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丹江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一、丹江流域水文特征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郝改瑞[1](2021)在《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流域非点源污染形势严峻,而且面临多要素耦合驱动及多时空过程相互影响的问题。本文以汉江流域陕西段为研究区域,通过监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分析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研究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产生的特征、规律和机理,构建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和未来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流域近48年的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流域降雨量呈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呈小幅上升趋势,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近十年年平均气温比80年代的年均气温升高了近1.0℃,三者均具有一个27 a左右的主周期,且降雨量和降水强度均呈现由北到南增加趋势,气温呈现由西北到东南增大趋势。武侯镇、安康站和丹凤站的径流量在0.05显着水平下呈现不明显的下降趋势,麻街站径流量呈现不显着上升趋势,各水文站年际间径流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前3个水文站径流量均有一个20 a左右的主周期,麻街站径流量有7 a左右的周期。武侯镇和安康站泥沙量随时间上升趋势不明显,麻街站和丹凤站泥沙量随时间下降趋势不明显,四个水文站点泥沙量的周期性均不明显。(2)通过汉江流域陕西段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三个空间尺度的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表明降雨径流均呈现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径流量、泥沙量、产污量之间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各径流小区氮素(TN、NH3-N、NO3-N)和磷素(TP、SRP)的流失强度均值分别为0.12 kg/ha和0.0137 kg/ha,杨柳小流域对应的氮素和磷素的流失强度分别为0.16 kg/ha和0.0165 kg/ha,氮磷素流失强度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小区。汛期杨柳小流域输沙模数为8.04 t/km2,径流小区平均土壤流失量为1.31 t/km2,发现土壤流失量也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径流小区。两者氮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和正磷。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不同监测指标2011~2018年的非点源负荷均值超过60%,个别年份贡献占比达到80%以上。(3)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从降雨径流、土壤侵蚀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进行了构建,并在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验证。产汇流模块分别选择了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和逆高斯汇流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2020年校准期(6场)和验证期(2场)洪水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达到了 0.68和0.73。2003~2018年汉江支流恒河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94、0.93和0.73。2003~2018年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分别为0.95、0.91和0.68。土壤侵蚀模块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泥沙输移比分别为0.445和0.36,与长江水利委员会研究结果(长江流域的泥沙迁移比大约为0.1~0.4)一致。联合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和产汇流过程,分别建立了颗粒态和溶解态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颗粒态氮(PN)和颗粒态磷(PP)的流失量分别为31.36 kg/(hm2-a)和14.66 kg/(hm2·a)。安康断面流域的PN和PP的流失量分别为957.84 kg/(km2·a)和85.62 kg/(km2.a)。通过杨柳小流域不同场次污染物过程模拟,确定TN、NH3-N、NO3-N、TP和SRP污染物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69、0.74、0.79、0.71和0.71。安康断面以上流域NH3-N和TP污染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为0.78和0.83。从而说明模型在研究区适用,模拟结果可信。(4)汉江流域陕西段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较小,近十年林地增幅较大。流域斑块类型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景观类型较原先水平丰富多样。对比2011~2018年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以及SWAT模型模拟结果,发现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流域偏南区域污染负荷多,其原因是降雨量大。草地面积最大所带来的土壤侵蚀也最严重,它和耕地对流域土壤侵蚀量和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均较大。8~15°区域带来的土壤侵蚀量最大,所携带的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也最大,5~8°区域的贡献率处于第二位。溶解态氮磷负荷逐年递减,草地贡献最大,林地和耕地次之。0~5°区域的溶解态负荷量最大,8~15°和5~8°的区域次之。颗粒态氮磷负荷与蔓延度指数CONTAG、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集度指数AI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溶解态NH3-N和TP与景观形状指数LSI、LPI和AI表现出正相关性,说明流域景观的多样性、破碎度和聚散型的增加会加大营养物输出的风险。(5)采用天气发生器NCC/GU-WG生成研究区域未来30年(2021~2050)的气候变化情景,历史气象观测资料与预报要素均取得较理想的结果,模拟效果表现为气温>降雨量,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与基准期(1971~2000年)相比,未来情景逐日降雨量变化不大,除石泉站以外站点降雨量均减小,各站点日最高/最低气温均有小幅增加趋势。气候变化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分析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安康断面以上流域未来30年径流量、NH3-N、TP均有小幅上升的趋势。

李明月[2](2021)在《秦岭丹江流域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功能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改善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矛盾、促进全国水资源合理分配和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的水源区,丹江流域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加快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尤其是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的研究、改善其生态环境十分重要。本文以陕西省境内的丹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InVEST模型作为主要方法,首先对模型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一系列校验和修正,以保证模型适用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丹江流域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这两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量评估以及重要性分级。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InVEST模型对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量评估及空间表达是一种快速且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大量模拟和校验工作实现了关键参数的本地化确定,确保各输入图层及数据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提高模型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流域实际观测资料对产水模型结果进行验证发现,趋势分析基本一致,模型结果可靠。同时,经过本地化确定的参数可以为其他无资料地区的生态水文相关研究提供参考。(2)丹江流域在2000~2019年间,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总量为4.98亿m3,多年平均水源涵养能力为126.51mm。20年间,水源涵养量呈波动变化且有所减少,有着每年减少1.57mm的趋势,水源涵养量减少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丹凤县和商南县南部,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一定措施防范由此可能引发的一系列负面影响。(3)丹江流域水源涵养的空间格局整体上表现为从西北向东南、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与降雨量和产水量的的整体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在局部地区又因为土壤质地、植被类型以及地形地貌等因子的综合影响而表现出较显着的差异性。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涵养水源的能力表现为:草地>林地>耕地>城乡建设及居民用地>未利用土地>水体。流域内不同土壤类型的水源涵养量表现为:黄棕壤>石灰土>褐土>紫色土>棕壤>粗骨土>新积土>水稻土>潮土>黄褐土。(4)丹江流域在2014年共发生土壤实际侵蚀量0.37×108t,且流域内以中度侵蚀和强度侵蚀为主,整体发生土壤实际侵蚀情况较为严重,高强度的土壤侵蚀主要存在于高海拔、高坡度地区。研究区土壤保持总量为4.50×108t,能力总体不高。研究区的土壤保持功能跟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及地表植被有关,其中林地和草地对于流域的土壤保持有着极大地贡献,土壤保持总量分别为1.72×108t和1.67×108t。(5)从丹江流域内水源涵养功能和土壤保持功能的区域划分结果来看,流域南部地区特别是丹凤县和商南县的南部地区,既是水源涵养功能的极重要等级区,又是土壤保持功能的极重要等级区,尤其需要足够的重视。必须根据流域内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空间格局,因地制宜的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从而提高流域水土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效率。

宋嘉[3](2021)在《丹江鹦鹉沟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丹江水源区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可以使水资源利用价值、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及流域中下游的水资源管理利用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为水源区的建设和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保障。以具有相对独立的水循环地理单元的“小流域”展开多因素的综合性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主流趋势。因此,研究丹江鹦鹉沟小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特征对水环境污染的系统治理及水源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任务的完美收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以丹江鹦鹉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以20172020年的气象和水文水质数据为基础,在5种径流小区和小流域这两个不同尺度下研究降水-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的响应关系,揭示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及输出机制,总结非点源污染特征。构建SWAT模型,分析泥沙及各形态污染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识别污染关键源区,提出适应于丹江鹦鹉沟小流域的非点源污染优化控制方案。(1)以20172020年内164场次的日降水量资料为基础估算年内各月的降水侵蚀力,剖析侵蚀性降水的分布特征。重点分析8场次降水得出,各径流小区的产流量及产沙量基本伴随降水量而同步增加。径流小区的单位面积产流量及产沙量顺序均为:30°耕地(9小区)>12.5°耕地(11小区)>12°耕地(13小区)>草地(20小区)>林地(19小区)。不同径流小区的降水量-径流量(产沙量)关系式均拟合程度高。SCS-CN模型在径流小区及小流域尺度上的模拟效果均较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可控制在25%以内。(2)对比汛期前、后土壤中氮、磷素的含量情况,在各种土地利用条件下的流失程度大致均为耕地>草地>林地。各形态氮、磷素的流失程度基本上同降水量及降水强度呈正相关关系。由SPSS分析得出径流量与各形态氮、磷素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其与降水量和产沙量。氮素月际变化规律较为明显,磷素则相比较差。根据平均浓度法估算不同年份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各种非点源污染负荷占全年负荷的85%以上,总氮及总磷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比例高于泥沙。(3)构建丹江鹦鹉沟小流域SWAT模型,并将其区划为5个子流域,55个HRUs。基于小流域把口站的实测水量、水质数据,选择确定性系数和纳什系数作为率定验证的评价指标,各项评价结果均满足标准要求,认为鹦鹉沟小流域SWAT模型的模拟结果可信度及合理性较高。(4)SWAT模拟结果显示出径流、泥沙和各形态氮、磷污染负荷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根据其单位面积泥沙及污染负荷的产出情况对各个子流域进行等级划分,并识别关键源区。有机氮与有机磷空间分布规律相似,均与泥沙的关键源区分布有所重合,负荷量输出较大的5号分区处于下游及支流交汇区。各种土地利用下的单位面积泥沙及各形态氮、磷污染负荷的输出量值略有差异。采用等标评价法识别出磷素为研究区域内影响水质达标的主要因素。(5)研究共设置了7种情景方案,不同的优化控制措施在降低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5.18%至45.78%有巨大的跨度。优化控制单项措施中的工程性措施的污染负荷削减率为7.1445.78%,大于非工程性措施的5.1828.69%。管控效果较好的措施为单项措施中等高植物篱和组合措施中的植被缓冲带+等高植物篱。利用信息熵的多属性方法评估后得出等高植物篱措施的综合属性值最高,利用成本-效益评估结果为残茬覆盖措施最为实用。综合分析得出,针对污染严重区域可应用等高植物篱措施进行重点防控,而对于面积较大且污染程度较低的地区可采用残茬覆盖的措施,长期稳固地缓解非点源污染的危害。

李秀清[4](2021)在《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文中提出丹江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和自然地理的分界线秦岭山脉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加剧,以及工农业生产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丹江流域的水资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开展丹江流域水文模拟研究径流以及水文情势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陕西省丹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VIC水文模型进行水文模拟,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特征和原因,预测了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情况,并提出丹江流域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以秦岭山地丹江流域丹凤水文站的月径流观测数据来率定模型以使参数本地化,建立了该流域的VIC水文模型,以流域出水口荆紫关水文站和竹林关、武关水文站实测径流数据验证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性并讨论分析VIC水文模型径流模拟在流域内部分区的差异,用于模拟流域过去的水文过程及预测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状况。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趋势下研究流域的径流变化情况,构建流域径流变化综合分析框架,评价流域的生态流量和生态需水状况,提出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为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响应研究以及丹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DEM、植被、土壤、气象驱动数据处理,制备流域模型参数,构建秦岭山地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利用丹凤水文站实测月径流、陕西省丹江流域水情监测径流以及荆紫关水文站日、月径流数据进行参数调整,将模型应用于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并利用武关、竹林关水文站数据检验,检测VIC水文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状况,分析该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丹凤站实测资料检验Nash效率系数率定期为0.82、验证期为0.81,VIC陆面水文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陕西省丹江流域的日、月径流过程;相对误差率定期为4.51%、验证期为2.13%,能够很好的模拟该流域的水量平衡;利用参数移植,将丹凤站建立VIC水文模型用于陕西省丹江流域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省境出口断面径流资料验证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充分说明VIC水文模型在中小流域尺度的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采用理论分析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流域径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影响模型上边界气象驱动条件的气候变化、模型下边界下垫面植被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Budyko假设的气候弹性系数法和VIC水文模型模拟进行丹江流域内部分区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在流域内部分区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商洛市的中心区商州区和丹凤县的分布区所在的上游分区流域是区域人口和工农业产区主要集聚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中心,相对于中下游的武关河流域、银花河流域、下游区域,下垫面条件变化的影响更为显着,但气候变化是整个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径流的响应关系得出丹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变化体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草地、耕地减少,林地增加,流域年均径流减少,与草地减少、耕地还林使蒸散发和截留增加响应流域径流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耦合。(3)针对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和水文情势变化,论文利用已构建的丹江流域分布式VIC水文模型,模拟了流域1961-2019年流域长期的逐日径流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流量(生态盈余量和生态不足量)和IHA指标,对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进行分析,构建丹江流域生态需水度评价方法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过去50多年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径流呈减少趋势,这一趋势与流域降水减少趋势一致;199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径流的减少,流域生态流量整体呈现出生态不足量。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存在不足状况,尤其是下游区域生态需水量出现明显不足。(4)利用新一代气候变化情景RCP2.6、RCP4.5、RCP8.5下CMIP5的BNU-ESM、BCC-CSM1.1(m)、IPSL-CM5A-MR、CSIRO-MK3.6.0、Can ESM2模式的降尺度处理数据驱动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耦合模拟气候变化下径流对气温、降雨的响应,从而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山地丹江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气温将继续上升,绝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未来情景下将会出现减少趋势;由于气温和降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丹江流域未来时期多年平均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全年各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汛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小,而枯水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大,枯水期极容易出现干旱灾害,流域未来水资源管理将面临挑战。(5)基于以上VIC水文模型模拟评估预测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水源区的丹江流域进行了水资源分区划分,将丹江流域划分为上游丹江商州区和中游武关丹凤区、银花山阳区和下游丹江商南区,并将VIC水文模型模拟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和生态需水评估以及VIC水文模型耦合未来气候情景模式预测未来水资源状况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流域水资源分区状况提出响应的水资源管理对策。为流域水资源划分提供参考,并对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提出节水、高效用水、充分利用与建设水利设施工程、流域分区水土治理、水资源分区保护等统筹管理对策。

曹叶琳[5](2021)在《秦岭水源涵养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秦岭呈东西走向贯穿我国中部,是重要的天然绿色屏障和多种类型生态功能区,目前有关该研究区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服务的研究还缺乏深入。本文立于水源涵养功能这一研究点,选择陕西省内的秦岭核心区为研究区域,借鉴生态系统理论,选择InVEST模型、修正的Penman-Monteith模型和相关空间分析等方法,综合利用多源数据产品,对1980~2018年秦岭水源涵养生态功能的时空差异特征和动态变化进行探索,初步分析影响因子与水源涵养的联系,并对水源涵养在不同尺度下对气候的响应开展深入探讨,最终通过情景设定对秦岭未来一段时间水源涵养量进行简单的模拟预测,以期为秦岭水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1980~2018年秦岭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和年蒸散量均呈上升状态,年降雨量则呈下降状态,变化趋势分别为0.37℃/10a、10.64mm/10a和-17.03mm/10a,且这三要素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2.76℃、875.89mm和840.70mm。空间上整体来看,气温与降水量的分布均是秦岭南麓的值高于北麓,而蒸散量的分布与海拔有一定相关性。(2)1980~2018年耕地总共减少了65.68km2,林地减少了12.38km2,草地增加了38.12km2,水域增加了11.75km2,其他用地则增加了28.16km2。从年代来看,1980s到2010s耕地的变化趋势和林地、草地的变化趋势呈反向变化,耕地面积的增加伴随着林地和草地的下降。(3)1980~2018多年平均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范围、水源涵养深度、水源涵养总量分别为0~1140.69mm、51.84mm、30.12×108m3。近39年,水源涵养整体变化表现为缓慢下降,变化速率为-2.14×108m3/10a,且由于极端降水,水源涵养量分别在1981、1983和1997年出现过三次较大的突变。水源涵养量在空间上表现为整体上除嘉陵江流域以外,以秦岭主脊为核心向四周逐渐降低。从一级流域来看,水源涵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汉江流域16.40×108m3、渭河流域4.94×108m3、嘉陵江流域4.15×108m3、丹江流域2.93×108m3和洛河流域1.54×108m3。(4)水源涵养量随DEM的升高而增加,变化趋势为16.8mm/km;随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变化趋势为坡度每升高1°,水源涵养下降0.72mm;随气温的升高而减少,变化趋势为3.91mm/℃,且气温与水源涵养量的相关性与海拔的高低呈负相关;水源涵养量还随着降水量的升高而增加,降雨量每增加10mm,水源涵养量增加2.67mm;随蒸散量的升高而减少,蒸散量每增加10mm,水源涵养量下降1.96mm;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量不同,表现为林地(15.09×108m3)>草地(9.43×108m3)>耕地(5.53×108m3)>城乡用地(0.04×108m3)>未利用地(0.01×108m3),其中林地和草地的水源涵养量占总量的81.41%,成为主要贡献力量。(5)在极端降水条件下,水源涵养量变化显着,干旱年份的水源涵养量占多年平均的29.53%,湿润年份是多年平均的2.36倍。极端降水对水源涵养量的影响表现在,湿润年份水源涵养量较正常状态下增加了59.46mm,干旱年份则减少了18.29mm。根据情景模拟证明气候变化对水源涵养量起主导作用,且模拟得到未来十年秦岭平均水源涵养量为31.48×108m3,与近39a的平均水源涵养量相比增加1.36×108m3。

张译心[6](2020)在《丹汉江流域不同尺度景观格局变化对水沙及水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丹汉江流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对陕西、湖北两省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流域的径流量、输沙量和水质受景观变化的影响,并且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影响程度不同。本文以丹汉江流域在陕西省的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5年期间的水文和水质监测数据,通过地理信息技术(GIS)、景观格局分析、灰色关联度模型以及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等,对研究期内流域的水沙变化基本特征、土地利用格局、植被变化特征及局部地区水质变化进行初步分析,构建植被-地形景观因子,探究流域景观格局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于水沙的影响差异,以及不同时空尺度上对典型小流域水质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取的主要结果如下:(1)丹汉江流域在研究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89.2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30.3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为214.1万吨,汛期占比分别为73.9%、75.7%和92.5%;多年平均径流量呈现增长趋势,变异程度较小;输沙量呈现减小趋势且变异程度较大;干流水质基本属于中等变异和弱变异,符合国家Ⅱ类地表水水质标准;(2)丹汉江流域的草地和林地为土地利用景观基质,草地、林地和耕地的面积占比分别为40.9%、33.6%和24.5%;研究期内有明显的城镇化趋势,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变化率最大;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多年变化特征为景观破碎度降低,连通度增大,景观多样性增大;(3)丹汉江流域植被在空间上显着增加的面积占比为82.6%,显着降低的面积不足1%:植被在空间上的突变主要是集中在2006-2009年;Hurst大于0.5的占比为73%,结合M-K趋势检验可知,研究期内植被在未来也将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4)随着土地利用景观缓冲带面积(宽度)的增大,PD、LSI、COHESION、SHID等指数呈现出显着的尺度效应;单侧宽1000m缓冲带的水沙与土地利用景观的平均关联度最高,分别为达到0.802与0.795;构建基于地形因子和植被覆盖的植被-地形景观指数,在景观尺度上其与水沙的耦合关系更好,关联度分别达到0.816和0.841;(5)丹汉江典型流域水质与景观的耦合关系在干湿季差异显着;植被-地形景观对干湿季水质的解释度较土地利用景观更高,分别达到50.45%和37.10%;丹江流域的硝氮和总氮在空间上为强变异,氨氮和总磷为中等变异;丹江水质与植被-地形景观的OLS模型中R2基本小于0.6,而在GWR模型中,因子信息提取的有效程度均高于0.6,说明GWR模型对于丹江空间水质-景观拟合优度更高。

黄康[7](2020)在《基于SWAT模型的丹江流域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面源污染已是影响流域水环境与水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丹江流域属于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安全保障区,保障水质安全需要解决好水环境污染问题,控制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是一系列减少或预防水环境污染的措施,已成为最有效的面源污染防治手段之一;本文基于SWAT模型模拟丹江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分析时空变化规律,根据污染流失强度的不同,识别出关键源区,评估最佳管理措施在HRU尺度和子流域尺度上面源污染负荷削减效果,同时基于信息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评估最佳管理措施的成本效益,提出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分析2013~2018年丹江流域典型断面水质特征,计算内梅罗污染指数和污染分担率,结果表明:年际变化差异小,流域水质变化较为稳定,沿程分布上区域变化明显,张村断面和丹凤下断面出现过轻度污染状态,氨氮和总磷污染物对水质影响较大。2019年对丹凤断面进行洪水期和非洪水期水量水质同步监测,发现洪水期间总磷、正磷、氨氮、SS指标浓度远大于非洪水期平均浓度,总氮、COD小于非洪水期平均浓度,各污染物浓度随流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先增大后减小;采用平均浓度法和径流分割法分别估算丹凤断面不同水平年的面源污染负荷,整体污染负荷是偏丰年>一般年>偏枯年,总磷、氨氮和COD面源污染负荷比重较大,对水质影响不容忽视。(2)建立丹江流域面源污染模型,划分为21个子流域,614个HRUs,基于荆紫关断面多年的流量、泥沙和水质数据,评价指标选取确定性系数、纳什系数和相对误差,月率定验证结果均满足R2>0.6,Ens>0.5,RE<±20%的精度要求,认为基于SWAT模型的丹江流域面源污染模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3)SWAT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年内降水量、径流深、泥沙量和面源污染负荷主要集中在丰水期(6~10月),达到65%以上,相关性表明,影响面源污染负荷因素中,整体表现为径流>泥沙>降雨;空间分布上,氮磷负荷主要随泥沙迁移,位于流域上游和下游;相关性研究表明,径流对氮磷面源污染负荷影响较小,泥沙对氮磷面源污染负荷在空间上的影响较大。土地利用类型面源污染贡献率中,耕地产出面源污染负荷最大,各类面源污染负荷占比达到57.28%以上,其次为草地,林地最小。采用单位面积负荷指数法和自然裂点分级法划分氮磷流失强度为五个等级,识别流域内的关键源区,确定1、2、3、6、7、21号子流域为关键源区,子流域面积占全流域的27.76%,产出的总氮负荷量占研究流域比例为49.39%,总磷负荷量占研究流域比例为45.49%。(4)应用率定验证好的SWAT模型,结合丹江口水库“十三五”中的水污染防治措施,模拟设置12种情景方案的管理措施布设在关键源区子流域内,单个BMP面源污染负荷削减效果评估表明,HRU尺度上退耕还林和梯田工程削减总氮效果较好,平均削减率达到58.60%、25.85%,梯田工程、植草河道和植被缓冲带削减总磷效率在40%以上;组合情景方案的BMPs削减率更高,其中残茬覆盖+梯田工程+退耕还林削减流域出口断面污染负荷效果最好,达到30%以上。基于信息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评估管理措施成本效益值表明,控制措施优先采用组合式BMPs,综合成本效益属性值达到0.8以上,控制面源污染效果最好。采用单个BMP时,退耕还林综合属性值较高,达到0.62,适合小范围内面源污染控制;对于大范围内面源污染控制,梯田种植是一项具有持续受益的工程,可以保持长期较高的水土保持效益,同时辅以残茬覆盖和植草河道措施进行大面积推广。

刘宇轩[8](2020)在《丹江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认为丹江流域位于陕豫鄂三省交界处,丹江口水库上游,近年来随着流域内点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非点源污染占流域污染物总量的比重将逐渐增大。因此,对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量模拟及其来源进行相关研究对整个流域乃至丹江口水库水环境污染控制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明确丹江流域内非点源氮、磷污染来源及负荷,本文将流域内主要污染源分为三类:土地利用、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运用Johnes经典输出系数模型对丹江流域2007年、2012年和2017年的TN、TP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速度分析、动态度分析、状态指数分析等方法,对流域2007-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通过贡献率和单位贡献率指数等指标进一步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对总体TN、TP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流域内非点源TN、TP污染负荷在2007-2017年总体上呈逐渐减少趋势,2007年流域内TN、TP的输出量分别为9800.47t和1301.15t,2012年减少至8584.14t和1203.67t,2017年减少至7828.49t和1158.96t,TN污染负荷大约是TP污染负荷的7倍。(2)根据流域内实际农业耕作状况,选取流域内旱地、水田、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园地、建设用地等8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模拟了TN、TP污染物负荷在2007-2017年期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非点源TN、TP污染物负荷出现逐渐减少趋势,TN负荷量由4546.08t减少到4206.05t,TP负荷量由571.7t减少到542.12t;不同土地利用类型TN、TP负荷大小排序为旱地>林地>水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园地,旱地与水田的TN、TP负荷量表现出明显逐渐减少的趋势,而对于林地和草地污染物负荷变化程度并不大;说明耕地(旱地、水田)是8个土地利用类型中最大的污染源,也可以看出农业生产造成的非点源TN、TP污染最为严重。(3)流域内畜牧养殖在2007-2017年期间非点源TN、TP污染负荷的变化规律为逐渐上升,TN负荷由1078.21t上升到1307.84t,TP负荷由319.64t上升到389.71t,流域内各种畜禽产生的TN、TP污染物负荷量排序为:猪>牛>家禽>羊,其中猪输出的负荷量占这四种畜禽种类总体的50%左右,说明猪是畜禽种类输出TN、TP污染物最多的污染源。(4)流域非点源TN、TP贡献率排序为:土地利用>农业人口>畜牧养殖,贡献率分别为49.16%、35.30%、15.54%,说明土地利用是造成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最主要的来源。综上可得:耕地和猪是造成TN、TP污染的关键源区。(5)考虑到不同土地利用是造成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选取2007年、2012年、2017年之间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7年期间,旱地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由560.41km2减少到520.3km2,水田也出现了逐渐减少趋势,由357.76km2减少到308.6km2,草地在11年间减少了170.39km2,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加。单位贡献率指数(UCI)相对于贡献率更能客观地反映土地利用对TN、TP的影响,其中旱地和水田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程度较高,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影响程度较低且差距不大。

毕直磊,张妍,张鑫,任丽江,山泽萱[9](2020)在《土地利用和农业管理对丹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土地利用和农业管理对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影响,选择南水北调中线的重要水源地丹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应用SWAT模型模拟了流域地表水硝酸盐氮和氨氮负荷,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和不同施肥灌溉措施对氮污染负荷的贡献。结果表明:(1)流域内全年氮污染分布不均,硝酸盐氮和氨氮污染较为严重的时段集中在每年7—9月,输出量分别为734.32,735.36 t,占全年硝酸盐氮和氨氮输出量的50%以上;(2)硝酸盐氮和氨氮的输出量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加重,污染较为严重的子流域主要集中在丹凤县和商南县;(3)通过设置情景模拟,当坡度大于15°和25°的耕地退耕还林时,流域硝酸盐氮负荷分别减少59.83%和45.89%,氨氮负荷分别减少48.91%和35.78%。当流域内施肥量和灌溉量分别降低20%时,流域硝酸盐氮负荷分别减少3.63%和13.26%,氨氮负荷分别减少0.12%和15.65%;(4)耕地是流域氮污染的主要来源,降低流域施肥灌溉量和陡坡地退耕还林是控制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关键。

鱼晓惠[10](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二、丹江流域水文特征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丹江流域水文特征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文献分析工具
        1.2.2 国外研究分析
        1.2.3 国内研究分析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流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土壤植被
        2.1.5 水文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数量
        2.2.2 社会经济
        2.2.3 农业产业发展
    2.3 污染源状况与河库水质现状
        2.3.1 点源污染
        2.3.2 非点源污染
        2.3.3 “河流-水库”水质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1 研究数据
        3.1.2 研究方法
    3.2 降水变化特征
        3.2.1 趋势性分析
        3.2.2 周期性分析
        3.2.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2.4 空间分布特性
    3.3 气温变化特征
        3.3.1 趋势性分析
        3.3.2 周期性分析
        3.3.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3.4 空间分布特性
    3.4 径流变化特征
        3.4.1 趋势性分析
        3.4.2 周期性分析
        3.4.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5 泥沙变化特征
        3.5.1 趋势性分析
        3.5.2 周期性分析
        3.5.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空间尺度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
    4.1 不同空间尺度野外监测点布设和数据采集
    4.2 杨柳小流域及径流小区概况
    4.3 径流小区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3.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3.2 泥沙输移过程
        4.3.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4 杨柳小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4.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4.2 泥沙输移过程
        4.4.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5 汉江干流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5.1 降雨径流过程
        4.5.2 径流泥沙过程
        4.5.3 水质水量过程
    4.6 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的对比说明
    4.7 本章小结
5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及验证
    5.1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
        5.1.1 降雨径流过程
        5.1.2 土壤侵蚀过程
        5.1.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5.2 非点源污染模型的校准与验证
        5.2.1 数据库建立
        5.2.2 模型效率评价指标
        5.2.3 径流的校准与验证
        5.2.4 泥沙的校准与验证
        5.2.5 营养物的校准与验证
    5.3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6.1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6.2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6.3 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
        6.3.1 颗粒态氮磷负荷的空间分布
        6.3.2 溶解态氮磷负荷的时空分布
        6.3.3 模型间结果对比
    6.4 土地利用/地形与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1 土地利用/地形与颗粒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2 土地利用/地形与溶解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负荷的关系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气候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7.1 气候变化预测
        7.1.1 NCC/GU-WG模拟结果的验证
        7.1.2 未来气候情景模拟
    7.2 气候变化环境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秦岭丹江流域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源涵养研究现状
    1.3 土壤保持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丹江流域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研究区自然条件
        2.2.1 气候条件
        2.2.2 水文条件
        2.2.3 地形地貌
        2.2.4 土壤资源
        2.2.5 植被状况
    2.3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2.4 研究区水土保持现状与问题
第三章 丹江流域InVEST模型构建
    3.1 InVEST模型结构
    3.2 InVEST模型主要参数的获取与计算过程
        3.2.1 流域和子流域
        3.2.2 年降水量
        3.2.3 潜在蒸散发量
        3.2.4 土地利用类型
        3.2.5 土壤数据/根系限制深度
        3.2.6 植被可利用水分含量
        3.2.7 Zhang系数
    3.3 丹江流域产水量的估算与分析
    3.4 模型结果精度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丹江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4.1 水源涵养模型因子的量化分析
        4.1.1 流速系数
        4.1.2 地形指数
        4.1.3 土壤饱和导水率
    4.2 丹江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时空格局分析
        4.2.1 丹江流域水源涵养功能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4.2.2 丹江流域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4.3 丹江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4.3.1 水源涵养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4.3.2 水源涵养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4.3.3 水源涵养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4.4 水源涵养的其他驱动因子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丹江流域土壤保持功能评估
    5.1 土壤保持模型因子的量化分析
        5.1.1 降雨侵蚀力因子
        5.1.2 土壤侵蚀性因子
        5.1.3 其他因子
    5.2 丹江流域土壤侵蚀状况
    5.3 丹江流域土壤保持能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丹江流域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综合评价
    6.1 丹江流域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功能分区
    6.2 丹江流域水土资源保护建议
    6.3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丹江鹦鹉沟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因素
        1.2.2 非点源污染估算方法与模型进展
        1.2.3 小流域非点源污染与优化管控方案
        1.2.4 区域研究现状及存在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方法
        2.2.2 实验分析方法
    2.3 研究区域布设及监测
        2.3.1 径流小区布设及监测
        2.3.2 小流域布设及监测
3 降水-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3.1 降水特征
        3.1.1 降水量及雨型特征
        3.1.2 侵蚀性降水分布特征
    3.2 各径流小区降水-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3.2.1 典型场次降水过程下产流产沙特征分析
        3.2.2 各径流小区内产流产沙关系
    3.3 小流域降水-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3.3.1 小流域水位-流量关系
        3.3.2 典型场次降水过程下径流量变化过程
    3.4 径流曲线法(SCS-CN)估算径流量
        3.4.1 模型原理
        3.4.2 估算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1 土壤理化性质
        4.1.1 土壤分层性质
        4.1.2 各径流小区土壤分层污染负荷含量
    4.2 各径流小区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2.1 典型场次降水过程下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量变化情况
        4.2.2 径流小区养分流失特征及各形态污染负荷占比情况
        4.2.3 非点源污染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4.3 小流域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3.1 典型场次降水过程下径流-泥沙及污染负荷量变化情况
        4.3.2 各形态污染负荷占比情况
    4.4 不同空间尺度下泥沙及污染负荷输出差异对比
    4.5 平均浓度法估算各类污染负荷总量
        4.5.1 模型原理
        4.5.2 估算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小流域SWAT模型构建
    5.1 空间数据库
    5.2 属性数据库
    5.3 空间属性离散化
    5.4 模型率定及验证
        5.4.1 参数敏感性分析
        5.4.2 模型评估方法及率定验证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及优化控制方案研究
    6.1 时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6.1.1 泥沙及各形态氮、磷时间分布特征
        6.1.2 相关性分析
    6.2 空间分布特征及关键源区识别
        6.2.1 泥沙及各形态氮、磷空间分布特征
        6.2.2 关键源区识别
    6.3 各种土地利用条件下非点源污染分布特征及关键污染负荷识别
        6.3.1 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布特征
        6.3.2 关键污染负荷识别
    6.4 小流域非点源污染优化控制方案研究
        6.4.1 情景方案设置
        6.4.2 污染负荷削减效果评估
        6.4.3 优化控制方案综合评价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1.2.2 流域径流变化研究进展
        1.2.3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流域概况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和水文
    2.4 土壤和植被
    2.5 社会经济特征
第三章 丹江流域VIC模型的建立
    3.1 VIC水文模型介绍
        3.1.1 VIC模型简述
        3.1.2 VIC模型的特点
    3.2 VIC模型的原理
        3.2.1 能量平衡
        3.2.2 蒸散发
        3.2.3 冠层水量平衡
        3.2.4 地表直接径流
        3.2.5 基流
        3.2.6 土壤水
    3.3 丹江流域VIC模型模拟系统构建
        3.3.1 VIC模型模拟系统
        3.3.2 流域信息提取
        3.3.3 植被输入数据的制备
        3.3.4 土壤输入数据制备
        3.3.5 气象驱动数据准备
        3.3.6 区域控制文件
    3.4 VIC模型的运行
        3.4.1 VIC陆面模型运行
        3.4.2 汇流模型运行
    3.5 VIC模型的参数率定及精度分析
        3.5.1 参数敏感性分析
        3.5.2 VIC模型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检验
    3.6 模拟结果与分析
        3.6.1 丹江流域VIC模型参数率定与评价
        3.6.2 丹江上游流域VIC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3.6.3 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模拟验证讨论
第四章 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4.1 流域径流分析
        4.1.1 径流平均值
        4.1.2 数字特征值
        4.1.3 相关分析
        4.1.4 趋势分析
        4.1.5 突变分析
    4.2 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4.3.1 基于不同土地覆被数据的VIC模型比较与验证
        4.3.2 丹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4.3.3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分析
        4.3.4 丹江流域35 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响应分析
        4.3.5 VIC模型未来下垫面输入数据变化分析
    4.4 流域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
第五章 丹江流域过去50年的水文模拟及生态需水评价
    5.1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水文过程模拟
    5.2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5.3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5.3.1 描述水文情势变化的指标
        5.3.2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5.4 丹江流域生态需水评价
        5.4.1 生态需水
        5.4.2 生态需水满足度
        5.4.3 生态需水满足度评价结果
第六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6.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和降尺度
        6.1.1 区域气候模式与降尺度
        6.1.2 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多气候模式气温、降水变化
    6.2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丹江流域径流模拟分析
        6.2.1 流域未来径流预测
        6.2.2 流域内径流年内变化分析
        6.2.3 流域内径流空间变化分析
第七章 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7.1 流域水资源状况
    7.2 丹江流域水资源分区
    7.3 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
        7.3.1 流域上游分区管理措施
        7.3.2 流域中游小流域分区管理措施
        7.3.3 流域下游分区管理对策
        7.3.4 流域水资源管理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果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秦岭水源涵养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源涵养研究现状
        1.2.2 秦岭相关研究现状
        1.2.3 水源涵养评估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植被类型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环境
    2.2 研究方法
        2.2.1 InVEST模型
        2.2.2 Penman-Monteith模型
        2.2.3 相关性分析法
        2.2.4 线性回归分析法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地形数据
        2.3.2 气象数据
        2.3.3 土地利用数据
        2.3.4 土壤理化参数数据
        2.3.5 流域和子流域数据
第三章 秦岭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 秦岭气候变化特征
        3.1.1 秦岭气温变化特征
        3.1.2 秦岭降水量变化特征
        3.1.3 秦岭潜在蒸散发变化特征
    3.2 秦岭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第四章 秦岭水源涵养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4.1 Zhang系数验证
    4.2 秦岭水源涵养时间演变规律
    4.3 秦岭水源涵养功能空间格局
        4.3.1 秦岭整体水源涵养空间特征
        4.3.2 不同流域水源涵养空间特征
        4.3.3 不同海拔水源涵养空间特征
        4.3.4 不同坡度水源涵养空间特征
        4.3.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源涵养空间特征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秦岭水源涵养量的响应
    5.1 气候因子对水源涵养影响分析
        5.1.1 秦岭年均温对水源涵养影响分析
        5.1.2 秦岭年降水对水源涵养影响分析
        5.1.3 秦岭年蒸散对水源涵养影响分析
    5.2 极端天气对水源涵养影响分析
        5.2.1 极端降水条件下水源涵养变化分析
        5.2.2 极端降水对水源涵养的贡献力分析
    5.3 气候变化下水源涵养模拟预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丹汉江流域不同尺度景观格局变化对水沙及水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丹汉江流域水沙变化的研究进展
        1.2.2 景观格局与水沙变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1.2.3 景观格局与水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技术路线图
2.研究区概况
    2.1 水系水文
    2.2 气候
    2.3 地质地貌
    2.4 土壤植被
    2.5 社会经济
    2.6 水土保持措施
3.流域水沙变化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水沙变化过程及趋势分析
        3.2.1 降水过程及特征分析
        3.2.2 径流过程及特征分析
        3.2.3 输沙过程及特征分析
        3.2.4 水沙周期性分析
        3.2.5 丹汉江流域的水沙关系
    3.3 水质变化分析
        3.3.1 干流径流水质特征
        3.3.2 干流水质年内空间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4.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分析方法
    4.2 土地利用景观变化
        4.2.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
        4.2.2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转移变化
        4.2.3 景观格局的演变
    4.3 植被变化特征
        4.3.1 NDVI年变化特征
        4.3.2 NDVI年际变化趋势及预测
    4.4 本章小结
5.丹汉江流域景观格局与水沙关系分析
    5.1 分析方法
    5.2 不同空间尺度景观格局与水沙的关系
        5.2.1 流域尺度土地利用格局与水沙的关系
        5.2.2 线尺度土地利用格局与水沙的关系
    5.3 植被-地形景观与水沙的响应
        5.3.1 植被-地形因子的构建
        5.3.2 植被-地形景观与水沙的相关性分析
    5.4 小结
6.丹汉江流域景观格局与水质的关系
    6.1 分析方法
        6.1.1 冗余分析(RDA)
        6.1.2 最小二乘法(OLS)模型
        6.1.3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6.2 不同时空尺度土地利用景观与水质耦合
        6.2.1 丹汉江典型小流域景观变化特征
        6.2.2 丹汉江流域不同时间尺度水质与土地利用响应关系
    6.3 植被-地形指数与水质在空间上的拟合-以丹江为例
        6.3.1 丹江径流养分特征
        6.3.2 丹江植被-地形景观格局
        6.3.3 丹江流域植被-地形景观格局和水质在空间上的拟合
    6.4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基于SWAT模型的丹江流域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基于SWAT模型的面源污染进展
        1.2.2 最佳管理措施(BMPs)研究进展
        1.2.3 丹江流域面源污染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经济
    2.2 研究方法
        2.2.1 监测方法
        2.2.2 模拟方法
3 丹江干流典型断面面源污染特征分析
    3.1 流域水质评价
        3.1.1 评价方法
        3.1.2 流域污染特征
    3.2 面源污染监测方案
        3.2.1 采样布点与方法
        3.2.2 分析方法
    3.3 洪水期与非洪水期面源污染特征分析
        3.3.1 污染物浓度分析
        3.3.2 降雨径流过程浓度变化分析
    3.4 面源污染负荷估算
        3.4.1 平均浓度法
        3.4.2 径流分割法
        3.4.3 面源污染负荷合理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流域SWAT模型的构建
    4.1 空间数据库
        4.1.1 数字高程模型
        4.1.2 土地利用类型
        4.1.3 土壤类型
    4.2 气象数据
    4.3 子流域划分
    4.4 HRU分配
    4.5 管理措施
    4.6 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4.6.1 参数敏感性分析
        4.6.2 模评估方法
        4.6.3 率定验证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分析及关键源区识别
    5.1 面源污染负荷时间分布特征
    5.2 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
        5.2.1 流域降雨径流的空间分布
        5.2.2 流域泥沙的空间分布
        5.2.3 流域氮、磷空间分布
    5.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源污染特征
    5.4 面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
        5.4.1 关键源区识别方法
        5.4.2 关键源区识别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流域最佳管理措施评估
    6.1 情景方案模拟设置
    6.2 BMPs面源污染负荷削减效果评估
        6.2.1 单个BMP削减效果评估
        6.2.2 组合式BMPs削减效果评估
    6.3 BMPs成本效益评估
        6.3.1 评估方法
        6.3.2 成本投入估算
        6.3.3 综合评价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主要研究成果

(8)丹江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非点源污染来源及特征
        1.1.2 非点源污染的现状
        1.1.3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的意义
    1.2 非点源污染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非点源污染的模型研究
        1.2.2 国内非点源污染的模型研究
    1.3 国内外输出系数模型的研究
        1.3.1 国外输出系数模型的研究
        1.3.2 国内输出系数模型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数据来源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估算
    3.1 输出系数法的基本原理
    3.2 土地利用对非点源氮磷负荷
        3.2.1 土地利用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背景
        3.2.2 土地利用输出系数的确定
        3.2.3 土地利用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量
    3.3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对非点源氮磷负荷
        3.3.1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的研究背景
        3.3.2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输出系数的确定
        3.3.3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量
第四章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的分析
    4.1 丹江流域各类污染源的非点源氮磷污染的负荷分析
        4.1.1 土地利用的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的分析
        4.1.2 农村人口和畜牧养殖的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的分析
    4.2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TN、TP负荷时间分布的分析
    4.3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TN、TP负荷空间分布的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5.1 土地利用结构
    5.2 数据分析方法
    5.3 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
        5.3.1 变化幅度
        5.3.2 变化速率
    5.4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5.5 非点源污染负荷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土地利用和农业管理对丹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模型数据来源
        1.2.1 空间数据
        1.2.2 气象水文数据
        1.2.3 农业管理数据
    1.3 情景模拟设置
    1.4 模型精度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敏感性分析
    2.2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3 讨 论
    3.1 流域氮污染负荷时间特征
    3.2 流域氮污染负荷空间特征
    3.3 退耕还林对流域氮污染负荷的调控作用
    3.4 农田管理措施对流域氮污染负荷的调控作用
    3.5 水源地管理措施建议
4 结 论

(10)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2.1.1 系统论基础
        2.1.2 生态学基础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2.2 绿色发展理论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1 基本概念解析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2.6 本章小结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3.4.3 论文研究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4.8 本章小结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7.2 论文创新点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四、丹江流域水文特征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D]. 郝改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秦岭丹江流域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功能评价[D]. 李明月. 西北大学, 2021(12)
  • [3]丹江鹦鹉沟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方案研究[D]. 宋嘉.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D]. 李秀清. 西北大学, 2021(12)
  • [5]秦岭水源涵养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的响应[D]. 曹叶琳. 西北大学, 2021(12)
  • [6]丹汉江流域不同尺度景观格局变化对水沙及水质的影响研究[D]. 张译心.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SWAT模型的丹江流域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研究[D]. 黄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丹江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D]. 刘宇轩. 长江科学院, 2020(01)
  • [9]土地利用和农业管理对丹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的影响[J]. 毕直磊,张妍,张鑫,任丽江,山泽萱. 水土保持学报, 2020(03)
  • [10]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丹江流域水文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