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企业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的生存与发展

谈企业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的生存与发展

一、浅谈企业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生存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乔[1](2020)在《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尽管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大形势持续向好,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每年因煤矿生产事故伤亡的人数仍旧不可小觑,如何改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依然是安全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亟待解决的课题。研究表明,煤矿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与煤矿事故频发密切相关,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而中层管理人员往往在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扮演者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煤矿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现状,深入剖析了影响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因素,建立了可量化的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评价指标体系。希望以此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依据和借鉴。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建立了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影响因素初选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初选指标进行修正优化,建立了以安全技能、安全态度、安全管理、安全行为为一级指标并包含14个二级指标的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在此指标体系的指导下编制了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调查问卷。该问卷共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采集煤矿中层管理人员个人基本背景,包括年龄、学历以及对安全工作的基本认知等;第二部分是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影响因素的调查。运用编制的问卷对来自四个煤矿的194位中层管理人员样本进行了匿名调查。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4.0对调查问卷进行了项目显着性检验、信效度检验等分析,进而对量表进行了修订。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问卷进一步分析,得到了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值,完善了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安全技能0.308、安全态度0.291、安全管理0.196、安全行为0.205,可知安全技能对煤矿中层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影响最深。最后对样本中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整体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依据得分公式计算出此次调查样本中的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平均得分为4.04,处于较高水平。一级指标平均得分分别为安全技能4.06、安全态度4.01、安全管理4.09、安全行为4.04。根据评价结果,从安全技能、安全态度、安全行为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水平的针对性措施,旨在为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做出贡献。

朱秀明[2](2020)在《长春东高公司研发人员培训方案研究》文中认为长春东高公司作为吉林省属小型国有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但由于行业具有更新快、要求高、风险大、竞争激烈的特点,因而需要不断提高研发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而现有研发人员培训无法满足研发人员个人成长的需要,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制定合理的研发人员培训方案,是公司实现生存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本文在综述了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对长春东高公司现行研发人员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原因分析,然后应用相关培训理论知识,提出了新的研发人员培训方案,并制定了研发人员培训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首先,对长春东高公司原有的研发人员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培训形式等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公司研发人员培训工作存在培训需求被忽视、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培训理念不先进的问题,进而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原有培训方案没有将企业战略目标、研发人员培训目标和研发人员自身培训诉求有机结合起来,进而造成了长春东高公司研发人员引进困难、提升缓慢、流失严重现象,直接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依据培训相关理论完成了长春东高公司新研发人员培训方案的设计。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公司战略、岗位职责和员工自身三个方面进行了研发人员培训需求分析,在考虑企业需要兼顾的四个方面条件下,确定了内部选拔为主,外部选聘为辅的师资队伍优化方案,设置了针对性更强的培训课程,增加了师徒结对、基于网络平台的视频授课等更加易于接受的培训形式,制定了科学合理研发人员培训计划。接下来从说明了研发人员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又重点制定了包括培训评估内容、培训评估方法、培训评估流程和培训评估反馈在内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案。最后,为了使得方案顺利实施,本文进一步提出研发人员培训方案实施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资源保障。其中重点是培训实施的制度保障,制度保障由培训考核的奖惩制度和企业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培训制度两部分组成,制度保障主要是从调动研发人员培训的积极性出发,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提升培训效果。另外对培训组织机构的保障、培训师队伍的建设、经费保障及设施保障也进行了设计。通过制定新的研发人员培训方案,保证研发人员培训目标的实现,促进研发人员素质提升,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此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翟静楠[3](2020)在《国家电网邯郸供电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企业的有序经营,需要电力行业的安全可靠运行。国家电网公司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公用事业单位,而且还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当今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企业经营目标能否实现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完善可以更好地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隐患,从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就是降低企业安全生产中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对安全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方面,如果国外电网公司的所有相关方法,安全管理理论和工具方法,由于无法全面掌握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和理论,以及国内外文化差异的影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些方法的失败。因此,只有根据中国的国情,政策和国内环境,对相关的生产安全问题和存在的矛盾进行研究分析,并找到针对上述问题的相对改进方法,才能为生产实施提供改进。本文基于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国网邯郸供电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文献研究查询等手段,收集了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大量资料,运用信度效度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了国网邯郸供电公司安全管理相关情况及弊端,从安全规章制度、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对邯郸供电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了综合评分,研究了职工年龄、职工培训等与事故之间的相关性,量化分析了事故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对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案进行了设计改进,最后,针对邯郸公司具体状况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不仅为邯郸供电公司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改进措施,而且为其他研究者对电力行业相关问题的学习提供了参考。

詹伟峰[4](2018)在《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高校师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高校安全问题影响广泛,受到社会和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政府与高校都积极采取了各种提升高校安全管理的措施,但涉及师生的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之外,也暴露了高校师生安全素质缺失这一根本问题。安全素质缺失的根源还在于高校安全教育不够系统、深入、有效。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要素、特征与动力三个角度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分解,通过对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分析,对境外高校安全教育先进经验进行阐释和借鉴,以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从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局面可谓复杂。尽管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付出较多,也在不断改进,但从整体性、开放性、协同性、层次性各方面来审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改进空间。本研究基于丰富细致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境外四所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对国内六所高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在此基础上获取大量数据和有效信息,对国内外高校安全教育有一个总体把握与评估,进一步提炼出有益经验做法及不足之处。从系统角度来看,境外高校则在安全教育方面先于我们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如在整体性上,教育内容完善,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协同性上,内部协调顺畅,构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在开放性上,教育形式多样,形成了有力的校内外联动机制;在层次性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探索。这些探索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国内高校参考与借鉴,可根据我国及各高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李莹莹[5](2018)在《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紧迫性凸显。我国重工业偏多,事故易发性、多发性几率大,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实现和谐社会和中国梦,不能老思路老方法,应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适应形势创新抓好企业安全管理和政府安全监管工作,尤其是高危行业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人民财产安全、职工的生活利益和安康,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尤其是高危行业,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如何降低和减少企业事故的发生率,一直是企业管理者和政府监管部门关心的问题。本文选取某高危化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安全管理的做法及存在的缺陷,从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成因、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措施对策、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及政府部门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措施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期望本文给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政府监管部门在加强安全管理方面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邓腾仁[6](2018)在《基于风险导向的A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企业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以及员工权益保护等社会责任问题成为了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基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需求以及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履行社会责任以及控制社会责任风险成为企业必然选择,许多企业开始探索将社会责任管理与内部控制机制相结合,尝试建设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制度。本文运用了案例研究、问卷调查与调研访谈等方法对基于风险导向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论文首先是详细描述了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基础,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然后选取了社会责任问题突出的A煤炭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访谈等方法对该企业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解决A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接下来论文梳理了A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业务流程中社会责任的主要风险点,对风险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风险导向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机制。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的保障措施以推进A企业风险导向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运行。论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在构建基于风险导向A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过程中,对A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产品质量以及员工权益保护等社会责任活动流程中的社会责任风险进行识别,并根据控制目标采取相对应的控制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在于以风险导向的视角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机制,将社会责任管理与风险管理理念相结合,通过内部控制机制控制社会责任活动中风险。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A企业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改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并给相关企业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带来新思路。

邱国申[7](2018)在《通辽市热电公司安全生产执行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各行各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内蒙古地区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体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大程度的降低了重大生产事故的发生。同时,对于各大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在日常的管理中,经常会出现难以杜绝的安全事故威胁着工人们和周围百姓的生命安全,对共建和谐社会以及内蒙古形象的树立也是一种阻碍。目前,发电公司的安全管理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而是关系到地区的安全层面,是一定地区范围内人民日常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是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将通辽市热电公司的安全生产执行力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发现安全生产执行力存在一定问题,同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逐个分析。本文首先是通过国内外对于安全生产执行力的相关研究以及基本理论进行以下研究:(1)对通辽市热电公司安全生产执行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并通辽市热电公司安全生产执行力存在体制问题、文化问题、自然及地理环境限制问题等进行了定性讨论;但在安全生产调查中可以了解到,热电公司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暴露出了通辽市热电公司在安全监督上做的还不够好;在安全激励机制方面,绩效考核是通辽市热电公司做的比较出色部分,但是针对经济对策,相比还有很多不足。这说明安全生产的处罚奖励程度并没能很好的激励和鞭策公司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履行安全职责;在安全管理工作的贯彻上做的还不够,布置的很多政策和任务并没有落实到基层,领导对工作的执行情况没有追踪到底,往往会存在只重视传达却不重视执行的情况。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建设具有执行意识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执行理念,树立科学价值观;(2)加强职工培训培养,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执行力;(3)优化保障体系,明确奖惩制度,加大奖惩程度,保障安全管理的贯彻实施。

许柠贺[8](2017)在《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组成部分,对保障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管理是发现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安全管理科学化对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具有显着效果。国家电网不仅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更是我国最大社会公益性企业,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对保证企业有序经营、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实施的安全管理方案大多数应用在化工、建筑、制造业等行业,而由于电力行业垄断性地位的原因,加之其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针对电网企业的安全管理理论和相关方法与工具如果完全借鉴国外方法,因国内外文化差异的影响,加之对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掌握不透彻,可能导致方法失败。因此,结合本国国情和具体政策、环境等因素详细对企业目前拥有的安全管理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探寻改进方法,第一能够为企业推行安全管理改革,改进安全管理方案提供思路;第二能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基于我国文化背景下安全管理理论实施情况的探索;第三能为电力行业或相关能源行业提供实践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MBA学习阶段学的风险管理知识,在借鉴国内外大量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为研究实例,通过对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讨论,对公司安全管理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实施安全管理方案所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安全管理改进方案进行分析和解释,最后,针对实施安全管理方案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的研究为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案,对其他研究电力行业相关问题的学者也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霞[9](2016)在《基于思想教育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安全问题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子。企业安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其中,思想教育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战略中居于首位。煤矿特别是民营煤矿是事故高发的重灾区,安全事故频发已经严重羁绊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着名的“3E对策”安全理论揭示出:在安全生产所需要的三个保障中,科技、管理和文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8%、27%和15%。安全文化的单独贡献率虽然不高,但它在发挥自身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的同时,也对科技效能的发挥和监管作用的大小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安全文化既是安全生产的自变量,也是安全生产的因变量。煤矿安全生产需要科技和装备等硬实力的投入,更需要思想文化理念这种软实力的打造,只有注重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有效结合,以软实力有效促进硬实力作用的发挥,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从思想教育这一独特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思想教育德性教育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企业文化人本理论和心理资本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审视了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揭示了思想教育对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论文进行实证研究,选择山西晋城地区李村煤矿作为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证样本,并选取处于同一地区、具有相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陈庄国有煤矿作为参照系,实证研究的整体思路:建立三个剖析面、构建两个对比系。三个剖析面为:2010年李村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五圈层剖析面、2010年陈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五圈层剖析面、2015年李村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五圈层剖析面;两个对比系为:2010年李村煤矿与2010年陈庄煤矿的安全文化剖析面的横向对比系和李村煤矿2010年与2015年自身安全文化剖析面的纵向对比系。实证研究揭示出:国营煤矿发展较为成熟的安全文化并不能简单的在民营煤矿照搬套用,必须结合民营煤矿自身特点建设符合自身实际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而且尤其要注重发挥思想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深入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基于思想教育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路径: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向,培养民营煤矿的安全责商、创新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方式,把思想教育深度融入煤矿中心工作、为安全文化建设搭建平台,高度重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使其成为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论文注重创新:一是在剖析传统的“三圈层理论”、“四圈层理论”、“陀螺模型”、“雷达模型”等各种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民营煤矿的实际,第一次提出了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五圈层雷达模型”,将“安全科技文化”作为煤矿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圈层,并努力揭示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该模型是对以往圈层理论与模型的丰富与拓展。二是本文在剖析个人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教育是解决民营煤矿个人不安全行为重要手段的新观点。三是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从思想教育的视域,对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并针对当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过于注重外部环境的营造,提出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围绕“本质安全人”来进行。

聂永成[10](2016)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的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教育转型分流势在必行。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招生难、就业难与劳动力市场频频出现的招工难的矛盾,以及新建本科院校愈演愈烈的更改校名之风和面临的诸多发展困境等现实说明,推动新建本科院校顺利转型分流,首先必须明确各利益主体在转型分流中的价值取向,并协调利益主体间的价值取向冲突。为此,本研究主要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的价值取向进行理论与实践意义上的探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与分流密不可分,转型是分流的背景和目的,分流是转型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手段,因此本研究把二者合称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特指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新建本科院校对学校系统内部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分化和调整,使学校办学类型发生根本性的质变,进而实现学校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的发展、学校系统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的价值取向是指转型分流的主体依据自身的本性、目的、需要或能力,在面对和处理转型分流中的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有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它主要体现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办学资源等转型分流的六个关键性要素中。实证调查表明,新建本科院校对转型分流政策抱有较为矛盾的心态,并出现了“积极拥护型”、“功利支持型”、“左右观望型”、“暗中抵制型”和“明确反对型”等五种不同的类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及其家长、企业等对转型分流政策均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调查发现,新建本科院校表面上均确立了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但实际定位趋同于学术型大学;普遍重视并积极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办学实践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明显,应用性特征突出不够;普遍重视科研工作,但由于科研定位不合理和缺乏应用性科研能力,应用性科研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大部分院校服务面向定位过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服务社会的深度和力度均不够;普遍重视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但现实中存在很多体制、机制障碍,师资队伍建设流于形式;普遍缺乏办学资源,但资源管理能力更为欠缺,资源来源渠道单一,内部资源开发不够,使用不合理,同时,政校企合作缺乏沟通、协调,产教融合推进困难。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中的价值取向冲突表现在不同层面:其一,在转型分流问题上,省级政府和一些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市级政府持有的是以地方政治、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功利性或效率性价值取向,这与主要追求政治合法性的中央政府产生价值冲突;其二,政府的转型分流政策导向经历了由中央政府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到地方政府实际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嬗变过程,而资源分配政策和转型分流配套政策则分别体现了地方政府注重效率和投机性的价值取向,相互矛盾的政策导向既导致新建本科院校进一步丧失办学自主权,也可能形成另一种形式的“同质化”;其三,社会公众朴素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导致其不支持政府的转型分流政策,并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分流政策选择造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其四,新建本科院校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以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为中心的多重价值诉求,这与行业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诉求产生一定的价值冲突,并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其五,高校既期待享受转型分流的政策红利,又担忧政策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专业教师既希望通过转型分流实现自主发展和收获名利,又对转型分流政策存在较多思想顾虑,学生从自身的发展利益出发,对转型分流持有既担忧又有所期待的矛盾心态,这些因素均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内部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产生价值取向冲突。导致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价值取向冲突的原因多样:首先,由于政府转型分流政策顶层设计不够与统筹协调不力,各利益主体间未能实现价值互认,从而导致地方政府贯彻、落实政策不到位甚至出现政策“变形”,以及社会公众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缺位”和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游离”状态,进而削弱了转型分流政策的合法性基础。其次,理论界对转型分流政策研究不足,社会评估中介组织监督主体缺位,新闻媒介未能及时引导社会舆论,社会公众深受传统文化观念制约,这些社会因素也是导致价值冲突的重要原因。再次,过度看重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长期投资,以及校企合作的高成本和高风险,这些因素均影响了企业积极履行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同时,行业协会尴尬的现实地位也限制了其在校企合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由于办学自主权未得到完全落实,新建本科院校不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同时,受惯性思维发展观和制度惯性的双重影响,院校的办学模式趋同综合性大学,发展动力严重不足。总结欧洲创业型大学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分流中的价值取向,前者在办学定位上将学术机构与商业公司合二为一,后者则坚持“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前者注重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比翼齐飞,后者则强调实践导向与政社企积极参与;在科学研究上,前者力求实现创造价值与反哺学术两全其美,后者则坚持应用导向下的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在社会服务上,前者重视政府引导与校企合作和协有序,后者则坚持在服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前者重视专业能力市场能力内外兼修,后者则坚持教学科研能力与实践经验并重,专兼职结合;在办学资源方面,前者坚持多方筹集与内部调节相结合,后者则坚持政府拨款与学校多方争取相结合。二者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指导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更好地协调转型分流中各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协调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中的价值冲突必须坚持以“质量公平”为核心价值取向,兼顾转型分流中的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问题,并坚持尊重规律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自主选择与差别对待相结合原则、宏观统筹与微观优化相结合原则,灵活运用平等合作机制、协商谈判机制、立法规范机制、行政协调机制、利益诱导机制和舆论引导机制。各级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职能,完善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其中,中央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优化转型分流的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应完善省级统筹与区域联动机制,促进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社会层面的专家学者应加强相关政策研究,夯实中国特色应用型教育理论基础;新闻媒体则应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促进观念变迁与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第三方评估机构则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参与构建应用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企业则应增强主体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用、责任共担”的深度合作模式,行业组织则要提升责任能力,积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则应更新办学理念,着力进行内涵建设与外部协调,具体来说,即应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和“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创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转变科研导向,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并坚持科研服务教学;坚持面向地方,瞄准市场,强化社会服务职能;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拓展师资来源渠道,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完善师资管理制度;拓展办学资源,实现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二、浅谈企业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生存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企业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生存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安全意识定义研究综述
        1.3.2 安全意识维度研究综述
        1.3.3 安全意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1.3.4 安全意识评价研究综述
        1.3.5 煤矿矿工安全意识研究综述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分析
    2.1 安全意识的概念
    2.2 安全意识的特点
    2.3 安全意识的形成机制
    2.4 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
    2.5 扎根理论简述
    2.6 本章小结
3 指标的设计与问卷的编制
    3.1 煤矿中层管理人员的界定
    3.2 资料来源
        3.2.1 半结构化访谈
        3.2.2 相关文献资料
    3.3 编码分析
        3.3.1 开放性编码分析
        3.3.2 主轴编码分析
        3.3.3 选择性编码
        3.3.4 理论饱和性检验
    3.4 指标筛选与优化
    3.5 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问卷的编制
        3.5.1 安全意识调查问卷的相关研究
        3.5.2 安全意识调查问卷的设计
        3.5.3 问卷基本内容统计
    3.6 本章小结
4 问卷修正与指标权重确定
    4.1 问卷修正
        4.1.1 显着性检验
        4.1.2 信度检验
        4.1.3 效度检验
        4.1.4 问卷调整
    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4.3 指标权重确定
        4.3.1 因子分析原理
        4.3.2 一级指标权重
        4.3.3 二级指标权重
    4.4 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4.5 本章小结
5 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评价与提升对策
    5.1 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评价分析
        5.1.1 安全技能评价分析
        5.1.2 安全态度评价分析
        5.1.3 安全管理评价分析
        5.1.4 安全行为评价分析
        5.1.5 安全意识评价分析
    5.2 安全意识相关性分析
        5.2.1 安全意识指标
        5.2.2 安全技能指标
        5.2.3 安全态度指标
        5.2.4 安全管理指标
        5.2.5 安全行为指标
    5.3 提升对策
        5.3.1 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技能提升对策
        5.3.2 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态度提升对策
        5.3.3 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行为提升对策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
    6.2 结论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附录Ⅳ

(2)长春东高公司研发人员培训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2章 长春东高公司研发人员培训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长春东高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2.2 长春东高公司研发人员培训管理现状
    2.3 长春东高公司研发人员培训管理问题分析
第3章 长春东高公司研发人员培训方案设计
    3.1 长春东高公司研发人员培训需求分析
    3.2 长春东高公司研发人员培训计划制定
    3.3 长春东高公司研发人员培训组织实施
    3.4 长春东高公司研发人员培训效果评估
第4章 长春东高公司研发人员培训方案的实施保障
    4.1 研发人员培训实施的组织保障
    4.2 研发人员培训实施的制度保障
    4.3 研发人员培训实施的资源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国家电网邯郸供电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 安全管理概述
        2.1.1 安全管理概念
        2.1.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2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2.2.1 安全管理理论
        2.2.2 安全管理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网邯郸供电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分析
    3.1 公司简介
        3.1.1 国网邯郸供电公司基本情况
        3.1.2 国网邯郸供电公司生产运行情况
    3.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3.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3.1 安全生产反违章制度
        3.3.2 安全防护装置及装置保存保养制度
        3.3.3 安全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制度
        3.3.4 培训制度
        3.3.5 对承包商严格筛选、把控机制
    3.4 安全隐患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网邯郸供电公司安全管理调查
    4.1 安全管理调查
        4.1.1 问卷设计及调查
        4.1.2 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4.1.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2 存在问题
        4.2.1 员工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4.2.2 生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4.2.3 安全防护措施有待进一步提升
        4.2.4 安全生产应急措施落实不到位
        4.2.5 生产安培训体系仍然不完善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家电网邯郸供电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改进对策
    5.1 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保障
        5.1.1 安全生产制度的制定流程
        5.1.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
    5.2 开展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5.3 建立施工的标准化管理
    5.4 完善企业安全文化
        5.4.1 企业安全文化概念
        5.4.2 安全文化的建设
    5.5 开展员工情绪管理工作
        5.5.1 情绪管理流程
        5.5.2 员工情绪自我调节
    5.6 规范公司安全培训管理工作
        5.6.1 优化培训流程
        5.6.2 严格职教经费管理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4)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溯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安全
        一、何谓安全?
        二、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三、安全的特征
    第二节 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含义
        二、安全教育的特征
        三、安全教育的功能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四、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
        五、高校安全教育的特征
第二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理论视角——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基础
        二、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任务和方法
        三、系统理论与教育
    第二节 系统理论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一、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
        二、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第三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之一:多案例比较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实施
        一、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
        二、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内容框架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实施
    第二节 高校安全系统要素的分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分析
        二、高校安全教育形式的分析
        三、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的分析
        四、高校安全教育人员的分析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一、整体性特征分析
        二、开放性特征分析
        三、层次性特征分析
        四、协同性特征分析
    第四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动力分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的构建
        二、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要素的分析
第四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二:单案例透析
    第一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优化过程
        一、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展
        二、安全教育方式的创新
        三、安全教育组织的变革
        四、安全教育人员的培养
    第二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特征的完善过程
        一、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
        二、开放性:校内外联动机制
        三、层次性:教育目标分层
        四、协同性:部门间密切合作
    第三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强化过程
        一、体制机制的建立
        二、科学技术的引进
        三、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第四节 E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成效
        一、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三、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
    第五节 E高校未来安全教育体系的展望
        一、强化全局意识,加强薄弱环节
        二、拓宽宣传教育途径,构建立体式宣传教育模式
        三、深化“警校联动”,提升安全教育开放性
        四、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协同合作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第五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第一节 整体性:忽视安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一、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
        二、教育对象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三、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第二节 开放性:低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一、社会环境风险
        二、网络环境复杂
        三、周边环境混乱
        四、教育理念不当
        五、其他不良因素侵蚀
        六、资源尚未有机整合
    第三节 协同性: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其影响
        一、问题家庭教育不健全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三、家长的不良示范
    第四节 层次性:高校安全教育观念与保障偏差
        一、高校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理念缺失
        三、安全教育法律法规缺位
        四、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
        五、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第六章 境外高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经验启示
    第一节 整体性:内容、人员、制度机制完善
        一、内容全面且有针对性
        二、人员专业且充足
        三、制度机制科学完备
    第二节 开放性:教育形式多样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
        二、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第三节 协同性:组织完备与协调
        一、纽卡斯尔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二、香港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三、台湾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四、东京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第四节 层次性:多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
        一、物质层面
        二、制度层面
        三、精神层面
第七章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及措施
    第一节 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
        一、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安全教育内容
        二、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方式
        三、专业过硬、力量充足的安全教育队伍
    第二节 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
        一、整体性:把握安全教育的理念
        二、层次性:健全安全教育的组织机构
        三、协同性:提升安全教育各层面的协作
        四、开放性:促进高校内外的合作与共享
    第三节 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
        一、制度建设
        二、机制建设
        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
        四、经费投入与设施保障
    第四节 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
        一、安全文化与高校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三、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三: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问卷
    附录四: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指标问卷
    附录五: 高校安全教育访谈提纲
后记

(5)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1.1.1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1.1.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存在问题
    1.2 政府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1.2.1 政府安全监管模式现状
        1.2.2 当前政府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1.3.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3.2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
        1.3.3 下一步,安全管理的做法
第二章 企业安全问题及成因
    2.1 工艺装置的危险性有害因素分析及危险度分级
    2.2 生产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
        2.2.1 灼烫伤危险性
        2.2.2 中毒危害性
        2.2.3 火灾、爆炸危险性
    2.3 企业安全管理容易存在的问题
        2.3.1 安全意识不强
        2.3.2 安全管理模式落后
        2.3.3 安全科技投入不足,高危工艺自动化程度不高
        2.3.4 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2.3.5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第三章 规范企业安全管理措施对策
    3.1 加强源头防控,强化源头管理
        3.1.1 组织岗前培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3.1.2 定期排查隐患,制定预案并定期演练
    3.2 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2.1 加强企业生产安全的措施
        3.2.2 如何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3.2.3 提高工会在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3 严格过程监督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
        3.3.1 提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意识
        3.3.2 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3.3.3 建立主要负责人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制度
        3.3.4 重视企业安全文化的打造
        3.3.5 重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
        3.3.6 重视企业自我创新发展理念
        3.3.7 完善重大危险源认定程序,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3.4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3.4.1 深化认识,夯实企业主体责任
        3.4.2 创新活动载体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3.5 群众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
        3.5.1 依托企业工会组织,建立隐患档案管理制度
        3.5.2 建立职工排查事故隐患奖励制度
        3.5.3 依托基层工会组织,建立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第四章 政府部门规范企业安全监管措施
    4.1 加强监管执法保障,规范监管执法
        4.1.1 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发挥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的作用
        4.1.2 加强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创新应急管理宣教模式
        4.1.3 重视开展安全专项督查行动和政府部门巡查工作
    4.2 安全生产“网格化”
        4.2.1 打造"大安全"的安全管理模式
        4.2.2 细化安全管理工作,打造网格化管理模式
    4.3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
    4.4 加强工伤认定服务,维护受伤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4.5 推行安全生产全员执法模式
    4.6 .加强政府部门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
    4.7 完善体制机制落实主体责任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4.7.1 设立“安全券”制度,控制事故发生
        4.7.2 多部门联动分行业抓好安全监管
        4.7.3 从严问责,落实"一票否决"考核机制
        4.7.4 强化源头治理,严肃事故调查
    4.8 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培育标杆企业
        4.8.1 工贸企业“两个体系”建设
        4.8.2 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主体责任
        4.8.3 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
    4.9 本章小结
        4.9.1 研究成果
        4.9.2 不足及下一步需要提升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风险导向的A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主要的创新点
第2章 基于风险导向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理论分析
    2.1 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2.1.1 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含义
        2.1.2 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目标
        2.1.3 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内容
    2.2 基于风险导向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
第3章 A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A企业概况
    3.2 A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现状实地调查过程
        3.2.1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风险点分析
        3.2.2 调研访谈实施
        3.2.3 问卷调查发放与整理
    3.3 A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A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3.3.2 A企业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3.3 A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3.4 A企业员工权益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基于风险导向的A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4.1 基于风险导向的A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原则
        4.1.1 风险导向原则
        4.1.2 前瞻预警原则
        4.1.3 成本效益原则
        4.1.4 重要性原则
    4.2 基于风险导向的A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流程设计
        4.2.1 社会责任目标设定
        4.2.2 社会责任风险点识别
        4.2.3 社会责任风险点分析
        4.2.4 社会责任风险点控制
    4.3 基于风险导向A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具体构建
        4.3.1 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构建
        4.3.2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管理方面的构建
        4.3.3 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构建
        4.3.4 员工权益保护方面的构建
第5章 基于风险导向的A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保障措施
    5.1 营造社会责任风险内控氛围,完善社会责任内部环境
    5.2 优化A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交流与沟通
    5.3 完善A企业社会责任的风险监督
    5.4 建立A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核算体系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清单

(7)通辽市热电公司安全生产执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发电公司安全生产执行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企业安全生产执行力的内涵与基本要素
        2.1.1 执行力的内涵
        2.1.2 安全生产执行力的内涵
        2.1.3 安全生产执行力的基本要素
    2.2 企业安全生产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2.2.1 领导干部决策
        2.2.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
        2.2.3 员工素质情况
        2.2.4 激励奖惩机制
第3章 通辽热电公司安全生产执行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公司简介
    3.2 安全生产执行力现状的调查设计
        3.2.1 调查问卷设计
        3.2.2 调查对象说明
    3.3 安全生产执行力现状的调查结果
        3.3.1 安全生产执行力整体现状自评结果较好
        3.3.2 安全生产目标基本实现
        3.3.3 执行力的三个核心流程运转较好
        3.3.4 安全生产水平尚不稳定
第4章 安全生产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4.1 责任制落实存在差距
        4.1.1 安全管理监控不到位
        4.1.2 危险源辨识不认真
        4.1.3 流程形式化严重
    4.2 安全监督管理有待加强
        4.2.1 考察监督弱化
        4.2.2 监督管理力量弱化
        4.2.3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落实不得力
    4.3 安全文化环境有待完善
        4.3.1 安全文化培训不到位
        4.3.2 部分职工按规章操作观念不强
        4.3.3 部分职工安全思想观念不强
    4.4 责任心与执行力普遍偏低
第5章 通辽市热电公司安全生产执行力的提升策略
    5.1 培养员工执行理念,建设执行性企业文化
        5.1.1 安全理念
        5.1.2 企业文化深入
    5.2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加速安全制度的完善
        5.2.1 必须结合实际生产情况
        5.2.2 制度的制定必须保证高效
        5.2.3 支持鼓励技术创新变革
    5.3 完善安全监督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执行力
        5.3.1 强化监督职能
        5.3.2 职能划分便利于安全生产
        5.3.3 以执行力的提高为依据设定岗位职责
        5.3.4 安全监督管理过程由人治转向法治
    5.4 优化激励,保障安全生产执行力的实施
        5.4.1 要明确奖惩标准
        5.4.2 加大奖惩程度
        5.4.3 改变激励方式
        5.4.4 注意奖惩通报的途径
    5.5 深入基层,发挥领导作用
    5.6 抓好“三基”,发挥基础班组作用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现状
    2.1 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简介
        2.1.1 公司总体概况
        2.1.2 公司安全管理组织状况
    2.2 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现状
    2.3 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问卷调查
        2.3.1 安全管理问卷调查
        2.3.2 统计分析
    2.4 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问题
        2.4.1 安全管理缺乏基础岗位风险辨识
        2.4.2 各层级安全风险评估标准趋同
        2.4.3 设备陈旧老化情况严重
        2.4.4 人员安全管理理念不到位
        2.4.5 电网运行环境不稳定
    2.5 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原因分析
        2.5.1 未形成科学安全文化氛围
        2.5.2 制度落实不到位
        2.5.3 安全监察水平乏力
        2.5.4 安全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2.5.5 信息化水平不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3.1 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改进方案设计原则
    3.2 基于安全管理“五要素”的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方案提出
        3.2.1“五要素”提出依据
        3.2.2“五要素”基本辨识
        3.2.3“五要素”基本关系
    3.3 基于安全管理“五要素”的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改进方案内容
        3.3.1 强化基础岗位风险辨识
        3.3.2 建立三级安全管理标准
        3.3.3 创新设备使用维修方法
        3.3.4 开展专业化培训工作
        3.3.5 加快省级电网建设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4.1 安全文化建设
    4.2 完善制度保障
    4.3 推进安全监察
    4.4 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4.5 推进安全信息化建设
    4.6 本章小结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基于思想教育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依据
3 思想教育之于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3.1 思想教育与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高度契合性
    3.2 思想教育是解决个人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手段
    3.3 思想教育对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具有特殊作用
    3.4 本章小结
4 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4.1 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4.2 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特殊背景
    4.3 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4 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5 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思想教育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实证研究
    5.1 民营煤矿与国有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差异性
    5.2 2010年李村煤矿安全文化建设
    5.3 李村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5.4 思想教育深度介入后的李村煤矿安全文化建设(2010年以来)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思想教育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路径
    6.1 思想教育把握核心价值观为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引领方向
    6.2 思想教育运用安全责商管理创新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方式
    6.3 思想教育整合资源促进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平台建设
    6.4 思想教育借鉴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智慧支持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的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
        (一) 国外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的相关研究
        (三) 研究现状评价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价值取向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
        (一) 新建本科院校
        (二) 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分流
        (三) 价值取向
        (四)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的价值取向
    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的构成要素与特征
        (一)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的构成要素
        (二)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的主要特征
    三、合理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的价值标准
        (一) 办学定位合规律性
        (二) 人才培养合实践性
        (三) 科学研究合应用性
        (四) 社会服务合地方性
        (五) 师资队伍合发展性
        (六) 办学资源合开放性
    四、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价值取向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 价值理论
        (二) 生态位理论
        (三) 社会协调理论
第三章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价值取向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一) 调查目的
        (二) 调查意义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 问卷调查
        (二) 深度访谈
        (三) 实地调研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调查对象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的认识和态度
        (二)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的现状
        (三) 实证调查结果小结
第四章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的价值取向冲突及其症因分析
    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中的价值取向冲突
        (一) 各级政府之间的价值取向冲突
        (二) 政府与新建本科院校之间的价值取向冲突
        (三) 政府、高校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价值取向冲突
        (四) 新建本科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价值取向冲突
        (五) 新建本科院校内部的价值取向冲突
    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价值取向冲突的症因分析
        (一) 政府:顶层设计不够与统筹协调不力,导致主体间未能实现价值互认
        (二) 社会:理论研究和社会评价缺位,导致社会舆论与传统观念制约改革
        (三) 企业:重短期利益而轻长期投资和社会责任,导致主体角色“游离”
        (四) 高校:办学自主权受限与办学理念保守落后,导致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第五章 国外大学转型分流价值取向的特征与启示
    一、欧洲创业型大学建设价值取向的特征
        (一) 办学定位:学术机构与商业公司合二为一
        (二) 人才培养: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比翼齐飞
        (三) 科学研究:创造价值与反哺学术两全其美
        (四) 社会服务:政府引导与校企合作和协有序
        (五) 师资队伍:专业能力与市场能力内外兼修
        (六) 办学资源:多方筹集与内部调节相互结合
    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建设价值取向的特征
        (一) 办学定位: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
        (二) 人才培养:实践导向与政社企积极参与
        (三) 科学研究:应用导向下的教研相互融合
        (四) 社会服务:在服务地方中实现持续发展
        (五) 师资队伍:教研与经验并重,专兼结合
        (六) 办学资源:政府拨款与多方争取相结合
    三、国外大学建设的共同经验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一) 政府:改善制度环境和发挥市场机制双管齐下
        (二) 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办学并实现共赢发展
        (三) 社会: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和参与教育质量保障
        (四) 高校:内部推行改革创新和外部践行市场理念
第六章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价值取向冲突的协调路径
    一、协调转型分流冲突的核心价值取向:“质量公平”
        (一) “质量公平”取向的内涵
        (二) “质量公平”取向是新形势下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的必然走向
        (三) “质量公平”取向协调转型分流冲突的具体体现
    二、协调转型分流价值取向冲突的原则与机制
        (一) 协调转型分流价值取向冲突的原则
        (二) 协调转型分流价值取向冲突的机制
    三、协调转型分流价值取向冲突的具体路径
        (一) 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完善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
        (二) 社会:加强理论研究,协力改善环境与保障质量
        (三) 企业:增强主体意识,兼顾社会责任与合作共赢
        (四) 高校:更新办学理念,着力内涵建设与外部协调
结语
    一、基本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四、浅谈企业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生存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矿中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评价研究[D]. 刘乔.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长春东高公司研发人员培训方案研究[D]. 朱秀明. 吉林大学, 2020(08)
  • [3]国家电网邯郸供电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研究[D]. 翟静楠.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4]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D]. 詹伟峰. 厦门大学, 2018(12)
  • [5]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研究[D]. 李莹莹.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6]基于风险导向的A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研究[D]. 邓腾仁. 南华大学, 2018(01)
  • [7]通辽市热电公司安全生产执行力研究[D]. 邱国申. 沈阳大学, 2018(02)
  • [8]国网A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研究[D]. 许柠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9]基于思想教育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 李霞.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10]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分流的价值取向研究[D]. 聂永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谈企业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的生存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