖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了两近缘种各发育阶段在体长、体重、发育历期及种群增长指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两近缘种在虫体发育的各个阶段,以高龄幼虫、蛹和成虫阶段的体长体重差异明显,灰茶尺蛾均显着高于小茶尺蠖;(2)灰茶尺蛾的全世代发育历期为36.6天,极显着短于小茶尺蠖39.7天的发育历期;(3)灰茶尺蛾的世代存活率为0.60、种群增长指数为58.1,而小茶尺蠖分别为0.28和24.9,灰茶尺蛾均极显着高于小茶尺蠖。分析认为灰茶尺蛾比小茶尺蠖具有较大的虫体、较快的发育速率和较强的繁殖能力。2.利用COI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采自浙江省17个地点茶园的样品进行鉴定,并分析了茶尺蠖两近缘种的在该省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7个采集地点中,11个地点的采集样品全部为灰茶尺蛾;3个地点(安吉、余杭和龙坞)采集的样品全部为小茶尺蠖;3个采集地点为两近缘种的混发区。在浙江省茶区,灰茶尺蛾的分布范围较广,广泛分布在除湖州、嘉兴外的各市县;小茶尺蠖的分布范围较窄,仅在杭州和湖州有分布。3.采用COI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采自我国11个产茶省19个采集点采集的样品进行鉴定,并分析了两近缘种在全国的地理分布区域和特点。结果表明:19个采集地点中,11个采集点的样品只检测出了灰茶尺蛾;3个地点(湖州、余杭和无锡)的样品只检测出了小茶尺蠖;5个采集点(茶叶所、临安、富阳、十字镇和溧阳)为混发区。分析认为,在全国范围内,灰茶尺蛾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产茶省,小茶尺蠖仅分布于浙苏皖三省交界处;且检测到的两个单一种群被两近缘种的混发区以带状形式而隔开。

杜志坚[6](2017)在《华南植物园迁地植物害虫多样性分析》文中指出昆虫是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生物防治、植物传粉、药用价值、农业生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害虫多样性是反映区域内自然资源及其保护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开展相关研究对保护昆虫多样性,促进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2016年,笔者对广东省广州市华南植物园内的迁地保育植物进行害虫普查、室内饲养、标本整理鉴定及多样性分析,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制定华南植物园内害虫名录,包括8目96科602属共计842种;其中鳞翅目37科346属509种,鞘翅目11科75属93种,半翅目31科138属185种,缨翅目2科17属23种,直翅目8科14属19种,膜翅目4科8属9种,等翅目2科3属3种,双翅目1科1属1种。2.对华南植物园的害虫群落物种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该园中以鳞翅目害虫为优势种群,占60.4%,其次为半翅目与鞘翅目,分别占22%和11%。在鳞翅目中,优势科分别为夜蛾科(Noctuidae)、螟蛾科(Pyralidae)和天蛾科(Sphingidae),半翅目中的优势科为蝽科(Pentatomidae)、缘蝽科(Coreidae)和蚜科(Aphididae),鞘翅目中的优势科为天牛科(Cerambycidae)、叶甲科(Chrysomelidae)和象甲科(Curculionidae)。3.通过调查并与历年害虫发生情况对比,发现埃及吹绵蚧(Icerya aegyptiaca Douglas)、橙带蓝尺蛾(Milionia basalis pryeri Druce)、鸭脚木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 alstonium Yang et Li)、棕翅长喙象(Xenysmoderes longirostris Hustache)、黄褐球须刺蛾(Scopelodes testacea Butler)、樟翠尺蛾(Thalassodes quadraria Guenee)、白斑修虎蛾(Sarbanissa albifascia Walker)在华南植物园危害日趋严重,从潜在威胁害虫转变为主要防治对象,并对其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时期、寄主等进行观察及初步描述。4.采用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对鳞翅目害虫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华南植物园鳞翅目害虫中蛾类以夜蛾科(d=12.77)、螟蛾科(d=9.96)及天蛾科(d=8.74)丰富度指数较高,其多样性指数H′=1.831,均匀度指数J′=0.223;蝶类以蛱蝶科(d=6.30)和凤蝶科(d=5.57)丰富度指数较高,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H′=1.924和J′=0.304;夜蛾科、螟蛾科、天蛾科、蛱蝶科及凤蝶科害虫组成华南植物园优势种群。

罗宗秀[7](2017)在《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鉴定及相关化学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灰茶尺蠖和茶尺蠖作为我国茶区最重要且形态极为相似的两种尺蠖近缘种,以啃食嫩叶为生,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给茶叶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性信息素防控技术是防治蛾类害虫的理想方式,因此本论文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进行鉴定,并对性信息素应用技术和种间求偶通讯的隔离机制等相关化学生态学问题进行了研究。1.利用分子鉴定技术对我国不同茶区的灰茶尺蠖/茶尺蠖样品进行准确鉴定,基本明确江苏无锡和苏州地区为茶尺蠖种群分布区域;苏浙皖交界的镇江、宣城和杭州地区是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种群的混发区;除了以上几个地区外,我国茶区的其它样品采集区域均为灰茶尺蠖种群分布区域。2.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羽化雌雄比例、求偶节律和行为、交配时间及持续时间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明确了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的最佳提取时间和性信息素生物活性测定的最佳时期。3.通过GC-EAD和GC-MS分析,鉴定出灰茶尺蠖的性信息素成分为顺-3,6,9-十八碳三烯(Z3,Z6,Z9-18:H)和顺-3,9-环氧-6,7-十八碳二烯(Z3,epo6,Z9-18:H)。定量分析结果显示,Z3,Z6,Z9-18:H和Z3,epo6,Z9-18:H两种物质在灰茶尺蠖性腺中的含量为6.45±0.63 ng/头和4.58±0.53 ng/头。田间诱捕试验显示,两种性信息素化合物以4:6的比例,总剂量为1mg的诱芯对雄蛾具有更好的吸引作用。系统研究发现在船型诱捕器、异戊二烯橡胶塞缓释载体、25cm的诱捕器高度和15m的诱捕器间距等参数设置下,性信息素的引诱效果的最好,是灰茶尺蠖性信息素使用的最佳组合。4.通过GC-EAD和GC-MS分析,鉴定出茶尺蠖的性信息素成分为Z3,Z6,Z9-18:H、Z3,epo6,Z9-18:H和顺-3,9-环氧-6,7-十九碳二烯(Z3,epo6,Z9-19:H)。定量分析结果显示,Z3,Z6,Z9-18:H、Z3,epo6,Z9-18:H和Z3,epo6,Z9-19:H这三种物质在茶尺蠖性腺中的含量分别为0.64±0.06 ng/头、10.55±1.17ng/头和1.93±0.28 ng/头。田间诱捕试验表明,Z3,Z6,Z9-18:H、Z3,epo6,Z9-18:H和Z3,epo6,Z9-19:H以4:4:2的比例混合,总剂量为1 mg时,加入到橡胶塞为缓释载体制作成诱芯,对茶尺蠖有强烈的引诱力。5.EAG测试发现灰茶尺蠖对Z3,Z6,Z9-18:H和Z3,epo6,Z9-18:H的EAG反应值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而茶尺蠖对Z3,Z6,Z9-18:H、Z3,epo6,Z9-18:H和Z3,epo6,Z9-19:H的EAG反应值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风洞实验表明,Z3,Z6,Z9-18:H和Z3,epo6,Z9-18:H两种成分的味源强烈吸引灰茶尺蠖雄虫,而Z3,Z6,Z9-18:H、Z3,epo6,Z9-18:H和Z3,epo6,Z9-19:H三种成分的味源对灰茶尺蠖吸引力下降,对茶尺蠖的吸引力大大增加。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求偶化学通讯种间隔离的机制。本论文完成了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成分的鉴定,并分别获得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具有引诱活性的配方,研究结果对开发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的应用技术以及揭示茶树蛾类近缘种性信息素求偶通讯机制均具有重要意义。

魏奇[8](2017)在《几株优良内生细菌在上海生态林上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种类繁多的植物内生菌可定殖在植物体内,发挥持久的促进植物生长、抵抗病害等作用。作为生物防治的核心之一,已成为国内外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本实验室前期从上海生态林(樟树、樱花、水杉组织内)新筛得到一批优良抗病促生内生微生物,本文对筛选获得的部分未知优良菌株进行了鉴定;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方法研究优良菌株YH-18的稳定性和在树体内的定殖规律;将这批优良菌株和本实验室前人已施用在野外树种上并获得良好促生抗病效果的菌株,共同施用在上海生态林(水杉、杨树、樟树、樱花)上,进行菌株的田间抗病促生效应分析;最后,对这批从上海生态林新筛菌株的抗病促生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运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Biolog生物鉴定以及16s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分离自樟树组织内的菌株ZS-3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分离自水杉组织内的菌株SS-5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的一个变种(Bacillus toyonensis)。2.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菌株YH-18-gfp的稳定性和在樱花和水杉根系内的定殖情况,荧光质粒的导入会轻微降低菌株的生长速度,对菌株的拮抗病原菌能力几乎无影响,标记菌株的遗传稳定性高达95.4%左右,成功观测到标记菌株定殖在樱花和水杉的根组织。3.上海金山杨树试验采用蘸浆法对一年生杨树进行施菌处理,结果表明施菌处理可提高杨树成活率,菌株YH-18处理死亡率的最低,综合抗病虫害能力最强,菌株JK-SH007、ZS-1处理对杨树胸径增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金山水杉试验采用蘸浆法对两年生水杉进行施菌处理,结果显示菌株JZ-GX1和YH-18处理可较为明显的降低水杉赤枯病的危害程度。菌株YH-20、YH-18、JZ-GX1、SS-5对水杉地径增长较为明显,菌株YH-20、YH-18、ZS-1对水杉树高的增长相比对照组效果显着。上海嘉定樟树试验采用蘸浆法对樟树扦插苗进行施菌处理,发现施用JW-SX1和YH-18两株菌,樟树叶斑病发病率、发病指数在组内都相对较低,筛离自樟树组织的菌株ZS-1和ZS-3具有一定防治叶斑病的作用。处理组ZS-3和YH-18樟木虱虫害率为组内最低,且ZS-3的虫情指数最小。各菌株处理不仅可以提高樟树苗扦插的成活率,还对樟树苗高生长产生非常显着的促生效果。上海松江樱花试验采用灌根法对6年生樱花树进行施菌处理,NSM-05和YH-18处理樱花穿孔病发病指数低,SS-5菌剂具有较好防治樱花叶枯病效果。4.通过对各菌株溶解磷酸钙、卵磷脂、产生IAA等方面的促生能力测定和产挥发性抗菌物质及抗菌物质粗提鉴定进行了抗病促生机制探索,结果表明YH-18、YH-20、SS-5、ZS-1、ZS-3均有一定的解有机磷无机磷能力,YH-20、ZS-1、ZS-3可产较高量的IAA。菌株YH-18和ZS-3能产生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可减缓或阻碍病原菌的正常生长,菌株YH-18发酵液经离心、萃取、薄层层析等步骤获取的混合物可抑制金黄壳囊孢生长。

周孝贵,付建玉,刘守安,毛腾飞,肖强,陈学新[9](2016)在《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内共生菌Wolbachia的分子检测及序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及其近缘种灰茶尺蠖E.grisescens体内共生菌Wolbachia进行分子鉴定,确定两者体内Wolbachia的感染率及其进化地位,为进一步探讨其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潜在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olbachia的16S r RNA、fts Z和wsp基因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法检测了我国3个茶尺蠖地理种群(浙江杭州、余杭和江苏无锡)和3个灰茶尺蠖地理种群(浙江新昌、湖北浠水和江西南昌)中Wolbachia的感染情况,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茶尺蠖和灰茶尺蠖都感染了Wolbachia,灰茶尺蠖的Wolbachia感染率为100%,但茶尺蠖的Wolbachia感染率在22%95%,且PCR产物电泳得到的条带微弱。wsp序列在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种间、种内无差异;但16S r RNA序列在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种间、种内差异为0.362%0.727%之间;茶尺蠖样本未成功扩增出fts Z序列,灰茶尺蠖样本获得2条fts Z基因序列差异为1.647%。基于Wolbachia的16S r RNA和wsp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本研究中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种群所感染的Wolbachia全部属于B组的Pip亚组。【结论】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均被B组Pip亚组的Wolbachia感染,但感染率相差很大,这为研究Wolbachia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生物学及生态学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蔡瑷安[10](2016)在《桉树人工林对杧果害虫群落的影响及灰白条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西速生桉树种植面积巨大,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突出,杧果作为广西重要的特色水果,种植面积也很大,随着速生桉林营林面积的增大,在广西区境内很多杧果园已经与桉树林相交界,为了了解速生桉林会对杧果害虫群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本文进行对广西速生桉林、杧果林、混种林等林分类型的害虫的发生种类及发生数量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害虫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同时对杧果上发生为害日益突出的灰白条小卷蛾(Argroploce aporbola Meiyrck)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生活史,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速生桉林、杧果林的调查,共查得为害桉树的害虫共有7目31科55种,桉树天敌昆虫7目14科24种,杧果害虫共8目37科76种,杧果天敌昆虫7目16科29种,桉树、杧果共同害虫4目15科23种。2、对速生桉纯林、杧果林纯林、交界处速生桉、交界处杧果林四种类型林地害虫群落调查,害虫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排序相同,丰富度指数:交界杧林>纯杧林>交界桉林>纯桉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交界杧林>纯杧林>交界桉林>纯桉林;均匀度指数:交界处杧林>纯杧林>交界处桉林>纯桉林。3、通过对桉树与杧果相邻种植对杧果害虫群落的调查,在4个距交界线不同距离的调查区,查得害虫38种,共采集害虫2839头。杧果害虫群落的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是随着与交界线的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0-20m害虫的物种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对不同距离的害虫群落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在不同距离间差异显着,均匀度指数差异不显着;个体数仅在21-50m的距离与其他距离相比有显着差异,其余距离差异均不显着。4、对桉杧混交林中的杜果林与对照纯杧林的调查,在混种区的杧果林中共采集到害虫8目31科51种1457头,在对照区的杧果林中共采集到害虫8目27科43种1753头;混种区杧林害虫的科数、种类增加,但个体数减少。5、在造林年龄不同的桉树人工林相邻的杧果园中,杧果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基本相同,其中芒果切叶象(Deporaus marginatus Pascoe)与横线尾叶蛾(Chlumetia transoersa Walker)的为害率在4-10月间,基本保持一致的消长状态。6、灰白条小卷蛾以幼虫取食杧果嫩梢嫩叶,影响梢叶抽发,在南宁市一年发生9代,世代重叠,整个幼虫期都隐匿在卷叶虫苞中为害,低龄幼虫具有转叶为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在卷叶虫苞内化蛹,成虫羽化高峰期在上午,卵散产,每叶上通常着卵1粒,偶有2粒。7、在18-32℃范围内,灰白条小卷蛾均能完成世代生长发育,各虫态和全世代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逐渐缩短,在相同温度下,各虫态的历期明显不同,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卵期。灰白条小卷蛾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10.08±3.36)℃、幼虫(9.45±3.04)℃、蛹(9.52±3.20)℃、成虫(14.81±2.37)℃、全世代(9.76±2.18)℃。灰白条小卷蛾幼虫期的有效积温为各虫态最长,为(209.33±32.14)日·度,而成虫期最短,为(38.00±6.18)日·度。灰白条小卷蛾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积温为(453.40±57.74)日·度。

二、上海地区为害水杉的茶尺蛾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地区为害水杉的茶尺蛾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防治
    1.1 选用高抗性茶树品种
    1.2 加强茶园田间管理
2 物理防治
    2.1 利用人工器械捕杀
    2.2 诱杀
3 生物防治
    3.1 寄生性天敌
        3.1.1 寄生性昆虫
        3.1.2 病原微生物
        3.1.2.1 核型多角体病毒
        (1)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2)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殖
        (3)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研发与应用
        (4)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建立
        3.1.2.2 病原真菌、细菌
    3.2 捕食性天敌
        3.2.1 捕食性昆虫
        3.2.2 蜘蛛
        3.2.3 其他有益动物
    3.3 利用其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3.4 利用尺蠖体内共生菌
4 化学生态防治
    4.1 尺蠖的嗅觉感受机制
    4.2 利用尺蠖性信息素
    4.3 利用寄主挥发物
    4.4 利用非寄主植物挥发物
5 化学防治
6 展望

(2)我国樟树害虫的4个新记录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樱花翅小卷蛾
        2.1.1 形态特征
        2.1.2 生物学特性
    2.2 迹银纹刺蛾
        2.2.1 形态特征
        2.2.2 生物学特性
    2.3 鹰三角尺蛾
        2.3.1 形态特征
        2.3.2 生物学特性
    2.4 埃尺蛾
        2.4.1 形态特征
        2.4.2 生物学特性
3 小结与讨论

(3)茶树对茶尺蠖的抗性评价及其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抗虫性研究概况
        1.1.1 植物抗虫性定义及其抗性机制
        1.1.2 植物表型结构对昆虫的抗性
        1.1.3 植物次生代谢物对昆虫的抗性
        1.1.4 植物的诱导抗虫性
    1.2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IPVS
        1.2.1 HIPVs的形成
        1.2.2 植物HIPVs的组成和作用
    1.3 植物的分子抗性研究概况
        1.3.1 NBS类抗性基因的发现和鉴定
        1.3.2 NBS类抗性基因的结构、分类及功能
        1.3.3 NBS类抗性基因在植物抗病虫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1.4 茶尺蠖的研究概况
        1.4.1 茶尺蠖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1.4.2 茶尺蠖的危害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1.5 茶树抗虫性的研究概况
        1.5.1 茶树解剖结构和生理生化抗性机制
        1.5.2 茶树抗虫分子机制研究现状
    1.6 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在茶树抗性机制上的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抗性水平的初步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茶树品种和供试虫源
        2.1.2 石蜡切片制作及叶片结构观察
        2.1.3 幼虫生理指标的测定
        2.1.4 取食选择和取食选择指数的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茶树品种的叶片结构观察
        2.2.2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尺蠖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2.2.3 茶尺蠖幼虫对茶树叶片的取食选择及取食选择指数
        2.2.4 MZ和PY叶片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茶树抗虫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代谢组样品的前处理和数据分析
        3.1.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与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茶树品种不同处理的代谢谱差异
        3.2.2 不同茶树品种不同处理的差异代谢产物
        3.2.3 不同茶树品种不同处理的差异代谢途径
    3.3 讨论
        3.3.1 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关键次生代谢物
        3.3.2 RG和SG中JA和SA的含量变化
第四章 不同抗性茶树品种HIPVs的成分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茶树品种挥发物收集
        4.2.2 RG和SG的组成型化合物
    4.3 讨论
第五章 基于转录组学的茶树抗虫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RNA的提取和检测
        5.1.3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5.1.4 数据过滤、拼接和Unigenes功能注释
        5.1.5 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5.1.6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5.2 结果与分析
        5.2.1 RNA-Seq和拼接结果
        5.2.2 Unigenes功能注释和分类
        5.2.3 茶尺蠖为害后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代谢途径和富集分析
        5.2.4 蛋白质交互网络分析
        5.2.5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5.3 讨论
        5.3.1 虫害后的关键蛋白激酶PKs
        5.3.2 虫害后的关键转录因子TFs
        5.3.3 虫害后JA和SA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
        5.3.4 虫害后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
第六章 茶树NBS类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表达和烟草的遗传转化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茶树转录组数据资源
        6.1.3 NBS结构域的检索和识别
        6.1.4 NBS类基因的保守结构域
        6.1.5 NBS类基因的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6.1.6 NBS类基因的表达分析
        6.1.7 CsNBS-1和CsNBS-2的全长克隆
        6.1.8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6.1.9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遗传转化
        6.1.10 转基因烟草阳性植株检测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茶树NBS类基因的鉴别分类
        6.2.2 NBS类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6.2.3 茶尺蠖为害后不同抗性茶树品种NBS类基因表达水平
        6.2.4 CsNBS-1和CsNBS-2的全长克隆
        6.2.5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6.2.6 CsNBS-1和CsNBS-2转基因烟草的获得
        6.2.7 转基因烟草阳性苗的PCR检测
        6.2.8 转基因阳性苗的表型观察
    6.3 讨论
        6.3.1 茶树NBS类抗性基因的分布
        6.3.2 茶树NBS类抗性基因的表达
        6.3.3 茶树NBS类抗性基因的克隆和遗传转化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茶树响应茶尺蠖为害的模式图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差异表达代谢物
附录B.类黄酮生物合成基因列表
附录C.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引物
附录D.茶树unigenes的KEGG分类图
附录E.表达上调基因的GO富集
附录F.茶树NBS类蛋白筛选流程
附录G.茶树NBS类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
附录H.部分NBS类基因qRT-PCR引物
附录I.茶树NBS类基因主要的保守motifs
附录J.其它物种NBS-LRR基因
附录K.基因克隆和农杆菌介导的烟草遗传转化相关试剂
附录L.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4)基质类型和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羽化和繁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灰茶尺蠖研究现状
        1.1.1 灰茶尺蠖研究进展
        1.1.2 灰茶尺蠖的入土化蛹行为
        1.1.3 灰茶尺蠖的防治
        1.1.3.1 化学防治
        1.1.3.2 生物防治
    1.2 昆虫的入土化蛹行为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1.2.1 昆虫蛹期及其化蛹场所的选择
        1.2.2 昆虫的入土化蛹行为
        1.2.3 影响昆虫入土化蛹行为的环境因子
        1.2.3.1 温度
        1.2.3.2 土壤含水量和降雨
        1.2.3.3 土壤基质类型
        1.2.3.4 影响因子交互作用
        1.2.4 害虫的防治
        1.2.4.1 物理防治
        1.2.4.2 生物防治
        1.2.4.3 化学防治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的采集和饲养
        2.1.2 实验用虫的挑选
        2.1.3 供试土壤基质的采集
        2.1.4 土壤基质理化性质的测定
        2.1.5 供试土壤基质的准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基质类型和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
        2.2.1.1 基质湿度选择实验
        2.2.1.2 基质类型选择实验
        2.2.1.3 蛹生理实验
        2.2.1.4 羽化实验
        2.2.1.5 覆土实验
        2.2.2 蛹期基质湿度和无基质条件对灰茶尺蠖羽化成虫生理和繁殖的影响
        2.2.2.1 入土化蛹
        2.2.2.2 羽化成虫鲜重,干重,含水量
        2.2.2.3 配对成虫繁殖力
    2.3 数据分析
        2.3.1 基质类型和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
        2.3.2 蛹期基质湿度和无基质条件对灰茶尺蠖羽化成虫生理和繁殖的影响
3 结果
    3.1 基质类型和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
        3.1.1 基质湿度选择实验
        3.1.2 基质类型选择实验
        3.1.3 蛹生理实验
        3.1.4 羽化实验
        3.1.5 覆土实验
    3.2 蛹期基质湿度和无基质条件对灰茶尺蠖羽化成虫生理和繁殖的影响
        3.2.1 羽化率和羽化参数
        3.2.2 羽化成虫鲜重,干重,含水量
        3.2.3 产卵量,孵化量,成虫寿命
4 结论与讨论
    4.1 土壤类型和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
    4.2 蛹期基质湿度和无基质条件对灰茶尺蠖羽化成虫生理和繁殖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和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物种与近缘种的概念
    1.2 昆虫系统学的研究方法
        1.2.1 形态学
        1.2.2 分子生物学技术
        1.2.3 线粒体基因在昆虫系统学的应用
    1.3 主要昆虫近缘种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1.3.1 烟粉虱的研究进展
        1.3.2 棉铃虫的研究进展
        1.3.3 桔小实蝇的研究进展
    1.4 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生物学特性差异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及饲养条件
        2.1.2 试验方法
        2.1.2.1 体长和体重的观测
        2.1.2.2 发育历期的观测
        2.1.2.3 种群生命表的制作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茶尺蠖两近缘种体长与体重的差异
        2.2.2 茶尺蠖两近缘种发育历期的差异
        2.2.3 茶尺蠖两近缘种种群生命表的比较
    2.3 讨论
第三章 浙江省茶尺蠖两近缘种的分布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虫采集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1.3 茶尺蠖DNA的提取
        3.1.4 基于mtCOI基因的茶尺蠖种类鉴定
        3.1.5 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地区茶尺蠖两近缘种的mtCOI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3.2.2 系统发育树分析
        3.2.3 茶尺蠖两近缘种的区域分布
    3.3 讨论
第四章 茶尺蠖两近缘种在全国的分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虫采集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4.1.3 茶尺蠖DNA的提取
        4.1.4 基于mtCOI基因的茶尺蠖种类鉴定
        4.1.5 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地区茶尺蠖两近缘种的mtCOI基因的鉴定结果和系统发育分析
        4.2.2 茶尺蠖两近缘种的分布区域
    4.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全文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华南植物园迁地植物害虫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植物园与植物迁地保护概述
        1.1.1 植物园的建立与意义
        1.1.2 植物迁地保护的意义
    1.2 国内外植物园植物迁地保护现状
        1.2.1 国外植物园植物迁地保护现状
        1.2.2 国内植物园植物迁地保护现状
    1.3 植物园害虫研究现状
    1.4 我国保护区及森林鳞翅目多样性研究现状
    1.5 华南植物园自然概况
        1.5.1 地理位置
        1.5.2 气候条件
        1.5.3 土壤地貌
        1.5.4 植被资源
        1.5.5 鸟类资源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方法
    2.2 标本处理
    2.3 标本鉴定
    2.4 昆虫多样性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华南植物园害虫种类
    3.2 害虫种类多样性分析
        3.2.1 属种优势度
        3.2.2 害虫丰富度指数
        3.2.3 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
    3.3 鳞翅目害虫多样性分析
    3.4 近年发生较严重的害虫
        3.4.1 埃及吹绵蚧Icerya aegyptiaca Douglas(1890)
        3.4.2 橙带蓝尺蛾Milionia basalis pryeri Druce(1888)
        3.4.3 鸭脚木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 alstonium Yang et Li (1983)
        3.4.4 棕翅长喙象Xenysmoderes longirostris Hustache (1920)
        3.4.5 黄褐球须刺蛾Scopelodes testacea Butler(1886)
        3.4.6 樟翠尺蛾Thalassodes quadraria Guenee(1857)
        3.4.7 白斑修虎蛾Sarbanissa albifascia Walker(1865)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图 蛾类幼虫生态照
附录 华南植物园害虫名录

(7)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鉴定及相关化学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鳞翅目性信息素特点
    1.2 鳞翅目性信息素研究方法
        1.2.1 性信息素提取方法
        1.2.2 性信息素活性测定方法
        1.2.3 性信息素鉴定方法
    1.3 鳞翅目性信息素应用研究
        1.3.1 虫情监测
        1.3.2 交配迷向法
        1.3.3 大量诱杀法
    1.4 茶树害虫性信息素研究进展
        1.4.1 茶树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鉴定
        1.4.2 性信息素微量成分的作用
        1.4.3 茶树害虫性信息素的手性结构与生物活性
        1.4.4 茶树昆虫的性信息素多态性
        1.4.5 性信息素的抗性问题
        1.4.6 茶树害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
        1.4.7 性信息素的其他生态学功能—利它素
    1.5 研究思路
        1.5.1 立题背景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种群的地理分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虫源
        2.1.2 主要仪器与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2.2.2 我国茶区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地理分布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求偶交配行为的生物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虫源
        3.1.2 主要仪器与材料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雌雄比例统计
        3.2.2 求偶节律
        3.2.3 交配时间及持续时长
    3.3 讨论
第四章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的提取、鉴定与应用技术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虫源
        4.1.2 主要仪器与材料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活性物质筛选
        4.2.2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活性物质鉴定
        4.2.3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的定量分析
        4.2.4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田间诱捕效果
        4.2.5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适用诱捕器的筛选
        4.2.6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缓释载体的筛选
        4.2.7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适用高度试验
        4.2.8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适用密度试验
    4.3 讨论
第五章 茶尺蠖性信息素的提取与结构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虫源
        5.1.2 主要仪器与材料
        5.1.3 试验方法
        5.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茶尺蠖性信息素活性物质筛选
        5.2.2 茶尺蠖性信息素活性物质鉴定
        5.2.3 茶尺蠖性信息素的定量分析
        5.2.4 茶尺蠖性信息素田间诱捕效果
    5.3 讨论
第六章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求偶通讯的种间隔离机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虫源
        6.1.2 主要仪器与材料
        6.1.3 试验方法
        6.1.4 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EAG测试
        6.2.2 风洞测试
    6.3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我国茶区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种群的地理分布
        7.1.2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求偶交配行为特征
        7.1.3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成分鉴定
        7.1.4 茶尺蠖性信息素成分鉴定
        7.1.5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的田间应用技术
        7.1.6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求偶通讯种间隔离的化学生态机制
    7.2 讨论
        7.2.1 我国茶区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种群分布的变化
        7.2.2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成分鉴定
        7.2.3 性信息素的应用技术
        7.2.4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求偶通讯种间隔离的化学生态机制
    7.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7.3.1 我国茶区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种群分布变化的原因
        7.3.2 性信息素微量成分的筛选及性信息素手性立体结构的鉴定
        7.3.3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生物合成机理研究
        7.3.4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的应用技术
        7.3.5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求偶通讯的种间隔离机制
    7.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基本信息
    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专利

(8)几株优良内生细菌在上海生态林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上海生态林及病虫害发生概况
        1.1 上海生态林概况
        1.2 上海生态林病虫害概况
    2 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2.1 植物内生菌定义发展概况
        2.2 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
        2.3 植物内生细菌定殖规律研究
        2.3.1 植物内生细菌定殖过程
        2.3.2 植物内生细菌定殖检测方法
        2.4 内生细菌生物学作用及抗病促生机制
        2.4.1 内生细菌生物学作用
        2.4.2 内生细菌的抗病促生机制
第二章 两株优良内生细菌菌株的种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
        1.2 菌株的形态学观察和常规生理生化性状鉴定
        1.3 菌株的BIOLOG鉴定
        1.4 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株优良内生细菌菌株的形态学观察
        2.2 两株优良内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2.3 两株优良内生菌株BIOLOG鉴定
        2.4 菌株16SrDNA测序结果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2.4.1 菌株16SrDNA基因序列扩增产物分析
        2.4.2 两株优势菌的16SrD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2.5 菌株的系统发育分布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生防标记菌株稳定性及定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剂、培养基和仪器
        1.3 标记菌株生长稳定性检测
        1.4 标记菌株质粒稳定性检测
        1.5 标记菌株抑菌活性稳定性检测
        1.6 标记菌株在樱花和水杉上的定殖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记菌株与野生型菌株生长曲线对比
        2.2 生防标记菌株质粒稳定性
        2.3 标记菌株抑菌活性检测
        2.4 标记菌株在樱花、水杉上的定殖观测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几株优良内生菌的田间抗病促生效应
    1 试验方案及材料
        1.1 几株优良菌株在水杉上的田间效应
        1.1.1 试验地和材料
        1.1.2 试验方法
        1.1.3 试验设计
        1.1.4 水杉病虫害调查
        1.1.5 水杉生长量的测定
        1.2 几株优良菌株在樟树上的田间效应
        1.2.1 试验地及材料
        1.2.2 试验方法
        1.2.3 试验设计
        1.2.4 樟树病虫害调查
        1.2.5 樟苗生长量的测定
        1.3 几株优良菌株在樱花上的田间效应
        1.3.1 试验地及材料
        1.3.2 试验方法
        1.3.3 试验设计
        1.3.4 樱花病虫害调查
        1.4 几株优良菌株在杨树上的田间效应
        1.4.1 试验地及材料
        1.4.2 试验方法
        1.4.3 试验设计
        1.4.4 杨树病虫害调查
        1.4.5 杨树生长量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几株优良菌株在水杉上的田间效应
        2.1.1 几株优良菌在水杉病虫害防治上的效应
        2.1.2 各菌剂对水杉生长的影响
        2.2 几株优良菌株在樟树上的田间效应
        2.2.1 几株优良菌在樟树病虫害防治上的效应
        2.2.2 各菌剂对樟苗生长的影响
        2.3 几株优良菌株在樱花上的田间效应
        2.4 几株优良菌株在杨树上的田间效应
        2.4.1 几株优良菌在杨树病虫害防治上的效应
        2.4.2 几株优良菌对杨树的促生效应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几株优良内生菌抗病促生机制初探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
        1.2 供试培养基
        1.3 五株菌溶解无机磷能力定性及定量测定
        1.3.1 解磷能力的初步测定
        1.3.2 解无机磷能力的定量测定
        1.4 五株菌溶解有机磷定量测定
        1.5 各菌株分泌吲哚乙酸IAA能力的测定
        1.5.1 IAA标准曲线测定
        1.6 各菌株产挥发性抗菌物质检测
        1.7 YH-18菌株发酵液抗菌物质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解无机磷定量测定
        2.2 菌株解有机磷定量测定
        2.3 菌株分泌吲哚乙酸IAA能力测定
        2.3.1 IAA标准曲线的制作
        2.3.2 不同发酵时间菌株分泌IAA的产量
        2.4 各菌株产挥发性抗菌物质检测
        2.5 YH-18菌株发酵液抗菌物质检测
        2.5.1 YH-18发酵液抗菌粗提物
        2.5.2 萃取剂提纯抗菌粗提物
        2.5.3 薄层层析法提纯抗菌物质
        2.5.4 抗菌物质鉴定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9)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内共生菌Wolbachia的分子检测及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总DNA的提取
    1.3 Wolbachia的PCR检测
    1.4 序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体内Wolbachia的检测
    2.2茶尺蠖和灰茶尺蠖体内Wolbachia基因的序列分析
    2.3茶尺蠖和灰茶尺蠖体内Wolbachi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3 讨论

(10)桉树人工林对杧果害虫群落的影响及灰白条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桉树人工林对生态影响研究进展
        1.1.1 桉树人工林概况
        1.1.2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2 桉树人工林及杧果昆虫群落的研究概况
        1.2.1 桉树人工林昆虫研究概况
        1.2.2 杧果及其昆虫群落研究概况
    1.3 桉树人工林与本土植物种植昆虫群落研究概况
    1.4 灰白条小卷蛾研究概况
        1.4.1 卷叶蛾研究进展
        1.4.2 灰白条小卷蛾的研究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桉树人工林对杧果害虫群落影响研究
        2.1.1 调查地点
        2.1.2 调查方法
        2.1.3 标本鉴定
        2.1.4 分析方法
        2.1.5 桉树与芒果相邻种植对芒果害虫群落的影响
        2.1.6 桉树与杧果混种对杧果害虫群落的影响
        2.1.7 桉树人工林造林年龄对杧果害虫发生为害的影响研究
    2.2 灰白条小卷蛾生物学研究
        2.2.1 供试虫源
        2.2.2 工具与仪器
        2.2.3 灰白条小卷蛾生物学研究
        2.2.3.1 行为习性观察
        2.2.3.2 田间种群消长规律
        2.2.3.3 生活史饲养
        2.2.4 灰白条小卷蛾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
        2.2.4.1 饲养观察方法
        2.2.4.2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桉树和杧果昆虫种类与发生情况
        3.1.1 桉树昆虫群落组成
        3.1.2 杧果昆虫群落组成
    3.2 桉树林与杧果林害虫群落构成比较
        3.2.1 速生桉纯林害虫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3.2.2 交界处速生桉害虫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3.2.3 杧果纯林害虫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3.2.4 交界处芒果林害虫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3.2.5 害虫群落多样性分析
    3.3 桉树与杧果相邻种植对杧果害虫群落的影响
        3.3.1 距交界线不同距离杧果害虫的物种数和个体数
        3.3.2 距交界线不同距离多样性分析
    3.4 桉树与芒果混种对芒果害虫群落的影响
        3.4.1 混种对芒果害虫群落的影响
        3.4.2 害虫个体数量的时间动态
        3.4.3 群落多样性动态
        3.4.3.1 物种丰富度
        3.4.3.2 多样性指数
        3.4.3.3 均匀度
    3.5 桉树人工林造林年龄对芒果主要害虫发生为害的影响研究
        3.5.1 害虫数量组成
        3.5.2 害虫个体数量
        3.5.3 主要害虫发生为害率
    3.6 灰白条小卷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3.6.1 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3.6.2 田间种群消长规律
        3.6.3 生活史
    3.7 灰白条小卷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3.7.1 不同温度下灰白条小卷蛾的发育历期
        3.7.2 灰白条小卷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桉树与杧果的昆虫种类
        4.1.2 相邻种植的桉树与杧果害虫群落结构特征
        4.1.3 桉树与杧果相邻种植对杧果害虫群落的影响
        4.1.4 桉树与芒果混种对芒果害虫群落的影响
        4.1.5 桉树人工林的树龄对芒果主要害虫发生的影响
        4.1.6 灰白条小卷蛾生物学特性
        4.1.7 灰白条小卷蛾田间种群消长规律
        4.1.8 灰白条小卷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4.2 讨论
        4.2.1 速生桉与杧果害虫的种类及发生情况比较
        4.2.2 速生桉与杧果相邻种植、混交种植杧果害虫群落的差异
        4.2.3 灰白条小卷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5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上海地区为害水杉的茶尺蛾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张帅琪,冯博文,张婧,IMBOMA Titus,陈李林. 环境昆虫学报, 2020(05)
  • [2]我国樟树害虫的4个新记录种[J]. 林曦碧.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03)
  • [3]茶树对茶尺蠖的抗性评价及其抗性机制研究[D]. 王伟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4]基质类型和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羽化和繁殖的影响[D]. 王慧芳.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5]茶尺蠖两近缘种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和分布研究[D]. 白家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6]华南植物园迁地植物害虫多样性分析[D]. 杜志坚.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7(05)
  • [7]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鉴定及相关化学生态学研究[D]. 罗宗秀.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12)
  • [8]几株优良内生细菌在上海生态林上的应用研究[D]. 魏奇.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内共生菌Wolbachia的分子检测及序列分析[J]. 周孝贵,付建玉,刘守安,毛腾飞,肖强,陈学新. 应用昆虫学报, 2016(04)
  • [10]桉树人工林对杧果害虫群落的影响及灰白条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蔡瑷安. 广西大学, 2016(02)

标签:;  ;  ;  ;  

上海地区水杉生物学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