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层-底栖耦合生态动力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含水层-底栖耦合生态动力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一、水层—底栖耦合生态动力学研究的某些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何东飞[1](2021)在《引流济渭水源区三河口水库水生态系统模拟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河口水库是陕西省一座重要的大型水库,是未来关中地区重要的水源地之一。本文使用美国环境保护署研发的水生态模型软件对三河口水库蓄水后的水生态系统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为今后的三河口水库水生态环境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总结了湖泊水库水生态模型研究进展,并介绍了 AQUATOX模型的结构与原理。基于三河口库区子午河水生生物历史调查数据,以及本课题组在三河口水库实地采样调查所取得的水质数据,通过敏感度分析进行参数率定,完成模型验证,构建了三河口库区子午河河段水生态系统模型,并以子午河模型的相关参数为基础,建立了三河口水库的水生态系统模型,对水库蓄水后的生态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的结论有以下几点:(1)综合考虑入湖负荷、光照、温度、风速、降雨等水文气象条件及库区生物背景情况建立水生态系统模型。基于相关实验和文献资料,通过敏感性分析法确定一套适用于三河口水库的水生态模型的参数。(2)统计了三河口库区的污染物流入状况,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分析,并对模型在三河口地区应用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水质及藻类生长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吻合子午河三河口河段实际水生态变化情况,藻类群落演替的模拟结果与子午河的实际情况相符。(3)利用模型对三河口水库蓄水后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鱼类生长状态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水库蓄水后对当地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4)基于水库建成后的水环境及水生态模拟结果,分析库区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改善和治理的措施及建议。为三河口水库长期生态治理及保护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持。

侯永超[2](2020)在《河口湿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对土壤生源要素分布特征的影响》文中提出探究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原位采集胶州湾大沽河河口湿地实验样本,设计室内培养实验,以两种底栖动物优势种——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aibuhitensis)、天津厚蟹(Helice tridens tientsinension)——为研究对象,测定在生物扰动背景下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DOC)、总有机碳(TOC)、氨氮(NH3-N)、硝态氮(NO3--N)、总磷(TP)的含量变化和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紫外参数、三维荧光光谱等随时间序列的变化。研究生物扰动作用对土壤生源要素分布、DOM组分与荧光特性的影响,探讨生物扰动作用的影响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扰动功能组决定扰动行为及作用。双齿围沙蚕的洞穴为直径0.5 cm左右的通道,其洞穴口处出现了凸起的小丘,高度约2 cm;天津厚蟹的洞穴多为直径2~3cm的Y型、J型通道。双齿围沙蚕的扰动行为主要为摄食、迁移活动,能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而天津厚蟹主要为掘穴活动,能够将底层土壤掘至表层,对土壤产生运移作用。两种底栖动物前期均活动于中上层土壤中,天津厚蟹掘穴行为剧烈,其扰动作用强于沙蚕;中、后期样本的活动往返于整个土层,生命力旺盛。(2)生物扰动促进了DOC、TOC由土壤向水体中释放。DOC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且螃蟹组和沙蚕组土壤中DOC含量未出现显着差异(p>0.05),而实验组DOC含量变化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生物扰动促进了NH3-N、NO3--N、TP由土壤向水体中释放。生物扰动对土层影响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其活动范围不同造成的。土壤NH3-N、NO3--N、TP含量变幅均表现为:螃蟹>沙蚕>对照。具体表现为:(1)NH3-N,仅沙蚕组对第二层土壤中有显着影响(p<0.05);(2)NO3--N,最底层土壤不受沙蚕影响(p>0.05),螃蟹各层土壤NO3--N含量均有显着影响(p<0.05),其中对最底层层影响最大(2.45 mg/kg);(3)TP,沙蚕对表层、第三四层土壤中的TP有显着影响(p<0.05),其中对表层影响最大,螃蟹仅对最底层土壤影响不显着(p>0.05)。(4)生物扰动改变了土壤DOM的特征。SUVA254与SUVA280值随实验的进行呈降低趋势,实验组SUVA254与SUVA280值变化趋势小于对照组;A250/A365值变化趋势与SUVA254、SUVA280变化趋势相反,实验组A250/A365值增长趋势快于对照组。生物扰动作用降低了土壤腐殖化程度和芳香化程度。(5)生物扰动作用提高了土壤中类蛋白物质含量,降低了类腐殖质物质含量,使得土层间的类蛋白物质、类腐殖质物质的含量差距减小;掘穴、爬行等扰动行为,改变了土壤的质地条件,增强了土壤的渗透性,促进了物质在垂直方向上的迁移,使各土层间的类蛋白物质、类腐殖质物质含量差异性降低。

刘思伟[3](2020)在《基于优先保护鱼类的清潩河栖息地评估及恢复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生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现阶段的河流综合治理缺乏基于自然河流特征的水生态治理技术的关注,造成河流栖息地退化,严重影响了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栖息地的修复通常需要建立基于保护物种的分析、规划与建设,而传统的栖息地修复技术主要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来确定优先保护物种,缺乏体系健全的评估方法,同时又受评估模型精度的影响,实际应用效果往往难以达到规划的生态目标。本研究归纳总结了优先保护鱼类评价、栖息地评估、栖息地修复实践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以完善水生态系统结构与生物健康理念为指导,开展了基于优先保护鱼类的河流栖息地评估、规划与实践应用研究,为国内外同类型河流的栖息地修复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根据清潩河(许昌段)流域内无濒危保护物种这一特点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多维度的优先保护鱼类评价方法。该评价体系涵盖栖息地适宜性、结构稳定性、物种濒危程度、人为干扰程度、遗传价值与物种价值6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以鱼类资源数据为基础,结合科学的评价方法最终筛选出草鱼、马口鱼、翘嘴鲌三种优先保护鱼类,进而对筛选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了优先保护鱼类评价结果的合理性。根据清潩河(许昌段)流域干支流生境现状与河道行洪要求,结合丁坝、砾石群、深槽-浅滩等微生境修复技术的技术特点与适用条件,确定了适宜于行洪河道的栖息地修复技术措施。以清潩河支流灞陵河为例,根据区域特点确定了微生境修复措施的布置位置及相关参数,并进行了河道行洪影响分析。为了提高模拟精度,本文分别建立了基于mamdani模糊逻辑的适宜度指数模型、推求水面线的一维模型HEC-RAS及二维栖息地模型River2D,并将三种模型耦合,模拟了不同流量下微生境修复措施对河流水动力及优先保护鱼类产卵栖息地面积的变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年均流量0.88 m3/s与年最大流量2.0 m3/s的低流量条件下,微生境改善措施在中观尺度上仍有较好的表现,通过合理构建微生境修复技术将有助于重塑鱼类栖息地,但仍需要结合生态流量等方法共同促进河流栖息地的恢复。在4.0-5.0 m3/s的生态流量下,草鱼、马口鱼、翘嘴鲌的栖息地面积占比均达到了20%以上,能够满足鱼类产卵场的适宜面积需求。此外,本研究结合清潩河水资源短缺及多闸坝调控的现状背景,提出了在鱼类产卵期实施周期性的脉冲流量,并结合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快速恢复天然鱼类资源。本文以鱼类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香农维纳指数、Margalef丰富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三种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对栖息地修复工程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栖息地修复措施实施后,研究河段出现了棒花鱼、斗鱼、黑鱼等共11种新增物种,新增鱼类具备与优先保护鱼类相似的水动力偏好需求与生态特征。研究河段鱼类多样性得到了明显提高,一半以上的河段鱼类多样性提高了80%以上,且鱼类随着栖息地修复措施的构建出现了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应用效果与栖息地模拟效果具备一致性,从而间接表明本研究从优先保护鱼类的筛选、到栖息地修复技术体系的构建、评估与实施具备科学合理性。

赵海萍[4](2019)在《渤海湾有机碳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生态水动力学模拟》文中研究指明陆源污染物的高排放和沿海区域的高强度开发,致使渤海湾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海洋生态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周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碳的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渤海湾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和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碳循环、气候演变等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综合利用多种多元统计方法对1995~2015年渤海湾的实测资料进行信息挖掘,分析了渤海湾表层水质的时空演变特征。陆源输入等人类活动显着影响渤海湾水生态环境,渤海湾主要污染物存在显着的年际变化。1995~2001(不含1998和1999年)年,氮、磷是主要污染因素;2007~2008年,有机物为主要污染因素;1998~1999年、2002~2006年、2009~2010年,氮和磷、石油类、有机物为主要污染因素;2011~2015年,氮、磷和有机物为主要污染因素。2011~2012年对渤海湾33个站位进行了三个航次的现场观测和定点采样,进行了浮游细菌、浮游植物、溶解有机碳、营养盐等生态指标的实验分析,研究了渤海湾水中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调控因素。浮游细菌生物碳在渤海湾内存在显着的时空特征,并且受近海工程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显着。渤海湾表层水体中,浮游细菌生物碳为4.35~174.52μg C/L。三个航次浮游细菌的空间分布均是近岸高于外海。不同季节环境因素对浮游细菌的影响程度不同。渤海湾由近岸到外海浮游细菌的上行控制逐渐增强。2011年和2012年对渤海湾42个站位的表层和柱状沉积物进行了两个航次的样品采集,研究了渤海湾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有机碳、氮和碳氮比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对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估算。渤海湾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为0.12%~0.73%,总氮含量为0.02%~0.16%,表层沉积有机质的碳氮比为3.61~14.38。渤海湾沉积有机质以混合来源为主,陆源有机碳的贡献率为20%~95%。陆源有机质在渤海湾近岸海域的贡献率高于外海的,海源有机质在外海海域的贡献率高于近岸的。基于有机碳循环,综合考虑微食物环、沉积有机质、沉积物-水界面等物质循环过程构建了渤海湾海洋生态模型,并实现了其与水动力学模型的耦合。利用2011~2012年各生态指标的现场监测和实验分析数据对模型参数、模拟结果分别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关系数达0.9以上,相对均方差误差在20%以内,二者符合较好。综合分析实测数据和模拟结果,渤海湾海域沉积有机质碳氮比作为一个生态模型参数被确定为8.175mol/mol。利用该生态水动力学模型对渤海湾海域的物质循环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定量估算。渤海湾海域春、夏、秋、冬季微食物环对生态系统的贡献量分别为0.0644、0.134、0.0873、0.0590 mmol C/m3,年平均贡献量为372.28 mg/m3/a;通过沉积物-水界面的新生氮对浮游生态系统的贡献率为17.2%~56.0%,平均贡献率为41.4%。

范成新[5](2019)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湖泊沉积物—水界面是以水层/沉积层物相为基础、具有一定立体尺度的交接面,界面上所发生的由生物积极参与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微小反应和微环境变化,都会对界面附近物质的状态和迁移转化行为产生着复杂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沉积物—水界面研究1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近20年发展.然后系统介绍了国际上对沉积物—水界面的物理尺度与结构的宏观和微观认识;重点综述了沉积物间隙水的取样、物化性质的多维测定与结构表征、过程的静态和动态模拟等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研究技术与方法;分析和展示了氮磷等营养物、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进展;总结和归纳了在沉积物—水界面过程的模型研究、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的定量化、界面过程与湖泊生态环境灾害关系等模型与过程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沉积物—水界面信息获取技术的研发方向、界面物质交换定量化研究的关注点,以及加强模型的应用和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张志南,周红,华尔,慕芳红,刘晓收,于子山[6](2017)在《中国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40年——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基于2016年希腊第16届国际小型底栖生物会议资料及我国已有的信息,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我国该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小型底栖生物的方法学、丰度与生物量的分布、海洋线虫和底栖桡足类的分类学、入侵植物种对线虫群落的影响、粒径谱和次级生产力、摄食生态学、实验室培养和生活史、环境检测、海洋线虫的分子生物学与系统演化、生态动力学-水层底栖耦合模型以及人才培养。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应着重加强的研究方向。

贾婷婷[7](2016)在《人工鱼礁构建对渤海湾西岸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认为2014年9月和2015年7月在渤海湾西岸-10m等深线内的2010年、2012年、2014年构建的人工鱼礁区及临近海域(对照区),每片区域选取3个站位,共12个站位采集未受扰动的沉积物样品。分析小型底栖生物栖息的沉积物环境以及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结果表明,渤海湾西岸人工鱼礁区沉积物以粘土质粉砂为主。2014年9月航次,沉积物表层(02cm),中层(25cm),底层(510cm)Chl-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6±0.23 mg/kg,1.61±0.92 mg/kg,1.11±0.14mg/kg;Phl-a平均含量分别为:3.65±0.81 mg/kg,3.2±0.54 mg/kg,2.08±1.17mg/kg;人工鱼礁区沉积物TOC含量为0.45%±0.074%;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元素Cu、Zn、As、Cd、Cr、Pb平均含量分别为:63.92±17.15 mg/kg,118.58±32.58 mg/kg,26.9±6.88 mg/kg,0.4±0.11 mg/kg,111.97±28.23 mg/kg,93.55±15.76 mg/kg。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除Chl-a和TOC含量呈负相关外,其余环境因子间呈正相关,各重金属元素间呈显着正相关。经One-way ANOVA分析表明,除Chl-a、Phl-a含量在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无显着性差异外,人工鱼礁区TOC、6种重金属含量低于对照区,且均有显着性差异。2015年7月航次中,沉积物表层(02cm),中层(25cm),底层(510cm)Chl-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2±0.13 mg/kg,2.92±0.24 mg/kg,2.36±0.42mg/kg;Phl-a平均含量分别为,1.11±0.16 mg/kg,1.07±0.34 mg/kg,0.71±0.18mg/kg;人工鱼礁区沉积物TOC含量为0.6±0.25%;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元素Cu、Zn、As、Cd、Cr、Pb平均含量分别为:11.94±1.21 mg/kg,33.4±3.6 mg/kg,5.08±0.54 mg/kg,0.13±0.04 mg/kg,18.94±2.11 mg/kg,9±0.82mg/kg,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除Chl-a和TOC含量呈负相关外,其余环境因子间呈正相关,各重金属元素间呈显着正相关。经One-way ANOVA分析表明,除Chl-a、Phl-a含量在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无显着性差异外,人工鱼礁区TOC、6种重金属含量低于对照区,且均有显着性差异。2014年9月航次与2015年7月航次均检测出7个类群小型底栖生物,分别为,线虫、桡足类、动吻类、介行类、双壳类、涡虫、多毛类。渤海湾西岸人工鱼礁区9月航次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1098.66±15.33 ind./10cm2,渤海湾西岸人工鱼礁区7月航次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为755.63±10.96 ind./10cm2,上述变化与生物繁殖期有关;9月航次小型底栖生物丰度最大值在2012年人工鱼礁区,而7月航次小型底栖生物最大丰度在对照区。两航次中,海洋自由生活的线虫均是绝对的优势种,优势度分别为96.4%和92.6%。两航次中,小型底栖生物主要集中在表层,表层生物丰度分别占总丰度的54.1%和62%。运用小型底栖生物线虫与桡足类丰度之比(N/C)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法评估渤海湾西岸人工鱼礁区海域受污染程度,对照区受污染程度要高于人工鱼礁区,并且投礁年限越长的人工鱼礁区受污染程度越低。但两种不同评价方法的结合使用在不同底质条件下的分级系数还有待进一步的校正。

马骏,付荣恕[8](2010)在《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大型底栖动物生活在水域环境的"底栖区",是污染检测领域研究的焦点。文中论述了大型底栖动物在水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水层-底栖耦合中的作用,环境对底栖动物的影响及底栖动物与其它生物的相互关系也进行了概述。

刘桂梅,李海,王辉,柴扉[9](2010)在《我国海洋绿潮生态动力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在近几年我国绿潮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绿潮藻生活史,温度、盐度、光强和营养盐等对其生态行为的影响,以及绿潮成因、溯源和海洋生态模型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在现阶段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今后我国绿潮研究及其发展趋势应侧重于建立并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立体监测和观测系统,开展针对海洋绿潮问题的综合性研究,开发业务化的绿潮生态动力学数值预报预警系统。

彭士涛,王心海,詹水芬,戴明新,白志鹏[10](2009)在《海洋生态系统及海岸工程生态影响预测模型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已形成了以实验观测为基础、建立生态模型的方法。文章对已有的海洋生态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初级生产力模型是纯生态模型的主要发展方向,综合考虑物理生化作用的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将是未来海洋生态研究的必然趋势。同时,由于我国大规模海岸工程建设对近岸海域生态系统造成了较大影响,而相关的生态影响预测模型研究较少,为有效预测评价海岸工程建设对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进一步深入研究海岸工程建设对近岸海洋生态影响预测模型将显得尤为重要。

二、水层—底栖耦合生态动力学研究的某些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层—底栖耦合生态动力学研究的某些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引流济渭水源区三河口水库水生态系统模拟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2.水生态系统模型研究概述
    2.1 模型的发展
    2.2 水生态模型分类
    2.3 水生态模型软件
    2.4 水生态模型未来发展趋势
3.三河口水库库区概况
    3.1 水库主要参数
    3.2 气候
    3.3 水文泥沙
    3.4 土壤
    3.5 三河口水库工程地质
    3.6 水质特征分析
    3.7 三河口流域的河流水系特征
    3.8 植物多样性
    3.9 动物多样性
4.模型概述
    4.1 AQUATOX模型简介
    4.2 模型结构过程解析
5.库区模型的建立及模拟预测
    5.1 模型建立
    5.2 三河口水库的污染物来源计算
    5.3 敏感性分析
    5.4 生态模型的参数率定
    5.5 三河口水库库区子午河水生态系统现状模拟及验证
    5.6 模型验证
    5.7 三河口水库蓄水后水生态系统状况模拟及预测
    5.8 本章小结
6.水库蓄水产生问题及对策研究
    6.1 水库运行所产生的问题
    6.2 生态恢复的措施及建议
7.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河口湿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对土壤生源要素分布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概念与类型
        1.2.2 大型底栖动物研究的热点区域与内容
        1.2.3 河口湿地土壤碳、氮、磷研究进展
        1.2.4 底栖动物生物扰动作用的研究进展
        1.2.5 土壤DOM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野外采样
        2.2.1 样带和样地设置
        2.2.2 供试土壤样品采集
        2.2.3 底栖动物采集
    2.3 室内培养
        2.3.1 培养装置
        2.3.2 实验设计
        2.3.3 样品采集
        2.3.4 样品分析方法
    2.4 数据计算与处理
        2.4.1 荧光区域积分法
        2.4.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扰动作用对土壤生源要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3.1 双齿围沙蚕和天津厚蟹的扰动作用实验观察
    3.2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扰动土壤生源要素分布特征的影响
        3.2.1 DOC、TOC分布特征
        3.2.2 NH_3-N、NO_3~--N分布特征
        3.2.3 TP分布特征
    3.3 讨论
        3.3.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对土壤碳含量分布特征的影响
        3.3.2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对土壤NH_3-N、NO_3~--N分布特征的影响
        3.3.3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对土壤TP分布特征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对土壤DOM的紫外-可见及荧光特征的影响
    4.1 生物扰动对土壤DO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的影响
    4.2 生物扰动对土壤DOM的荧光特征的影响
        4.2.1 DOM三维荧光光谱指数
        4.2.2 土壤DOM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4.3 生物扰动对土壤DOM组分特征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优先保护鱼类的清潩河栖息地评估及恢复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优先保护鱼类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1.2.2 栖息地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1.2.3 栖息地修复工程实践研究进展
        1.2.4 现有研究中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基于多维度的优先保护鱼类评价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2.1.2 优先保护鱼类评价体系的构建步骤
    2.2 优先保护鱼类评价体系
        2.2.1 体系的构建及分级标准的确定
        2.2.2 指标权重的设定
        2.2.3 评价指标体系的采样与处理
    2.3 综合评价计算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清潩河流域(许昌段)优先保护鱼类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数据采集与处理
    3.3 鱼类资源现状分析
        3.3.1 鱼类所处生境现状
        3.3.2 鱼类的生态结构
        3.3.3 鱼类濒危程度
        3.3.4 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
        3.3.5 鱼类的遗传价值与物种价值
    3.4 清潩河(许昌段)优先保护鱼类评价结果
    3.5 分析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清潩河流域栖息地修复技术体系的构建
    4.1 清潩河生境概况
        4.1.1 主要干支流现状
        4.1.2 生境质量评估现状
    4.2 栖息地修复技术研究
        4.2.1 典型河段
        4.2.2 微生境改善技术效果
        4.2.3 微生境改善技术适用条件分析
    4.3 灞陵河栖息地修复技术体系的构建
        4.3.1 布置原则
        4.3.2 布置参数
    4.4 河道行洪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优先保护鱼类的水动力及栖息地模拟研究
    5.1 模拟理论基础
        5.1.1 River2D模型水动力模拟理论基础
        5.1.2 HEC-RAS模型理论基础
        5.1.3 模糊逻辑推理理论
        5.1.4 鱼类栖息地模型
    5.2 参数率定
        5.2.1 河床数据来源
        5.2.2 网格划分
        5.2.3 粗糙系数
        5.2.4 水位边界条件
        5.2.5 精度检验
    5.3 基于mamdani模糊推理的适宜性模型
        5.3.1 目标鱼类及其产卵特性
        5.3.2 基于Mamdani法的产卵栖息地适宜性指数
        5.3.3 研究结果
    5.4 水动力模拟结果与分析
    5.5 栖息地评估结果与分析
    5.6 其他对策措施
        5.6.1 适宜生态流量
        5.6.2 增殖放流
    5.7 本章小结
6 栖息地修复工程的实践应用
    6.1 工程实施现状
    6.2 调查与评估
    6.3 生物调查结果
    6.4 生物数据分析
        6.4.1 分析方法
        6.4.2 分析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渤海湾有机碳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生态水动力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海洋碳循环过程研究
        1.2.1 海洋二氧化碳通量研究
        1.2.2 海水中碳的迁移转化
        1.2.3 海洋沉积有机碳的地球化学循环
    1.3 微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和碳循环中的作用
        1.3.1 以海洋细菌为核心的微食物环
        1.3.2 微食物环在海洋生态系统和碳循环中的作用
        1.3.3 海洋细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沉积有机质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
        1.4.1 海洋沉积有机质的来源
        1.4.2 海洋沉积有机质在海洋碳循环中的角色
    1.5 海洋碳循环与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
        1.5.1 海洋碳循环模式研究进展
        1.5.2 海洋生态水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1.6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渤海湾水质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2.1 数据处理方法简介
        2.1.1 判别分析法
        2.1.2 聚类分析法
        2.1.3 主成分分析法
        2.1.4 因子分析法
        2.1.5 滑动平均法
    2.2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及前处理
        2.2.1 研究区域
        2.2.2 数据来源及前处理
    2.3 渤海湾水质的时间演变特征
        2.3.1 1995~2015年渤海湾水质的演变特征
        2.3.2 1995~2010年渤海湾水质的演变特征
    2.4 渤海湾水质的空间演变特征
        2.4.1 2011~2015年渤海湾水质的空间演变特征
        2.4.2 1995~2010年渤海湾水质的空间演变特征
    2.5 渤海湾水质污染源解析
        2.5.1 渤海湾表层海水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2.5.2 2011~2015年渤海湾水质污染源分析
        2.5.3 1995~2010年渤海湾水质的污染源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渤海湾水中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调控因素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样品的实验与分析
    3.2 浮游细菌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3.2.1 浮游细菌丰度分布特征与讨论
        3.2.2 浮游细菌生物碳的分布特征与讨论
    3.3 水体中其他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3.3.1 浮游植物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3.3.2 海水中溶解有机碳的时空分布
    3.4 浮游细菌颗粒有机碳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3.4.1 2011年5月份浮游细菌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3.4.2 2012年5月份浮游细菌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3.4.3 2012年11月份浮游细菌与环境因子的调控关系
    3.5 浮游细菌在渤海湾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5.1 浮游细菌与浮游植物颗粒有机碳的生态关系
        3.5.2 浮游细菌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3.5.3 浮游细菌在渤海湾碳循环中的生态作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渤海湾沉积有机碳、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4.1 采样与样品处理方法
        4.1.1 研究区域和采样站位
        4.1.2 样品采集和保存
        4.1.3 样品前处理及实验分析
    4.2 渤海湾沉积有机碳、氮的时空分布
        4.2.1 沉积有机碳、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4.2.2 沉积有机碳、氮的垂向分布特征
    4.3 渤海湾沉积有机质碳氮比的分布特征
        4.3.1 沉积有机质碳氮比的空间分布特征
        4.3.2 沉积有机质碳氮比的垂向分布特征
    4.4 渤海湾沉积有机质的源解析和定量估算
        4.4.1 渤海湾沉积有机质的源解析
        4.4.2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的定量估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浮游-底质耦合的有机碳循环生态模型
    5.1 浮游-底质耦合的有机碳循环生态子模型
    5.2 浮游生物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5.2.1 浮游植物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5.2.2 浮游动物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5.2.3 浮游细菌的生长及转化模型
    5.3 有机碳的迁移转化模型
        5.3.1 悬浮碎屑的迁移转化模型
        5.3.2 溶解有机物的迁移转化模型
        5.3.3 沉积有机碳的迁移转化模型
    5.4 无机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5.4.1 氨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5.4.2 硝酸盐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5.4.3 沉积无机氮的迁移转化模型
    5.5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模型的状态变量及参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生态水动力学模拟研究
    6.1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生态水动力学模型验证
        6.1.1 渤海湾水动力学验证
        6.1.2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生态水动力学验证
    6.2 渤海湾有机碳循环过程的模拟结果和定量估算
        6.2.1 渤海湾生态变量时空变化的模拟结果
        6.2.2 微食物环对渤海湾生态系统贡献的定量估算
        6.2.3 新生氮对浮游生态系统贡献的定量估算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沉积物—水界面研究历程及国内外近20年发展
2 沉积物—水界面的物理尺度与结构
3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的研究方法及技术
    3.1 沉积物间隙水取样及信息获取技术
    3.2 沉积物—水微界面性质的测定和表征方法
    3.3 沉积物—水界面静态和动态过程模拟方法
4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物质迁移转化过程研究进展
    4.1 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物的迁移转化研究
    4.2 沉积物—水界面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研究
    4.3 沉积物—水界面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研究
5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过程效应的模型研究
    5.1 沉积物—水界面过程模型研究
    5.2 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的定量化研究
    5.3 沉积物—水界面过程与湖泊生态环境灾害的关系研究
6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研究展望

(6)中国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40年——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小型底栖生物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1.1 19世纪中至20世纪50年代末, 是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起步阶段 (Higgins et al, 1988;Giere, 2009)
    1.2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 是描述生态学和实验生态学起步阶段
    1.3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是功能生态学阶段
    1.4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全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阶段
2 我国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现状
    2.1 启动和准备阶段
    2.2描述生态学阶段——由“中-美”合作带动的大、小型底栖动物同步观测、取样和研究阶段
    2.3 多学科交叉的海洋生态动力学阶段
    2.4 开启全国性调查——向实验生态和功能生态迈进的阶段
3 主要进展
    3.1 小型底栖生物的方法学研究
        3.1.1 三次海洋调查规范修改编写 (1973—1975年, 1986—1988年, 2005—2007年)
        3.1.2 小型底栖生物群落集群分布的测定和微尺度 (cm级) 的发现, 为陆架浅海取样设计提供了依据
        3.1.3 不同内径取样管取样效率及重复芯样计数变异性的测定
        3.1.4 小型底栖动物样品分选方法探索
    3.2 主要类群的分类学研究
        3.2.1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 (free-living
        3.2.2 底栖猛水蚤桡足类
        3.2.3 其他门类
    3.3 丰度和生物量分布
        3.3.1 浅海陆架
        3.3.2 陆坡和深海
        3.3.3 局域尺度分析——物理扰动与生物扰动的交替出现
        3.3.4 潮间带线虫大尺度空间分布的研究
        3.3.5 岩礁附植小型底栖动物
        3.3.6 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
        3.3.7渤海小型底栖动物数量的十年际变化
    3.4 植物种入侵对线虫群落的影响
    3.5 底栖生物的粒径谱和次级生产力
        3.5.1 概述
        3.5.2粒径谱与底栖生物次级生产力
    3.6 摄食生态学
        3.6.1 小型底栖动物对底栖硅藻的摄食
        3.6.2 渤海小型底栖动物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摄食实验
    3.7 实验室培养和生活史的研究
        3.7.1 海洋线虫
        3.7.2 底栖猛水蚤
    3.8 环境监测
        3.8.1 自然种群和群落指示种对环境扰动的响应
        3.8.2 线虫与底栖猛水蚤桡足类密度比值 (N/C)
        3.8.3 线虫群落结构对扰动的响应
        3.8.4 对浒苔大量暴发的监测
        3.8.5 海洋线虫群落对台风的即时响应
        3.8.6 实验生态与野外试验
    3.9 国内小型底栖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3.9.1 岩礁附藻线虫的分子生物学多样性及系统演化
        3.9.2 中国海洋线虫DNA条形码参考数据库
    3.10 海洋生态动力学——水层-底栖耦合模式
    3.11 高层次人才培养
4 展望——应重点关注的方向
    4.1 海洋底栖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4.2 海洋底栖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的考虑
    4.3 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 (Ch Ess)
    4.4 加强小型底栖生物的基础生物学研究
    4.5 探讨分选程序的自动化和分类鉴定的智能化
    4.6 加快数据库平台的建立
    4.7 加速高层次人才培养
    4.8 重视科普教育和公益宣传

(7)人工鱼礁构建对渤海湾西岸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小型底栖生物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 小型底栖生物国外研究现状
        1.1.2 小型底栖生物国内研究进展
        1.1.3 线虫与桡足类数量之比(N/C)检测海区环境
    1.2 人工鱼礁概念与建设现状
        1.2.1 人工鱼礁建设的必要性
        1.2.2 人工鱼礁概念与分类
        1.2.3 国内外人工鱼礁建设现状
    1.3 人工鱼礁的生态效应
        1.3.1 人工鱼礁构建对理化环境的影响
        1.3.2 人工鱼礁构建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思路及创新性
第二章 人工鱼礁构建区沉积物环境因子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站位设置
        2.1.2 采样方法
        2.1.3 沉积物各环境因子的测定方法
    2.2 沉积物粒度分析
        2.2.1 人工鱼礁区沉积物的特征与沉积物类型
        2.2.2 小结与讨论
    2.3 沉积物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a分布特征
        2.3.1 叶绿素a分布特征
        2.3.2 脱镁叶绿素a分布特征
    2.4 沉积物TOC分布特征
    2.5 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
        2.5.1 2014年9月重金属的分布
        2.5.2 2015年6月重金属分布
    2.6 沉积物各环境因子间关系比较
    2.7 讨论
        2.7.1 秋、夏两航次人工鱼礁区生态环境对比
        2.7.2 人工鱼礁区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人工鱼礁构建区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小型底栖生物样品的染色、分选、鉴定和计数
        3.1.2 生物量和成产量的计算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组成
    3.3 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分布研究
        3.3.1 人工鱼礁区小型底栖生物丰度水平分布特征
        3.3.2 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垂直分布特征
        3.3.3 小型底栖生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4 小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和生产量分布研究
        3.4.1 小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和生产量水平分布特征
        3.4.2 小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和生产量垂直分布特征
    3.5 讨论
        3.5.1 渤海湾西岸人工鱼礁区小型底栖生物丰度与其他海域比较
        3.5.2 渤海湾西岸人工鱼礁区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波动因素
        3.5.3 渤海湾西岸人工鱼礁区与对照区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对比
        3.5.4 渤海湾西岸人工鱼礁区小型底栖生物丰度与环境因子关系
第四章 利用小型底栖生物评估人工鱼礁构建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4.1 研究方法
        4.1.1 研究海域与站位
        4.1.2 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法
        4.1.3 线虫和桡足类数量比(N/C)检测海域污染
    4.2 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4.2.1 渤海湾近岸人工鱼礁区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指数
        4.2.2 渤海湾近岸人工鱼礁区N/C值
        4.2.3 线虫与桡足类丰度之比与TOC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利用线虫与桡足类丰度比评价人工鱼礁区有机质污染
        4.3.2 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估法与N/C值评估法比较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创新性
    5.3 存在问题
    5.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发表的论文

(8)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型底栖动物在能流、物流中的作用
2 大型底栖动物在水层-底栖耦合中的作用
3 环境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4 底栖动物与其它生物的相互关系
5 小结

(9)我国海洋绿潮生态动力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绿潮藻的生活史研究
2 绿潮藻的生态学研究
3 我国绿潮溯源及成因研究
4 绿潮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
5 我国绿潮生态动力学研究展望

(10)海洋生态系统及海岸工程生态影响预测模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海洋生态系统及其预测模型
    1.1 海洋生态系统
    1.2 海洋生态预测模型
2 海洋生态预测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纯生态系统模型
    2.2 耦合的生态系统模型
3 海岸工程建设生态影响预测评价模型
4 结语

四、水层—底栖耦合生态动力学研究的某些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引流济渭水源区三河口水库水生态系统模拟及预测研究[D]. 何东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河口湿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对土壤生源要素分布特征的影响[D]. 侯永超. 青岛大学, 2020(01)
  • [3]基于优先保护鱼类的清潩河栖息地评估及恢复技术应用研究[D]. 刘思伟. 郑州大学, 2020(02)
  • [4]渤海湾有机碳时空特征及其循环过程生态水动力学模拟[D]. 赵海萍. 天津大学, 2019(01)
  • [5]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研究进展与展望[J]. 范成新. 湖泊科学, 2019(05)
  • [6]中国小型底栖生物研究的40年——进展与展望[J]. 张志南,周红,华尔,慕芳红,刘晓收,于子山. 海洋与湖沼, 2017(04)
  • [7]人工鱼礁构建对渤海湾西岸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D]. 贾婷婷. 天津农学院, 2016(08)
  • [8]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J]. 马骏,付荣恕. 山东农业科学, 2010(02)
  • [9]我国海洋绿潮生态动力学研究进展[J]. 刘桂梅,李海,王辉,柴扉. 地球科学进展, 2010(02)
  • [10]海洋生态系统及海岸工程生态影响预测模型研究进展[J]. 彭士涛,王心海,詹水芬,戴明新,白志鹏. 水道港口, 2009(06)

标签:;  ;  ;  ;  ;  

含水层-底栖耦合生态动力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