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军区召开预备役部队综合建设会议

兰州军区召开预备役部队综合建设会议

一、兰州军区召开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工作会议(论文文献综述)

郑双成,李克强,郭冬旭[1](2013)在《军区召开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工作会议 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推动军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面发展 总政治部副主任贾廷安军区司令员张仕波政委刘福连出席并讲话》文中认为本刊消息记者郑双成、李克强特约记者郭冬旭报道:10月18日至19日,军区在山西省太原市组织召开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依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决策部署,以人武部和预备役旅团为重点,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宣扬先进,明确任务要求,确立工作标准,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军区国防后

邓军[2](2013)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我军的根本任务是“能打仗、打胜仗”。我国西部高原寒区(西藏、青海、新疆地区)人口稀少,幅员广阔,边防线长,道路崎岖,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反“蚕食”、对内反“分裂”斗争任务艰巨,是我军未来作战的主要方向。高技术条件下高原寒区作战有发起突然、时间急促、部队集结量大、保障范围广、保障难点多等特点,加之高原寒区环境气候恶劣,地方病、环境相关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突出,对高原寒区卫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军定点布局、对口保障、分级负责的卫勤保障模式,在作战中容易成为打击目标,医疗保障机构面临很大的生存威胁。同时,未来信息化条件下,高原寒区发生战役级及以上规模的高技术战争时,军队建制保障医疗资源数量不足,其他战区支援保障的医疗机构,面临难以适应环境、难以遂行保障、难以有效诊治等问题。因此,研究这一特殊地域作战的卫勤保障体系,加强地方医院的平时储备和战时动员,将作战方向战略后方支援区域内的地方医院纳入战时卫勤保障的后备力量,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卫勤保障创新模式,探索行之有效的保障手段和方法,对提高战役卫勤保障能力,取得高原寒区作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军队卫生勤务学、国防卫生动员、模块化理论及系统评估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聚焦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问题,采用文献荟萃、现场调研等方法,研究总结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分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采用专家咨询、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某区域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应急响应需求、卫生资源储备与战备训练等潜力情况,获得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现实卫勤需求。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建模、模块化等方法,构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应急响应模型,优化应急响应体系与流程,探讨应急响应机制;解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结构,建立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体系,阐明地方医院平战转换模块化机制;编制各类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形成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提供平战转换的理论与方法支持。进一步通过专家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提供工具,从而提升地方医院参与高原寒区作战的卫勤保障能力。本课题研究共分七章,第1章主要分析了高原寒区的概况及对机体的影响,阐明了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特点和要求,重点回答“意义性”的问题;第24章主要分析了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有无需求开展研究,回答“虽有意义,是否必要”的问题;第56章主要围绕高原寒区地方医院有无基础而开展潜力调查和分析,并依据调查结果,针对地方医院是否具备平转战能力开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回答“既然必要,有无可能”的问题;第7章主要研究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和预案体系构建,回答“既然可能,如何实践”的问题。基于这一思路,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等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地方医院平转战发展历程和现况研究结果:(1)国内外国防卫生动员和地方医院平转战相关研究取得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本研究中的地方医院平转战,是指战时由地方抽组的医疗救护分队预编地方各级医院中,从接到动员命令后,完成抽组或整体转换并到指定区域集结待命的过程;目前,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主要存在潜力调查管理不足、平转战机制建设不健全、平转战预案体系和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尚不健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不足等四个方面的问题。(2)地方医院资源丰富,人才和技术密集,卫生动员潜力巨大,高效的国防卫生动员是实现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重要补充。(3)高原寒区作战对卫勤保障提出了新要求,大批量伤员、伤情复杂严重,伤病员救治与后送困难,地方医院的快速平战转换成为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的重要方式之一。(4)从地方医院平战转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上入手,研究前后密切衔接、军地密切融合、任务密切协同的“军地一体保障体系”,是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研究的新路子。地方医院平转战需求研究结果:(1)高原寒区作战急性高原病发病率高、卫生防病任务重、伤病员后送困难、地方卫生资源缺乏、高原特需药材保障难度大,卫勤保障的需求突出。(2)高原寒区作战减员率高,卫生人员的需求大,肢体伤、多部位伤、轻度脑损伤发生率高,救治难度很高,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冻伤和非战斗外伤发生率高,救治任务的艰巨。(3)深入分析某战略后方支援区域卫生资源的现状发现,某区域医院在卫生机构总数、卫生床位、卫生人力及卫生设备等方面资源充足,说明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卫生资源的潜力储备充足。(4)地方医院建立了国防卫生动员与应急响应体系,但存在应急体系规范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综合防范能力不强、应急处置救援能力不足、应急管理的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应急响应体系主要以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为主,与战时卫勤保障的应急响应存在差距,现有的体系还不能完全满足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任务需求。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研究结果:(1)在高原寒区战略后方支援区域某城市地方医院动员潜力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两轮专家咨询,筛选确定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2)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制定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标准,形成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经总体一致性检验,指标各项权重判断无逻辑错误,具有满意一致性,指标体系构建合理,能够较好评估高寒地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和预案构建研究结果:(1)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快速“转”的问题,开展平转战应急响应机制研究,提出了地方医院应急响应程序,构建出平战转换模型,阐明了保障潜力向保障实力转化的机制。(2)围绕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高效“转”的问题,开展平转战模块化机制研究,明确了地方医院医疗分队模块化步骤和模块化测算方法,提出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医疗分队可作为野战医疗队、野战医疗所、“中心型”野战医院、途中医疗站、基地医院、专科手术队、前沿手术队等模式实施保障,解析构建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野战医疗所和野战医疗队三级模块化体系,以野战医疗队为例,研究建立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野战医疗队人员编组配置的标准化模块,明确了卫勤保障模块化的机制。(3)提出了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应急预案的分级、分类,依据军队卫勤保障预案研制的思路与方法,构建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形成了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案例,为地方医院平转战提供范例。下一步将在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需求大规模调研、地方医疗分队模块化建设实战化、平转战能力评估体系现场验证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为高寒地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系统的优化调整提供更加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

张学虎,王志娴[3](2010)在《灾难面前,我们心手相连》文中研究指明8月7日,立秋之夜。峡谷小城舟曲和往日一样,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正渐渐进入梦乡。令人们毫无防备的是,当夜,暴雨倾盆,山崩堤决,泥石狂奔。城北山区97毫米的强降雨,正顺着两条山谷,裹挟近200万方泥沙、石块甚至成百上千吨的巨石,呼啸而下。特大山洪泥石流撕碎了舟曲县城

王永昌[4](2010)在《中美军民关系比较研究:近30年视距的考察》文中指出美国和新中国的军民关系在建国前后就已被双方政治领导人划定了原则框架,这两套框架具有明显和实质性的差别。虽然都反对君主专制和军人独裁,美国新兴资产阶级主张文人政府领军,以隐蔽方式垄断了军队的领导权;毛泽东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给军队注入新的职能和伦理观,通过党的阶级代表性和以党领军把人民在军队建设与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受不同经济结构和安全观的影响,早期的美国把军队视作一种潜在的危险和经济负担,谨慎预防军队干涉政治,抑制军队规模,注重用法律规范军民关系的边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领导军队与人民建立了广泛的关系,强调军民阶级情感,军民关系的边界比较模糊,军队被视作积极和有益的力量,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民众长期以来的梦想。近30年两国军民关系主体结构的发展既有一脉相承的历史稳定性,更有与时俱进的革新。美国的南部军事传统和我国高级军官队伍来源的“老区”传统十分突出,这说明地区拥军和尚武传统对军民关系主体的地理分布有明显影响。美军与各种族和阶层的连接基本符合社会结构的形态,中等收入阶层是构成美军的中坚力量,但军官团依旧为中上阶层垄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处理与各民族的关系,在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团结和繁荣的事业中贡献了重要力量。人民解放军兵员的构成基本体现了“金字塔型”的社会收入结构,面临着社会转型期与新兴中等收入阶层建立紧密连接的挑战。在教育进步和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两国军民关系体现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共同要求,以科技为核心概念的主体重心悄然成形,学历门槛之外的社会群体被迫游离在主体结构的边缘。中美两国军民关系的内容形态分别代表了“聚合”和“分立”两种模式。美国军民的互动以“分”为主,军民在国会决策、经济建设和价值观发展中保持距离,各司其职。美军自我封闭和对组织利益的维护意识十分强烈。中国军民在政治、经济、军事和价值观念领域的互动十分活跃,军民关系以“合”为主,重在发挥两者团结一致的合力。即使在两国拥有共同目标的军事维度,美军在军民对接中更相信自己的力量,对后备力量的歧视和蔑视始终存在;人民解放军根据战争形态演变不断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始终重视发挥民兵和预备役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军民之间的矛盾类型多样,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中美两国在兵员征募中都出现了军队效能目标引发的理性公平压力,同时也有一些非理性因素给军民关系造成了障碍。两国都出现了社会矛盾向军民关系领域的传导,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期,社会矛盾复杂交织并影响军民关系的可能性较大。军民经济权益的纠纷可以通过赔偿、协商和司法途径解决,但是非军队本质功能和行为造成的伤害会引起军民经济权益的冲突,这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政府对民生领域的重视改变着财政资源分配的格局,美国民生支出与国防支出已形成竞争关系,未来中国军民对财政资源的竞争关系将日渐明朗。在军民思想观念的冲突中,两个国家面临几乎相反的境遇。美军的军事黩武倾向与国内人民的反战意愿和和平诉求难以调和,军民价值取向的距离越来越大。人民解放军在安全问题上表现了理性和谨慎的态度,但需要防范国内极端民族主义的干扰;同时,必须强化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抵御社会不良思想的侵蚀和渗透。中美两国军民关系的管理机制在许多方面都有进步。中国管理机制中情感因素和行政干预的色彩弱化,法治和沟通等现代管理机制的因素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就组织分工而言,美国政府和各类民间组织在军民互动中基本形成互补格局。中国政党、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分工在社会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驱动下发生了许多变化。中国共产党仍是统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政府的地位更加突出,但是民间组织的活力有待培育和开发。在军民关系的法制建设中,美国仍然坚持“预防第一”的立法取向,同时努力促进军民之间的合作。中国的法制建设始终以加强军民合作和团结为导向,预防矛盾和纠纷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通过专项立法和融入国家法制化全局,中国原有的法律真空正逐步得到填补。军队与媒体的合作对信息化条件下军民关系的管理至关重要。美军改进了面向民众的宣传工作,积累了与地方媒体合作的丰富经验。人民解放军与地方媒体的合作刚刚起步,仍需突破许多制度和观念因素的限制。中美两国的军民关系分别适应了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维护资产阶级政府统治的政治需要,服务于积极防御和全球扩张的国家军事战略。美军强调自己的功能要求和组织特征,人民解放军注意平衡政治需要与功能要求。总的来看,美国“分立”式军民关系模式的核心是军民二分,互不干涉。美军在军民互动中表现了高度的自主性,主要通过军队内部的调整推动军民关系发展。“分立”模式中军民连接高效,但反映疲弱。中国的“聚合”模式重在军民一致,团结互助。人民解放军通过组织内部的调整和组织外部的活动,促进军民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过去30年里,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把军民力量凝聚起来,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国未来军民关系的发展需要平衡目标导向中的政治需要和军队功能要求;发展军队与各阶层全面而有侧重的关系;维护军队政策的效率取向,抵御民间各种干扰;强化政府在管理军民关系中的作用,拓展军队与地方媒体的合作。

魏远峰[5](2009)在《听,黄钟大吕之声》文中研究表明1世界军乐,有两大支:一是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西方军乐;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军乐。古代,地理遥远,交通不便,这两支军乐从乐器到乐曲全都不似,各自发展成完整而独立的体系。

谭付明[6](2009)在《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与激励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绩效和激励是管理的永恒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管好人用好人备受管理者关注。作为一支重要的国防后备力量,预备役军官队伍在预备役部队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为加强对这支队伍的管理,不断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和方法,形成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为正确使用和激励预备役军官提供科学依据。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体系是一个由评估主体、评估指标、评估标准、评估方法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是对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概述了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体系构建和激励的理论基础,揭示了传统评价考核诸种弊端,提出了构建评估体系必须贯彻中心居中、合理分类,突出能力、重在实绩,目标牵引、有效激励,军地互利、融合发展的原则。在对预备役军官考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融合构建绩效考评体系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体系,完善了激励对策措施,并对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体系和激励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以某预备役旅汽车营预备役军官群体作为案例,对该群体的基本现状,包括学历层次、职务年限、年龄结构、参加军事训练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情况对评估指标有关内容进行修正。运用修正后的考评体系对所属预备役军官进行考评,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考评体系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建立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体系,不仅对于深化绩效考评理论研究、拓展预备役军官管理研究视野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指导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实践、提升预备役军官管理绩效和现行干部评价考核办法、推进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官管理方法创新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价值。

通讯员 田义伟记者 张平阳 实习生 徐帆[7](2008)在《兰州军区民兵预备役工作会议西安召开》文中研究指明本报讯(通讯员 田义伟 记者 张平阳 实习生 徐帆)10月14日上午,兰州军区民兵预备役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兰州军区司令员王国生、省委副书记王侠、总参动员部副部长汪金玉、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张国栋、省军区司令员程兵出席会议。兰州军区副司令员赵建中讲话,省委书记?

阎强国[8](2008)在《陇南好痛好坚强——汶川大地震甘肃重灾区陇南采访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5·12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如果说,从电视画面上传来的震中触目惊心的场景给了我撕心裂肺的刺痛,那么,当我走进甘肃重灾区陇南,我感到的则是难言的、间歇不停的隐痛。——题记第一章走进陇南引言那一刻,兰州也在摇晃。我紧张地跑下楼,又上来,开始了网络搜索。以为小震。突然间,有了令人惊悚的消息: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胡锦涛主席作出关于抗震救灾重要批示。

张兆栋白云飞[9](2008)在《武威军分区党委全体(扩大)会议召开》文中研究指明本报讯(张兆栋白云飞)昨日,武威军分区党委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兰州军区九届二次党委(扩大)会议和省军区七届十次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了2007年军分区党委的工作,安排部署了2008年的工作任务。市委书记、武威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张绪胜,市?

师炜,范昕[10](2007)在《兰州军区预备役部队武器装备正规化管理观摩会议在我市召开》文中研究指明本报讯(记者师炜 通讯员范昕)8月28日上午,兰州军区在我市召开预备役部队武器装备正规化管理观摩会议,观摩陕西陆军预备役高炮师正规化建设成果,交流装备管理正规化经验。兰州军区副司令员郭洪超,兰州军区副参谋长李星,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夏龙祥出席会议。兰州军区装?

二、兰州军区召开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工作会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军区召开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工作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2)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防动员和国防卫生动员理论
    2.3 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研究
    2.4 讨论
第三章 国内外地方医院平转战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
    3.1 我国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
    3.2 国外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实践及其借鉴
    3.3 国外地方医院平转战实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我国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的现状和需求分析
    4.1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储备现况
    4.2 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需求分析
    4.3 我国高原寒区地方医院平转战的必要性
第五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潜力调查与分析
    5.1 调查对象与方法
    5.2 调查内容与分析
    5.3 小结和讨论
第六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6.1 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6.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3 指标体系构建
    6.4 讨论
第七章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机制与预案体系构建研究
    7.1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应急响应机制
    7.2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模块化及机制研究
    7.3 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预案体系构建
    7.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
致谢

(4)中美军民关系比较研究:近30年视距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军民关系的概念
    1.3 中美军民关系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对军民关系的研究
        1.3.2 国内对军民关系的研究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学术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中美早期领导人对军民关系的构想
    2.1 反对君主军队和军事独裁的民主意识
        2.1.1 美国的“人民主权”与“文人领军”
        2.1.2 “人民的兵权”与我军为人民服务
    2.2 人民在建军和治军中的不同角色
        2.2.1 美国的人民建军与资产阶级领军
        2.2.2 人民是建设和领导我军的根本力量
    2.3 对军民关系边界的思考
        2.3.1 美国权利义务观与有限边界
        2.3.2 我国的阶级观念与模糊边界
    2.4 关于军队与人民权益的相关性
        2.4.1 美国的军民相斥与抑军思想
        2.4.2 我国的军民一致与强军思想
第三章 中美军民关系的主体结构
    3.1 地理分布框架下的主体结构
        3.1.1 美军与国内外民众的关系
        3.1.2 我军与国内外民众的关系
    3.2 民族种族框架下的主体结构
        3.2.1 美军与各种族的关系
        3.2.2 我军与各民族的关系
    3.3 阶级阶层框架下的主体结构
        3.3.1 美军与三大阶层的关系
        3.3.2 我军与工农和新生阶层
    3.4 教育进步框架下的主体结构
        3.4.1 军队与知识青年结合
        3.4.2 影响结合的若干因素
    3.5 结论
        3.5.1 美国军民主体结构的功能性和外向性
        3.5.2 我国军民主体结构的政治性和内敛性
        3.5.3 技术推动、教育进步与主体结构趋同
第四章 中美军民关系的内容形态:分立与聚合
    4.1 政治维度的分离与共商
        4.1.1 美军与国会民意代表的互动
        4.1.2 我国全国人大中的军地代表
    4.2 军事维度的对接与衔接
        4.2.1 “总体力量”思想中的军民对接
        4.2.2 “人民战争”思想下的军民衔接
    4.3 经济维度的分割与耦合
        4.3.1 美军“资本化”与“去民生”意识
        4.3.2 我军与民众经济利益的全方位对接
    4.4 文化维度的隔阂与融和
        4.4.1 美国军民的文化分隔与离心
        4.4.2 我国军民的文化交融与共振
    4.5 小结:两种模式及其变化
        4.5.1 分立模式与聚合模式
        4.5.2 引发模式趋同的因素
第五章 中美军民关系中的矛盾冲突
    5.1 军民之间的公平压力
        5.1.1 军队效能目标与理性压力
        5.1.2 非理性因素挑战连接公平
    5.2 军民之间的经济矛盾
        5.2.1 军民之间的经济权益侵犯
        5.2.2 国防与民生预算间的竞争
    5.3 军民思想观念的冲突
        5.3.1 军民价值观念的冲突
        5.3.2 军民安全观念的分歧
    5.4 小结
        5.4.1 美国连接与反映的问题
        5.4.2 我国军民连接中的问题
第六章 中美军民关系的管理机制
    6.1 组织分工
        6.1.1 美国政府和民间组织的互补角色
        6.1.2 我国政党、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角色
    6.2 法律调节
        6.2.1 美国法律体系的完备与“预防第一”
        6.2.2 我国法律体系的进步与“合作优先”
    6.3 媒体干预
        6.3.1 美军的自主宣传和与地方媒体的合作
        6.3.2 我军的宣传和与地方媒体关系的变化
    6.4 小结
        6.4.1 管理机制中的现代化因素
        6.4.2 军队在建立法制中的角色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7.1 中美军民关系的结构与特征
        7.1.1 美国军民关系的结构和特征
        7.1.2 我国军民间的新型鱼水关系
    7.2 促进我国军民关系未来发展的建议
        7.2.1 平衡目标导向中的政治需要和功能要求
        7.2.2 全面且有侧重,加强军队与各阶层关系
        7.2.3 坚持军队效率目标,抵御民间各种干扰
        7.2.4 强化政府职能,允许地方媒体有限参与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与激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情况
        1.2.2 公务员绩效考评情况
        1.2.3 教师绩效评估情况
        1.2.4 高校行政管理干部绩效考评情况
        1.2.5 军队指挥军官绩效考评情况
        1.2.6 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情况
        1.2.7 预备役军官激励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2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方法
    2.1 绩效考评的理论基础
        2.1.1 军队管理学理论
        2.1.2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理论
        2.1.3 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
    2.2 激励理论基础
    2.3 预备役军官相关知识
        2.3.1 预备役军官的定义、分类和选拔标准
        2.3.2 预备役军官的发展历史
        2.3.3 预备役军官的地位作用
        2.3.4 预备役军官训练有关要求和主要训练形式
第三章 预备役军官职位特点和绩效考评现状分析
    3.1 预备役军官工作岗位分析
        3.1.1 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的界定
        3.1.2 预备役军官职位说明书
        3.1.3 预备役军官的素质
        3.1.4 预备役军官职责
    3.2 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现状分析
        3.2.1 预备役军官常见的几种考核方法
        3.2.2 当前预备役军官考评存在的问题
        3.2.3 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 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
    4.1 绩效考评体系的基本要素
        4.1.1 考评的主体
        4.1.2 考评的客体
        4.1.3 考评的目标
    4.2 绩效考评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4.3 绩效考评体系各项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方法
        4.3.1 确定考评指标
        4.3.2 确定考评指标的权重
    4.4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4.5 绩效考评体系的运用
        4.5.1 考评体系指标与权重的确定
        4.5.2 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体系评分等级(分值)的划分
        4.5.3 考评体系预备役军官总得分的计算
    4.6 考评结果的反馈
        4.6.1 绩效考评结果反馈的原则
        4.6.2 绩效考评结果反馈的方法
第五章 激励对策研究
    5.1 激励的种类、原则和方法
        5.1.1 激励的种类
        5.1.2 激励的原则
        5.1.3 激励的方法
    5.2 预备役军官激励需求分析
        5.2.1 个人成长进步需求
        5.2.2 物质需要
        5.2.3 渴求尊重的需求
        5.2.4 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5.3 考评结果应用与激励对策
        5.3.1 将考评结果与预备役军官职务调整挂钩
        5.3.2 将考评结果与预备役军官奖惩挂钩
        5.3.3 将考评结果与预备役军官发放补贴挂钩
第六章 考评体系应用研究
    6.1 案例背景
        6.1.1 汽车营预备役军官基本情况分析
        6.1.2 汽车营预备役军官年度训练计划及落实情况
    6.2 特定环境绩效考评体系研究及实例验评
        6.2.1 特定环境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6.2.2 实例验证
    6.3 考评实施与应用
        6.3.1 对汽车营预备役军官考评的主要做法
        6.3.2 考评结果运用于激励情况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中国人民解放军团级以上指挥军官通用能力基本标准
附录B:某预备役师预备役军官岗位责任制
附录C:关于组织预备役营党委书记进行述职的意见
附录D:汽车营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方案
附录E:考评体系二级指标问卷

四、兰州军区召开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工作会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军区召开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工作会议 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推动军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面发展 总政治部副主任贾廷安军区司令员张仕波政委刘福连出席并讲话[J]. 郑双成,李克强,郭冬旭. 华北民兵, 2013(11)
  • [2]高原寒区作战地方医院平转战研究[D]. 邓军. 第三军医大学, 2013(05)
  • [3]灾难面前,我们心手相连[N]. 张学虎,王志娴. 甘南日报(汉文版), 2010
  • [4]中美军民关系比较研究:近30年视距的考察[D]. 王永昌.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8)
  • [5]听,黄钟大吕之声[J]. 魏远峰. 中国作家, 2009(20)
  • [6]预备役军官绩效考评与激励对策研究[D]. 谭付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05)
  • [7]兰州军区民兵预备役工作会议西安召开[N]. 通讯员 田义伟记者 张平阳 实习生 徐帆. 西安日报, 2008
  • [8]陇南好痛好坚强——汶川大地震甘肃重灾区陇南采访纪实[J]. 阎强国. 飞天, 2008(07)
  • [9]武威军分区党委全体(扩大)会议召开[N]. 张兆栋白云飞. 武威日报, 2008
  • [10]兰州军区预备役部队武器装备正规化管理观摩会议在我市召开[N]. 师炜,范昕. 西安日报, 2007

标签:;  ;  ;  ;  ;  

兰州军区召开预备役部队综合建设会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