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及前沿研究领域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及前沿研究领域

一、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和前沿研究领域(论文文献综述)

贾承造,庞雄奇,宋岩[1](2021)在《论非常规油气成藏机理:油气自封闭作用与分子间作用力》文中研究指明非常规油气的成功开发大幅增加了全球油气资源、推动了全球油气产量增长,同时对经典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理论形成了重大突破。常规油气成藏机理是以圈闭富集保存油气及浮力成藏为核心的,非常规油气则是以连续性聚集和非浮力成藏为特征。研究揭示,非常规油气成藏机理的核心是油气自封闭作用,其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依据分子间作用力表现和相应自封闭作用,可将非常规油气成藏机制分为3类:(1)以大分子黏滞力和缩合力为主的稠油和沥青;(2)以毛管压力和分子吸附力为主的致密油气、页岩油气和煤层气;(3)以分子间笼合作用为主的天然气水合物。论文详细论述了5种类型非常规油气成藏自封闭作用特征、边界条件及地质实例,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基本原理与数学表征。该项研究将深化对非常规油气成藏机理的理解,提升中国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对非常规油气开发生产机理和潜在生产能力的认识。图12表1参95

丛富云[2](2021)在《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中西部下古生界深层油气成藏过程》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深层勘探的热点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油气成藏过程与分布规律极为复杂。受深层油气成藏过程特殊性及其复杂的动力学机理影响,深层油气成藏运聚机理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塔北隆起是塔里木盆地最为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之一,含油气层位多,其中奥陶系石油储量最大,成藏问题也最复杂。本次研究通过对塔北隆起中西部三个典型地区,即于奇-艾丁-托甫台地区、哈拉哈塘地区和顺北地区下古生界奥陶系油气藏的成藏过程精细解剖,揭示深层油气成藏过程,建立深层油气富集模式。综合运用数值模拟、有机地球化学、包裹体定量荧光光谱和测温、同位素地球化学,从烃源岩生烃史、原油性质空间变化和原油充注历史分析入手,总结了塔北隆起中西部奥陶系油藏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研究所得结论和认识如下:(1)识别了塔北隆起及顺托果勒低隆起由二叠系岩浆活动导致的背景热异常事件。本次研究将碳酸盐岩团簇同位素(Δ47)与方解石U-Pb定年相结合,利用已有的团簇同位素固相重排动力学模型对塔北隆起和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深埋碳酸盐岩层段进行热历史正演模拟,并结合沥青等效镜质体反射率的Easy%Ro模拟结果,揭示了塔北、顺北和顺托地区于二叠纪存在一个短暂的背景热异常事件。基于恢复的最高古地温推算剥蚀量及古地温梯度,认为二叠系地幔柱活动可能是造成产生背景热异常事件的主要原因。由于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二叠系岩浆活动导致的热异常期间最高埋藏古地温的实际温度区间仍需要结合更多方法和证据进行确定。但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进行塔里木盆地热历史恢复和生烃史研究中,二叠系岩浆活动的热效应应予以重视。(2)对塔北隆起中西部三个典型地区,即于奇-艾丁-托甫台地区,哈拉哈塘地区和顺北地区进行一维和二维热史、生烃史模拟,同时辅以原油Re-Os同位素定年,限定了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的生烃历史。结果显示,塔北隆起中西部原地烃源岩存在三个主要的生烃时期,包括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喜山期,其中海西晚期是烃源岩的主生烃期,生烃量最大、生烃范围最广。南部和北部烃源岩成熟度存在差异,总体上北部烃源岩成熟度低于南部。(3)对于奇-艾丁-托甫台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原油物性和成熟度存在由北向南渐变的原油性质的空间变化与海西晚期埋深导致的生物降解程度差异以及原地烃源岩成熟度差异导致的原油成熟度差异密切相关,同时断裂活动差异导致的原油垂向充注期次及强度差异,影响了部分地区,如YQX1井轻质油藏原油性质的突变。总体三到四期充注,包括海西早期、海西晚期、燕山中-晚期和喜山期。艾丁和于奇地区奥陶系储层中,海西晚期充注分布最为广泛,海西早期和燕山中-晚期充注主要分布于艾丁地区,喜山期充注在艾丁和于奇地区均有识别。(4)对哈拉哈塘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哈拉哈塘油田成藏的主控因素可以总结为“断裂控富、原地生烃、垂向运移、多期充注”。原油成熟度总体上呈现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局部地区成熟度变化趋势存在波动。分析认为海西晚期是烃源岩主生烃期及储层主充注期,原地烃源岩成熟度差异可能导致了原油成熟度大范围的空间变化。原油充注时期包括加里东晚期、海西晚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其中海西晚期充注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是主充注期。断裂带的分段性及断裂不同部位活化强度差异可能控制了不同井位油气充注期次及各期充注强度,从而造成局部原油性质的波动。(5)对顺北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顺北油田的成藏机理可以总结为“早期生油,早期充注,深埋熟化,晚期调整”。顺北地区的现有钻井主要分布在NNE向的顺北1号和NNW向的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周围。顺北1号带原油密度、粘度、含硫量及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均低于顺北5号带,原油成熟度则在顺北1号带更高。顺北5号断裂带现今原油于加里东晚期充注,顺北1号断裂带原油充注时期最早始于海西晚期,持续至喜山期,其中海西晚期是主充注期。区域应力场方向导致的两条断裂带的差异活化是造成原油差异充注的主因,直接决定了两条断裂带上原油性质的差异性。(6)综合三个典型地区的油气成藏历史,塔北隆起中西部地区油气成藏模式可以总结为“烃源岩原地供烃、原油垂向充注、多期充注成藏、走滑断裂控富”。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原地生烃。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由于埋深不同,烃源岩成熟度存在差异,且南部烃源岩成熟度较北部更高。烃源岩总体存在三期生烃,即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燕山-喜山期,其中海西晚期为主生烃期,生烃量最大。由于烃源岩成熟度空间差异,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充注的原油也存在成熟度差异,并且表现为南部地区充注的原油成熟度高于北部地区。原油成熟度存在空间差异,总体上表现为由南向北降低的趋势。原油充注期次总体存在三期,即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燕山-喜山期。不同地区充注期次及各期充注强度存在差异。走滑断裂的差异活化控制了原油垂向运移,从而决定了不同地区原油性质的差别。

康昱[3](2021)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地块构造古地理及其与祁连-北秦岭地体乃至华南克拉通的亲缘关系,以及鄂尔多斯地块上叠的早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属性和油气地质条件是近年来基础地质研究和古老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从鄂尔多斯地块与其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格局研究出发,在野外地质剖面勘测和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锆石U-Pb年代学与Lu-Hf同位素组成相结合的物源示踪方法,恢复重建了早古生代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探讨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其西、南部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演化关系,同时结合沉积相编图研究,系统分析了早古生代不同时期鄂尔多斯陆表-陆缘海盆地西、南部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明确了早古生代主要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区域构造环境、原始盆地属性及其构造古地理面貌,并对其控制下的源-储特征及其有利源-储区带进行了分析预测,探讨了相应的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新的认识:(1)锆石U-Pb年代学物源示踪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寒武系及中-下奥陶统的碎屑物源都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的变质基底岩系,唯有地块西缘贺兰山寒武系底部苏峪口组及其平行不整合下伏的震旦系兔儿坑组、正目观组还记录有主要来自阿拉善地块东缘新元古代火山-岩浆岩的物源信息,指示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至少自新元古代震旦纪以来都属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暗示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寒武纪-早中奥陶世陆表-陆缘海沉积显着缺少或远离其它相邻块体或岛弧杂岩地体的陆源碎屑或火山-岩浆物源。(2)锆石U-Pb年代学与区域沉积、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平凉组/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与其相邻阿拉善地块东南缘河西走廊带东段的香山群/米钵山组都属于上奥陶统深水复理石沉积。区域锆石U-Pb年龄谱及Hf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来自华北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和东冈瓦纳大陆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奥陶纪晚期的区域构造古地理环境受控于这些相邻块体与其间洋盆(原特提斯及其分支的祁连-北秦岭洋)并置的洋陆分布格局,并主体经历了晚奥陶世洋壳俯冲消减和鄂尔多斯地块与祁连-北秦岭(杂岩)地体的(加里东晚期)汇聚拼合构造事件。(3)构造古地理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原盆地属性主要受控于原特提斯洋及其(分支)祁连-北秦岭洋的复杂开合过程,主体经历了“寒武纪至中奥陶世面向祁连-北秦岭洋的被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陆表海盆地”和“晚奥陶世毗邻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的活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残余边缘海盆地”两大原型盆地演化阶段。其中,寒武纪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相对较弱,呈现台内浅洼、台缘坡折和台前缓坡的稳定型结构-构造面貌;中奥陶世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较强,呈现为台内坳陷-台缘隆起-台前斜坡的分异型结构-构造面貌;晚奥陶世活动陆缘则呈现为鄂尔多斯台内隆升古陆与其西南部残余边缘海盆地并置的构造古地理面貌。(4)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海相源-储条件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块中-晚奥陶世陆缘-陆表海盆地“内坳-边隆-外斜坡”的构造古地理面貌总体控制了研究区下古生界海相源-储条件。特别是L型台缘隆起对其内侧颗粒滩相白云岩储集体和外侧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的发育有着明显控制作用,L型隆起内侧台内坳陷和外侧台缘斜坡尤其是晚奥陶世残余边缘海盆地深水斜坡带是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有利区带,奥陶系顶面近亿年的风化剥蚀作用为优质古岩溶储集体的发育创造了条件;通过鄂尔多斯地块(盆地)西、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相控源-储条件及其有利区带分析,预测提出了西缘北段“铁克苏庙东部继承性斜坡型”及“天池低幅度隆起-多元多向联控型”、中段“马家滩掩覆体继承性斜坡型”、南段“庆阳古隆起改造反转斜坡多元联控-侧向遮挡型”和南缘“渭北隆起改造-残存型”等有利源-储区带的油气成藏模式。

刘文汇,王星,田辉,郑国东,王晓锋,陶成,刘鹏[4](2021)在《近十年来中国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十年来中国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进展,这些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提出天然气多种来源、多元生烃机理,建立了腐泥型烃源岩生气模式,明确了腐泥型烃源岩中不同类型生气母质的生气潜力;重新认识了煤系烃源岩的生气潜力并厘定了其生气下限;(2)稀有气体同位素及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我国油气成藏年代学的发展;完善了我国天然气成藏示踪体系,夯实了多源成气理论,扩大了我国天然气勘探领域;(3)在天然气水合物、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和煤层气的生烃理论、储集物性、渗流机理、成藏过程、保存条件及开发技术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效指导了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4)应用甲烷团簇同位素、丙烷特位同位素、超微量气体氢同位素等分析测试手段,进一步发展了有机质生烃模拟等传统的技术方法,为研究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其成藏过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5)天然气地球化学理论为一系列大型气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指出了微量微区分析技术是天然气地球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马永生,黎茂稳,蔡勋育,徐旭辉,胡东风,曲寿利,李根生,何登发,肖贤明,曾义金,饶莹[5](2020)在《中国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勘探开发:研究现状、关键技术瓶颈与基础科学问题》文中指出海相深层油气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重大领域。经过长期的勘探实践,尽管中国的石油公司在四川和塔里木盆地海相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四川盆地及周缘海相深层页岩气勘探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科学与技术问题需要继续攻关解决。文中对中国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勘探开发研究现状、关键技术瓶颈与基础科学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应该从国家资源战略需求出发,立足于上扬子、塔里木和华北三大克拉通盆地原型-改造作用分析进行相关研究:1)针对海相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和深层页岩气富集与流动机理、深层复杂构造成像与多类型储层预测原理、高温高压深层钻完井工程与控制原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技术集成研究;2)在油气成藏与流动开采机理研究方面,加强成盆-成岩-成储-成烃-成藏的全要素和从地质-人文时间尺度的全过程动态分析,构建海相深层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成藏模式和烃类流动模式,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和有利区带预测奠定基础;3)针对海相深层油气勘探所面临的低信噪比、低分辨率、低成像精度及低保真度等主要地球物理问题,应该从深层复杂构造成像与复杂储集层预测两个方面,加强宽频地震采集、复杂储集层岩石物理建模、高精度叠前保幅成像、复杂储集层综合评价等技术的攻关;4)针对海相深层层系多、非均质性强和高温高压等特点,重点解决与超深井提速和井筒完整性等相关的突出工程技术问题。

吴飘[6](2020)在《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连盆地洼槽区油气资源丰富,成藏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23个洼槽进行类型划分,挑选不同结构、不同地质类型的四个典型洼槽(乌兰花南、阿南、巴南、乌雅南)开展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构建了不同洼槽、不同区带的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二连盆地洼槽地质要素类型可分为高熟大型半咸水洼槽等3大类15小类,洼槽结构类型可分为单断断槽式等5类,洼槽生烃潜力可分为富生烃、生烃和非生烃三个级别;高熟型洼槽和成熟型咸水洼槽全为富生烃洼槽,深洼带面积大于100km2是富生烃洼槽形成的必要条件。根据烃源岩抽提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差异,可将四个典型洼槽的烃源岩发育模式分为半咸水-咸水(菌)藻源保存力模式、淡水-半咸水混合生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淡水陆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排烃门限、生油窗宽度以及源藏关系具有差异性。不同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成因类型可分为咸水藻源低熟油等3大类9小类,不同类型原油具有成带或成层分布特征。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南洼槽蒙古林和小阿北油藏原油主要从深洼带经不整合面-断裂-不整合面呈阶梯式运移;乌兰花南洼槽原油主要沿断裂垂向运移;乌雅南洼槽K1ba4段原油主要沿T8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成藏,而K1bt1下段原油多为源内砂体输导成藏;巴南洼槽巴I、巴II构造带油藏多为原地烃源岩经断裂-砂体侧向输导成藏。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尔善断裂带、乌雅南洼槽斜坡内带、巴I构造带具有高强度充注特征,其他区带多为中等或低强度充注。各洼槽原油多为腾二期和赛汉期两期充注,但咸水洼槽成藏时间偏早,近洼构造带成藏期次较多。现今四个典型洼槽均为静水低压体系,但油柱高度小于浮力驱动的临界油柱高度,地史时期深洼带油气充注的动力为浮力和古异常压力综合作用。不同结构洼槽的成藏模式可分为双源阶梯式连续充注复式成藏等4种模式,洼槽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及油气性质、烃源灶控制油气来源及分布、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和聚集。

谌辰[7](2020)在《沙垒田凸起及周缘潜山成藏条件研究》文中指出沙垒田凸起周缘潜山是渤中凹陷西部主要凸起潜山,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但是前人相关的研究有一定局限性不够全面。因此,本文以沙垒田凸起潜山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成藏动力学、油气地质学等手段,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测井、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资料,分析沙垒田凸起潜山的烃源岩条件、储层特征、盖层分布特征、圈闭类型、保存条件等成藏要素,对研究区典型油气藏进行成藏解剖的研究,总结出沙垒田凸起潜山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并预测研究区有利勘探区带。综合研究表明:(1)沙垒田凸起主要发育东三段、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3套烃源岩。其中以沙三段为研究区主力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II1和II2,且成熟度较高。油源主要以混源为主,主要为沙三段供烃,部分混有沙一段和东三段供烃。(2)中生界碎屑岩、古生界碳酸盐岩、太古界变质岩储层是沙垒田凸起潜山主要发育的3套储层。由于岩性、构造运动以及潜山深度等因素的影响,可以按顶部风化裂缝带以及风化壳下渗流带、储层物性特征等成因不同将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分为I类优质储层、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为I类优质储层、太古界变质岩储层为II类较好储层。(3)沙垒田凸起潜山上覆发育馆陶组泥岩、明化镇组泥岩、东营组巨厚泥岩盖层和仅在研究区东北部减少量发育的沙河街组泥岩,其中研究区凸起东北部和西北部的东二下-东三段泥岩具有物性、超压双重封闭作用;沙三段泥岩仅在凸起中北段小规模分布、且厚度较小;沙垒田凸起潜山油气藏主要发育断层-不整合型输导体系和断层-不整合-砂体型输导体系两种优势输导体系;供油模式为源内和近源供油;成藏模式为单项单元源输导型。(4)沙垒田凸起潜山成藏主控因素为优质储层、优势输导体系以及近油源与油气的晚期充注;研究区主要分布有I类有利勘探区、II类次有利利勘探区。I类有利勘探带沙垒田东南部CFD18-1~CFD18-2潜山带,II类次有利勘探带分别位于沙东北CFD6-4S~CFD12-6~BZ8-4东西向潜山带以及沙西北CFD1-6~CFD2-1潜山带。

张鑫[8](2020)在《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泌阳凹陷处于河南泌阳县和唐河县之间,面积为1000 km2,作为南襄盆地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断陷构造单元,属于叠加于东秦岭造山带之上的晚中生代-新生代“后造山期”断陷-拗陷型盆地,可划分为南部陡坡带、中央深凹带及北部斜坡带三个构造单元。论文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对泌阳凹陷古近系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烃源岩及储层特征和分布以及油气成藏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等研究,厘定了成岩类型及成岩序次或成岩序列,并依据不同岩相及不同产状包裹体荧光颜色和荧光光谱,确定成熟度及生排烃幕次,并初步确定充注幕次;根据盆地埋藏史及热史模拟结果分析,结合油包裹体及其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确定较为准确的油气充注年龄;通过现今地层压力刻画及古流体压力模拟,基本弄清了作为油气运移充注原动力的古今地层压力特点及分布;在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的基础上,根据生排烃过程、古流体压力演化及油气充注过程等特点,深入分析了泌阳凹陷油气动态成藏过程中的源汇耦合关系,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进而探讨了泌阳凹陷的勘探潜力,并对有利的勘探区域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认识如下:通过烃源岩和砂岩储层样品透射光、荧光和冷阴极发光分析,并结合茜素红染色片观察、SEM+微区能谱元素分析及稳定O-C同位素组成分析,厘定了泌阳凹陷的成岩过程,认为核桃园组沉积时期为封闭性的咸化湖泊,经历了早成岩、埋藏A、B及C阶段Fe-方解石、方解石胶结、Fe-白云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边形成,以及长石局部溶蚀和石英颗粒及次生加大边碱性溶蚀等“酸-碱交替”溶蚀过程。在成岩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和显微荧光观察,确定了不同成熟度的四幕生排烃及不同构造单元的“四幕油和一幕天然气”充注,其中第一幕充注低熟油,第二-第四幕充注成熟度相当。根据油包裹体及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并结合盆地模拟的埋藏史及热史结果,厘定了凹陷油气充注年龄,进而结合泌阳凹陷构造演化史,确定凹陷两期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第一期发生于主裂陷期阶段,包括第一幕(36.1~23.5Ma)、第二幕(34.1~21.2Ma)和第三幕(30.9~16.2Ma)成藏,具有多阶连续性充注特点;第二期发生于拗陷期阶段,即第四幕油(7.9~0.2Ma)和一幕天然气成藏(3.0~0.8Ma)。利用钻井实测压力资料和重复地层压力测试等资料,以及二维地震速度谱资料对现今地层压力进行刻画,认为泌阳凹陷大仓房组及核桃园组发育中低超压,并且存在正常地层压力带、超压过渡带及三个超压带复杂的地层压力系统;运用盆地模拟法和古流体包裹体法对古压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泌阳凹陷大仓房组顶部在距今39.30Ma已经形成两个超压中心,至32.99Ma时期,基本已拓展形成一个超压体系,但下二门地区超压明显较周围强,直至距今10.5Ma,下二门地区较强超压区基本消失,形成单一超压中心。而核三下段古压力在距今39.30Ma前开始聚集,距今32.99Ma开始发育中-低幅异常超压(以压力系数1.2为界),并且形成双超压中心,但下二门地区超强较弱,距今28.94开始两个超压中心向盆地中心扩展,形成一个统一的超压体系,至距今23.03Ma达到超压最大,随后无论发生泄压还是泄压-增压,地层压力始终保持超压直至现今。通过泌阳凹陷油源对比发现,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段及核二段烃源岩为本区同层位油气提供油源,而南北斜坡核三上段及核二段原油来自深凹区同层位烃源岩,而核三下段原油来自本地同层位烃源岩;泌页1井生排烃过程分析表明,烃源岩在大约37Ma进入生烃门限,所发现的橙黄色荧光的油包裹体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在32Ma处进入中成熟阶段,23.03Ma达到生烃高峰,其中所发现两幕中成熟的油包裹体表明排烃过程的存在。从模拟剖面来看,深凹区核二段的下部地层已进入生烃门限,生成低熟油;而深凹区和陡坡区整个核三段进入生烃门限,核三上段处于低-中成熟阶段,核三下段处于中-高成熟阶段;仅在西部和北部表现为低成熟阶段。泌阳凹陷地层超压为油气运移充注连续性成藏持续提供原动力。凹陷所持续存在的地层超压所造成的剩余压力,以及浮力及毛细管力等的复合作用使得生烃深凹区流体势增强,油气能够持续从烃源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凹陷斜坡区及凹陷低流体势区运移;而构造-沉积古地貌及其所控制的张厂及侯庄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多种优势输导通道,以及砂体-断裂立体高效复合输导体系的存在及展布,保证油气高效输导多幕充注成藏。通过油源对比、烃源岩生排烃过程、运移输导充注过程及圈闭形成等综合分析,发现泌阳凹陷生排烃阶段(39.0~37.0Ma→23.03Ma→0.2Ma)与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中超压的形成与演化(39.30 Ma→32.99 Ma→23.03 Ma→0 Ma)较为一致,保证了油气的运移的原动力,并且地层超压及浮力和毛管压力所造成的流体势使得油气从深凹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南北两侧的低流体势区运移;并且存在张厂及侯庄三角洲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优势输导多通道,以及砂体-断层立体复合输导体系,保证了油气的高效运移输导,并对前期或同期所形成的不同类型圈闭进行充注。由于以上过程的相互耦合,使得泌阳凹陷能够发生多期多幕连续成藏,即第一成藏期第一-第三幕(37.2~16.2Ma)三幕油充注成藏,以及第二成藏期第四幕油及一幕天然气(7.9~0.2Ma)充注成藏。通过动态成藏过程剖析,结合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地区性差异分析,探讨了泌阳凹陷勘探潜力,并预测了凹陷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域,认为泌阳凹陷深凹区及深层系为大仓房组及核三下段泥页岩油气有利潜力区,以及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潜力区;而凹陷北部的张厂及侯庄古低槽区域及其周缘地区为深层构造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有利潜力区,这些必将成为泌阳凹陷下一步重点勘探新领域区。

刘文汇[9](2019)在《中国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地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叠合盆地下古生界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层系,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但由于沉积时代老、构造改造强、埋藏深度大,导致传统的油气地质理论、资源评价和成藏示踪方法失效,严重制约对海相和深层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基于油气勘探向更深空间、更老层系的拓展,在国家需求主体目标之下,凝练了中国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下古生界油气地质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基于下古生界烃源、储盖层和油气藏普遍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叠加和演化的特殊性,应用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取得了显着的理论和技术进展,形成了适用于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成烃成藏地球化学示踪体系和以储盖层预测为核心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技术。解剖了塔里木盆地差异构造演化与下古生界油气成藏、四川盆地新元古界和下古生界油气形成与分布,总结出下古生界油气分布的特点。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海相"深层-富气"等特殊地质背景,深化对沉积盆地烃源、成烃和油气富集理论认识。

吕雪莹[10](2019)在《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文中研究表明黄骅坳陷中、古生代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油气多层系富集且非均质性强,以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差异富集为出发点,以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为核心,深入探讨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并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依据潜山成因及其圈闭特征,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藏划分为断块-地貌型、断块-断鼻型、背斜型和断块-背斜型,其中断块-地貌型分布于北区印支期古隆起两翼,奥陶系为主要产层,原油物性好、地层水矿化度较高、湿气为主;断块-断鼻型则全区广泛分布,油气呈多层系分布,流体性质变化大;背斜型和断块-背斜型分布在南区,中生界原油富集、物性较差,二叠系油气富集、原油物性及保存条件较好,奥陶系以产气为主。基于碳同位素组成、生标化合物等地化资料,并结合实际地质背景,展开精细油气源对比。结果表明,黄骅坳陷发育的3套主力烃源岩对应形成了3大类原油和2大类天然气。断块-地貌型油气藏下古生界油气均源自Es3烃源岩;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则以古近系供烃为主、C-P为辅,且北部油、气均源自Es3烃源岩,而南部原油源自Ek2、天然气源自C-P;背斜型油气藏古生界油、气均为源自C-P的煤成油、气;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原油以Ek2供烃为主、天然气则源自C-P。受地层温压条件及烃源岩演化程度影响,油型气几乎均为干酪根裂解气,煤型气则存在原油裂解和干酪根裂解两种成因。依据油气输导格架及源储配置关系,划分了油气充注模型并建立了不同模型下油气充注动、阻力的表征方法,进而选取典型潜山分析了中-古生界油气充注动、阻力特征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黄骅坳陷中-古生界发育有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断控压差侧向充注和源控压差垂向充注等3种油气充注模型,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柱所受最大浮力分别为0.044 MPa、0.048 MPa。不同充注模型油气充注动力来源差异明显。其中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主要适用于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充注动力为断裂带与储层间的压力差,可依据伯努利方程计算得到;断控压差侧向充注模型则在断块-地貌型、断块-断鼻型及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均适用,充注动力为古近系烃源岩与储层间压力差;而源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则适用于背斜型油气藏,充注动力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与储集层的剩余压力差。黄骅坳陷中-古生界均为低孔、(特)低渗储集层,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及微裂缝发育,地层压力是油气充注的主要阻力;中生界及上古生界砂岩孔喉结构发育,除地层压力外孔喉结构产生的毛细管力是油气充注的重要阻力,受界面张力、润湿性、孔喉半径等多种因素控制。综合烃源岩热演化特征、断层活动性、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及油气成藏期次等要素,恢复了黄骅坳陷中-古生界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千米桥潜山断块-地貌型油气藏仅存在新近纪-第四纪一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古近系供烃-断控压差驱动-晚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北大港潜山断块-断鼻型油气藏存在中三叠世和新近纪-第四纪两期油气充注,且经历了原油裂解、生物降解及氧化作用等多种次生变化,油气成藏模式为“双源供烃-混合驱动-两期充注-多层系差异富集”;王官屯潜山断块-背斜型油气藏分别于早白垩世末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双源供烃-源控压差驱动-两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乌马营潜山背斜型油气藏分别于早白垩世末期和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油气充注,油气成藏模式为“煤系供烃-源控压差驱动-两期成藏-古生界富集”。

二、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和前沿研究领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和前沿研究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2)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中西部下古生界深层油气成藏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层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现状
        1.2.2 沉积盆地热演化史恢复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深层油气勘探现状
        1.2.4 深层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和构造分区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1.3 断裂发育特征
        2.1.4 沉积充填特征
        2.1.5 岩浆活动特征
第三章 区域热演化史和生烃史研究
    3.1 岩浆活动背景热异常事件研究
        3.1.1 岩石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
        3.1.2 团簇同位素和镜质体反射率热史恢复
        3.1.3 背景热异常的构造-热解释
    3.2 区域热史、生烃史研究
        3.2.1 托甫台-艾丁-于奇地区区域热史、生烃史
        3.2.2 哈拉哈塘地区区域热史、生烃史
        3.2.3 顺北地区烃源岩热史、成熟史
第四章 托甫台-艾丁-于奇地区油气成藏过程
    4.1 油气性质及空间变化
        4.1.1 原油物性特征
        4.1.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2 油气充注历史
        4.2.1 流体包裹体
        4.2.2 方解石U-Pb定年
    4.3 区域油气成藏过程
第五章 哈拉哈塘地区油气成藏过程
    5.1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空间变化
    5.2 油气充注历史
        5.2.1 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充注期次
        5.2.2 原油充注时期
    5.3 区域油气成藏过程
第六章 顺北地区油气成藏过程
    6.1 油气性质及流体包裹体特征
        6.1.1 原油物性特征
        6.1.2 原油成熟度差异
        6.1.3 流体包裹体特征
    6.2 油气充注历史
        6.2.1 原油多期混合
        6.2.2 油气充注时期
    6.3 区域油气成藏过程
第七章 塔北隆起中西部油气成藏模式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碳酸盐岩团簇同位素实验测试流程
    2.方解石原位微区U-Pb定年方法流程

(3)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研究区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其原盆地属性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层系的天然气勘探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物质组成
        2.1.1 阴山地块-孔兹岩带
        2.1.2 阿拉善地块
        2.1.3 走廊过渡带
        2.1.4 祁连造山带
        2.1.5 秦岭造山带
    2.2 研究区前寒武系-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2.2.1 前寒武系岩石-地层组成
        2.2.2 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2.2.3 下古生界年代地层对比框架
    2.3 盆地构造单元及其奥陶系顶面构造特征
        2.3.1 盆地西部天环坳陷
        2.3.2 盆地中东部陕北斜坡与晋西挠摺带
        2.3.3 盆地南部渭北隆起
        2.3.4 盆地北部伊盟隆起
第三章 早古生代沉积物源与构造古地理格局
    3.1 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3.1.1 盆地南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1.2 盆地西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2 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3.2.1 盆地南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2.2 盆地西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3.3 早古生代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
        3.3.1 走廊带晚奥陶世沉积碎屑物源特征
        3.3.2 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的亲缘关系
        3.3.3 鄂尔多斯地块区域构造构造古地理格局
第四章 早古生代沉积岩相与构造古地理特征
    4.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4.1.1 早古生代沉积体系
        4.1.2 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划分
    4.2 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4.2.1 寒武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4.2.2 奥陶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4.3 原盆地属性及构造古地理特征
        4.3.1 原盆地属性
        4.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第五章 油气地质意义
    5.1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特征
        5.1.1 奥陶系烃源岩特征
        5.1.2 寒武系烃源岩特征
    5.2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储层特征
        5.2.1 古岩溶储集体特征
        5.2.2 白云岩储集体特征
        5.2.3 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特征
    5.3 有利源-储区带及其成藏模式探讨
        5.3.1 西北部继承性(台缘)斜坡带
        5.3.2 南部改造残存古隆起区
第六章 主要结论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近十年来中国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深层天然气生烃理论及其成因判识取得重要进展
    1.1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天然气生烃理论
    1.2 腐泥型烃源岩完整的生气模式
    1.3 煤系烃源岩高演化阶段生气潜力
    1.4 天然气成因判识指标
2 油气成藏定年技术及成藏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
    2.1 成藏定年技术得到极大发展
    2.2 成藏示踪体系得到完善
    2.3 多源成气、复合成藏理论得到完善
3 非常规天然气地质理论及其开发技术取得突破进展
    3.1 天然气水合物
    3.2 页岩气
    3.3 致密砂岩气
    3.4 煤层气
4 天然气地球化学测试技术持续进步
    4.1 甲烷团簇同位素
    4.2 丙烷特位同位素组成分析方法
    4.3 天然气微量氢同位素组成分析方法
    4.4 有机质生气热模拟实验
5 天然气勘探取得的突破
    5.1 四川盆地页岩气田
    5.2 安岳震旦-寒武系气田
    5.3 渤中19-6整装凝析油气田
    5.4 南海陵水深水气田
6 结语

(5)中国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勘探开发:研究现状、关键技术瓶颈与基础科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1 全球深层油气分布规律
    1.2 克拉通盆地演化与构造变革
    1.3 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开发基础研究
    1.4 海相深层页岩气富集规律与开发机理研究
    1.5 海相深层复杂构造成像与多类型储层预测方法研究
    1.6 高温高压超深层岩体-井筒变形机理及安全高效钻完井控制方法研究
2 关键技术瓶颈和基础科学问题
    2.1 中国海相深层油气分布特点与战略突破领域
    2.2 海相深层油气战略突破面临的挑战和关键技术瓶颈
    2.3 中国海相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基础科学问题
        1) 海相深层油气富集与开采机理
        2) 深层复杂介质波场理论与多类型目标判识方法
        3) 高温、高压岩体-井筒变形机理及安全、高效钻完井控制方法
3 推动海相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重大突破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
4 结论

(6)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湖相烃源岩发育模式
        1.2.2 油源对比研究进展
        1.2.3 油气二次运移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成果
        1.5.1 主要工作量
        1.5.2 创新性成果认识
2.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概况及勘探开发现状
    2.2 区域构造演化
        2.2.1 褶皱基底形成阶段
        2.2.2 中生代陆盆发展阶段
        2.2.3 典型洼槽构造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层沉积特征
        2.3.1 古生界基底
        2.3.2 侏罗系地层
        2.3.3 下白垩统地层
3.洼漕分类及典型洼槽选择
    3.1 洼槽分布
    3.2 洼槽地质特征及综合分类
        3.2.1 洼槽地质要素特征及综合分类
        3.2.2 洼槽结构特征及分类
        3.2.3 洼槽生烃潜力评价
    3.3 洼槽类型与油气分布关系及典型洼槽选择
4.典型洼槽烃源岩特征及形成机理
    4.1 烃源岩地质特征及评价
        4.1.1 有机质丰度
        4.1.2 有机质类型
        4.1.3 有机质成熟度
    4.2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4.2.1 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2.2 母质来源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2.3 沉积环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3 烃源岩的形成机制
        4.3.1 烃源岩的发育控制因素
        4.3.2 烃源岩的发育模式
    4.4 烃源岩的生排烃门限及灶藏关系
        4.4.1 不同洼槽的生排烃门限
        4.4.2 不同洼槽的灶藏关系
5.典型洼槽油气藏特征及油气来源
    5.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5.1.1 油藏类型
        5.1.2 油藏分布特征
    5.2 地层水及天然气性质
        5.2.1 地层水性质
        5.2.2 天然气性质
    5.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3.1 原油宏观特征
        5.3.2 生物标志物特征
        5.3.3 碳同位素特征
    5.4 原油成因类型及油源分析
        5.4.1 原油成因类型
        5.4.2 原油来源分析
6.典型洼槽输导体系及油气运移示踪
    6.1 输导体系类型
        6.1.1 断裂输导体系
        6.1.2 砂体输导体系
        6.1.3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
    6.2 地质录井资料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6.2.1 有效运移空间系数及平面分布
        6.2.2 运移强度系数及平面分布
    6.3 地球化学参数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6.3.1 原油物性、含蜡量示踪运移方向和路径
        6.3.2 原油成熟度参数示踪
        6.3.3 油气运移方式
    6.4 油气运移距离及其控制因素
7.典型洼槽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动力
    7.1 油气充注强度及成藏期次
        7.1.1 油气充注强度特征
        7.1.2 包裹体岩矿特征
        7.1.3 油气充注时间及期次
    7.2 油气成藏动阻力特征
        7.2.1 成藏阻力特征
        7.2.2 成藏动力特征
    7.3 油气成藏过程
8.典型油藏成藏模式及成藏主控因素
    8.1 油气成藏模式
        8.1.1 中央断裂带——双源断裂-不整合阶梯式输导两期复式成藏
        8.1.2 巴I反转构造带——单源断裂-砂体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8.1.3 赛乌苏断阶带——单源断裂垂向输导一期复式成藏
        8.1.4 斜坡带——单源砂体/不整合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8.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8.2.1 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生排烃门限和油气性质
        8.2.2 烃源灶控制原油来源、分布及勘探潜力
        8.2.3 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与聚集
9.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沙垒田凸起及周缘潜山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潜山的概念
        1.2.2 潜山油气藏的勘探现状
        1.2.3 潜山油气藏的研究现状
        1.2.4 沙垒田凸起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概况
        2.1.1 构造单元划分
        2.1.2 断裂发育特征
    2.2 地层特征
        2.2.1 潜山地层
        2.2.2 新生界地层
第3章 烃源岩地化特征及油源对比
    3.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1 有机质丰度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有机质成熟度
    3.2 油气源对比分析
        3.2.1 沙垒田西北部
        3.2.2 渤中凹陷西次洼
        3.2.3 沙垒田东南部
第4章 潜山储层条件研究
    4.1 中生界碎屑岩
        4.1.1 岩石学特征
        4.1.2 孔隙特征及孔隙结构
        4.1.3 储层物性特征
    4.2 古生界碳酸盐岩
        4.2.1 岩石学特征
        4.2.2 孔隙特征及孔隙结构
        4.2.3 储层物性特征
    4.3 太古界变质岩储层
        4.3.1 岩石学特征
        4.3.2 孔隙特征及孔隙结构
        4.3.3 储层物性特征
    4.4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4.5 储层综合评价
        4.5.1 中生界储层(Ⅱ类较好储层)
        4.5.2 古生界储层(Ⅰ类优质储层)
        4.5.3 太古界储层(Ⅰ类优质储层)
第5章 潜山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分析
    5.1 潜山盖层特征
        5.1.1 盖层发育特征
        5.1.2 盖层展布特征
        5.1.3 盖层封闭特征
        5.1.4 盖层综合评价
    5.2 保存条件
    5.3 潜山输导体系与油气运移特征
        5.3.1 输导体系
        5.3.2 供烃窗口
    5.4 典型油气藏解剖
        5.4.1 CFD2-1潜山油气藏
        5.4.2 CFD12-6潜山油气藏
        5.4.3 CFD18-2潜山油气藏
    5.5 潜山油气油气成藏模式
第6章 潜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6.1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1.1 优质储层
        6.1.2 输导体系
        6.1.3 近油源和油气晚期充注
    6.2 潜山有利勘探区预测
        6.2.1 渤海海域潜山油气有利因素
        6.2.2 渤海海域潜山有利勘探方向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异常超压研究
        1.2.2 成藏过程分析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完成工作量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泌阳凹陷概况
    2.2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2.2.1 构造特征
        2.2.2 构造演化
    2.3 地层特征及沉积充填演化
        2.3.1 地层特征
        2.3.2 沉积充填演化
    2.4 石油地质特征
        2.4.1 烃源岩
        2.4.2 储集层
        2.4.3 圈闭(油气藏)及油气分布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3.1 基本原理
    3.2 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3.2.1 成岩作用环境条件
        3.2.2 成岩作用过程
    3.3 烃源岩包裹体分析
    3.4 砂岩储层包裹体分析
        3.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3.4.2 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3.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特征
第四章 成藏期次及成藏时期划分
    4.1 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
        4.1.1 模型及参数选择
        4.1.2 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结果分析
    4.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4.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
        4.2.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第五章 油气成藏动力分析
    5.1 现今地层压力刻画
    5.2 古流体压力模拟
        5.2.1 盆地模拟法
        5.2.2 流体包裹体法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6.1 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
        6.1.1 南部陡坡带油源对比
        6.1.2 中央深凹区油源对比
        6.1.3 北部缓坡带油源对比
        6.1.4 大仓房组油源分析
    6.2 烃源岩生烃过程分析
        6.2.1 埋藏史及热史分析
        6.2.2 有机质成熟及生烃分析
    6.3 古流体压力演化分析
        6.3.1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6.3.2 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
    6.4 油气充注过程分析
        6.4.1 不同构造单元原油特点及输导关系
        6.4.2 油气充注过程
    6.5 源-汇耦合关系
        6.5.1 烃源岩条件
        6.5.2 储层条件
        6.5.3 圈闭条件
        6.5.4 运移输导体系
        6.5.5 充注成藏分析
        6.5.6 成藏要素耦合联动演化
        6.5.7 成藏模式
    6.6 勘探潜力分析
        6.6.1 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点
        6.6.2 有利潜力区分析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中国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地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中国下古生界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及关键科学问题
    1.1 早古生代生烃物质的特殊性与生烃演化过程
    1.2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优质储集层形成机理
    1.3 下古生界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动态评价
    1.4 论证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成藏有效性及规模聚集机制
2 下古生界油气地质研究思路与技术
3 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地质研究主要进展
    3.1 理论层面
    3.2 勘探应用
    3.3 技术层面
4 结语

(10)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1.1.1 课题来源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现状
        1.2.2 油气充注机理
        1.2.3 中-古生界油气成藏模式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下古生界
        2.2.2 上古生界
        2.2.3 中生界
        2.2.4 新生界
    2.3 构造发育特征
        2.3.1 断裂发育特征
        2.3.2 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油气藏静态特征
    3.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3.1.1 油气藏类型
        3.1.2 油气藏分布
    3.2 流体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3.2.1 原油特征
        3.2.2 天然气特征
        3.2.3 地层水特征
    3.3 地层温压特征
第四章 油气成因与来源
    4.1 烃源岩发育特征
        4.1.1 烃源岩地质特征
        4.1.2 烃源岩地化特征
    4.2 原油类型划分及油源对比
    4.3 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来源
        4.3.1 油型气和煤型气
        4.3.2 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
第五章 油气充注机理
    5.1 油气充注模型
        5.1.1 断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
        5.1.2 断控压差侧向充注模型
        5.1.3 源控压差垂向充注模型
    5.2 油气充注动力
        5.2.1 浮力作用
        5.2.2 异常高压
    5.3 油气充注阻力
        5.3.1 储集层发育特征
        5.3.2 油气充注阻力
    5.4 油气充注动、阻力耦合
        5.4.1 北大港潜山
        5.4.2 王官屯潜山
        5.4.3 千米桥潜山
        5.4.4 乌马营潜山
    5.5 油气差异充注机理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6.1 油气藏次生演化
        6.1.1 原油裂解成因
        6.1.2 生物降解成因
        6.1.3 氧化成因
    6.2 典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6.2.1 千米桥潜山
        6.2.2 北大港潜山
        6.2.3 王官屯潜山
        6.2.4 乌马营潜山
    6.3 不同类型油气藏差异性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和前沿研究领域(论文参考文献)

  • [1]论非常规油气成藏机理:油气自封闭作用与分子间作用力[J]. 贾承造,庞雄奇,宋岩.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03)
  • [2]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中西部下古生界深层油气成藏过程[D]. 丛富云.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3]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D]. 康昱. 西北大学, 2021(12)
  • [4]近十年来中国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刘文汇,王星,田辉,郑国东,王晓锋,陶成,刘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3)
  • [5]中国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勘探开发:研究现状、关键技术瓶颈与基础科学问题[J]. 马永生,黎茂稳,蔡勋育,徐旭辉,胡东风,曲寿利,李根生,何登发,肖贤明,曾义金,饶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04)
  • [6]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D]. 吴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沙垒田凸起及周缘潜山成藏条件研究[D]. 谌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D]. 张鑫.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9]中国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地质研究进展[J]. 刘文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9(05)
  • [10]黄骅坳陷中-古生界油气充注机理及成藏模式[D]. 吕雪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标签:;  ;  ;  ;  ;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及前沿研究领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