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漩涡”及其预防

LNG“漩涡”及其预防

一、液化天然气“涡旋”及其防止(论文文献综述)

李泊然[1](2016)在《晃荡条件下LNG液货舱分层与翻滚现象的数值模拟》文中认为随着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量的增长以及海上天然气开发和输运的发展,海上液化天然气(LNG)的输运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翻滚”现象指LNG储罐或液货舱内因壁面漏热,不同层之间不断进行热量和质量的交换,当密度相近时发生的涡旋与蒸发现象。翻滚现象的产生会对LNG的储运过程造成严重的威胁,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建立了LNG液货舱内分层和翻滚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应用FLUENT软件,模拟采用了多相流VOF模型和瞬态模拟方法,加入了自定义的激励函数程序,对一个薄膜型LNG液货舱在静止和晃动两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分层和翻滚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在漏热条件下LNG储罐内从分层到开始翻滚的动态过程及不同相之间的界面位置变化,并对这两种不同状态下液货舱的分层与翻滚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底壁和侧壁同时漏热的情况下,静止状态的储罐内会首先发生各自层内的自然对流,当上下两层液体密度相等时,两层液体会发生混合,产生剧烈的翻滚现象。增大侧壁和底壁的漏热强度以及减小初始的分层间密度差都会使翻滚现象发生的时间提前,改变初始分层的高度也对翻滚发生的时间和强度产生影响。在晃荡条件下,液货舱内两层液体会较快发生掺混,翻滚孕育过程要远小于静止条件。减小晃荡周期或者减小液货舱LNG的充满度都会减小翻滚孕育的时间。对静止和晃荡条件下分层与翻滚过程的对比,发现在晃荡条件下,使两层LNG密度快速达到一致的因素是晃荡的动力作用;静止条件下,由漏热和两层间的温差产生的双扩散作用是影响两层LNG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不同工况下薄膜型LNG液货舱内翻滚发生的条件和规律,最后给出了消除分层和预防翻滚的措施,为LNG的储存和运输安全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和参考。

吕奇峰[2](2014)在《广域努森数下流体的运动方程》文中研究指明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需要对致密孔隙介质(如页岩、致密砂岩、煤岩等)中流体的流动做深入研究。本文以确定致密孔隙介质的本质渗透系数为研究的出发点而展开。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流体在致密孔隙介质中的运动通常会发生林肯伯格效应,即流体在孔隙边界上滑动的现象。该效应致使达西实验测得的渗透系数只是致密孔隙介质的表观渗透系数而不是其本质渗透系数。这是因为在高努森数下(即致密孔隙介质中的流动),达西公式的理论基础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已不再适用。为了找到一种能代替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来描述广域努森数下流体运动的方程,本文调查了波尔兹曼方程的高阶努森数近似,如巴奈特方程、超巴奈特方程以及正则13矩方程等。然而这些方程由于过于复杂而不能解决渗透系数需要修正的问题。在考察了最近提出的且相对简单的体积扩散动力学后,本文发现其有望描述广域努森数下的流动。但随后又发现体积扩散动力学仍不太完善,其主要局限性是因未考虑微流体的微观边界效应。因此,本文引进了有效传输系数的概念,建立了一组新的流体运动方程。为了区别,本文将新得到的方程组称之为有效体积扩散动力学。随后,本文采用气体在微管中的流动来验证该理论,进而解得了微管中气体流动的解析解。经和其他理论解及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本文的解适用于所有流动域,故由此验证了有效体积扩散动力学。然后,本文将该理论应用于求解气体在微平行板中流动的解析解。该问题由于努森数定义式的不明确而显得格外复杂。在结合了一个改进后的通用滑动边界条件后,我们得到了本文理论对该问题的解。经和其他理论解及实验数据对比,本文的解显示了明显的进步性,其可准确预测流量到努森数50左右。本文还发现传统的解之所以难于突破努森数1,是因为其通常包含了有效和无效两部分。本文的解因为剔除了无效部分而提升了其预测能力,这也体现了“有效体积扩散动力学”这个名字的意义之所在。最后,为解决本文的初始问题,即确定致密孔隙介质的本质渗透系数,我们利用有效体积扩散动力学理论严密地推导出一个高努森数下渗透系数的修正公式。该公式结构简单,仅有一个参数。本文将该参数定为一常数,这样更加简化了该修正公式。经和其他修正公式及实验数据对比,本文的修正公式显示了广泛的适用性。因此,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有效体积扩散动力学可应用于描述广域努森数下流体的运动。

何守慧[3](2014)在《液化天然气港口转储系统泄漏逸散机理与演变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世界发展的重要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解决该难题,既要开发新型能源,又要保护环境免受污染。LNG是清洁高效的能源,拥有丰富的来源,合理开发和利用LNG是人类解决未来环境与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我国是LNG利用大国,大量的LNG通过船舶从国外进口,由港口通过管线转输至储罐进行储存。LNG在转储过程中会面临着火灾、爆炸、热力学毁坏、快速相变、低温破坏、窒息等危害,危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文中研究对象为到港LNG船舶、LNG传输管线和LNG储罐所构成的LNG转储系统。鉴于LNG转储系统的危险性,文中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LNG船舶、储罐、管线的泄漏逸散机理、LNG液池的形成、演变、蒸气云的扩散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将液化天然气的港口转运及储存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对船舶在码头装卸区LNG的泄漏原因、初始泄漏率模型、泄漏口的位置及其他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发展了LNG转储系统泄漏逸散的初始泄漏率模型,根据泄漏口与水线面的位置关系,将LNG船舶的泄漏逸散分为水线面以上、水线面和水线面以下三种情况,以一艘双层船壳的薄膜型LNG船舶为实例,对三种情况下的泄漏逸散分别进行了计算和预测。所发展的初始泄漏率模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对于双层船壳的薄膜型LNG船舶,当泄漏口位于水面以下时,无论船舶仅外壳单层穿刺还是外壳和储罐双层穿刺,最终都会达到一种平衡状态。(2)对LNG罐区和管线的泄漏风险、LNG管线泄漏蒸发率、罐内翻滚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了LNG储罐的翻滚现象,给出了消除分层和翻滚的措施,通过分开储存或内部搅拌充注方式,使LNG储罐内的密度差和温度差减小为零,可以防止LNG分层与翻滚。建立了LNG管线泄漏蒸发率模型,以LNG通过管线转到储罐的过程中管线发生完全破裂为例,对泄漏蒸发率进行了理论预测。研究了在LNG泄漏逸散的过程中能量的传递和不同地面基质的传热,在考虑了不同地面基质的热力学特性后所建立的LNG蒸发率模型能够较好的反应LNG的蒸发。(3)对泄漏中液池的演变过程、演变模型、液池蒸发、热通量变化规律、池火等进行了研究。LNG转储系统出现裂口形成射流,液体射流会分裂成雾状小液滴,小液滴在下落过程中将会部分蒸发或者全部蒸发。当LNG射流量较大时,将会形成液池,当LNG液池的厚度超出维持稳定的最小值时,稳定性将会被打破,LNG液池不断地扩展和蒸发,直至液池的半径达到最大值。随着蒸发率的增加,沸腾气泡的密度也随着增加,当液体和蒸气的相互作用阻止了流体向过热表面的接触导致温度足够高时,核沸腾将会停止,随着过热温度的继续增加,沸腾变得相对稳定,逐渐成为过渡沸腾。当热通量达到最小值时,过渡沸腾转变为薄膜沸腾。泄漏之初液体的沸腾温度几乎没有变化,液池蒸发的后期,蒸气的组分几乎不变,但是液体的沸腾温度剧烈升高。对于大型LNG液池的燃烧,建立了池火的简化模型,能较好的反应火焰的特点和在不同风向时火焰的发展趋势。(4)对LNG泄漏后蒸气云的扩散过程、影响因素、扩散距离模型进行研究。由于风的存在,将使烟羽向下风向扩展。在烟羽和携带的空气之间存在一种平衡,烟羽向下风向扩展,密度快速降低,而其携带的空气将阻止这一现象的快速发生,使扩展以及密度的快速降低得到平衡。在考虑了风速、大气稳定度、地面粗糙度、障碍物以及重气属性等因素后所建立的LNG蒸气云扩散在下风向的最大距离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5)对LNG转储系统的事故预防及应急响应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LNG转储系统的泄漏逸散机理的最终目的是要防止LNG转储系统事故的发生,降低由LNG转储过程中的泄漏逸散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根据LNG转储系统的泄漏逸散机理,主要从转储系统的安全管理、事故的预防、应急响应措施的制定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林娜[4](2013)在《膨胀珍珠岩的改性及应急处置溢油污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石油产业链的不断扩大,石化相关企业沿江建设,逐渐形成了沿江流域石油产品的运输、装卸、储存、加工等产业化发展,在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流域生态环境和居民用水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江河溢油污染具有污染迁移速率快、影响范围大、沿岸污染严重等特点,快速铺放吸油材料吸附阻断溢油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甚至避免跨界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我国江河众多、地域广阔、沿岸情况复杂多样,难以全面储备专用的吸油材料,因此高效廉价吸油材料的可给性及快速应急响应清理溢油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资源丰富、价廉易得的膨胀珍珠岩颗粒为研究对象,开发了可快速制备的硬脂酸改性膨胀珍珠岩颗粒和膨胀珍珠岩与纤维织物协同作用吸油材料,研究了其对水面溢油的吸附性能及吸油机理,并基于江河溢油污染迁移扩散模型和膨胀珍珠岩基吸油材料的溢油吸附模型,分析了膨胀珍珠岩基吸油材料对江河溢油污染的应急处置过程。研究采用硬脂酸为表面疏水改性剂,利用溶液浸渍法对膨胀珍珠岩进行了优化改性,制备了硬脂酸改性膨胀珍珠岩颗粒。研究显示,膨胀珍珠岩颗粒表面硬脂酸的最佳改性量为2%(w/w)。经BET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亲疏水性分析发现,改性后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孔径有所变小,孔隙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仍为无定型的片状结构。颗粒表面羟基吸收峰减弱,出现新的烷基吸收峰,说明利用溶液浸渍法可成功将硬脂酸负载于颗粒表面,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硬脂酸改性前后膨胀珍珠岩颗粒对水面浮油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硬脂酸改性膨胀珍珠岩颗粒的油水选择性大大提高,为高效地的处理溢油污染提供了保障。通过考察未改性膨胀珍珠岩颗粒在具有不同颗粒尺寸分布、静态/动态吸附条件和不同温度下对油/水的吸附性,发现未改性膨胀珍珠岩颗粒由于表面羟基的存在更易于吸附水,对油的少量吸附仅是物理捕获。而利用硬脂酸改性的膨胀珍珠岩颗粒,表现出仅吸油不吸水的优异特性。在动态的油水系统中,与未改性膨胀珍珠岩颗粒相比,硬脂酸改性膨胀珍珠岩颗粒的油水吸附比最大可提高195.5倍。研究采用Langmuir、Freundlich、Koble-Corrigan和Tempkin吸附模型对硬脂酸改性膨胀珍珠岩颗粒吸附水面浮油的实验数据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改性颗粒对水面浮油的吸附符合Koble-Corrigan型吸附等温方程式。对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计算表明,硬脂酸改性膨胀珍珠岩对水面浮油的吸附为自发的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水面浮油。硬脂酸改性膨胀珍珠岩颗粒可采用真空抽滤的方式回收溢油,第一次解吸后,油的回收率为74%左右,之后随着解吸次数的增加,油的回收率均为99%以上。解吸后的材料可重复利用,吸油量保持在初始材料吸油量的85%左右。研究选用了市场常见的纤维织物,腈纶、无纺布、尼龙网、纯棉布、亚麻布和棉麻混纺布,系统评价了纤维织物的表面疏水性和水的渗透性,提出了膨胀珍珠岩与纤维织物协同吸油的方法和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织物一定时,随着膨胀珍珠岩颗粒的增加,吸油材料对水面浮油的去除率增加,而吸油量则降低,吸油材料的最佳比例关系为0.51.0g/25cm2;膨胀珍珠岩/纤维织物吸油材料对水面浮油的去除率要比两种材料单一作用时的加和要高;随着沥油时间的增加,材料对油的解吸速率曲线分为快速释放期、过渡期和平稳期,沥油5min可真实反映实际溢油清理过程回收的油量;随着水面浮油量的增加,材料的吸油量增加,当水面油量很少或是无浮油时,无纺布和尼龙网与膨胀珍珠岩包裹成型后的材料表现出吸水性,说明疏水性织物的渗透性也影响着材料的吸附性能;材料的吸油量与吸附时间呈正相关,吸附5min即达到吸附饱和,与吸附温度呈负相关,低温有利于油的吸附。膨胀珍珠岩/纤维织物吸油材料对水面浮油的吸附过程符合Koble-Corrigan型等温方程式,吸附速率和沥油时的解吸速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分析材料的吸油机理包括纤维织物对油的润湿、吸附和渗透,以及内部膨胀珍珠岩颗粒对油的物理吸附。建立了江河溢油污染迁移扩散模型和膨胀珍珠岩基吸油材料的溢油吸附模型,以江河假设溢油污染案例,分析了江河溢油污染规律及膨胀珍珠岩基吸油材料的快速应急响应位置、使用量,为实际江河溢油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洪解放[5](2014)在《表达纤维素酶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构建及其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产醇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在系统考察δ-整合方式、标记基因、倍性、交配型、重组/杂交等因素对单个纤维素酶基因表达或多个纤维素酶基因共表达影响的基础上,对所得工程菌株进行了以利用纤维素发酵产醇为主的综合评价,以探讨其作为CBP菌株的应用潜力。单个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研究。1.构建了δ-整合平台,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筛选标记基因影响菌株的酶活。2.瑞氏木霉cbh1、cbh2和棘孢曲霉cbh1在酿酒酵母中成功得到表达,三个CBH酶组分之间存在协同作用。3.对表达BGL的菌株,其酶活、生长和发酵性能受菌株倍性、交配型和碳源影响。菌株BGL-aα具有最佳的发酵性能,在仅添加和氏璧纤维素酶(10FPU/g biomass)、尿素为氮源的情况下发酵7天最大乙醇浓度达到18.26±1.34g/L。4.考察了2N4N菌株的孢子菌株在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3N菌株的孢子菌株具有最大的提高酶活的潜力,筛选得到了一个稳定的菌株A-8,其BGL活力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16.84%。以上结果说明交配型、倍性、和碳源等因素均影响菌株酶活及发酵产醇性能。三类纤维素酶基因共表达研究。1.分步整合的策略构建得到菌株W1、W2合W3,共表达:分三步将T. reesei egl2、A. aculeatus bgl1和三种cb(h瑞氏木霉cbh1、cbh2和棘孢曲霉cbh1)依次δ-整合至W303-1A染色体上,构建得到表达一种、两种和三种纤维素酶的菌株W1、W2和W3,酶活分析和发酵产醇评价结果表明EG、BGL和CBH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外加和氏璧纤维素酶(10FPU/g biomass)、发酵7天的情况下,菌株W3的最大乙醇浓度为28.20±0.84g/L,乙醇得率达到理论得率的59.82%±1.78%。2.鸡尾酒整合策略构建得到菌株LA1、LA2、LA3和LA4,对它们进行了酶活分析和发酵产醇评价,结果表明菌株LA3性能最优。3.以LA3为出发菌株构建得到1N4N菌株,对它们进行了利用酸碱预处理玉米芯发酵产醇评价及酶活分析,结果表明交配型和倍性对菌株发酵产醇性能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在外加和氏璧纤维素酶(10FPU/g biomass)的情况下,发酵性能最好的菌株为LA3、LD3aa和LT3aaα,发酵10天最大乙醇浓度(g/L)分别为35.18±1.56、34.51±1.41和36.75±1.78,乙醇得率分别达到理论得率的74.63%±3.31%、73.21%±2.99%和77.96%±3.78%。4.对菌株LA3和杂交菌株Maα-33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最佳和氏璧纤维素酶用量均为10FPU/g biomass;(2)两菌株表达的BGL已能满足酶解需要,无需额外添加;(3)氮源明显影响菌株的发酵产醇性能,两菌株最适氮源分别为尿素和玉米浆;(4)适当提高酶解发酵温度可提高菌株的发酵产醇性能;接种量明显影响菌株乙醇发酵,最适的接种量为25%。综上,多拷贝、高效表达bgl1的2N菌株BGL-aα,和协同共表达EG、BGL和CBH的1N菌株LA3,均具有一定的CBP菌株应用潜力。本研究对δ-整合方式及影响外源基因在δ-整合型菌株中表达的多个因素进行的系统考察,将有助于发展和丰富酿酒酵母的遗传操作技术手段。

史磊[6](2014)在《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车辆所消耗的能源与日俱增。大量燃油能量通过尾气、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耗散到大气。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回收重型车用柴油机余热资源是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有效途径。本文选择R123和R245fa作为系统循环工质,开展了循环模拟研究,构建了中温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试验平台并开展了系统试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以某重型车用柴油机的余热资源为回收对象,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通过能量分析及□分析等手段确定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余热能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机排气具有非常丰富的余热资源,相比柴油机冷却水等其它余热资源柴油机排气余热能更具有回收利用价值。选择R123和R245fa作为循环模拟研究以及系统试验研究的循环工质。建立了中温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模型,对中温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从能量分析角度研究系统重要循环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R123和R245fa所对应系统的循环流量范围随着蒸发压力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对于较低的蒸发压力,两种工质所对应系统的循环效率随着循环流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高循环效率点随着蒸发压力的增大向小流量区移动;对于较高的蒸发压力,两种工质所对应系统的最大循环效率点均在最小流量处。随着蒸发压力的增大,两种工质对应系统的循环效率也随之增大。在相同的蒸发压力下,R123系统具有更高的循环效率。排气温度对两种工质对应系统的循环效率曲线形状影响不大,随着排气温度的升高,循环效率曲线向大流量区域移动。结合重型车用柴油机的试验数据针对系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发动机转速下,R123系统□效率随着蒸发压力的增大逐渐增大,R245fa系统□效率随着蒸发压力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对于两种工质对应的系统,在不同的发动机转速下,系统□效率均随着柴油机负荷的增大逐渐增大。蒸发器是提升中温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效率的关键,合理设计系统蒸发器将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效率。构建了以回收某重型车用柴油机排气余热能为目标的中温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试验平台。分别采用R123和R245fa作为系统循环工质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质对应的系统均对外有效做功,R123相对于R245fa有更高的效率。两种工质对应系统的循环效率随着蒸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蒸发压力下,较小的工质循环流量更易于获取更高的循环效率。以R123作为系统的循环工质,采用086和106两种型号的涡旋式膨胀器作为系统膨胀做功机械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系统热源温度的提高,两种型号膨胀器对应系统的循环流量均向大流量区域流动,系统输出功率随之增大。在热源恒定的情况下,系统输出功率随着循环流量的增大先增大后逐渐趋于平稳。在系统循环流量恒定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系统负载有利于输出功率的提高。

甄旭东[7](2014)在《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过程及爆震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工程应用方面来说,甲醇燃料是石油的现实替代燃料。美国西南研究院于90年代提出的一种高压缩比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方案,为大功率高效甲醇发动机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对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过程及爆震抑制机理的研究,是该工程技术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其研究结果可以为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的技术进步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促进该技术的快速成熟,满足市场日益迫切的需求。因此,本人对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的点燃过程、燃烧排放产物以及爆震燃烧现象及其抑制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首先,对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的点燃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初始火核的大小、表面温度对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的最小点火温度以及点火滞燃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较小的初始火核能够增加对最小点火温度的需求,降低对最小点火能量的需求;点燃过程中最小点火温度与最小点火能量之间有着相反的关系,即:随着最小点火温度的降低,最小点火能量将会增加。其次,对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过程中生成的燃烧排放产物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点火相位、压缩比、转速、混合气浓度以及燃烧室形状对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排放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甲醇燃料的燃烧过程中,CH2O存在两种效应,即:生成与消耗,因此在燃烧完成后,CH2O的浓度非常低,几乎可以被忽略掉。再次,对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的爆震燃烧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点火相位、EGR技术、混合气浓度以及燃烧室形状对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的爆震燃烧现象的影响。通过所建立的仿真模型,从化学反应动力学角度,探索爆震燃烧的发生及其产生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纯依靠推迟点火提前角的方法,采用高EGR率加上点火提前角提前,可以在抑制爆震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爆震燃烧过程中OH自由基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温度指示器,并在爆震燃烧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爆震燃烧过程中HCO自由基的浓度几乎可以被忽略掉,对于CH2O,OH,H2O2物种存在两种效应,即:生成与消耗。最后,针对爆震燃烧现象的研究需要,开发了一套基于液压工作原理的光学快速压缩机(ORCEM),所开发的ORCEM的压缩比是可以调节的,其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通过实验可以对缸内的爆震燃烧现象进行可视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开发的ORCEM具备能够模拟发动机的压缩和膨胀过程,能够再现爆震燃烧现象,可用于爆震机理的研究。

侯海云[8](2012)在《球面精密磨削工艺参数优化与表面质量分析研究》文中提出金属密封球阀作为介质流动环节的重要部件,由于其具有流体阻力小、操作方便、启闭迅速、密闭性好和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水利、化工、油气、冶金等行业。为满足所在工况的苛刻要求,阀芯球体往往需要进行表面强化处理。然而,通过HVOF喷涂硬质合金、氮化处理等方法强化表面(HRC≥65),却给后续砂轮磨削带来了难度。阀芯球体的大小不同,使用杯形砂轮进行球面磨削时有两种方式:一是针对大型球面的杯形砂轮无摆动磨削;二是针对中小型球面的杯形砂轮回转摆动磨削。本论文研究的是使用金刚石颗粒杯形砂轮进行两种球面磨削时的表面质量与参数选择之间的联系。磨削表面质量指标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轨迹纹理、表面硬度和表面残余应力及微裂纹。针对这四个方面,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球面成型磨削原理和坐标变换理论,推导了杯形砂轮无摆球面磨削和回转摆动球面磨削时的轨迹方程。分别对两种磨削方式下轨迹方程所表现的单个砂轮块的轨迹纹理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佐证,发现杯形磨盘转速、主轴转速、摆动速度等加工参数的两两关系直接影响磨削轨迹纹理的形态。其次,多个砂轮块磨削时轨迹纹理相互叠加。定义轨迹点密度对磨削落点进行采集,研究了随杯形砂轮尺寸变化的轨迹点密度分布。同时,用实验方法获得了随杯形砂轮尺寸变化的球面粗糙度分布。结论表明,考虑粗糙度分布和加工时间因素,回转摆动式球面磨削时选取砂轮半径区间为[0.6L, 0.8L]。又对因初始误差引起的多个砂轮块轨迹“缺相”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初始误差极值的控制要求。最后,为研究加工参数对磨削表面微观特征的影响,针对主轴转速、砂轮转速、摆动速度和进给量四个参数,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9组WC-Co涂层球面磨削试样观察。分析表明,进给量对微观表面的影响最为显着,WC-Co涂层的球面磨削缺陷形式为材料呈颗粒状或片状的脱落,烧伤形式为WC的脱碳及生成碳质结点。又用X射线衍射(XRD)法研究了四种磨削进给对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结论指出适宜进给量应取ap = (11.5)μm。

姚干兵[9](2006)在《液态碳氢燃料云雾爆轰及其抑制与泄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几种常见液态碳氢燃料云雾为重点,从实验测试、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三个方面对燃料云雾爆轰性能、云雾爆炸的抑制与泄放过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基本揭示了云雾多相爆轰结构特征和作用机理,获得了有关云雾爆炸抑制及泄放的相关特征参数和变化规律,为控制或减缓工业爆炸灾害的作用程度和范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思路和途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 采用升降法和烟迹技术在立式激波管内测定了燃料云雾爆轰直接起爆的临界起爆能和爆轰胞格尺寸。燃料云雾的临界起爆能和爆轰胞格尺寸均与当量比成一“U”形曲线关系,并且云雾爆轰最敏感点并不是对应于等化学当量的混合物而是偏向于富燃料;燃料云雾爆轰的胞格尺寸随着起爆能的增加而减小,达到一定的数值之后再增加起爆能,胞格尺寸几乎不发生变化,但起爆能量足够大时,由于爆轰波阵面的驱动部分能量过大,在三波系交汇之前有次三波点形成,出现微细结构。 利用自行设计加工水雾或粉尘抑爆装置,在立式激波管中对水雾以及惰性粉尘抑制燃料云雾爆炸的现象和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水雾抑制云雾爆炸的实验结果表明,水雾抑爆存在一临界水雾密度,低于此临界点,爆炸波穿过水雾区后会对燃料云雾再次点火,重新成长并增强,爆炸不能被完全抑制;随着水雾密度增大、雾滴直径减小,爆炸波衰减作用越明显;10%碳酸氢钠水雾的抑制效果比纯水雾高7~15%。惰性粉尘抑制云雾爆炸同样也存在临界抑爆剂浓度,只有抑爆剂浓度大于此临界值,爆炸才可能被完全抑制;具有化学活性的碳酸氢钠抑爆剂,因其对爆炸化学反应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抑爆能力;抑爆剂抑制燃料云雾爆炸的作用机理在于抑爆剂对燃料云雾的稀释和钝化,制止链式反应的发展,吸收反应区的能量,使得前沿冲击波与化学反应区分离,爆炸波不能自持传播,从而爆炸得到抑制。 在柱形泄爆容器中,对泄爆过程中内外压力流场进行测定,并对泄爆发生二次爆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其它泄爆条件不变时,当量比小于1时二次爆炸的概率小于当量比等于或大于1。同样,只改变泄爆膜强度,而其它条件不变时,脆性低强度泄爆膜发生二次爆炸的概率较小。 根据对水雾爆炸抛撒实验结果的分析,将水滴群看成为与气体相互渗透的拟流体,运用双流体两相流模型对水爆炸成雾的多相流动过程进行数值研究。计算所得水雾边界运动轨迹和水雾运动规律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符合水爆炸抛撒形成水雾的物理现象和规律,此模型可以用来描述水雾区内物理量的分布与变化情况。

黄福川[10](2005)在《多燃料多级环保内燃机油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描述了内燃机油的发展过程和趋势,介绍车辆内燃机油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而提高,特别是汽车工业的设计水平、制造工艺有了质的飞跃。内燃机设计趋向于高热效率、高比功率的动力性能方向发展,并不断满足车辆向大功率、重载、高速的发展需求。制造商对内燃机不断改进以符合环保要求,同时节约燃料和延长使用寿命,为了满足汽车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发展,对车用润滑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润滑油加工工艺流程最长,润滑油生产过程视其原料、终端产品的不同及生产工艺本身的特点而有很大的差别,同时润滑油具有不同精制深度、粘度级别的基础油与多种添加剂调合的特点。现代润滑油的研发必须具备基础油、添加剂测试评定手段三个基本点。它们的技术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润滑油工业的水平。润滑油的质量水平主要取决于基础油的质量及其稳定性,添加剂的质量及其配方的科学性、评定手段的全面及其权威性。加深对润滑油中使用添加剂的发展过程和对新添加剂的认识,其中添加剂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直接或间接地根据新法规的变化。为更有效的利用现有能源和开拓新的能源领域,车辆的燃料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汽车使用的发动机也向多结构发展,并出现了装车的多转子发动机、陶瓷发动机以及采用相应的电喷、废气涡轮增压的技术手段的发动机,特别是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相应的排放法规标准的提高都对内燃机油提出更高的要求。研制油适应全天候,无须按季、按地域换油。 为满足上述的需求和大型车队、工程施工机械的需求,提出了多燃料多级环保内燃机油研制。它主要从基础油和添加剂两个方面着手。在基础油方面主要使用加氢处理的基础油。论文中描述了加氢处理的基础理论包括工艺特点、工艺流程,以及国内外技术比较和实际的应用过程的工艺。当然还有为研制油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某厂工艺,也描述了植物油的应用和处理工艺,确保植物油适合内燃机使用,并能通过相关的降解试验,并通过相应对比试验选择合理配比。另一方面介绍内燃机油使用的功能添加剂从基础理论和实际产品的相关性能,以及复合配比,提高协同和效应,提出研制油的技术难点在于减少灰分和高碱值的主要矛盾以及它与基础油的配合协同效应问题,以及提高研制油的降解率。通过对研制油相应使用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抗氧抗腐剂和功能添加剂的描述和分析,从中掌握相关的特性,并研发出相应的添加剂复合配方,根据复合基础油来组织生产。因此,研制油具有适应于多燃料、多结构发动机,全天候通用的特点,是环保节能的绿色内燃机润滑油。 描述介绍了研制油如何组织测示和实车试用情况、如何分析试车的油样,同时介绍了研制油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和关键调合设备。在实车试验中,根据不同的工况条件而进行,它是评定车用润滑油性能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油品的使用性能。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油品的衰变情况做基本理化指标分析。其次主要针对发动机各润滑部位的磨损情况和沉积物综合评定,从做金属含量、石油醚不溶物的分析来判断研制油的变质过程以及添加剂配方的合理性。 研制油是广西省科技厅、南宁市科技局、南宁市经贸委三方于2002年先后立项进行的科研项目。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高新科技产品的认证,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二、液化天然气“涡旋”及其防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化天然气“涡旋”及其防止(论文提纲范文)

(1)晃荡条件下LNG液货舱分层与翻滚现象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LNG的储运与运输概况
        1.1.2 LNG储罐中的自然对流
        1.1.3 LNG储罐中的分层与翻滚现象
    1.2 研究LNG储罐内翻滚现象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LNG分层与翻滚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LNG分层与翻滚的研究进展
    1.4 对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LNG分层与翻滚模型建立及数值方法
    2.1 LNG船概述
    2.2 液货舱分层与翻滚的模型建立
        2.2.0 LNG储罐内的自然对流
        2.2.1 自然对流几个重要参数介绍
        2.2.2 液货舱物理模型
        2.2.3 计算域及网格划分
    2.3 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2.3.1 基本守恒方程
        2.3.2 BOUSSINESQ假设
        2.3.3 湍流流动模型
        2.3.4 多相流模型概述
        2.3.5 VOF模型
    2.4 网格无关性验证
    2.5 FLUENT求解流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静止工况下LNG分层与翻滚的数值模拟
    3.1 数值模拟相关设置
        3.1.1 静止工况下分层与翻滚的模型介绍
        3.1.2 材料物性参数
        3.1.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3.1.4 FLUENT求解器、算法及离散方法
    3.2 不同漏热工况下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3.2.1 热流密度为 20 W/m2的模拟结果
        3.2.2 热流密度为 30 W/m2的模拟结果
        3.2.3 热流密度为 40 W/m2的模拟结果
        3.2.4 漏热对翻滚过程影响分析
    3.3 不同分层高度工况下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3.4 不同初始密度差工况下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晃荡工况下LNG分层与翻滚的数值模拟
    4.1 晃荡工况下液货舱模型的建立
        4.1.1 晃荡条件下LNG液货舱模型
        4.1.2 材料参数设置及计算模型的选取
    4.2 液货舱晃荡问题的分析
        4.2.1 液货舱晃荡的外界激励形式
        4.2.2 液货舱晃荡激励函数的确定
        4.2.3 晃荡参数的选择
    4.3 不同周期下液货舱翻滚的结果与分析
        4.3.1 充满度 50%时不同周期工况下的模拟结果
        4.3.2 充满度 90%时不同周期工况下的模拟结果
        4.3.3 对不同周期下的模拟结果分析
    4.4 不同晃荡角度下液货舱翻滚的结果与分析
    4.5 晃荡工况与静止工况下分层与翻滚的对比分析
    4.6 消除液货舱内分层及预防翻滚的措施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广域努森数下流体的运动方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3 该问题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1.3.1 应用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1.3.2 理论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2.1 本章引言
    2.2 欧拉方程
    2.3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失效
    3.1 本章引言
    3.2 波尔兹曼方程
    3.3 波尔兹曼方程的近似解析解
        3.3.1 零阶近似解析解(欧拉方程)
        3.3.2 一阶近似解析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3.3.3 二阶近似解析解(巴奈特方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替代方程(广域努森数下流体的运动方程)
    4.1 本章引言
    4.2 体积扩散动力学
    4.3 体积扩散动力学的局限性
    4.4 有效体积扩散动力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验证有效体积扩散动力学
    5.1 本章引言
    5.2 气体在微管中流动的解析解
    5.3 对比和验证
        5.3.1 质量流量的对比和验证
        5.3.2 质量速度的对比和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平行板中气体流动的解析解(应用一)
    6.1 本章引言
    6.2 主要困难及解决方法
    6.3 有效体积扩散动力学的解答
    6.4 对比和验证
        6.4.1 流量对比(一):体积扩散动力学解和有效体积扩散动力学解
        6.4.2 流量对比(二):传统麦克斯韦型边界条件解和有效体积扩散动力学解
        6.4.3 速度对比:线性波尔兹曼数值解和有效体积扩散动力学解
    6.5 结果分析
        6.5.1 参数分析
        6.5.2 流量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致密孔隙介质中渗透系数的修正(应用二)
    7.1 本章引言
    7.2 传统修正公式的来源
    7.3 有效体积扩散动力学的修正公式
    7.4 对比和验证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液化天然气港口转储系统泄漏逸散机理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次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1 研究的背景
        1.2.2 研究的意义
    1.3 LNG 港口转储系统逸散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LNG 转储系统的组成与分析
    2.1 LNG 转储系统的组成
    2.2 LNG 转储系统设备特点
        2.2.1 LNG 运输船舶的特点
        2.2.2 LNG 储罐的特点分析
        2.2.3 LNG 转输管线的特点
    2.3 LNG 的转储过程及泄漏逸散
        2.3.1 LNG 转储的生产过程
        2.3.2 LNG 转储系统泄漏孔口
        2.3.3 LNG 转储逸散的分析方法
        2.3.4 LNG 转储泄漏逸散原因
    2.4 LNG 转储系统的水击现象及其破坏
    2.5 LNG 转储系统泄漏逸散分析流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LNG 运输船的泄漏逸散
    3.1 LNG 船舶液货舱
    3.2 LNG 船舶逸散诱发因素分析
        3.2.1 船舶碰撞分析
        3.2.2 间接因素分析
    3.3 LNG 船舶泄漏逸散模型与分析
        3.3.1 LNG 船舶泄漏的一般描述
        3.3.2 不同位置泄漏口的逸散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LNG 储罐和传输管线的泄漏逸散
    4.1 典型 LNG 转储系统的储罐和管线布局
    4.2 LNG 转储系统的工艺组成
    4.3 LNG 储罐的泄漏逸散分析
        4.3.1 储罐的类型
        4.3.2 LNG 储罐的泄漏逸散模型
        4.3.3 蒸发传热与罐内温度的变化
        4.3.4 LNG 储罐的逸散机理与防治措施
    4.4 LNG 管线的泄漏逸散分析
        4.4.1 LNG 管道输送特点
        4.4.2 不同地面基质对管道蒸发率的影响
        4.4.3 LNG 传输管线的逸散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LNG 液池及池火
    5.1 液池的形成与演变
        5.1.1 液池在水面的演变
        5.1.2 液池在陆面的演变
        5.1.3 时变池扩散
        5.1.4 液池在光滑面的蒸发
        5.1.5 液池的蒸发与传热
        5.1.6 蒸发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5.2 池火
    5.3 燃烧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蒸气云扩散
    6.1 蒸气云扩散的影响因素
        6.1.1 风速
        6.1.2 大气稳定度
        6.1.3 地面粗糙度
    6.2 障碍物对蒸气云扩散的影响仿真
        6.2.1 模型的建立
        6.2.2 仿真结果
    6.3 烟羽长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LNG 转储系统事故预防及应急响应措施
    7.1 LNG 转储系统的安全与预防
        7.1.1 LNG 船舶安全与预防
        7.1.2 LNG 储罐和管线的安全与预防
    7.2 LNG 转储系统泄漏逸散应急响应措施的制定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情况

(4)膨胀珍珠岩的改性及应急处置溢油污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溢油污染清理技术研究现状
        1.2.1 机械回收技术
        1.2.2 化学清理技术
        1.2.3 现场焚烧技术
        1.2.4 生物修复技术
    1.3 吸油材料研究现状
        1.3.1 无机颗粒材料
        1.3.2 天然有机材料
        1.3.3 合成有机材料
    1.4 膨胀珍珠岩的特性研究
        1.4.1 膨胀珍珠岩基本性质及结构特点
        1.4.2 膨胀珍珠岩的资源分布状况
        1.4.3 膨胀珍珠岩的主要用途
        1.4.4 膨胀珍珠岩作为吸附剂的研究
    1.5 江河溢油处理时现有吸油材料问题分析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油品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仪器
    2.2 实验装置
    2.3 实验方法
        2.3.1 膨胀珍珠岩基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2.3.2 吸油材料的吸附测定方法
        2.3.3 溢油污染模拟实验方法
    2.4 分析方法
        2.4.1 油品理化性质分析
        2.4.2 膨胀珍珠岩基吸油材料的理化性质分析
第3章 膨胀珍珠岩的硬脂酸改性及吸油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膨胀珍珠岩颗粒的改性及表征
        3.2.1 膨胀珍珠岩颗粒的改性
        3.2.2 硬脂酸改性前后膨胀珍珠岩颗粒的结构形貌及性能分析
    3.3 分散膨胀珍珠岩颗粒对油/水的吸附性能研究
        3.3.1 颗粒尺寸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3.2 静态/动态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3.3 水温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4 硬脂酸改性膨胀珍珠岩对油/水的吸附性能研究
    3.5 硬脂酸改性膨胀珍珠岩对柴油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3.5.1 硬脂酸改性膨胀珍珠岩颗粒对柴油的吸附等温线
        3.5.2 硬脂酸改性膨胀珍珠岩颗粒对柴油的吸附热力学参数计算
    3.6 硬脂酸改性膨胀珍珠岩的重复利用能力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膨胀珍珠岩与纤维织物协同吸油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膨胀珍珠岩/纤维织物吸油材料对油/水的吸附性能研究
        4.2.1 膨胀珍珠岩/纤维织物的油水选择性分析
        4.2.2 膨胀珍珠岩/纤维织物的渗透性分析
    4.3 膨胀珍珠岩/纤维织物吸油材料的吸油性能研究
        4.3.1 膨胀珍珠岩的量对材料吸油性能影响
        4.3.2 膨胀珍珠岩/纤维织物协同吸油量分析
        4.3.3 沥油时间对材料的保油性能影响
        4.3.4 水面浮油量对材料的吸油性能影响
        4.3.5 吸附时间对材料的吸油性能影响
        4.3.6 水温对材料的吸油性能影响
    4.4 膨胀珍珠岩/纤维织物吸油材料对水面浮油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4.4.1 吸附等温线的线性拟合分析
        4.4.2 吸附等温线的非线性拟合分析
    4.5 膨胀珍珠岩/纤维织物吸油材料对水面浮油的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
        4.5.1 膨胀珍珠岩/纤维织物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4.5.2 膨胀珍珠岩/纤维织物的解吸动力学研究
    4.6 膨胀珍珠岩/纤维织物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
        4.6.1 纤维织物的吸油机理
        4.6.2 膨胀珍珠岩颗粒的吸油机理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膨胀珍珠岩基吸油材料溢油吸附模型及应急处置研究
    5.1 引言
    5.2 江河溢油污染迁移扩散模型
        5.2.1 江河明水期溢油污染模型
        5.2.2 江河冰封期溢油污染模型
    5.3 江河溢油污染模型案例应用及模拟结果分析
        5.3.1 溢油事故情景模拟
        5.3.2 模型率定与验证
        5.3.3 模拟结果分析
    5.4 江河溢油污染应急处置地点及布防
        5.4.1 应急处置地点选择原则
        5.4.2 应急处置地点布防方式
        5.4.3 模拟江段溢油处置地点选择及布防
    5.5 膨胀珍珠岩基吸油材料用于溢油污染应急处置研究
        5.5.1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膨胀珍珠岩基吸油材料的吸油模型建立
        5.5.2 模拟江段溢油处置膨胀珍珠岩基吸油材料的使用量
        5.5.3 应急处置后吸油材料的后处理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5)表达纤维素酶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构建及其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产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现有燃料乙醇生产技术
        1.2.1 美国燃料乙醇生产
        1.2.2 巴西燃料乙醇生产
        1.2.3 其它
    1.3 木质纤维素乙醇
        1.3.1 木质纤维素
        1.3.2 木质纤维素乙醇生产流程
        1.3.3 预处理
        1.3.4 木质纤维素乙醇生产研究热点
    1.4 纤维素酶
        1.4.1 外切葡聚糖酶
        1.4.2 内切葡聚糖酶
        1.4.3 β-葡萄糖苷酶
        1.4.4 纤维素酶理化特性
        1.4.5 纤维素酶的来源和商品酶制剂
    1.5 酿酒酵母
        1.5.1 酿酒酵母简介
        1.5.2 酿酒酵母发酵产醇的影响因素
        1.5.3 酿酒酵母的遗传转化
        1.5.4 酿酒酵母交配型
    1.6 纤维素酶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研究
        1.6.1 纤维素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表达的影响因素
        1.6.2 纤维素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1.7 多倍体和非整倍性酿酒酵母
        1.7.1 多倍体酿酒酵母
        1.7.2 非整倍性酿酒酵母
        1.7.3 多倍体和非整倍性酿酒酵母的构建方法
    1.8 本实验室已有的工作基础
    1.9 本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9.1 研究内容
        1.9.2 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质粒、菌株与引物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培养基
        2.1.5 主要溶液
    2.2 实验方法
        2.2.1 微生物培养
        2.2.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2.2.3 质粒提取
        2.2.4 染色体 DNA 提取
        2.2.5 PCR 扩增反应
        2.2.6 DNA 的限制酶消化
        2.2.7 DNA 连接反应
        2.2.8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9 从琼脂糖中回收 DNA
        2.2.10 核酸的乙醇沉淀纯化
        2.2.11 脱磷反应
        2.2.12 DNA 片断末端平滑化
        2.2.13 酵母交配型的 PCR 验证
        2.2.14 不同交配型酵母细胞之间的杂交
        2.2.15 酵母高效生孢
        2.2.16 孢子纯化
        2.2.17 酿酒酵母倍性测定
        2.2.18 酿酒酵母菌株世代时间测定
        2.2.19 酿酒酵母菌株稳定性测定
        2.2.20 酶活测定
        2.2.21 酿酒酵母菌株降粘效果测定
        2.2.22 玉米芯预处理
        2.2.23 玉米芯/酸碱预处理玉米芯组分测定
        2.2.24 S. cerevisiae 菌株的评价
        2.2.25 HPLC 测定发酵液中各组分
第三章 单纤维素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研究
    3.1 外切葡聚糖酶基因克隆及其在菌株 W303-1A 中的非整合形式表达评价
        3.1.1 棘孢曲霉 CBHI 基因克隆及基因表达盒的构建
        3.1.2 瑞氏木霉 CBHI、CBHII 基因克隆及基因表达盒的构建
        3.1.3 外切葡聚糖酶基因在 W303-1A 中的非整合形式表达评价
    3.2 四个带有不同筛选标记的δ-整合质粒构建及其在 W303-1A 中整合纤维素酶基因效果评价
        3.2.1 δ-整合基本质粒 pGEM-T easy-δ seq 的构建
        3.2.2 四个带有不同筛选标记基因的δ-整合质粒构建
        3.2.3 δ-整合质粒在 W303-1A 中整合纤维素酶基因效果评价
    3.3 通过 bgl1 考察倍性(1N~4N)和交配型对δ-整合的外源基因表达、菌株生长及发酵产醇性能的影响
        3.3.1 δ-整合 bgl1 的 1N~4N 系列整倍性菌株构建
        3.3.2 δ-整合 bgl1 的 1N~4N 系列整倍性菌株 BGL 酶活评价
        3.3.3 δ-整合 bgl1 的 1N~4N 系列整倍性菌株在 2%纤维二糖和 2%葡萄糖中的生长和酶活评价
        3.3.4 δ-整合 bgl1 的 1N~4N 系列整倍性菌株在 10%纤维二糖和 10%葡萄糖的生长和发酵比较
        3.3.5 δ-整合 bgl1 的 1N~4N 系列整倍性菌株利用纤维素发酵产醇评价
    3.4 2N~4N 菌株减数分裂孢子菌株筛选以进一步提高 bgl1 表达水平的初步研究
        3.4.1 2N 菌株减数分裂孢子菌株筛选及评价
        3.4.2 3N 菌株减数分裂孢子菌株筛选及评价
        3.4.3 4N 菌株减数分裂孢子菌株筛选及评价
        3.4.4 酿酒酵母 2N~4N 减数分裂孢子菌株生长和稳定性评价
    3.5 本章小结与讨论
        3.5.1 小结
        3.5.2 讨论
第四章 三类纤维素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共表达及所得菌株利用纤维素发酵产醇评价
    4.1 分步整合策略构建三类纤维素酶基因共表达的 1N 菌株及其评价
        4.1.1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整合得到菌株 W1
        4.1.2 W1 菌株整合β-葡萄糖苷酶基因得到菌株 W2
        4.1.3 菌株 W2 整合三种外切葡聚糖酶基因得到菌株 W3
        4.1.4 菌株 W1~W3 评价
    4.2 鸡尾酒δ整合策略构建三类纤维素酶基因共表达的 1N 菌株及其评价
        4.2.1 第一轮鸡尾酒整合得到菌株 LA1
        4.2.2 第二轮鸡尾酒整合得到菌株 LA2
        4.2.3 第三轮鸡尾酒整合得到菌株 LA3
        4.2.4 第四轮鸡尾酒整合得到菌株 LA4
        4.2.5 菌株 LA1~LA4 的酶活分析
    4.3 从 LA3 构建 2N~4N 整倍性系列菌株及 1N~4N 系列菌株评价
        4.3.1 以 LA3 为出发菌株的 2N~4N 整倍性菌株构建
        4.3.2 1N~4N 整倍性系列菌株的生长和酶活比较
        4.3.3 1N~4N 整倍性系列菌株利用纤维素发酵产醇评价
    4.4 菌株 LA3 与 W3 杂交菌株 Maα-33 的构建及评价
    4.5 菌株 LA3 与工业安琪酵母单倍体菌株杂交菌株的构建及评价
    4.6 菌株 LA3 和 Maα-33 发酵纤维素产醇条件的初步优化
        4.6.1 纤维素酶用量
        4.6.2 商品化 BGL 用量
        4.6.3 营养物
        4.6.4 发酵温度
        4.6.5 接种量
    4.7 本章小结与讨论
        4.7.1 小结
        4.7.2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一 符号说明
附录二 棘孢曲霉 CBHI 结构基因序列
附录三 主要质粒图谱
致谢

(6)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发动机余热回收的研究概况
        1.2.1 发动机余热资源
        1.2.2 发动机余热回收方式
        1.2.3 有机朗肯循环与发动机余热回收技术
    1.3 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系统方案
        1.3.2 有机朗肯循环工质
        1.3.3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仿真及循环参数优化
        1.3.4 系统关键器件及系统试验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第2章 中温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
    2.1 重型车用柴油机余热资源分析
        2.1.1 柴油机参数及试验数据
        2.1.2 柴油机余热资源能量分析
        2.1.3 柴油机尾气能量□分析
    2.2 重型车用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
        2.2.1 复合式余热回收系统
        2.2.2 中温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
    2.3 中温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工质
        2.3.1 循环工质选择标准
        2.3.2 常用有机工质物性参数与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温有机朗肯循环模拟分析
    3.1 中温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计算模型
        3.1.1 模型假设
        3.1.2 系统热力学分析
    3.2 系统重要循环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3.2.1 系统重要循环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循环模拟方法
        3.2.2 循环流量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2.3 蒸发压力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2.4 烟气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3 系统□分析
        3.3.1 系统□分析的循环模拟方法
        3.3.2 系统□效率
        3.3.3 各部件□损率
        3.3.4 烟气出口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温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试验系统设计
    4.1 中温有机朗肯循环主回路
        4.1.1 工质压力泵组件
        4.1.2 膨胀器
        4.1.3 冷凝器
        4.1.4 系统管路及其附属配件
    4.2 换热器设计
        4.2.1 换热器基本尺寸
        4.2.2 换热器传热分析
        4.2.3 换热器设计及校核
        4.2.4 系统换热器计算结果及实物
    4.3 功能转换及能量消耗系统
    4.4 热源供给系统
    4.5 试验测试及数据采集系统
        4.5.1 传感器的选择及布置
        4.5.2 仪表显示面板
        4.5.3 数据采集模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质类型和膨胀器尺寸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5.1 中温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试验方法设计
        5.1.1 中温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试验平台热力学模型
        5.1.2 中温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基本试验步骤设计
    5.2 以 R245fa 为循环工质的系统试验研究
        5.2.1 以 R245fa 为循环工质的系统试验结果
        5.2.2 蒸发压力和循环流量对 R245fa 系统的影响
    5.3 以 R123 为循环工质的系统试验研究
        5.3.1 以 R123 为循环工质的系统试验结果
        5.3.2 蒸发压力和循环流量对 R123 系统的影响
    5.4 R245fa 和 R123 系统试验对比分析
    5.5 膨胀器尺寸对中温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影响
    5.6 系统负载对系统输出性能的影响
    5.7 烟气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全文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7)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过程及爆震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发动机燃用甲醇燃料的应用现状
        1.2.1 发动机应用甲醇燃料的特点
        1.2.2 发动机应用甲醇燃料所存在的问题
        1.2.3 发动机应用甲醇燃料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1.2.4 高压缩比甲醇发动机的发展趋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燃烧的研究现状
        1.3.2 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爆震的研究现状
    1.4 爆震的研究方法
        1.4.1 爆震的检测方法
        1.4.2 爆震的评价指标
        1.4.3 爆震的可视化研究
        1.4.4 爆震的仿真研究
        1.4.5 爆震的抑制方法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过程仿真模型的建立
    2.1 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2.1.1 流体基本守恒定律
        2.1.2 湍流模型
        2.1.3 爆震模型
        2.1.4 燃烧模型
    2.2 甲醇燃料机理的有效性
    2.3 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2.3.1 GT-POWER 仿真平台介绍
        2.3.2 发动机一维 GT-POWER 仿真模型的建立
    2.4 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三维 CFD 仿真模型的建立
        2.4.1 发动机三维 CFD 仿真软件 FIRE 介绍
        2.4.2 发动机三维 CFD 仿真计算网格的建立
        2.4.3 并行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点燃过程的仿真研究
    3.1 三维 CFD 仿真计算模型介绍
        3.1.1 计算网格精确性分析
        3.1.2 使用不同的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较
        3.1.3 仿真模型的验证
    3.2 初始火核半径对最小点火温度和最小点火能量的影响
    3.3 初始火核半径对点火滞燃期的影响
    3.4 混合气浓度对点火滞燃期的影响
    3.5 混合气浓度对最小点火温度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排放产物的仿真研究
    4.1 点火相位对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排放产物的影响研究
    4.2 压缩比对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排放产物的影响研究
    4.3 发动机转速对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排放产物的影响研究
    4.4 混合气浓度对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排放产物的影响研究
    4.5 燃烧室形状对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排放产物的影响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爆震燃烧的仿真研究
    5.1 计算模型有效性验证
        5.1.1 计算网格数量对仿真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
        5.1.2 模型有效性验证分析
    5.2 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爆震燃烧过程仿真分析
        5.2.1 基本工况下的爆震燃烧模拟
        5.2.2 点火相位对发动机爆震的影响分析
        5.2.3 EGR 对发动机爆震燃烧的影响分析
        5.2.4 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爆震燃烧的影响分析
        5.2.5 燃烧室形状对发动机爆震燃烧的影响分析
    5.3 LES 耦合甲醇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爆震燃烧的仿真研究
        5.3.1 爆震燃烧现象的仿真研究
        5.3.2 两种模型的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光学快速压缩机的开发与研究
    6.1 ORCEM 介绍
        6.1.1 ORCEM 的工作原理
        6.1.2 ORCEM 的驱动系统
    6.2 ORCEM 的一维动力学仿真分析
        6.2.1 ORCEM 的一维 AMESim 数学模型的建立
        6.2.2 ORCEM 的一维 AMESim 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其动力学分析
    6.3 ORCEM 的三维 CFD 仿真分析
        6.3.1 三维 CFD 仿真模型的验证
        6.3.2 ORCEM 中的爆震燃烧仿真分析
    6.4 ORCEM 的燃烧实验
        6.4.1 均质压燃 (HCCI) 燃烧模式实验
        6.4.2 爆震燃烧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球面精密磨削工艺参数优化与表面质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中所使用的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球阀及其行业背景
        1.1.1 球阀的分类
        1.1.2 高温硬密封球阀的密封特点
        1.1.3 高温管线球阀
    1.2 球阀球体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常见的球阀球体加工工艺
        1.2.2 球阀球体的研磨及砂轮磨削工艺
    1.3 磨削的表面质量与工艺参数研究
        1.3.1 表征加工件表面质量的指标
        1.3.2 磨削表面粗糙度的研究
        1.3.3 磨削表面纹理的研究
        1.3.4 磨削表面微裂纹和残余应力的研究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球面磨削的轨迹方程及加工参数选择
    2.1 球面磨削的轨迹方程
        2.1.1 大型球面无摆磨削的轨迹方程
        2.1.2 中小型球面有摆磨削的轨迹方程
    2.2 轨迹线密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2.3 加工参数选择对无摆磨削迹线密度的影响
        2.3.1 磨削基本比k
        2.3.2 延迟封闭角±2bπ
        2.3.3 砂轮块个数M 的选择
        2.3.4 实验验证
    2.4 加工参数选择对有摆磨削迹线密度的影响
        2.4.1 磨盘中心的运动轨迹
        2.4.2 磨盘主轴转速比对磨削轨迹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球面磨削的工艺参数与表面粗糙度分布
    3.1 球面磨削轨迹点密度的分布
        3.1.1 有摆磨削球面轨迹点密度的分布
        3.1.2 无摆磨削球面轨迹点密度的分布
        3.1.3 随杯形砂轮尺寸改变的轨迹密度变化规律
    3.2 球面磨削表面粗糙度分布的实验研究
        3.2.1 不同尺寸的杯形砂轮磨削相同尺寸的球面工件的实验
        3.2.2 不同尺寸的球面工件在r = 0.75L 杯形砂轮下的实验
    3.3 杯形砂轮磨削轨迹缺相问题
        3.3.1 Z 向初始偏差eZ 对球度的影响
        3.3.2 Y 向初始偏差eY 对球度的影响
        3.3.3 初始偏差eZ 或eY 引起的磨削轨迹缺相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球面磨削表面微观特征与残余应力的研究
    4.1 杯形砂轮磨削球面的磨削状况
    4.2 WC-Co 涂层球面磨削表面微观特征研究
        4.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量原理
        4.2.2 磨削表面试样的制备
        4.2.3 表面微观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WC-Co 涂层球面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研究
        4.3.1 X 射线衍射(XRD)的残余应力测量原理
        4.3.2 磨削进给量对球面残余应力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9)液态碳氢燃料云雾爆轰及其抑制与泄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云爆轰性能研究概述
        1.2.2 气云爆炸防治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2 本文实现的技术途径与路线
2 燃料云雾爆轰特性
    2.1 引言
    2.2 实验设备与方法
        2.2.1 实验装置
        2.2.2 测试系统
        2.2.3 实验方法
    2.3 燃料云雾直接起爆的临界起爆能
        2.3.1 不同当量比燃料云雾的临界起爆能
        2.3.2 不同燃料云雾的临界起爆能
        2.3.3 激波管实验与无约束试验临界起爆能的关系
    2.4 燃料云雾爆轰波胞格尺寸
        2.4.1 爆轰波胞格结构的形成
        2.4.2 不同当量比燃料云雾的胞格尺寸
        2.4.3 不同燃料云雾的胞格尺寸
        2.4.4 起爆能对燃料云雾胞格结构的影响
    2.5 燃料气云爆炸火球温度场分析
    2.6 燃料云雾爆轰作用机理分析
        2.6.1 烃类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
        2.6.2 雾滴与爆炸波的作用
        2.6.3 爆轰波的传播
    2.7 小结
3 激波在水雾中衰减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方法
    3.3 激波在水雾中的衰减
        3.3.1 激波与雾滴的相互作用
        3.3.2 水雾密度对激波衰减的影响
        3.3.3 雾滴直径对激波衰减的影响
        3.3.4 不同强度激波在水雾中的衰减特性
    3.4 小结
4 燃料云雾爆炸的抑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装置
        4.2.2 实验方法
    4.3 燃料云雾爆炸的水雾抑制
        4.3.1 抑爆方式对抑爆效果的影响
        4.3.2 水雾密度对抑爆效果的影响
        4.3.3 雾滴直径对抑爆效果的影响
        4.3.4 盐添加剂对抑爆效果的影响
        4.3.5 水雾抑爆作用过程分析
    4.4 燃料云雾爆炸的惰性粉尘抑制
        4.4.1 被动粉尘对抑爆效果的影响
        4.4.2 粉尘浓度对抑爆效果的影响
        4.4.3 抑爆剂种类对抑爆效果的影响
        4.4.4 惰性粉尘抑爆作用过程分析
    4.5 小结
5 水爆炸抛撒成雾过程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装置
        5.2.2 实验方法
    5.3 水爆炸抛撒成雾过程的物理分析
    5.4 数学模型
        5.4.1 基本假设
        5.4.2 基本方程
        5.4.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5.4.4 计算方法
        5.4.5 计算结果与分析
    5.5 小结
6 燃料云雾爆炸的泄放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2.1 实验装置
        6.2.2 实验方法
    6.3 燃料云雾爆炸泄放流场分析
        6.3.1 不同可燃介质的泄放
        6.3.2 当量比对泄放流场的影响
        6.3.3 不同泄爆膜片对泄放流场的影响
    6.4 二次爆炸现象分析
        6.4.1 泄爆过程中二次爆炸现象观测
        6.4.2 二次爆炸的影响因素分析
    6.5 小结
7 结束语
    7.1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7.2 本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7.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多燃料多级环保内燃机油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内燃机油和基础油的发展趋势
        1.2.1 内燃机的工作特点
        1.2.2 内燃机油的基本性能
        1.2.3 内燃机油的发展过程
        1.2.4 柴油机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对添加剂发展的认识
        1.3.1 添加剂性能及基本要求
        1.3.2 石油添加剂分类标准
        1.3.2.1 国内石油添加剂的分类
        1.3.2.2 国外添加剂的发展情况
        1.3.2.3 国内添加剂的发展情况
        1.3.2.4 环境保护对基础油和添加剂的影响
        1.3.2.5 环境和法规将使一些添加剂在可生物降解液中受到限制或禁用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概述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对基础油的认识和选择
    2.1 多燃料多级环保内燃机的技术要求
    2.2 影响发动机油性能的基础油特点
        2.2.1 基础油中烃类的特性
        2.2.2 基础油对发动机油使用性能的影响
    2.3 基础油的选择
    2.4 目前使用的加氢法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
        2.4.1 润滑油的生产
        2.4.2 润滑油加氢技术
    2.5 润滑油加氢脱蜡技术
        2.5.1 加氢脱蜡工艺特点
        2.5.2 国外加氢脱蜡工艺
        2.5.3 MOBIL蜡异构化技术(MWI)
        2.5.4 工业应用
    2.6 某厂的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
        2.6.1 加氢处理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反应机理
        2.6.2 某厂加氢处理工艺的具体操作条件
        2.6.3 茶油精制的生产工艺
        2.6.4 基础油成份组成的选择
    2.7 本章小结
3. 相关添加剂的认知和选择
    3.1 粘度指数改进剂的选择
    3.2 抗氧剂的选择
    3.3 降凝剂的选择
    3.4 抗氧抗腐剂的选择
    3.5 功能添加剂的选择
        3.5.1 无灰分散剂(丁二酰亚胺)的选择
    3.6 研制油的节能效果
    3.7 本章小结
4. 研制油的测示和生产
    4.1 研制油的实车使用实验
        4.1.1 试验条件
        4.1.2 试验过程
        4.1.3 试验结果分析
        4.1.4 研制油的换油期
    4.2 研制油品的性能分析结果对比
    4.3 研制油的工业化生产(调合工艺)
    4.4 研制油的主要调合工艺
    4.5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调合质量的原因
    4.6 某厂工业化生产的管道调合工艺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液化天然气“涡旋”及其防止(论文参考文献)

  • [1]晃荡条件下LNG液货舱分层与翻滚现象的数值模拟[D]. 李泊然.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12)
  • [2]广域努森数下流体的运动方程[D]. 吕奇峰. 清华大学, 2014(09)
  • [3]液化天然气港口转储系统泄漏逸散机理与演变研究[D]. 何守慧.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6)
  • [4]膨胀珍珠岩的改性及应急处置溢油污染技术研究[D]. 林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2)
  • [5]表达纤维素酶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构建及其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产醇研究[D]. 洪解放. 天津大学, 2014(11)
  • [6]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D]. 史磊.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7]火花点燃式甲醇发动机燃烧过程及爆震机理的研究[D]. 甄旭东. 天津大学, 2014(05)
  • [8]球面精密磨削工艺参数优化与表面质量分析研究[D]. 侯海云.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9]液态碳氢燃料云雾爆轰及其抑制与泄放研究[D]. 姚干兵.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10]多燃料多级环保内燃机油的研制[D]. 黄福川. 西南石油学院, 2005(04)

标签:;  ;  ;  

LNG“漩涡”及其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