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

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

一、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李雨霞[1](2022)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运用路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普通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该课程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针对性的意识形态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案例教育,提升课程思政的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既能创新和完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技能,又能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可靠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吴泰松[2](2021)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文中认为随着信息计算的迅猛发展,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问题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师队伍3个方面,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计算机教育事业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姜雪[3](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王玲[4](2020)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测评系统构建研究》文中提出自周以真教授提出计算思维的概念以来,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的形成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也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要求,所以人们也习以为常的利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但是就当前状况来看多数教师将重点放在计算思维培养的方法上,而忽略培养的结果如何,所以本文即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计算思维能力的测评。本文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一方面为测评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水平提供了可靠的标准,另一方面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计算思维水平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由于现有的计算思维能力测评主要是以线下纸笔测验为主,评价工作由教师来完成,这样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加重教师负担,而且还可能由于教师疲劳等原因出现误判等现象,所以本文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测评系统的开发,有效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做了如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笔者在对本文研究内容“计算思维能力测评”大量文献阅读与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对相关理论和概念进行阐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下文研究奠定基础。其次,依据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起草组在2017年提出的计算思维的概念并在与智力和系统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分别构建计算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然后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初步编制21个三级指标,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并根据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以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由专家定性比较两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对其结果定量分析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值;最后在以上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模型并进行模糊综合合成将最终结果分为三级,得出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水平。最后,在计算思维能力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在微信web开发者平台利用wxml、wxss、javascript等开发语言,并借助于mysql数据库,通过对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出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测评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实践,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证明本系统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

苗婧怡[5](2020)在《基于移动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能够强化学生在计算机应用理解能力和跨学科创新能力方面的必备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应该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手段。基于移动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基于移动设备、互联网和传统课堂的学习环境,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而言,需要根据其特征分析来教学设计。本文将针对普通高校动画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并通过实践验证其有效性,以期为相关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一、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对移动学习、混合式学习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当前的社会环境,对基于移动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动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动画专业的大学生,通过对研究对象的问卷调查发现其对混合式学习有着很高的接受度。对于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查选择课程内容为《网页制作基础》。把握住前沿性和具体性的研究内容,为后文的教学设计、应用和实践研究提供指导。二、基于学习者的特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析,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并且针对其中的理论性课程(《网站建设的流程》)和实践性课程(《在HTML中使用CSS的方法》)阐述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过程基于教学平台“A+课堂派”来完成,主要分成三个阶段: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教学反馈评价阶段。由移动学习辅助的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教学相关的设备为辅助,体现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三、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验证教学设计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通过问卷星网站向学生调查其对课程教学的建议和态度,大部分学生认为基于移动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可以提升自己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利用“A+课堂派”中直接生成的数据,分析学生使用教学资源、课前测试和参与话题模块的情况。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组作业成果进行对比,实验组的平均分和优秀率皆高于对照组,因此基于移动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确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吴爽,赵隽[6](2020)在《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分析》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展开计算机基础教学已经成为趋势所在。而计算思维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活动的核心素养,近年来,教育界中已经提出要将计算思维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重点,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活动入手,明确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活动的现状,探索实现对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旨在能够推动大学计算机基础改革实践,提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建议。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张艺腾[8](2020)在《基于MOOC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融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支持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应用,在线学习已然被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所接受。现阶段各高校更加关注针对MOOC平台的教学建设,在实际开发建设中怎样通过MOOC优势,对教学课程资源进行拓展延伸,并有效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来显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目是以中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教师在课程实施、资源建设、教学实践和评价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加以研究和分析,对基于MOOC的融合式教学相关理论和教学实践试图加以探索、讨论、论证。选择A市XX中等职业学校为研究案例,文中主要根据实践问卷调研和访谈法,对中职教育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就在MOOC平台中实现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出讨论;然后基于中职计算机基础融合式教学的实施情况制定教学框架,通过教学前期准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以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对照实验,论证并检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实际实施效果;最后对实践期间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应当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留有时间对学生进行当场辅导,以及提升平台沟通环境和界面交互性等建议。综合而言,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通过深入分析MOOC与融合式教学理论,在已有理论基础上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论证线上MOOC平台与传统授课模式结合的融合式教学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第二,按照融合式教学理论的应用理念和指导思想,参照融合式教学已有设计模式和时间流程,详细论述了中职计算机基础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前期准备环节、教学设计环节及教学实践、评价环节的具体内容,并完成了融合式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以此搭建了中职教育的《计算机基础》MOOC课程资源。第三,按照上述提出的融合式教学方案,以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形式展开融合式教学实践,随后根据所回收的问卷调查结果、访谈记录以及平台统计信息验证了本次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结合学生与教师的实际教学体验和评价,综合得到,MOOC环境下实施的融合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对于该教学模式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通过本次研究得出:通过应用融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对于课堂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学习。在MOOC平台中,教师推送各类教学资源,学生在平台中自主学习、移动学习,开展慕课讨论会进行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更充分利用了线上资源的技术优势,通过明确简练的课程知识结构以及优质丰富的课外辅导工具,使得学生掌握各课程单元的核心技巧和关键知识点,进而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施的效率和质量。另外,虽然慕课平台MOOC模式下的融合式教学凸显了很多优势,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当前学校为慕课平台配备的师资力量和技术人员显然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二是慕课资源的推送与筛选大多由教师一人负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今后有必要增加学生授权,使得他们都参与其中,自发、自主的寻求慕课资源进行共享和学习。三是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有效利用沟通渠道进行教学改进。同时继续优化基础技术手段,在平台交互和功能体验方面可进一步探索持续改进的地方。本次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从融合MOOC平台的教学模式创新层面,选取了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对调研学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情况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和实践评价的设计入手,论述了新型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过程,并根据实施新型教学模式后针对教师、学习者的评价和调查结果做出分析,论证了融合MOOC平台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提出若干建议为今后MOOC平台在中职院校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一定参考和建议。

黄月[9](2019)在《混合式教学中小组学习的策略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及师生教学相长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混合式教学是典型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协作学习及相互交流能力的学习方式。本研究对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和实践。研究主要内容: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基础;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在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对混合式教学环境中小组学习的学习小组组建,小组学习教与学,小组学习评价策略和方法进行了设计;将设计的小组学习策略与方法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中,进行了两轮实践,对小组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做了优化,并对实践效果做了初步评价。实践结果表明,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中采用小组学习形式并应用本研究的小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于增强师生、生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有显着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也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中。对教师的混合教学及小组教学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刘艳云[10](2018)在《基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逐渐出现能够替代或者辅助人类完成复杂任务的一些技术或机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地便利。现阶段,计算机基础教学已成为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高校学生对于现代信息发展的认知以及基础信息能力的掌握和创新精神,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如何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仅对于学生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我国未来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运用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算机课程思政的意识形态教育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育
    (二)融合爱国主义教育
    (三)渗透社会主义法治教育
    (四)拓宽传统文化素养教育
二、计算机课程思政的案例教学运用
    (一)融汇典型人物事迹
    (二)结合计算机领域的最新科研信息
    (三)结合时事政策
    (四)结合经典案例
三、计算机课程思政的资源应用
    (一)教育资源的有机融合与应用
    (二)合理设置课程的顶层设计
    (三)激扬以生为本的育人目标

(2)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1.1 教学内容没有针对各个专业设置
    1.2 教学内容没有针对职业发展设置
    1.3 教学内容没有针对实际需要设置
2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陈旧
    2.1 缺乏对高校类别及学生年级的考虑
    2.2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对学科交叉不够注重
    2.3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对实践与应用的重视有待提高
3 完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途径
    3.1 深入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3.2 不断充实教师队伍
4 积极引导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
5 结语

(3)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测评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计算思维能力是21世纪学生必备的能力
        1.1.2 《大学计算机基础》对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
        1.1.3 测评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计算思维
        2.1.2 计算思维能力与计算思维
        2.1.3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机导论》
    2.2 理论基础阐述
        2.2.1 思维理论
        2.2.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2.3 教育评价理论
        2.2.4 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3章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3.1 计算思维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3.2.2 评价指标体系初步设计
        3.2.3 专家咨询法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配
        3.3.1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步骤
        3.3.2 结果分析
    3.4 评价模型的构建
        3.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评价模型的步骤
        3.4.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评价模型实例
第4章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测评系统的实现
    4.1 计算思维能力测评系统构建原则
    4.2 计算思维能力测评系统的分析
        4.2.1 系统目标分析
        4.2.2 功能需求分析
        4.2.3 业务流程分析
        4.2.4 数据流程分析
    4.3 计算思维能力测评系统的设计
        4.3.1 体系架构设计
        4.3.2 总体功能设计
        4.3.3 各模块功能设计
        4.3.4 数据库设计
    4.4 计算思维能力测评系统的实现
        4.4.1 开发环境
        4.4.2 开发平台
        4.4.3 开发流程
        4.4.4 目录结构
        4.4.5 界面展示
    4.5 系统测试
        4.5.1 功能测试
        4.5.2 应用测试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移动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意义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移动学习的概述
        2.1.1 移动学习的发展及其概念
        2.1.2 移动学习的模式
    2.2 混合式学习的概述
        2.2.1 混合式学习的发展及其概念
        2.2.2 混合式学习的模式
    2.3 相关研究综述
3 教学设计
    3.1 学习者分析
        3.1.1 艺术类大学生的定义
        3.1.2 学习者特征分析
        3.1.3 课前问卷调查
    3.2 教学内容分析
        3.2.1 当前研究现状
        3.2.2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
        3.2.3 课程教学内容
        3.2.4 课程教学目标
    3.3 整体教学设计
        3.3.1 教学准备阶段
        3.3.2 教学实施阶段
        3.3.3 教学反馈评价阶段
        3.3.4 课程考核标准制定
    3.4 教学案例设计
        3.4.1 案例一《网站建设的流程》
        3.4.2 案例二《在HTML中使用CSS的方法》
4 教学设计应用检验
    4.1 研究准备
        4.1.1 研究对象
        4.1.2 教学平台及教学工具
        4.1.3 统计学方法
    4.2 研究结果分析
        4.2.1 课堂派上教学资源情况和课前测试情况
        4.2.2 期末小组作业对比分析
        4.2.3 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分析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对课程改革的建议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基于移动学习的混合式学习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
    1.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理念落后
    1.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模式陈旧
2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关联性
    2.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背景
    2.2 实现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必要性
3 基于计算思维展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路径
    3.1 树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新思路
    3.2 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教学新体系
    3.3 导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新模式新方法
4 结语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8)基于MOOC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融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MOOC研究现状
        1.2.2 融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1.2.3 基于MOOC的融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MOOC
        2.1.2 融合式教学
    2.2 理论基础概述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教学设计理论
        2.2.3 情境学习理论
        2.2.4 掌握学习理论
3 MOOC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基础融合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3.1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1.1 问卷设计
        3.1.2 调查实施
    3.2 中职计算机基础融合式教学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3.2.1 学习者态度与兴趣分析
        3.2.2 学习活动过程与实践
    3.3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实施现状分析
    3.4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3.4.1 课程形式呆板保守,活力不足
        3.4.2 课程模式杂乱无章,条理不清
        3.4.3 课程主体势单力薄,关注度低
        3.4.4 日常课程任务居多,基本教学时间紧张
        3.4.5 中职学生基础薄,普遍兴趣不足
    3.5 MOOC融入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3.5.1 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3.5.2 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3.5.3 助推教学模式变革
        3.5.4 线上、线下内容衔接
4 基于MOOC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融合式教学设计
    4.1 设计理念与原则
        4.1.1 教学设计理念
        4.1.2 教学设计原则
    4.2 教学总体框架的设计
        4.2.1 课程目标设计
        4.2.2 课程总体框架设计
    4.3 融合式教学的前期准备与分析
        4.3.1 课程性质
        4.3.2 教学对象
        4.3.3 教学内容
        4.3.4 教学方法
    4.4 融合式教学的设计
        4.4.1 融合式教学活动设计
        4.4.2 融合式教学环境设计
        4.4.3 融合式教学支持设计
        4.4.4 融合式教学评价设计
5 基于MOOC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融合式教学实施与评价
    5.1 教学实践
        5.1.1 前期准备
        5.1.2 教学实践方案
        5.1.3 教学实践过程
        5.1.4 慕课课程和课堂呈现
    5.2 教学实践评价
        5.2.1 问卷分析
        5.2.2 访谈分析
        5.2.3 平台统计信息
        5.2.4 课程教学效果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与不足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创新点
    6.4 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融合式教学实施前教学现状调研问卷
附录2 融合式教学实施效果调研问卷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4 平台统计信息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混合式教学中小组学习的策略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二、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三、小组学习是混合教学的重要环节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
        二、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
        三、关于混合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
    第五节 研究方法、内容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 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混合式教学
        二、小组学习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自组织理论
        三、学习共同体理论
        四、社会互赖理论
第三章 前端分析及教学模式设计
    第一节 前端分析
        一、学习对象分析
        二、学习者分析
        三、学习环境分析
    第二节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一、经典教学模式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第三节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一、学习平台
        二、学习资源
        三、学习活动
        四、学习任务
第四章 混合式教学中小组学习的策略及方法
    第一节 学习小组组建的策略及方法
        一、学习小组组建中存在的问题
        二、学习小组组建的策略设计
        三、学习小组组建方法
    第二节 小组学习中教与学的策略及方法
        一、小组学习中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二、小组学习中教与学的策略设计
        三、小组学习中教与学的方法
    第三节 小组学习评价的策略及方法
        一、小组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二、小组学习评价的策略设计
        三、小组学习评价的方法
第五章 混合式教学中小组学习策略应用的案例与优化
    第一节 学习小组组建案例及优化
        一、产生小组长
        二、确定小组成员
        三、组员调整
        四、创建小组文化
    第二节 小组学习教与学策略及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与优化
        一、知识型小组任务设计及学习模式应用案例
        二、技能型小组任务设计及学习模式应用案例
    第三节 小组学习评价策略及方法的应用案例与优化
        一、学习者评价
        二、教学者评价
        三、小组学习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节 混合式教学中小组学习策略及方法的应用效果
        一、考试情况
        二、学习收获
        三、综合能力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下混合式教学中小组学习策略的应用有效
        二、混合式教学中小组学习策略可应用于其它学科课程教学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运用路径探析[J]. 李雨霞. 才智, 2022(03)
  • [2]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 吴泰松. 无线互联科技, 2021(19)
  • [3]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4]《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测评系统构建研究[D]. 王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0)
  • [5]基于移动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D]. 苗婧怡.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分析[J]. 吴爽,赵隽. 软件, 2020(04)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基于MOOC的中职《计算机基础》融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 张艺腾.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混合式教学中小组学习的策略及应用研究[D]. 黄月.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基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J]. 刘艳云. 软件, 2018(09)

标签:;  ;  ;  ;  ;  

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