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绥阳区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

商丘绥阳区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

一、商丘睢阳区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论文文献综述)

何停停[1](2020)在《商丘市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促进了商丘市农业在一定时期的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使得“三农”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村金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实地调研和收集数据整理有所发现,商丘市的农村金融有所发展,但目前仍处于金融供给不足的现状,金融供给不足导致的金融需求也逐渐降低,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金融是否有效供给,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影响,经济增长论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和金融供给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农村的兴旺,在于农村产业的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农村未来发展的趋势和途径,农村金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是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定性分析法进行研究,以商丘市300位农村居民的资金需求为研究对象,以商丘市300位农村居民的资金需求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供给是否平衡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最终研究目的。经实地调研5家主要涉农银行的涉农资金比例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涉农业务,研究发现对农业的涉农贷款资金存在供给不足,金融产品单一化,金融基础设施和农户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造成的对农户的贷款存在限制性。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发现农户和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和农户资金喜好,农户主要把多余资金存入银行,资金需求时主要以亲朋好友间借贷为主要资金融资方式。目前农户对资金是有需求的,由于自身经济水平原因,对资金需求更加精细化,比如贷款期限需求较长、贷款额度小、利率期望低等现实需求,而农业企业对资金也有很大的需求,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资金流转。因此本文建议:第一,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金融机构覆盖率和健全农户信用评估体系及吸引农村金融人才;第二,扩大农村信贷融资渠道,健全农村抵押担保机制,规范农村金融市场,增加农民融资渠道;第三,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市场定位精细化减少信贷风险,增加农户贷款信用度,加大自身管理和内部改革定向服务,关注金融需求,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优惠支持。

朱宇华[2](2019)在《商丘市睢阳区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特色农业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平台和重要渠道,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作为中原腹地传统农区的城郊县区,利用耕地、气候、温度、降水等方面的自然资源,依托区位、政策、交通、人文、经济等方面的社会综合条件,积极发挥区域特有的资源优势,使特色农业进入了 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为带动整个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渠道。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以睢阳区特色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睢阳区特色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对其他传统农区县(区)特色农业发展起到借鉴作用。近年来,睢阳区特色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方面,特色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在保障粮食生产稳定的同时,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不断提高,特别是红薯、瓜类等特色农产品的产量每年基本都在增加,通过认定的绿色产品、无公害农产品逐年增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也是日益明确,在周围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得到了市场认同和消费者认可。另一方面,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壮大。“农户+企业+生产基地”的生产体系已较为成熟,李口镇西瓜、郭村镇土豆、娄店乡芦笋等区域种植面积每年都在增加,生产效益也有很大提升,还提升带动了周边乡镇的规模种植,形成了独有的区域种植集群,特色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一批特色农业企业成长壮大,有的已经成为区域龙头企业,少数已经成为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头雁”效应日益彰显,形成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本地品牌,成为本地特色农业的重要标志,提高了特色农业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同时,睢阳区特色农业发展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区、乡、村三级“三农”服务网络已经形成,睢阳区也被列入了省级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区;在凝聚农民共识方面,睢阳区更是推广成立了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集聚分散的种植力量,集中独有的区域优势,扩大了土地规模流转面积,农民的收入持续增加,特色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也得到大大提高。但是,通过分析发现,睢阳区农业发展水平还有很多差距,特色农业的“高、精、尖”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一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部分农民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对特色农业规模种植积极性不高,传统的小农户家庭经营模式还普遍存在,面对分散性、家庭式的问题,政府引导的效果还不明显,导致特色农业规模化水平还不够高,产业层次不高,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还比较有限,仍未走出粗放式生产的落后圈子,区域优势自然资源和较好的经济社会条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还存在产业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辖区企业参与度还比较低,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互动联益不多,加上企业本身初级产品较多,产品附加值低,知名企业较少,特别是产业链上的不完善,着名品牌的缺乏更是成为睢阳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一项短板。在应对市场风险方面,农民在特色农业种植上,习惯于传统方式,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创新还很薄弱,大部分都是初级农产品直接面对市场进行销售,深加工的农产品很少,农业在一、二、三产中的比例还是很高,非常容易受到市场行情的冲击,说明特色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人才队伍匮乏,没有相应的资金融资机制作保障,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加快特色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综上所述,睢阳区未来的特色农业发展应有清晰的思路和发展的重点,既要紧跟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也要突出区域特色资源,发展具有长远竞争力的传统特色农业和新兴特色农业,为睢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首先,以改善特色农业基础条件为重点,推进土地适度流转,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园区承载能力,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其次,应优化区域布局,完善特色农业长远发展规划,培育壮大大型龙头企业,培育传统优势产业,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多元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第三,还应完善各类服务体系,在完善农产品监测体系、农产品生态循环体系、农产品物流体系、产品营销体系、市场开发体系上下功夫,提高特色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有力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此外,还应强化政府的扶持和调控引导作用,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建立一支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人才队伍,健全长效的农业融资机制,为特色农业发展夯实资金保障,切实优化特色农业发展的区域环境。

黄霞[3](2019)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要素、绩效评价与培育政策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新时代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仅事关未来“谁种田、怎样种好田”、“中国人饭碗里要装中国粮食”,而且事关乡村振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等重要战略。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高度重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强化示范引领、加大政策扶持、提供优质服务,有效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然而,在实践中也暴露出“新型主体可行能力弱且活力不足”、“农地产权流转规范难、还权赋能不到位”、“社会化服务发展动能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等诸多问题。那么,现阶段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要素有哪些、绩效如何,加快培育新主体需要哪些制度创新,已成为当前亟需破解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基于此,本文从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的视角,运用脉络分析法梳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历程,考察新主体发展现状,并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透析生产要素对选择新主体发展的影响,运用AHP层次分析模型对其进行验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绩效评估体系,以湖北省和湖南省的21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样本数据为例,检验其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借鉴国内新型主体发展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制度创新建议。全文共八章,具体如下:第一章导论。提出选题缘由,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理论分析。主要梳理农业规模经营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及其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第三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演进轨迹与现状考察。主要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并提出了目前新主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要素实证分析。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要素层次分析模型,并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对其实证检验,剖析发展家庭农场、多元化农村合作组织、公司型农场、生态农庄及农业科技示范园五种新型农业主体的在不同生产要素禀赋下的行为选择。第五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绩效评价。构建了新主体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运用湖北、湖南两省21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数据进行验证。第六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实践探索案例。深入分析农旅融合、农业产业化、生态旅游产业链、农业科技园以及生态农业画廊五种新型农业主体发展的实践案例,并分别总结其发展的模式。第七章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策建议。结合前面章节的分析,本章提出了一揽子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第八章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总结全文,并提出研究不足及展望。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实证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要素。运用农业规模经营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重点考察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构建了新主体发展的影响要素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生产要素配置下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理论研究成果。(2)尝试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从战略、运营和要素等三个层面,尝试构建了三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判断出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3)提出了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揽子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结合经济新常态下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要素和绩效评价指标入手,提出一揽子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策建议,在实践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郑淑方[4](2018)在《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振兴战略是对我国农业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作出的。农村土地流转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部分,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为此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农村土地制度由最初高度统一的权利形式,演变成“两权”分离,发展到现在的“三权”并行。整个变更历程充分体现出农村土地制度的与时俱进的特征。面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土地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率,盘活农村土地经营,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土地效益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为主线,运用科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借鉴国内农村土地流转经典模式的基础上,由微观入手,分析宏观问题,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进行了论述,对本文研究思路、框架、方法进行了概括,提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并对国内外土地流转相关情况进行梳理、归纳。第二部分介绍了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通过对其深入的学习,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如地租理论、产权理论、规模经营理论等。第三部分对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重点剖析了商丘市土地流转方式、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并对商丘市农村土地在进行流转时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如农村土地市场机制不完善、缺少相关法律法规、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意识不足等。第四部分通过研究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典型案例,如河北邱县土地流转模式、山东宁阳土地流转模式,彭泽土地流转模式的成功经验,借鉴其成功经验并从中获得启示。第五部分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对策建议,结合商丘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地区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总结经验,从健全农村土地市场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调动农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等六个方面,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建议。

岳曙光[5](2018)在《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借鉴国内外有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经验,通过田间调查及到农业相关部门走访,搜集数据,对商丘市农业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虽然近两年商丘市通过深化改革在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仍然存在农业结构不优、基础设施不强、新型经营主体不力、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等问题,亟需解决。基于基础数据的分析和产业结构演变的相关理论,本文把市场、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三者的互相联动作为研究的着眼点,提出了商丘市农业应该从科学规划引领、深化农村改革、调优农业经济结构、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和完善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农业发展。

潘庆伟[6](2017)在《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丘市作为农业大市,其在加快农业的产业化上、加快农业生产的规模上以及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上,和其他的产业一样都需要金融机构和相关的组织大力支持。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除了政府财政补贴外主要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发放的小额农业专项贷款以及民间的资金借贷为主要发展资金的来源,在农村金融上存在着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农村金融机构不足以及支持力度较弱、相关的农村金融支持产品发展短缺等问题。通过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研究,可以完善该地区金融对土地流转支持中的缺陷,对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土地产权理论和土地流转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资料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对比法、文献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了商丘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目前的状况、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商丘地区农村金融,以及目前出现的缺陷和问题并通过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结合相关案例,得出完善商丘地区土地流转的相关建议和对策。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地区的经验和专业合作社案例的分析,结合商丘地区土地流转实际情况,笔者提出:1、通过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和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体系;2、完善金融支持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制度;3、深化金融产品的创新、加大农村金融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4、建造一个系统化的、专业化的、全面化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相匹配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为农村金融提供一个好的发展平台。农村金融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关键在于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多体化主体职能,增加和创新金融支持产品,完善农地流转的配套金融服务。通过上述政策措施旨在完善金融机构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建立与完善支持农地流转的产品体系,优化土地资产评估服务充分激活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刘艺玮[7](2017)在《“退地”现象下商丘市家庭农场对农业科技服务需求研究》文中提出家庭农场是为了适应我国现行农业生产关系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肯定了家庭农场的经营形式,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家庭农场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其生产经营规模化、商品化、集约化的特点逐渐显露出来,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家庭农场虽发展迅速,主体数量不断增加,伴随其发展过程中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家庭农场经营者为追求更大经济效益而盲目扩大土地规模、经营规模,配套的农业机械设备、农业技术、农业信息服务等农业科技服务供给不足,导致生产经营成本大于收入,为了减少持续亏损,家庭农场纷纷出现了“退地”现象。马克思曾指出:“现实财富的创造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家庭农场良性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离不开农业科技服务,本文主要探讨“退地”现象下商丘市家庭农场对农业科技服务需求研究。本文通过对家庭农场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以商丘市家庭农场为例,深入了解家庭农场的背景、内涵以及发展历程。采取实地调研、与农场主进行面对面谈话、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家庭农场“退地”现象前后生产经营中农业科技服务运用状况,总结家庭农场退地原因,深入分析家庭农场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情况,记录农场主对农业科技服务需求供给的建议。归纳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农业技术创新;二是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供给能力,建立贯穿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网络信息供给系统;三是加强基层农技指导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四是加强对农场主教育培训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五是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多方位提供全程化农业科技服务。

王在伟[8](2016)在《新型农地制度下商丘市农地流转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农业发展形势下大力推广农地流转,既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要,又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的需要,又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商丘作为国家粮食主产核心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来说,解决好农地流转问题尤其重要,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调查和研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地流转制度及土地产权相关政策经历了从明令禁止,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农村土地是农民的生存根本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中央一号文件近年来多次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首位,进而采取了一系列土地改革措施和相关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确立了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确立使农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并增加了农民对耕地的热情。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相比之下。农村土地制度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配到户的农业生产形式,问题也逐渐突出,农民原有的政策红利也被削弱。在这种形势下,土地制度改革势不可挡。为了加快农地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进一步肯定了农地流转的合法性。《物权法》的颁布确立了土地产权的归属问题。这些强有力的法律的加快了农地流转步伐。目前,商丘市农地流转的整体框架已初步形成,但在农地流转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运用了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需求与供给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以及调查研究相结合,首先对商丘地区农地流转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运行的内在机制;其次对商丘地区农地流转市场、农地流转规模以及农地流转产生的经济效率分别进行分析。得出在新型农地制度下商丘市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应兼顾好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等。本文首先采取理论与实证分析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农情和我省农业背景下,通过研究商丘市农地流转现状,分析其在推动农村农地流转中的一些有效做法,总结其在农地流转中的成功经验,并剖析制约农村农地流转的相关因素,给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秦文臣[9](2016)在《商丘地区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三农”问题,最近这些年来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所在。而农业科技创新是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商丘市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120亿斤以上,被誉为“豫东粮仓”。但是商丘地区的农业是传统农业地区,经济和农业都不发达,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民收入低下。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是解决商丘地区农业发展困境的必然出路,也是如今商丘地区农业发展的主题。商丘地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占到99%以上,主要土壤类型以潮土为主,占土壤面积94.2%左右,地力属中上等水平,区域内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热同期,非常适合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商丘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偏南,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生态气候多变,异常气候事件频现,给粮食作物的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商丘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受到商丘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农业生产传统的影响,与一般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例如:粮食作物的科技创新占主导;处在不发达的经济和科技环境之中;受传统农业生产习惯的影响较大;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扶贫同步进行。商丘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同样存在的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农业科技的需求动力不足、创新主体的意愿和能力不强,以及农业科技推广不力是其中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商丘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不力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针对商丘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商丘地区需要做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选择适当的农业科技优先发展、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提高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等有效措施,来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跨越发展。而从哲学角度来思考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也有助于商丘地区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解决。

李雅莉[10](2016)在《商丘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指出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已无法适应新的生产关系,传统农业已无法维持其基础作用。2008年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第一次提出将家庭农场作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之一;随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到家庭农场,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这一新兴农业经营主体诞生了。家庭农场规模的生产方式出现不仅解决了土地零散、机械化利用率低的弊端,更解决了因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而造成的土地荒废问题,为农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商丘市40家家庭农场在投资规模、土地规模、政策补贴、科技运用程度等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汇总;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商丘市家庭农场虽然发展态势相对良好,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农场主文化水平低、政府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设施建设薄弱、金融扶持力度小、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对薄弱等方面。根据商丘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特征,结合英国、日本等国的家庭农场发展经验,提出了加强新型家庭农场主培养力度,加大政策补贴、扶持力度,明确土地流转制度、加强中介建设,加大农业保险体系建设、推广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建议和意见,以期能够对家庭农长场的发展完善提供有力借鉴。

二、商丘睢阳区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商丘睢阳区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论文提纲范文)

(1)商丘市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农村金融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金融
        2.1.2 农村金融主体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2.4 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章 农村金融政策梳理
    3.1 国家惠农政策梳理
    3.2 省市农村金融政策梳理
第四章 商丘市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4.1 供给视角下的基本现状
        4.1.1 农村金融机构银行业发展现状
        4.1.2 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状况
        4.1.3 金融产品及创新
    4.2 需求视角下的发展现状
        4.2.1 农民收入与消费现状
        4.2.2 农业龙头企业金融需求现状
        4.2.3 商丘市农村农户金融需求现状
第五章 商丘市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5.1 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
        5.1.1 农村金融交易成本过高
        5.1.2 农村金融市场存贷差悬殊
    5.2 农户信用评估信息缺乏
        5.2.1 农村金融信用评估服务主体缺乏
        5.2.2 农户信用信息缺乏
        5.2.3 农业企业基础薄弱
    5.3 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不足
        5.3.1 银行金融供给单一化
        5.3.2 农户自身原因限制
第六章 商丘市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6.1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6.1.1 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6.1.2 大力扶持信用测评机构
        6.1.3 发挥政府中介角色
        6.1.4 加强金融人才培养
    6.2 扩大农村信贷融资渠道
        6.2.1 健全农村抵押担保机制
        6.2.2 规范农村金融市场,增加农民融资渠道
    6.3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6.3.1 创新金融产品
        6.3.2 优化服务,市场定位精细化
        6.3.3 减少信贷风险,增加农户贷款信用度
        6.3.4 加大自身管理和内部改革
        6.3.5 定向服务,关注金融需求
        6.3.6 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优惠支持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2)商丘市睢阳区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国外文献综述
        1.5.2 国内文献综述
    1.6 研究方法
2 特色农业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竞争优势理论
        2.2.3 创新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睢阳区区情和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3.1 睢阳区区情
    3.2 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3.2.1 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壮大
        3.2.2 特色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3.2.3 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3.2.4 特色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4 睢阳区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特色农业规模化水平还有待提升
        4.1.1 种植基地较少
        4.1.2 小农意识依然存在
        4.1.3 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4.1.4 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4.2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还需提高
        4.2.1 部分区域层次较低
        4.2.2 龙头企业数量较少
        4.2.3 品牌影响力有限
    4.3 特色农业应对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4.3.1 农企联系不够紧密
        4.3.2 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4.3.3 信息化还不够先进
    4.4 特色农业发展基础还有待改善
        4.4.1 政策落实有差距
        4.4.2 政府部门之间配合不够密切
        4.4.3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需要增强
5 睢阳区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5.1 改善发展条件,提升特色农业规模化水平
        5.1.1 加快土地适度规模流转
        5.1.2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5.1.3 推动特色农业多元化发展
    5.2 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5.2.1 做好长远规划
        5.2.2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5.2.3 保持区域农业特色
        5.2.4 推动区域大品牌创建
    5.3 完善服务体系,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5.3.1 加强农企之间的联系
        5.3.2 加快市场化运营开发
        5.3.3 完善农产品监测体系
        5.3.4 健全农产品物流网络
    5.4 优化政策环境,夯实特色农业发展基础
        5.4.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5.4.2 推进各类政策落实
        5.4.3 培养专业的农业人才队伍
        5.4.4 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要素、绩效评价与培育政策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述评
        (一)国外相关文献梳理
        (二)国内相关文献梳理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调研与实施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理论分析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
        (一)政策文件中的阐述
        (二)学术界的界定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类型
        (一)家庭农场
        (二)多元化的农村合作组织
        (三)公司型农场
        (四)生态农庄
        (五)农业科技示范园
    三、相关理论基础
        (一)农业规模经营理论
        (二)分工与协作理论
        (三)生产要素差异禀赋理论
        (四)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演进轨迹与现状考察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演进轨迹
        (一)自给自足型经济体与传统小农经营户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农业小规模化生产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市场化小农户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规模化经营发展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考察
        (一)新主体数量增长迅速
        (二)规模化经营有较大发展
        (三)农业新业态发展模式形势多样
        (四)农业社会化生产服务逐渐改善
        (五)带动农户增收的效果较为明显
        (六)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地流转亟需改善
        (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待改进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四)农业保险体系不完善
        (五)现有支持政策的发展成效尚未完全彰显
第四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要素理论模型建构
        (一)影响要素的选取
        (二)影响要素的模型建构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要素指标权重评价
        (一)影响要素的指标权重
        (二)影响要素的权重计算
        (三)一致性检验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要素评价结果分析
        (一)实证结果
        (二)实证分析
第五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绩效评价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一)战略层面
        (二)运营层面
        (三)要素层面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验证
        (一)样本数据来源和指标验证模型建构
        (二)因子分析过程
        (三)评价指标结果分析
第六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实践探索案例
    一、宜昌市军田坝村:农旅融合的经验借鉴
        (一)基本情况
        (二)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
        (三)经验借鉴
    二、宜昌市高峰村:高山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参考
        (一)基本情况
        (二)高山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三)实践参考
    三、宜昌市富裕山: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发展的有益探索
        (一)基本情况
        (二)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发展模式
        (三)有益探索
    四、永州市伊塘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的有益启示
        (一)基本情况
        (二)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发展模式
        (三)有益启示
    五、永州市接履桥街道:万亩生态农业画廊的实践探索
        (一)基本情况
        (二)生态农业画廊的发展模式
        (三)实践探索
第七章 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农地流转服务体系,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一)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二)建立有序的农地流转市场
        (三)完善农地流转保障制度
    二、构建多元化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提升新型主体的要素配置效率
        (一)强化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和条件建设
        (二)建立农技推广协同创新机制
        (三)优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
    三、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精准化服务
        (一)培育和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二)加强政府对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支持力度
        (三)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健康发展
    四、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全方位“点对点”的信贷保险服务
        (一)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
        (二)加大互联网金融支持
        (三)创新金融抵质押物
    五、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造就一批多元化专业化乡村人才梯队
        (一)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二)构建农业专业人才梯队
        (三)培育壮大创新创业群体
    六、推进支持政策创新,发挥政策对新型主体培育发展的引导作用
        (一)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英项目扶持计划
        (二)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评估体系
        (三)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主要结论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但整体运行质量不高
        (二)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逐步凸显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模式需考量要素禀赋的差异性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五)搭建乡村创新创业平台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升级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土地流转的定义
        2.1.2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
        2.1.3 农村土地流转的维度
        2.1.4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2.2 理论基础
        2.2.1 地租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规模经营理论
3 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问题
    3.1 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3.1.1 商丘市农业概况
        3.1.2 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3.1.3 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方式
    3.2 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主要经验
        3.2.1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宣传与培训
        3.2.2 强化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保障
        3.2.3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制
        3.2.4 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加大财政投入
        3.2.5 出台土地流转奖励政策
        3.2.6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
    3.3 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成效分析
        3.3.1 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3.3.2 发展特色产业
        3.3.3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3.3.4 增加农民收入
    3.4 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3.4.1 农村土地市场机制不完善
        3.4.2 缺少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
        3.4.3 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
        3.4.4 农村土地流转运作方式不规范
        3.4.5 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
        3.4.6 缺乏金融信贷支持力度
4 国内土地流转案例研究和启示
    4.1 河北“邱县模式”
        4.1.1 “邱县模式”的主要做法
        4.1.2 “邱县模式”的启示
    4.2 山东“宁阳模式”
        4.2.1 “宁阳模式”的主要做法
        4.2.2 “宁阳模式”的启示
    4.3 江西“彭泽模式”
        4.3.1 “彭泽模式”的主要做法
        4.3.2 “彭泽模式”的启示
5 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对策建议
    5.1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
    5.2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
    5.3 调动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5.4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运作方式
    5.5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5.6 加大农村金融信贷扶持力度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
2 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分析
    2.1 商丘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2.1.1 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分析
        2.1.2 农业经济结构分析
        2.1.3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2.1.4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2.1.5 农产品流通体系分析
        2.1.6 劳动力资源分析
    2.2 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情况分析
        2.2.1 党委政府比较重视
        2.2.2 改革推进力度较大
        2.2.3 改革涉及面比较宽
        2.2.4 改革成效比较显着
    2.3 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
        2.3.2 推动高质量发展机遇
        2.3.3 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机遇
        2.3.4 大力发展商丘枢纽经济机遇
3 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结构不优
        3.1.1 农作物结构性矛盾突出
        3.1.2 林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3.1.3 畜牧业低端养殖占比大
        3.1.4 水产品绿色养殖难度大
    3.2 农业基础设施不强
        3.2.1 耕地保护刻不容缓
        3.2.2 水利基础设施不利于农业生产
        3.2.3 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
    3.3 新型农业经营主题不强
        3.3.1 土地流转规模小
        3.3.2 资金缺口大
        3.3.3 经营能力不强
    3.4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
    3.5 特色农业意识不强
        3.5.1 规模不大
        3.5.2 比较优势不优
        3.5.3 市场竞争力不强
        3.5.4 品牌意识不够
    3.6 农业科技水平不高
    3.7 农民收入水平不高
4 推进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4.1 科学规划引领
    4.2 深化农村改革
    4.3 完善基础设施
        4.3.1 加强耕地保护
        4.3.2 狠抓农田水利建设
        4.3.3 农机建设
    4.4 调优农业结构
        4.4.1 调优种植结构
        4.4.2 调优林业结构
        4.4.3 调优牧业结构
        4.4.4 调优水产养殖
    4.5 延长加工链条
        4.5.1 发展粮蔬精深加工
        4.5.2 发展多种林业经济
        4.5.3 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
    4.6 发展新兴业态
        4.6.1 推进生态农业大发展
        4.6.2 推进“互联网+”农业
        4.6.3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4.7 加强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
        4.7.1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4.7.2 完善培训服务体系
        4.7.3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4.7.4 完善植保服务体系
        4.7.5 完善供销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ABSTRACT

(6)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3.1 农村土地流转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创新与不足
2 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状况
    2.1 商丘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2.1.1 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2.2 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2.2.1 以农户为主的多元化流转主体
        2.2.2 以互换、转包和出租为主的多元化流转方式
        2.2.3 以短期为主的流转期限
    2.3 商丘市土地流转制约状况及问题
        2.3.1 农民社会保障度低
        2.3.2 土地流转合约规范度不高
        2.3.3 农地资产价格评估服务不佳
3 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分析
    3.1 商丘市土地流转金融支持需求
        3.1.1 金融支持需求主体
        3.1.2 金融支持需求分析
    3.2 商丘市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供给现状及问题
        3.2.1 金融支持产品稀缺,支持力度薄弱
        3.2.2 金融信贷手续繁琐门槛过高
        3.2.3 信贷融资结构不合理
        3.2.4 农业保险发展缓慢
    3.3 小结
4 商丘市土地流转金融支持案例分析
    4.1 夏邑县兴农生态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金融支持案例分析
        4.1.1 兴农生态家庭农场状况
        4.1.2 夏邑县兴农生态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及金融支持分析
    4.2 柘城县鲁台寺农牧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金融支持案例分析
        4.2.1 鲁台寺农牧专业合作社状况
    4.3 商丘市金融支持土地流转经验总结
5 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国内外经验借鉴
    5.1 国外金融支持土地流转--借鉴美国经验
        5.1.1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5.1.2 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
        5.1.3 农村土地流转保险体系
    5.2 国内金融支持土地流转--浙江省经验借鉴
        5.2.1 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
        5.2.2 土地流转融资方式不断创新
    5.3 国内外经验启示
        5.3.1 国外经验启示
        5.3.2 国内经验启示
6 优化商丘市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6.1 优化农地流转中金融支持的多主体职能
        6.1.1 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土地流转的优势
        6.1.2 加大商业性金融对土地流转的支持
        6.1.3 发挥民间融资对土地流转的便捷性
    6.2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产品体系
        6.2.1 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产品
        6.2.2 涉农企业债券化融资
        6.2.3 农业联保贷款
    6.3 完善农地流转的配套金融服务
        6.3.1 建立农地地价评估组织和抵押咨询组织
        6.3.2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6.3.3 建立区域特色金融支持农地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退地”现象下商丘市家庭农场对农业科技服务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2 相关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相关的理论基础
        2.1.1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2.1.2 农村土地流转理论
        2.1.3 农户行为选择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家庭农场
        2.2.2 农业科技
3 商丘市家庭农场的发展进程及“退地”现象
    3.1 商丘市家庭农场的发展进程
    3.2 商丘市家庭农场的“退地”现象
    3.3 商丘市“退地”现象家庭农场典型案例
4 商丘市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状况及“退地”原因
    4.1 商丘市家庭农场“退地”前农业科技服务状况
        4.1.1 家庭农场产前农业科技服务状况
        4.1.2 家庭农场产中农业科技服务状况
        4.1.3 家庭农场产后农业科技服务状况
    4.2 商丘市家庭农场“退地”后农业科技服务状况
        4.2.1 普通农户生产经营农业科技服务状况
        4.2.2 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农业科技服务状况
    4.3 对比分析商丘市家庭农场“退地”前后生产经营状况
    4.4 总结家庭农场“退地”原因
5 商丘市家庭农场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
    5.1 商丘市家庭农场对农业技术的需求
    5.2 商丘市家庭农场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
    5.3 商丘市家庭农场对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的需求
    5.4 商丘市家庭农场对农业机械服务的需求
6 满足商丘市家庭农场对农业科技服务需求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农业技术创新
    6.2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供给能力,构建全方位农业信息系统
    6.3 加强基层农技指导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6.4 加强对农场主教育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6.5 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全程化农业科技服务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商丘市家庭农场对农业科技服务需求的调查问卷
附件 2:对商丘市家庭农场主的访谈提纲

(8)新型农地制度下商丘市农地流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农地流转研究综述
        1.3.1 国外农地流转研究综述
        1.3.2 国内农地流转研究现状
        1.3.3 现有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逻辑框架
        1.4.3 研究内容
        1.4.4 论文可能创新点
2 新型农地制度下农地流转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村土地
        2.1.2 农地流转
        2.1.3 新型农地制度(“三权分置”)
        2.1.4 土地产权
    2.2 古典经济学理论
        2.2.1 地租理论
        2.2.2 需求与供给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2.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3.1 产权理论
        2.3.2 制度变迁理论
    2.4 我国农地流转必要性分析
        2.4.1 农地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4.2 农地流转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手段
        2.4.3 农地流转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4.4 农地流转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措施
3 我国农地流转历史演变及现状
    3.1 我国农地流转历史演变
        3.1.1 土地改革阶段(1949年至1952年)
        3.1.2 农业合作社阶段(1953年至1958年)
        3.1.3 人民公社运动阶段(1958年至1978年)
        3.1.4 农地流转法律明令禁止阶段(1978年至1987年)
        3.1.5 农地流转合理合法确立阶段(1988年至2002年)
        3.1.6 农地流转规范化阶段(2002年至今)
    3.2 我国农地流转基本概况
    3.3 河南省农地流转基本概况
4 商丘市农地流转现状分析
    4.1 商丘市以及各县农地流转基本概况
    4.2 商丘市农地流转模式分析
        4.2.1 转包
        4.2.2 出租
        4.2.3 互换
        4.2.4 转让
        4.2.5 入股
        4.2.6 土地信托
    4.3 商丘市农地流转主要做法
        4.3.1 加强农地流转宣传培训
        4.3.2 建立农地流转服务机制
        4.3.3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3.4 出台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奖励政策
        4.3.5 招商引资建工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4.3.6 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
    4.4 商丘市农地流转取得的成就
5 商丘市农地流转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5.1 商丘市农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5.1.1 农地流转市场不成熟
        5.1.2 农地流转效率不高与收益缺乏长效机制
        5.1.3 农地流转产权不明晰与制度不完善
        5.1.4 缺乏配套政策服务导致农业规模经营困难
        5.1.5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5.1.6 流转的土地价值难确定
    5.2 商丘市农地流转问题成因分析
        5.2.1 农地流转制度创新难度大
        5.2.2 基于商丘市土地产权问题分析
        5.2.3 基于商丘市土地制度变迁问题分析
        5.2.4 农地流转模式不规范与政策落实缓慢
        5.2.5 缺乏政府有效监管与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不高
6 加快商丘市农地流转对策建议
    6.1 加强商丘市农地流转市场建设
    6.2 建立健全商丘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6.3 兼顾好商丘市农地流转双方的合法利益
    6.4 加快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6.5 各级相关部门要提高对农地流转的认识
    6.6 建立健全商丘市可持续发展的农地流转制度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商丘地区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 国外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状况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一) 可能的创新点
        (二) 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商丘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概况和特点
    第一节 商丘地区农业生产概况
        一、商丘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二、商丘地区的农业生产现状
    第二节 商丘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概况
        一、商丘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二、商丘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三、商丘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
        四、商丘地区的农业科技教育
        五、商丘地区的农业科技投入与贡献
    第三节 商丘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特点
        一、粮食作物的科技创新占主导
        二、经济和科技环境不发达
        三、传统农业生产习惯影响较大
        四、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扶贫同步进行
第二章 商丘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商丘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一、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二、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小
        三、农业企业科研投入少
    第二节 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能力和意愿不强
        一、人才激励机制不合理
        二、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不积极
        三、科技创新支持政策不力
    第三节 农业科技的需求动力不足
        一、农户对农业科技需求不足
        二、涉农企业对农业科技需要不足
    第四节 农业科技推广的问题
        一、农技推广体系设置不合理
        二、农技推广手段待完善
        三、农技推广过程沟通不畅
第三章 商丘地区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对策
    第一节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
        一、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二、加大金融对农业科技的支持
        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四、鼓励组建企业协会
    第二节 选择适当的农业科技优先发展
        一、全面创新粮食作物相关的科技
        二、重点创新商丘的特色农业科技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
    第三节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经济环境
        一、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二、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发展
        三、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第四节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
        一、改进科技人员的激励措施
        二、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三、鼓励大众农业创业
        四、促进农业人才引进
第四章 农业科技创新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农业科技创新
        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
    第二节 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最重要因素
    第三节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四节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五节 农业科技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0)商丘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点
        1.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特征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家庭农场的特征
    2.3 相关理论
        2.3.1 企业所有权理论
        2.3.2 规模经济理论
3 商丘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3.1 家庭农场发展环境
        3.1.1 良好的自然条件
        3.1.2 有力的政策支持
    3.2 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情况
        3.2.1 生产经营情况
        3.2.2 家庭农场土地规模及流转情况
        3.2.3 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者受教育情况
        3.2.4 家庭农场劳动力雇佣情况
4 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自身问题
        4.1.1 家庭农场主经营模式单一
        4.1.2 家庭农场经营者自身素质方面存在欠缺
    4.2 外部因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政府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4.2.2 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劳动力缺失
        4.2.3 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方式不规范
        4.2.4 融资体系不完善、资金扶持力度小
        4.2.5 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
        4.2.6 农业科技体系建设薄弱、推广率低
        4.2.7 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相对薄弱
5 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借鉴
        5.1.1 英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概况及经验启示
        5.1.2 日本家庭农场发展概况及经验启示
    5.2 国内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借鉴
6 商丘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6.1 加强新型家庭农场主培养力度
    6.2 加大政策补贴、扶持力度
    6.3 明确土地流转制度,加强中介机构建设
    6.4 创新金融机制,着力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题
    6.5 加大农业保险体系建设,解决家庭农场发展的后顾之忧
    6.6 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创新与构建,提高家庭农场科技水平
    6.7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家庭农场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商丘市家庭农场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商丘睢阳区多种形式推进土地流转(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丘市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何停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2]商丘市睢阳区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分析[D]. 朱宇华.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要素、绩效评价与培育政策创新研究[D]. 黄霞.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4]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D]. 郑淑方.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 [5]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与对策[D]. 岳曙光.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6]商丘市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潘庆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7(02)
  • [7]“退地”现象下商丘市家庭农场对农业科技服务需求研究[D]. 刘艺玮. 云南农业大学, 2017(02)
  • [8]新型农地制度下商丘市农地流转问题研究[D]. 王在伟.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9]商丘地区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D]. 秦文臣.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10]商丘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 李雅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商丘绥阳区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