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咪咪流浪的故事

小老鼠咪咪流浪的故事

一、小老鼠咪咪流浪记(论文文献综述)

方彬[1](2021)在《1949—1990中国动画类型和题材嬗变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比、数据统计、案例、资料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至1990年中国动画电影的类型和题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动画的类型和题材不同,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1949年至1965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动画片类型以教育为主,题材种类多样,在艺术创作上产生重大飞跃。1966年至1976年"文革"时期,中国动画片类型以政治为主,创作题材和数量极少。1976年至1990年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动画片类型以艺术为主,市场转型使娱乐动画迅速发展。这时期动画题材丰富多彩,取得杰出的艺术成就。

洪妍娜[2](2020)在《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文中认为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从幼儿视角出发,同时以满足幼儿需求为创作宗旨的文学。随着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媒体文化和视觉技术的进步,视觉文化逐渐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形态。从幼儿的日常认知、学习和交流方式来看,视觉文化环境构成了当代幼儿的一个基本生活和文化语境,幼儿以视觉文本作为其观看世界、认识生活的主要媒介,电视、电脑、手机以及各类具备视觉传播功能的电子产品进一步构成了对幼儿文化生活的覆盖和建构。对于以幼儿读者为接受对象的幼儿文学来说,视觉文化正以极强的影响力改变乃至重塑其艺术面貌。幼儿视知觉理论、幼儿视觉素养与幼儿文学理论是理解和思考视觉文化视域中幼儿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走向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前提。顺应视觉文化的潮流,幼儿文学文本的形态呈现出视觉化趋势。例如,幼儿文学文本插图的图像叙事意识逐渐增强;图画书的自觉和兴盛,与视觉文化时代创作、出版和阅读密切相关;在幼儿期刊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视觉符号来呈现刊物特色以及打造图画书板块,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向;当下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更是将幼儿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生产和传播空间;根据网络游戏改编和转化而来的网络游戏书正逐渐成为幼儿文学出版的重要品种。幼儿文学的视觉文本并不是孤立、静止的文本,它始终处在幼儿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中,并由此衍生出丰富多样的意义。面对幼儿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新变,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思考幼儿文学的概念、美学特质与文学功能。对于这些问题的重视与思考,是我们对视觉文化语境中幼儿文学进行艺术考察时,应持有的一个基本立场。在视觉文化语境中,有关幼儿文学创作的童年经验与文化责任的深入思考,对于进一步实现幼儿文学的艺术突破和提升有着根本性的意义。面对新的文化语境,幼儿文学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以及幼儿文学独有的感性深度,构成了当代幼儿文学理论研究课题。顺应视觉文化的时代背景,坚持文字与图像的互文阅读与提升幼儿的视觉素养是幼儿文学阅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在视觉文化语境下思考当代幼儿文学发展的核心意义在于,视觉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更开阔、综合的理论视角把握当代幼儿文学的发展思潮及其特征,进而催生出一种更具当代性的对于幼儿文学的理解,同时对于整个儿童文学研究也是大有助益的。

高韦坤[3](2019)在《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绘本中的动物形象》文中提出本文以1978-2018年间国内儿童绘本中的动物形象为研究对象,广泛搜集新时期以来的儿童绘本作品,采用历史梳理、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以及文化诗学的视角,考察绘本中动物形象的特点及其演变,探讨社会动物观和儿童观的发展,解读形象背后成人、儿童和动物之间的话语权力交织。正文部分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追溯儿童绘本的发生史,考察近代中国儿童文学中拟人动物形象的发展,探讨图画故事中动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第二章探讨1978至2000年前后图画故事书中动物形象的特点,重点关注新时期出现的以生态伦理观念为导向的动物叙事,并对图画故事书中动物形象的视觉表现手法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从消费文化语境出发,考察21世纪以来绘本中动物形象的塑造和演变,主要关注拟人动物形象的“超真实”特点、宠物与人的关系以及动物形象视觉表现上的写实风格转向。

殷俊[4](2018)在《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文中指出面对文化创意产业迅猛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围绕文化产品开发,展开资本运作,期望在新一轮的“创意经济”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收益。紧跟时代的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法规。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动画,也越来越倍受关注。面对新世纪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文化内容的创新价值的挖掘依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动画在辉煌时期,其相关作品也曾享誉海内外,被国人引以为傲,先驱们对动画艺术的执着探索和斐然的成就,在世界动画领域中留下了中国的传统民族艺术深刻的印迹。中国动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传统的创作方式急需改变,借鉴与创新是必由之路。“二十世纪60-80年代”,是世界信息技术革新和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促使中日两国动画艺术创作发展形成不同风格的关键时期。中国动画发展史上经历了“辉煌期”、“沉寂期”、“复兴期”的重要阶段,在这三十年期间,以1961年《大闹天宫》的上映拉开序幕,中国动画先后达到了两次创作的高峰,经过持之以恒的探索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民族风格之路”,形成了誉满全球的动画“中国学派”,创作了一大批独具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及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同样,日本动画分别经历了60年代全面振兴时期,70年代动画跌落再振兴时期,以及80年代的辉煌期,是其发展最为重要的三十年,日本动画创作者们经过这一时期的不断磨练,形成并确立了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作品融入到日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中,同时渗透到世界的多个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动画大国。论文以二十世纪60-80年代为研究线索,以史为据,从比较艺术学的视野出发,以中日两国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为证,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造型风格、叙事结构,以及视听语言等方面进行各自历史的纵向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阶段的横向比较,综合运用史论结合、综合归纳、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等方法,找出各自的发展规律,揭示动画艺术创作风格形成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原因。二十世纪60-80年代,作为中日动画发展史中重要的三十年,梳理、比较研究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的历史轨迹,以及发展脉络,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意义。在中日动画发展史的宏观视阈下对其进行谛视、分析与比较,对于建构动画理论框架和完善动画史的研究都寓意深远。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五个部分:首先,对中日两国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及题材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各自发展的轨迹、特点及差异;其次,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造型风格展开研究与分析,通过对中国动画造型风格写意性特点与日本动画写实性特色的对比,总结出各自在动画创作中的艺术倾向和设计思维;接着,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叙事结构展开研究及分析,通过对中国动画叙事“四段式”结构和日本动画的叙事情节组织特点的剖析与对比,总结出中日动画叙事结构的特征及在故事组织形式上的差异;然后,针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视听语言展开研究与分析,分别围绕中国动画的“去电影化”与日本动画的“电影化”展开论述与剖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两者在视听语言艺术风格处理上的差异;再次,进行了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的思辨,从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展开思考与辨析;最后,综合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影响中日动画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剖析,总结出国产动画艺术创作中的经验教训,从宏观层面对中国动画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中国动画艺术创作创新与发展寻找到新的途径。中国动画艺术创作的发展,应在学习与借鉴中“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从多元化的角度挖掘题材,从作品的人文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寻求契机突破,实现优秀传统观念与价值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转换,从而提升中国动画艺术创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周婧[5](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袁一平[6](2017)在《1898-1949中国儿童文学翻译选材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处在翻译文学史研究和儿童文学史研究的边缘地带,这类研究多停留在对翻译家及代表性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介绍,且将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孤立于其产生时的社会背景之外。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多关注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对儿童文学翻译选材缺乏关注。本论文将儿童文学翻译选材置于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产生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将1898-1949年儿童文学翻译作品按照年份进行排列,通过统计1898-1949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单年量、来源国家、体裁及其所占比例、主题特点,发现儿童文学翻译作品选材在不同时间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可分为以下三个时间段:1898-1919,1920-1936,1937-1949。1)从来源国家看,1898-1919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来源于西欧和日本。1920-1936世界各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进入我国,苏联儿童文学、弱小民族儿童文学作品受到特别关注。1937-1949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则主要来自苏联和美国。2)从体裁上看,1898-1919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以小说为主。1920-1936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中童话的翻译量是第一位。1937-1949童话翻译减少,科学文艺作品翻译数量增加。3)从源作者看,1898-1919儿童文学翻译作品源作家以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和日本押川春浪为主,1920-1936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源作家有浪漫主义作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社会主义作家。1937-1949我国翻译了一些苏联既是战士又是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4)从主题看,1898-1919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主题以爱国、冒险,科幻、教育为主,1920-1936“儿童本位”主题的翻译儿童文学作品出现。此外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主题还有传播西方思想、反映社会苦难现实、唤醒阶级意识鼓励阶级斗争类。1937-1949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以战争、英雄,给予信心、抚慰心灵,敦促儿童成长为主题。本论文主要结合每个阶段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产生时的社会背景对1898-1949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在来源国家、体裁、主题方面的特点进行呈现与分析。

陈培培[7](2016)在《创作、接受及其理论:国产动画的外来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画在中国是个舶来品,国外动画的影响渗透到了国产动画的方方面面,促成了国产动画不同的创作模式、形象与动作设计机制。其作用甚至超出创作领域,延伸到了观众接受、理论建设等不同层面,对动画的民族化与本土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外动画作品和国产动画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可以简要概括为四个阶段和三种类别,即早期美式卡通与民国期间的万氏卡通、苏联"黄金时期"动画与1949年后建国初期的美术片、萨格勒布动画学派与文革之后短暂的艺术片、以及美日商业动画同1980年代延续至今的国产动画四个阶段,其中早期美式卡通和美日商业动画属性类似,因而归纳为商业动画、教育动画、艺术动画三大类别。文章第二章对外来影响的发生追本溯源。古代中国曾有过"画里真真" "出画了"等动画理念的雉形,也有过皮影戏、走马灯等同动画相关的民间工艺,但现代意义上动画的诞生却离不开工业与技术革命,亦同大众文化时代的娱乐消费息息相关,这决定了动画作为舶来品的前途和命运。外来影响的屡次变更一方面反映了宏大社会语境对包括动画在内的文艺创作的直接辐射,另一方面动画艺术与想象域构建的内在关联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作用力。第三章和第四章从创作角度出发,分别围绕创作模式和表演机制展开。受到成本的制约,动画这门"浓缩的艺术"天然地走向了创作的类型化。不同阶段的国产动画亦学习和吸收了商业动画、教育动画和艺术动画的不同经验,同时以本土需求为中心对这些外来经验选择与改写,在既定类别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武侠动画、画外音、"细巧"等反映本土观众欣赏习惯和文化诉求的类型或手法,取得了一些成绩。包括形象设计和动作处理在内的表演机制也是区别不同动画创作模式的重要依据,国产动画因而接受了美式的经典表演体系、苏联写实式等不同的动画表演体系,万氏兄弟、特伟等艺术家也围绕"简当"、京剧式表演展开了实践,但是比起其他创作领域,国产动画在表演方面的探索十分有限,远未达到应用的成效。第五章具体分析了外来影响下的观众与动画之间的三种互动关系。与电影类似,动画是一种镜像,能够对观众的情感投射和自我认同产生影响。不同语境下动画创作的诉求不同,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存在差异,外来动画进入中国、发生影响的过程也可以理解成为不同作品与观众接受方式之间的更迭:从有意离间的插科打诨到苏联动画现实式的旁观式教育,从萨格勒布动画中的艺术审美再到美日动画中的角色与情感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国人关于动画娱乐、教育和审美的诉求得到一定的实现。第六章从理论层面展开,这也是外来影响研究的重要维度。从《闲话卡通》对"活动漫画""诙谐有趣"的认知,到建国后出现的假定性、现实主义与民族风格,再到"现代动画语言"、"中国动画学派"的自我指涉,外来动画及其理论的进入直接影响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动画理论的变迁。这种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动画创作与理论研究的进化论思维,但是动画艺术特性、动画与现实关系等关键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最后第七章对外来影响下动画的本土化过程进行了总结。国外动画发生影响的那一刻即标志着动画本土演进的开始,这个由外而内、由浅而深的整个过程如剥茧抽丝,一点一点地逼近动画艺术的最核心。可以预测的终点之一是,打破现有的规则,将民族个性灌注到动画的定义中,而这注定是一次漫长、又充满希望的征程。

嵇文佳[8](2015)在《利用绘本教学提升低年段小学生语文能力》文中认为“绘本”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读物,从牙牙学语的幼儿到在校的小学生,甚至是成年人都对绘本无法抗拒。在国外,绘本多用于知识类的增长,或是丰富孩子情感,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自理能力等用途,在语言培养方面的作用发挥地并不是很明显。在我国,绘本教学多出现在幼儿阶段,被当作是幼儿阅读启蒙。现如今,它也慢慢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但不难发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的例子较少,即使实施也存在许多误区,让学生无法获得真实的语文能力方面的提升。一线教师如何恰当地选择与运用绘本,真真切切,扎扎实实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本文将结合大量的课堂实例,对用绘本教学提升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方法展开研究,以期给一线教师在课堂开展绘本教学提供帮助。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对绘本教学与语文核心能力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论述;第二章对绘本教学在低年段学生语文培养过程中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作用进行阐述,提出了其符合低年段小学生的学情,与传统语文教材相辅相成,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广泛的促进作用的观点;第三章从绘本教学的原则、内容选择以及具体过程的设计来对绘本教学的策略进行阐述。

李艳英[9](2013)在《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研究》文中提出动画的喜剧性表达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创作手法,形成了动画艺术特有的语汇和表情,形成了动画所独有的喜剧性症候。这种状况与动画艺术的基本形态有关,也与创作者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受众长期积累的观赏经验有关。论文主要包括六部分,其中第二、三、四、五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在导论中提出了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重要的研究概念进行了界定,制定出本论文的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内容以及创新之处等。第一章的内容主要包括考察动画本质的独异性和分析影视语言系统和动画语言系统中的喜剧性表现手段。在第二章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的考察中,论文首先回顾了喜剧理论中存在的三种喜剧性形象,以此为理论基础考察了我国动画系列片中喜剧性人物的状貌,对三种类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解读;其次,借鉴福斯特小说中有关人物性格“圆形和扁平”的划分,发现我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中圆形人物偏弱,扁平人物较多且又可细分成“老顽童”“小跟班儿”和“傻瓜二人组”等类型,至于哪种性格方式更适合于塑造喜剧性人物形象,论文也做了探讨;第三,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的造型,笔者认为主要包括“拟容取心”的民族化造型和“圆球”形态的喜感造型,审美取向上趋向于“视觉系”风格,总体呈现出“混搭”的美学特征。第三章是中国动画系列片的喜剧性语言分析,主要包括普通喜剧性语言和特殊喜剧性语言。以经典动画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为例探讨了中国动画系列片中常用的几种喜剧性语言技巧,认为当下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语言追求“无厘头”的风格,形成松弛卑微、荒诞不经和泼辣警辟的美学特征。第四章是有关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的叙事分析,从系列叙事和影像动画叙事两个角度构建出本章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论文首先解决的是“谁”在讲的问题,研究发现在场的喜剧性叙述者主要有三类,主要包括旁白叙述人(有声音的讲述者和无声音的讲述者)、角色叙述人和歌唱者;不在场的非人称叙述人从画外蒙太奇和画内蒙太奇的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这种高超的喜剧性讲述方式,在中国早期的动画系列片中运用的相当出色;其次是研究讲“什么”,即喜剧性内容呈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喜剧性世界,二是物种乾坤大挪移后所产生的新的喜剧性冲突。第五章是对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情境营造的探讨,一定意义上也涵盖着“怎样讲”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动画系列片的喜剧性情境,本质上是创作者为了制造喜剧性笑而有意设置的一种“情势”,只有层层铺垫充分“造势”,才能有助于喜剧性的实现,而“误会·假想的困境”“角色转换”和“狂欢化”是很好的营造技巧,论文认为“碎片化”成为后现代意义上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情境的重要美学特征。第六章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喜剧精神的特征进行了总体梳理,发现矜持和淡泊的喜剧精神影响着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的生成;二是探讨了拘谨的民族性格对创作者的影响,论述了儿童思维的重要性,并对想象化的儿童定位进行了批判;三是从政策和市场两个方面探讨了客观环境对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结语部分对中国动画系列片的喜剧性表达进行了回顾,并提出对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表达的期望。

王倩[10](2012)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文学传播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较之现当代文学领域传媒研究的方兴未艾,儿童文学的传媒研究显得相对滞后和冷清。随着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作为现代文化权力中心的大众传媒裹挟着商业意识、消费意识、娱乐意识对儿童和儿童文学形成了包围之势。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媒体以其逼真的画面、虚拟的世界和交流的参与性、互动性与形象性等优势,吸引了儿童关注的目光,以纸质媒介为主要载体的儿童文学相比之下似乎显得过于“经典”和“精英化”。在看似繁荣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的背后,是传播的遇冷和遇阻,儿童文学在大众传媒语境中面临重重考验与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儿童文学传播中所遭遇的各种障碍进行调查研究和归因分析,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就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命题,这应该是传媒与儿童文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和先在之点,有利于帮助儿童文学寻找到适应大众传媒时代的发展路径。绪论部分剖析了大众传媒对传统意义上的“儿童”和“儿童文学”的消解,并对研究所涉及的三个重要概念“儿童文学”、“目标受众”和“传播障碍”予以厘清,在分析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研究的进展与不足的基础上,指出当下的大众传媒语境中儿童文学去向何方已成为无可回避的重要命题。由于儿童文学传播障碍的研究是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选题,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对话与合作能解决仅凭单个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将儿童文学置于文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交叉之点上从多学科角度对之进行透视。以归因理论作为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以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作为互相补充的研究手段,全面观照和深入解读儿童文学的传播过程,从积极角度出发对传播障碍进行专门研究并探寻减少障碍的路径就成为本研究的最终目标,也是最具创新意义之处。绪论中阐明了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将如何应用并根据理论指引推出了若干研究假设,以期在后面的研究中予以证实或证伪。第一章对儿童文学传播的总体状况进行描述与分析,并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呈现其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指出儿童文学创作与出版表面繁荣的背后是传播的受阻。本章以儿童文学的典型受众——小学阶段的儿童为研究对象,从儿童、家长和教师三个角度调查分析小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的情况,发现儿童文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呈现儿童文学传播过程中障碍存在的部位,并在其后的三章中分别从传播者与传播内容、传播中介与传播过程、受众的接受与反馈等几方面逐层分析儿童文学传播障碍产生的内因与外因。第二章指出,在儿童文学传播的链条中,起点是传播者与传播内容。对传播障碍进行归因研究,首先的一步就是到传播的起点去寻找原因。作为传播起点的作家及其文本创作,是决定着整个传播过程成败得失的第一个关键之点。其中,作家的创作观是文本的灵魂,决定了传播内容的立意、选材和文本建构,决定了传播内容是否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而文学形象独特性、文本艺术形式,则是作家创作观的具体体现。因此,从作家创作观、文学形象、结构艺术和文学话语等方面对当下儿童文学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是真正解决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的重要一环。第三章针对传播过程中的障碍进行分析,指出市场导向下儿童文学出版的功能发生了位移,已从文化、教育媒介转变为商业机构,文化媒体的“把关”权力日益凸现,对作家创作的制导力量越来越突出。出版资源无序竞争、儿童文学编辑整体素质欠佳、“山寨”现象等出版“大跃进”问题成为儿童文学传播质量提升的阻碍。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不足、语文教材儿童文学选文的缺失、新课改要求与语文教师现状的矛盾以及作为“意见领袖”的家长的非科学引导等问题也是影响儿童文学传播的重要因素。第四章对于儿童文学传播的接受终端——儿童受众的接受与反馈进行了研究,指出儿童受众的接受是儿童文学创作的终极目标,也是儿童文学能否实现有效传播的关键之点。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儿童文学传播过程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循环的,儿童受众的反馈对于传播的整个过程至关重要,其本身已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章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实证研究获得的数据和经验为依据,对于儿童文学接受和反馈过程中产生障碍的内因与外因进行了逐层解析。第五章针对前文所述儿童文学传播各环节存在的障碍及其根源,从文学生产、媒介组织、意见领袖和儿童接受四个方面探究实现顺畅传播的路径。本章提出了一系列减少障碍的构想:作为文学传播起点的作家关注传媒时代的儿童成长及其内在需求,构建自己的儿童文学观,在叙事方式和话语方式上大胆探索,追求文体和艺术形式的创新;作为传播中介的出版组织努力改变传统出版观念,建立立体化运作模式,追求更高审美选择,树立图书“品牌效应”,探求图书营销策略和发掘儿童文学自身市场潜力;作为“意见领袖”的教师和家长提高自身儿童文学素养,发挥积极引导作用;语文教育相关领导机构完善语文教材选文思路,落实和改进新课改要求。同时,为消减儿童文学接受与反馈环节的障碍,应努力为儿童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开发儿童自身阅读能力、畅通儿童反馈路径。只有从以上多个环节着手,才能减少儿童文学传播中的障碍,使儿童文学真正走向儿童,在传播中实现自身价值。余论以“传媒时代,儿童文学研究何为”为题,对于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研究如何拓宽理论视野,更新学术话语,使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重新走上儿童文学发展的前台并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进行了思考和展望,期待儿童文学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文学研究或文化研究的“纯学术”范围,而是通过对儿童文化乃至与之相关的整个社会文化语境的思考和参与,实现对儿童文学的现实建设的努力。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应该敢于跳出“儿童文学”这个圈子,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置于当代传媒文化中去观照和审视,梳理与辩析。传媒与儿童文学是一个有着深远历史意义与现实关怀的命题,也是一个有着众多理论难点和言说障碍的艰难话题,这就注定这一话题的开放性和延展性。生长延展的传媒文化和儿童文学要求我们在对现实的密切关注中不断更新理论话语,对这一命题予以持久、延展性地探讨。

二、小老鼠咪咪流浪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老鼠咪咪流浪记(论文提纲范文)

(1)1949—1990中国动画类型和题材嬗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1949—1965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动画以教育为主、艺术飞跃
    (一) 1949—1965年中国动画类型和题材分析
    (二) 1949—1965年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飞跃
二、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动画以政治为主
    (一) 1966—1976年中国动画类型和题材分析
    (二) 1966—1976年政治动画片案例分析
三、1977—1990年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动画以艺术为主、娱乐发展
    (一) 1977—1990年中国动画类型和题材分析
    (二)市场转型带来娱乐动画发展

(2)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视觉文化视角的确立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核心概念
        一、视觉文化
        二、图像转向
        三、幼儿与幼儿文学
    第三节 中国幼儿文学的历史发展
        一、19世纪末之前的幼儿文学
        二、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幼儿文学
        三、1949年之后的幼儿文学
第一章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幼儿视知觉理论
        一、幼儿视知觉的生理基础与心理基础
        二、幼儿视知觉的心理特点
        三、视觉文化环境中幼儿视知觉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视觉素养理论
        一、视觉素养与幼儿的视觉学习
        二、幼儿视觉素养与语言素养的整合
    第三节 视觉文化视域中的幼儿文学理论
        一、立体的幼儿文学文本观
        二、幼儿文学的召唤结构
第二章 当代幼儿文学的视觉文本形态
    第一节 幼儿文学文本的插图语言——以《365夜故事》图画本为例
        一、《365夜故事》:从文字版到图画本
        二、《365夜故事》图画本的艺术特性
        三、从听赏到观赏
    第二节 幼儿文学出版的图画书化趋势
        一、图画书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发展
        二、图画书的定义
        三、图文互动:幼儿文学叙事空间的拓展
        四、视觉艺术对传统民间文化的重写——以童谣图画书为例
    第三节 幼儿期刊文本的视觉呈现
        一、幼儿期刊文本的视觉传达
        二、幼儿期刊文本的图画书化
    第四节 幼儿文学文本的影像化延伸
        一、幼儿文学的影视改编
        二、影像文本反哺幼儿文学
    第五节 幼儿文学新型视觉文本——“网络游戏书”
        一、“网络游戏书”的兴起和发展
        二、网络游戏书的文学化复制——以《植物大战僵尸》为例
        三、反思与展望:从游戏走向游戏精神
第三章 幼儿文学活动的视觉化表现
    第一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生产
        一、视觉媒介与幼儿文学的视觉生产
        二、幼儿文学视觉生产的产业化运营
    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传播
        一、幼儿文学视觉传播的形式与内容
        二、关于幼儿文学视觉传播的思考——以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第三节 幼儿文学的视觉消费
        一、视觉消费下的幼儿生存状况
        二、视觉消费对幼儿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 视觉文化与中国幼儿文学重构
    第一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观念重塑
        一、幼儿文学的复杂性
        二、视觉文化时代中的幼儿文学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形态重塑——以电子图画书为例
        一、电子图画书的定义与分类
        二、电子图画书的艺术特质
        三、电子图画书的未来发展
    第三节 视觉文化与幼儿文学功能重塑
        一、幼儿文学传统功能的坚守
        二、幼儿文学功能的再认识:视觉艺术欣赏功能
        三、幼儿文学视觉艺术欣赏功能呈现
第五章 对视觉文化时代幼儿文学的思考
    第一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创作
        一、童年经验的回归
        二、文化责任的坚守
    第二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研究
        一、幼儿文学文字与图像之关系的再思考
        二、幼儿文学感性深度的再理解
    第三节 视觉文化时代的幼儿文学阅读
        一、图画书阅读与幼儿视觉素养
        二、图画书阅读对幼儿视觉素养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图画书阅读在幼儿视觉素养能力培养实践中的应用
结语
征引文献
    一、中文着述
    二、中文报刊论文
    三、外文着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绘本中的动物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早期图画故事书中的动物
    第一节 中国的儿童绘本——图画故事书
    第二节 近代寓言和童话中的动物
    第三节 图画故事中的动物形象
    小结
第二章 新时期图画故事书中动物形象的新变
    第一节 新时期图画故事书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童话中的工具型动物
    第三节 生态伦理观念下的动物形象
    第四节 动物形象的视觉表现特点
    小结
第三章 消费时代儿童绘本中的动物形象
    第一节 21世纪儿童绘本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童话动物形象
    第三节 宠物与现代人的焦虑
    第四节 动物形象视觉表现的转向
    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978-2018 年间动物绘本部分书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4)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
        (二)国产动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一)动画
        (二)艺术创作风格
        (三)时间界定
    六、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及题材比较
    第一节 创作理念的比较
        一、中国:对道德与责任的秉持
        二、日本:对生存意识的强调
    第二节 创作题材的比较
        一、中国:传承中创新
        二、日本:淘汰中甄选
        三、创作题材的差异
第二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造型风格比较
    第一节 中国:造型风格的写意性表达
        一、辉煌期:工艺造型的凝练
        二、沉寂期:政治思想的授意
        三、复兴期:时代风貌的展现
        四、表意形式的演变:不同时期经典角色造型对比
    第二节 日本:造型风格的写实性刻画
        一、萌芽期:造型的线性组织
        二、探索期:色彩的块面处理
        三、成熟期:形象的细腻描绘
    第三节 造型风格的差异
        一、中国:直接引用、完全写实到多元化呈现
        二、日本:借鉴模仿、日臻成熟到画技突破
第三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叙事结构比较
    第一节 中国:注重逻辑结构
        一、传统艺术结构中“四段式”的溯源
        二、动画叙事结构中“四段式”的运用
        三、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解析
        四、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分配比例
    第二节 日本:珍视情节铺垫
        一、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解析
        二、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分配比例
    第三节 戏剧化与二元对立:线性叙事结构的差异
    第四节 时空交错与散文式:非线性叙事结构的不同
第四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视听语言比较
    第一节 中国:“去电影化”
        一、视觉风格:艺术化表现
        二、镜头语言:全景式阐释
        三、声音设计:戏剧性烘托
    第二节 日本:“电影化”
        一、视觉风格:具象化呈现
        二、镜头语言:时空感塑造
        三、声音设计:音与画融合
        四、蒙太奇手法:共鸣感唤起
    第三节 视听语言的差异
        一、“去电影化”:美术思维的传统范式与现实局限
        二、“电影化”:视听语言的观念探索与艺术实践
第五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的思辨
    第一节 文化因素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外来文化的冲击
    第二节 政治因素
        一、中国:文艺政策推动动画民族特色的探索
        二、日本:产业扶植政策提升动画移植创新的能力
    第三节 经济因素
        一、中国:经济体制转变下形式内容的突破
        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内容产业模式的创新
    第四节 教育因素
        一、中国:学科教育
        二、日本:师徒制及职业教育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6)1898-1949中国儿童文学翻译选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创新点
第2章 1898-1919 儿童文学翻译选材
    2.1 外国儿童文学翻译开端
    2.2 西欧、日本儿童文学翻译的兴盛
    2.3 儿童小说体裁翻译的兴盛
    2.4 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主题选择
        2.4.1 爱国主题小说的翻译
        2.4.2 冒险、科幻小说的翻译
        2.4.3 教育主题小说的翻译
第3章 1920-1936 儿童文学翻译选材
    3.1 外国儿童文学翻译热潮
    3.2 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来源国家
    3.3 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主题选择
        3.3.1 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
        3.3.2 传播西方思想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
        3.3.3 反映社会苦难现实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
        3.3.4 唤醒阶级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
第4章 1937-1949 儿童文学翻译选材
    4.1 曲折中艰难前进的儿童文学翻译
    4.2 苏联、美国儿童文学翻译热潮
    4.3 童话翻译的减少
    4.4 科学文艺作品的翻译热潮
    4.5 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选择
        4.5.1 以战争、英雄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
        4.5.2 抚慰儿童心灵、给予儿童信心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
        4.5.3 敦促儿童成长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
第5章 结论
    5.1 总结
    5.2 论文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创作、接受及其理论:国产动画的外来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为何进行"外来影响"研究
    1.2 "外来影响"的厘定与概况
    1.3 研究综述、思路与框架
2 为何是外来的:国产动画的外来影响溯源
    2.1 外来影响的进入与国产动画的诞生
    2.2 外来影响的选择与想象域的构建
3 外来影响下的国产动画的类型化创作
    3.1 "浓缩"的动画艺术与类型化创作
    3.2 "滑稽趣味"、大众娱乐与商业动画
    3.3 政治宣传、文化普及与教育动画
    3.4 艺术诉求、民族风格与艺术动画
4 外来影响下的国产动画的表演机制
    4.1 "指尖上的精灵": 形象与造型的嬗变
    4.2 "黑暗中的舞者": 动作与运动体系的更迭
5 外来影响下的国产动画的接受: 认同、旁观与审美
    5.1 理论维度:动画语言与镜像
    5.2 商业动画与认同机制
    5.3 教育动画与旁观视角
    5.4 艺术动画与审美品格
6 外来影响下本土动画理论流派的形成
    6.1 假定性、现代动画语言与"第九艺术"
    6.2 现实性与现代题材"危机"
    6.3 "探民族形式之路"与"中国动画学派"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简介

(8)利用绘本教学提升低年段小学生语文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绘本教学与学生语文能力的概述
    第一节 绘本的概述
        一、绘本的概念和特征
        二、绘本的发展
    第二节 绘本教学的概述
        一、绘本教学的概述
        二、绘本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低年段学生语文能力的概述
        一、低年段学生语文能力的定义
        二、低年段学生语文能力的分类
第二章 绘本教学在低年段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中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促进作用
    第一节 绘本教学在低年段学生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可能性
        一、绘本教学契合低年段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
        二、绘本教学契合低年段学生语文学习状况
        三、绘本教学契合学生语文能力达成的目标
    第二节 绘本教学在低年段学生语文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必要性
        一、绘本教学是传统语文教材教学的拓展
        二、绘本教学是传统语文教材教学的提升
        三、绘本教学是传统语文教材教学的替代
    第三节 绘本教学对低年段学生语文能力的促进作用
        一、绘本教学对培养低年段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
        二、绘本教学对培养低年段学生想象能力的作用
        三、绘本教学对培养低年段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四、绘本教学对培养低年段学生审美情趣的作用
第三章 低年段绘本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低年段绘本教学的原则
        一、低年段绘本教学实施的适切性原则
        二、低年段绘本教学实施的整体性原则
        三、低年段绘本教学实施的多元性原则
    第二节 低年段绘本教学的内容选择
        一、基于识字写字的绘本教学
        二、基于朗读训练的绘本教学
        三、基于品读感悟的绘本教学
        四、基于写作训练的绘本教学
    第三节 低年段绘本教学的过程设计
        一、品读封面
        二、边读边猜
        三、充分默读
        四、灵动读演
        五、回归整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9)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案
第一章 动画本质的独异性和语言系统中的喜剧性手段
    第一节 动画本质的独异性
        一、与众不同的动画“语言”
        二、兼有两套语言系统
        三、设计原理的独异性
    第二节 影视语言系统中的喜剧性手段
        一、蒙太奇之于喜剧性
        二、影像的喜剧性手段
        三、声音的喜剧性手段
        四、剪辑创造喜剧性
    第三节 动画语言系统中的喜剧性手段
        一、动画喜剧性“表演”
        二、动画喜剧性“修辞”
        三、挖剪:动画喜剧性剪辑
第二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考察
    第一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状貌分析
        一、喜剧理论视野中的喜剧性人物类型
        二、过渡性喜剧性人物形象分析
        三、肯定性喜剧性人物的类型分析
        四、否定性喜剧人物形象分析
    第二节 扁平还是圆形?—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性格塑造
        一、“老顽童”“小跟班”“傻瓜二人组”
        二、薄弱的圆形人物
        三、圆形还是扁平?
    第三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人物的造型及美学风格
        一、“拟容取心”的民族化造型
        二、“圆球”形态的喜感造型
        三、“视觉系”的审美取向
        四、“混搭”风格的美学追求
第三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语言分析
    第一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语言的种类
        一、普通喜剧性语言
        二、特殊喜剧性语言
    第二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语言创作技巧分析
    第三节 无厘头:当代喜剧性语言的美学追求
        一、松弛卑微
        二、荒诞不经
        三、泼辣警辟
第四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叙事分析
    第一节 系列叙事与影像动画叙事
    第二节 “谁”在讲?—在场或缺席的喜剧性叙述者
        一、三种人称叙述者
        二、不在场的非人称叙述人
    第三节 讲“什么”?—喜剧性叙事内容的呈现
        一、“人”的喜剧性世界
        二、物种乾坤大挪移
第五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情境的营造
    第一节 何谓喜剧情境?
    第二节 营造喜剧性情境的技巧表现
        一、误会·假想的困境
        二、角色转换
        三、狂欢化
    第三节 “碎片化”:后现代意义上喜剧情境的营造
第六章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生成的喜剧精神及主客观因素分析
    第一节 矜持与淡泊:民族进程中的喜剧精神
        一、历史起点的非喜剧化
        二、克制与放达:古代之喜剧精神
        三、从拘谨到狂欢:现当代之喜剧精神
    第二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生成的主观因素分析
        一、矜持的民族性格
        二、儿童化的思维
        三、想象的儿童
    第三节 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生成的客观因素分析
        一、政策那只手
        二、市场这只手
结语:回归与超越
附录
    附录一 中国动画系列片(1980-1999)
    附录二 中国动画系列片(2000-2012)
    附录三 国外知名动画系列片片目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10)大众传媒语境下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儿童文学传播现状与存在的障碍
    第一节 对儿童文学传播现状的总体描述
    第二节 对儿童文学阅读状况的调查——以济南市小学生为例
    第三节 儿童文学传播障碍的主要表现
第二章 障碍归因之一:传播者与传播内容
    第一节 儿童文学创作观的困境
    第二节 文学形象独特性的缺失
    第三节 叙事创新不足的制约
    第四节 文学传播语言的障碍
第三章 障碍归因之二:传播中介与“意见领袖”
    第一节 儿童文学出版的“把关人”位移
    第二节 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选文缺失
    第三节 教师与家长的“意见领袖”偏差
第四章 障碍归因之三:接受者及其反馈
    第一节 儿童文学接受障碍的外因分析
    第二节 儿童文学接受障碍的内因分析
    第三节 儿童文学受众的反馈
第五章 儿童文学传播效果提升路径
    第一节 儿童文学生产的创新策略
    第二节 儿童文学传播的媒介组织发展策略
    第三节 发挥儿童文学传播的“意见领袖”作用
    第四节 畅通儿童文学接受与反馈路径
余论 传媒时代,儿童文学研究何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1:调查问卷
附录 2: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小老鼠咪咪流浪记(论文参考文献)

  • [1]1949—1990中国动画类型和题材嬗变分析[J]. 方彬. 电影文学, 2021(01)
  • [2]论视觉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幼儿文学[D]. 洪妍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3]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绘本中的动物形象[D]. 高韦坤. 暨南大学, 2019(02)
  • [4]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D]. 殷俊.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5]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6]1898-1949中国儿童文学翻译选材研究[D]. 袁一平. 河北大学, 2017(01)
  • [7]创作、接受及其理论:国产动画的外来影响研究[D]. 陈培培. 浙江大学, 2016(07)
  • [8]利用绘本教学提升低年段小学生语文能力[D]. 嵇文佳. 苏州大学, 2015(07)
  • [9]中国动画系列片喜剧性研究[D]. 李艳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10]大众传媒语境下儿童文学传播障碍归因研究[D]. 王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小老鼠咪咪流浪的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