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解释的“阿基米德点”

寻找解释的“阿基米德点”

一、寻找诠释的“阿基米德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力[1](2021)在《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自启蒙时代以来,现代性问题逐渐发展为普遍的全球性问题。从个人层面来看,现代性导致了价值理性的丧失、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的缺乏以及生活意义的消解等一系列内在矛盾和困境;从社会层面来看,现代性带来了贫富分化、生态危机、恐怖主义等深层危机。整个世界都深受普遍焦虑和不确定性的影响,从而带来“现代性之隐忧”。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面临的现代性问题的深刻反省与批判,蕴含着马克思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追求,是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深层解剖、批判性思考的理论结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将为回应、反思和批判现代性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打破了人们对“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依赖。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宗教改革,都把目光聚焦在个体解放和个体独立之上,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是以抽象的“个人主体性”为基本取向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导致了“个体”与“共同体”的两极对立,从而使现代人遭遇了根本性困境。本文就是要在现代性视域下,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现代性奠基、现代性批判、现代性意义进行总体性考察,最大限度释放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批判力和解释力,从而探索克服现代性问题的现实道路的可能性。在此意义上,纵深推进马克思共同思想的研究将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因此,本文立足于马克思经典文本,从现代性的视角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展开深入研究,将为促进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结合点和实践生长点。全文除去引言共分四章:第一章梳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和社会背景,厘清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脉络。从思想史来看,亚里士多德“城邦共同体”、卢梭“契约共同体”、黑格尔“伦理共同体”、费尔巴哈“爱的共同体”和赫斯“自由共同体”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马克思。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了传统共同体,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冲突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这些因素促使马克思提出了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念相一致的“共同体”思想。第二章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奠基进行分析,为后文论述如何克服现代性困境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明晰马克思辩证法、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意义,将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根本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历史观基础以及现实的切入点。另一方面,通过对个体与共同体、共同体与社会以及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三个维度的比较分析,来阐释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阶段”理论视域下共同体思想的深化与人的自我理解方式的深刻变革。第三章深入探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所凸显出的现代性批判内容。现代性发展为人类通向文明之路创造一切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危机。马克思通过诊断现代性病症,集中对现代性的三种形式——异化劳动、市民社会及资本逻辑展开批判,指出现代性批判的本质是资本逻辑的批判,并说明这是面向“当代的普遍问题”。只有破除货币和资本等抽象力量对人的统治,超越“个体”和“共同体”的抽象对立,进而实现“真正的共同体”,现代性的困境与难题才能得以真正破解。第四章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意义进行多角度挖掘和阐发。一方面,围绕“个体和共同体的分裂”这一重大问题,马克思哲学展开了与当代哲学的理论论争,其共同体思想优于共同体主义和自由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以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哲学流派对该问题的理解,并为现代社会重新奠定了价值规范基础,彰显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最根本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诸多问题和挑战的背景下,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精髓要义,为解决资本主义现代性困境提供了“中国智慧”,凸显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所具有的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在意义维度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不仅在理论内涵上得以充盈,同时其蕴含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趣又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实践充分彰显出来,由此,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将在现时代背景下获得进一步的推进和深化。

徐国政[2](2021)在《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文中研究指明“自我中心困境”是近代主体性哲学所带来的一个根本性理论问题。这一困境包含两方面内容:在“我思主体”与“我思对象”的关系问题上,“我思主体”难以洞穿内在性的意识,超越自身切中外在于意识的异质性的客观对象,从而造成了我思主体与我思对象、思维与存在的分裂;在伦理价值层面上,由于“我思自我”被实体化,从其出发来理解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对立与冲突。这一问题始终蕴含和贯穿在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对它的克服和超越也就成为了近现代哲学所自觉到的主要理论任务。马克思哲学特别是其实践观点,以其特有的革命性方式对此问题予以了彻底的反思和积极的回应,其清晰深刻的洞见对我们今天理解和克服这一问题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选择以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对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和超越为核心论题展开相关研究。“自我中心困境”问题的产生与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以及由此确立的自我观念直接相关。在近代主体性哲学发展的过程中,“自我”被理解为独立自足、绝对实在、永恒在场的“第一实体”,由此取代了传统社会和哲学中“上帝实体”的地位和作用,这体现了现代性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人文解放的意义。然而,自我的实体化理解同时蕴含着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由于其遵循着基础主义、绝对主义、超越时间的非历史主义、“中心—边缘”结构模式的思维原则,来理解和设定自我,因而也就使其带有了先验、无根、封闭和独断的特性,正是这一系列的特性以及与此内在关联的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导致了“自我中心困境”的问题。一方面是,内在与超越的悖论构成了实体化自我的内在矛盾,由此必然造成“思存分裂”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自我的实体化必然造成“他者”维度的丧失,以及个人社会性的遮蔽造成人与人之间精神共通感的消解,由此加剧着自我与他者的矛盾,这构成了现代性的深层伦理困境。解决上述“自我中心困境”问题是哲学史上的哲学家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难题。黑格尔试图借助于概念辩证法以思辨的方式实现理性与现实、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然而,由于他仍拘泥于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之内,因而其最多是意识内的“概念”对“存在”的统一,因此黑格尔也就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对“自我中心困境”问题做出有效回应的是马克思哲学。马克思以实践观点作为基本理论原则,开创了崭新的解释框架和理论视野,为解决哲学史上所遗留的这一重大理论难题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推动了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对人与世界的纯粹意识关系进行了彻底颠倒,从而超越了抽象的意识哲学,也正是在本源性、基础性的感性实践活动中,意识能动性和感性受动性找到了其现实性基础,从而实现了二者的否定性统一。立足于实践观点,马克思对实体化自我观念进行了深入地批判,实现了自我理解的根本性变革,即将自我理解为身心一体的感性存在和生成着的关系性存在,并最终将自我确立为“类主体”,由此也就有效地消解了实体性的自我观念。马克思以对实践活动的自觉理解为基础,使“自我中心困境”的理论困难得到了有效地克服。在前反思、前概念和前逻辑的生存论意义上,自我和世界在人的本源性实践活动中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因而作为其内在环节和要素的思维与存在便具有了本源的统一性;在社会存在的意义上,在社会性、开放性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之中,人与自然进行着本质性的交换,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意识能动性和感性受动性的统一,由此,思维与存在便实现了一种否定性的统一。在实践观点的视域中自我存在的本真性也获得了显露,即马克思通过对占有性生存方式中人的自我异化的批判和考察,觉解到自我生命的本真性就在于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存在”,而非孤立贪婪的“占有”,由此,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有性的原子式“经济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这也就在社会存在的维度上实现了对人的全新理解,为在现实社会中克服“自我中心困境”的伦理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最后,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和超越现代社会的分裂困境,必须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在扬弃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生成“人类社会”,由此打开人与人之间在“类”意义上的互通关系,从而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统一。

杨东东[3](2021)在《面向事情本身的诠释何以可能?——兼论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的争论》文中提出"面向事情本身"是现象学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经由海德格尔的过渡而获得了存在论视角,被理解为此在不耽于当下之存在而不断面向未来的筹划之态。哲学诠释学的全部理论皆奠基于这一基本立场之上。理解与诠释本就是此在根本性的生存活动,是此在在与传承物的问答对话中随着其生存经验的不断拓展而开放新意义的过程。然而,就如何反思地揭示错误前见而言,哈贝马斯对伽达默尔的保守方案提出质疑,力图借助一种更富操作性的批判诠释学方案补充哲学诠释学颇为侧重的本体论取向。而事实证明,他们的争论恰是走在了面向事情本身的路上。

贾如[4](2020)在《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文中指出面对现代性的危机和后现代性对“大写的人”的否定,哲学界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对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完全持否定态度,如德里达和罗蒂;一种是对现代性下的形而上学抱有复兴之意,如罗尔斯和哈贝马斯。相对于同时期哲学家们较为激进的道德主张,利科在这两种哲学声音中显得比较温和,他始终以现象学-诠释学为方法论,建构一个以人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的伦理学体系。该体系与主体哲学息息相关,伦理学本身是关于人类自身的诠释,而经过伦理学诠释的自身概念也得到了扩大与升华。利科由此建立起了以语言和反思为方法论的诠释学。对自身的理解与诠释,就是主体从内在反思到外在实践的诠释学循环过程。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反思自身性与相同性、主体性与自身性、自我与他者的辩证关系,并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认识与肯定,从而树立起自尊与自善相统一的自我形象。利科认为自我在他者处认识自身、建构自身,在与他人的遭遇中更新与发展自身。所以人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放弃在笛卡尔主义下的直观自我来回答“我是谁”这个哲学问题,放弃对终极的伦理主张的妄想,转而在反思诠释学的哲学视野内去发现更为具体的伦理生活方式。在当代的道德境遇中,与他人一起生活意味着主体必须做出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符合的行为。对利科而言,人的所有能力都统一在人类原始的肯定性之中。他从语言、行动、叙事和负责任这四个向度去诠释人的破碎性与创造性,从而在现象学的生活世界概念下去接近人的内心生活,去建构自我。所以在利科的伦理哲学体系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才是伦理活动、道德动机与道德责任的最终责任人。利科伦理哲学的伦理主张既强调对善的生活的伦理目标的追求,也重视道德义务的规范性,因为伦理本身来自于主体自身的存在及其对自身的诠释。主体哲学本身属于伦理学范畴,而伦理学也应当被看作是主体自身的诠释学。主体是诠释的主体,而伦理是主体的诠释。利科将善与义务同自身联系起来,并由此提出分别代表着目的论与义务论的自善与自尊的两种自身筹划的结构。在利科看来,没有任何一个道德主张可以在单一形式的自身筹划中展开,目的论必须经过义务论的检验,而义务论必须以目的论伦理意向为前提。但当出现不能被自善与自尊化解的解释的冲突时,利科认为只有实践智慧才能妥善处理善与善之间的冲突。所以利科的形而上学伦理学,是从目的论出发,经由义务论的检验,从而在实践活动中采用实践智慧来对道德规范体系作出补充。综上,利科伦理学是以人的行为规范为导向的伦理哲学体系,是在实践生活中完成从个人向善的伦理意向到主体间信服的过程。实践智慧来自于对自身的诠释,它源自哲学人类学,也最终走向人对自身的认识。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经历了反思与实践的迂回,已经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利科更加具体地对实践智慧提出了要求,认为后者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在善与善的冲突性领域中去规范道德标准,并针对性地为伦理判断充当最后一道保障。

康淑[5](2020)在《现代道德世界中的自我形像 ——笛卡尔与马克思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与自我问题休戚相关,自我在现代道德世界中,没有对自我的思考和突破性理解,启蒙运动也不可能发生,现代世界也不可能被塑造成今天的模样。正如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作为社会成员的自我也不过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而道德不过是关于自我与社会不容小觑的重要信念。如“我是谁?”“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是应该以欲望、信仰还是理性为标准呢?”透过“自我”观念的变迁去追索、理解现代道德世界的型塑,是当代着名伦理学家麦金泰尔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教诲。本文基于上述问题意识,试图通过对现代哲学家笛卡尔和马克思的自我观念的比较性研究,去透视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和样态,借此去深化我们对现代道德世界的理解与参与。因此,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考察笛卡尔关于“沉思”的自我所塑造的道德世界是何模样以及致成怎样的理论后果;第二个部分是对马克思的“实践”的自我进行探究,并试图想象这样的自我所刻画出的现代道德世界;第三部则是对现代道德世界的景况进行概括后,对比笛卡尔和马克思自我观念的得与失,从而对自我形像如何合理化的存在于现代道德世界进行剖析。

谭小熙[6](2020)在《追寻大学师生交往的意义 ——以本科生科研为情境的现象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是一项教育现象学研究,旨在通过“还原”来解释有关大学师生交往的理解性知识。本研究将大学师生交往置于变化的情境和动态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前概念、前反思的体验为研究材料,以“诗化”的语言描述体验,带着“偏见”、“主见”、“前见”诠释体验,让大学师生交往的意义逐步显现,发现大学师生交往另一种可能的存在方式。学生在大学师生交往中的体验故事,以“圆”、“在与不在”、“人物品藻”三部分呈现。学生在师生交往中体验着时间、空间和他人。在时间中,学生体验到来自过去的牵念和追求圆满时的自欺;在空间中,学生体验到视觉空间的怕与逼迫、学习空间的怕与充盈、身体空间的怕与绵延;在他人形象上,学生体验到教师的主旋律形象和否定性形象。从词源分析和相近词比较来看,“交往”有如下几层含义。第一,交往是向好、向强,交往双方不是完全对等的,双方有强弱之分。第二,交往会在双方身体处于同一空间时发生,但这不是必须的。双方身体隔离时,也可能发生交往。第三,交往是“交互来往”,交往双方是一个整体,交往中的“他”可以转变为“我”。大学师生交往的意义包括:交往即补偿,交往即想象。大学师生交往是对童年师生交往不复返的补偿、对亲子交往日渐远离的补偿、对社会交往难遇明师的补偿;学生想象中创造着师生交往,而自由想象需要在孤独中发生。其中,补偿交往是实用性的,代表大学师生交往的社会性意向,学生在其中体验到的是快感;想象是非实用性的,代表大学师生交往的个体性意向,学生在其中体验到的是美感。补偿和想象都是大学师生交往的必要成分。想象交往是更高层次的交往形式,在想象交往中,学生体验到的美感是自由的、创造性的、更高级的愉悦。但即便如此,为了达到补偿交往的实用性目的,有些学生会沉迷于补偿交往带来的快感,享受于师生之间的强弱差距与不平等关系。以学生的视角来看,补偿交往中的师生是“我-他”的主客二分的关系,想象交往中的师生是“我-我”的物我合一的关系。大学师生交往的过程就是学生趋向可能的“我”的过程,学生的应始终思索着如何从作为学生的“我”走向整全的“我”,如何从生存性的人走向沉思性的人和审美性的人。游戏是大学师生交往的理想形态,在游戏化的交往中,学生体验到更高级的愉悦,即因自识而愉悦、因成长而愉悦、因和谐而愉悦、因自由而愉悦、因自律而愉悦、因整全而愉悦。

严博瀚[7](2020)在《如何着手研读沃格林的《记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沃格林后期思想的代表作《记忆》着手,力图对沃格林从意识理论上展开的秩序哲学进行梳理。导论对本文标题的涵义、沃格林的学术进路、内在脉络以及《记忆》的谋篇布局等要点做了预备性说明。第一章集中处理了沃格林的意识理论。该章从他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评入手,阐明如下要点:尽管两人的意识理论分享着许多共同前提,然而在对“内在-超越”(Immanenz-Transzendenz)这个概念对子之宾语的不同理解上,两人彻底分道扬镳。胡塞尔将该宾语理解为意识,由此他走向先验自我论界域;沃格林则将该宾语理解为世界,由此他转向以超越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意识研究。然而,这类体验自身的边界特征使得它在想要进入有限的话语秩序时遇到巨大困难。为了克服该困难,沃格林发掘了神话这一符号化类型的理论内涵。在对古典文献的持续研究中,沃格林逐渐发现,不仅神话,史诗、悲剧、先知书和哲学在某种程度上也都回应了同一个主题,即对正当人类生存秩序的探寻。由此,沃格林开始预备营构一种秩序哲学,在其中,人类历史被理解为对生存秩序进行恰当符号化之尝试的序列。第二章着力说明,位于该秩序哲学核心部分的是,在古典经验中以经验的和批判的方式对实相(reality)进行的探索,该探索即柏拉图所说的真知(episteme)。然而,现代的科学观念在实证主义的影响下拒绝承认对实相的探索是一个合法的研究门类。故而,对实证主义自身的前提和涵义进行梳理构成了恢复古典经验的第一步。随后,通过分析沃格林对亚里士多德physei dikaion[自然正当]和physis[自然]观念的处理,本文对真知(episteme)概念进行了初步澄清。在第三章中,本文回应了这样一种可能的反驳,即:对古典经验的偏好只是出于哲人的怀旧情结,它本身还是一种意见而非批判性的科学。在结语中,本文就今天的哲学状况,结合中国古代的类似境况,揭示了记忆的真义:记忆乃这样一门技艺,它通过对原初体验的再激发,对抗在历史中由教条化所实现的遗忘。

张笑笑[8](2020)在《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文中提出西方哲学的主题在近代发生了认识论转向,即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古希腊的自然本体和中世纪的上帝本体转向了人自身的主体,并演绎出围绕“自我”而展开的蔚为壮观的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它发端于笛卡尔的“我思”,最终完成于德国古典哲学。于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不仅是主体性形而上学建构所依据的“基础要素”,而且其自身的“内容”也存在着由主观到主客统一、由先验到绝对、由人性向“神性”不断发展的形上演进逻辑,揭示这一逻辑进程是本文研究的主旨。在近代唯理论哲学中,自我意识以普遍性观念的方式存在于主体之中。笛卡尔用“我思故我在”奠定了西方近代以来建构主体性形而上学的主基调并在唯理论哲学中确立起了围绕“我思”来打造形而上学的内在性原则,这个“内在性原则”围绕着如下三个问题展开:“我思”的内容是什么、“我思”与“我在”之间的关系以及“我思”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唯理论哲学也正是基于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推动了“我思”的主体性建构,其中笛卡尔将“我思”确定为具有思维属性的精神实体,斯宾诺莎完成了最高实体与主体“我思”属性之间的“一元化”,莱布尼茨则让作为单子的“我思”具有了创造和生成的自我能动性。然而,由于唯理论的哲学家们都是在经验立场考察“我思”的实体本性,这便让“我思”陷入了无法被经验实证的逻辑困境,因此“独断”是其无法逃脱的理论宿命。休谟的怀疑更是让近代以来的哲学家们试图围绕经验性的“我思”来建构形而上学的梦想破灭了,要想重建主体性形而上学,必须超越“我思”的经验性,由经验自我向先验自我的跃迁决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时代出场。康德率先从先验自我出发,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建构之旅。康德认为我们必须要对于主体自我的结构、功能、范围和界限进行充分的先验审查,方能让未来的形而上学建立在稳固的主体“地基”——先验自我之上,先验自我也成为康德未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康德在其之上尝试了真、善、美的主体性形而上学建构,同时也确立了“自我意识”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基础性地位;费希特秉承并彻底地发挥了康德开创的主体性道路,将康德的先验自我提升到主体之中纯粹的“绝对”,让绝对自我的先验设定活动成为一切知识的来源和最高根据,结果造成整个世界的主观化于绝对自我之中,也让形而上学在主体之中的建构走到了“绝境”,“绝境”意味着哲学转向即将来临;谢林从知识的本性出发,认为作为最高知识原理的“绝对”不可能只是主观,而与事物本身的客观内容无涉,于是便将费希特主体中的“绝对自我”引向了主、客观之上的“同一绝对”,“自我意识”不是最高的“绝对”,而是能够映射“绝对”内容于自身之中的主体之在,这便让主观的“自我意识”之中融入了“绝对”的客观内容,让“自我意识”客观化的形而上学建构终成可能;黑格尔继续沿着谢林确立的“主体客观化”方向,进一步将谢林的“同一绝对”的内容逻辑化为绝对理念、将谢林的“自我意识”发展为“绝对精神”,并用辩证法完成了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的辩证统一,最终建构起并完成了思辨形而上学体系。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之中,绝对精神就是绝对理念在人类自我意识之中的现实化,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就是将绝对理念在人类精神中的自我实现的历史,而历史的终点就是自我意识与绝对理念的最高和最后和解,也宣告了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理性完成。如此看来,从康德的先验自我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自我意识呈现出不断发展、转向和跃迁的演进逻辑,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逻辑便清晰地呈现出来。在这个总体逻辑之中,“自我意识”的发展逻辑不仅决定着“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方式,而且也直接关乎到哲学思维方式由知性向理性的发展逻辑、真理观由外在符合论向内在符合论的发展逻辑、历史观由合目的性向合规律性的发展逻辑,也就是说,只有自我意识本身的逻辑发生了变革,这些逻辑的变革才成为可能,它们之间具有变革和演进的内在同构性。当然,德国古典哲学的自我意识的发展逻辑是建立在理性的根基之上的,当黑格尔用思辨理性完成了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同时,也自然将理性本身推向了极致的巅峰,其结果只能面临着被消解和解构的命运,这也决定了自我意识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后的现代转向。叔本华以“意志”取代“理性”,完成了自我意识的意志化哲学建构;马克思用实践批判理性,让“认识自我”回归“实践自我”,从而让哲学的功能从解释世界转向改造世界;分析哲学更是用“语言——世界”的关系来消解“思维——世界”的关系,从而完成“语言”对自我意识的哲学解构,既然“自我意识”本身是不可说的,我们当然要对之保持沉默;当面临着“欧洲科学的危机”时,胡塞尔的现象学再次回到主体的先验自我之中,用意向性结构来消除传统哲学中自我意识的“理性本质”,为“现象”重新确立形上的根据。可以说,虽然德国古典哲学之后的哲学都是以消解自我意识的“理性”为已任,但自我意识本身依旧是哲学研究的主战场,其从未淡出过任何现代哲学样态的主视域。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绎逻辑,不仅可以让我们深化德国古典哲学本身发展的逻辑,还可以为建构具有民族自我的中国当代形而上学提供可借鉴的理论资源。

康鹏[9](2020)在《论阿伦特的积极生活理论》文中提出在当今时代,享乐主义和消费之风盛行,现代人不关注除了物质享受和生存需求之外的其他事情,不再向往积极生活,公共生活被排除在他们的生活视野之外,生命本身的原则成为决定人们日常行为的唯一尺度,他们在满足欲望和胃口的消费氛围中沉沦和异化,异化问题已经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一道时代考题。阿伦特对现代人面临的异化境况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和反思,利用历史的分析方式来寻找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并寻求解决这一困境的出路,踏上了探寻积极生活的道路。阿伦特的积极生活理论对于现代人回归本真的自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阿伦特对积极生活的提倡有助于唤醒公民的政治意识、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增强公民关注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对阿伦特积极生活理论的论述:第一部分探讨了阿伦特对传统政治哲学视野下的积极生活理论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一方面,传统的政治哲学将沉思生活优先于积极生活,积极生活服务于沉思生活,多元化的民主政治被专制统治所替代,人民大众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和手段。另一方面,传统政治哲学视野下积极生活理论的行动观蕴含暴力因素,习惯性地把行动解释为制作,以制作取代行动的尝试是反自由的和反民主的,甚至与政治的本真经验相抵触。因此,传统的政治哲学对积极生活的理解陷入了误区。第二部分介绍了阿伦特积极生活的术语与条件。在未被扭曲的政治经验中,积极生活应当承认人类的复数性、多样性的事实,复数性的主体都是政治行动的发动者而非压迫者。受其师海德格尔哲学理论的影响,在《人之境况》中阿伦特对积极生活的结构进行存在论的分析和考察,对积极生活的条件划分为三种样式:劳动、制作、行动。在阿伦特看来,其中的每一种样式都是人之为人的必备条件。如果人想要积极生活,则必须超拔于劳动与制作的狭小的私人领域,进入到行动所属的公共领域视野之中。阿伦特认为,行动既不同于以自然的新陈代谢而满足日常行为的劳动活动,也不同于遵循着目的——手段这条繁琐因果链条而制约的制作活动。行动的本质是自由的活动,行动也是一种政治活动,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的自由、生存的意义与价值,是在积极生活最高意义上的行动彰显出来的。第三部分探讨了阿伦特关于积极生活面临危机的表现和原因。阿伦特认为,人们陷入了不知何为“积极生活”的尴尬境地,他们已经与物种整体的生命过程相结合,在整齐如一的社会之中忽略了自我的个性与政治自由,从而导致了积极生活危机的爆发。阿伦特利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危机的根源进行挖掘,来寻找危机爆发的缘由,同时借用了异化一词,将人们沉迷于生存欲望的满足、忽视自己的政治生活的异化现象称之为“世界异化”。第四部分阐释了阿伦特提出解决危机的途径即如何通达积极生活。她对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进行了严格的划分。私人领域是一个必然性的领域或场所,公共领域与之相反,它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和政治场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是一个复数主体间言说和行动的领域,是自由的领域。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逐步地模糊起来,社会领域开始兴盛,意味着私人的领域进入公共世界的舞台将导致人更多的不自由。正由于领域之间互相僭越和混淆,导致了积极生活合法性危机的出现。在阿伦特看来,只有对公私两种领域划清界限,有利于对积极生活的三种样式及其各个所属的领域有清晰的了解,从而防止积极生活危机的爆发,唯有坚守公共领域,提高人政治参与意识的积极性,回归本真的自我,以此成为一个积极生活的人。第五部分对阿伦特积极生活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理论局限性进行分析和评述。纵观阿伦特的积极生活理论,不仅有理论价值还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传统的政治哲学对积极生活的解释并不合理,这无异于脱离了积极生活的原本内涵,阿伦特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讨论了积极生活问题;另一方面,阿伦特的积极生活理论给予我们一种看待和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新角度和方法,对于建设美好幸福的积极生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也指出了阿伦特积极生活理论的不足之处。

李京京[10](2020)在《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轴心,正如德国学者伊林·费彻尔所言:“马克思的目的始终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既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又意味着对它在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说中的理论反映进行批判。”20世纪下半叶的后马克思主义者鲍德里亚继承了马克思的真精,同样追求经济问题的政治和哲学的深刻追问。鲍德里亚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受他所处的历史背景的制约,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领域:第一,从经济领域来看,20世纪西方社会面临巨大的消费冲击,在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由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第二,鲍德里亚在经济界面发生变化的叙事中做出了政治哲学的思考,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新型政治特征的体认主要受列斐伏尔、福柯、马尔库塞等人的影响:其一,鲍德里亚将列斐伏尔、德波已经意识道德当今社会生活中俯拾皆是的主导性消费现象通俗而夸张地表达出来。其二,鲍德里亚深受福柯微观政治的影响,他对主体在“超真实”的序列中被规训、被监控、被统治的遭遇进行查审。其三,左派思想家马尔库塞的技术政治对鲍德里亚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从哲学领域来看,鲍德里亚处于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时代,他对形式化工具主义的哲学追问有着从实体存在论走向主观化、意象化存在论的哲学指向。以此为前提,鲍德里亚提出了他独特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在经济领域他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由生产性社会向消费性社会转变,传统的刚性需求被资本逻辑通过符号逻辑的装扮而带来的“欲求”消费所取代,消费由一种经济行为转换为影响大众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价值取向的一种世界观,资本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占有出现了新形式。其次,鲍德里亚从经济关系的分析上升到对当下资本主义社会幻化的新型政治统治方式的解读。在政治领域他看到的是,权力的幻化与意识形态的幻化相叠加,政治主要通过意识形态的幻化而潜移默化地实现“理性的狡计”,传统的国家合理性、合法性的论证被一种新型的、抽象的、萦回的符号、拟真、媒介、影像等政治学解释文本所遮蔽。在经济与政治追问的基础上上升为哲学思辨的存在论追问:生产性社会被消费性社会所替代后,物的体系被消解与重构,一切规定正在消失,意义世界重新理解,因而,哲学关于一切客观性存在的追问消融在形式化的逻辑符号之中。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其合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立足于20世纪后工业消费社会的感性确定性前提下,对西方学术界所盛行的文化工业批判、技术理性批判与心理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性继承;其二,他顺应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潮流,将哲学研究重心由理性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不合理性则表现为它宣称生产性劳动已经终结,它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是建立在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误解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有其抽象性与片面性。

二、寻找诠释的“阿基米德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找诠释的“阿基米德点”(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现代性之隐忧”与“共同体重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与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1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生成
    1.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
        1.1.1 亚里士多德“城邦共同体”
        1.1.2 卢梭“契约共同体”
        1.1.3 黑格尔“伦理共同体”
        1.1.4 费尔巴哈“爱的共同体”
        1.1.5 赫斯“自由共同体”
    1.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背景
        1.2.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传统共同体
        1.2.2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加剧
        1.2.3 工业革命的壮大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1.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1.3.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初步探索
        1.3.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逐步形成
        1.3.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深化
第2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奠基
    2.1 马克思哲学为构建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辩证法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根本的思维方式
        2.1.2 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基础
        2.1.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构建共同体提供了现实的切入点
    2.2 马克思“共同体”概念内涵界定的三重维度
        2.2.1 个体和共同体
        2.2.2 共同体与社会
        2.2.3 虚假共同体和真实共同体
    2.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
        2.3.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的历史发展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
        2.3.2 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人的依赖性”
        2.3.3 资本共同体:“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2.3.4 自由人联合体:“人的自由个性”
第3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批判
    3.1 现代性的根本矛盾:个体与共同体的抽象对立
        3.1.1 现代性的内在困境:个体与共同体的分裂
        3.1.2 占有性个人诞生的理性维度
        3.1.3 自由主义的隐秘前提:占有性个人与现代共同体的抽象对立
    3.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现代性批判
        3.2.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异化劳动批判
        3.2.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市民社会批判
        3.2.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资本逻辑批判
    3.3 现代性困境的必然出路:迈向“自由人联合体”
        3.3.1 “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
        3.3.2 “自由人联合体”的和谐本性:个体与类的真正和解
        3.3.3 “自由人联合体”的现实性论证:个人和共同体的真正统一
第4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代性意义
    4.1 现代性视域中共同体的危机与当代哲学的论争
        4.1.1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实质:“个体与共同体的分裂”
        4.1.2 有机马克思主义为破解共同体危机寻找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
        4.1.3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开启日常生活批判以拯救“脆弱的现代性”
        4.1.4 当代西方共同体理论的根本缺陷:物质—实践向度的缺失
    4.2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4.2.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生成的理论依据
        4.2.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
第1章 近代“主体性”哲学与“自我中心困境”问题
    1.1 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与现代自我观念的确立
        1.1.1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危机与近代哲学的主体转向
        1.1.2 “自我”的确立与深化:从笛卡尔到康德
        1.1.3 哲学反思的跃升与自我中心的困境:“现代自我观念”的双重性
    1.2 思维与存在的分裂:“我思之我”的根本困境
        1.2.1 “我思主体”的挺立与“思存二元论”问题的缘起
        1.2.2 “自我”的内在锁闭与存在的观念化
        1.2.3 物自体与现象界的划分:“思存分裂”的深化
    1.3 “我思主体”的价值意蕴及其伦理困境
        1.3.1 占有性个人主义和价值个体主义:“我思主体”的基本价值意蕴
        1.3.2 占有性个人主义的兴起与社会分裂问题的凸显
        1.3.3 价值个体主义的流行与价值共识危机
第2章 “自我”的实体化及其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自我中心困境”的深层根源
    2.1 “自我”的实体化:近代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2.1.1 实体化的自我观念与现代性的时代精神
        2.1.2 “自我”的实体化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2.1.3 “我思主体”的实体化与意识哲学的理论范式
    2.2 “我思之我”的实体化与“思存分裂”困境的深层根源
        2.2.1 “内在”与“超越”的悖论:实体化自我的内在矛盾
        2.2.2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对思存二元论难题的思辨解决
    2.3 “自我”的实体化与现代性伦理困境的深层根源
        2.3.1 “自我”的实体化与“他者”维度的丧失:现代性的深层伦理困境
        2.3.2 个人社会性的遮蔽与精神共同感的消解
第3章 实践观点的理论变革与“实体化自我观念”的超越
    3.1 实践观点: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3.1.1 实践概念的历史演变
        3.1.2 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基本含义及其内在原则
        3.1.3 实践观点作为思维方式的涵义与意义
    3.2 意识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范式转换:实践观点的重大理论变革
        3.2.1 感性实践活动对纯粹意识关系的颠倒与抽象意识哲学的超越
        3.2.2 意识能动性与感性受动性的否定性统一
    3.3 实践观点与自我观念的变革:马克思对实体化自我观念的批判
        3.3.1 从实体性的精神自我到身心一体的感性自我
        3.3.2 从实体性存在者到生成的关系性存在
        3.3.3 作为“类主体”的自我的确立
第4章 实践活动的自觉理解与“自我中心困境”的克服
    4.1 感性对象性活动与思存分裂困境的超越
        4.2.1 本源与反思:从反思的分裂到本源的统一
        4.2.2 感性对象性活动:思维与存在的否定性统一
    4.2 “存在”而非“占有”:实践观点视域中自我之本真性的觉解
        4.2.1 作为生存方式的“占有”与“存在”
        4.2.2 占有性生存方式与自我存在的异化
        4.2.3 非占有性“存在”:自我之本真性的觉解
    4.3 “人类社会”的生成与共在难题的破除
        4.3.1 “人类社会”的生成: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4.3.2 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生成“人类社会”的现实道路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面向事情本身的诠释何以可能?——兼论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的争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面向事情本身:海德格尔的“过渡”
二、面向“事情本身”的诠释学
三、批判的诠释:面向“事情本身”的另一种探索?
四、结语

(4)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理论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缘起
    第一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复兴
        二、法国伦理思想的当代发展
    第二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对亚里士多德善与实践智慧概念的继承
        二、对伽达默尔实践哲学思想的吸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诠释学视域
    第一节 方法论基础:反思诠释学
        一、现象学与诠释学的双重遗产
        二、语言与反思的双重迂回
    第二节 本体论基础:反思诠释学与主体哲学的辩证融合
        一、打破自身:主体的危机与重建
        二、诠释自身:文本理论与行动理论
        三、证明自身:自身的诠释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伦理目的论的优先性
        一、以善的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意向
        二、关心他人的伦理意向
        三、在公正的制度中生活的伦理意向
    第二节 伦理目的论与道德义务论的辩证法
        一、善的生活伦理意向与义务间的关系
        二、关心他人的伦理意向与尊重他人的规范间的关系
        三、正义的伦理意向与正义法则间的关系
    第三节 实践智慧:道德判断的试验场
        一、由悲剧引发的伦理与实践的疑难
        二、实践智慧对道德冲突的解决对策
        三、基于叙事的道德境遇判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反思与评价
    第一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与反思诠释学的内在联系
        一、目的·义务·实践智慧:诠释学循环的伦理哲学
        二、诠释的主体与主体的诠释:伦理与道德规范的自身
    第二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从道德到制度:伦理与政治的实践智慧
        二、存在的希望之乡:反思诠释学的本体论意义
        三、向自身的回归:负责任的伦理主体
    第三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现代道德世界中的自我形像 ——笛卡尔与马克思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 现代性是什么
        (二) 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 自我是什么
        (四) 自我与现代性的关系是什么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
        (三) 多学科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五、本文结构
第一章 笛卡尔“沉思”的自我
    一、何谓“沉思”的自我
        (一) 我思故我在
        (二) 沉思的自我的基本内涵
    二、“沉思”的自我之道德世界
        (一) 理性主义
        (二) 个体主义
        (三) 二元论
    三、“沉思”的自我之理论困难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的自我
    一、何谓“实践”的自我
        (一) 自我的神圣形像
        (二) 自我的非神圣形像
        (三) 自我的真实形像
    二、“实践”的自我之道德世界
    三、“实践”的自我的道德后果
第三章 沉思的自我与实践的自我之比较
    一、现代道德世界的景况
    二、“沉思”的自我与“实践”的自我之比较
        (一) 笛卡尔与马克思的一致
        (二) 马克思对笛卡尔的批判和超越
    三、现代道德世界中的自我塑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追寻大学师生交往的意义 ——以本科生科研为情境的现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已有研究述评
        1.2.1 师生交往的内涵与意义
        1.2.2 本科生科研中的师生交往
        1.2.3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价值
    1.5 研究方法
        1.5.1 现象学的启示:意义从何而来
        1.5.2 教育现象学方法论:如何实现意义给予
        1.5.3 “做”教育现象学:本研究的操作步骤
2 意义显现:描述大学师生交往体验
    2.1 圆:交互的时间
        2.1.1 勾连的记忆
        2.1.2 白色的我
        2.1.3 聚散终有时
    2.2 在与不在:流动的空间
        2.2.1 留下
        2.2.2 暂停
    2.3 人物品藻:由“他”见“我”
        2.3.1 明朗的形神
        2.3.2 无尽的漩涡
3 意义追寻:诠释大学师生交往体验
    3.1 时间、空间与他人体验
        3.1.1 时间体验
        3.1.2 空间体验
        3.1.3 他人体验
    3.2 “交往”词源意义
        3.2.1 “交往”的词源
        3.2.2 “交往”与“来往”、“相处”的比较
        3.2.3 “交往”的含义
    3.3 大学师生交往的意义
        3.3.1 交往即补偿
        3.3.2 交往即想象
        3.3.3 交往的快感与美感
        3.3.4 补偿交往与想象交往的关系
4 大学师生交往的教育学反思
    4.1 走向整全的人:大学师生交往的终极追求
    4.2 游戏:整全之人的生命活动
    4.3 游戏化:大学师生交往的理想归宿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和笔记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如何着手研读沃格林的《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凡例
1.导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2 为什么选择《记忆》
    1.3 题解
    1.4 文献综述
2.从超越(于意识)到超越(于世界)
    2.1 隐德莱希(entelechy)与历史
    2.2 胡塞尔现象学:现代精神危机的症候
    2.3 从体验进入历史
    2.4 余论
3.何谓真知(episteme)?
    3.1 “价值无涉”科学
    3.2 重建真知(episteme)
4.与古为徒只是怀旧幻梦吗?
    4.1 反动作为一种体验结构
    4.2 政治怀旧与庸俗心理学(Hintertreppenpsychologie)
    4.3 什么是古今之争
5.结语:对抗遗忘的战争
参考文献
致谢

(8)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创新
第2章 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内在性原则的确立和发展
    2.1 西方近代哲学以前主体性思想的理论溯源
        2.1.1 古希腊哲学中人的主体性的客观化
        2.1.2 中世纪神学中人的主体性的异化
        2.1.3 近代哲学转向与“上帝人本化”之路的开启
    2.2 近代哲学中“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2.2.1 主体与自我的关系:“我思”的内容
        2.2.2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我思”的地位
        2.2.3 主体与上帝的关系:“我思”的根据
    2.3 唯理派哲学中主体内在性原则的发展过程
        2.3.1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主体内在性原则的确立
        2.3.2 斯宾诺莎“实体一元论”对主体内在性原则客观维度的推进
        2.3.3 莱布尼茨单子论哲学对主体内在性原则主观能动维度的推进
    2.4 “知识论危机”中主体性困境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出场
        2.4.1 休谟的怀疑论让“我思”陷入“独断”
        2.4.2 “知识论危机”与主体性理论内在逻辑困境
        2.4.3 德国古典哲学重审“我思”内在性的形上诉求
第3章 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而上学建构
    3.1 康德批判哲学中的自我意识——先验自我
        3.1.1 康德对“先验”、“先验自我”的界定
        3.1.2 先验自我的结构与功能
        3.1.3 基于先验自我的“三大批判”哲学体系建构
        3.1.4 康德主体性原则的先验确立
        3.1.5 先验自我的主体限度与主观局限
    3.2 费希特知识学中“行动”的绝对自我
        3.2.1 自我意识由“先验”向“绝对”的推进
        3.2.2 “绝对自我”与知识学的最高原理
        3.2.3 以“绝对自我”为根据的知识学体系建构
        3.2.4 费希特将主体性原则向主观极致的推进
        3.2.5 唯我论的绝对化与知识客观性的缺失
    3.3 谢林同一哲学中的先验自我
        3.3.1 由主观存在论向知识论立场的哲学转向
        3.3.2 “绝对同一”与最高知识学原理的确立
        3.3.3 以“自我意识”为原则的先验唯心论体系
        3.3.4 谢林将主体性原则向“绝对”的推进
        3.3.5 自我的“理性直观”与其神秘化
    3.4 黑格尔思辨哲学中“精神”的自我意识
        3.4.1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含义
        3.4.2 黑格尔自我意识的结构、原理与功能
        3.4.3 “绝对精神”中的思辨哲学体系建构
        3.4.4 黑格尔将主体性原则向“绝对统一”的推进
        3.4.5 主体性哲学在思辨理性中的终结与转向
第4章 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的形上演绎之路
    4.1 自我意识从主、客观对立到统一的演进逻辑
        4.1.1 康德先验自我与物自体的对立:主、客观的二元化
        4.1.2 费希特“绝对自我”中自我与非我的对立
        4.1.3 谢林“绝对”统摄之下的“自我”与自然的同一
        4.1.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4.2 自我意识与形上思维方式发展的演进逻辑
        4.2.1 康德基于“先验自我”的先验思维方式
        4.2.2 费希特基于“绝对自我”的“纯粹反思”思维方式
        4.2.3 谢林基于“绝对同一”的“理性直观”思维方式
        4.2.4 黑格尔基于“绝对精神”的辩证思维方式
    4.3 自我意识与真理观发展的演进逻辑
        4.3.1 康德先验自我与真理的“逻辑幻象”
        4.3.2 费希特主观主义的“知识学”真理
        4.3.3 谢林具有客观维度的“绝对同一”真理
        4.3.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的“思辨理性真理观”
    4.4 自我意识与历史观建构的演进逻辑
        4.4.1 康德的先验自我与“历史目的论”
        4.4.2 费希特“绝对自我”中的人类历史
        4.4.3 谢林“绝对”视域中的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4.4.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的世界历史规律
第5章 德国古典哲学之后自我意识发展的现代转向
    5.1 叔本华开启的“意志”自我的现代哲学转向
    5.2 马克思对理性自我意识的实践论转向
    5.3 分析哲学用“语言”来消解自我意识的语言学转向
    5.4 胡塞尔向“先验自我”回归的现象学转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论阿伦特的积极生活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对传统政治哲学视野下积极生活理论的反思
    (一) 沉思生活优先于积极生活
    (二) 积极生活的行动观蕴含暴力因素
二、阿伦特对积极生活的诠释
    (一) 积极生活的术语
    (二) 积极生活的三样式
        1. 人之为人的根本样式: 劳动与制作
        2. 人之为人的最高样式: 行动
三、积极生活在现代面临的危机
    (一) 积极生活面临危机的原因
    (二) 积极生活面临危机的表现
四、积极生活的回归
    (一) 对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划分
    (二) 坚守公共领域
五、阿伦特的积极生活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一) 阿伦特的积极生活理论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阿伦特的积极生活理论的局限性
        1. 公共领域的建构具有象牙塔性质
        2. 实现积极生活的方式具有狭隘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引言
第一章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后工业的历史直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一、经济背景的研判: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
        二、科学技术前提:符号化的生存格律
    第二节 后政治与非理性: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政治与哲学前提
        一、政治的前提:意识形态、消费政治、技术政治
        二、哲学的前提: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三节 符号、异化与象征: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前提
        一、幻化的前提:日常生活与景观幻象
        二、符码与阶级:符号的阶级区分逻辑
        三、象征与死亡:巴塔耶与莫斯的理论前提
第二章 消费时代对生产范畴的质疑: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场
    第一节 全套的物:主体对消费的再界定
        一、古物与模范:客体的身份逻辑
        二、广告的命令:主体对消费的塑形
    第二节 艺术工业化:消费的文化再循环
        一、流行与时尚:消费的“力比多”律令
        二、苗条与健康:身体消费的神话
        三、为关切而服务:市场的社会关系逻辑
    第三节 “超真实”的物:“生产”的隐退与资本逻辑的在场
        一、拟真物的浮动:生产性劳动的“终结”
        二、无原型的勾兑:“生产”即符号代码的仪式
        三、仿真的经济学:“超真实”社会的资本逻辑
第三章 符号:鲍德里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核
    第一节 符号的秩序:消费结构的变迁
        一、符号与欲望:消费的非理性动机
        二、符号与声望:“物”的意指逻辑
        三、符号与需要:消费力的形而上学
    第二节 符号/价值:符号经济学的革命
        一、符号/价值:一般理论对经济交换价值的超越
        二、审美价值:艺术绘画签名对符码的垄断
        三、符号/形式:一般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本质
    第三节 能指的胜利:拜物教逻辑范式的转换
        一、所指拜物教:物质载体的神圣化
        二、能指拜物教:符号体系的物恋化
        三、使用价值:实体物的意识形态化
第四章 幻化与形式化: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政治与哲学本质
    第一节 幻象的策略:晚期资本主义的政治已被符号所异化
        一、符号的神秘形式:意识形态的幻化思维
        二、暴力革命的瓦解:抽象民主与无产阶级
        三、符码反抗的程式:走向“范式”的革命
    第二节 技术的统治策略:大众媒介的意识形态本质
        一、技术即信息:媒介对内容的肆意诠释
        二、媒介的无回应性:单向度的消费
        三、沉默的大众:大众媒介的政治仿真
    第三节 人类生存的哲学境遇:形式化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一、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形式化逻辑的哲学依据
        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形式化时代的符号论定格
        三、哲学的本体论追问:“超真实”对真实的超越
第五章 合理性与再批判: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二重性辨识
    第一节 文化、技术与心理:在二十世纪的学术链条之中
        一、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型异化指向
        二、技术理性:鲍氏对海德格尔“座驾”的延续
        三、无意识与镜像:弗洛伊德与拉康对欲望的认同
    第二节 对“思中之物”的质疑:现代西方哲学新视域
        一、理性的消解:对主客二分认识论范式的超越
        二、现象的回归:从形而上学的本真到生活世界
    第三节 非历史化与抽象性:对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再批判
        一、需要与价值: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误解
        二、象征性交换:革命策略及其与历史的断裂
        三、走向虚无主义:致命技术物的“水晶复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寻找诠释的“阿基米德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D]. 王力. 吉林大学, 2021(01)
  • [2]实践观点与“自我中心困境”的超越[D]. 徐国政. 吉林大学, 2021(01)
  • [3]面向事情本身的诠释何以可能?——兼论伽达默尔与哈贝马斯的争论[J]. 杨东东. 世界哲学, 2021(03)
  • [4]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D]. 贾如.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5]现代道德世界中的自我形像 ——笛卡尔与马克思的比较研究[D]. 康淑.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6]追寻大学师生交往的意义 ——以本科生科研为情境的现象学研究[D]. 谭小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7]如何着手研读沃格林的《记忆》[D]. 严博瀚.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8]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D]. 张笑笑. 辽宁大学, 2020(01)
  • [9]论阿伦特的积极生活理论[D]. 康鹏.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4)
  • [10]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D]. 李京京.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寻找解释的“阿基米德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