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轻男子从大楼坠楼自杀的心理护理

一名年轻男子从大楼坠楼自杀的心理护理

一、1例坠楼自杀青年的心理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萧[1](2019)在《预防患者自杀视角下综合医院标准环境检查清单调查问卷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构建医院标准环境检查清单,并运用该问卷对综合医院进行调查,了解综合医院环境现状,从而提出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安全防护措施,为患者构建一个安全的就医环节也为我国自杀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证资料,为防范住院患者自杀及其他自杀相关性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获取预防患者自杀相关前沿进展;案例回顾及小组讨论,对64例患者自杀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初步确立综合医院标准环境检查清单调查问卷内容;通过专家咨询法选择15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对问卷内容进行完善,形成综合医院标准环境检查清单调查问卷;2.采用正式综合医院标准环境检查清单调查问卷对一所三甲医院、一所二甲医院和一所二乙医院的科室进行调查,了解在预防患者自杀视角下医院环境现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1.本研究编制的综合医院标准环境检查清单调查问卷由“自杀方式相关因素”和“科室设施相关因素”2个维度组成,共包含24个条目。2.专家咨询法: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75%和100%,专家积极性高;专家群体权威系数为0.85,研究结果较可靠;所有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均数均>3.50,变异系数均<0.25,删减一个条目,根据专家意见对部分条目描述适当修改。3.问卷的应用:本研究共调查了三所医院105个科室,各级别医院环境管理均存在着不同层度的问题,自杀方式相关因素三甲医院与二级医院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二级医院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科室设施相关因素三级甲等医院与二级甲等医院有显着地统计学差异(p<0.05),二级甲等医院与二级乙等医院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所编制的综合医院标准环境检查清单调查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可作为临床科室的检验工具。所调查的三家医院在科室设施方面的环境情况较好,但对于自杀方式限制方面的管理不够。不同级别的医院在环境管理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三甲医院优于二甲医院,二甲医院优于二乙医院。为更好预防患者自杀事件的发生,有必要对各科室进行环境检查。

望运丹[2](2018)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的临床相关资料,了解住院患者自杀与医院环境安全影响因素存在的联系,找出医院环境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安全防护措施,为我国自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证资料,为防范住院患者自杀及其他自杀相关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患者护理安全事件登记(报告)表》中关于住院患者自杀的登记,向病案科申请查看住院自杀患者的病历,结合以往5次由心理小组组织的患者自杀后交流讨论会记录,详细统计通过跳楼、使用锐器、吞服药物、自缢等方式自杀的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水平、科室、病种、住院天数、饮食状况,精神状况,睡眠状况,自杀时间、自杀地点、自杀使用的工具、有无家属或陪护、有无经济困难、有无负性情绪、既往自杀史、事件详细经过、事件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处理意见等,根据资料统计的结果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所在的环境进行分类,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特征,根据医院环境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环境安全对策。结果1基本情况发现:本组59例自杀患者中,女性(31例,52.54%)多于男性(28例,47.46%),住院患者自杀以45-59岁为自杀高发年龄段,占47.46%,≥60岁年龄段占32.20%。自杀患者以恶性肿瘤最为多见共37例占62.72%:其中胃肠癌8例(13.56%),肺癌8例(13.56%),白血病5例(13.51%),宫颈癌、胰腺癌、肝癌、淋巴瘤各3例(各占8.11%),乳腺癌、外阴癌、耳鼻咽喉癌、肾肿瘤各1例;其次为良性消化系统疾病6例占10.16%:其中慢性肝脏疾病5例(8.47%),消化道出血1例;心血管疾病4例占6.78%;骨骼关节疾病3例占5.08%;肺部感染、胆囊术后、尿毒症、肾功能不全、带状疱疹神经痛、系统性红斑狼疮、胎盘前置状态伴出血、食管异物和疖病各1例。本组住院患者自杀以入院一周内人数最多(28例,47.46%)。住院患者自杀行为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晚夜间,凌晨2:00-6:00(20例,33.90%)是自杀的高发时间段。住院患者自杀最主要的方式(29例,49.15%)为跳楼,其次为刀具(16例,27.12%)。自杀地点主要发生在医院病房窗台处或走廊窗台处共29例,占49.15%。自杀结局中30例自杀死亡,占50.85%。2住院患者自杀的医院环境可分为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物理环境指硬环境,对住院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可分为(1)跳楼自杀影响因素:楼顶、病房窗户、阳台、楼梯口、走廊等;(2)锐器自杀影响因素:刀具类、玻璃类、其他尖锐物品;(3)药物自杀影响因素:镇静、催眠类药品、止痛类药品、其他药品;(4)自缢影响因素:床单、约束带、鞋带、电线、输液管、裸露的管道、病房横梁、病房卫生间、公共卫生间、淋浴等;(5)其他影响因素:池塘、触电类等。人文环境指软环境,对住院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可分为(1)医务人员方面:医院管理者的管理策略、护理人员心理学及自杀学知识、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等;(2)管理制度方面: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保卫人员安全巡视制度,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安全告知制度;(3)家庭支持系统方面:婚姻状况,与家人的关系,家庭其他方面等。3物理环境(硬环境)发现:住院患者经窗户跳楼自杀所占比例的49.15%。本研究中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经窗户跳楼自杀高发科室为:血液科5例,占17.24%,其次是消化内科4例,占13.79%。经窗户跳楼自杀发生时间段以夜晚22:00-次日6:00最多,共13例,占44.83%。自杀大楼外科大楼最多,共9例,占31.03%,外科大楼为全院最高楼层,共32层,经分析,患者经窗户自杀与楼层高低没有多大联系,反而楼层低的比楼层高的跳楼自杀人数还多。116楼跳楼自杀占72.41%。自杀地点以病房窗户(16例)为主,占55.17%,其次是楼梯通道窗户(6例),占20.69%。跳楼自杀结局大多数死亡,死亡人数21例,占72.43%。患者跳楼自杀发现者医护人员所占比例最大,为48.28%。跳楼自杀死亡患者发生医疗纠纷5例。因跳楼自杀未遂导致全身多处外伤引起费用增加的患者有25例。16例住院患者使用锐器自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占62.50%,使用锐器自杀老年患者较多,占50%。87.5%的患者在病床通过锐器自杀,且62.50%的患者割腕自杀,另外少部分通过刺伤头部,胸部,颈部,前臂等部位自杀。自杀锐器主要是水果刀(62.5%),其次是剃须刀片(18.75%)。除此还有剪刀,玻璃瓶等锐器。16例住院患者使用锐器自杀,自杀未遂占87.5%。5例住院患者自缢发生时间都在18:00之后,且3例为凌晨过后。住院患者自缢使用的工具有鞋带,引流管胃管、尼龙绳等。住院患者自缢的地点主要以卫生间为主,另外还有病床,楼梯间等。自杀结局多数窒息死亡,在卫生间自缢结局全为死亡。4例住院患者吞服药物自杀事件中,全为女性。4例住院患者吞服药物自杀地点为病床旁,另外还有院外。吞服的药物种类有阿普唑仑,安定,去痛片等。药物数量超过医嘱用量,吞服药物自杀结局多数未遂。4人文环境(软环境)发现:住院患者自杀与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保卫人员、巡视人员、患者家庭人员等有关。管理者对科室的管理策略不当、护理人员心理学及自杀学知识缺乏、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欠缺,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不合理,保卫人员安全巡视制度不到位,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安全告知制度不及时,家庭支持系统不健全等都有可能成为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结论1住院患者自杀中,环境因素已经成为患者安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自杀影响因素,环境不仅包括公共物理环境,还包括人文制度环境,这两种环境都对住院患者自杀有影响作用。2在住院患者自杀中,从物理环境角度,跳楼自杀最为严重,且致死性最大,最不容易控制,跳楼自杀结局中死亡者居多。其次为使用锐器自杀,使用锐器自杀多数为老年人或者妇女,致死性相对跳楼而言,较低,且地点多数在病房内,比较容易被发现。自缢取材方便、死亡时间快、成功率高,结局一般无法挽回,常窒息而亡。病房卫生间是自缢者经常会选择的一个场所。吞服药物自杀致死性相对较低,且超量药物在住院科室不容易获得。3在住院患者自杀中,从人文环境角度,医护方作为与患者每天直接接触的治疗者与护理者,在与住院患者日常沟通中,沟通技巧对发现、预防住院患者自杀很重要,医护人员的自杀知识及心理学知识对及时发现、预防住院患者自杀至关重要,组织管理方的排班制度是否合理,安全告知制度是否全面、到位,安保巡视制度是否有效实施等,这些制度对及时发现,及时阻止,及时预防住院患者自杀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家庭支持系统失调,婚姻状况破裂,与家人的关系恶劣,其他家庭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等,都会让患者在绝望感与失落感中产生自杀的念头。4医院可以从自杀所处的环境出发,采取各种预防管理措施,如全面关注经窗户跳楼自杀的高发科室,对经窗户跳楼自杀高发时间段加强警惕,全面改进经窗户跳楼自杀的高发地点,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监控,完善医院窗户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科室及病房环境中危险物品的监管,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培训,完善医院各种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等措施对住院患者自杀进行控制与防范。

浦晓珍,张建娟,施俊峰[3](2010)在《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干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对自杀未遂患者的临床特点、自杀原因、心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提出建立适合自杀未遂患者自身特点的心理干预模式,以提高自杀未遂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再次自杀。

余永华[4](2008)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文中认为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40例患者发生自杀、自伤、伤人、逃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认为护理管理、护理人员素质、病区设施方面存在易造成自杀、自伤、伤人、逃跑的危险因素。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给予护理对策,严格执行病房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分级管理和心理护理,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病区设施管理,可以保证住院患者安全、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马前锋[5](2008)在《音由心生 乐者药也 ——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不仅为个体提供了审美欣赏的对象,也通过自身的魅力影响着现实社会生活。合适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个体人格。同时,音乐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也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产生的效用也不同。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和最具魅力的领域,它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历史进程,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并且还在继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音乐是人心理活动的产物,音乐实现自己多方面社会功能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是音响体验、情感感受、想象引导直觉等心理活动;音乐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对健康能够发挥不可忽视作用,具有治疗效果。音乐疗法是集心理学、医学、生理学、哲学、音乐、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作为一门应用科学,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并日趋成熟。音乐治疗的作用已经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目前国内也有研究成果,但在个性化方面甚少,而某些成果,也还不够深入。这种学术研究的滞后性,直接影响了对涉及音乐治疗等现象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和运用。基于这种情况,本研究从心理学、健康学等角度,结合实验研究、调查统计分析以及相关个案,对个性化音乐治疗予以深入系统地探讨。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音乐治疗研究综述。讨论音乐治疗的概念、意义,考察国内外音乐治疗的发展历史,总结音乐治疗的新视角和方法并予运用前景展望。我国现代关于音乐心理和音乐治疗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多为介绍国外音乐治疗的文章,有关音乐治疗和发展的本土化特色还需研究。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论着中就有关于音乐心理活动的描述和对某些音乐心理规律及的研究。从关注音乐与自然的联系到重视音乐与人心理、情感的密切联系,研究历时达二千多年;研究成果从古代文献的语录,发展到独立的篇章论述和专门的乐论着作,从理论分析到实践验证;研究领域都大多涉及到了现代音乐治疗学的命题,如音乐与人心理的关系、产生音乐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音乐的心理效能、音乐的社会作用、音乐欣赏心理、音乐表演心理、音乐创作心理、音乐对塑造个体具有完备性格的作用、音乐养生及治疗思想等。中国有丰富的音乐治疗的思想。特别是五音疗法,反映了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五音疗法整合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体现了对音乐与情绪及脏腑之间的互动关系;突现了音声与人格情志、脏气等的关系。五音疗法匹配了人体的不同脏腑,把五音、五行、五脏、人格配属用于音乐治疗实践。第二部分探讨了音乐的功能和音乐治疗的原理机制等,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以个性化差异为主旨的音乐治疗模型。并且通过实验验证模型。本研究旨在从心理学和医学的角度,通过个性化音乐使用,测查被试的行为特征变化(学习、睡眠)、心理特征变化(性格、情绪)、生理特征变化(心率、皮温、皮导)三个方面,证实个性化音乐的效果和相关变化,从而对如何使用音乐治疗进行探讨。本研究将所有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实验,测定实验组前后心率、皮肤电传导、皮温的变化,同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心理量表、压力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些指标差异显着。压力舒解、有效睡眠时间延长,情绪特征也有变化。心率有起伏变化,皮肤温度降低,皮肤电传导水平升高。实验研究证实使用个性化音乐有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压力应激效果上反应了身心状态的恢复。本研究考察了不同类型音乐对不同个体、病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个体有不同的影响;(2)不同个体、相同问题也需要个性化音乐;(3)不同气质类型的个体,对音乐偏好不同;(4)相同个体在不同治疗阶段需要配制不同的个性化音乐。第三部分为个性化音乐治疗理论模型的实践运用。通过个性化音乐治疗在学习减压、改善睡眠、危机干预中的运用,验证了个性化音乐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论文最后讨论了需要继续研究的命题和音乐治疗的功能和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建立音乐欣赏与健康层面上的动力关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和帮助音乐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临床、教育、健康等领域服务,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一定的努力。通过对个性化音乐治疗模型的建构、探索、分析实践运用,人可以借助一定的音乐认识人自身,进一步理解了人格差异的内涵,音乐差别的文化意义。

杨喜凤[6](2008)在《自杀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心理干预》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自杀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对自杀者从年龄、性别、自杀原因、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77例自杀者,经过及时抢救和有效的心理干预,痊愈76例,死亡1例。跟踪随访未出现再次自杀现象。结论对自杀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消除其负性情绪,使其转变思维模式,增强其应激能力,预防其再次自杀。

韦捷[7](2000)在《1例坠楼自杀青年的心理护理》文中认为

王晓红,吴自琼,马建英[8](1999)在《200例自杀病人的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文中指出根据临床资料统计将200的自杀病人的心理状态分为四类即:威胁、悲伤、愤怒、忧郁。针对病人的自杀方式、自杀原因进秆分析作出了一系列的讨论从资料中得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笔者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在采用急救措施的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心理护理对策。

二、1例坠楼自杀青年的心理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例坠楼自杀青年的心理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预防患者自杀视角下综合医院标准环境检查清单调查问卷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医院标准环境检查清单调查问卷的形成
    3.1 资料与方法
    3.2 案例回顾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3.3 专家咨询问卷的形成
    3.4 专家咨询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医院标准环境检查清单调查问卷的初步应用
    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4.5 政策建议
第5章 全文总结
    5.1 研究总结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相关概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结果
    3.2 跳楼自杀结果
    3.3 使用锐器自杀结果
    3.4 自缢结果
    3.5 吞服药物自杀结果
    3.6 人文环境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住院患者自杀一般情况分析
    4.2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特征分析
    4.3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4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防护措施
第5章 小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性
    5.3 研究创新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患者护理安全事件登记(报告)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个人简介

(3)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干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自杀未遂的定义和特点
2 心理干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 自杀未遂的原因
4 心理干预措施
    4.1 评估
    4.2 心理治疗
    4.3 心理护理
    4.4 健康教育
    4.5 自杀危机干预

(4)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结果
3 护理
    3.1 严格执行病区安全管理制度
        3.1.1 落实安全检查制度
        3.1.2 落实巡视制度
        3.1.3 落实探视制度
        3.1.4 落实给药制度
    3.2 加强分级管理和心理护理
        3.2.1 执行分级管理制度
        3.2.2 加强心理护理
    3.3 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养
        3.3.1 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的培训
        3.3.2 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
        3.3.3 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技术的培训
    3.4 加强病区设施管理
4 小结

(5)音由心生 乐者药也 ——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音乐治疗研究综述
    第一章 音乐治疗研究现状
        引言
        1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的定义
        1.1 侧重于音乐治疗的功能
        1.2 侧重于音乐治疗的方法形式
        1.3 侧重于音乐治疗所属领域
        2 从音乐治疗的定义看世界音乐治疗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音乐治疗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3 教育意义
        4 个体成长意义
        5 生命探索意义
        5.1 音乐的进化性隐喻
        5.2 音乐治疗的生命探索意义
    第三章 音乐治疗发展概述
        1 国际音乐疗法的发展历史
        2 中国的音乐治疗历史
第二部分 个性化音乐治疗模型研究
    第四章 音乐治疗的原理机制
        1 音乐治疗流派体系概况
        1.1 精神动力学派的音乐治疗
        1.2 自由即兴演奏音乐治疗
        1.3 行为主义音乐疗法
        2 音乐产生系列效应
        3 生理机制
        3.1 神经系统机制
        3.2 全脑激活机制
        4 行为改变
        4.1 音乐与人的行为方式
        4.2 人的行为与音乐的关系
        5 演唱时的健康机制
        6 音乐引导想象(GIM)
        7 中国古代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
        7.1 "天人合一"的思想
        7.2 个性化的治疗机理
        7.3 音乐产生的心理机制
        7.4 音乐与情绪的协同关系
    第五章 音乐治疗的个性化设计模型
        1 研究综述
        1.1 音乐与人格的对应关系
        1.2 选曲类型个性化
        1.3 传统的中医音乐疗法
        1.3.1 中医五音治疗
        1.3.2 五音属性
        1.3.3 五音五行的匹配方法
        2 个性化设计
        2.1 病症类型:以治疗目标
        2.2 个体因素
        2.2.1 个体的素养背景
        2.2.2 丰富的文化修养有助于音乐欣赏的情感体验
        2.2.3 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有助于音乐欣赏者对音乐的体验和领会
        2.2.4 形成对音色主观评价不同的心理因素
        2.3 环境因素(灯光、噪音、音频、播放方式)
        3 音乐因素(音乐要素、乐器、歌词、演唱者、引导)
        3.1 响度
        3.2 音高
        3.3 音色
        3.4 音程和音阶
        4 乐器
        5 演唱者
        6 治疗模型设计
        7 个性化实验研究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方法
        7.3 实验程序设计
        7.3.1 预备实验
        7.3.1.1 目的
        7.3.1.2 被试
        7.3.1.3 结果
        7.3.1.4 讨论
        7.3.2 正式实验
        7.3.2.1 实验被试
        7.3.2.2 实验材料
        7.3.2.3 实验方法
        7.3.2.4 实验结果
        7.3.2.4.1 气质分布状况
        7.3.2.4.2 压力状况的干预效果
        7.3.2.4.3 干预后的心理症状状况明显改变
        7.3.2.4.4 个性化音乐干预后的生理指标变化
        7.3.2.5 讨论
第三部分 个性化音乐治疗模型的实证研究
    第六章 音乐治疗干预学习的研究
        1 影响学习成绩的心理因素研究
        2 预备实验研究(考试心理素质调查表的编制)
        2.1 设计背景
        2.2 问卷设计方法
        2.3 结果
        2.4 因子得分
        2.5 聚类分析
        2.6 聚类分析所用程序
        3 实证实验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过程
        3.4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音乐治疗配合咨询的优势设计
        4.1 学习方面
        4.2 考试心理素质
    第七章 音乐干预睡眠的实验研究
        1 睡眠的研究概述
        2 睡眠疾病危害
        3 睡眠问题状况
        4 使用音乐治疗对睡眠问题研究综述
        5 音乐治疗干预睡眠的实验研究
        5.1 被试选择
        5.2 实验材料
        5.3 实验程序
        5.4 实验结果
        6 讨论
    第八章 音乐治疗的危机干预(自杀)个案研究
        1 危机干预文献回顾
        2 自杀的外因
        3 自杀的内因
        4 自杀的诱因
        5 自杀过程的理论分析
        6 个案研究
        6.1 被试状况
        6.2 研究目的
        6.3 研究设计
        6.4 结果
        6.5 小结
引用文献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1例坠楼自杀青年的心理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心理护理
    2.1 评估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因素及存在问题。
    2.2 护理计划与实施

四、1例坠楼自杀青年的心理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预防患者自杀视角下综合医院标准环境检查清单调查问卷的研制与应用[D]. 张萧.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 [2]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D]. 望运丹. 长江大学, 2018(12)
  • [3]自杀未遂患者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 浦晓珍,张建娟,施俊峰. 护理学杂志, 2010(19)
  • [4]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 余永华. 当代护士(综合版), 2008(12)
  • [5]音由心生 乐者药也 ——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探索性研究[D]. 马前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6]自杀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心理干预[J]. 杨喜凤. 卫生职业教育, 2008(06)
  • [7]1例坠楼自杀青年的心理护理[J]. 韦捷. 医学文选, 2000(S1)
  • [8]200例自杀病人的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王晓红,吴自琼,马建英. 黑龙江护理杂志, 1999(02)

标签:;  ;  ;  ;  

一名年轻男子从大楼坠楼自杀的心理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